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67963U -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67963U
CN204367963U CN201420736320.9U CN201420736320U CN204367963U CN 204367963 U CN204367963 U CN 204367963U CN 201420736320 U CN201420736320 U CN 201420736320U CN 204367963 U CN204367963 U CN 204367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input device
compartment
local area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63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友
张建发
高晶
吴光炬
高鹏
赵莹
陆明
吕忠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ving Ground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Refit Military Vehicles Of Cam
Original Assignee
Proving Ground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Refit Military Vehicles Of Ca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ving Ground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Refit Military Vehicles Of Cam filed Critical Proving Ground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 Refit Military Vehicles Of Cam
Priority to CN2014207363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67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67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67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属于车辆性能检测领域。所述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包括车辆底盘、安装在车辆底盘前端的驾驶室、与驾驶室隔离的车厢、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所述车辆底盘采用越野式底盘;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辆底盘的纵梁的侧面,所述后防护加载装置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辆底盘的纵梁的尾部。在所述车厢内设有无线局域网系统,其包括无线网络基站、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与无线网络基站的天线、无线中继设备天线以及安装在试验车上的终端设备组建成局域网,完成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试验实时监控功能。

Description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性能的检测多是在专用试验场地的固定试验台上进行,因检测设备不可移动,待检车辆只能集中到该试验场地进行检测,无论是实验场地的建设还是待检车辆的运输均需高额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实现试验设备的可移动性,实现在车辆生产企业现场完成车辆性能检测的需要,实现不同地点车辆的巡回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同时可避免建设专用试验场地所造成的土地和资金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采用越野汽车底盘,将检测设备安装或放置到底盘构件及车厢内部,配备试验分析设备、通讯设备和电力设备,从而实现检测设备的可移动化工作。
所述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包括车辆底盘、安装在车辆底盘前端的驾驶室、与驾驶室隔离的车厢、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
所述车辆底盘采用越野式底盘;
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辆底盘的纵梁的侧面,所述后防护加载装置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辆底盘的纵梁的尾部。
