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3976U - 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以及纱线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以及纱线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3976U
CN204433976U CN201420827224.5U CN201420827224U CN204433976U CN 204433976 U CN204433976 U CN 204433976U CN 201420827224 U CN201420827224 U CN 201420827224U CN 204433976 U CN204433976 U CN 204433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unwinding
capture unit
bad portion
bas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72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3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3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具备:形成有纱线通路(30a)的基材(30)、捕捉纱线(Y)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Ya)的捕捉部(35)以及避免插入于纱线通路(30a)的纱线(Y)伸出的纱线限制部(36)。纱线通路(30a)形成为狭缝状,其长度方向一端敞开且另一端封闭。捕捉部(35)设置于基材(30)并从基材(30)向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延伸。纱线限制部(36)设置于基材(30)的、比捕捉部(35)更靠纱线通路(30a)的一端侧的位置,沿着与纱线通路(30a)的长度方向及纱线移动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延伸。捕捉部(35)的末端位于比纱线限制部(36)的末端更接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位置。

Description

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以及纱线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当产生了喂纱管的退绕不良时阻止纱线的退绕不良部向卷装侧移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日本特开2013-67451号公报的纱线卷绕装置(自动络纱机)而言,通过一边使从喂纱管退绕的纱线横动一边将该纱线卷绕到支承于摇架的卷绕管来形成卷装。在这样的纱线卷绕装置中,在从喂纱管退绕纱线时,有时产生管纱崩脱(脱圈)等退绕不良部。上述管纱崩脱等退绕不良尤其容易在喂纱管的纱线退绕速度(卷装卷绕速度)快的情况、纱线被松弛地卷绕于喂纱管的情况下产生。若上述退绕不良部直接被输送至卷装侧,则退绕不良部被卷入卷装内。
因此,日本特开2013-67451号公报的纱线卷绕装置具备阻止从喂纱管退绕的纱线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向卷装侧输送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预清纱器)。日本特开2013-67451号公报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具有两个隔着纱线的移动路而配置于两侧的引导部件。在正常地从喂纱管退绕纱线的状态下,纱线在两个引导部件之间的间隙通过而向卷装移动。另一方面,在从喂纱管退绕纱线的过程中,当产生管纱崩脱等退绕不良时,其退绕不良部被夹在两个引导部件之间,因此退绕不良部向卷装侧的移动被阻止。
另外,日本特开2012-9193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纱线卷绕装置具备与日本特开2013-67451号公报中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结构不同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
日本特开2012-91934号公报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具有预清理器和退绕不良(纱线圈)的捕获装置。捕获装置具有两个隔着纱线的移动路而配置于两侧的薄板。在各薄板通过其末端侧的多个部分分别被折弯而形成有多个爪。多个爪与纱线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当产生喂纱管的退绕不良时,退绕不良部勾挂于上述多个爪从而被捕获。预清理器配置于捕获装置的纱线移动方向下游侧,开解穿过了捕获装置的比较小的纱线圈等。
日本特开2013-67451号公报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构成为利用两个引导部件之间的狭窄间隙阻止退绕不良部通过,但管纱崩脱等退绕不良部是纱线团,容易变形。因此,退绕不良部有时容易在两个引导部件的间隙挤过,在这样的构成中,退绕不良部的移动阻止率并不足够高。
日本特开2012-91934号公报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除了具备预清理器之外还具备捕获装置,利用分别形成于该捕获装置的两个薄板的多个爪能够捕获退绕不良部。但是,卷绕于卷装的纱线在其移动过程中始终振动。而且,在上述的捕获装置中,纱线在与两个薄板所夹持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在捕获装置通过的纱线由于在移动中振动而以纱线的移动路为中心沿上述正交方向摆动。由于该纱线的摆动,退绕不良部也沿着上述正交方向相对于纱线的移动路改变位置,因此,根据情况的不同,存在退绕不良部并不勾挂于配置在纱线的移动路的两侧的爪而通过的顾虑。
这样,在现有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中,可以说退绕不良部的移动阻止并不充分,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开发众望所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更好地阻止纱线的退绕不良部向卷装侧的移动。
第一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是卷绕从喂纱管退绕的纱线来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阻止在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纱线时所产生的退绕不良部向所述卷装侧的移动,该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基材;纱线通路,其在所述基材形成为狭缝状,其长度方向一端敞开且另一端封闭;捕捉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并且捕捉在所述纱线通路通过的纱线中包含的所述退绕不良部;以及纱线限制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材的、比所述捕捉部靠所述纱线通路的所述一端侧,避免插入于所述纱线通路的纱线伸出,所述捕捉部从所述基材向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延伸,所述纱线限制部沿着与所述纱线通路的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纱线移动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捕捉部的末端位于比所述纱线限制部的末端更靠近所述纱线的移动路的位置。
