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4569U -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14569U
CN204414569U CN201420863927.3U CN201420863927U CN204414569U CN 204414569 U CN204414569 U CN 204414569U CN 201420863927 U CN201420863927 U CN 201420863927U CN 204414569 U CN204414569 U CN 204414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clamping
fixing device
hinged
di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639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Original Assignee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filed Critical JIAHO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DONGGUAN
Priority to CN2014208639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14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14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145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成型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固定架,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吹塑模具,吹塑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和右模板,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双向合模机构;双向合模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左杠杆合模机构和右杠杆合模机构,左杠杆合模机构、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动力装置的左端、右端,左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左模板,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右模板;通过杠杆原理对左模板和右模板进行合膜或开模操作,采用双向开模不仅增加模具的开模行程,而且开合模的过程较为省力,节约能源的同时,保证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延伸设备的工作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成型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吹塑成型装置是一种将瓶坯吹塑成型的设备,传统的操作一般是先将瓶坯夹入模具中,然后手工合模,经吹气将瓶坯吹塑成型后,再通过手工开模,将塑料瓶取出,整个过程均采用纯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工作劳动强度大。后期对纯手工操作的吹塑成型装置进行改进,采用电机或气缸驱动模具进行自动开模及合模,相比于纯手工操作,其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
现有技术的合膜机构一般采用对单一进行单向合膜,利用电机或气缸等动力装置直接驱动连杆带动模板进行分模或合模动作。该合膜机构需要动力装置提供较大的分模或合模力,因此需要采用较大功率的电机或气缸进行驱动,不仅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耗费电源或气源。电机或气缸长期在高负荷的工作条件下,容置导致故障的产生,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另外,该合膜机构的开模行程一般较短,不便于机械手对瓶胚进行放置操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合膜机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采用双向开模,不仅增加模具的开模行程,而且开合模的过程较为省力,延伸设备的工作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吹塑模具,所述吹塑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和右模板,所述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双向合模机构;所述双向合模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左杠杆合模机构和右杠杆合模机构,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动力装置的左端、右端,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左模板,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右模板。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旋转电机、上同步轮、下同步轮、同步带、连杆轴和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模具固定架,所述连杆轴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滑轨;所述上同步轮、下同步轮设置于连杆轴的上下两侧,所述同步带连接于上同步轮和下同步轮,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模具固定架,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上同步轮或下同步轮,所述连杆轴固定于同步带,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左端,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右端。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模具固定架,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轴;所述模具固定架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连杆轴,所述连杆轴连接有螺母套,所述丝杆轴与螺母套连接,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左端,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右端。
作为优选,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包括左一连杆、左杠杆、左二连杆、左一铰接杆和左二铰接杆,所述左一连杆的一端与连杆轴的左端铰接,所述左杠杆铰接于模具固定架,所述左杠杆的长力臂端与左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左杠杆的短力臂端与左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左一铰接杆和左二铰接杆分别与左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左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左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左模板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还包括左三铰接杆、左四铰接杆和左定位杆,所述左定位杆的一端与左二连杆铰接,所述左三铰接杆、左四铰接杆分别铰接于左定位杆的另一端,所述左三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左四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左模板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包括右一连杆、右杠杆、右二连杆、右一铰接杆和右二铰接杆,所述右一连杆的一端与连杆轴的右端铰接,所述右杠杆铰接于模具固定架,所述右杠杆的长力臂端与右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右杠杆的短力臂端与右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一铰接杆和右二铰接杆分别与右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右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右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右模板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还包括右三铰接杆、右四铰接杆和右定位杆,所述右定位杆的一端与右二连杆铰接,所述右三铰接杆、右四铰接杆分别铰接于右定位杆的另一端,所述右三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右四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右模板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滑轨平行设置于模具固定架。
