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1964U - 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1964U
CN204431964U CN201420792534.8U CN201420792534U CN204431964U CN 204431964 U CN204431964 U CN 204431964U CN 201420792534 U CN201420792534 U CN 201420792534U CN 204431964 U CN204431964 U CN 204431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housing
printer
block piece
recor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25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谷将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25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1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1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19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壳体,所述打印机壳体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向上可枢转的操作面板;记录头,所述记录头设置在所述打印机壳体内,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路径中往复移动并喷射墨水,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构造为在所述打印机壳体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位于所述记录头的所述移动路径和所述打印机壳体的所述开口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可以避免用户的手通过开口进入到打印机壳体内部时触碰记录头而伤害手或损害记录头。

Description

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567359 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示例。
喷墨打印机通常包括打印机壳体和设置在打印机壳体一侧的墨容纳单元。打印机壳体内设置有能够在记录介质上方往复移动的记录头。记录头在往复移动的同时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打印机壳体的前表面通常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例如可以用于排出记录介质。开口的外侧可以设置有向上可枢转的操作面板。
用户在操作喷墨打印机过程中,有可能会将操作面板向上枢转,以便于输入操作指令和观察喷墨打印机的工作进度。如果此时记录头正处于往复移动过程中,则用户的手部有可能通过开口触碰到记录头,造成身体伤害或记录头损坏。此外,在操作面板向上枢转就位后,开口的尺寸变得更大,也增加了用户的手部受到伤害或打印机的内部构件(例如记录头)损坏的可能性。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总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壳体,所述打印机壳体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向上可枢转的操作面板;记录头,所述记录头设置在所述打印机壳体内,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路径中往复移动并喷射墨水,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构造为在所述打印机壳体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位于所述记录头的所述移动路径和所述打印机壳体的所述开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打印机壳体内部设置阻挡件,其延伸方向与打印头的往复移动的方向相同,并且该阻挡件设置在记录头的移动路径与开口之间,也就是说,阻挡件相对于记录头设置在靠外的位置处。因此,即使用户在转动操作面板的过程中手通过开口进入到打印机壳体内,也不会触碰到相对于阻挡件靠内的记录头和供墨管,最多只会触碰到阻挡件,因而可以避免手受伤或损坏记录头或供墨管。
优选地,所述打印机壳体包括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所述壳体上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下部打开,以露出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内部。这样的结构比较便于用户对打印机壳体的内部进行处理,例如在出现记录介质被卡住等故障时,用户可以打开壳体上部取出被卡住的记录介质。
优选地,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并且向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内部突出。这样使得壳体上部的构造比较简单,在打开时不会妨碍用户操作。
优选地,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并且向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内部突出。这样使得壳体下部的构造比较简单,方便用户对打印机壳体的内部进行处理,例如在喷墨打印机内部出现故障时。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阻挡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操作面板的长度。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用户在转动操作面板时手受伤或损坏记录头或供墨管。
优选地,所述记录介质能够从所述开口排出。这样比较便于用户收集记录图像后的记录介质。
优选地,所述阻挡件在靠近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底部处设置有狭缝,用于排出所述记录介质。这样使得喷墨打印机的结构比较紧凑,同时方便用户收集记录图像后的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上部处于关闭状态;
图2是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喷墨打印机沿A-A线所截的截面图;
图4是图1中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上部处于打开状态;
图5是图4中的喷墨打印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喷墨打印机沿B-B线所截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上部处于关闭状态;
图8是图7中的喷墨打印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喷墨打印机沿C-C线所截的截面图;
