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4014U - 一种茶叶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4014U
CN204444014U CN201420787730.6U CN201420787730U CN204444014U CN 204444014 U CN204444014 U CN 204444014U CN 201420787730 U CN201420787730 U CN 201420787730U CN 204444014 U CN204444014 U CN 204444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leaf plate
cylinder
knead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77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端金
林丰俤
林时良
林端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FENGLANCHU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FENGLANCHU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FENGLANCHU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FENGLANCHU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77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4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4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40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传动机构、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驱动传送带移动,所述传送带穿过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加工机杀青均匀、杀青效率高、揉捻充分、烘干均匀性高、更充分减少能耗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机。
背景技术
茶叶的加工技术一般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杀青的方法有蒸、炒两种。中国古代多用蒸气杀青(简称蒸青)。制成的干茶、茶汤和茶渣(叶底)色泽均较青绿。但因杀青时鲜叶为蒸气包围,水分以及带青草气的青叶醇和青叶醛不易发散,故成品茶略带青涩。中国近代已采用锅炒杀青(炒青),使鲜叶蒸发部分水分,叶质变柔软,利于揉捻造型;同时,因青叶醇和青叶醛大部分挥发,留有微量经转化而具清香,形成中国绿茶的优良风味。操作时,高级名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在锅内用手炒杀,一般绿茶则多用机械炒杀。揉捻。即将杀青后的杀青叶揉捻,使之卷紧成条形,并破坏其部分组织,以利于成品茶冲泡时浸出茶汁,并耐冲泡。揉捻叶的体积缩小,也便于贮运。干燥即将揉捻后的揉捻叶通过炒、烘或晒3种方法除去水分。用锅炒干的称炒青,烘干的称烘青,晒干的称晒青。由于干燥的方法各异,干燥后的叶形也不相同。炒青毛茶在炒干过程中,因叶子相互挤压、摩擦,叶形较紧结。又因炒干工艺的不同而形成长条形的长炒青、圆形的圆炒青和扁形的扁炒青3种毛茶。长炒青须经3次干燥:在杀青和揉捻的基础上,先用烘干机或滚筒炒干机进行初干,称为二青;再用斜锅炒干机进一步炒干并炒紧条索,称为三青;最后用滚筒炒干机炒至足干。这样可使成品绿毛茶充分干燥,色泽绿润、香味浓郁、条索紧结而不断碎。圆炒青的炒干工艺分二青、小锅、对锅和大锅4个过程,除二青外,其余都用珠茶炒干机干燥。扁炒青以高级龙井的工艺最精细,均用手工炒制,根据芽叶细嫩程度和水分多少,采用不同手法炒制成扁平光滑、色泽绿翠、香气馥郁、滋味甘鲜的成品茶。在烘青和晒青的干燥过程中,芽叶基本上不受外力挤压,因此形成的条形较松。烘青毛茶的干燥除黄山毛峰等少数名茶仍用炭火烘笼外,多采用链板式烘干机或小型手拉百页烘干机,分毛火和足火两次烘干。
目前,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可对茶叶进行杀青、揉捻和干燥一体进行的机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杀青、揉捻和干燥一体的茶叶加工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叶加工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传动机构、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驱动传送带移动,所述传送带穿过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
所述杀青装置包括滚筒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滚筒下方,所述滚筒包括筒体和设置于筒体内壁的导叶板,所述导叶板包括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所述第一导叶板设置于筒体的入口端,所述第三导叶板设置于筒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导叶板设置于第一导叶板与第三导叶板之间,所述第一导叶板包括基部和设置于基部上的螺旋部,所述基部为条状并垂直设置于筒体内壁,所述螺旋部为螺旋状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叶板的导叶角为35-50°,所述第三导叶板包括倾斜部和设置于倾斜部上的折弯部,所述倾斜部与筒体内壁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折弯部具有圆弧形弯曲弧度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均为两个以上;
