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74564U -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74564U
CN204374564U CN201420845632.3U CN201420845632U CN204374564U CN 204374564 U CN204374564 U CN 204374564U CN 201420845632 U CN201420845632 U CN 201420845632U CN 204374564 U CN204374564 U CN 204374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reflective membran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pris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56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硕
麦永强
张荣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E Magnetics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E Magnetics HK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E Magnetics HK Ltd filed Critical SAE Magnetics HK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456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74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74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745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对应连接于导光板的一侧边的发光组件;依次设于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及棱镜膜,于邻近发光组件的一端,扩散膜凸出于棱镜膜外;且对应于背光模组的边缘设有位于棱镜膜上方的黑白胶框;发光组件与导光板的连接位置的上方设有与两者相接触的反光膜;其中,棱镜膜的邻近反光膜的侧边位于黑白胶框的下方,棱镜膜距反光膜的距离大于0.5mm。该背光模组使液晶显示器的成品在进行检测时,靠近发光组件的侧边处不会产生亮带,提高液晶显示器表现在外的视觉感。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LCD)光源的提供者,背光模组光源的表现决定了液晶显示器表现在外的视觉感。如图1a所示,其展示了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100的部分剖视图,该图中未展示光学薄膜部分。具体地,该背光模组100包括反光膜110、设于该反光膜110上的导光板130及设于导光板130一侧的灯条120,导光板130与灯条120对齐并相连接,两者的上方还设有另一反光膜160,上、下两反光膜160、110用于限制灯条120发出的光往上、下两个方向出射,进而使灯条120发出的光最大程度地耦合到导光板130。
但由于背光模组100的上述组成部分均十分轻薄,因此在组装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导光板130与灯条120对位不准确,从而使两者之间无法如预期般整齐,进而,导光板130与灯条120在背光模组100的厚度方向上会有一定高度差,因此导光板130与其上方的反光膜110之间会产生间隙;或因导光板130与灯条120之间耦合不佳,使导光板130与灯条120之间产生间隙;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导光板130与其上方的反光膜110之间存在气泡等。这些误差的存在,致使灯条120发出的光耦合到导光板130时,除了经导光板130的作用而向其上方出射的光(如图1a中A部分所示)外;还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导光板130与其上方的反光膜160之间的间隙出射,如图1a中B部分所示。
下面参看图1b所示,该图示意了完整背光模组100的部分剖视图。具体地,该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依次设于导光板130上且相对齐的扩散膜140及棱镜膜150,棱镜膜150的上方还粘贴有一定宽度的黑白胶带170。结合图1a、1b所示,上述图1a中A部分的出射光经扩散膜140、棱镜膜150作用后,在靠近黑白胶带170边缘的位置处以预设的角度出射(见图1b中A`部分所示);同时,上述图1a中B部分的出射光,经过扩散膜140及棱镜膜150的共同作用后,最终也在靠近黑白胶带170边缘的位置处出射,如图1b中B`部分所示,B`部分的出射光加强了该位置处的亮度,因此液晶显示器的成品在进行检测时,靠近灯条120的侧边处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亮带100`,如图1c所示,最终影响液晶显示器表现在外的视觉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能够消除液晶显示器边缘处的亮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具有的背光模组能够消除液晶显示器边缘处的亮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导光板;对应连接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的发光组件;依次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及棱镜膜,且于邻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端,所述扩散膜凸出于所述棱镜膜外;对应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设置并位于所述棱镜膜上方的黑白胶框;及设于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导光板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并与两者相接触的反光膜;其中,所述棱镜膜的邻近所述反光膜的侧边位于所述黑白胶框的下方,且所述棱镜膜距所述反光膜的距离大于0.5mm。
较佳地,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反光膜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较佳地,所述扩散膜延伸至所述反光膜的上方并部分覆盖所述反光膜。
较佳地,所述扩散膜延伸至所述反光膜的上方并完全覆盖整个所述反光膜。
较佳地,所述扩散膜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反光膜上方的第二部分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呈倾斜结构的第三部分。
较佳地,所述棱镜膜距所述反光膜的距离为0.5mm到1.5mm之间。
较佳地,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的底面及连接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入光面,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基底及在基底上电性连接的多个光源芯片,且所述光源芯片及所述基底上灌注有封装胶,所述封装胶完全覆盖所述光源芯片及所述基底的表面,所述发光组件的封装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反光膜完全覆盖所述发光组件的封装胶并部分延伸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且所述反光膜与所述发光组件、所述出光面均相粘接。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如上所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其扩散膜于邻近发光组件的一端凸出于棱镜膜外,且棱镜膜的邻近反光膜的侧边位于黑白胶框的下方,棱镜膜距反光膜的距离大于0.5mm,因此,经导光板与其上方的反光膜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光经扩散膜的作用后,或不能耦合到短于扩散膜的棱镜膜内,或被转化后汇合于经扩散膜作用而正常出射的光中,因此不会加强靠近黑白胶框的边缘处的亮度,液晶显示器的成品在进行检测时,靠近发光组件的侧边处不会产生亮带,提高液晶显示器表现在外的视觉感。对应地,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背光模组省去光学薄膜的局部剖视图。