图10是图7中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壳体上部处于打开状态;
图11是图10中的喷墨打印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喷墨打印机沿D-D线所截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喷墨打印机
110、210打印机壳体
111、211开口
112、212操作面板
113、213供纸部
114、214记录头
115、215供墨管
116、216阻挡件
117、217缝隙
118、218壳体上部
119、219壳体下部
120、220墨容纳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为了便于描述,在本文中将喷墨打印机在使用状态下朝向用户的方向定义为前方,通过从前方看喷墨打印机定义左右方向。进一步,在图1、4、7和图10中示出了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具体地,Z轴的正方向(反重力方向)为“上”、Z轴的负方向(重力方向)为“下”;Y轴的正方向(喷墨打印机朝向用户的方向)为“前”,Y轴的负方向为“后”;X轴的正方向为“右”,X轴的负方向为“左”。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打印功能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机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具有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其中,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00。
如图1和图4所示,喷墨打印机100具有大致呈箱型的外观形状,包括打印机壳体110和设置在打印机壳体110的一个侧面(例如右侧面)上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单元120。优选地,打印机壳体110可以包括壳体上部118和壳体下部119。记录头114、滑架(未图示)等构成喷墨打印机100的构件容纳在打印机壳体110内。诸如墨罐等的墨容纳件(未图示)容纳在墨容纳单元120内。
打印机壳体110的面向Y轴正方向的前表面(即朝向用户的表面)上具有开口111,该开口111例如可以用作排纸部,用于将完成打印的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排出。在此实施方式中,“前表面”作为第一表面的一个例子。开口111的外侧(靠近用户的一侧)设置有面向用户的操作面板112。优选地,操作面板112可以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屏,用于显示参数及工作进度等。操作面板112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操作键,用于用户输入操作指令等。虽然在图1中,操作键图示为按压式,但是应当理解,操作键也可以为触摸式。操作面板112一般处于X轴和Z轴所确定的竖直面内,面对前方(Y轴的正方向)。但是,其可以绕沿左右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前表面向上枢转,从而旋转至与水平面存在较小夹角(例如如图3所示,约为30°)的位置并保持在该位置,以便于用户观察显示屏和操作操作键。从图3可以看出,操作面板112从竖直面内向上枢转后,开口111的尺寸会变大。打印机壳体110的后部设置有供纸部113,用于提供记录介质。
打印机壳体110内部可以设置有往复移动的滑架(未图示)。滑架可以通过驱动结构(未图示)驱动,并被导轨(未图示)引导着在记录介质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即X轴方向(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个例子)往复移动。滑架上搭载有由多个喷嘴形成的记录头114,因此,记录头114能够与滑架一起在记录介质上方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换句话说,记录头114能够在沿左右方向的移动路径中往复移动。为了图示方便,仅用立方体示意性地示出了记录头114。打印机壳体110和墨容纳单元120之间还设置有柔性的供墨管115,其一部分在打印机壳体110内连接到记录头114,另一部分连接到墨容纳单元120内的墨容纳件,用于将墨水从墨容纳件内供应至记录头114。供墨管11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供墨管(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示出为四个),分别用于将不同颜色的墨水供应至记录头114。
当在供纸部113上放置记录介质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操作操作面板112上的操作键时,记录介质从供纸部113被送入。在记录介质被打印机壳体110内的与滑架的往复移动相配合的送纸装置(未图示)逐步地输送时,记录头114在记录介质上方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同时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从而将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上。最后,记录介质从排纸部(例如开口111)排出。
为了防止在打开操作面板112(即令操作面板112向上枢转)时,手通过开口111意外地触碰到记录头114,在打印机壳体110内还设置有阻挡件116。如图3、图4以及图6中所示,阻挡件116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设置在记录头114的移动路径与开口111之间,也就是说,阻挡件116相对于记录头114设置在靠前的位置处。因此,即使手通过开口111进入到打印机壳体110内,也不会触碰到相对于阻挡件116靠后的记录头114,最多只会触碰到阻挡件116,因而可以避免手受伤或损坏记录头114或供墨管1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阻挡件116可以是板状形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其固定在打印机壳体110的壳体下部119上,并且向打印机壳体110的内部突出。阻挡件116可以与壳体下部119的底部一体地形成,也可以通过铆接、粘接、螺纹紧固件或其他合适的方式固定至壳体下部119的底部。优选地,阻挡件116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网孔,或者阻挡件116还可以设置为格栅的形式,以利于散热。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上,开口111、操作面板112以及阻挡件116三者之间的长度关系是:开口111的长度大于阻挡件116的长度,阻挡件116的长度大于操作面板112的长度。以此设置方式,手在伸入开口111转动操作面板112的过程中将被阻挡件116阻挡,而不会触碰到记录头114或供墨管115。可以理解,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阻挡件的长度也可以等于操作面板的长度,这样也可防止用户的手在转动操作面板的过程中碰到记录头114或者供墨管115。此外,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111用作排出记录介质的排纸部,但是,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开口也可以用作其它目的,并具有其它尺寸,有可能开口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者小于操作面板的长度。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设置阻挡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转动操作面板的过程中用户的手接触记录头或者供墨管,因此,在左右方向上无论开口与操作面板的长度关系为何种情况,只要阻挡件的长度设置得大于或等于操作面板的长度,即可防止用户的手在转动操作面板的过程中碰到记录头或者供墨管。
