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5629U -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 Google Patents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5629U
CN204425629U CN201520045880.4U CN201520045880U CN204425629U CN 204425629 U CN204425629 U CN 204425629U CN 201520045880 U CN201520045880 U CN 201520045880U CN 204425629 U CN204425629 U CN 204425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sound
signal
surround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458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士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458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5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5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56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音频信号经过多声道解码系统解码后,再对环绕声道信号进行虚拟环绕声技术(包括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处理——“以画面为中心”的全新AV理念,采用“解码+虚拟”环绕声设计,运用心理声学原理,以无为而治的设计哲学演绎“声场相对论”。符合大多数人的消费心理/习惯,省去安装/布线的麻烦(以人为本);同时充分利用Dolby/DTS/DRA资源——从而突破多声道音频系统长期存在的市场瓶颈。

Description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声道音响系统——具体说是一种环绕声道扬声器前置的多声道音响系统。
背景技术
尽管DVD早已普及,多声道AV音响理念却难以深入人心——其原因除了音响价格/居室面积等因素,最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数人“怕麻烦”(安装),且不愿“破坏装修”(布线),故AV音响市场低迷。消费者即使购买,也是将其堆放在TV周围将就听——这与Dolby/DTS技术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虽然GAME/AV多声道环绕声技术与“X.1”PC音响早已出现,但一直未能普及,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嫌安装/布线麻烦——这是音响行业一直无法突破的市场瓶颈。
一方面是市场瓶颈——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设备(包括数字电视机顶盒机等)与影视节目(包括“中国好声音”/2013央视春晚)都采用多声道环绕声,提升音频效果体验。未来数字广播DAB也将会采用多声道环绕声技术——如Fraunhofer MPEG Surround/DRA,使现场音乐会/体育比赛实况直播如同身临其境。
Dolby Mobile——越来越多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移动终端采用多声道环绕声流媒体设计(如Dolby Digital Plus)——而新媒体音响代表未来音响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自己的环绕声”——DRA(Digital Rise Audio)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2007年《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正式颁布,成为音频编码的国家标准。2009年DRA正式被纳入蓝光光盘国际标准。DRA可以应用于数字电视/数字广播DAB/数字影院/激光视盘机,以及网络流媒体/移动多媒体/IPTV/CMMB等领域。
虚拟环绕声技术(Virtual Surround)——属于“非标准环绕声”系统,是在双声道立体声的基础上,通过电子系统处理声音信号,使听者产生360°的声场幻象感觉。采用“虚拟环绕声”技术——无需环绕声道扬声器,只要两只音箱就可以获得与DTS/Dolby 5.1系统相似的效果。