在本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中,首先,纱线插入于在基材形成的狭缝状的纱线通路。另外,利用沿着与纱线通路的长度方向及纱线移动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纱线限制部限制纱线从该纱线通路伸出。由此,由于通过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纱线的摆动受到抑制,因此,在产生喂纱管的退绕不良时,移动的纱线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不会从纱线的移动路较大地偏离。另外,在本技术方案中,“纱线的移动路”是指:由分别配置在纱线通路的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装置等决定的、基本的纱线通道,但是,由于移动过程中的振动,纱线以上述移动路为中心向与纱线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摆动。本技术方案的纱线限制部限制上述纱线由于摆动而从纱线通路伸出。
在此基础上,捕捉退绕不良部的捕捉部的末端位于比纱线限制部的末端更接近纱线的移动路的位置。而且,如上所述,由于纱线限制部,纱线的位置不易从移动路较大地偏离,因此,退绕不良部也在纱线的移动路附近移动,由此,能够利用捕捉部良好地捕捉退绕不良部。另外,所述基材形成为平面状,并且以与所述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面状地展开的方式设置。
第2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技术方案中,所述捕捉部以越是其末端侧越接近所述纱线的移动路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纱线移动方向倾斜地延伸。
捕捉部的末端的位置越接近纱线的移动路,越容易捕捉纱线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但是,若捕捉部的整体与纱线的移动路平行地延伸,则从喂纱管正常退绕的纱线部分相对于移动路摆动时,与捕捉部接触的频率增大。在本技术方案中,捕捉部以越是靠末端侧越接近纱线的移动路的方式相对于纱线移动方向倾斜地延伸。也就是说,捕捉部的、与捕捉退绕不良部的末端部相反侧的部分与纱线的移动路分离。因此,正常的纱线部分在移动中不易与捕捉部接触。
第3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技术方案中,所述纱线限制部相对于所述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述捕捉部相对于所述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大。
在本技术方案中,纱线限制部相对于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捕捉部相对于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也就是说,捕捉部成为从基材突出的形状,能够可靠地捕捉退绕不良部。另一方面,纱线限制部成为与捕捉部相比更接近于与基材平行的姿势,能够利用纱线限制部可靠地避免纱线从形成于基材的纱线通路伸出。
第4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3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捕捉部具有向所述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突出的山状部,并且所述山状部的顶部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在捕捉部的山状部,圈状的退绕不良部易于勾挂于捕捉部。另一方面,由于捕捉部的山状部的顶部为带圆角的形状,因此,即使正常的纱线部分与山状部的顶部接触,该纱线部分也不易被切断或损伤。
第5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4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捕捉部的棱线部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由于捕捉部的棱线部是带圆角的形状,因此正常的纱线部分与捕捉部接触时,该纱线部分不易被切断或损伤。另外,当退绕不良部勾挂于捕捉部时,若该退绕不良部本身被捕捉部的棱线部切断,则存在退绕不良部的一部分向卷装侧移动的顾虑。在这一点上,若捕捉部的棱线部是带圆角的形状,则勾挂于捕捉部的退绕不良部不易被捕捉部的棱线部切断。
第6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5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捕捉部的表面粗糙度处于算数平均粗糙度为Ra0.1~12.5的范围内。算数平均粗糙度Ra是根据JIS B 0601:2001(日本工业标准)所定义的参数,是从粗糙度曲线沿其平均线的方向截取基准长度,将从该截取的部分的平均线到测定曲线为止的偏差的绝对值相加并平均而得的值(μm)。
若捕捉部的表面粗糙度过大,则正常的纱线部分与捕捉部接触时,该纱线部分容易摩擦损伤。综上所述,捕捉部的表面粗糙度优选处于算数平均粗糙度为Ra0.1~12.5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处于算数平均粗糙度为Ra0.1~1.6的范围内。
第7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6的任一技术方案中,通过板状捕捉部形成部件的一部分被折弯而形成所述捕捉部。
通过将板状捕捉部形成部件的一部分折弯能够简单地形成捕捉部。
第8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7技术方案中,通过与所述捕捉部形成部件不同的、板状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的一部分被折弯而形成所述纱线限制部。
通过将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的一部分折弯,能够简单地形成纱线限制部。另外,在本技术方案中,纱线限制部与捕捉部分别形成于不同的部件。纱线限制部与捕捉部在纱线通路的附近以彼此接近的方式配置,但是,若纱线限制部与捕捉部设置于不同的部件,则能够将纱线限制部与捕捉部分离。例如,当在纱线限制部、捕捉部的表面进行研磨等操作时,能够使纱线限制部与捕捉部彼此分离而分别地进行研磨等,操作变得容易。
第9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8技术方案中,所述捕捉部形成部件的所述捕捉部和所述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的所述纱线限制部以彼此重叠的状态通过共用的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材。
在本技术方案中,捕捉部形成部件与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重叠,并且通过螺钉等共用的安装部件安装于基材。由此,能够将捕捉部形成部件和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统一安装于基材的一个位置,能够减小基材侧的被安装部分的大小。另外,能够利用一种安装部件将两个部件安装于基材,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第10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9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捕捉部固定于所述基材。由此,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构造简单。
第11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10的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基材仅设有一个所述捕捉部。这样,若捕捉部的数量为一个,则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构造简单。
第12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第11的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基材仅设有一个所述纱线限制部。这样,若纱线限制部的数量为一个,则结构简单。另外,纱线通路构成为仅其长度方向的一端敞开,在纱线通路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及宽度方向纱线的移动被限制。因此,为了实现避免纱线从纱线通路伸出的目的,在纱线通路的敞开侧即所述一端侧设置一个纱线限制部便足够。
