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8285A -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8285A
CN103848285A CN201310571630.XA CN201310571630A CN103848285A CN 103848285 A CN103848285 A CN 103848285A CN 201310571630 A CN201310571630 A CN 201310571630A CN 103848285 A CN103848285 A CN 103848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package
thread head
speed
rot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16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8285B (zh
Inventor
竝川哲也
山本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48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8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8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8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65H67/085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end-finding at the take-up package,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络纱单元(10)具备:对卷绕纱线(20)的卷装(30)进行旋转驱动的卷装驱动电机(41)、捕捉引导卷装(30)的纱线的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以及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以及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动作的单元控制部(50),在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位于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的捕捉区域(R1)时,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以便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旋转驱动卷装(30),在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从捕捉区域(R1)移动至引导对象时,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以便以比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的纱线引导速度旋转驱动卷装(30)。

Description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领域的技术,公知有日本特开平2-75674号公报所记载的卷绕卷装的引线方法。在该卷绕卷装的引线方法中,当吸引卷装的纱线头的吸嘴接近卷装时,开始使卷绕滚筒以低速反转的初始驱动,在该旋转进行了设定的次数后,将其切换为更高速的稳态反转。
在纱线卷绕机中,在将卷绕于卷装的纱线切断后,如上述那样利用吸嘴来捕捉卷装的纱线头,且吸嘴将捕捉到的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在纱线卷绕机中,吸嘴将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的动作时间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要求提高运转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提高运转效率的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一种纱线卷绕机,具备:驱动部,其对卷绕纱线的卷装进行旋转驱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其捕捉并引导卷装的纱线头;以及控制部,其控制驱动部和第一捕捉引导装置的动作。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位于捕捉卷装的纱线头的捕捉区域时,控制部控制驱动部以便以作为纱线头捕捉速度之一的第一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从捕捉区域向引导对象移动时,控制部控制驱动部以便以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其中纱线引导速度比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纱线头捕捉速度包括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开始捕捉卷装的纱线头的第一速度、和比第一速度高速的第二速度。在以第一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之后,控制部也可以控制驱动部以便以第二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由此,能够利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以高速将纱线引导至引导对象,实现利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将纱线引导至引导对象的时间的缩短。因此,在纱线卷绕机中能够实现运转效率的提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纱线卷绕机还可以具备设定部,其设定使卷装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旋转的旋转次数。在使卷装旋转由设定部设定的旋转次数期间,控制部控制驱动部以便以纱线头捕捉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在使卷装旋转了旋转次数后,控制部还可以控制驱动部以便以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在纱线卷绕机中,在卷装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旋转了旋转次数后,预测为卷装的纱线头被捕捉引导装置捕捉到,并过渡至以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的控制。