虚拟环绕声技术运用生理声学/心理声学原理对声音进行“虚拟化”处理——主要涉及双耳效应/耳廓效应/人耳的频率滤波效应/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等。“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根据外耳与头部对声音的加工作用,包括ITD(时间差)/IAD(强度差)以及耳廓效应与耳道频率振动等,人可以定位音源,因此可以通过建模虚拟3D声场。
虚拟环绕声技术主要有SRS公司的SRS TruSurround/Qsound公司的Qsurround/Aureal公司的A3D技术,以及杜比实验室的杜比耳机技术(Dolby Headphone)/虚拟扬声器技术(Dolby Virtual Speaker)等——Fraunhofer IIS Ensonido技术与其类似。
SRS(Sound Retrieval System)——“声传播延时恢复系统”,主要依据“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模拟原声源中声音的方位和空间分布。SRS 3D主要处理双声道信号,SRS TruSurround主要处理多声道信号。
Sontia采用时域优化与频域处理技术——不同于传统HRTF/串音消除技术,失真小,声音清晰自然。
Waves MaxxStereo——采用声学串语消除及相位补偿技术,可将小于30°的扬声器扩展为100°的立体声效果——不采用HRTF技术处理。
YAMAHA Cinema DSP数字声场处理器(Digital Sound field Processor)——采用数字技术建模,虚拟世界著名音乐厅/教堂/体育馆等声学环境的声场效果,不同于频率均衡——可以处理双声道信号,自然真实。
“虚拟杜比环绕声”VDS(Virtual Dolby Surround)技术——将虚拟扬声器技术与Dolby Pro Logic/Dolby Digital(AC-3)技术结合,后者即VDD(Virtual Dolby Digital)。多声道音频信号经Dolby Pro Logic/Dolby Digital解码后——中央声道(C)/低频声道(Bass)信号分配到主声道(L/R);环绕声道(SL/SR)信号采用虚拟环绕声技术处理,再分配到主声道。VDS旨在“用两只音箱营造多声道环绕声场”——其效果优于传统双声道虚拟环绕声技术,SRS TruSurround与VDD类似。
虚拟环绕声技术利用听觉心理效应(如HRTF)制造虚拟环绕感,其实是一种“错觉”,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听觉疲劳。实际上,很多虚拟环绕声技术都存在“耳压”——使人耳神经系统产生一种压迫感。
杜比耳机技术(Dolby Headphone)——在编/解码基础上,采用数字声场处理技术(DSP)通过“房间建模”,模拟5.1环绕声系统听觉环境。Dolby Headphone虽然可以避免“头中效应”导致的听觉疲劳——但由于大量运用HRTF,仍然会产生听觉疲劳。
虽然后置型环绕声系统效果好,但前置型环绕声系统更实用(以人为本)——如中国专利CN1875656B所公布的“一种音频重放系统以及用前置扬声器系统来产生环绕声的方法”——通过简单的模拟滤波器或DSP(而非HRTF)等方式,使放置于听者前方的一个或一对扬声器系统产生幻象环绕声,对于扬声器布置/听者位置具有宽容性与灵活性。
近年来,SoundBar逐渐流行,与平板电视相得益彰——但却未能从理论上解决与传统AV标准的矛盾问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推广。SoundBar采用AV多声道一体化设计,所有声道都置于前方,并不符合AV标准(Dolby/DTS)——若采用虚拟环绕声技术,又与“多声道”相矛盾(浪费资源,因为2声道足矣)。
一般Surround Bar大都采用虚拟环绕声技术如SRS/Sontia/OPSODIS等——利用两个扬声器单元(2声道)营造Dolby/DTS多声道系统的效果。一些Surround Bar采用多单元(多声道)设计,则是利用墙壁反射获得环绕效果——这种方案效果较差,Yamaha YSP-1100效果好,但设计复杂且成本高。
“无线家庭影院”——环绕声道音箱采用Wi-Fi/蓝牙/红外线等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免除布线的麻烦。无线家庭影院系统虽然避免了布线,但仍然需要安装。一般家庭沙发后面根本没有任何橱柜可以放置之——可以采用脚架式设计,但会使产品的成本/价格增加。倘若挂在墙上,画框式平面音响(BML)装饰性好,传统扬声器音箱则显得凸兀难看,而且存在着安全隐患。无论是平面音响还是传统扬声器音箱,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声污染——壁挂式音响由于与墙壁结合,噪声更容易通过墙体传导/共振,影响到周围邻居(尤其是楼房)。因为声波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大——所以壁挂式音响比落地式/书架式的噪声污染更严重,而后者一般还有脚钉阻抗衰减或者地毯/家具的缓冲作用。
其实,无线家庭影院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虽然“布线”省去了后置环绕音箱的信号线,但电源线却无法省去。如果后墙无插座,则需要拉一个接线盒(同样不雅观)。倘若采用锂电池供电,根本不现实——AV系统一般功率比较大,需要大容量电池/且频繁充电。锂电池容量不足,则会导致音质/效劣化。
