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58927U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58927U
CN204358927U CN201420833621.3U CN201420833621U CN204358927U CN 204358927 U CN204358927 U CN 204358927U CN 201420833621 U CN201420833621 U CN 201420833621U CN 204358927 U CN204358927 U CN 204358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motor
rom drive
driving shaft
protuberance
cylind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36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田洋平
高桥益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58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589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在风向变更板(7)的侧部形成凸台部(20),凸台部与向吹出口(6)的风路形成壁(10)的方向突出的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嵌合。凸台部具有:柱状突出部(22),向风路形成壁的方向突出;和驱动轴嵌合孔(23),与形成于柱状突出部内的驱动轴嵌合。在风路形成壁形成有供凸台部与驱动轴的结合部贯通的贯通部(30)。在贯通部设置:圆筒状突出部(31),围绕柱状突出部的外周侧面;和内凸缘部(32),覆盖在柱状突出部的外周面与圆筒状突出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筒状间隙(S1)的驱动马达侧。在内凸缘部设置供从驱动马达突出的驱动轴的轴承部(91)贯通的贯通孔(33)。能够得到将抑制驱动马达结露的措施费用减少的空调机。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特别是涉及利用驱动马达来改变吹出口的风向变更板的风向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空调机多利用马达来对用于使吹出空气的风向可变的风向变更板的风向姿势进行变更控制。在这样的空调机中,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那样,由步进马达构成的驱动马达配置在机内的吹出口的外侧的飘荡着未被冷却的空气的氛围中。并且,驱动马达和风向形成板经由在构成吹出口的风路形成壁处形成的贯通孔而被连结。
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这样的空调机存在如下问题:冷风从形成于贯通孔的间隙流入到驱动马达侧,由于该冷风而使驱动马达被冷却,周围空气中包含的水分结露。另外,当驱动马达结露后,结露的水滴落。因此,为了避免其结露,以往,通常采用这样的方法:利用隔热材料来覆盖马达主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24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66119号公报
但是,利用隔热材料来覆盖驱动马达这样的方法不仅使部件数量增加,还对利用隔热材料来覆盖驱动马达的作业人员要求熟练度,并且作业工时增加,因此成为空调机成本提高的主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能够将用于抑制驱动马达结露的措施费用减少。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该课题的空调机具备:吹出口,其将经热交换的空气吹出;风向变更板,其配置在所述吹出口,用于使吹出空气的风向可变;和驱动马达,其对所述风向变更板的风向姿势进行变更控制,所述风向变更板具有在所述驱动马达的侧部与驱动轴嵌合的凸台部,所述凸台部具有:柱状突出部,其从所述风向变更板的侧端部向构成所述吹出口的风路形成壁的方向突出;和驱动轴嵌合孔,其与形成于该柱状突出部内的所述驱动轴嵌合,所述风路形成壁具有贯通部,所述贯通部供所述凸台部与所述驱动轴的结合部贯通,所述贯通部具有圆筒状突出部和形成于所述圆筒状突出部的前端的内凸缘部,所述圆筒状突出部形成为以围绕所述柱状突出部的外周侧面的方式从所述风路形成壁的平面部向所述驱动马达侧突出,所述内凸缘部覆盖在所述柱状突出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圆筒状突出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筒状间隙的所述驱动马达侧,所述内凸缘部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供从所述驱动马达突出的所述驱动轴的轴承部贯通。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风路形成壁的贯通部处,在凸台部的柱状突出部的外周面与圆筒状突出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圆筒状间隙,但该圆筒状间隙被形成于圆筒状突出部的前端的内凸缘部覆盖。因此,为了将风向变更板与吹出口侧方的驱动马达连接起来,在风路形成壁设置有贯通部,该贯通部中的从吹出口内朝向吹出口侧方的驱动马达的冷气泄漏被该内凸缘部遮蔽并得到缓和。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马达以所述轴承部位于所述贯通孔内的方式固定于风路形成壁,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的间隙小于所述圆筒状间隙。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驱动马达固定于风路形成壁的侧面,因此能够将驱动马达的轴心位置与形成于风路形成壁的贯通部的轴心位置的公差缩小。因而能够将贯通孔的内周面与所述驱动轴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缩小。因此,吹出口的风路形成壁的贯通部处的朝向驱动马达的冷气流除了借助于所述内凸缘部的表面部的遮蔽效果以外还能够增大对该内凸缘部的贯通孔处的冷气泄漏的阻力,因此能够进一步地缓和冷气泄漏。