由于不使用传感器等就能预测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捕捉到卷装的纱线头的情况,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及控制来实施从纱线头捕捉速度向纱线引导速度的切换。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纱线卷绕机还可以具备:供纱部,其供给向卷装卷绕的纱线;第二捕捉引导装置,其捕捉并引导供纱部的纱线头;以及接头装置,在供纱部与卷装之间的纱线的连续状态断开后,该接头装置对由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引导的卷装的纱线和由第二捕捉引导装置引导的供纱部的纱线进行连接。在利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将卷装的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引导时,控制部也可以控制驱动部以便以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实现在纱线的连续状态断开后接头作业时间的缩短。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纱线卷绕机还可以具备:纱线瑕疵检测装置,其检测向卷装卷绕的纱线是否含有纱线瑕疵;切断装置,在纱线瑕疵检测装置检测出有纱线瑕疵的情况下,该切断装置将纱线切断。在切断装置切断纱线后,控制部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以纱线头捕捉速度对进行卷装旋转驱动并借助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捕捉卷装的纱线头,然后以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并借助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引导卷装的纱线。在检测到纱线瑕疵时,能够以短时间去除纱线瑕疵。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也可以具有用于吸引卷装的纱线头的吸引口。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也可以设置为能够使吸引口移动至以下区域:捕捉区域、比捕捉区域远离卷装的待机区域、以及将卷装的纱线引导至接头装置的接头区域。在吸引口位于待机区域时,控制部也可以控制驱动部以便以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由此,能够使第一捕捉引导装置的吸引口可靠地移动至捕捉区域、待机区域以及接头区域。另外,在纱线卷绕机中,即使在纱线瑕疵较长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待机区域以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因此能够以短时间回收纱线瑕疵。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驱动部也可以直接驱动卷装。能够使卷装以纱线头捕捉速度以及纱线引导速度可靠地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纱线卷绕机还可以具备与卷装接触并旋转的接触辊、和横动引导件。横动引导件独立于接触辊而设置并且使向卷装卷绕的纱线横动。在纱线的连续状态断开后,控制部也可以控制横动引导件以使横动引导件在横动方向的一端侧待机。在纱线的连续状态断开而进行接头作业等时,能够抑制纱线卡挂于横动引导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纱线卷绕机还可以具备与卷装接触并旋转的接触辊、和切换装置。切换装置将卷装与接触辊切换为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在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捕捉卷装的纱线头时,切换装置也可以将卷装与接触辊切换为非接触状态。在捕捉卷装的纱线头时,能够防止纱线头被卷装与接触辊夹住而贴在卷装表面。因此能够在纱线卷绕机中可靠地捕捉卷装的纱线头。
一种纱线引出方法,是在纱线卷绕机中引出卷装的纱线头的方法,纱线卷绕机具备:驱动部,其对卷绕纱线的卷装进行旋转驱动;捕捉引导装置,其捕捉并引导卷装的纱线头。在纱线引出方法中,在捕捉引导装置位于捕捉卷装的纱线头的捕捉区域且捕捉引导装置开始捕捉卷装的纱线头时,以作为纱线头捕捉速度之一的第一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在纱线引出方法中,在以第一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之后,在使捕捉引导装置保持位于捕捉区域的状态下以第二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上述第二速度是纱线头捕捉速度之一且比第一速度高速。在纱线引出方法中,在捕捉引导装置从捕捉区域向引导对象移动时,以比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的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在该纱线引出方法中,捕捉引导装置在捕捉区域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捕捉到卷装的纱线头后,在捕捉引导装置向引导对象移动时,以比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的纱线引导速度对卷装进行旋转驱动。由此,在纱线引出方法中,捕捉引导装置能够更高速地将纱线引导至引导对象,实现捕捉引导装置将纱线引导至引导对象的时间的缩短。因此,在纱线引出方法中,能够实现运转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一个实施方式的络纱单元的自动络纱机的示意性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络纱单元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以及框图。
图3是络纱单元的横动装置附近的放大后的左侧视图。
图4是将络纱单元的摇架附近放大表示的右侧视图。
图5是络纱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6是络纱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7是络纱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8是表示移动至非接触位置或接触位置的卷装的左侧视图。
图9是表示卷装的转速与上部纱线捕捉部件的动作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卷装的转速与上部纱线捕捉部件的动作的其他方式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卷装的转速与上部纱线捕捉部件的动作的其他方式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在附图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络纱单元(纱线卷绕机)10的自动络纱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上游”以及“下游”分别意味着在卷绕纱线时纱线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
