CN204509591U -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9591U
CN204509591U CN201520039799.5U CN201520039799U CN204509591U CN 204509591 U CN204509591 U CN 204509591U CN 201520039799 U CN201520039799 U CN 201520039799U CN 204509591 U CN204509591 U CN 204509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lse
tow
fingers
cyclone chamber
tw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397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平
王晋峰
陈庆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LONGDU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LONGDU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LONGDU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LONGDU BI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397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9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9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9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数目相同且交错并排布置的S捻向假捻器和Z捻向假捻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纺丝和假捻这两道工序组合为一体,一步完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丝束产生变形和出现打扭现象,充分保证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乳酸纤维是以玉米、小麦、甜菜等含淀粉的农产品为原料,经发酵生成乳酸后,再经缩聚和熔融纺丝制成.聚乳酸纤维是一种原料可种植、易种植,废弃物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的合成纤维。它在土壤或海水中经微生物作用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时,不会散发毒气,不会造成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纤维。其织物面料手感、悬垂性好,抗紫外线,具有较低的可燃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适用于各种时装、休闲装、体育用品和卫生用品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聚乳酸在纺丝后再进行假捻作业,纺丝和假捻作业不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即纺丝和假捻作业分成两步进行,这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现有假捻作业所采用的假捻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常使丝束产生变形和出现打扭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控、高效快捷、保证产品质量的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数目相同且交错并排布置的S捻向假捻器和Z捻向假捻器;
S捻向假捻器和Z捻向假捻器均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有旋风腔室,本体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旋风腔室连通的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旋风腔室在左右方向上的截面均为圆形,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前后对应,所有圆形的中心均在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的中心连线上,旋风腔室在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的中心连线中点处的圆形半径最大,旋风腔室内部最大圆形处向前或向后的圆形半径逐渐减小;
S捻向假捻器的本体左侧下部倾斜设有第一高压进风通道,第一高压进风通道的出口与旋风腔室下部连通,第一高压进风通道的中心线与旋风腔室内壁相切;本体右侧自上而下设有均与丝束出口、丝束进口和旋风腔室连通的第一丝条穿设通道;
Z捻向假捻器的本体右侧下部倾斜设有第二高压进风通道,第二高压进风通道的出口与旋风腔室下部连通,第二高压进风通道的中心线与旋风腔室内壁相切;本体左侧自上而下设有均与丝束出口、丝束进口和旋风腔室连通的第一丝条穿设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还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由后到前依次布置的纺丝组件、后导辊组,定型热箱、前导辊组和卷绕丝筒;本实用新型设在定型热箱和前导辊组之间。