无线影院是一个趋势,但是从趋势到普及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如同多声道音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更自由便捷的多声道音响系统——突破多声道环绕声技术一直无法普及的市场瓶颈——并且解决一般虚拟环绕声技术容易导致听觉疲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Dolby Digital或DTS/DRA等编码/解码技术的多声道音响系统,环绕声道扬声器前置,音频信号经过多声道解码系统解码后,对环绕声道信号进行虚拟环绕声技术处理,所述虚拟环绕声技术采用“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采样频率f信号延时并移相180°,延时时间Td=500(2k+1)/f,其中k=0,1,2,3…,单位为ms,60ms≤Td≤120ms;采样频率f数量不少于12个,均匀分布于20-20k Hz范围之间;延时信号在与原信号的混合信号中所占比例R满足下述关系:60%≤R≤80%。
“顺其自然”——传统AV多声道系统安装/布线麻烦,主要就是由于环绕声道后置,所以不如采用环绕声道前置设计。实际上,尊重消费者习惯,也是一种“以人为本”——而不能将行业技术标准强加于之,否则不可能真正有市场。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the Fore-Surround type Multi-channel Sound system(以下简称为“F-SMS”)——AV/GAME/Hi-Fi多声道音频系统解决方案。F-SMS有其心理声学依据,并非简单的多声道扬声器组合/堆积。
“劳氏效应”——如果将延迟后的信号再反相叠加在直达信号上,就会产生一种明显的空间感——声音仿佛来自四面八方。
“李开试验”——当两个声源的相位相反时,声像可以超出两个声源以外,甚至跳到听者身后——适当控制两声源的强度/相位,可以获得广阔的声场。
“空间环绕感”(Listener envelopment)可以通过“空间印象”概念SI(Spatial Impression)描述——50ms以内反射声产生的空间印象称为“早期空间印象”ESI(Early Spatial Impression)——声像仍定位于前方,只是将声像展宽,不会产生环绕感。“背景空间印象”BSI(Background Spatial Impression)——由50ms以后反射声产生的空间印象,可以产生良好的环绕感——这种空间印象与声源无关,而与空间环境密切相关。
实际上,“环绕声”并非只是后方声音信号,大部分都是远方背景声——故应强调空间感/距离感/弥散性/包围感,而非只是定位感。
“声场相对论”——F-SMS通过调整环绕声道信号与其它声道信号的时间差/相位差,营造3D声场,超越“时空”——以时间“改变”空间,调整相位等时域特性,改变声像的空间位置。
F-SMS可以采用“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采用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软件编程处理各种参量(采样频率/相位差/时间差等)——环绕声道信号采样频率信号延时60ms以上并移相180°。
根据延时公式可以确定时间差与相位差的函数关系——延时时间Td=Δt=-φ/ω(Δt为时间差/φ为相位角/ω为角频率),ω=2πf=360°f,则Td=-φ/360°f。若相位差Δφ=180°,φ=360°k+180°(k=0,1,2,3…)——时间差Δt=-(360°k+180°)/360°f=500(2k+1)/f(单位:ms),即Td=500(2k+1)/f(单位:ms)——60ms≤Td≤120ms。
例如f=50Hz,Td=90ms;f=100Hz,Td=75ms;f=200Hz,Td=72.5ms;f=500Hz,Td=71ms;f=1kHz,Td=69.5ms;f=2kHz,Td=67.75ms;f=4kHz,Td=65.125ms;f=5kHz,Td=64.9ms;f=8kHz,Td=64.0625ms;f=10kHz,Td=63.95ms;f=16kHz,Td=63.03125ms;f=20kHz,Td=61.025ms。
采样频率f数量不少于12个(多多益善)——并且均匀分布于20-20k Hz范围之间。
一举两得——相位具有周期性,可以通过调整时间差调整相位差,因此可以将延时与移相结合起来,“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兼顾延时与移相。一般前置环绕扬声器与后置环绕扬声器声辐射为反相——移相180°可以改善定位感,改变相位可以改变声场中的声像位置。
正弦波与其反相声波在听觉上并无区别——放在声场(参照系)中,并将移相与延时结合,则可获得环绕感;而且环绕声道也可以营造“劳氏效应”。时域参量优化——统一相位(移相180°)可以改善声像“混乱”现象,使声音清晰自然,失真小——采用参量式数字处理技术,精确度高,各采样频率衔接平滑自然。