对第13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而言,其设置于卷绕从喂纱管退绕的纱线来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阻止在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纱线时所产生的退绕不良部向所述卷装侧的移动,该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捕捉所述纱线中包含的所述退绕不良部的捕捉部,所述捕捉部以越是其末端侧越接近纱线的移动路的方式相对于纱线移动方向倾斜地延伸。
在本技术方案中,当产生喂纱管的退绕不良时,纱线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被捕捉部捕捉。另外,捕捉部的末端的位置越接近纱线的移动路,越容易捕捉退绕不良部。但是,若捕捉部的整体与纱线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则从喂纱管正常退绕的纱线部分相对于移动路摆动时与捕捉部接触的频率增大。在本技术方案中,捕捉部以越是其末端侧越接近纱线的移动路的方式相对于纱线移动方向倾斜地延伸。也就是说,捕捉部的、与捕捉退绕不良部的末端部相反侧的部分与纱线的移动路分离。因此,正常的纱线部分不易与捕捉部接触。
第14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保持喂纱管的喂纱部;卷绕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的纱线来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部;以及上述第1~第13技术方案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该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阻止在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纱线时所产生的退绕不良部向所述纱线卷绕部的移动。
根据本技术方案,当产生喂纱管的退绕不良时,在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中,纱线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勾挂于捕捉部而被捕捉。在该状态下,随着纱线卷绕部进行卷绕,在纱线卷绕部与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之间对纱线作用高的张力,纱线以被扯断的方式被断开。此时,退绕不良部以勾挂于捕捉部的状态残留。由此,能够可靠地避免退绕不良部向纱线卷绕部移动。
第15技术方案的纱线卷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4技术方案中,还具备:纱线接头装置,其在断纱时将所述纱线卷绕部侧的纱线端与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连接;第一纱线端引导部件,该第一纱线端引导部件吸引并捕捉所述纱线卷绕部侧的纱线端并将其向所述纱线接头装置引导;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该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吸引并捕捉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并将其向所述纱线接头装置引导,所述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相对所述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的、捕捉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时的捕捉位置设置于纱线移动方向下游侧。
当从喂纱部的喂纱管退绕并朝向纱线卷绕部移动的纱线出现断纱时,第一纱线端引导部件捕捉纱线卷绕部侧的纱线端并将其向纱线接头装置引导,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捕捉喂纱部侧的纱线端并将其向纱线接头装置引导。然后,在纱线接头装置中,将纱线卷绕部侧的纱线端与喂纱部侧的纱线端连接。
在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中,纱线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被捕捉,即使是纱线在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与纱线卷绕部之间分断而导致断纱时,也进行上述的动作。这里,在上述的断纱时,在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中,退绕不良部保持勾挂于捕捉部的状态而残留。因此,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为了捕捉喂纱部侧的纱线端而需要使退绕不良部与捕捉部分离。关于该点,在本技术方案中,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相对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的、捕捉喂纱部侧的纱线端时的捕捉位置设置于纱线移动方向下游侧。也就是说,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的捕捉位置相对于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捕捉部位于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因此,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从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吸引勾挂于捕捉部的退绕不良部,由此,能够可靠地吸引退绕不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自动络纱机的一个卷绕单元的侧视图。
图2是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仰视图。
图4A是沿图3的A-A线的向视图。
图4B是沿图3的B-B线的向视图。
图5是变形方式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仰视图。
图7是其它变形方式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仰视图。
图8是另一其它变形方式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动络纱机的一个例子,该自动络纱机具备多个通过将从喂纱管退绕的纱线卷绕于卷绕管来形成卷装的卷绕单元。自动络纱机具有如下构成,即形成一个卷装的卷绕单元单向地多列配设。图1是自动络纱机的一个卷绕单元1(纱线卷绕装置)的侧视图。另外,在图1中,将右侧定义为操作者对卷绕单元1进行操作的前侧(正面侧),将左侧定义为与其相反的后侧(背面侧)。
如图1所示,卷绕单元1分别具备筒管供给装置2、喂纱部3、以及纱线卷绕部4。而且,卷绕单元1利用喂纱部3保持从筒管供给装置2供给的喂纱管8,并且一边使从该喂纱管8退绕的纱线Y横动一边将其卷绕于卷绕管6,从而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P。
筒管供给装置2保存多个在芯管卷绕纱线而成的筒状的喂纱管8,并且,将所保存的喂纱管8中的一个供给至喂纱部3。详细而言,筒管供给装置2具有收纳多个喂纱管8的圆柱状的纡库10以及引导斜槽11,该引导斜槽11配置于该纡库10的下方,并且一边朝向喂纱部3对收纳于纡库10的多个喂纱管8中的一个进行引导一边使其落下。另外,在卷绕单元1的机台7上,通过例如螺纹紧固而能够拆装地设有支承框架12,纡库10和引导斜槽11以朝向喂纱部3的梭芯16而相对于铅垂方向稍微向前侧倾斜的姿势分别安装于支承框架12。
纡库10构成为能够以安装于支承框架12的转动轴13为中心转动。在该纡库10上,以沿周向配置的方式形成有分别收容喂纱管8的多个筒管收纳孔(图示省略)。另外,在纡库10的下侧设有承接分别收纳于多个筒管收纳孔的多个喂纱管8的筒管承接板14。在筒管承接板14形成有切口部(图示省略),当纡库10转动而使某个喂纱管8位于切口部的上方时,该喂纱管8经由切口部向引导斜槽11落下。
引导斜槽11具有左右一对开闭部件15,当开闭部件15处于敞开状态时,将从纡库10落下来的喂纱管8引导至喂纱部3。另外,当开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时,阻止喂纱管8从纡库10向喂纱部3落下。