在所述车厢内设有无线局域网系统,其包括无线网络基站、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与无线网络基站的天线、无线中继设备天线以及安装在试验车上的终端设备组建成局域网,完成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试验实时监控功能。
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是符合GB 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和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试验要求的加载装置;
通过液压系统实现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的前后或左右、上下移动和对防护加载的功能,完成被检测车辆侧防护、后防护的加载试验;
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均包括横向移动部件和四连杆机构;
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所述横向移动部件做横向运动;
所述四连杆机构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部件上,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四连杆机构实现上下运动;
在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前端设有一个加载油缸,由其提供试验加载力,在加载油缸的前端装有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符合试验标准要求的压头,所述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将加载压和变形尺寸信号传递给车厢内部的计算机,经过数据转化再由试验操作系统显示器显示出试验数据;
在所述后防护加载装置的轨道支撑架上焊有挂钩,用铁链或刚性绳索将被检测车辆与该检测车连接起来,使被检测车辆和检测车均不发生移动。
所述车厢的壁板均采用隔热、隔音材料制作而成,设有侧门和后门,左右两侧设有车窗。
在车厢的前壁板上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天线杆,作为无线局域网内信号传输装置的安装架;
所述天线杆上设有安全报警系统,如其没有收回至原始状态,驾驶人员在启动车辆时会接收到报警提示音,防止误操作导致天线杆或行驶路段上的设施损坏。
在所述车厢的左侧门下部装有可折叠式结构的升降尾板;
所述升降尾板采用液压升降尾板。
在所述车厢的前端的左右各设置有一台发电机,在没有市电供给的情况下,启动发电机可分别为车辆的空调系统和办公系统供电;
所述发电机装在发电机仓内的滑道上,工作时打开发电机仓门,将发电机从仓内沿滑道抽出,同时,在发电机仓内均装有排风扇,为发电机降温,保证其正常工作。
在所述车厢的前端、后端以及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的工作位置均设置有视频监控设备,由车厢内的监控设备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外部工作环境和试验状态;
所述视频监控设备采用摄像头;
在所述液压升降尾板、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的工作位置均设置有工作照明灯;
在所述车厢的左侧壁板上设置有市电输入和输出端口,与市电通过电线连接,同时在野外工作时能够将所述发电机的电力通过输出端口输出220V交流电,为检测车外部试验设备供电;
在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空调系统,在所述车厢的底部装有暖风系统。
在所述车厢的下部设有液压动力系统,为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液压动力系统采用220V交流电源,在无市电且发电机故障情况下能够通过将专用电瓶的24V直流电源转化成220V交流电源后驱动电动机带动液压泵实现液压动力输出;
在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的附近均设有一组操纵杆,分别控制加载装置的动作;
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是通过开关互锁的;以免产生液压动力不足和误操作现象;
在每组所述操纵杆的旁边均设有一台平板电脑,用来显示试验时的加载力和试验样品的变形量数据,其显示的数据和车厢内试验操作系统显示器显示的数据是同步的;
所述平板电脑放置在恒温箱里,所述恒温箱采用半导体制冷或制热,箱内温度保持在5~+30℃,保证设备在任何环境下正常运行。
在所述车厢的后部壁板上设有固定蹬车梯和活动蹬车梯,分别用于攀登至车厢顶部和车厢内部及发电机工作位;
所述活动蹬车梯在车辆行驶状态时固定在车厢后部壁板上,工作状态时被卸下,与车厢的后门、侧门或发电机位下部的挂钩挂接实现蹬车功能;
在所述车厢的顶部设置有可翻转防护栏,非工作状态时可翻转防护栏处于平放状态,不改变车辆自身高度;工作状态时,所述可翻转防护栏翻转至要求位置,在车厢顶部形成一周高度达500mm的防护栏。
所述车厢由隔离门分为前部工作室和后部工作室两部分,在所述前部工作室内设置有以下装置:
文件柜,用于放置试验文件和小型仪器;
办公桌,在办公桌上设置有照明灯和220V电源及网络接口;
电力控制柜:内部装有UPS电源,外接电源供电与车载发电机组切换的控制系统和整个检测车的配电控制系统;
对讲系统:用于与车辆驾驶员保持通话;
空调、排风扇、照明灯;
折叠座椅;
在所述后部工作室内设置有以下装置:
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内部安装有办公用计算机服务器以及无线网络系统,用以实现试验数据显示、报告编写和远程数据的传输;
办公桌:办公桌的桌面带220V电源和网络接口;
显示系统:用于试验操作系统显示、远程试验实时监控和试验车辆外部监控;
所述无线局域网系统;
饮水机;
专用设备固定位:包括用于固定前照灯检测仪的前照灯检测仪固定位,用于固定无线局域网中继升降天线杆的升降天线杆固定位;
仪器设备存放架:用于放置试验用仪器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将一些固定在专用场地的试验设备安装到车辆上或改为车载化从而实现了不同地点车辆的巡回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并且将无线网络应用在检测车上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试验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多辆试验车的能力,同时该检测车仍有扩展空间,可在该车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试验设备,完善试验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的左侧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的右侧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的后侧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车厢内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无线局域网应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无线局域网应用中的中继天线布置示意图
1 越野汽车底盘 2 汽车底盘驾驶室 3 车厢 4 汽车底盘纵梁 5车窗 6 车门 7 液压升降尾板 8 车厢副梁 9 左发电机仓 10 市电输入端口 11 220V交流电输出端口 12 专用电瓶 13 后防护加载装置14 后防护加载试验外部数据显示器保温箱 15 后防护加载试验装置操作手柄 16 侧、后防护电力控制箱 17 侧防护加载装置 18 右发电机仓 19空调系统 20 可翻转防护栏 21 照明灯 22 车载暖风机 23 侧防护加载装置操作手柄 24 侧防护加载试验外部数据显示器保温箱 25 可升降天线杆 26 可移动蹬车梯 27 摄像头 28 翻转式固定爬梯 29 前部工作室 30 后部工作室 31 文件柜 32 办公桌 33 电力控制柜 34 对讲机 35 座椅 36 推拉式隔离门 37 计算机服务器机柜 38 办公桌 39显示器 40 无线局域网服务器 41 车载饮水机 42 专用设备固定位 43仪器设备存放架 44 无线网络基站 45 无线中继设备 46 车载无线网络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包括车辆底盘及与驾驶室隔离的车厢;底盘选用越野式,确保车辆适应各类工作环境。车厢壁板均采用隔热、隔音材料制作而成,设有侧门和后门,左右两侧设有车窗。
检测车外部装有以下装置:
符合GB 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和GB 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试验要求的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该装置与车辆底盘的纵梁均采用焊接或螺栓形式连接,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该装置的前后、上下和对防护加载的动作,完成被检测车辆侧防护、后防护的加载试验。同时因后防护试验加载力最大为10吨,需将检测车和被检测车辆分别固定或将检测车与被检测车连接起来,形成相对固定,以免加载时导致车辆移动而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
无线网络通讯可升降天线杆:在车厢前壁板上设置了可升降天线杆,作为无线局域网内信号传输装置的安装架,具有升降功能,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该天线设有安全报警系统,如其没有收回至原始状态,驾驶人员在启动车辆时会接收到报警提示音,防止误操作导致天线或行驶路段上的设施损坏。
液压升降尾板:车辆左侧门下部装有可折叠式结构的升降尾板,以满足重型设备的搬运,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发电设备:车厢前端左右各设置有一台发电机,在没有市电供给的情况下,启动发电机可分别为车辆的空调系统和办公系统供电。
视频监控设备:在车厢前端、后端及侧、后防护加载装置工作位置均设置有摄像头,从而由车厢内的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外部工作环境和试验状态。
工作照明设备:在液压升降尾板和侧、后防护加载装置工作位置均设置有工作照明灯,为光线不足状态提供照明。
电源输入输、输出端口:在车厢左侧壁板上设置有市电输入和输出端口,与市电通过电线连接即可为检测车辆提供电力源,同时在野外工作时可将发电机的电力通过输出端口输出220V交流电,为检测车外部试验设备供电。
空调设备:车厢顶部设有空调系统,底部装有暖风系统。