所述揉捻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揉捻筒和沿揉捻筒周向可转动设置的揉捻盘,所述揉捻盘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揉捻肋,所述揉捻盘为中空结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揉捻盘转动;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构和回热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四周的隔热层,所述壳体内壁设有螺纹状凹槽,所述壳体外壁缠绕有加热丝,所述回热机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引风口、鼓风机、导热管和两个以上的换热管,所述箱体设置于所述烘干机构的壳体与隔热层之间,所述箱体的开口朝向壳体设置,所述引风口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引风口通过管道与位于烘干机构外的鼓风机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管设置于箱体内,所述导热管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导热管与换热管连通并伸出箱体外,所述导热管的开口通过管道与壳体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导热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通过管道设置于滚筒的入口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架和杀青装置、揉捻装置、烘干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杀青装置设计包括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的导叶板结构,一方面,第一导叶板的螺旋部利于将待杀青茶叶推进筒体,第三导叶板的折弯部利于将待杀青茶叶推出筒体,另一方面,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的结合可以提高待杀青茶叶在筒体内的抛甩高度、抛甩后的混合均匀度和在筒体内壁上的分散度,增加茶叶与筒体内壁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茶叶在抛洒过程中与空气的均匀混合程度,从而既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杀青叶温度的均匀并保证透气,进而使杀青均匀、杀青效率高;
(2)揉捻装置设计具有揉捻肋的揉捻盘,通过揉捻盘对茶叶进行揉捻,具有揉捻充分、结构简单的优点;
(3)烘干装置通过壳体内壁设有螺纹状凹槽、壳体外壁缠绕有加热丝的烘干装置的设计,以加热丝对茶叶进行烘干,可以使烘干更均匀性、更充分,同时壳体内壁的螺纹状凹槽可以使热量的分布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回热装置将冷风加热为具有一定温度的热风,再将热风送进烘干装置,可以将烘干装置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热能的浪费,进而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茶叶加工机的结构图。
标号说明:
1、机架;2、滚筒;21、筒体;211、第一导叶板;2111、基部;2112、螺旋部;212、第二导叶板;213、第三导叶板;2131、倾斜部;2132、折弯部;3、揉捻筒;31、揉捻盘;311、揉捻肋;41、壳体;42、隔热层;43、加热丝;44、箱体;45、引风口;46、鼓风机;47、导热管;48、换热管;5、加热装置;6、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干燥装置一体设计,使获得的茶叶加工机的加工效率提高。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茶叶加工机,包括机架1、传动机构6、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传动机构6、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驱动传送带移动,所述传送带穿过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
所述杀青装置包括滚筒2和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位于滚筒2下方,所述滚筒2包括筒体21和设置于筒体21内壁的导叶板,所述导叶板包括第一导叶板211、第二导叶板212和第三导叶板213,所述第一导叶板211设置于筒体的入口端,所述第三导叶板213设置于筒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导叶板212设置于第一导叶板与第三导叶板之间,所述第一导叶板211包括基部2111和设置于基部上的螺旋部2112,所述基部2111为条状并垂直设置于筒体内壁,所述螺旋部2112为螺旋状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叶板212的导叶角为35-50°,所述第三导叶板213包括倾斜部2131和设置于倾斜部上的折弯部2132,所述倾斜部2131与筒体内壁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折弯部2132具有圆弧形弯曲弧度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均为两个以上;
所述揉捻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揉捻筒3和沿揉捻筒周向可转动设置的揉捻盘31,所述揉捻盘3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揉捻肋311,所述揉捻盘31为中空结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揉捻盘31转动;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构和回热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壳体41和设置于壳体四周的隔热层42,所述壳体41内壁设有螺纹状凹槽,所述壳体41外壁缠绕有加热丝43,所述回热机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44、引风口45、鼓风机46、导热管47和两个以上的换热管48,所述箱体44设置于所述烘干机构的壳体41与隔热层42之间,所述箱体44的开口朝向壳体41设置,所述引风口45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引风口45通过管道与位于烘干机构外的鼓风机46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管48设置于箱体内,所述导热管47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导热管47与换热管48连通并伸出箱体外,所述导热管47的开口通过管道与壳体连接,所述换热管48的一端与导热管47连通,所述换热管48的另一端密封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杀青装置设计包括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的导叶板结构,一方面,第一导叶板的螺旋部利于将待杀青茶叶推进筒体,第三导叶板的折弯部利于将待杀青茶叶推出筒体,另一方面,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的结合可以提高待杀青茶叶在筒体内的抛甩高度、抛甩后的混合均匀度和在筒体内壁上的分散度,增加茶叶与筒体内壁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提高茶叶在抛洒过程中与空气的均匀混合程度,从而既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有利于杀青叶温度的均匀并保证透气,进而使杀青均匀、杀青效率高;