喂纱部3具有:梭芯16,其插入于喂纱管8的芯管的下端部从而保持喂纱管8;以及反弹板17,其将保持于梭芯16的喂纱管8向喂纱部3外排出。
梭芯16能够向前后方向摆动,当从筒管供给装置2供给喂纱管8时,梭芯16成为以其末端部朝向引导斜槽11侧的方式向前侧倾斜的姿势,而当卷绕纱线Y时,成为直立的姿势。
在喂纱管8通过梭芯16而以直立状态被保持时,反弹板17以图1所示的水平的状态待机,此时,喂纱管8的下端与反弹板17抵接。反弹板17从该状态向前方转动而使搭载在该反弹板17上的喂纱管8向前方弹起,从而将喂纱管8排出。
在喂纱部3与纱线卷绕部4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从喂纱部3侧开始依次配设有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9、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张力施加装置21、纱线接头装置22、纱线监视装置(清纱器)23、上蜡装置24。
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9通过使覆盖于喂纱管8的上端部的可动筒体29随着纱线Y的退绕的进行而下降,来限制退绕中的纱线Y的膨胀(气圈),由此使退绕张力稳定。
在从喂纱管8退绕纱线时产生管纱崩脱等退绕不良的情况下,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阻止纱线Y向卷装P侧输送。关于该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详细构成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张力施加装置21用于对移动的纱线Y施加规定的张力。作为该张力施加装置21,例如能够使用门式张力施加装置,其具有固定梳齿和能够相对于固定梳齿移动地配设的可动梳齿。
在下述的纱线监视装置23检测到纱疵而进行纱线切断时、或者从喂纱管8退绕纱线过程中的断纱时,纱线接头装置22对纱线卷绕部4侧的纱线(上纱线Y1)与喂纱部3侧的纱线(下纱线Y2)进行纱线接头。作为该纱线接头装置22,例如能够使用所谓的气动式纱线接头装置(气动捻接器),其具有分别对上纱线端和下纱线端进行退捻的解捻喷嘴以及对解捻后的两纱线端作用回旋空气流而进行合股加捻的加捻喷嘴。
纱线监视装置23用于检测粗节纱等纱疵、纱线的有无,并附属设置有在纱疵检测时用于切断纱线的剪纱器。另外,上蜡装置24用于对纱线Y涂覆蜡。
在纱线接头装置22的上下,设有吸引捕捉卷装P侧的上纱线Y1并将其向纱线接头装置22进行引导的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6(第一纱线端引导部件)、以及吸引捕捉喂纱管8侧的下纱线Y2并将其向纱线接头装置22进行引导的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6构成为管状,配设为能够以轴26a为中心上下转动,并且在其末端部设有吸嘴26b。同样,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也构成为管状,配设成能够以轴25a为中心上下转动,并且在其末端部设有吸引口25b。并且,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6以及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与适当的负压源连接,从而能够从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6的末端的吸嘴26b以及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的末端的吸引口25b抽吸空气来捕捉纱线端。
纱线卷绕部4具有:摇架27,其具有将卷绕管6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的一对摇架臂;横动鼓28,其能够与支承于摇架27的卷绕管6的表面、或者形成于卷绕管6的卷装P的表面接触。并且,纱线卷绕部4在横动鼓28与卷绕管6(或者卷装P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未图示的鼓驱动马达来驱动横动鼓28旋转,由此,一边使纱线Y横动一边使卷绕管6从动旋转(连带旋转),从而在卷绕管6的外周形成卷装P。
接下来,对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配置于张力施加装置21的下侧(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图2是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立体图。图3是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仰视图。图4A是沿图3的A-A线的向视图,图4B是沿图3的B-B线的向视图。另外,如图2所示,将从位于前方(正面侧)的操作者观察时的上下左右的方向分别定义为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上下左右。
如图2、图3、图4A、图4B所示,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具有捕捉部形成部件31以及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捕捉部形成部件31和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都安装于基材30。另外,在图2中,为了使图面容易理解,以双点划线表示基材30。
基材30是板状部件,固定于收纳图1所示的张力施加装置21的壳体的下表面。换言之,基材30形成为平面状,并且设置为与纱线Y的移动方向垂直的面状地展开。在基材30的前侧部分的中央部形成有从基材30的前端向后方延伸的狭缝状的纱线通路30a。纱线通路30a的前端敞开,而纱线通路30a的后端封闭,当向卷绕单元1导纱时,纱线Y被从敞开的前端插入纱线通路30a。在卷绕卷装P时,从位于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下侧的喂纱管8退绕的纱线Y通过纱线通路30a后朝向上方的纱线卷绕部4移动。另外,通过纱线通路30a的纱线Y的移动路33的位置由基材30的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下侧)的、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9的可动筒体29(参照图1)和基材30的纱线移动方向下游侧(上侧)的张力施加装置21(参照图1)决定。但是,由于在移动过程中的振动,纱线Y以上述移动路33为中心向前后左右方向摆动。
如图2、图3所示,捕捉部形成部件31和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均为板状部件。上述两片板状部件31、32以按照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捕捉部形成部件31的顺序重叠的状态通过共用的2个螺钉34(安装部件)在基材30下表面的比纱线通路30a靠右侧的区域固定于基材30。在捕捉部形成部件31形成有捕捉部35,当在喂纱部3产生管纱崩脱等喂纱管8的退绕不良时,该捕捉部35捕捉纱线Y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在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形成有限制纱线Y从纱线通路30a伸出的纱线限制部36。
如图2、图3所示,捕捉部形成部件31的比纱线通路30a位于后侧的部分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折弯部被向下方折弯,由此形成捕捉部35。在该捕捉部35的前侧部分形成有山状部35a,从纱线移动方向(上下方向)观察,该山状部35a稍微伸出至与纱线通路30a重叠的区域,并且从纱线移动方向下游侧向上游侧(下方)呈山状地突出。如图4A所示,捕捉部35的山状部35a的、接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边与移动路33大致平行,位于与纱线Y的移动路33的相反侧的边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倾斜。另外,从图3、图4B可知,板状捕捉部35以越靠山状部35a的末端(下端)侧越接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方式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倾斜。具体地说,捕捉部35以其末端部朝向左斜下方的方式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倾斜。另外,捕捉部35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的倾斜角度例如为10度左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捕捉部35的“倾斜角度”是指:包含板状捕捉部35的平面相对包含纱线Y的移动路33的铅垂面的斜度(图4B的α)。