蹬车梯:检测车设置了固定蹬车梯和活动蹬车梯,分别用于攀登至车厢顶部和车厢内部及发电机工作位。可移动车梯在车辆行驶状态固定在车厢后部壁板上,工作状态卸下与车厢后门、侧门或发电机位下部的挂钩挂接实现蹬车功能。
液压动力系统:车厢下部设有液压动力系统,为侧、后防护加载装置提供动力,该动力系统采用220V交流电源,在无市电且发电机故障情况下可将专用电瓶的24V直流电源转化成220V交流电源后驱动电动机带动液压泵实现液压动力输出。
侧、后防护加载操作装置:在侧和后防护加载装置附近各有一组操纵杆,分别控制加载装置的动作,并且两个加载装置是通过开关互锁的,以免产生液压动力不足和误操作现象产生。
外部数据显示系统:在上述两个加载装置操纵杆的旁边各设置了一台平板电脑,用来显示试验时的加载力和试验样品的变形量,其显示的数据和车厢内试验操作系统显示器是同步显示的。该平板电脑放置在恒温箱里,该恒温箱采用半导体制冷(制热)的原理,调节箱内温度,使箱内温度保持在5~+30℃,保证设备在任何环境下正常运行。
顶部防护装置:为提高工作人员在车厢顶部工作的安全程度,在车厢顶部设置了可翻转防护栏,非工作状态护栏处于平放状态,不改变车辆自身高度;需要在车厢顶部工作时,将防护栏翻转至要求位置,即可在车厢顶部形成一周高度达500mm的防护栏。
车厢由隔离门分为前部工作室和后部工作室两部分,前部工作室内设置有以下装置:
文件柜:工作室左前部设有文件柜,用于放置试验文件和小型仪器。
办公桌:工作室中部设有办公桌,桌面设置有照明灯和220V电源及网络接口。
电力控制柜:工作室右前端设有电力控制柜,内部装有具有避雷、漏电、接地不良、欠压、过压等安全检测和保护功能的UPS电源;外接电源(市电)供电与车载发电机组切换的控制系统和整个检测车的配电控制系统。
对讲系统:工作室左侧壁板上设有对讲机,可与车辆驾驶员保持通话。
空调、排风扇、照明灯:工作室顶部设置有空调、排风扇和照明灯,用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折叠座椅:工作室后部横向设置有4个座椅,通道侧的两个座椅分别可折叠至两侧的座椅上,以增加通道宽度。
后部工作室内设置有以下装置:
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工作室右前端设置有计算机服务器机柜,内部安装有办公用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联通和电信3G无线网络系统,用以实现试验数据显示、报告编写和远程数据的传输。
办公桌:工作室右侧设有办公桌,桌面带220V电源和网络接口。
显示系统:办公桌上部装有3台显示器,分别用于试验操作系统显示、远程试验实时监控和试验车辆外部监控。
无线局域网系统:工作室后端设有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与基站天线、中继天线(布置方式如图6所示)和安装在试验车上的终端设备组建局域网,完成网内的数据传输和试验实时监控功能。
饮水机:工作室后端设置有车载饮水机,可以对饮用水加热和制冷。
专用设备固定位:工作室左侧设有前照灯检测仪固定位,用于固定前照灯检测仪;其后端设有升降天线杆固定位,用于固定无线局域网中继升降天线杆。
仪器设备存放架:工作室左侧设置有设备存放架,用于放置试验用仪器设备,灵活应对不同车辆试验。
空调、排风扇、照明灯:工作室顶部设置有空调、排风扇和照明灯,用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表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车可以检测的主要项目,其中侧、后防护加载装置是不可移动的,其余均为将所需检测设备放置到车内(例如前照灯检测仪、后视镜检测仪、汽车制动测试仪等等),到检测现场进行车辆试验,因此可完成试验项目不适合确定根据配备的仪器确定
序号 检测项目名称
1 汽车侧防护装置
2 汽车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及发光强度
3 汽车后防护装置
4 后视镜安装
5 车速表
6 汽车制动性能
7 汽车无线电骚扰特性
8 转向装置
9 汽车加速噪声
10 汽车防抱制动性能(ABS)
表1
图1、图2、图3、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是在越野汽车底盘1基础上改装而成,与汽车底盘驾驶室2完全隔离的车厢3,通过螺栓和连接固定件固定在汽车底盘纵梁4上,车厢壁板均采用隔热、隔音材料制作而成,车厢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了车窗5,左侧壁和后侧壁分别设置了车门6,在左侧车门下部设置了液压升降尾板7,该液压升降尾板通过螺栓紧固和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车厢副梁8和汽车底盘的纵梁4上,该升降尾板非工作状态可折叠置车厢下部,不增加车辆宽度。图5中设有摄像头,作为视频监控输入设备。
在车厢的前端左、右各设置有一个发电机仓9、18,该发电机仓与车厢内部之间采用隔热、隔音、减震性好的材料制作而成,大大降低发电机工作时对车厢内部工作环境的影响,其内的发电机分别为该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上的空调系统和办公系统供电,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为降低发电机的工作温度,发电机装在了滑道上,工作时打开发电机仓门,将发电机从仓内沿滑道抽出,同时,在发电机仓内均装有排风扇,为发电机降温,保证其正常工作。
在车厢左侧壁的中前部和中后部分别设置了市电输入端口10和220V交流电输出端口11,可完成市电输入和发电机交流电力的输出,以满足外部试验设备用电。