返朴归真/简洁至上——其实虚拟环绕声技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环绕声道信号直接延时50-120ms,虽然比较“原始”,但由于不涉及HRTF,具有健康性——"Simple is Best"(无为而治)。
Dolby/DTS系统环绕声道信号分离度大,故不必采用串音消除技术展宽声像——延时(混响)则可以增强距离感/空间感。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由直达声/近次反射声与混响声组成——近次反射声/混响声与层次感/空间感/临场感等相关(尤其后者)——混响声(延时50ms以上)更适合表现环绕声音效。
虚实对比,相得益彰——F-SMS利用“背景空间印象”BSI营造环绕效果,时间差使前置环绕声道的声音虚化飘渺——从“打成一片”的声音中脱颖而出,超越了空间的限制。F-SMS环绕声道延迟声以原信号以及主声道声音为参照系,营造BSI——环绕声道信号通过延时,与主声道的分离度增加,声场的纵深感/层次感增强。
实际上,Dolby等编码系统各声道信号基本上“大同小异”(Bass声道以外)——环绕声道信号延时后与原信号混合,按照“延时信号优先”的原则,以突出环绕声——延时信号在混合信号中所占比例R满足下述关系:50%≤R≤80%,“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可适当增加比例R——60%≤R≤80%,有利于避免反相信号抵消。
F-SMS可以采用数字延时技术,相对于BBD动态范围大,音质好——还可以通过硬件/软件(APP)调节空间环绕感(延时时间Td/混合比例R等),灵活自由,效果更好。与传统卡拉OK等效果处理器不同——F-SMS不采用低通滤波器(高切)制造“高频丢失”效果,则频率响应范围扩大,避免音质劣化。环绕声道信号延时50-120ms——低频方向感不强,可以适当增加延时时间Td;高频方向感强,可以减小延时时间Td——避免延时处理对于定位感的影响。
根据“哈斯效应”——先导声与延迟声方向/声压级(SPL)接近时,延时时间Td≥50ms,人才能感觉到延迟声的存在。延时时间Td过小(Td<50ms),环绕效果不明显;延时时间Td过大,则瞬态响应降低,声音与画面结合性差(不同步)——因此F-SMS环绕声道信号Td设定为50ms≤Td≤120ms。“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由于移相180°,反相信号与原信号混合时可能会发生相消干涉,可以适当增加延时时间Td(60ms≤Td≤120ms)——相位“错位”有利于避免信号抵消。
不同于游戏3D音效,AV环绕声道主要以背景声为主,一般并不包含来自后方的同步声音信息——因此可以采用基于延时方案的虚拟处理方式。
“音响相对论”(the Relativity of Acoustics)——F-SMS以“相对论”演绎AV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以“画面”为中心——而非以“声音”(声场)为中心。
“以画面为中心”——改变设计/聆听理念,环绕声道未必非要置于后方,置于前方虽然包围感下降,但声像结合更准确。以画面为参照系建立声场“坐标”——F-SMS以“心理声学”营造亦真亦幻的AV音效,使人仿佛置身于画面中,因而可以更投入,声音与画面结合得更好——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可以根据画面通过想象/补偿,“虚拟”出一个三维声场——相对于传统多声道音频系统,反而更客观/真实。
“虚拟杜比环绕声”VDS(VDD)技术与F-SMS的相同之处——多声道音频信号解码后,对环绕声道信号进行虚拟环绕声技术处理。不同之处在于——VDS(VDD)为双声道扬声器系统,F-SMS为多声道扬声器系统——环绕声道具有独立的扬声器,分离度/音质更好。
目前片源(DVD等)普遍带有Dolby/DTS信息,Dolby/DTS解码器(硬件/软件)已经普及,Windows7以上版本都内置了Dolby Digital Plus,支持“杜比数字+”解码,而多声道功放IC(模拟/数字)价格也非常低廉——故相对于“只用两个音箱虚拟5.1/7.1音效”方案(一般涉及专利授权),F-SMS实际上成本更低,简单可行。
如果说AV系统还值得麻烦安装/布线的话,PC音响以及微型音响则没有必要(其使用时间/频率都大于前者)——这反映了大多数消费者的使用心理。而微型音响作为“新媒体音响系统”,代表未来音响发展趋势——从这种意义上,F-SMS并非反潮流,而是以人为本(简单/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F-SMS)——符合大多数人的消费心理/习惯,省去安装/布线的麻烦;同时充分利用Dolby/DTS资源——并非最完美,却是最实用。
事半功倍——由于F-SMS建立于Dolby/DTS等环绕声系统解码基础上,只对环绕声道信号进行处理(不会影响主声道),更简洁有效——而双声道虚拟环绕声系统需要同时处理多个声道信号,则更容易导致音质劣化。
F-SMS多声道信号分别由不同扬声器播放——避免了双声道虚拟环绕声系统声像堆积/混乱的问题,结像力/定位感/分离度提高——故音质更Hi-Fi,音效更自然。