如图1所示,自动络纱机1作为主要的结构而具备并排配置的多个络纱单元10、自动落纱装置80以及机台设定装置90。
各络纱单元10能够一边使从供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横动(横移)一边进行卷绕而形成卷装30。
在各络纱单元10中卷装30满卷时,自动落纱装置80移动至该络纱单元10的位置,从该络纱单元10卸下满卷的卷装30。自动落纱装置80也可以在卸下卷装30后向络纱单元10供给空筒管。
机台设定装置90作为主要结构而具备设定部91和显示部92。设定部91能够通过操作人员输入规定的设定值、或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来对各络纱单元10进行设定。显示部92能够显示各络纱单元10的纱线20的卷绕状况以及产生故障的内容等。
接下来,参照图2~图8来具体地说明络纱单元10的结构。如图2所示,各络纱单元10具备卷绕单元主体16和单元控制部(控制部)50。
卷绕单元主体16形成为:在供纱管21与接触辊29之间的纱线移动路径中从供纱管21侧按顺序配置有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张力施加装置13、捻接装置(接头装置、引导对象)14以及清纱器(纱线瑕疵检测装置)15的结构。
在机台高度方向上,在卷绕单元主体16的下部具备用于向卷绕筒管22侧供给纱线20的供纱部11。该供纱部11能够将由省略图示的筒管输送系统输送来的供纱管21保持在规定的位置。
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使覆盖供纱管21的芯管的限制部件40以与纱线20从供纱管21的退绕连动的方式下降,由此辅助纱线20从供纱管21退绕。限制部件40与由于从供纱管21退绕的纱线20的旋转和离心力而形成于供纱管21上部的气圈接触,将该气圈控制为适当的大小,从而辅助纱线20的退绕。在限制部件40的附近具备用于检测供纱管21的锥面部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若该传感器检测到锥面部的下降,则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2能够追随于此而利用例如气缸(省略图示)使限制部件40下降。
张力施加装置13对移动的纱线20施加规定的张力。作为张力施加装置13,例如能够使用相对于固定的梳齿而配置可动的梳齿的栅栏式。可动侧的梳齿能够以梳齿彼此成为啮合状态或分离状态的方式通过旋转式的螺线管而转动。此外,张力施加装置13除了上述栅栏式以外,例如还能够采用盘式。
捻接装置14在清纱器15检测到纱线瑕疵而进行的纱线切断时、或者从供纱管21退绕中的断纱时等,将供纱管21侧的下部纱线与卷装30侧的上部纱线接头。作为这样的将上部纱线与下部纱线接头的接头装置,能够使用机械式或者使用了压缩空气等流体的结构等。
清纱器15具备配置有用于检测纱线20的粗细的省略图示的传感器的清纱线头49、和处理来自该传感器的纱线粗细信号的分析仪52。清纱器15通过监视来自上述传感器的纱线粗细信号来检测扁纱等纱线瑕疵。在清纱线头49的附近设有用于在清纱器15检测到纱线瑕疵时立即切断纱线20的切断器(切断装置)39。清纱器15也可以检测纱线20是否含有异物来检测有无纱线瑕疵。
在捻接装置14的下侧以及上侧分别设置有:捕捉供纱管21侧的纱线头并引导至捻接装置14的下部纱线捕捉部件(第二捕捉引导装置)25、和捕捉卷装30侧的纱线头并引导至捻接装置14的上部纱线捕捉部件(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捕捉引导装置)26。下部纱线捕捉部件25具备下部纱线管臂33、和形成于该下部纱线管臂33的前端的下部纱线吸引口32。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具备:上部纱线管臂36、和形成于该上部纱线管臂36的前端的上部纱线吸引口(吸引口)35。
下部纱线管臂33和上部纱线管臂36分别以轴34和轴37为中心而能够转动。在下部纱线管臂33以及上部纱线管臂36分别连接有适当的负压源。由此能够在下部纱线吸引口32以及上部纱线吸引口35产生吸引流,从而吸引捕捉上部纱线以及下部纱线的纱线头。
如图5~图7所示,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设置为能够移动,以使上部纱线吸引口35位于捕捉区域R1、待机区域R2以及接头区域R3。捕捉区域R1是接近卷装30并能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的区域。待机区域R2是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上部纱线管臂36向比捕捉区域R1更远离卷装30的方向转动而使上部纱线吸引口35比捕捉区域R1更远离卷装30的区域。接头区域R3是能够将在捕捉区域R1捕捉到的纱线头30a引导至捻接装置14并在捻接装置14中接头的区域。待机区域R2和接头区域R3是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从捕捉区域R1向捻接装置14移动时所处的区域。
如图2所示,卷绕单元主体16具备:将卷绕筒管22支承为能够装卸的摇架23、和能够与卷绕筒管22的圆周面或卷装30的圆周面接触并旋转的接触辊29。卷绕单元主体16在摇架23附近具备用于使纱线20横动的臂式的横动装置70,能够一边利用该横动装置70使纱线20横动一边将纱线20卷绕于卷装30。
在横动位置的略靠上游设有导向板28。导向板28将上游侧的纱线20向横动位置引导。在该导向板28的更上游设有陶瓷制的横动支点部27。横动装置70使纱线20以该横动支点部27为支点而沿卷装30的卷绕宽度方向(图2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横动。
摇架23能够以转动轴48为中心而转动。能够通过摇架23转动来吸收伴随纱线20向卷绕筒管22卷绕的卷装30的纱线层径的增大。
在摇架23安装有例如由伺服电机构成的卷装驱动电机(驱动部)41。络纱单元10借助该卷装驱动电机41对卷绕筒管22进行旋转驱动从而卷绕纱线20。卷装驱动电机41能够向卷绕方向旋转驱动卷绕筒管22(卷装30),并且也能够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驱动卷绕筒管22(卷装30)。
卷装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在将卷绕筒管22支承于摇架23时,以与该卷绕筒管22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所谓的直接驱动方式)。该卷装驱动电机41的动作由卷装驱动控制部(控制部)42控制。卷装驱动控制部42接受来自单元控制部50的驱动信号来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的运转以及停止。作为卷装驱动电机41,不限于伺服电机而是能够采用步进电机、异步电机之类的各种电机。
