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40783U -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40783U
CN204340783U CN201420823721.8U CN201420823721U CN204340783U CN 204340783 U CN204340783 U CN 204340783U CN 201420823721 U CN201420823721 U CN 201420823721U CN 204340783 U CN204340783 U CN 204340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rear plate
headrest
push rod
p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37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汉辉
韩志峰
金军良
陆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YINDA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YINDA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YINDA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YINDA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237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40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40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40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包括枕杆(1)、枕架(2)、前板(3)、后板(4)、连接块(6)、棘爪(41)、扭簧(21),枕架(2)固定于枕杆(1)的顶部,前板(3)与后板(4)前后设置,且两者下端分别通过前后转动轴(24、25)能转动地设置于枕架(2)上,前转动轴(24)上设置扭簧(21),连接块(6)位于前板(3)左右两边,左连接块的边板(61)能前后移动地伸入后板凹槽(42),右连接块位于后板(4)右侧,左右连接块(6)分别通过前后转轴(31、45)与前板(3)与后板(4)联动在一起,棘爪(41)与侧板(43)活动连接,棘爪(41)相对应的侧板(43)处设置限位弹簧(44),棘齿板(23)与顶杆(24)连接,顶杆(24)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其优点是使用方便、可按照驾驶员需求调整前后位置,且能在调整的任意位置回归初始位置,非常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应用在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背景技术
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车辆过程中身体易产生疲劳,尤其是颈椎部位。为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现有驾驶员座椅上设置有可调节仰角的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起到减轻驾驶员疲劳程度的目的。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3204121217.4名称为《汽车座椅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包括有能脱卸式固定于座椅顶部的枕杆、能使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前后移动的移位装置,所述移位装置设置于枕杆的顶部,所述移位装置包括有枕架、前板、后板、与枕壳相连接的连接块、棘爪、扭簧,在枕架上设置有棘齿,且前板与后板前后设置,连接块位于前板与后板的左右两边,在棘爪位于后板相对应的侧面处设置有棘爪的下端能与棘齿保持相啮合的弹簧。其优点在于:由于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内部装有可调节的移位装置,可以按照驾驶员的实际需求,比如身高、坐姿等能前后调节汽车座椅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位置,因此,不同的驾驶员可以按自己位置进行调节其舒适感,以减缓疲劳的程度,且操作方便,也非常得实用。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希望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在任意位置都能直接回归初始位置,这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必须逐渐向后推至指定位置才能触发相关结构运动归位,使用不够方便,而在仅使用头部来推动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过程中,如果头部向后推动到一定位置已经引起不适感,再用力推后将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使用双手操作,则又需要扭转身体,不够人性化,非常影响使用效果,因此该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按照驾驶员需求调整前后位置,且能在调整的任意位置直接回归到初始位置的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包括有能脱卸式固定于座椅顶部的枕杆、能使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前后移动的移位装置,所述移位装置设置于枕杆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装置包括有枕架、前板、后板、与枕壳相连接的连接块、棘爪、扭簧,所述枕架固定于枕杆的顶部,所述前板与后板为前后设置,且所述前板与后板的下端分别通过前后的转动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枕架上,在前转动轴上设置有能使前板以下端为圆心保持向前转动的状态的扭簧,所述连接块位于前板的左右两边,且左连接块的边板能前后移动地伸入后板左侧的后板凹槽中,右连接块位于后板的右侧,所述左右连接块分别通过前后转轴、与前板与后板的上部活动地联动在一起,所述棘爪与后板相对应的侧板活动相连接,在所述棘爪位于后板相对应的侧板处设置有棘爪的下端能与位于棘齿板顶部的棘齿保持啮合的限位弹簧,所述棘齿板通过与底部向下延伸的且能上下移动的顶杆相连接,所述顶杆与固定于枕杆顶部的控制装置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能控制棘齿上下移动的杠杆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杠杆结构包括凸轮和杠杆,所述杠杆的中部能转动地能使杠杆两端上下摆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凸轮能转动与杠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凸轮的中部通过活动轴与第一支撑架活动相连接,所述凸轮远离杠杆一端能活动地与压杆相连接,所述压杆顶部延伸出外壳的顶部,在压杆上设置有能使凸轮上下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能活动与顶杆的下端活动相连接,在位于顶杆下方的顶杆端部设置有能使顶杆保持向上移动的顶簧。