“解码+虚拟”环绕声设计——可以有效改善环绕效果,相对于直接使用虚拟环绕声技术,音质更好;且充分发挥Dolby/DTS编码系统的作用与效果。
“以画面为中心”——相对于AV系统(远声场),F-SMS更适于PC音响/新媒体微型音响(近声场)——符合未来音响发展趋势。
“Instant Theatre”——F-SMS具有便捷性,免安装/布线,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简单/自由,符合“知性时代”的消费理念。
“最后一公里”——F-SMS“解码+虚拟”环绕声设计有助于DRA进一步实现产业化,从终端突破多声道音频系统长期存在的市场瓶颈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F-SMS多声道音频信号流程框图
图2为Flash DSC框图
图3为F-SMS“2+1系统”示意图
图4为F-SMS“2+系统”示意图
图5为F-SMS“2+系统”实施例(竹子)
图6为F-SMS微型音响“1+系统”(图6A主视剖面图/图6B俯视剖面图)
图7为F-SMS应用于智能手机实施例
图8为F-SMS应用于平板TV实施例
图9为F-SMS应用于平板电脑实施例(SoundVu)
图10为F-SMS“4+1系统”(9.1声道)示意图
图11为F-SMS“2+系统”(7.1声道)示意图
其中——
1-中央声道(C),2-左声道(L),3-右声道(R),4-环绕左声道(SL),5-环绕右声道(SR),
6-左环绕声道(Ls),7-右环绕声道(Rs),8-左后环绕声道(Lrs),9-右后环绕声道(Rrs),
10-高置左声道(Lvh),11-高置右声道(Rvh),12-低频声道(Bass)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以“5.1声道系统”为例)——
多声道音频信号→Dolby/DTS/DRA解码→L/R/C信号→放大→L/R/C声道扬声器; 
多声道音频信号→Dolby/DTS/DRA解码→SL/SR信号→虚拟环绕声技术处理→放大→SL/SR声道扬声器; 
F-SMS可以设置虚拟环绕声开关(如“5+1/4+1/3+1系统”等)——关上则与传统多声道音响系统相同,使用者可根据环境等因素灵活调整(环绕声道前置/后置)。
“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通过调整相位等时域特性虚拟环绕声——由于不涉及“头部相关传输函数”(HRTF),具有绿色健康性。还可与参量均衡技术结合,适当提升/衰减不同频率的信号电平,优化时域与频域特性,利用心理声学效应,塑造更完美的环绕声——200-600Hz,可以提升力度感;150-500Hz可增加语音丰满度;330Hz可产生“浴室效应”;800Hz会产生“喉音”/嘈杂感(危险频率);1-2kHz可产生“电话音质”;2-4kHz会掩蔽“唇音”,降低语音清晰度;2500Hz会使声音“发扁”;3-4kHz(尤其3400Hz)易导致听觉疲劳;6-8kHz“齿音”严重;12-16kHz“毛刺感”明显。
F-SMS还可以采用其它虚拟环绕声技术——如SRS/Qsurround/Sontia的3D音效技术以及Waves MaxxStereo/DSP数字声场处理技术(如YAMAHA Cinema DSP)等——可以与相关制造商合作,开发出专门针对F-SMS方案的产品(包括IC)。
F-SMS可以采用Flash DSC——DSC(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数字信号控制器)兼具MCU微控制器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优势——编程的简易性/灵活性;运算能力强,速度快,能耗低;低成本/高效率开发设计——更适于音频系统。Flash DSC具有可重新编程/新版本升级/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可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Flash DSC包括CPU/DSP/SRAM与Flash ROM存储器以及嵌入式软件栈等——片内Flash ROM,即NOR型嵌入式非易失性闪存(eFlash),容量可达1M Byte,作为程序存储器——嵌入式软件栈包括虚拟环绕声处理器。参照图2。
F-SMS≠SoundBar——F-SMS可以采用多声道一体化结构(如1+1/1+系统),也可采用多声道分体式结构(如2+1/4+1/5+1系统)。
这里所说的“X+1系统”,与传统“X.1系统”概念不同——“X”并非指声道,而是指音箱(实体),每个音箱可能包含多个声道。故用“音箱”/而非“声道”描述更直观,而用“X+1系统”(1+1/2+1/3+1/4+1/5+1系统)表述更准确——后一个“1”则是指低频系统,即传统意义上的低音炮。
F-SMS“1+1系统”——前一个“1”并非指1个声道(单声道),而是指F-SMS多声道一体化结构。F-SMS“1+系统”——一体化结构增加低频单元,则不必采用单独的Bass系统,更简洁实用。