如上所述的,开口111可以用于排出记录介质。因此,优选地,阻挡件116在靠近打印机壳体110的壳体下部119的底部处设置有在打印机壳体110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贯通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117,用于排出记录介质。图4中清楚地显示了狭缝117的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阻挡件116可以是具有“凹”形形状的板状构件,即阻挡件116的底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凹陷,以使得阻挡件116在靠近打印机壳体110的壳体下部119的底部处形成狭缝117。狭缝117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应当理解的是,狭缝117不局限于图示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那样。在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阻挡件的底表面可以完全接触打印机壳体,即阻挡件的底表面可以不向上凹陷,而是在阻挡件的底表面之上的靠近壳体下部的底部部分处设置狭缝,只需其位置适于排出记录介质即可。
喷墨打印机100在打印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记录介质被卡住的问题。优选地,如图4-图6中所示,打印机壳体110的壳体上部118能够相对于壳体下部119向上打开,以露出打印机壳体110的内部。在此实施方式中,壳体上部118以其后边缘为轴向上向后翻转打开。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上部118可以以其它方式打开,例如以其左侧边缘为轴向上向左翻转打开或以其右侧边缘为轴向上向右翻转打开。
第二实施方式
图7-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200。如图7和图10所示,喷墨打印机200具有与喷墨打印机100基本相同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不同之处仅在于阻挡件216设置在打印机壳体210的壳体上部218上。为了简洁起见,对于喷墨打印机200的与喷墨打印机100相同的构造不再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仅对阻挡件216的设置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9、图10以及图12所示,阻挡件216同样设置在开口211与记录头214的移动路径之间,即阻挡件216在打印机壳体210内相对于记录头214设置在靠前的位置处。这样手通过开口211进入到打印机壳体210内,也不会触碰到相对于阻挡件216靠后的记录头214,最多只会触碰到阻挡件216,因而可以避免手受伤或损坏记录头214或供墨管215。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阻挡件216设置在打印机壳体210的壳体上部218上。具体地,阻挡件216设置在打印机壳体210的壳体上部218的下表面(即面向Z轴负方向的表面)上并且向打印机壳体210的内部突出。阻挡件216可以与壳体上部218一体地形成,也可以是通过铆接、粘接、螺纹紧固件等方式固定在壳体上部218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阻挡件116类似,阻挡件216也可以为板状或其他任何合适的形状。优选地,阻挡件216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网孔,或者阻挡件216还可以设置为格栅的形式,以利于散热。
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类似,壳体上部218可通过合适的方式打开。由于阻挡件216设置在打印机壳体210的壳体上部218上,当出现记录介质卡住的情况时,将壳体上部218打开或移除后,阻挡件216也随之从打印机壳体210内移开,不会影响对打印机壳体210内部的操作。
在此实施方式中,开口211同样用于排出记录介质。阻挡件216沿打印机壳体21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于打印机壳体210的壳体上部218的下表面与壳体下部219的底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即当壳体上部218处于关闭位置时,阻挡件216的底表面不会接触打印机壳体210的壳体下部219的底部,从而在阻挡件216与壳体下部219的底部之间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217。图9中清楚地示出了狭缝217。记录介质可以从该狭缝217处通过并从开口211排出。应当理解,阻挡件216沿打印机壳体21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也可以等于打印机壳体210的壳体上部218的下表面与壳体下部219的底部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即当壳体上部218处于关闭位置时,阻挡件216的底表面接触壳体下部219的底部的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阻挡件的底表面之上的靠近壳体下部的底部部分处设置狭缝,用于排出记录介质。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打印机壳体内部设置阻挡件,其延伸方向与打印头的往复移动的方向相同,并且该阻挡件设置在记录头的移动路径与开口之间,也就是说,阻挡件相对于记录头设置在靠外的位置处。因此,即使手通过开口进入到打印机壳体内,也不会触碰到相对于阻挡件靠内的记录头,最多只会触碰到阻挡件,因而可以避免手受伤或损坏记录头或供墨管。
应当了解,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阻挡件116从壳体下部119的底部的上表面向打印机壳体110的内部延伸,阻挡件216从壳体上部218的下表面向打印机壳体210的内部延伸,但是阻挡件显然也可以设置为其它方式。例如,可以将阻挡件设置为从壳体下部的左侧内表面延伸到壳体下部的右侧内表面,同时与壳体下部的底部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缝隙,用于排出记录介质。或者,当壳体上部面向壳体下部的表面并非为平面,而是类似于壳体下部119和219,具有侧壁和中间的凹陷部时,也可以将阻挡件设置为从壳体上部的左侧内表面延伸到壳体上部的右侧内表面,而与壳体上部的顶部的下表面间隔开,以便于设置其它必要的部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接附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接附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7)