纺丝组件将聚乳酸制作成纤维丝束先绕过后导辊组,再进入到定型热箱内进行烘烤定型,接着经旋风式假捻装置的解捻,解捻后的纤维在高压旋风的作用下形成有蓬松性低弹性的空气变形丝,空气变形丝中S捻向和Z捻向的数目相同,空气变形丝再经过前导辊组,S捻向和Z捻向的空气变形丝成对捻合后缠绕到卷绕丝筒上;
所述后导辊组和前导辊组的速度大小均可调节。
所述机架上在纺丝组件和后导辊组之间还设有侧吹风冷却装置和丝束上油装置,侧吹风冷却装置位于丝束上油装置后方。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在工作使用时,丝束离开喷丝组件后先经侧吹风冷却装置的吹风得到冷却,接着经丝束上油装置将丝束上喷上润滑油,然后再绕过后导辊组进入到定型热箱内进行烘烤定型,接着经旋风式假捻装置的解捻,解捻后的纤维在高压旋风的作用下形成有蓬松性低弹性的空气变形丝,空气变形丝中S捻向和Z捻向的数目相同,空气变形丝再经过前导辊组,S捻向和Z捻向的空气变形丝成对捻合后缠绕到卷绕丝筒上。
S捻向假捻器的具体使用原理为:在作业前先将每根丝条的头穿过第一丝条穿设通道,丝条穿进旋风腔室内,高压风由第一高压进风通道吹入到旋风腔室内,高压气流由下向上沿旋风腔室内壁形成旋风,丝条被高速旋转的旋转气流带动旋转形成捻丝,装在S捻向假捻器前方的定型热箱将丝条的捻丝定型,当经过定型的捻丝通过S捻向假捻器后,由于S捻向假捻器后端的纤维捻向与S捻向假捻器前方的纤维捻向相反,当纤维通过S捻向假捻器的时候纤维被解捻。解捻后的纤维因丝条解捻后产生的变形、形成有一定蓬松性的类似低弹丝的空气变形丝。
Z捻向假捻器与S捻向假捻器的具体使用原理相同,不同的是捻向相反,这样就可使S捻向的丝条和Z捻向的丝条得到也很好的捻合并缠绕到卷绕丝筒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风腔室呈橄榄球形状(椭球形)这样易于在高压旋风的作用下,将丝条吹成中空的蓬松结构。
通过调节装在旋风式假捻装置前、后端的前导辊组和后导辊组的转动速度可调节丝条的假捻张力。
通过调整卷绕丝筒与前导辊组的速度比调整来调整卷绕丝的卷绕张力。
由于旋风式假捻装置中的Z捻向假捻器与S捻向假捻器旋转风向的不同,假捻后的丝条分S捻向与Z捻向,S捻向与Z捻向的丝条可在卷绕成型前并丝(丝筒),以消除因纤维因捻向产生的打扭现象。
综上所述,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纺丝和假捻这两道工序组合为一体,一步完成,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丝束产生变形和出现打扭现象,充分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S捻向假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1中Z捻向假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由后到前依次设有纺丝组件2、后导辊组3,定型热箱4、旋风式假捻装置、前导辊组5和卷绕丝筒6。
纺丝组件2将聚乳酸制作成纤维丝束先绕过后导辊组3,再进入到定型热箱4内进行烘烤定型,接着经旋风式假捻装置的解捻,解捻后的纤维在高压旋风的作用下形成有蓬松性低弹性的空气变形丝,空气变形丝中S捻向和Z捻向的数目相同,空气变形丝再经过前导辊组5,S捻向和Z捻向的空气变形丝成对捻合后缠绕到卷绕丝筒6上。
旋风式假捻装置包括数目相同且交错并排布置的S捻向假捻器7和Z捻向假捻器8。
如图2和图4所示,S捻向假捻器7和Z捻向假捻器8均包括本体10,本体10内部设有旋风腔室11,本体10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旋风腔室11连通的丝束出口12和丝束进口13,旋风腔室11在左右方向上的截面均为圆形,丝束出口12和丝束进口13前后对应,所有圆形的中心均在丝束出口12和丝束进口13的中心连线上,旋风腔室11在丝束出口12和丝束进口13的中心连线中点处的圆形半径最大,旋风腔室11内部最大圆形处向前或向后的圆形半径逐渐减小。本体10由前后两部分组成,这样便于加工制造。
如图3所示,S捻向假捻器7的本体10左侧下部倾斜设有第一高压进风通道14,第一高压进风通道14的出口与旋风腔室11下部连通,第一高压进风通道14的中心线与旋风腔室11内壁相切;本体10右侧自上而下设有均与丝束出口12、丝束进口13和旋风腔室11连通的第一丝条穿设通道15。
如图5所示,Z捻向假捻器8的本体10右侧下部倾斜设有第二高压进风通道16,第二高压进风通道16的出口与旋风腔室11下部连通,第二高压进风通道16的中心线与旋风腔室11内壁相切;本体10左侧自上而下设有均与丝束出口12、丝束进口13和旋风腔室11连通的第一丝条穿设通道17。
后导辊组3和前导辊组5的速度大小均可调节。
机架1上在纺丝组件2和后导辊组3之间还设有侧吹风冷却装置18和丝束上油装置19,侧吹风冷却装置18位于丝束上油装置19后方。
本实用新型中的纺丝组件2、后导辊组3,定型热箱4、前导辊组5、卷绕丝筒6、侧吹风冷却装置18和丝束上油装置19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丝束20离开喷丝组件后先经侧吹风冷却装置18的吹风得到冷却,接着经丝束上油装置19将丝束上喷上润滑油,然后再绕过后导辊组3进入到定型热箱4内进行烘烤定型,接着经旋风式假捻装置的解捻,解捻后的纤维在高压旋风的作用下形成有蓬松性低弹性的空气变形丝,空气变形丝中S捻向和Z捻向的数目相同,空气变形丝再经过前导辊组5,S捻向和Z捻向的空气变形丝成对捻合后缠绕到卷绕丝筒6上。
S捻向假捻器7的具体使用原理为:在作业前先将每根丝条21的头穿过第一丝条穿设通道15,丝条21穿进旋风腔室11内,高压风由第一高压进风通道14吹入到旋风腔室11内,高压气流由下向上沿旋风腔室11内壁形成旋风,丝条21被高速旋转的旋转气流带动旋转形成捻丝,装在S捻向假捻器7前方的定型热箱4将丝条的捻丝定型,当经过定型的捻丝通过S捻向假捻器7后,由于S捻向假捻器7后端的纤维捻向与S捻向假捻器7前方的纤维捻向相反,当纤维通过S捻向假捻器7的时候纤维被解捻。解捻后的纤维因丝条解捻后产生的变形、形成有一定蓬松性的类似低弹丝的空气变形丝。
Z捻向假捻器8与S捻向假捻器7的具体使用原理相同,不同的是捻向相反,这样就可使S捻向的丝条和Z捻向的丝条得到也很好的捻合并缠绕到卷绕丝筒6上。
通过调节装在旋风式假捻装置前、后端的前导辊组5和后导辊组3的转动速度可调节丝条的假捻张力。
通过调整卷绕丝筒6与前导辊组5的速度比调整来调整卷绕丝的卷绕张力。