在喂纱管8产生退绕不良从而在从喂纱部3向纱线卷绕部4移动的纱线Y中包含圈状的退绕不良部Ya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该退绕不良部Ya勾挂于从基材30向下方突出了的捕捉部35的山状部35a而被捕捉。
如图2、图3所示,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的前侧部分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折弯部被向下方折弯,由此形成纱线限制部36。另外,纱线限制部36配置为比捕捉部35靠纱线通路30a的敞开侧即前方。板状纱线限制部36在纱线通路30a的前端部的下侧,沿着与狭缝状的纱线通路30a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以及纱线移动方向即上下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延伸。即,从纱线限制部36的折弯部向末端部延伸的方向既不与纱线通路30a的长度方向平行也不与纱线移动方向平行。具体地说,纱线限制部36以其末端部朝向左斜下方的方式延伸。纱线限制部36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的倾斜角度例如为45度左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纱线限制部36的“倾斜角度”是指:包含板状纱线限制部36的平面相对包含纱线Y的移动路33的铅垂面的斜度(图4B的β)。
纱线限制部36具有后端部比前端部长度长的大致梯形的平面形状。而且,纱线限制部36的末端缘部36a以90度以外的角度与前后方向交叉。通过该纱线限制部36来避免通过纱线通路30a的纱线Y从纱线通路30a的敞开了的前端伸出。而且,如图3所示,从纱线移动方向观察,纱线限制部36配置为仅在其后侧部分沿着纱线通路30a的宽度方向横跨该纱线通路30a。由此,通过从前方沿着纱线限制部36的末端缘部36a向纱线通路30a插入纱线Y,能够比较容易地向纱线通路30a插入纱线Y。
如图2、图4A、图4B所示,捕捉部35的山状部35a比纱线限制部36向下方突出,山状部35a的末端(顶部35b)比纱线限制部36的末端位于下侧(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并且,捕捉部35的山状部35a的末端比纱线限制部36的末端位于靠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位置。即,山状部35a的顶部35b位于纱线Y的移动路33的附近。
如图2、图3、图4A、图4B所示,捕捉部35的角部(尤其是山状部35a的顶部35b)、纱线限制部36的角部形成为带有圆角的形状。另外,形成捕捉部35的棱线部(例如图2的符号A表示的部分)、以及形成纱线限制部36的棱线部(例如图2的符号B表示的部分)也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捕捉部35的角部、纱线限制部36的角部、捕捉部35的棱线部、以及纱线限制部36的棱线部的圆角程度(曲率)例如为R0.2~R5。另外,“棱线部”是指:捕捉部35、纱线限制部36的不同的两个表面之间的部分(边界线部)。上述捕捉部35、纱线限制部36的角部以及棱线部的圆角能够通过研磨等公知的圆弧加工实现。
在以上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中,纱线Y被插入形成于基材30的狭缝状的纱线通路30a,从下侧的喂纱管8退绕的纱线Y通过纱线通路30a而向上侧的纱线卷绕部4移动。这里,移动中的纱线Y相对移动路33始终向与移动路33正交的方向振动,但通过沿着分别与纱线通路30a的长度方向、以及纱线Y的移动路33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纱线限制部36限制纱线Y从纱线通路30a伸出。因此,由于通过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纱线Y的摆动被抑制,因此,当产生喂纱管8的退绕不良时,纱线Y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Ya不会从纱线Y的移动路33较大地偏离。
在此基础上,捕捉退绕不良部Ya的捕捉部35的末端位于比纱线限制部36的末端靠近纱线Y的移动路33位置。如上所述,通过纱线限制部36使得纱线Y的位置不易从移动路33较大地偏离,因此,能够利用捕捉部35良好地捕捉退绕不良部Ya。另外,后面将进行说明,在退绕不良部Ya被捕捉部35捕捉时,比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靠下游侧(上侧)的纱线Y的张力增大,该纱线Y以被扯断的方式被断开,从而纱线Y的卷绕停止。
另外,如图4B所示,捕捉部35以越是靠其末端侧越接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方式相对纱线移动方向倾斜地延伸。这里,可以是捕捉部35的整体与纱线Y的移动路33平行地延伸,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喂纱管8正常退绕的纱线部分相对移动路33摆动时,与捕捉部35接触的频率增高。在本实施方式中,捕捉部35以越是靠其末端侧越靠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因此,捕捉部35的、与捕捉退绕不良部Ya的末端部相反侧的部分与纱线Y的移动路33分离。因此,正常的纱线部分不易与捕捉部35接触。
如图4B所示,纱线限制部36相对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β比捕捉部35的倾斜角度α大。也就是说,捕捉部35成为从基材30突出的形状,能够可靠地捕捉纱线Y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Ya。另一方面,与捕捉部35相比,纱线限制部36成为接近于与基材30平行的姿势,能够通过纱线限制部36可靠地避免纱线Y从形成于基材30的纱线通路30a伸出。
另外,由于捕捉部35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山状部35a,因此,圈状的退绕不良部Ya容易勾挂于该山状部35a。另一方面,由于捕捉部35的角部、尤其是山状部35a的顶部35b是带圆角的形状,因此,即使正常的纱线部分与山状部35a的顶部35b接触,该纱线部分也不易断开或损伤。
另外,由于捕捉部35的棱线部也是带圆角的形状,因此,在正常的纱线部分与捕捉部35的棱线部接触时,该纱线部分不易断开或损伤。而且,当退绕不良部Ya勾挂于捕捉部35时,若该退绕不良部Ya本身被捕捉部35的棱线部切断,则存在退绕不良部Ya的一部分向卷装P侧移动的顾虑。关于这一点,若捕捉部35的棱线部是带圆角的形状,则勾挂于捕捉部35的退绕不良部Ya不易被捕捉部35的棱线部切断。
另外,由于纱线限制部36的角部以及棱线部也是带圆角的形状,因此,即使是向纱线通路30a插入纱线Y时、或者由于卷绕中的纱线Y的振动而导致纱线Y与纱线限制部36接触,纱线Y也不易被切断或损伤。
另外,优选,捕捉部35的表面粗糙度不过大而是处于适当的范围。若捕捉部35的表面粗糙度过大,则正常的纱线部分与捕捉部35接触时,该纱线部分容易摩擦损伤。具体地说,捕捉部35的表面粗糙度优选处于算数平均粗糙度为Ra0.1~12.5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处于算数平均粗糙度为Ra0.1~1.6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捕捉部35通过将板状捕捉部形成部件31的一部分折弯而形成。由此,能够简单地形成捕捉部35。同样,纱线限制部36通过将板状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的一部分折弯而形成。由此,能够简单地形成纱线限制部36。
另外,纱线限制部36和捕捉部35分别形成于不同的部件。如图2、图3、图4A、图4B所示,纱线限制部36和捕捉部35在纱线通路30a的下方以彼此接近的方式配置,但是,若纱线限制部36和捕捉部35设置于不同的部件,则能够使接近地配置的纱线限制部36和捕捉部35分离。例如,当欲在纱线限制部36、捕捉部35的表面进行研磨等操作时,能够使纱线限制部36与捕捉部35彼此分离而分别地进行研磨等,容易操作。另外,在纱线屑缠绕在纱线限制部36与捕捉部35之间的情况下等,通过使纱线限制部36与捕捉部35分离而能够容易地去除纱线屑。