车厢的后部设置有一组专用电瓶12,可为该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上的液压升降尾板7,侧防护加载装置17,后防护加载装置13提供电力源,该电力源可经过车厢内部的逆变器将24V直流电转化为220V交流电后驱动车厢下部的电动机带动液压泵从而将电能转化为液压能,为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提液压动力,从而完成侧防护加载试验和后防护加载试验的工作。
上述的侧、后防护加载装置与底盘纵梁通过螺栓连接和焊接的形式固定,均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沿齿条做横向运动,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四连杆机构实现上下运动,在四连杆机构的前端有一个加载油缸,由其提供试验加载力,油缸前端装有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符合试验标准要求的压头,传感器将加载压和变形尺寸信号传递给车厢内部的计算机,经过数据转化再由试验操作系统显示器显示出试验数据。
车厢右侧壁后端,设置有后防护加载试验外部数据显示器保温箱14,确保其内部的平板电脑在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该平板电脑与车厢内部的试验操作系统显示器是同步显示的,以便在车外的试验员能及时准确的看到试验数据,以免误操作导致试验失败。
在后防护加载装试验外部数据显示器保温箱14前部设置有后防护加载试验装置操作手柄15和侧、后防护电力控制箱16,通过电路开关和后防护加载试验装置操作手柄15控制后防护加载装置13完成后防护静态加载试验。在后防护加载装置的轨道支撑架上焊有挂钩,用铁链或绳索等将被检测车辆与该检测车连接起来,使被检测车辆和检测车均不发生移动。
在越野汽车底盘1右侧的前轴和中轴之间设置了侧防护加载装置17,其结构原理与后防护加载装置13相似,只是因所加载力较小,所选用的材料规格比后防护加载装置小。
在车厢顶部装有空调系统19和可翻转防护栏20非工作状态护栏处于平放状态,不改变车辆自身高度;需要在车厢顶部工作时,将防护栏翻转至要求位置,即可在车厢顶部形成一周高度达500mm的防护栏。
同时为保证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工作,在液压升降尾板7、后防护加载装置13和侧防护加载装置17均设置有照明灯21。在侧防护加载装置17的上部接近车厢底板的位置装有车载暖风机22,为车厢内部提供暖风。在侧防护加载装置17的前部装有侧防护加载装置操作手柄23和侧防护加载试验外部数据显示器保温箱24。车厢前部装有可升降天线杆25顶部可安装无线局域网用信号传输的接收天线,该天线杆顶部安装有接近开关,当天线杆升起后,接近开关会触发安全报警系统,驾驶人员在启动车辆时会接收到报警提示音,防止天线没有收回至原始状态导致天线或行驶路段上的设施损坏。
车厢后壁板左侧和右侧分别安装了可移动蹬车梯26和翻转式固定爬梯28,可移动蹬车梯26取下后可与车门下部的挂钩挂接实现蹬车功能。翻转式固定爬梯28下部可翻转至地面,上部与车厢固定,可以攀登至车厢顶部。在侧防护加载装置17、后防护加载装置13和车厢顶部的前、后均安装了摄像头27,可在车厢内部实时监控试验状态和外部的环境变化。
车厢内部由推拉式隔离门36分为前部工作室29和后部工作室30两部分,前部工作室左前部设有可放置试验文件和小型仪器的文件柜31,其下部即为左发电机仓9,中部设有带照明灯和220V电源及网络接口的办公桌32,右前端设有整个检测车的配电控制系统的电力控制柜33,其下部即为右发电机仓18。工作室左侧壁板上设有可与车辆驾驶员保持通话的对讲机34,工作室后部横向设置有4个座椅35,通道侧的两个座椅分别可折叠至两侧的座椅上,增加通道宽度。
后部工作室30右前端设置有计算机服务器机柜37,内部安装有办公用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联通和电信3G无线网络系统,用以实现远程数据的传输。其后部设有办公桌38,办公桌38上部装有3台显示器39,由前至后依次用于试验操作系统显示、远程试验实时监控和试验车辆外部监控。后部工作室30后端设有无线局域网服务器40,与车厢外部的基站天线44、无线中继设备45和安装在试验车上的无线网络终端设备46完成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试验实时监控功能,后部工作室30右侧壁板的最后端装有可以对饮用水加热和制冷的车载饮水机41,在车厢侧门6的后部位置分别为专用设备固定位42和仪器设备存放架43,在专用设备固定位42固定着前照灯检测仪和用于无线局域网的中继升降天线杆。仪器设备存放架43用于放置试验用仪器设备,可以灵活应对不同车辆试验。为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在整个车厢顶部设置了空调、排风扇和照明灯。
在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无线局域网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无线自组网技术,无线网络节点设备之间可以动态地、自动地建立网状的无线链接并且与其他节点相连的一项技术,超越了传统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非常适合临时组网和快速组网等场景下的使用。该无线局域网具有高带宽(可达24M)、无单点故障、快速组网、灵活组网、高性能和非视距传输、高速移动支持和可与现有网络的融合等特点。