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马达固定于风路形成壁的侧面,使得所述驱动马达的所述驱动轴侧的侧面与所述内凸缘部的表面部抵接、或者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侧的侧面以留出制造公差程度的间隙的方式与内凸缘部的表面部相邻。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驱动马达固定于风路形成壁的侧面,因此能够将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侧的侧面与内凸缘部的平面部的间隔公差缩小。因此,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侧的侧面与内凸缘部的表面部抵接、或者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侧的侧面以留出制造公差程度的间隙的方式与内凸缘部的表面部相邻。由此,能够更加减少冷气向驱动马达侧泄漏。
优选的是,在所述凸台部的圆筒状突出部上形成的驱动轴嵌合孔和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轴构成为在至少局部地形成为非圆形截面的部位嵌合。
根据这样的结构,仅通过将驱动马达的驱动轴插入于在凸台部的圆筒状突出部形成的驱动轴嵌合孔中,就能够对驱动马达和风向变更板进行止转的同时将它们连结起来。因此,能够简化驱动马达与风向变更板的连结结构,并且能够简化连结作业。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能够得到低价格的能够抑制驱动马达结露的空调机。例如,为了将风向变更板和吹出口外部的驱动马达连接起来所需要的风路形成壁的贯通孔部处的从吹出口到驱动马达的冷气泄漏得到缓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2是从前面下方观察空调机的吹出口的右侧的立体图。
图3是吹出口的水平叶片与驱动水平叶片的驱动马达的连结部的剖视图。
图4是从水平叶片的驱动马达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5是驱动水平叶片的驱动马达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3中的B-B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S1 圆筒状间隙
S2 间隙
1 室内外壳
2 横流式风扇
3 室内热交换器
4 底框
4a 风扇外壳
4b 排水盘
5 前面面板
6 吹出口
7 风向变更板
8 垂直叶片
9 驱动马达
10 (吹出口的)风路形成壁
11 服务盖
12 吸入口
13 空气过滤器
16 连结部
17 密封部件
20 凸台部
21支承壁
22 柱状突出部
23 驱动轴嵌合孔
23a 大径嵌合孔
23b 小径嵌合孔
30 贯通部
31 圆筒状突出部
32 内凸缘部
33 贯通孔
51 安装腿支承部
52 表面限制部
53 侧面限制壁
54 安装螺纹座部
91 轴承部
92 驱动轴
92a 大径轴部
92b 小径轴部
94 安装腿
95 安装孔
96 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例举的示例。例如,例举的特征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是必须的,不如说本实用新型的主题有时存在于比公开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中的所有的特征少的特征中。通过权利要求书来表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空调机的整体结构]
如图1中的侧剖视图所示,实施方式的空调机是壁挂式的室内机,在室内外壳1的内部收纳有横流式风扇2和室内热交换器3。
室内外壳1由底框4和前面面板5构成,从背面到下方前方的吹出口的壁面及形成于该壁面的侧方的侧壁一体化而形成所述底框4,从前面侧观察所述前面面板5作为外装壳体而发挥作用。该底框4和前面面板5是树脂成形品。
由背面上方的背壁、背面下方部的兼起到作为背壁的功能的横流式风扇的风扇外壳4a、形成室内热交换器3的吹出侧的风路的风路侧壁(未图示)、安装在室内热交换器3的下方的排水盘4b、与风扇外壳4a相连的形成吹出口6的风路形成壁10等一体地形成底框4。
吹出口6与配置于室内外壳1的中央部的横流式风扇2连通,形成为从室内外壳1的下方朝向前方吹出空气的形状。此外,在吹出口6具备:风向变更板(例如水平叶片)7,其通过驱动马达的驱动来调节吹出空气的上下方向的风向;和垂直叶片8,通过手动来调节吹出空气的左右方向的风向。对风向变更板7的风向姿势进行变更的驱动马达9(参照图3)被安装在位于吹出口6的风路形成壁10(参照图2、图3)的外侧的室内外壳1内,并通过驱动马达9而与水平叶片7连结。
前面面板5具备安装于底框4的前面侧且作为外装壳体的前面、顶面和侧面。并且,在前面面板5的上表面具备吸入口12。此外,在前面面板5的内侧,在室内热交换器3的前面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3。此外,在前面面板5的前面安装有服务盖11,所述服务盖11用于能够进行空气过滤器13的维护。服务盖11具有以上方部为支点而旋转式地将前面打开的结构,形成为能够容易地对空气过滤器13进行维护。
横流式风扇2以旋转轴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在室内外壳1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为从前方和上方将空气吸入并从下方朝向前方的吹出口6将空气吹出。
室内热交换器3由第一分割热交换器3a和第二分割热交换器3b形成,所述第一分割热交换器3a向横流式风扇2的前方呈三段弯折,所述第二分割热交换器3b位于横流式风扇2的后方上方部。此外,第一分割热交换器3a和第二分割热交换器3b在横流式风扇2的上部连结成端面形成V字状。在这样的被连结的结构物中,避免在该V字状的连结部16出现间隙是困难的。因此,在该连结部16处安装有密封部件17。密封部件17抑制室内空气不经冷却而绕过室内热交换器。如上构成的室内热交换器3安装成,被支承于底框4的风路侧壁、背壁、排水盘部分等。
[风向变更板与驱动马达的连结部的结构]
下面,对驱动吹出口6处的水平叶片7的驱动马达9和风向变更板7经风路形成壁10而连结的连结部分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全闭状态下,水平叶片7形成与底框4的外表面共面的外表面。此外,如图2、图3所示,水平叶片7被轴支承成这样:以在左右的端部立起的凸台部20为中心,利用从前表面观察时与右侧的凸台部20连结的驱动马达9而使前端向下方旋转移动。