并且,捕捉部形成部件31与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重叠,通过共用的安装部件即螺钉34安装于基材30。由此,能够将捕捉部形成部件31和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统一安装于基材30的一个部位,能够减小基材30侧的被安装部分的大小。另外,能够通过一种安装部件将两个部件31、32安装于基材30,从而能够减少部件件数。
另外,捕捉部35(捕捉部形成部件31)、纱线限制部36(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固定于基材30。由此,与构成为使捕捉部35、纱线限制部36可动的情况相比,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在基材30设有一个捕捉部35和一个纱线限制部36。由此,与设有多个捕捉部35、纱线限制部36的构成相比,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结构变得简单。另外,尤其是纱线限制部36,其本来就无需设置多个。原因在于,对纱线通路30a而言,仅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前方)敞开,在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后方)以及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纱线Y的移动被限制。因此,为了实现避免纱线Y从纱线通路30a伸出的目的,仅仅通过在纱线通路30a的敞开侧即上述一端侧设置一个纱线限制部36便足够。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1对在喂纱管8产生退绕不良的情况下的、卷绕单元1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
若在喂纱管8产生管纱崩脱等退绕不良,则形成圈状的退绕不良部Ya,该退绕不良部Ya随着纱线Y的移动而从喂纱部3向上方移动。但是,如图2所示,退绕不良部Ya勾挂于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向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突出的捕捉部35的山状部35a。由此,退绕不良部Ya向由纱线卷绕部4卷绕的卷装P侧的移动被阻止。
若在退绕不良部Ya勾挂于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捕捉部35的状态下继续利用纱线卷绕部4卷绕纱线Y,则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与纱线卷绕部4之间的纱线Y的张力增大,从而纱线Y在该区间以被扯断的方式被断开。由此导致的断纱被纱线监视装置23检测,并且在断纱检测后,附属设置于纱线监视装置23的剪纱器迅速地切断纱线Y。同时,暂时停止纱线卷绕部4的卷装P的卷绕。在利用剪纱器切断纱线后,纱线卷绕部4侧的上纱线Y1的纱线端附着于卷装P的表面。另外,喂纱部3侧的下纱线Y2的纱线端与勾挂于捕捉部35的退绕不良部Ya一起停留在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附近。
上纱线Y1的纱线端被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6的吸嘴26b吸引捕捉。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6维持捕捉到该纱线端的状态而向下方转动,由此,被吸嘴26b捕捉的上纱线Y1的纱线端被向纱线接头装置22引导。另外,下纱线Y2的纱线端被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的吸引口25b吸引捕捉。同样,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维持捕捉到纱线端的状态而向上方转动,由此,被吸引口25b捕捉的下纱线Y2的纱线端被向纱线接头装置22引导。
这里,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的吸引口25b为了捕捉下纱线Y2的纱线端,需要使勾挂于从基材30向下方突出的捕捉部35的退绕不良部Ya从捕捉部35脱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相对于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的吸引口25b的、捕捉下纱线Y2的纱线端时的捕捉位置(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设置于上侧(纱线移动方向下游侧)。换言之,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的吸引口25b的捕捉位置相对于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的捕捉部35设置于下侧(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由此,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能够从捕捉部35的下方吸引勾挂于捕捉部35的退绕不良部Ya,能够可靠地吸引退绕不良部Ya。
接下来,在纱线接头装置22中,被上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6引导来的上纱线Y1的纱线端与被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引导来的下纱线Y2的纱线端被连接。另外,此时,在纱线接头装置22内进行纱线接头时下纱线捕捉引导部件25所捕捉的退绕不良部Ya被切断去除,因此,进行纱线接头后的纱线Y中不会残留有退绕不良部Ya。若利用纱线接头装置22完成纱线接头,则纱线卷绕部4重新开始卷绕纱线Y。
接下来,针对将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后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其中,针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并且适当省略其说明。
[1]捕捉部35以及纱线限制部36的构成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例如针对它们的形状、数量、配置等能够例如以如下方式变更。
(a)在图5、图6的方式中,捕捉部形成部件31的后侧部分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折弯部被向下方折弯从而形成山状的捕捉部35。捕捉部35在其末端(顶部)最接近纱线Y的移动路33。另外,如图6所示,捕捉部35的、从上下方向观察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彼此位于相反侧的两边成为相同长度。即,捕捉部35具有呈等腰三角形的平面形状的山状部35a。在该方式中,捕捉部35的末端位于比纱线限制部36的末端靠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位置,处于纱线Y的移动路33的附近。因此,纱线Y中包含的退绕不良部容易勾挂于捕捉部35。
(b)能够适当变更捕捉部35、纱线限制部36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的倾斜角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纱线限制部36的倾斜角度比捕捉部35的倾斜角度大,但也可以是相反的关系。即,即使在纱线限制部36相对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小的情况下,只要纱线限制部36的长度相对于纱线通路30a的宽度而言足够长,便能够避免纱线从纱线通路30a伸出。另外,捕捉部35并不是必须相对纱线Y的移动路33倾斜,捕捉部35也可以与纱线Y的移动路33平行地延伸。
(c)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捕捉部35相对于纱线Y的移动路33配置于后侧,但是,只要是捕捉部35比纱线限制部36位于后侧的位置便可以相对于纱线Y的移动路33配置于任何方向。
