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8114U -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58114U
CN204458114U CN201520091806.6U CN201520091806U CN204458114U CN 204458114 U CN204458114 U CN 204458114U CN 201520091806 U CN201520091806 U CN 201520091806U CN 204458114 U CN204458114 U CN 204458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flange
carburetor
hole
guide van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18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大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918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58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58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58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包括管体接头、第一连接法兰盘及第二连接法兰盘,管体接头内设置有管体通孔,第一连接法兰盘及第二连接法兰盘分别位于管体接头的两端,在管体接头的管体通孔内设置有三个呈均匀布置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在管体通孔内由第一连接法兰盘端向第二连接法兰盘端呈弧形延伸,各个导流叶片向管体通孔的中心靠拢并连接在一起。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它可以使化油器雾化后燃油进行再次充分的混合,明显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减少了燃油的消耗,使尾气排放达到要求。

Description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上的部件,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通过接头与化油器接通,通过化油器将燃油与空气混合后的雾化燃油传送到汽缸头内的燃烧室进行燃烧,但现有接头上设置的雾化燃油过气通道仅仅是为了将化油器与汽缸头燃烧室接通,将化油器的雾化燃油引入燃烧室,若化油器中燃油与空气混合不充分,将会增大油耗,影响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使发动机的功率,达不到尾气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它可以使化油器雾化后燃油进行再次充分的混合,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减少了燃油的消耗,使尾气排放达到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管体接头、第一连接法兰盘及第二连接法兰盘,管体接头内设置有管体通孔,第一连接法兰盘及第二连接法兰盘分别位于管体接头的两端,在管体接头的管体通孔内设置有三个呈均匀布置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在管体通孔内由第一连接法兰盘端向第二连接法兰盘端呈弧形延伸,各个导流叶片向管体通孔的中心靠拢并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管体上的第一连接法兰盘与汽缸头的雾化燃油进口连接的连接管头相连接连接管上的第二连接法兰盘连接在化油器的雾化燃油出口上,通过管体接头内的管体通孔,将化油器的雾化燃油传输到汽缸头的燃烧室内,当发动机吸气时,化油器将雾化燃油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前,管体通孔内的导流叶片将迫使雾化燃油旋转,使雾化燃油进行再次混合,并以较高的速度旋转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产生虹吸的效果增压,增大雾化燃油进入量,旋转的气流能更加充分的混合油和气体,明显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减少了燃油的消耗,使尾气排放达到要求。导流叶片在管体通孔内具有一定的弧形长度,增加雾化燃油的旋转距离,使雾化燃油的再次混合更充分及进一步增大燃烧室的燃油进入量。显著的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燃油的消耗。导流叶片可以采用三个、四个或五个,若采用三个导流叶片将管体通孔分隔成三个气道,可以增加进气速度,增大发动机燃烧室的雾化燃油进入量,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达到最佳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它可以使化油器雾化后燃油进行再次充分的混合,明显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减少了燃油的消耗,使尾气排放达到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第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图1中第二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6是图1中第三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包括管体接头1、第一连接法兰盘2及第二连接法兰盘3,管体接头1内设置有管体通孔4,第一连接法兰盘2及第二连接法兰盘3分别位于管体接头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管体接头1的管体通孔4内设置有三个呈均匀布置的导流叶片5,导流叶片5在管体通孔4内由第一连接法兰盘2端向第二连接法兰盘3端呈弧形延伸,各个导流叶片5向管体通孔4的中心靠拢并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管体上的第一连接法兰盘与汽缸头的雾化燃油进口连接的连接管头相连接连接管上的第二连接法兰盘连接在化油器的雾化燃油出口上,通过管体接头内的管体通孔,将化油器的雾化燃油传输到汽缸头的燃烧室内,当发动机吸气时,化油器将雾化燃油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前,管体通孔内的导流叶片将迫使雾化燃油旋转,使雾化燃油进行再次混合,并以较高的速度旋转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产生虹吸的效果增压,增大雾化燃油进入量,旋转的气流能更加充分的混合油和气体,明显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减少了燃油的消耗,使尾气排放达到要求。导流叶片在管体通孔内具有一定的弧形长度,增加雾化燃油的旋转距离,使雾化燃油的再次混合更充分及进一步增大燃烧室的燃油进入量。显著的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燃油的消耗。导流叶片可以采用三个、四个或五个,若采用三个导流叶片将管体通孔分隔成三个气道,可以增加进气速度,增大发动机燃烧室的雾化燃油进入量,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达到最佳效果。
如图2、5、6所示,导流叶片5在管体通孔4呈螺旋形布置。该结构可以使雾化燃油产生较好的旋转效果及最佳的导流效果。
如图2、4所示,导流叶片5为三个。如图5所示,导流叶片5为四个。如图6所示,导流叶片5为五个。导流叶片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使发动机的功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导流叶片为三个使其效果最佳。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连接,第一连接法兰盘2的端面与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端面相互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包括管体接头(1)、第一连接法兰盘(2)及第二连接法兰盘(3),管体接头(1)内设置有管体通孔(4),第一连接法兰盘(2)及第二连接法兰盘(3)分别位于管体接头(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管体接头(1)的管体通孔(4)内设置有三个呈均匀布置的导流叶片(5),导流叶片(5)在管体通孔(4)内由第一连接法兰盘(2)端向第二连接法兰盘(3)端呈弧形延伸,各个导流叶片(5)向管体通孔(4)的中心靠拢并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其特征在于:导流叶片(5)在管体通孔(4)呈螺旋形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其特征在于:导流叶片(5)为三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其特征在于:导流叶片(5)为四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其特征在于:导流叶片(5)为五个。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法兰盘(2)的端面与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端面相互平行。
CN201520091806.6U 2015-02-10 2015-02-10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Active CN204458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1806.6U CN204458114U (zh) 2015-02-10 2015-02-10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1806.6U CN204458114U (zh) 2015-02-10 2015-02-10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58114U true CN204458114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1806.6U Active CN204458114U (zh) 2015-02-10 2015-02-10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58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99859U (zh) 增压柴油机文丘里管废气再循环装置
CN102678283A (zh) 发动机废气旁通装置
CN204663637U (zh) 一种实现内燃机尾气多功能利用的装置
CN204458103U (zh)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连接接头
CN204458114U (zh)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辅助接头
CN104061062B (zh) 带有双喷管的进排气调节系统
CN204610081U (zh)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连接管
CN204458113U (zh) 化油器与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的接气管
CN105508035A (zh) 增压柴油机多模式切换增压结构及增压方法
CN204458102U (zh) 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
CN204458071U (zh)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
CN204458112U (zh) 摩托车发动机汽缸头与化油器的连接结构
CN204458101U (zh) 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管结构
CN201794690U (zh) 一种柴油机进气管
CN103470410B (zh) 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
CN205277643U (zh) 增压发动机进气道
CN204419327U (zh) 一种s495型柴油机排气管结构
CN203335279U (zh) 一种天然气混合器
CN201236749Y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
CN201574809U (zh) 一种柴油机排气管
CN203670036U (zh) 强力旋转涡流油气混合发生器
CN205422966U (zh) 能增强空气与燃油混合效果的发动机缸盖
CN205117463U (zh) 一种多氧发动机
CN104061064B (zh) 发动机高速工况降爆压装置
CN102678279A (zh) 放气式压气机喘震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