下面,对水平叶片7与驱动马达9的连结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水平叶片7的右端部处,对凸台部20进行支承的支承壁21相对于水平叶片7而沿着大致垂直方向立起。并且,该凸台部20形成为这样:在离开水平叶片7规定尺寸的位置与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嵌合。
如图2、图4所示,形成吹出口6的右侧壁的风路形成壁10设置成与支承凸台部20的支承壁21隔开小的间隔。
如图3所示,对风向变更板7的风向姿势进行变更控制的驱动马达9是步进马达,从风路形成壁10的前面侧观察,所述驱动马达9安装在吹出口6的右侧的飘荡着未经冷却的空气的氛围中。
如图3所示,在凸台部20中,从支承壁21的一面、在该情况下从前方观察时从右面向构成吹出口6的风路形成壁10的方向突出有柱状突出部22。在该柱状突出部22的轴心部形成有与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嵌合的驱动轴嵌合孔23。
如图5所示,在驱动马达9的驱动马达主体的水平叶片7侧的侧面突出有对驱动轴92进行轴支承的轴承部91。并且,从该轴承部91向水平叶片7侧突出有驱动轴92。驱动轴92的轴承部侧是截面为长圆形的大径轴部92a,驱动轴92的前端为截面是圆形的小径轴部92b。
如图3所示,在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上形成的驱动轴嵌合孔23的与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的大径轴部92a嵌合的大径嵌合孔23a形成于柱状突出部22的前端侧,与驱动马达9的小径轴部92b嵌合的小径嵌合孔23b形成于大径嵌合孔23a的里侧。
如图3和图6所示,与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的大径嵌合孔23a嵌合的驱动马达9的大径轴部92a的截面为椭圆形,相对于此的大径嵌合孔23a也是截面为椭圆形的孔,大径轴部92a与大径嵌合孔23a嵌合。
如图3和图7所示,与凸台部的柱状突出部22的小径嵌合孔23b嵌合的驱动马达9的小径轴部92b的截面是圆形,相对于此的小径嵌合孔23b也是截面为圆形的孔,小径轴部92b与小径嵌合孔23b嵌合。
如图5所示,驱动马达9突出有一对安装腿94。在安装腿94形成有安装孔95。
该驱动马达9如下地安装于风路形成壁10。
如图3所示,一个安装腿94(图3中的上方的腿)与从风路形成壁10突出的安装腿支承部51抵接,并且被安装腿94的表面限制壁52和侧面限制壁53等围绕。此外,另一个安装腿94与从风路形成壁10突出的安装螺纹座部54抵接,并经安装孔95而螺纹固定于安装螺纹座部54并固定于风路形成壁10。这样,驱动马达9借助于一根螺钉而高精度地安装于风路形成壁10。
并且,在风路形成壁10形成有供凸台部20与驱动轴92的结合部贯通的贯通部30。
贯通部30具有圆筒状突出部31,所述圆筒状突出部31形成为以围绕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侧面的方式从风路形成壁10的平面部向驱动马达9侧突出。此外,在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面与圆筒状突出部31的内周面之间,为了使水平叶片7能够旋转,呈圆筒状地形成有间隙。在本说明书中,将该间隙称为圆筒状间隙S1。此外,为了将从该圆筒状间隙S1的驱动马达9侧的端面泄漏的冷气的通路隔断,在内凸缘部32形成有圆筒状突出部31的前端。
即,在内凸缘部32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33,所述贯通孔33供从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突出的轴承部91贯通,但该贯通孔33的内周面与轴承部9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2构成为,小于在圆筒状突出部31的内周面与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筒状间隙S1。此外,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抵接,或者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以留出制造公差程度的间隙的方式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相邻。
下面,对空调机的制冷运转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空调机制冷运转时,横流式风扇2运转。此外,随着室外机(未图示)的运转,室内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而起作用。另一方面,如空白箭头F所示,从形成于前面面板5的吸入口12吸入室内空气。并且,被吸入到机内的室内空气在作为蒸发器而起作用的室内热交换器3中被冷却,变成冷风而从吹出口6如空白箭头G所示那样地朝向前方被吹出。此时,水平叶片7借助于作为驱动马达9的步进马达而移动到根据使用者的操作指示而设定的角度。
在起到这样的作用的制冷运转中,在水平叶片7与驱动马达9的连结部中,通过吹出口6的冷气的一部分要从形成于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面与圆筒状突出部31的内周面之间的圆筒状间隙S1向驱动马达9的收纳空间泄漏。然而,在圆筒状突出部31的前端形成有内凸缘部32,以便将从该圆筒状间隙S1的驱动马达侧的端面泄漏的冷气遮蔽。即,内凸缘部32的贯通孔33的内周面与插入到贯通孔33中的驱动马达9的轴承部9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2形成得小于所述S1。因此,在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面与圆筒状突出部3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筒状间隙S1由于贯通孔33的内周面与轴承部9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2小而变成受阻状态。