F-SMS比SoundBar更适合与平板TV/平板显示器配置——突破了SoundBar只能置于其下方/上方(壁挂式)的限制,还可置于两侧,更灵活方便,实用性强。相对于SoundBar,F-SMS音质可以更Hi-Fi,声场更均衡且宽广,有利于改善环绕声系统的分离度/定位感与包围感。尤其是对于PC多媒体音响——由于平板显示器尺寸小于平板TV,其下方空间更小,从而限制了SoundBar扬声器的口径,则音质下降。而对于Notebook,SoundBar更不适于与其配合——放在前面,不但会影响使用键盘,音响效果也难以发挥;置于两侧,则声像定位受影响。
F-SMS扬声器口径不再受限制(尤其是AV系统),则音质更好——可以采用大口径单元以提升低频响应,甚至可以不必增设Bass系统。
F-SMS低频声道采用单扬声器,但可以增加无源辐射器提升低频响应——其它声道宜采用全频带扬声器(即每个声道只用一个扬声器),当然也可采用多单元分频结构,虽然音质更好,但不如前者简洁——作为优选,可以采用同轴扬声器,以及“平衡模式辐射器”(BMR)。
F-SMS可以采用多声道分体式设计——“2+1/4+1系统”适于PC多媒体音响(平板显示器);“3+1/5+1系统”则更适于AV系统。F-SMS也可采用“组合式”设计,各声道可组合成一体化结构(同SoundBar),也可分解为分体式结构——可分可合,灵活多变。
AV系统主声道(R/L)音箱距离大,听音位置不确定——可以将中央声道(C)一分为二,分别置于显示器两侧——则声像定位更准确,声场平衡,可加强对白。而对于PC音响/微型音响(近声场)——主声道音箱距离小,一般与听音位置对称。可以将中央声道(C)信号平均分配给主声道(R/L),则设计/工艺简化,体积/成本降低。幻象模式(Phantom)——根据“双声道立体声正弦定理”,对白声像可以定位于中间,不会出现“中央空洞”效应。
F-SMS“2+1系统”(参照图3)——由于占用空间少,更适于PC多媒体音响;AV系统采用之则更简洁时尚。F-SMS“2+1系统”与传统“2.1系统”有本质区别——前者为多声道/后者则为单声道——虽然后者可采用多单元分频结构。
化繁为简——实际上,日益流行的“2.2系统”最大优势并不在于提升低频,而在于可以省去低音炮,更适于与平板显示器配合——F-SMS可以采用其设计,成为“2+系统”(参照图4),则更简洁实用。
F-SMS“2+1系统”可以采用同轴结构(垂直方向)/角度可调(水平方向)设计——使每个声道(如C/L/SL)扬声器角度灵活多变,更适于AV/GAME。通过调整声场指向性,调节环绕声系统的结像力/定位感/分离度——从而获得不同感受的聆听效果。典型的调节方式为——中央声道(C)转向内侧(屏幕),有利于表现对白;主声道(R/L)基本保持不变;环绕声道(SL/SR)转向外侧,增强分离度/包围感——听音乐时则各声道角度一致。这种结构一般用于相同声道,可以改善小口径单元(中高频为主)的指向性,使声场更宽阔,但易导致相位失真PD/结像力下降。而F-SMS为不同声道,则可避免上述问题,且效果更好——实际上,这种结构更适于不同声道/而非相同声道。
F-SMS“2+系统”实施例(竹子)——参照图5,可以采用真实竹材(圆竹/方竹),也可采用树脂/ABS材料——低频声道置于圆桶形花盆;其它声道可采用椭圆形扬声器(Runway)。
微型音响F-SMS“1+系统”(Dock基座/支架音响)可以采用环形结构——各声道扬声器以智能手机为中心设置,指向上方/斜上方,Bass置于底部(地面增压)——参照图6(UFO)。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F-SMS)可以与电视机/电脑(包括PC与NoteBook)以及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结合,构成音频/视频一体化系统(F-SMS 1+)——符合未来新媒体音响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移动终端采用多声道环绕声流媒体技术(输出),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般不采用多声道音频系统设计,因为其耗电量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突破这个瓶颈。F-SMS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设备(参照图7)——可以将中央声道(C)信号平均分配给主声道(R/L),则工艺简化,耗电量降低。
其实F-SMS“解码+虚拟”环绕声设计更适合于电视机音响系统——主声道(R/L)可以置于平板TV两侧——若扬声器全部置于下部,可将中央声道信号平均分配给主声道(参照图8)。
平板TV/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以采用NXT(Tectonic Elements)SoundVu技术——将视频显示器与音频扬声器合二为一,更简洁时尚(参照图9)。SoundVu采用“边缘驱动”,激发透明材料振板产生弯曲波声辐射——由于250Hz以下“视觉振动”会干扰视频效果,低频声道采用传统扬声器方案(非SoundVu)。多个声道共用一个扬声器(振板)会导致串音,但“弯曲波模式扬声器”(BML)的“随机性振动/弥散性辐射”可以降低之——F-SMS的移相/延时设计也有利于提高分离度。