在转动轴48安装有用于检测摇架23的角度的角度传感器44。该角度传感器44例如由旋转编码器构成,对单元控制部50发送与摇架23的角度对应的角度信号。摇架23的角度根据卷装30卷绕粗细而变化,因此通过利用角度传感器44检测摇架23的转动角,能够检测卷装30的直径。作为检测卷装30的直径的方法,除了角度传感器44以外,只要是使用了霍尔IC的装置或者绝对式编码器等能够检测卷装30的直径的结构,则能够采用适宜的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3对横动装置70的结构和横动装置70附近的结构的布局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辊29以轴向朝向卷绕单元主体16的侧方的方式配置,因此例如图3那样的侧视图是能够沿接触辊29的轴向观察到的图。卷装30在卷绕方向的旋转在图3中为顺时针方向,卷装30的反卷绕方向的旋转在图3中为逆时针方向。
如图3所示,横动装置70具备横动驱动电机76、输出轴77以及横动臂(横动引导件)74。
横动驱动电机76用于驱动横动臂74,由伺服电机等构成。如图2所示,该横动驱动电机76的动作由横动控制部78控制。横动驱动电机76是也可以是步进电机或音圈电机等其他电机。
该横动控制部78由基于专用的微处理器的硬件等构成,接受来自单元控制部50的信号来控制横动驱动电机76的运转以及停止。
横动驱动电机76的动力经由图3所示的输出轴77而传递至横动臂74的基端部。横动驱动电机76的转子进行正反旋转,从而横动臂74沿图3的纸面垂直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横动方向))进行往返旋转运动。此外,图3中的横动臂74表示横动的端部的位置。
在横动臂74的前端部形成有钩形状的纱线引导部73。能够利用纱线引导部73来保持以及引导纱线20。该纱线引导部73在保持有纱线20的状态下进行往返旋转运动,从而能够使纱线20横动。
接着,参照图4对摇架23的结构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如图4所示,卷绕单元主体16具有以转动轴48为中心而能够旋转的旋转板17。摇架23以转动轴48为中心而与旋转板17一体地转动。在旋转板17连接有构成为拉伸弹簧的用于逐步减小接触压力的弹簧18、和气缸(切换装置)60。能够借助该弹簧18以及气缸60而对摇架23施加规定的转动转矩。
气缸60构成为在内部具备活塞601的双向驱动气缸。在图4中,向活塞601的附图右侧的气缸室供给空气压力P1的压缩空气,向活塞601的附图左侧的气缸室供给空气压力P2的压缩空气。
在用于将空气压力P2的压缩空气供给至气缸60的管连接有电-气调压阀61。利用该电-气调压阀61能够不间断地调节空气压力P2。由电-气调压阀61进行的空气压力P2的控制基于从单元控制部50输入的控制信号来进行。
若采用图4的结构使空气压力P2减小,则气缸60拉动摇架23的力增大,因此使摇架23以转动轴48为中心向卷绕单元主体16的正面侧转动的转矩增大。接触辊29配置在比转动轴48靠卷绕单元主体16的正面侧,因此能够通过空气压力P2的减小来提高卷装30与接触辊29的接触压力。反之,如果使空气压力P2增加,则气缸60拉动摇架23的力减弱,因此使摇架23以转动轴48为中心向卷绕单元主体16的背面侧转动的转矩增大。由此能够减弱卷装30与接触辊29的接触压力。另外,通过使空气压力P2进一步增大,由此能够使卷装30从接触辊29表面离开。
气缸60能够使摇架23转动从而使卷装30移动。在该情况下,卷装30能够移动至从接触辊29离开的位置(与接触辊29非接触的位置)和与接触辊29接触的位置。即,气缸60能够将卷装30与接触辊29切换为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
单元控制部50例如构成为具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Random Access Memory(RAM)、ReadOnly Memory(ROM)、Input-and-Output(I/O)端口以及通信端口。在上述ROM记录有用于控制卷绕单元主体16的各结构的程序。在I/O端口和通信端口连接有该卷绕单元主体16所具备的上述各部以及机台设定装置90,并且能够进行控制信息等的通信。由此单元控制部50能够控制卷绕单元主体16所具备的各部的动作。
单元控制部50向卷装驱动控制部42发送驱动信号,从而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的旋转驱动(转速)。单元控制部50通过控制未图示的电机来控制下部纱线捕捉部件25以及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动作(下部纱线管臂33和上部纱线管臂36的转动)。
图1所示的机台设定装置90的设定部91设定在发生清纱器15检测到纱线瑕疵而进行的纱线切断或者从供纱管21退绕中的断纱之类的纱线20的连续状态的断开(以下称为“纱线切断等”)时使卷装30以纱线头捕捉速度(详细后述)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的旋转次数。设定部91基于例如由角度传感器44检测出的卷装30的直径等来设定卷装30的旋转次数。例如在卷装30的直径小的情况下,纱线头30a难以从卷装30的表面剥离,因此设定部91将旋转次数设定得较多,在卷装30的直径大的情况下,纱线头30a易从卷装30的表面剥离,因此设定部91将旋转次数设定得较少。设定部91将设定的卷装30的旋转次数发送至单元控制部50。
设定部91也可以基于事先设定输入的信息来设定发生纱线切断等时卷装30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的旋转次数。即,设定部91基于操作人员通过键操作等而从设定部91输入的信息来设定卷装30的旋转次数。在这样的结构中,操作人员能够将卷装30的上述旋转次数设定为预期的次数。
在以上说明的络纱单元10中,在发生纱线切断等的情况下,需要用捻接装置14将下部纱线与上部纱线进行接头。因此,需要用下部纱线吸引口32捕捉供纱管21侧的下部纱线,并且用上部纱线吸引口35捕捉并引出卷装30侧的上部纱线。参照图2~图9对在络纱单元10进行的上部纱线的引出动作的控制以及纱线引出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如图3所示,在产生纱线切断等之前的卷绕动作中,卷装30的表面与接触辊29接触。以下将这样的卷装30与接触辊29接触的位置称为“接触位置”,在图4以及图8中用附图标记“Q2”表示。
在卷绕动作中发生纱线切断等之后,单元控制部50向电-气调压阀61发送驱动信号。通过基于驱动信号对电-气调压阀61的驱动而使气缸60的空气压力P2发生变化,从而如图5以及图8所示,向从接触辊29离开的方向驱动摇架23。另外,单元控制部50向横动控制部78发送驱动信号来驱动横动驱动电机76,从而使横动臂74在横动方向的一端部侧的位置待机。
卷装30从接触辊29离开,并被保持在与接触辊29非接触的规定的位置。以下将卷装30此时的移动目的地的位置称为“非接触位置”,图8中用附图标记“Q1”表示。同时,单元控制部50对卷装驱动控制部42发送驱动信号,使卷装30的旋转减速停止,并使卷装30开始向反卷绕方向(箭头A方向)旋转。此时,如图9所示,单元控制部50使卷装驱动电机41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旋转驱动。
单元控制部50例如以如下方式设定上述纱线头捕捉速度。在卷装30的直径小的情况下,纱线头30a难以从卷装30的表面剥离,因此单元控制部50以使卷装30缓慢地旋转的方式设定纱线头捕捉速度。在卷装30的直径大的情况下,纱线头30a易从卷装30的表面剥离,因此与卷装30的直径小的情况相比,单元控制部50将纱线头捕捉速度设定得较高速。