并且,驱动马达9的侧面96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抵接,或者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以留出制造公差程度的间隙的方式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相邻。因此,在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面与圆筒状突出部3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筒状间隙S1也由于该结构而变成更加严重的受阻状态。这样,由于将冷气泄漏通路隔断的结构构成为两级,因此,从圆筒状间隙S1向驱动马达9的设置空间的流动几乎断绝。由此,驱动马达9的冷却得到缓和。
由于实施方式的空调机如上构成,因此能够起到如下的效果。
(1)在风路形成壁10的贯通部30处,在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面与圆筒状突出部3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筒状间隙S1被形成于圆筒状突出部31的前端的内凸缘部32覆盖。因此,风路形成壁10的贯通部30处的从吹出口6向驱动马达9的冷气泄漏被该内凸缘部32遮蔽并得到缓和。
(2)由于驱动马达9被固定于风路形成壁10的侧面,因此能够将驱动马达9的轴心位置与形成于风路形成壁10的贯通部30的轴心位置的公差缩小,由此而能够将贯通孔33的内周面与驱动轴9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2缩小。因此,风路形成壁10的贯通部30处的朝向驱动马达9的冷气流除了借助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的遮蔽效果以外还能够增大对内凸缘部32的贯通孔33处的冷气泄漏的阻力,因此能够进一步地缓和冷气泄漏。
(3)由于驱动马达9固定于风路形成壁10的侧面,因此能够将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与内凸缘部32的平面部的间隔公差缩小。因此,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抵接、或者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以留出制造公差程度的间隙的方式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相邻。由此,能够更加减少冷气向驱动马达9侧泄漏。
(4)由于在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上形成的驱动轴嵌合孔23和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在截面为椭圆形的部分嵌合,因此,仅通过将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插入于驱动轴嵌合孔23中,就能够对驱动马达9和风向变更板7进行止转的同时将它们连结起来。因此,能够简化驱动马达9与风向变更板7的连结结构,并且能够简化连结作业。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地变更。
·风向变更板7不限定于水平叶片。例如,通过在利用设置于风路形成壁10的外侧的驱动马达9而沿着左右方向驱动垂直叶片8的情况下也应用同样的结构,从而能够防止驱动马达9结露。
·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于在吹出口6仅设置水平叶片7并利用驱动马达9来驱动该水平叶片7的情况。
·作为空调机的示例而例举了壁挂式的室内机,但不限于这样的空调机。只要是进行制冷运转的空调机,则也可以同样地应用于其它形式的空调机。
·优选的是,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抵接、或者以留出制造公差程度的间隙的方式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相邻。但是,只要能够在满意的水平上抑制冷气泄漏,则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侧的侧面96也可以与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分离。
·在实施方式的空调机中,吹出口6的风路形成壁10与底框4形成为一体,但风路形成壁10也可以与底框4分体形成。

Claims (5)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具有:
吹出口(6),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
风向变更板(7),其配置在所述吹出口(6),用于使吹出空气的风向可变;和
驱动马达(9),其对所述风向变更板(7)的风向姿势进行变更控制,
所述风向变更板(7)具有在所述驱动马达(9)的侧部与驱动轴(92)嵌合的凸台部(20),
所述凸台部(20)具有:柱状突出部(22),其从所述风向变更板(7)的侧端部向构成所述吹出口(6)的风路形成壁(10)的方向突出;和驱动轴嵌合孔(23),其与形成于该柱状突出部(22)内的所述驱动轴(92)嵌合,
所述风路形成壁(10)具有贯通部(30),所述贯通部(30)供所述凸台部(20)与所述驱动轴(92)的结合部贯通,
所述贯通部(30)具有圆筒状突出部(31)和形成于所述圆筒状突出部(31)的前端的内凸缘部(32),所述圆筒状突出部(31)形成为以围绕所述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侧面的方式从所述风路形成壁(10)的平面部向所述驱动马达(9)侧突出,所述内凸缘部(32)覆盖在所述柱状突出部(22)的外周面与所述圆筒状突出部(3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圆筒状间隙(S1)的所述驱动马达(9)侧,
所述内凸缘部(32)具有贯通孔(33),所述贯通孔(33)供从所述驱动马达(9)突出的所述驱动轴(92)的轴承部(91)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马达(9)以所述轴承部(91)位于所述贯通孔(33)内的方式固定于风路形成壁(10),
所述贯通孔(33)的内周面与所述轴承部(9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S2)小于所述圆筒状间隙(S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马达(9)固定于风路形成壁(10)的侧面,