多声道音频扩展系统——多声道音响系统具有声道数量逐渐增加的趋势,由传统的5.1声道扩展为6.1/7.1/9.1声道甚至11.1声道。DTS-HD高清格式支持7.1声道;杜比数字环绕EX系统(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为6.1/7.1声道;Dolby Pro Logic IIx也是6.1/7.1声道。Dolby Pro Logic IIz(9.1)除了“侧向环绕声道”(Ls/Rs),还增加了“前方高置声道”(front height channels)——通过主声道上方的一对扬声器(Lvh/Rvh),建立垂直方向声场。参照图10/11。
由于多声道AV系统“安装/布线麻烦”——Dolby Pro Logic II等多声道扩展技术虽好,却无法大行其道——F-SMS可以使其更实用,有助于突破瓶颈。可以采用Dolby Pro Logic II/IIx/IIz技术(Upmixing),将双声道的AV/GAME甚至音乐转化为5.1/7.1/9.1声道信号输出——则可拓展F-SMS的应用空间。
为避免混淆,F-SMS以“环绕声道”(SL/SR)为统称——如SL(环绕左声道)包括Ls(左环绕声道)/Lrs(左后环绕声道)。
对于“7.1/9.1系统”等多声道扩展系统——F-SMS可以通过不同时间差处理不同环绕声道信号——如Ls(左环绕声道)延时50ms,而Lrs(左后环绕声道)延时75ms。F-SMS可以按照多声道音频扩展系统原声道数量设置扬声器数量,也可采用“下行混合”(Downmixing)方式作简化处理——如将Lvh与L混合,Ls与Lrs混合。

Claims (5)

1.一种多声道音响系统,包括功率放大器,
采用Dolby Digital或DTS及DRA等编码/解码技术,
环绕声道扬声器前置,其特征在于
音频信号经过解码后,对环绕声道信号进行虚拟环绕声技术处理,
所述虚拟环绕声技术采用“时域参量虚拟环绕声技术”——
采样频率f信号延时并移相180°,延时时间Td=500(2k+1)/f,
其中k=0,1,2,3…,单位为ms,60ms≤Td≤120ms;
采样频率f数量不少于12个,均匀分布于20-20k Hz范围之间;
延时信号在与原信号的混合信号中所占比例R满足下述关系:60%≤R≤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
采用Flash DSC,所述Flash DSC包括
CPU/DSP/SRAM与Flash ROM存储器以及嵌入式软件栈,
所述嵌入式软件栈包括虚拟环绕声处理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声道扬声器采用一体化或分体式结构;
低频声道以外其它声道扬声器包括同轴扬声器与BMR平衡模式辐射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电视机/电脑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结合,
构成音/视频一体化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视频一体化系统采用SoundVu技术。
CN201520045880.4U 2015-01-22 2015-01-22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5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5880.4U CN204425629U (zh) 2015-01-22 2015-01-22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45880.4U CN204425629U (zh) 2015-01-22 2015-01-22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5629U true CN204425629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5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4588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5629U (zh) 2015-01-22 2015-01-22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5629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489A (zh) * 2017-03-23 2017-06-13 李业科 在小房间摆放多声道音箱的方法
CN106899920A (zh) * 2016-10-28 2017-06-27 广州奥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040862A (zh) * 2016-02-03 2017-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857487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汤姆逊许可公司 家庭影院系统设备