(2)揉捻装置设计具有揉捻肋的揉捻盘,通过揉捻盘对茶叶进行揉捻,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3)烘干装置通过壳体内壁设有螺纹状凹槽、壳体外壁缠绕有加热丝的烘干装置的设计,以加热丝对茶叶进行烘干,可以使烘干更均匀性、更充分,同时壳体内壁的螺纹状凹槽可以使热量的分布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回热装置将冷风加热为具有一定温度的热风,再将热风送进烘干装置,可以将烘干装置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降低热能的浪费,进而减少能耗。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通过管道设置于滚筒2的入口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以通过进料机构将茶叶送进滚筒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架1和杀青装置、揉捻装置、烘干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本实施例的茶叶加工机,包括机架1、传动机构6、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传动机构6、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驱动传送带移动,所述传送带穿过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杀青装置包括滚筒2和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位于滚筒2下方,所述滚筒2包括筒体21和设置于筒体21内壁的导叶板,所述导叶板包括第一导叶板211、第二导叶板212和第三导叶板213,所述第一导叶板211设置于筒体的入口端,所述第三导叶板213设置于筒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导叶板212设置于第一导叶板与第三导叶板之间,所述第一导叶板211包括基部2111和设置于基部上的螺旋部2112,所述基部2111为条状并垂直设置于筒体内壁,所述螺旋部2112为螺旋状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叶板212的导叶角为35-50°,所述第三导叶板213包括倾斜部2131和设置于倾斜部上的折弯部2132,所述倾斜部2131与筒体内壁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折弯部2132具有圆弧形弯曲弧度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均为两个以上;所述揉捻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揉捻筒3和沿揉捻筒周向可转动设置的揉捻盘31,所述揉捻盘31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揉捻肋311,所述揉捻盘31为中空结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揉捻盘31转动;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构和回热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壳体41和设置于壳体四周的隔热层42,所述壳体41内壁设有螺纹状凹槽,所述壳体41外壁缠绕有加热丝43,所述回热机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44、引风口45、鼓风机46、导热管47和两个以上的换热管48,所述箱体44设置于所述烘干机构的壳体41与隔热层42之间,所述箱体44的开口朝向壳体41设置,所述引风口45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引风口45通过管道与位于烘干机构外的鼓风机46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管48设置于箱体内,所述导热管47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导热管47与换热管48连通并伸出箱体外,所述导热管47的开口通过管道与壳体连接,所述换热管48的一端与导热管47连通,所述换热管48的另一端密封设置。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通过管道设置于滚筒2的入口端。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架1和杀青装置、揉捻装置、烘干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加工机杀青均匀、杀青效率高、揉捻充分、烘干均匀性高、更充分减少能耗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茶叶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动机构、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传动机构、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驱动传送带移动,所述传送带穿过杀青装置、揉捻装置和烘干装置;
所述杀青装置包括滚筒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滚筒下方,所述滚筒包括筒体和设置于筒体内壁的导叶板,所述导叶板包括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所述第一导叶板设置于筒体的入口端,所述第三导叶板设置于筒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导叶板设置于第一导叶板与第三导叶板之间,所述第一导叶板包括基部和设置于基部上的螺旋部,所述基部为条状并垂直设置于筒体内壁,所述螺旋部为螺旋状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导叶板的导叶角为35-50°,所述第三导叶板包括倾斜部和设置于倾斜部上的折弯部,所述倾斜部与筒体内壁呈倾斜角度设置,所述折弯部具有圆弧形弯曲弧度并朝向筒体轴心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叶板、第二导叶板和第三导叶板均为两个以上;