此外,单元控制部50通过向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发送驱动信号来使上部纱线管臂36转动,从而如图5以及图9所示,使上部纱线吸引口35移动至卷装30的表面附近的捕捉区域R1的位置。而且,在非接触位置Q1的卷装30以纱线头捕捉速度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的状态下进行上部纱线吸引口35的捕捉动作。通过上述捕捉动作,从而与卷装30相连的上部纱线的纱线头30a能被吸引捕捉至上部纱线吸引口35。
若卷装30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旋转由设定部91设定的次数,并通过上述捕捉动作使纱线头30a被吸引捕捉至上部纱线吸引口35,则单元控制部50向靠近接触辊29的方向驱动摇架23。由此,卷装30返回至与接触辊29接触的接触位置Q2。此时,卷装30继续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因此卷装30与接触辊29接触并且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接触辊29与卷装30从动旋转。
若卷装30的纱线头30a被吸引捕捉至上部纱线吸引口35,则单元控制部50控制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以使上部纱线管臂36转动,从而如图6以及图9所示,使上部纱线吸引口35移动而停止在从卷装30离开的待机区域R2的位置。与此同时,单元控制部50对卷装驱动控制部42发送驱动信号,从而如图9所示,驱动卷装30使之以比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的纱线引导速度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通过上述捕捉动作将卷装30的上部纱线进一步吸引捕捉至上部纱线吸引口35。
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在待机区域R2的待机时间(停止时间),例如在清纱器15检测到纱线20的纱线瑕疵而利用切断器39切断纱线20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由清纱器15检测到的纱线20的纱线瑕疵的长度来设定。
然后,单元控制部50控制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以使上部纱线管臂36转动,从而如图7以及图9所示,使上部纱线吸引口35移动至接头区域R3。同时,单元控制部50对卷装驱动控制部42发送驱动信号,使卷装30的旋转减速而停止。由此,卷装30的旋转驱动停止。如上所述,卷装30的纱线头30a在上部纱线吸引口35被捕捉,并将纱线20引导至捻接装置14。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络纱单元10中,在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在捕捉区域R1捕捉到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旋转的卷装30的纱线头30a后,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位于待机区域R2时,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以便以比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的纱线引导速度来旋转驱动卷装30。由此,在络纱单元10中,能够利用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以高速将纱线20引导至捻接装置14,从而实现时间缩短。因此,在络纱单元10中,能够实现运转效率的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控制部50以使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在捕捉区域R1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然后使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移动至待机区域R2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在络纱单元10中,能够防止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除了卷装30的纱线头30a之外还吸引捕捉卷装30的表面的纱线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以便以纱线头捕捉速度来旋转驱动卷装30旋转由设定部91设定的旋转次数。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以便在卷装30旋转了旋转次数后,过渡至以纱线引导速度来旋转驱动卷装30的动作。这样,在络纱单元10中,不使用传感器等就能预测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捕捉到卷装30的纱线头30a的情况,从而以简单的结构以及控制就能够实施从纱线头捕捉速度向纱线引导速度的切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纱线20的连续状态断开时,单元控制部50控制横动臂74以使横动臂74在横动方向的一端侧待机。因此,在络纱单元10中,在纱线20的连续状态断开而进行接头作业等时,能够抑制纱线20卡挂于横动臂74。由此,能够防止横动臂74的破损以及/或者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所引导的纱线20的切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时,即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上部纱线吸引口35位于捕捉区域R1时,络纱单元10的气缸60将卷装30与接触辊29设为非接触状态。由此,在络纱单元10中,在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时,能够防止纱线头30a被卷装30与接触辊29夹住而贴在卷装30的表面。因此在络纱单元10中,能够可靠地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单元控制部50也可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以使卷装30在纱线头捕捉速度中以两个阶段来改变转速。纱线头捕捉速度包括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开始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的第一速度、和比第一速度高速的第二速度。
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卷装电机41以便在以第一速度旋转驱动卷装30之后,以第二速度使卷装30旋转。由此,能够利用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上部纱线吸引口35更可靠地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
