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6280U -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6280U
CN204436280U CN201520059411.8U CN201520059411U CN204436280U CN 204436280 U CN204436280 U CN 204436280U CN 201520059411 U CN201520059411 U CN 201520059411U CN 204436280 U CN204436280 U CN 204436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shank
shank sleeve
vibrationproof
hole
hammer dr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94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594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6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6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62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所述钎具的钎柄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中;所述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或防振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了钎尾套的结构,优化了钎尾套的固有频率,有利于减轻钎尾套材料内部的弹性变形引起内应力;可明显改善由振动引起的材料疲劳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凿岩机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凿岩机中,采用一只钎尾套连接钎具,钎具的钎柄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中。由于凿岩机为钎具提供冲击力进行工作,因此在工作中钎尾套会承受强烈的冲击振动,致使钎尾套会因振动产生金属疲劳而损坏,影响了凿岩机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的技术方案,减轻冲击振动对钎尾套产生的疲劳损坏,延长钎尾套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所述钎具的钎柄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中;所述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或防振孔。
更进一步,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3倍,防振槽的深度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15倍。
更进一步,有多条环形的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靠近钎尾套前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钎尾套长度的0.1倍,靠近钎尾套后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钎尾套长度的0.2倍。
更进一步,有多条螺旋形的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螺旋角为0°~45°。
更进一步,在钎尾套前端设有一条与所述螺旋形防振槽前端连通的环形防振槽。
更进一步,在钎尾套的后端面设有多个所述防振孔,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直径不大于钎尾套壁厚的0.6倍,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深度不大于钎尾套长度的0.35倍。
更进一步,在钎尾套的外圆上设有多个所述防振孔,所述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15倍,相邻的两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沿钎尾套轴向的间距不小于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直径的2.5倍;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深度不小于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或是通孔。
更进一步,所述钎尾套的内孔是等边多边形孔;所述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边形孔的边长的中点,所述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边形孔的边长的中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了钎尾套的结构,优化了钎尾套的固有频率,有利于减轻钎尾套材料内部的弹性变形引起内应力;可明显改善由振动引起的材料疲劳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螺杆在凿岩机上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有环形防振槽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设有螺旋防振槽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有环形防振槽和环形防振槽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设有直形防振槽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后端面设有防振孔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外圆设有防振孔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前端和外圆设有环形防振槽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所述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或防振孔。
所述防振槽12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S1不大于钎尾套外径d的0.3倍,防振槽的深度S2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15倍。
防振槽可以是环形的防振槽,可有多条环形的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靠近钎尾套前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前端面之间的距离L1不小于钎尾套长度L的0.1倍,靠近钎尾套后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后端面之间的距离L2不小于钎尾套长度的0.2倍。
防振槽可以是螺旋形的防振槽,可有多条螺旋形的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螺旋角为0°~45°。
可以在钎尾套前端设置一条与所述螺旋形防振槽前端连通的环形防振槽。
在钎尾套的后端面设有多个防振孔13,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直径D2不大于钎尾套壁厚的0.6倍,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深度L3不大于钎尾套长度的0.35倍。
在钎尾套的外圆上设有多个所述防振孔14,所述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D1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15倍,相邻的两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沿钎尾套轴向的间距L4不小于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直径的2.5倍;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深度S3不小于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或是通孔。