(d)捕捉部35的数量不限定于一个。例如,如图7所示,在捕捉部形成部件31可以形成两个山状的捕捉部35。在该情况下,优选两个捕捉部35以隔着纱线Y的移动路33的方式配置。另外,也可以是多个捕捉部35以包围纱线Y的移动路33的方式配置。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形成有捕捉部35的捕捉部形成部件31、和形成有纱线限制部36的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在基材30的下面按照捕捉部形成部件31、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32的顺序重叠,但是可以以相反的顺序重叠。另外,捕捉部35和纱线限制部36分别形成于不同的部件31、32,但是,捕捉部35和纱线限制部36也可以形成于相同的部件。
(f)捕捉部35与纱线限制部36的至少一方可以相对于基材30以能够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捕捉部35或者纱线限制部36相对基材30移动,能够容易地去除勾挂于捕捉部35、纱线限制部36的纱线屑等。另外,在纱线限制部36能够移动的情况下,向纱线通路30a插入纱线Y时,只要将纱线限制部36移动至与纱线通路30a分离的位置,便能够容易完成纱线Y向纱线通路30a的插入。
(g)捕捉部35无需是板状。例如,可以以从基材30的下表面突出的方式配置棒状的捕捉部35。同样,纱线限制部36也无需是板状。
[2]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捕捉部35应用于上述日本特开2013-67451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图8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A具备两个引导部件53、54、摆动臂52、捕捉部形成部件51等。两个引导部件53、54、摆动臂52、捕捉部形成部件51分别安装于基材50。基材50形成为平面状,设置成以相对于纱线Y的移动方向垂直的面状地展开。
在基材50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纱线通路50a。两个引导部件53、54在基材50的下面,在通过纱线通路50a的纱线Y的移动路33的两侧隔开间隙57地配置。另外,一方的引导部件53固定于基材50,另一方的引导部件54以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基材50。而且,通过使引导部件54移动而能够调整间隙57的大小。具体地说,在引导部件54连结有滑动部件58,通过对调整杆59进行操作而使滑动部件58左右移动,从而调整引导部件54的位置。在纱线Y中包含退绕不良部Ya的情况下,退绕不良部被捕捉到两个引导部件53、54的间隙57。
摆动臂52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基材50。在摆动臂52的末端部形成有避免纱线Y从纱线通路30a伸出的纱线限制部56。通过使摆动臂52相对于基材50摆动,能够在图示的纱线限制部56与纱线通路50a重叠的姿势和纱线限制部56与纱线通路50a分离的姿势之间切换摆动臂52的姿势。
在引导部件54的下侧(图8的纸面近前侧)安装有捕捉部形成部件51。通过捕捉部形成部件51的左端部被向下方(纸面近前侧)折弯,从而形成捕捉部55。捕捉部55在其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一个山状部55a。山状部55a配置于比摆动臂52的纱线限制部56更接近纱线Y的移动路33的位置,山状部55a的末端接近纱线Y的移动路33。
在该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20A除了以往所知的在两个引导部件53、54的间隙57阻止退绕不良部之外,还能够利用捕捉部55捕捉退绕不良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捕捉退绕不良部。
另外,在图8中,捕捉部55可以具有两个山状部55a。优选,该情况下的两个山状部55a沿纱线通路50a的前后方向并列配置,并且配置成纱线Y的移动路33位于两个山状部55a之间。
另外,可以不将这里说明的构成的捕捉部形成部件51和摆动臂52与现有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组合地将它们安装于基材50。即,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可以构成为:不具备两个引导部件53、54、由滑动部件58及调整杆59构成的调整机构,而具备形成有捕捉部55的捕捉部形成部件51和形成有纱线限制部56的摆动臂52,其中,上述捕捉部55具有一个或两个山状部55a。
[3]还能够省略避免纱线Y从纱线通路伸出的纱线限制部。例如,在纱线通路具有在途中弯曲的形状等、纱线Y不易脱出的形状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纱线限制部也能避免纱线Y伸出。
[4]关于卷绕单元1的其它构成也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筒管供给装置2不限定于上述纡库式的构成,例如可以是公知的托盘式的构成。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9不限定于可动筒体29进行升降的构成,例如可以是公知的固定式的构成。张力施加装置21不限定于门式的构成,例如可以是公知的盘式构成。纱线接头装置22不限定于气动式的构成,例如可以是公知的机械式的构成。纱线卷绕部4不限定于通过横动鼓28间接地驱动卷装P旋转的构成,可以通过马达直接驱动卷装P并新设置横动用的臂的构成。
另外,卷绕单元1可以在比纱线卷绕部4更靠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具备纱线存留装置。纱线存留装置是卷绕从喂纱管8退绕的纱线Y并暂时存留的装置。如果是具备纱线存留装置的构成,通过不良部阻止装置20、20A捕捉到退绕不良部Ya的结果是,即使在纱线Y断开并且不再从喂纱管8退绕纱线Y的状态下,纱线卷绕部4也能够卷绕存留在纱线存留装置的纱线Y而继续进行卷装P的卷绕。

Claims (15)

1.一种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是卷绕从喂纱管退绕的纱线来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阻止在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纱线时所产生的退绕不良部向所述卷装侧的移动,
该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基材;
纱线通路,其在所述基材形成为狭缝状,其长度方向一端敞开且另一端封闭;
捕捉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材,并且捕捉在所述纱线通路通过的纱线中包含的所述退绕不良部;以及
纱线限制部,其设置于所述基材的、比所述捕捉部靠所述纱线通路的所述一端侧,避免插入于所述纱线通路的纱线伸出,
所述捕捉部从所述基材朝向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延伸,
所述纱线限制部沿着与所述纱线通路的所述长度方向及所述纱线移动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延伸,
所述捕捉部的末端位于比所述纱线限制部的末端更靠近所述纱线的移动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捉部以越是其末端侧越靠近所述纱线的移动路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纱线移动方向倾斜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限制部相对于所述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比所述捕捉部相对于所述纱线移动方向的倾斜角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捉部具有朝向所述纱线移动方向上游侧突出的山状部,所述山状部的顶部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捉部的棱线部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捉部的表面粗糙度处于算数平均粗糙度为Ra0.1~42.5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板状捕捉部形成部件的一部分被折弯而形成所述捕捉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与所述捕捉部形成部件不同的、板状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的一部分被折弯而形成所述纱线限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捉部形成部件和所述纱线限制部形成部件以重叠的状态通过共用的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捕捉部固定于所述基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仅设有一个所述捕捉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仅设有一个所述纱线限制部。