图1b是现有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1c是现有背光模组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b是图3a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b是图4a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又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200及具有该背光模组200的液晶显示器1,其中,背光模组200能够消除靠近灯条的侧边处的亮带。且所述背光模组200适用于任何需要背光装置的显示屏、液晶显示器等。
下面结合图2-5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200的不同实施例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参看图2-3b,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20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其中图3a、3b均为沿图2中L-L`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地,所述背光模组200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反射膜210、导光板230、扩散膜240及棱镜膜250;一发光组件220设于底反射膜210上并对应连接于导光板230的一侧边。且在靠近发光组件220的一端,底反射膜210、导光板230、扩散膜240及棱镜膜250依次呈台阶状,在远离发光组件220的一端,底反射膜210、导光板230、扩散膜240及棱镜膜250依次对齐设置。棱镜膜250包括两层,分别为上棱镜膜和下棱镜膜,本实用新型统一合称为棱镜膜250,下文不再重复说明。导光板230上分布有若干扩散点(图未示),发光组件220发出的光耦合入导光板230内后,经导光板230上的扩散点时光会向各个角度扩散,故而破坏了全反射条件,光线由导光板230正面射出;而底反射膜210则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30中,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其中,发光组件220包括基底221及在基底221上电性连接的多个光源芯片222,且光源芯片222及基底221上灌注有封装胶223,封装胶223完全覆盖光源芯片222及基底221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220为LED发光组件。
继续参看图3a、3b,在发光组件220与导光板230的连接位置的上方还设有与两者相接触的反光膜260,反光膜260底面可以包含一胶层(图未示)以与发光组件220和导光板230相粘接。具体地,所述导光板230具有一出光面231、相对于出光面231的底面232及连接于出光面231与底面232之间的入光面233,发光组件220与入光面233相连接。所述反光膜260完全覆盖发光组件220的封装胶223并部分延伸至出光面231上,且反光膜260与发光组件220、出光面231均相粘接。其中,底反射膜210、反光膜260可以限制发光组件220发出的光向其上、下两个方向出射,使得光能够充分耦合到导光板230,光利用率高。
另外,对应于背光模组200的边缘位置还设置有黑白胶框270(见图2)。且发光组件220的上方还设有一柔性印刷电路板280,于发光组件220所在的侧边处,黑白胶框270同时粘接于柔性印刷电路板280及棱镜膜250上。
本实施例中,于邻近发光组件220的一端,扩散膜240凸出于棱镜膜250外,但扩散膜240与反光膜260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棱镜膜250距反光膜260的侧边的距离d1大于0.5mm,但棱镜膜250的邻近反光膜260的侧边始终位于黑白胶框270的下方并与之相粘接。
更优选地,棱镜膜250距反光膜260的侧边的距离d1为0.5mm到1.5mm之间。
下面再次结合图3a、3b所示,对本实施例所述背光模组200的原理进行说明。
参看图3a所示,发光组件220发出的光耦合到导光板230内,经导光板230作用后向其出光面231出射,然后经扩散膜240作用后均匀地投射到棱镜膜250,如图3a中A1部分所示;同时,部分光通过导光板230与其上方的反光膜260之间的间隙出射,如图3a中B1部分所示。
棱镜膜250将从扩散膜240射出的向各个角度发散的光汇聚到轴向角度上以提高亮度。
结合图3b所示,由于扩散膜240与反光膜260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因此,图3a中B1部分所示的光仅有部分可以入射到扩散膜240,该部分光经扩散膜240的作用后向各个方向出射。但由于棱镜膜250与扩散膜240呈台阶状且离反光膜260相对较远,因此,经扩散膜240作用后的该部分光无法耦合到棱镜膜250内。只有图3a中A1部分所示的光经扩散膜240、棱镜膜250的作用后在靠近黑白胶框270边缘的位置处出射,如图3b中A1`部分所示。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消除了图3a中B1部分所示光在此处产生的作用,因此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在该位置处产生的亮带,检测结果参见图6所示。
下面结合图2、图4a-4b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200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4a、4b也为沿图2中L-L`线的局部剖视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扩散膜240`的结构不同,其他各层的结构及设置方式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240`延伸至反光膜260的上方并完全覆盖整个反光膜260。具体地,所述扩散膜240`包括位于导光板230上方的第一部分241、位于反光膜260上方的第二部分242及连接于第一部分241与第二部分242之间的呈倾斜结构的第三部分243。
由于扩散膜240`完全覆盖于整个反光膜260的上方,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底反射膜210、导光板230、扩散膜240`及棱镜膜250于靠近发光组件220的一端不再依次呈台阶状;但棱镜膜250的设置仍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即,棱镜膜250距反光膜260的侧边的距离d2大于0.5mm,且棱镜膜250的侧边始终位于黑白胶框270的下方并与之相粘接。
优选地,棱镜膜250距反光膜260的侧边的距离d2为0.5mm到1.5mm之间。
下面再次结合图4a、4b所示,对本实施例背光模组200的原理进行说明。
参看图4a所示,发光组件220发出的耦合到导光板230内的光,经导光板230的作用后大部分向其出光面231出射,该部分出射光经扩散膜240`的作用后均匀地投射到棱镜膜250上,如图4a中A2部分所示。同时,通过导光板230与其上方的反光膜260之间的间隙出射的光,如图4a中B2部分所示。因扩散膜240`延伸至整个反光膜260的上方,因此,图4a中B2部分所示的光首先经过扩散膜240`的作用而向各个角度出射。
结合图4b所示,由于棱镜膜250距离反光膜260的侧边的距离d2大于0.5mm,上述B2部分所示的光经过扩散膜240`的转化作用后,部分汇合于A2部分所示的光中,经再次反射回导光板230后被继续利用。因此,在靠近黑白胶框270的边缘的位置处出射的光,为图4a中A2、B2部分所示的光经扩散膜240、棱镜膜250的作用后所得,同样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在该位置处产生的亮带,检测结果参见图6所示。
同时,本实施例中扩散膜240`的结构设置,能更好的提高光的利用率。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200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式,例如图5所示,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膜240``延伸至反光膜260的上方并部分覆盖反光膜260,同样可以消除所述亮带,其工作原理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参看图7所示,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1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液晶显示器1包括背光模组200及设于背光模组200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300,该图中所示意的背光模组200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但并不以此为限,所述背光模组20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因此不再重复描述。基于以上背光模组200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1能够消除靠近发光组件220的边缘处的亮带。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200,其扩散膜240、240`、240``于邻近发光组件220的一端凸出于棱镜膜250外,且棱镜膜250的邻近反光膜260的侧边位于黑白胶框270的下方,棱镜膜250距反光膜260的距离大于0.5mm,因此,经导光板230与其上方的反光膜260之间的间隙漏出的光经扩散膜240、240`、240``的作用后,或不能耦合到短于扩散膜240的棱镜膜250内,或被转化后汇合于经扩散膜240`、240``作用而正常出射的光中,因此不会加强靠近黑白胶框270的边缘处的亮度,液晶显示器1的成品在进行检测时,靠近发光组件220的侧边处不会产生亮带,提高液晶显示器1表现在外的视觉感。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1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光板;