作为优选,所述左模板、右模板分别滑动连接于模具固定架的左端、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固定架,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吹塑模具,吹塑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和右模板,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双向合模机构;双向合模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左杠杆合模机构和右杠杆合模机构,左杠杆合模机构、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动力装置的左端、右端,左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左模板,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右模板;动力装置同时驱动左杠杆合模机构、右杠杆合模机构同时进行动作,左杠杆合模机构、右杠杆合模机构分别通过杠杆原理对左模板和右模板进行合膜或开模操作,采用双向开模不仅增加模具的开模行程,而且开合模的过程较为省力,因此对动力装置的要求并不高,利用小功率的动力装置也可以实现大行程的开模与合膜,节约能源的同时,保证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延伸设备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轴处于上下不同位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 A-A线的剖切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模具固定架           2—吹塑模具           21—左模板
22—右模板              3—动力装置           31—旋转电机
32—上同步轮           33—下同步轮           34—同步带
35—连杆轴             36—滑轨               4—左杠杆合模机构
41—左一连杆           42—左杠杆            43—左二连杆
44—左一铰接杆         45—左二铰接杆        46—左三铰接杆
47—左四铰接杆         48—左定位杆           5—右杠杆合模机构
51—右一连杆           52—右杠杆            53—右二连杆
54—右一铰接杆         55—右二铰接杆        56—右三铰接
57—右四铰接杆         58—右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2,包括模具固定架1,所述模具固定架1安装有吹塑模具2,所述吹塑模具2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21和右模板22,所述模具固定架1安装有双向合模机构;所述双向合模机构包括动力装置3、左杠杆合模机构4和右杠杆合模机构5,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4、右杠杆合模机构5的动力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动力装置3的左端、右端,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左模板21,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右模板22。动力装置3同时驱动左杠杆合模机构4、右杠杆合模机构5同时进行动作,左杠杆合模机构4、右杠杆合模机构5分别通过杠杆原理对左模板21和右模板22进行合膜或开模操作,采用双向开模不仅增加模具的开模行程,而且开合模的过程较为省力,因此对动力装置3的要求并不高,利用小功率的动力装置3也可以实现大行程的开模与合膜,节约能源的同时,保证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工作寿命。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3包括旋转电机31、上同步轮32、下同步轮33、同步带34、连杆轴35和滑轨36,所述滑轨36固定于模具固定架1,所述连杆轴35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滑轨36;所述上同步轮32、下同步轮33设置于连杆轴35的上下两侧,所述同步带34连接于上同步轮32和下同步轮33,所述旋转电机31固定于模具固定架1,所述旋转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于上同步轮32或下同步轮33,所述连杆轴35固定于同步带34。旋转电机31驱动上同步轮32或下同步轮33转动,上同步轮32、下同步轮33带动同步带34转动,同步带34带动连杆轴35沿滑轨36上下滑动,上下滑动的连杆轴35带动左杠杆合模机构4、右杠杆合模机构5同时动作,左杠杆合模机构4、右杠杆合模机构5同时驱动左模板21和右模板22进行合膜与分模的动作。
具体地,本实施的左杠杆合模机构4包括左一连杆41、左杠杆42、左二连杆43、左一铰接杆44和左二铰接杆45,所述左一连杆41的一端与连杆轴35的左端铰接,所述左杠杆42铰接于模具固定架1,所述左杠杆42的长力臂端与左一连杆4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左杠杆42的短力臂端与左二连杆43的一端铰接,所述左一铰接杆44和左二铰接杆45分别与左二连杆4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左一铰接杆44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1铰接,所述左二铰接杆45的另一端与左模板21铰接。连杆轴35带动左一连杆41,左一连杆41带动左杠杆42,由于动力端的左一连杆41连接于左杠杆42的长力臂,利用杠杆原理带动左二连杆43动作。若左二连杆43的动作下拉,在左一铰接杆44和左二铰接杆45的限制下,左模板21进行开模动作,若左二连杆43的动作上推,左模板21进行合膜动作。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左杠杆合模机构4还包括左三铰接杆46、左四铰接杆47和左定位杆48,所述左定位杆48的一端与左二连杆43铰接,所述左三铰接杆46、左四铰接杆47分别铰接于左定位杆48的另一端,所述左三铰接杆46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1铰接,所述左四铰接杆47的另一端与左模板21铰接。为保证左模板21的受力平衡,左二铰接杆45、左四铰接杆47分别连接于左模板21的上下两端,同时驱动左模进行动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右杠杆合模机构5包括右一连杆51、右杠杆52、右二连杆53、右一铰接杆54和右二铰接杆55,所述右一连杆51的一端与连杆轴35的右端铰接,所述右杠杆52铰接于模具固定架1,所述右杠杆52的长力臂端与右一连杆5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右杠杆52的短力臂端与右二连杆53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一铰接杆54和右二铰接杆55分别与右二连杆53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右一铰接杆54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1铰接,所述右二铰接杆55的另一端与右模板22铰接。
本实施例的右杠杆合模机构5还包括右三铰接56杆、右四铰接杆57和右定位杆58,所述右定位杆58的一端与右二连杆53铰接,所述右三铰接56杆、右四铰接杆57分别铰接于右定位杆58的另一端,所述右三铰接56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1铰接,所述右四铰接杆57的另一端与右模板22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右杠杆合模机构5与左杠杆合模机构4称镜像对称结构,因此两者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36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滑轨36平行设置于模具固定架1。通过双滑轨36的设置,使连杆轴35的滑动更加稳定,驱使左杠杆合模机构4、右杠杆合模机构5的运动稳定、顺畅。
本实施的左模板21、右模板22分别滑动连接于模具固定架1的左端、右端。使左模板21、右模板22的开模与合膜的动作更加平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旋转电机31,所述旋转电机31固定于模具固定架1,所述旋转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轴;所述模具固定架1固定有滑轨36,所述滑轨36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连杆轴35,所述连杆轴35连接有螺母套,所述丝杆轴与螺母套连接,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4连接于连杆轴35的左端,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5连接于连杆轴35的右端。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3采用旋转电机31和丝杆轴带动连杆轴35沿滑轨36运动,同样可以精确稳定的控制左杠杆合模机构4和右杠杆合模机构5的运动行程。