CN109640243A (zh) * 2018-12-06 2019-04-16 广州番禺巨大汽车音响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dsp音效增强的虚拟三维声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460927A (zh) * 2019-08-01 2019-11-15 深圳市康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sp的3d游戏蓝牙耳机及处理方法
CN111052769A (zh) * 2017-08-29 2020-04-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虚拟声音图像控制系统、照明器具、厨房系统、天花板构件和桌子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0862A (zh) * 2016-02-03 2017-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6899920A (zh) * 2016-10-28 2017-06-27 广州奥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574873A (zh) * 2017-03-07 2018-09-25 汤姆逊许可公司 家庭影院系统设备
CN106851489A (zh) * 2017-03-23 2017-06-13 李业科 在小房间摆放多声道音箱的方法
CN111052769A (zh) * 2017-08-29 2020-04-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虚拟声音图像控制系统、照明器具、厨房系统、天花板构件和桌子
CN111052769B (zh) * 2017-08-29 2022-04-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虚拟声音图像控制系统、照明器具、厨房系统、天花板构件和桌子
CN109640243A (zh) * 2018-12-06 2019-04-16 广州番禺巨大汽车音响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dsp音效增强的虚拟三维声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460927A (zh) * 2019-08-01 2019-11-15 深圳市康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sp的3d游戏蓝牙耳机及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5629U (zh) 前置环绕型多声道音响系统
US11277703B2 (en) Speaker for reflecting sound off viewing screen or display surface
CN107493542B (zh) 用于在听音环境中播放音频内容的扬声器系统
US10440492B2 (en) Calibration of virtual height speakers using programmable portable devices
CN101032186B (zh) 用录音来产生幻像三维声音空间的方法及装置
SG172862A1 (en) Distributed spatial audio decoder
US8654997B2 (en) Personal miniaturized loudspeaker placement platform
CN103167383A (zh) 可自动输出正确声道的电子装置
CN102447996B (zh) 一种立体声音频系统及视听设备
WO2017211301A1 (zh) 多功能模块式音箱
JP2018523435A (ja) 反射環境、特にリスニングルームにおける音響再生のための方法
JP2003199187A (ja) ヘッドフォン
CN201608889U (zh) 一种全反射式多声道扬声器装置
CN110383853A (zh) 多个分散独立立体声扩音器
CN207321522U (zh) 一种音箱
CN206272825U (zh) 中高音音箱
CN203179511U (zh) 5点1声道卡拉ok系统
CN102109749A (zh) 带音响的一体投影幕
CN202120026U (zh) 带音响的一体投影幕
TW201322784A (zh) 可自動輸出正確聲道的電子裝置
CN219938515U (zh) 一种双声道定向发声装置
CN203457305U (zh) 一种三分频音箱
CN102572651A (zh) 环绕声多媒体音响及制作环绕立体声的方法
CN2914543Y (zh) 碗状反射式高音单元
KR101758056B1 (ko) 스테레오 정위감 제공 일체형 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