所述钎尾套的内孔是等边多边形孔;所述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边形孔的边长的中点,所述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边形孔的边长的中点。
在实际用于中,根据凿岩机设备的不同和使用状态的不同,可以单独在钎尾套设置防振槽,或单独在钎尾套的前端或后端设置防振孔,也可以在钎尾套是组合设置防振槽和防振孔。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本实施的凿岩机是气腿式凿岩机,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钎具的钎柄是六棱柱体,钎尾套的内孔是与钎柄对应的等边六棱孔,钎尾套的外径d=42mm,钎尾套的长度L=84mm。
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所述防振槽12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有3条环形的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S1=5mm;是钎尾套外径d的0.12倍,靠近钎尾套前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前端面之间的距离L1=10mm,是钎尾套长度L的0.12倍;靠近钎尾套后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后端面之间的距离L2=29mm,是钎尾套长度的0.35倍;相邻两防振槽之间的间距L5=20mm。
靠近钎尾套两端的两个防振槽的深度S2a=3mm,位于中间的一个防振槽的深度S2b=5mm,是钎尾套外径的0.12倍。
实施例二:
如图1、图5,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钎具的钎柄是六棱柱体,钎尾套的内孔是与钎柄对应的等边六棱孔,钎尾套的外径d=42mm,钎尾套的长度L=84mm。
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所述防振槽12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有3条螺旋形的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S1=4mm,防振槽的螺旋角为α=45°。
实施例三:
如图6,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二的一种改进。
在钎尾套前端设置一条与螺旋形防振槽前端连通的环形防振槽12a。
实施例四:
如图7,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二的一种特例。
所述防振槽的螺旋角为α=0°,即防振槽与钎尾套的轴线平行。
实施例五:
如图1、图8,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钎具的钎柄是六棱柱体,钎尾套的内孔是与钎柄对应的等边六棱孔,钎尾套的外径d=42mm,钎尾套的长度L=84mm。
在钎尾套的后端面设有6个防振孔13,每个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六棱孔的一个边长的中点。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直径D2=5mm,是钎尾套壁厚的0.5倍,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深度L3=28mm,是钎尾套长度的0.33倍。
实施例六:
如图1、图9,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钎具的钎柄是六棱柱体,钎尾套的内孔是与钎柄对应的等边六棱孔,钎尾套的外径d=42mm,钎尾套的长度L=84mm。
在钎尾套的外圆上设有两排防振孔14,每排有6个防振孔,每个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六棱孔的一个边长的中点。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D1=5mm,是钎尾套外径的0.12倍,相邻的两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沿钎尾套轴向的间距L4=20mm,是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直径的4倍;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深度S3=5mm,与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相同。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也可以是通孔。
实施例七:
如图1、图2、图3,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钎具的钎柄是六棱柱体,钎尾套的内孔是与钎柄对应的等边六棱孔,钎尾套的外径d=42mm,钎尾套的长度L=84mm。
本实施例是组合设置防振槽和防振孔的一个实例。
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所述防振槽12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有3条环形的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S1=5mm;是钎尾套外径d的0.12倍,靠近钎尾套前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前端面之间的距离L1=10mm,是钎尾套长度L的0.12倍;靠近钎尾套后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后端面之间的距离L2=29mm,是钎尾套长度的0.35倍;相邻两防振槽中间的间距L5=20mm。靠近钎尾套两端的两个防振槽的深度S2a=3mm,位于中间的一个防振槽的深度S2b=5mm,是钎尾套外径的0.12倍。
在钎尾套的后端面设有6个防振孔13,每个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六棱孔的一个边长的中点。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直径D2=5mm,是钎尾套壁厚的0.5倍,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深度L3=28mm,是钎尾套长度的0.33倍。
在钎尾套的外圆上设有两排防振孔14,两排外圆上的两排防振孔对称设置在3条环形的防振槽的中间;每排有6个防振孔,每个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六棱孔的一个边长的中点。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D1=5mm,是钎尾套外径的0.12倍,相邻的两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沿钎尾套轴向的间距L4=20mm,是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直径的4倍;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深度S3=5mm,与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相同。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也可以是通孔。
实施例八:
如图1、图10,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钎具的钎柄是六棱柱体,钎尾套的内孔是与钎柄对应的等边六棱孔,钎尾套的外径d=42mm,钎尾套的长度L=84mm。
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所述防振槽12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有1 条环形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前端,有3条环形的防振槽实施例一:
如图1、图4,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10,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21,所述钎具的钎柄21a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11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22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23中。钎具的钎柄是六棱柱体,钎尾套的内孔是与钎柄对应的等边六棱孔,钎尾套的外径d=42mm,钎尾套的长度L=84mm。
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所述防振槽12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有3条环形的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S1=5mm;是钎尾套外径d的0.12倍,靠近钎尾套前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前端面之间的距离L1=10mm,是钎尾套长度L的0.12倍;靠近钎尾套后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后端面之间的距离L2=29mm,是钎尾套长度的0.35倍;相邻两防振槽中间的间距L5=20mm。
靠近钎尾套两端的两个防振槽的深度S2a=3mm,位于中间的一个防振槽的深度S2b=5mm,是钎尾套外径的0.12倍。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S1=5mm;是钎尾套外径d的0.12倍,相邻两防振槽之间的间距L6=19mm,是钎尾套长度的0.23倍。

Claims (8)

1.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在凿岩机中用于连接钎具,所述钎具的钎柄从所述钎尾套的前端插入钎尾套的内孔中,钎尾套的外径以静配合固定在凿岩机的转动套中,钎尾套的后端伸入所述转动套中,转动套安装在凿岩机的机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尾套设有防振槽或防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宽度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3倍,防振槽的深度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有多条环形的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靠近钎尾套前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钎尾套长度的0.1倍,靠近钎尾套后端的防振槽的边沿与钎尾套后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钎尾套长度的0.2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有多条螺旋形的所述防振槽设置在钎尾套的外圆上,防振槽的螺旋角为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其特征在于,在钎尾套前端设有一条与所述螺旋形防振槽前端连通的环形防振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其特征在于,在钎尾套的后端面设有多个所述防振孔,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直径不大于钎尾套壁厚的0.6倍,设置在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深度不大于钎尾套长度的0.35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其特征在于,在钎尾套的外圆上设有多个所述防振孔,所述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不大于钎尾套外径的0.15倍,相邻的两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沿钎尾套轴向的间距不小于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直径的2.5倍;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深度不小于钎尾套的外圆上的防振孔的直径或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尾套的内孔是等边多边形孔;所述钎尾套后端面的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边形孔的边长的中点,所述钎尾套外圆上的防振孔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多边形孔的边长的中点。
CN201520059411.8U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6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9411.8U CN204436280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9411.8U CN204436280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6280U true CN204436280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4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94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6280U (zh) 2015-01-28 2015-01-28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62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092A (zh) * 2015-11-27 2016-03-23 湖南恒至凿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凿岩机的防尘防震钎尾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2092A (zh) * 2015-11-27 2016-03-23 湖南恒至凿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凿岩机的防尘防震钎尾套
CN105422092B (zh) * 2015-11-27 2018-02-16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凿岩机的防尘防震钎尾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1804B (zh) 传感器用圆弹性体的加工方法
CN204436280U (zh) 一种凿岩机防振钎尾套
CN103692001A (zh) 一种分体式麻花钻
CN102744711A (zh) 组合式锤子
CN206241317U (zh) 钻头的固定结构组件
CN204437008U (zh) 一种凿岩机减振连接螺杆
CN204436252U (zh) 一种凿岩机抗振活塞
CN203592104U (zh) 一种冲击锻机
CN208914029U (zh) 一种取螺栓钻针
CN202447741U (zh) 刀头可换式铣刀
CN201752879U (zh) 一种辅助装配工具
CN110640189A (zh) 一种新型冲击孔锯
CN204609778U (zh) 矿用螺纹钎头改进结构
CN204171930U (zh) 新型螺丝刀
CN204413233U (zh) 一种简易钻头延长结构
CN203599592U (zh) 一种分体式麻花钻
CN202725940U (zh) 自行车断链器改良结构
CN203184713U (zh) 一种分体式麻花钻
CN203640612U (zh) 一字形锥度连接钎头
CN203097719U (zh) 自适应扩孔钻
CN210550464U (zh) 一种螺纹连接可换式刀片形探针
CN210918886U (zh) 一种地质勘探钻机冲击钻头
CN203161101U (zh) 一种用于锚杆机上的钻杆
CN207229016U (zh) 一种冲击钻头
CN203804289U (zh) 一种钻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