由于旋风式假捻装置中的Z捻向假捻器8与S捻向假捻器7旋转风向的不同,假捻后的丝条分S捻向与Z捻向,S捻向与Z捻向的丝条可在卷绕成型前并丝(丝筒),以消除因纤维因捻向产生的打扭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的旋风腔室11呈橄榄球形状(椭球形)这样易于在高压旋风的作用下,将丝条吹成中空的蓬松结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

1.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数目相同且交错并排布置的S捻向假捻器和Z捻向假捻器;
S捻向假捻器和Z捻向假捻器均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有旋风腔室,本体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旋风腔室连通的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旋风腔室在左右方向上的截面均为圆形,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前后对应,所有圆形的中心均在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的中心连线上,旋风腔室在丝束出口和丝束进口的中心连线中点处的圆形半径最大,旋风腔室内部最大圆形处向前或向后的圆形半径逐渐减小;
S捻向假捻器的本体左侧下部倾斜设有第一高压进风通道,第一高压进风通道的出口与旋风腔室下部连通,第一高压进风通道的中心线与旋风腔室内壁相切;本体右侧自上而下设有均与丝束出口、丝束进口和旋风腔室连通的第一丝条穿设通道;
Z捻向假捻器的本体右侧下部倾斜设有第二高压进风通道,第二高压进风通道的出口与旋风腔室下部连通,第二高压进风通道的中心线与旋风腔室内壁相切;本体左侧自上而下设有均与丝束出口、丝束进口和旋风腔室连通的第一丝条穿设通道。
CN201520039799.5U 2015-01-21 2015-01-21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Active CN204509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9799.5U CN204509591U (zh) 2015-01-21 2015-01-21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9799.5U CN204509591U (zh) 2015-01-21 2015-01-21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9591U true CN204509591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7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39799.5U Active CN204509591U (zh) 2015-01-21 2015-01-21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9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6485B (zh) 一种多色彩嵌入式段彩纺纱方法及其装置和产品
CN107503016A (zh) 一种多组分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0825A (zh) 一种低温定型弹性包覆丝制造工艺
CN103437018A (zh) 一种超仿真蚕丝型锦氨空气包覆丝的生产工艺
CN107460576A (zh) 一种棉/不锈钢包芯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3388206A (zh) 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赛络纺ab纱及其生产方法
CN204138845U (zh) 一种新型色纺纱的纺纱装置
CN104805555A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纯纺纱的生产工艺
CN104562252A (zh)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
CN108330576A (zh) 一种双加捻纺纱装置及双加捻纺纱方法
CN104153058A (zh) 一种新型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1606831B (zh) 天丝纤维喷气涡流纺制备毛巾的方法
CN104805554A (zh) 一种芦荟纱线的纺纱方法
CN105019082A (zh) 一种竹纤维与腈纶纤维混纺涡流纺纱品及其纺织方法
CN203212698U (zh) 一种多色彩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
CN105220251A (zh) 细旦中空短纤维的生产方法
CN204509591U (zh) 聚乳酸纤维高速纺丝、假捻一体化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CN204509592U (zh) 聚乳酸纤维一步纺丝、假捻系统的旋风式假捻装置
CN105780235B (zh) 一种紧密赛罗包芯纱的加工装置
CN104562238B (zh) 聚乳酸纤维一步纺丝、假捻系统
CN103225143A (zh) 一种采用紧密赛络纺生产粘胶纤维纱线的方法
CN103088491B (zh) 一种涡流纺新型环保纤维制品的生产方法
CN106149136B (zh) 一种牦牛绒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205035509U (zh) 细旦中空涤纶短纤维生产中使用的喷丝板
CN112725967B (zh) 一种棉麻竹节花式纱的纺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