除了旋转电机31与丝杆轴外,还可以采用气缸结构,只要能够实现连杆轴35沿滑轨36上下运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2,采用双向开模,不仅增加模具的开模行程,而且开合模的过程较为省力,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工作寿命。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包括模具固定架,所述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吹塑模具,所述吹塑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左模板和右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固定架安装有双向合模机构;
所述双向合模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左杠杆合模机构和右杠杆合模机构,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动力装置的左端、右端,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左模板,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于右模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旋转电机、上同步轮、下同步轮、同步带、连杆轴和滑轨,所述滑轨固定于模具固定架,所述连杆轴可上下滑动连接于滑轨;
所述上同步轮、下同步轮设置于连杆轴的上下两侧,所述同步带连接于上同步轮和下同步轮,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模具固定架,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上同步轮或下同步轮,所述连杆轴固定于同步带,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左端,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右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模具固定架,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轴;所述模具固定架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连杆轴,所述连杆轴连接有螺母套,所述丝杆轴与螺母套连接,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左端,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连接于连杆轴的右端。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包括左一连杆、左杠杆、左二连杆、左一铰接杆和左二铰接杆,所述左一连杆的一端与连杆轴的左端铰接,所述左杠杆铰接于模具固定架,所述左杠杆的长力臂端与左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左杠杆的短力臂端与左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左一铰接杆和左二铰接杆分别与左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左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左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左模板铰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杠杆合模机构还包括左三铰接杆、左四铰接杆和左定位杆,所述左定位杆的一端与左二连杆铰接,所述左三铰接杆、左四铰接杆分别铰接于左定位杆的另一端,所述左三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左四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左模板铰接。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包括右一连杆、右杠杆、右二连杆、右一铰接杆和右二铰接杆,所述右一连杆的一端与连杆轴的右端铰接,所述右杠杆铰接于模具固定架,所述右杠杆的长力臂端与右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右杠杆的短力臂端与右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右一铰接杆和右二铰接杆分别与右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右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右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右模板铰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杠杆合模机构还包括右三铰接杆、右四铰接杆和右定位杆,所述右定位杆的一端与右二连杆铰接,所述右三铰接杆、右四铰接杆分别铰接于右定位杆的另一端,所述右三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模具固定架铰接,所述右四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右模板铰接。
8.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滑轨平行设置于模具固定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右模板分别滑动连接于模具固定架的左端、右端。
CN201420863927.3U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4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3927.3U CN204414569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3927.3U CN204414569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14569U true CN204414569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6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6392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4569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145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2898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2898A (zh) * 2014-12-31 2015-04-29 东莞佳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8898U (zh) 一种开合机械手机构
CN204354466U (zh) 合模装置
CN203141790U (zh) 用于卧式注塑机的横走变频大型机械手
CN104552898A (zh)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CN204414569U (zh) 一种双向合模的模具结构
CN203994592U (zh) 一种单缸平行合模机构
CN103331901B (zh) 一种吹瓶机的变节距装置
CN202783923U (zh) 一种自动套袋装置
CN202357388U (zh) 机械手夹具
CN209682890U (zh) 一种取胚出瓶机构
CN205238543U (zh) Pet吹瓶机单伺服电机开合模同步机构
CN201833584U (zh) 塑料吹瓶机瓶坯管的精密分距机构
CN201841663U (zh) 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
CN206140844U (zh) 一种大夹持力平行气爪
CN102862705A (zh) 一种自动套袋装置
CN210362406U (zh) 一种新型pet全自动吹瓶机
CN202071341U (zh) 塑料容器拉吹机单轨式开合锁模机构
CN203007116U (zh) 移动式气动翻转机械手
CN102992586B (zh) 移动式气动翻转机械手
CN102371671A (zh) 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
CN102173049B (zh) 塑料容器拉吹机单轨式开合锁模机构
CN104129066A (zh) 注塑机合模装置
CN206277647U (zh) 一种吹瓶机插笔架的改良结构
CN206691394U (zh) 一种彩条牙膏灌装机
CN205075222U (zh) 一种新型调模合模机构及一种二板式液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611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RINS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and its discharge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709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