对应连接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的发光组件;
依次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扩散膜及棱镜膜,且于邻近所述发光组件的一端,所述扩散膜凸出于所述棱镜膜外;
对应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边缘设置并位于所述棱镜膜上方的黑白胶框;及
设于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导光板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并与两者相接触的反光膜;
其中,所述棱镜膜的邻近所述反光膜的侧边位于所述黑白胶框的下方,且所述棱镜膜距所述反光膜的距离大于0.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反光膜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延伸至所述反光膜的上方并部分覆盖所述反光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延伸至所述反光膜的上方并完全覆盖整个所述反光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反光膜上方的第二部分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呈倾斜结构的第三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膜距所述反光膜的距离为0.5mm到1.5m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的底面及连接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入光面,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基底及在基底上电性连接的多个光源芯片,且所述光源芯片及所述基底上灌注有封装胶,所述封装胶完全覆盖所述光源芯片及所述基底的表面,所述发光组件的封装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完全覆盖所述发光组件的封装胶并部分延伸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且所述反光膜与所述发光组件、所述出光面均相粘接。
9.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
CN201420845632.3U 2014-12-25 2014-12-25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4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5632.3U CN204374564U (zh) 2014-12-25 2014-12-25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5632.3U CN204374564U (zh) 2014-12-25 2014-12-25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4564U true CN204374564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3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563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74564U (zh) 2014-12-25 2014-12-25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7456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8970A (zh) * 2015-08-21 2015-1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09828411A (zh) * 2019-02-22 2019-05-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
WO2020034658A1 (zh) * 2018-08-15 2020-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8970A (zh) * 2015-08-21 2015-1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05158970B (zh) * 2015-08-21 2019-01-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WO2020034658A1 (zh) * 2018-08-15 2020-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828411A (zh) * 2019-02-22 2019-05-3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083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375323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1603657B (zh) 背光模块及包含其的光电装置
CN203455561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6034187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Narrow Bezel
CN102214773A (zh) 发光器件和具有发光器件的照明单元
CN109031512A (zh) 导光膜组件、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装置
US1037188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175446B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374564U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WO2016101372A1 (zh) 液晶面板与背光模组定位胶结构及显示器
CN204679742U (zh) 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CN110068953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592959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503125A (zh) 胶框、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
CN205880446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US9477030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820257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206378663U (zh) 一种导光板和led灯条的一体化结构、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4965334B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CN104570474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204345430U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KR102166349B1 (ko) 곡면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곡면 표시장치
CN208076751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1935061U (zh) 一种背光结构及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