如图11所示,单元控制部50以纱线头捕捉速度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驱动卷装30,并且使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上部纱线吸引口35位于捕捉区域R1来捕捉卷装30的纱线头30a。单元控制部50在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驱动卷装30规定的次数后,使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上部纱线吸引口35向从卷装30离开的方向移动,并且向卷绕方向旋转驱动卷装30。然后,在单元控制部50向卷绕方向旋转驱动卷装30规定的次数后,以纱线头捕捉速度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驱动卷装30,并且使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上部纱线吸引口35再次位于捕捉区域R1。
接着,单元控制部50以纱线引导速度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驱动卷装30,并且使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的上部纱线吸引口35位于待机区域R2。由此,能够去除在卷装30上纱线20的松弛,因此能够防止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捕捉卷装30的表层的纱线20。
此外,在图11所示的方式中,在以纱线头捕捉速度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驱动卷装30之后,向卷绕方向旋转驱动卷装30。但是,在该时刻,也可以不向卷绕方向旋转驱动卷装30,而是维持在反卷绕方向A的驱动旋转。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卷装30去除纱线20的松弛。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缩短上部纱线吸引口35暂时移动到捕捉区域R1时在捕捉区域R1停止的时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上部纱线吸引口35在待机区域R2停止,但也可以不使上部纱线吸引口35在待机区域R2停止。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卷装驱动电机41直接旋转驱动卷装30,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旋转驱动接触辊而使卷装30从动的方式。在该情况下,络纱单元10还具备以下机构,即:若使卷装30移动至非接触位置Q1并使卷装30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则使卷装30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的机构。另外,在卷装30从动的方式的情况下,并非直接控制卷装30的转速,而是控制接触辊的转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单元控制部50控制卷装驱动电机41从而控制卷装30的转速(纱线头捕捉速度、纱线引导速度),但作为卷装30的旋转驱动,只要能够控制卷装30的周向速度(纱线20的移动速度)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臂式的横动装置70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横动装置也可以是带横动槽的滚筒、带式横动件或者杆式横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络纱单元10具备气缸(切换装置)60的结构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络纱单元10也可以不具备气缸6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向反卷绕方向A旋转驱动卷装30由设定部91设定的旋转次数后,预测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捕捉到纱线20的情况,但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对纱线20的捕捉也可以通过在上部纱线捕捉部件26设置传感器来检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角度传感器44检测摇架23的转动角,由此检测卷装30的直径,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检测卷装30的直径。例如,卷装30的直径能够基于卷绕于卷装30的纱线20的总长、纱线20的卷绕速度、纱线种类(纱线20的粗细等)来取得。
另外,卷装30的直径也可以通过计测纱线20从卷绕开始经过的时间来取得。在清楚卷绕速度以及纱线种类(纱线20的粗细等)的情况下,基于纱线20从卷绕开始经过的时间而通过计算得到卷装30的直径。将从卷绕开始经过的时间与卷装30的直径的关系预先存储于单元控制部50,由此能够基于经过时间得到卷装30的直径。在纱线切断时以及接头作业时等卷绕中断时,中断对从卷绕开始经过的时间的测定。
另外,卷装30的直径也可以基于纱线20的移动速度来计算。具体而言,根据纱线20的移动速度和横动速度来计算卷绕角。进而,基于卷绕角和纱线移动速度求出卷装30的周向速度。然后基于卷装30的转速和卷装30的周向速度来计算卷装30的直径。

Claims (9)

1.一种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部,其对卷绕纱线的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其捕捉并引导所述卷装的纱线头;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驱动部和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的动作,
在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位于捕捉所述卷装的纱线头的捕捉区域并开始捕捉所述卷装的纱线头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便以作为纱线头捕捉速度之一的第一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在以所述第一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便使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保持位于所述捕捉区域的状态而以第二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所述第二速度为所述纱线头捕捉速度之一且比所述第一速度高速,
