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2550U -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2550U
CN204432550U CN201420824958.8U CN201420824958U CN204432550U CN 204432550 U CN204432550 U CN 204432550U CN 201420824958 U CN201420824958 U CN 201420824958U CN 204432550 U CN204432550 U CN 204432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door control
rear door
mounting structure
modu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49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少婵
王东生
孙灿
崔书超
张进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249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2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2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2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包括:于后轮罩分总成的本体上凹陷形成的安装空间,所述后门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其顶部扣设于后门控制模块的顶面,其底部与安装空间的底部固定;倒车雷达固定于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利用有限的空间,完成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模块固定在右后轮罩分总成上。使用该安装结构进行装配时,对有限的空间充分进行了利用并达到最简便的安装方式,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辅助功能的不断增多和消费者对车辆舒适性、智能性要求的提高,汽车内部空间被大量提供辅助服务的设备占用。而汽车整体可布置空间并未有明显增加,这导致汽车模块的布置难度逐渐增加,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合理的进行汽车控制器的布置,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模块是汽车控制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后门控制模块的采用减少了整车线束、节约了成本,同时有助于整车减重和汽车尾部所有功能拓展。
右后轮罩分总成的Y向空间一直是布置的难点,并同时安装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模块就会尤其困难,不仅布置空间有限、安装位置困难,而且涉及造型、内外饰、车身的相互协调。只能让右后轮罩分总成下凹,但是得保证右后轮罩分总成钣金的强度和不能与周边的零部件干涉。
基于上述原因,亟待一种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后门控制模块布置空间有限、安装位置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其顶部竖立设置两个螺栓,所述螺栓与倒车雷达上设置的螺栓孔配合固定;
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的边缘向其底部弯折形成一用于卡扣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与后门控制模块的一端贴合,所述中间部分上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支架中,所述支架本体的断面为Z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例如一种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用于将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安装于后轮罩分总成上,所述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包括:
于所述后轮罩分总成的本体上凹陷形成的安装空间,所述后门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其顶部扣设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的顶面,其底部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固定;
所述倒车雷达固定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顶部。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中,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顶部竖立设置两个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倒车雷达上设置的螺栓孔配合固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中,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顶部的边缘向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底部弯折形成一用于卡扣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中,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的一端贴合,所述中间部分上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中,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断面为Z形。
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中,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所述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设置于汽车的左后轮罩分总成和/或右后轮罩分总成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利用有限的空间,完成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模块固定在右后轮罩分总成上。使用该安装结构进行装配时,对有限的空间充分进行了利用并达到最简便的安装方式,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的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的后门控制模块支架与后门控制模块固定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的后门控制模块支架与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固定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轮罩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用于将后门控制模块1和倒车雷达2安装于后轮罩分总成3上,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包括:于后轮罩分总成3的本体上凹陷形成的安装空间301,后门控制模块1固定于安装空间301的底部;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其顶部扣设于后门控制模块1的顶面,其底部与安装空间301的底部固定;倒车雷达2固定于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的顶部。使用该安装结构进行装配时,对有限的空间充分进行了利用并达到最简便的安装方式,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的顶部41竖立设置两个螺栓412,螺栓412与倒车雷达2上设置的螺栓孔配合固定,螺栓412插入倒车雷达2上的设置螺栓孔,然后通过螺母紧固。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的顶部41的边缘向底部42弯折形成一用于卡扣的翻边411,翻边411上设置有螺栓孔413。翻边411与后门控制模块1的上部进行卡扣,然后通过螺栓孔413进行固定,此种连接固定方式简单易操作。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保证右后轮罩分总成强度的前提下,在有限空间的基础上,满足固定后门控制模块1的同时,又可以在此支架上安装倒车雷达2。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的断面为一Z形,对后门控制模块1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顶部41固定门控制模块1的顶面。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的顶部41和底部42之间的中间部分43与后门控制模块1的一端贴合,中间部分43上设置有螺栓孔431,中间部分43防止后门控制模块1沿车身X向的移动。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为后门控制模块1提供了顶面和侧面的双重固定,大大增加了后门控制模块1的固定强度。
参照图5所示,在保证后轮罩分总成钣金强度的前体下,后轮罩分总成开设安装孔302,用来安装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后轮罩分总成3上凹陷出一安装空间301,保证了安装后的整体性。
参照图6所示,先把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安装到后门控制模块1上,再把后门控制模块1和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安装在后轮罩分总成3的安装空间301中。最后把倒车雷达模块2安装在后门控制模块支架4的螺栓上.
此安装利用有限的空间,完成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模块固定在后轮罩分总成上。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简单方便并可以多用,节约成本,对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并达到最简便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设置于汽车的左后轮罩分总成和/或右后轮罩分总成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左、右后轮罩分总成上分别设置一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来安装后门控制模块及倒车雷达。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是包括上述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的汽车,上述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用于该汽车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本体,其顶部竖立设置两个螺栓,所述螺栓与倒车雷达上设置的螺栓孔配合固定;
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的边缘向其底部弯折形成一用于卡扣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与后门控制模块的一端贴合,所述中间部分上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断面为Z形。
3.一种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用于将后门控制模块和倒车雷达安装于后轮罩分总成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包括:
于所述后轮罩分总成的本体上凹陷形成的安装空间,所述后门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其顶部扣设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的顶面,其底部与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固定;
所述倒车雷达固定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顶部竖立设置两个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倒车雷达上设置的螺栓孔配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顶部的边缘向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底部弯折形成一用于卡扣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螺栓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的一端贴合,所述中间部分上设置有螺栓孔。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断面为Z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控制模块支架的支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孔。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所述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设置于汽车的左后轮罩分总成和/或右后轮罩分总成上。
CN201420824958.8U 2014-12-23 2014-12-23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4432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4958.8U CN204432550U (zh) 2014-12-23 2014-12-23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4958.8U CN204432550U (zh) 2014-12-23 2014-12-23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2550U true CN204432550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4958.8U Active CN204432550U (zh) 2014-12-23 2014-12-23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2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093524A (ja) 車両の太陽電池搭載構造
CN203996103U (zh) 汽车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支架、卷收器组件及汽车车身
ATE521525T1 (de) Starre struktur mit mitteln zur positionierung einer schalldämmenden platte und entsprechende schalldämmende platte
CN204432550U (zh) 后门控制模块支架、后门控制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4937062U (zh) 一种内置骨架轻量化司机包围
CN203902475U (zh) 后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板及汽车
CN204641480U (zh) 一种a柱上车扶手支架和越野车
CN203111040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加强件
CN203926259U (zh) 一种用于车门内饰板与钣金安装的金属卡子
CN202294603U (zh) 汽车牌照通用安装板
CN204936813U (zh) 一种变速箱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
CN202987056U (zh) 前排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模块安装加强组件及汽车
CN204095957U (zh) 一种门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3832571U (zh) 一种整体注塑中柱板
CN203485856U (zh) 一种重卡车身控制器安装支架
CN205417506U (zh) 安全带卷收器的安装结构
CN201980100U (zh) 儿童座椅固定装置
CN205327005U (zh) 一种安全带锁扣限位结构及汽车
CN203584093U (zh) 背门铰链加强件
CN204567511U (zh) 一种车门控制模块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4236370U (zh) 一种立柱内饰板卡扣座、立柱
CN204399295U (zh) 一种电动车前舱盖板
CN204998618U (zh) 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总成
CN204020800U (zh) 一种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02699915U (zh) 客车灭火器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5

Address after: 101300 Beijing city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after: BAIC MOTOR CORPOR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Beijing City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Shuanghe Street No. 9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5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