该无线局域网系统,由固定在越野检测车上的无线网络基站44、无线中继设备45和在试验车上的车载无线网络设备46组成,根据距离不同布置适当数量(每隔1Km布置1个)的无线中继设备45即可满足检测车指挥和监控多台试验车的需要。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包括车辆底盘、安装在车辆底盘前端的驾驶室、与驾驶室隔离的车厢、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
所述车辆底盘采用越野式底盘;
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辆底盘的纵梁的侧面,所述后防护加载装置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车辆底盘的纵梁的尾部;
在所述车厢内设有无线局域网系统,其包括无线网络基站、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局域网服务器,所述无线局域网服务器与无线网络基站的天线、无线中继设备天线以及安装在试验车上的终端设备组建成局域网,完成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和试验实时监控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通过液压系统实现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的前后或左右、上下移动和对防护加载的功能,完成被检测车辆侧防护、后防护的加载试验;
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均包括横向移动部件和四连杆机构;
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所述横向移动部件做横向运动;
所述四连杆机构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部件上,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四连杆机构实现上下运动;
在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前端设有一个加载油缸,由其提供试验加载力,在加载油缸的前端装有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符合试验标准要求的压头,所述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将加载压和变形尺寸信号传递给车厢内部的计算机,经过数据转化再由试验操作系统显示器显示出试验数据;
在所述后防护加载装置的轨道支撑架上焊有挂钩,用铁链或刚性绳索将被检测车辆与该检测车连接起来,使被检测车辆和检测车均不发生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壁板均采用隔热、隔音材料制作而成,设有侧门和后门,左右两侧设有车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车厢的前壁板上设置有能够升降的天线杆,作为无线局域网内信号传输装置的安装架;
所述天线杆上设有安全报警系统,如其没有收回至原始状态,驾驶人员在启动车辆时会接收到报警提示音,防止误操作导致天线杆或行驶路段上的设施损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的左侧门下部装有可折叠式结构的升降尾板;
所述升降尾板采用液压升降尾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的前端的左右各设置有一台发电机,在没有市电供给的情况下,启动发电机可分别为车辆的空调系统和办公系统供电;
所述发电机装在发电机仓内的滑道上,工作时打开发电机仓门,将发电机从仓内沿滑道抽出,同时,在发电机仓内均装有排风扇,为发电机降温,保证其正常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的前端、后端以及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的工作位置均设置有视频监控设备,由车厢内的监控设备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外部工作环境和 试验状态;
所述视频监控设备采用摄像头;
在所述液压升降尾板、侧防护加载装置和后防护加载装置的工作位置均设置有工作照明灯;
在所述车厢的左侧壁板上设置有市电输入和输出端口,与市电通过电线连接,同时在野外工作时能够将所述发电机的电力通过输出端口输出220V交流电,为检测车外部试验设备供电;
在所述车厢的顶部设有空调系统,在所述车厢的底部装有暖风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的下部设有液压动力系统,为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提供动力,所述液压动力系统采用220V交流电源,在无市电且发电机故障情况下能够通过将专用电瓶的24V直流电源转化成220V交流电源后驱动电动机带动液压泵实现液压动力输出;
在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的附近均设有一组操纵杆,分别控制加载装置的动作;
所述侧防护加载装置、后防护加载装置是通过开关互锁的;
在每组所述操纵杆的旁边均设有一台平板电脑,用来显示试验时的加载力和试验样品的变形量数据,其显示的数据和车厢内试验操作系统显示器显示的数据是同步的;