所述揉捻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揉捻筒和沿揉捻筒周向可转动设置的揉捻盘,所述揉捻盘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揉捻肋,所述揉捻盘为中空结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揉捻盘转动;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构和回热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四周的隔热层,所述壳体内壁设有螺纹状凹槽,所述壳体外壁缠绕有加热丝,所述回热机构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引风口、鼓风机、导热管和两个以上的换热管,所述箱体设置于所述烘干机构的壳体与隔热层之间,所述箱体的开口朝向壳体设置,所述引风口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引风口通过管道与位于烘干机构外的鼓风机连接,两个以上的所述换热管设置于箱体内,所述导热管设置于箱体顶部,所述导热管与换热管连通并伸出箱体外,所述导热管的开口通过管道与壳体连接,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导热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密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通过管道设置于滚筒的入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架和杀青装置、揉捻装置、烘干装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CN201420787730.6U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茶叶加工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4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730.6U CN204444014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茶叶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730.6U CN204444014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茶叶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4014U true CN204444014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5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773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4014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茶叶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401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2314A (zh) * 2017-07-06 2017-10-13 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杀青捻揉装置
CN107467217A (zh) * 2017-08-25 2017-12-15 普定县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片茶加工设备
CN108387100A (zh) * 2018-04-14 2018-08-10 南漳县华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杀青与烘干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13587626A (zh) * 2021-08-16 2021-11-02 新化县天渠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组合式干燥设备及其组合式干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2314A (zh) * 2017-07-06 2017-10-13 安徽绿月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杀青捻揉装置
CN107467217A (zh) * 2017-08-25 2017-12-15 普定县和权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绿片茶加工设备
CN108387100A (zh) * 2018-04-14 2018-08-10 南漳县华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杀青与烘干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CN113587626A (zh) * 2021-08-16 2021-11-02 新化县天渠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的组合式干燥设备及其组合式干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4014U (zh) 一种茶叶加工机
CN205409439U (zh) 一种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
CN101744064A (zh) 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CN105318673A (zh) 一种分段式茶叶烘干设备
CN203735376U (zh) 光波、微波组合杀青装置
CN105318702A (zh) 一种用于茶叶烘干的烘干装置
CN205214071U (zh) 一种红茶烘干机
CN107006625A (zh) 一种能够存放的丰富内含物的新型绿茶加工方法
CN103689481B (zh) 一种香甜即食脱水藕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0744A (zh) 一种绿茶杀青机
CN106106862A (zh) 一种绿茶制作方法
CN104738231A (zh) 一种川沐28号茶树品种加工扁形绿茶的方法
CN201185636Y (zh) 带吹风装置的炒茶机
CN206909597U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4670352U (zh) 旋转式快速烘干竹笋加热箱
CN208139794U (zh) 一种麻麻花烘干装置
CN203575544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茶叶生产装置
CN107529405A (zh) 一种祁红薏米砖茶的加工制作系统
CN206314501U (zh) 一种茶叶蒸青风干装置
CN208182960U (zh) 一种用于白酒生产的粉碎蒸煮装置
CN208832942U (zh) 高效茶叶杀菌烘干机
CN208446506U (zh) 一种节能型双锥式负压茶叶炒干机
CN203262166U (zh) 高效节能型乌龙茶精焙提香机
CN205106332U (zh) 一种线椒用节能高效环保型自动烘干装置
CN205214072U (zh) 一种茶叶用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