所述驱动马达(9)的所述驱动轴(92)侧的侧面(96)与所述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抵接、或者以留出制造公差程度的间隙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内凸缘部(32)的表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上形成的驱动轴嵌合孔(23)和所述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构成为在至少局部地形成为非圆形截面的部位嵌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台部(20)的柱状突出部(22)上形成的驱动轴嵌合孔(23)和所述驱动马达(9)的驱动轴(92)构成为在至少局部地形成为非圆形截面的部位嵌合。
CN201420833621.3U 2013-12-26 2014-12-24 空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5892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0553 2013-12-26
JP2013270553A JP5949752B2 (ja) 2013-12-26 2013-12-26 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58927U true CN204358927U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6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362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58927U (zh) 2013-12-26 2014-12-24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49752B2 (zh)
CN (1) CN2043589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2374A (zh) * 2018-08-01 2018-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8545A (zh) * 2017-07-10 2017-11-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CN108458463B (zh) * 2018-03-14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螺钉盖板、空调器
CN108426359B (zh) * 2018-04-28 2023-08-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面板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U2019433870B2 (en) * 2019-03-14 2022-09-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5207A (ja) * 1990-09-05 1992-04-16 Sony Corp レンズ鏡筒のモータ取付構造
JP2530816Y2 (ja) * 1990-10-24 1997-04-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電動リール
JP3468230B2 (ja) * 2001-06-27 2003-11-17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浴室暖房機
JP4004395B2 (ja) * 2002-12-19 2007-11-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2374A (zh) * 2018-08-01 2018-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49752B2 (ja) 2016-07-13
JP2015124950A (ja) 2015-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58927U (zh) 空调机
CN105156344B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
US20110127019A1 (en) Bell-mouth structure of air blower
CN104613557A (zh) 空调室外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和电控盒组件
US20070170827A1 (en) Casing assembly suitable for use in a heat exchange assembly
CN100526728C (zh) 内镶式空调室外机
JP2008175456A (ja)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JP6120203B2 (ja) 遠心送風機
CN207132538U (zh) 出风面板和空调室内机
JP2011158108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4438466U (zh) 空调机
CN202813577U (zh) 具有侧插式滤网的空调内机
CN204835303U (zh) 一种能密封的空调开关柜
JP5292730B2 (ja) 空気調和機
JP6097931B2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WO2016084216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3083026U (zh) 室内机
CN100386569C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JP2008175457A (ja) 床置き式空気調和機
JP5430371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103429966A (zh) 空调机
CN1755229B (zh) 一体型空调器中央空气导流板
CN104053955B (zh) 空气调节机
CN20622251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1021830Y (zh) 管道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