在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从所述捕捉区域向引导对象移动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便以纱线引导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所述纱线引导速度比所述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设定部,该设定部设定使所述卷装以所述纱线头捕捉速度旋转的旋转次数,
在使所述卷装旋转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旋转次数期间,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便以所述纱线头捕捉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在使所述卷装旋转所述旋转次数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便以所述纱线引导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供纱部,其供给向所述卷装卷绕的所述纱线;
第二捕捉引导装置,其捕捉并引导所述供纱部的纱线头;以及
接头装置,在所述供纱部与所述卷装之间的所述纱线的连续状态断开后,该接头装置对由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引导的所述卷装的纱线和由所述第二捕捉引导装置引导的所述供纱部的纱线进行连接,
在利用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将所述卷装的纱线引导至所述接头装置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便以所述纱线引导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纱线瑕疵检测装置,其检测向所述卷装卷绕的纱线是否含有纱线瑕疵;和
切断装置,在所述纱线瑕疵检测装置检测出纱线瑕疵的情况下,该切断装置将所述纱线切断,
在所述切断装置切断所述纱线后,所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以所述纱线头捕捉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并借助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捕捉所述卷装的纱线头,然后以所述纱线引导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并借助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引导所述卷装的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具有用于吸引所述卷装的纱线头的吸引口,
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设置为能够使所述吸引口移动至以下区域,即:所述捕捉区域、比所述捕捉区域远离所述卷装的待机区域、以及将所述卷装的纱线引导至所述接头装置的接头区域,
在所述吸引口位于所述待机区域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驱动部以便以所述纱线引导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直接驱动所述卷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接触辊,其与所述卷装接触并旋转;和
横动引导件,其独立于所述接触辊而设置并且使向所述卷装卷绕的所述纱线横动,
在所述纱线的连续状态断开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横动引导件以使所述横动引导件在横动方向的一端侧待机。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接触辊,其与所述卷装接触并旋转;和
切换装置,其将所述卷装与所述接触辊切换为接触状态和非接触状态,
在所述第一捕捉引导装置捕捉所述卷装的纱线头时,所述切换装置将所述卷装与所述接触辊切换为非接触状态。
9.一种纱线引出方法,是在纱线卷绕机中引出卷装的纱线头的方法,所述纱线卷绕机具备:对卷绕纱线的卷装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部、和捕捉并引导所述卷装的纱线头的捕捉引导装置,该纱线引出方法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捕捉引导装置位于捕捉所述卷装的纱线头的捕捉区域且所述捕捉引导装置开始捕捉所述卷装的纱线头时,以作为纱线头捕捉速度之一的第一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
在以所述第一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之后,在使所述捕捉引导装置保持位于所述捕捉区域的状态下,以第二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所述第二速度是所述纱线头捕捉速度之一且比所述第一速度高速,
在所述捕捉引导装置从所述捕捉区域向引导对象移动时,以纱线引导速度对所述卷装进行旋转驱动,所述纱线引导速度比所述纱线头捕捉速度高速。
CN201310571630.XA 2012-11-30 2013-11-13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Active CN103848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2795A JP2014108844A (ja) 2012-11-30 2012-11-30 糸巻取機及び糸引き出し方法
JP2012-262795 2012-1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8285A true CN103848285A (zh) 2014-06-11
CN103848285B CN103848285B (zh) 2017-08-29

Family

ID=4947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1630.XA Active CN103848285B (zh) 2012-11-30 2013-11-13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738127A3 (zh)
JP (1) JP2014108844A (zh)
CN (1) CN10384828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6431A (zh) * 2014-08-08 2016-03-02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卷绕筒子的卷绕方法和装置
CN109179084A (zh) * 2017-10-02 2019-01-11 里特机械公司 纺织机械工位中带吸嘴和进纱部件的接线装置
CN109422136A (zh) * 2017-09-04 2019-03-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机