所述平板电脑放置在恒温箱里,所述恒温箱采用半导体制冷或制热,箱内温度保持在5~+30℃,保证设备在任何环境下正常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厢的后部壁板上设有固定蹬车梯和活动蹬车梯,分别用于攀登至车厢顶部和车厢内部及发电机工作位;
所述活动蹬车梯在车辆行驶状态时固定在车厢后部壁板上,工作状态时被卸下,与车厢的后门、侧门或发电机位下部的挂钩挂接实现蹬车功能;
在所述车厢的顶部设置有可翻转防护栏,非工作状态时可翻转防护栏处于平放状态,不改变车辆自身高度;工作状态时,所述可翻转防护栏翻转至要求位置,在车厢顶部形成一周高度达500mm的防护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由隔离门分为前部工作室和后部工作室两部分,在所述前部工作室内设置有以下装置:
文件柜,用于放置试验文件和小型仪器;
办公桌,在办公桌上设置有照明灯和220V电源及网络接口;
电力控制柜:内部装有UPS电源,外接电源供电与车载发电机组切换的控制系统和整个检测车的配电控制系统;
对讲系统:用于与车辆驾驶员保持通话;
空调、排风扇、照明灯;
折叠座椅;
在所述后部工作室内设置有以下装置:
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内部安装有办公用计算机服务器以及无线网络系统,用以实现试验数据显示、报告编写和远程数据的传输;
办公桌:办公桌的桌面带220V电源和网络接口;
显示系统:用于试验操作系统显示、远程试验实时监控和试验车辆外部监控;
所述无线局域网系统;
饮水机;
专用设备固定位:包括用于固定前照灯检测仪的前照灯检测仪固定位,用于固定无线局域网中继升降天线杆的升降天线杆固定位;
仪器设备存放架:用于放置试验用仪器设备。
CN201420736320.9U 2014-11-28 2014-11-28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Active CN204367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320.9U CN204367963U (zh) 2014-11-28 2014-11-28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320.9U CN204367963U (zh) 2014-11-28 2014-11-28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67963U true CN204367963U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2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6320.9U Active CN204367963U (zh) 2014-11-28 2014-11-28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67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2520A (zh) * 2014-11-28 2015-03-25 机械科学研究院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2520A (zh) * 2014-11-28 2015-03-25 机械科学研究院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3854B (zh) 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车
CN203427666U (zh) 电动汽车服务保障车
CN103754148A (zh) 全自动特高电压试验车
KR20090114313A (ko) 검출 장치
CN107499320A (zh) 基于混合动力传动的隧道检查轨道车
CN105952207A (zh) 一种遇水可自动升降的智能车库
CN204367963U (zh)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CN205100100U (zh) 箱形钢桥箱内吊轨巡检车
CN104442520A (zh)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车辆
CN106427735A (zh) 具有自组局域网集群检测功能的汽车
JPH08324424A (ja) モノレールの軌道点検用作業車
CN113104056A (zh) 一种分体式工务巡检机器人平台
JP2001122599A (ja) 高所作業車
CN201863754U (zh) 户外移动通信车
CN204758541U (zh) 移动机器人通过式不落轮车轮探伤机
CN103879336A (zh) 多功能液压滑移重叠全封闭式工程抢险车
CN106025924A (zh) 一种输电线路检修用的作业装置及作业车
CN203496746U (zh) 移动式光伏照明拖车
CN210416360U (zh) 一种车载起重机
CN210618179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运输四轮车
CN204376275U (zh) 一种新型配电抢修高空作业升降平台
CN203780393U (zh) 多功能液压滑移重叠全封闭式工程抢险车
CN204184239U (zh) 电缆转运车
CN207843072U (zh) 一种大功率静音移动电站
CN202111873U (zh) 节能型可移动自立升降式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