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03313U - 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差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03313U
CN204403313U CN201420853171.4U CN201420853171U CN204403313U CN 204403313 U CN204403313 U CN 204403313U CN 201420853171 U CN201420853171 U CN 201420853171U CN 204403313 U CN204403313 U CN 204403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transmission shaft
gear set
differential mechanism
basin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531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元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531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03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03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033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Retarder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包括一管状结构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两个半球状结构的盖体,盖体的顶部设有半轴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两个盖体之间分别设有固定传动轴的槽体,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套与所述的壳体和两个盖体连接,传动轴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设有一传动齿,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一差速齿轮组,所述的差速齿轮组设置在一内壳体内,内壳体一侧设有一与差速齿轮组配合连接的传动座,所述的传动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大盆齿和第二大盆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两个相同转动方向的传动轴,可以实现机动三轮车或汽车的后轮转弯时的四轮驱动或六轮驱动,同时两个传动轴还可以同步接入油电两种发动机。

Description

差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个相同转动方向传动轴的差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通常具有一个传动轴,只能对单排轮胎进行差速控制,后排轮胎依靠链条传动的方式进行连接,造成机动三轮车或汽车在转弯行驶过程中阻力大,不能正常发挥机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两个相同转动方向的传动轴,可以实现机动三轮车或汽车的后轮转弯时的四轮驱动或六轮驱动,同时两个传动轴还可以同步接入油电两种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差速器,包括一管状结构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两个半球状结构的盖体,盖体的顶部设有半轴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两个盖体之间分别设有固定传动轴的槽体,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套与所述的壳体和两个盖体连接,传动轴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设有一传动齿,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一差速齿轮组,所述的差速齿轮组设置在一内壳体内,内壳体一侧设有一与差速齿轮组配合连接的传动座,所述的传动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大盆齿和第二大盆齿。
所述的两个传动轴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且其中一个传动轴分别位于壳体的上侧,另一个传动轴位于壳体的下侧。
所述的两个传动轴的传动齿分布在所述的传动座两侧且分别与第一大盆齿和第二大盆齿配合连接。
所述的两个传动轴的传动齿、第一大盆齿和第二大盆齿均为伞形齿结构。
所述的内壳体设有传动座的一端通过一护套与其中一个盖体的半轴连接口连接,内壳体另一端与另一个盖体的半轴连接口连接。
所述的两个盖体的半轴连接口内设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的两个传动轴可以一个作为输入端,另一个作为输出端并通过转杆与另一个差速器连接,可以同时带动后侧一组轮胎实现转弯差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两组或三组轮胎实现转弯差速,即四轮驱动或六轮驱动;
2、该装置的两个传动轴具有相同的转动方向,可以其中一个传动轴与油类发动机连接,另一个传动轴与电动机连接,实现了油电两种发动机的接入,使机动三轮车或汽车依靠两种方式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上盖体、3下盖体、4上传动轴、5下传动轴、6内壳体、7差速齿轮组、8传动座、9护套、21轴承、31轴承、41轴套、42传动齿、51轴套、52传动齿、81第一大盆齿、82第二大盆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差速器,包括一管状结构的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两侧的两个半球状结构的上盖体2、下盖体3,上盖体2和下盖体3于各自的顶部均设有半轴连接口且半轴连接口内分别设有轴承21和轴承31;其中所述的壳体1与上盖体2和下盖体3之间分别设有固定上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5的槽体,所述的上传动轴4通过轴套41与所述的壳体1和上盖体2连接,下传动轴5通过轴套51与所述的壳体1和下盖体3连接,上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5位于壳体1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传动齿42和传动齿52,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一差速齿轮组7,所述的差速齿轮组7设置在一内壳体6内,内壳体6一侧设有一与差速齿轮组7配合连接的传动座8,所述的传动座8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大盆齿81和第二大盆齿82。
所述的上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5分别位于壳体1的相对两侧,其中上传动轴4位于壳体1的上侧,下传动轴5位于壳体1的下侧,上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5均的输入转动方向相同,即上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5往同一方向转动时,均可以带动差速器运转;
所述的上传动轴4的传动齿42与第二大盆齿82配合连接,下传动轴5的传动齿52与第一大盆齿81配合连接,使上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5均可带动差速齿轮组7运转。
所述的上传动轴4和下传动轴5的传动齿42、传动齿52、第一大盆齿81和第二大盆齿82均为伞形齿结构。
所述的内壳体6一端与下盖体3的半轴连接口连接,内壳体6另一端通过一护套9与上盖体2的半轴连接口连接,方便半轴的接入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差速器,包括一管状结构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两侧的两个半球状结构的盖体,盖体的顶部设有半轴连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与两个盖体之间分别设有固定传动轴的槽体,所述的传动轴通过轴套与所述的壳体和两个盖体连接,传动轴位于壳体内侧的一端设有一传动齿,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一差速齿轮组,所述的差速齿轮组设置在一内壳体内,内壳体一侧设有一与差速齿轮组配合连接的传动座,所述的传动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大盆齿和第二大盆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传动轴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且其中一个传动轴分别位于壳体的上侧,另一个传动轴位于壳体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传动轴的传动齿分布在所述的传动座两侧且分别与第一大盆齿和第二大盆齿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传动轴的传动齿、第一大盆齿和第二大盆齿均为伞形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壳体设有传动座的一端通过一护套与其中一个盖体的半轴连接口连接,内壳体另一端与另一个盖体的半轴连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盖体的半轴连接口内设有轴承。
CN201420853171.4U 2014-12-23 2014-12-23 差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03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171.4U CN204403313U (zh) 2014-12-23 2014-12-23 差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53171.4U CN204403313U (zh) 2014-12-23 2014-12-23 差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3313U true CN204403313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5317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03313U (zh) 2014-12-23 2014-12-23 差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03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0923U (zh) 转向机构
CN104482136A (zh) 一种电动车的变速机构
CN201953920U (zh) 履带拖拉机用短型三轴式变速箱
CN204403313U (zh) 差速器
CN202484132U (zh) 电动车单向齿轮结构
CN204312674U (zh) 一种农用车多功能传动箱
CN104373563A (zh) 一种农用车多功能传动箱
CN202206246U (zh) 电动车轮毂电机
CN109173192B (zh) 一种多功能电线杆攀爬装置
CN204164273U (zh) 多输出轴的齿轮箱
CN203713421U (zh) 扒渣机的驱动桥
CN204226574U (zh) 二档电动车变速器总成
CN202790350U (zh) 蓄力换向变速箱
CN201787049U (zh) 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联接装置
CN204403292U (zh) 一种电动车的变速机构
CN202162811U (zh) 一种多轴二向输出式机器人臂
CN204729599U (zh) 一种三吨以下轻型电动汽车电机减速箱
CN204605986U (zh) 一种万向履带底盘
CN203594750U (zh) 带侧传动箱的拖拉机变速箱
CN204828497U (zh) 一种手动机动转换式的减速机
CN204099577U (zh) 多功能拖拉机作业分动力箱
CN202038687U (zh) 一种改进的绞龙
CN203560358U (zh) 能转换拖拉机驱动方式的变速箱副箱
CN202768615U (zh) 一种带凹槽齿轮的电机轴
CN202703272U (zh) 一种汽车助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