CN111309063A (zh) * 2020-02-27 2020-06-19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放卷速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59601A (ja) 2017-09-27 2019-04-1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
CN108439072B (zh) * 2018-03-07 2023-06-27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落筒小车的生头装置及生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22458A1 (en) * 2009-11-16 2011-05-18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Individual suction system for a winding unit
CN102126646A (zh) * 2010-01-15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导方法
EP2345613A2 (en) * 2010-01-17 2011-07-20 Murata Machinery, Ltd. Yarn Winding Device
JP2011195218A (ja) * 2010-03-17 2011-10-06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機
JP2012218922A (ja) * 2011-04-13 2012-11-12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機及び糸引き出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9497A (ja) 1985-01-23 1986-07-31 株式会社 キト− 負荷方向可変式巻上装置
JPH0275574A (ja) * 1988-09-12 1990-03-15 Murata Mach Ltd 巻取パッケージの口出し方法
US5765770A (en) * 1992-07-08 1998-06-16 W. Schlafhorst Ag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asping a yarn end on a cheese
DE4418743C2 (de) * 1994-05-28 1997-04-24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Verfahren zum pneumatischen Aufnehmen des Endes eines auf einer Spule aufgewickelten Fade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22458A1 (en) * 2009-11-16 2011-05-18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Individual suction system for a winding unit
CN102126646A (zh) * 2010-01-15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导方法
EP2345613A2 (en) * 2010-01-17 2011-07-20 Murata Machinery, Ltd. Yarn Winding Device
JP2011195218A (ja) * 2010-03-17 2011-10-06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機
JP2012218922A (ja) * 2011-04-13 2012-11-12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機及び糸引き出し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6431A (zh) * 2014-08-08 2016-03-02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卷绕筒子的卷绕方法和装置
CN109422136A (zh) * 2017-09-04 2019-03-05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机
CN109179084A (zh) * 2017-10-02 2019-01-11 里特机械公司 纺织机械工位中带吸嘴和进纱部件的接线装置
CN111309063A (zh) * 2020-02-27 2020-06-19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放卷速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09063B (zh) * 2020-02-27 2021-04-06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放卷速度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08844A (ja) 2014-06-12
CN103848285B (zh) 2017-08-29
EP2738127A3 (en) 2017-11-15
EP2738127A2 (en)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8285A (zh) 纱线卷绕机以及纱线引出方法
CN101544319B (zh) 纱线卷绕机
EP2366650B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JP2012218922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引き出し方法
EP2366651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JP5287992B2 (ja) 糸巻取装置
CN103848287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具备纱线卷取机的纤维机械
JP2007153554A (ja) 糸巻取機
CN103848286A (zh) 纱线卷绕机
CN103010820A (zh) 纱线卷绕装置
CN105270915B (zh) 纱线卷绕机
CN104129679B (zh) 纱线卷绕机
JP2010037083A (ja) 糸巻取機及び自動ワインダ
JP2014218314A (ja) 糸巻取機
JP2014040316A (ja) 糸巻取ユニット及び糸巻取機
CN104129680A (zh) 纱线卷绕机
JP2011195219A (ja) 糸巻取機
JP2006089150A (ja) 糸巻取機における糸継方法、及び糸巻取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