13.一种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设置于卷绕从喂纱管退绕的纱线来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装置,阻止在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纱线时所产生的退绕不良部向所述卷装侧的移动,
该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捕捉部,其捕捉纱线中包含的所述退绕不良部,
所述捕捉部以越是其末端侧越靠近纱线的移动路的方式相对纱线移动方向倾斜地延伸。
14.一种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喂纱部,其保持喂纱管;
纱线卷绕部,其卷绕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的纱线来形成卷装;以及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其阻止在从所述喂纱管退绕纱线时所产生的退绕不良部向所述纱线卷绕部的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纱线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纱线接头装置,其在断纱时将所述纱线卷绕部侧的纱线端与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连接;
第一纱线端引导部件,该第一纱线端引导部件吸引并捕捉所述纱线卷绕部侧的纱线端并将其向所述纱线接头装置引导;
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该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吸引并捕捉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并将其向所述纱线接头装置引导,
所述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纱线端引导部件的、捕捉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时的捕捉位置设置于纱线移动方向下游侧。
CN201420827224.5U 2013-12-26 2014-12-23 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以及纱线卷绕装置 Active CN20443397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8431 2013-12-26
JP2013268431A JP2015124039A (ja) 2013-12-26 2013-12-26 解舒不良部阻止装置、及び、糸巻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3976U true CN204433976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3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7224.5U Active CN204433976U (zh) 2013-12-26 2014-12-23 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以及纱线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24039A (zh)
CN (1) CN2044339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4380A (zh) * 2017-05-19 2019-11-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系统及卷绕阻止方法
CN111778705A (zh) * 2020-07-06 2020-10-16 浙江凯成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纱线的纱结自动剪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4380A (zh) * 2017-05-19 2019-11-2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系统及卷绕阻止方法
CN110494380B (zh) * 2017-05-19 2022-03-2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系统及卷绕阻止方法
CN111778705A (zh) * 2020-07-06 2020-10-16 浙江凯成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纱线的纱结自动剪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24039A (ja) 2015-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2076B (zh) 纱线处理方法及纺纱机
CN10300317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2574656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759062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CN103003177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5253713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JP2016008144A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部
CN202148091U (zh) 纱线卷绕机
CN202089642U (zh) 纱线卷绕机
CN202609685U (zh) 纱端处理装置、筒管处理装置及纱线卷绕系统
JP2012144323A (ja) 紡糸巻取装置及び紡糸巻取設備
CN103443005A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纱线卷绕方法
JP2008297078A (ja) 糸条巻取機
CN204433976U (zh) 退绕不良部阻止装置、以及纱线卷绕装置
CN102574655B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1372296B (zh) 自动络纱机
CN103848285A (zh)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JP7085937B2 (ja) 糸から糸欠陥をクリアリング除去する装置
CN103482413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5253703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02992100B (zh) 摇架、卷取单元以及纱线卷取机
JP2020050525A (ja) 巻取り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ループを検出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4671000A (zh) 筒管保持装置、筒管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3848286A (zh) 纱线卷绕机
CN105540336A (zh) 张力赋予部件、储纱装置、以及纱线卷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