1.一种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机包括:
打印机壳体,所述打印机壳体的第一表面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外侧设置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向上可枢转的操作面板;
记录头,所述记录头设置在所述打印机壳体内,所述记录头能够在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路径中往复移动并喷射墨水,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构造为在所述打印机壳体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位于所述记录头的所述移动路径和所述打印机壳体的所述开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壳体包括壳体上部和壳体下部,所述壳体上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下部打开,以露出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并且向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内部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并且向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内部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阻挡件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操作面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介质能够从所述开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在靠近所述打印机壳体的底部处设置有狭缝,用于排出所述记录介质。
CN201420792534.8U 2014-12-12 2014-12-12 喷墨打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1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2534.8U CN204431964U (zh) 2014-12-12 2014-12-12 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2534.8U CN204431964U (zh) 2014-12-12 2014-12-12 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1964U true CN204431964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9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253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31964U (zh) 2014-12-12 2014-12-12 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19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031A (zh) * 2015-08-17 2017-03-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打印方法、打印机和打印系统
CN111413181A (zh) * 2019-01-04 2020-07-14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数字分配系统、及在微井板中制备及分析多个样本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9031A (zh) * 2015-08-17 2017-03-0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打印机的打印方法、打印机和打印系统
CN111413181A (zh) * 2019-01-04 2020-07-14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数字分配系统、及在微井板中制备及分析多个样本的方法
CN111413181B (zh) * 2019-01-04 2024-02-13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数字分配系统、及在微井板中制备及分析多个样本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945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20060001696A1 (en) Inkjet printer including shifting guide
EP274060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005301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ver
JP693825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204431964U (zh) 喷墨打印机
JP20140652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731439B2 (en) Printer
EP1958779A2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JP2009208356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装置、メディア処理装置
JP2008012684A5 (zh)
US2014020441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767405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3144423A5 (zh)
US20110175966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an inkjet printer, and an inkjet printer
CN204431967U (zh) 喷墨打印机
JP523704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字装置
CN204451540U (zh) 喷墨打印机
JP2011148255A (ja) 印刷装置
CN204431965U (zh) 喷墨打印机
CN204451548U (zh) 墨容纳单元和喷墨打印机
JP20100522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8692B2 (ja) 記録装置
JP201315106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2172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