再改进,所述凸轮远离杠杆一端能活动地与压杆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在凸轮相应位置上设置腰形通孔,所述压杆通过横向的横向轴活动地穿插于腰形通孔中。
再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从顶杆中部横向延伸出的上支撑块、支撑弹簧、下支撑块,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与上支撑块相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下端与下支撑块相连接,所述下支撑块与外壳相固定。
再改进,所述杠杆的中部能转动地能使杠杆两端上下摆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杠杆的中部设置有腰形孔,在腰形孔中活动地设置有铰轴,所述铰轴的两端与第二支撑架的两块竖杆的顶部相固定。
再改进,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能活动与顶杆的下端活动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顶杆的下端连接横向轴,在杠杆的端部设置有腰形腔,所述横向轴活动穿插于腰形腔中。
作为改进,所述后板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凸耳,所述两个凸耳与横向固定于枕架底部的后转动轴活动地连接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棘爪插孔插接在一起,而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插置于侧板对应位置的弹簧孔中。
作为改进,所述枕架的底部通过焊接与枕杆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装置除了在开车时起到一般的固定驾驶员身体的作用外,由于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内部装有可调节的移位装置,可以按照驾驶员的实际需求,比如身高、坐姿等能前后调节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位置,而在任意调整后的位置感到不适宜时,能及时通过按压按压块使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回复到初始位置,因此,不同的驾驶者能按自已需要的位置进行调节满足其舒适感,以减缓疲劳的程度,且操作方便,也非常得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剖去部分外壳露出内部结构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控制装置去除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正面投影图;
图6是图5中杠杆结构处于另一种状态的正面投影图;
图7是图2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图3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III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包括有能脱卸式固定于座椅顶部的枕杆1、能使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前后移动的移位装置,所述移位装置设置于枕杆1的顶部,所述移位装置包括有枕架2、前板3、后板4、与枕壳相连接的连接块6、棘爪41、扭簧21,所述枕架2固定于枕杆1的顶部,所述前板3与后板4为前后设置,且所述前板3与后板4的下端分别通过前后的转动轴24、25能转动地设置于枕架2上,在前转动轴24上设置有能使前板3以下端为圆心保持向前转动的状态的扭簧21,所述连接块6位于前板3的左右两边,且左连接块的边板61能前后移动地伸入后板4左侧的后板凹槽42中,右连接块位于后板4的右侧,所述左右连接块6分别通过前后转轴31、45与前板3与后板4的上部活动地联动在一起,所述棘爪41与后板4相对应的侧板43活动相连接,在所述棘爪41位于后板4相对应的侧板43处设置有棘爪41的下端能与位于棘齿板23顶部的棘齿22保持啮合的限位弹簧44,所述棘齿板23通过与底部向下延伸的且能上下移动的顶杆24相连接,所述顶杆24与固定于枕杆1顶部的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抵抗扭簧21的扭力而使前板3与后板4保持向后转动的状态。
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5,所述外壳5内设置有能控制棘齿22上下移动的杠杆结构。所述杠杆结构包括凸轮52和杠杆53,所述杠杆53的中部能转动地能使杠杆53两端上下摆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55上,所述凸轮52能转动与杠杆5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凸轮52的中部通过活动轴与第一支撑架54活动相连接,所述凸轮52远离杠杆53一端能活动地与压杆51相连接,所述压杆51顶部延伸出外壳5的顶部,在压杆51上设置有能使凸轮52上下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杠杆53的另一端能活动与顶杆24的下端活动相连接,在位于顶杆24下方的顶杆端部设置有能使顶杆24保持向上移动的顶簧58。所述凸轮52远离杠杆53一端能活动地与压杆51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在凸轮52相应位置上设置腰形通孔56,所述压杆51通过横向的横向轴活动地穿插于腰形通孔56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从顶杆24中部横向延伸出的上支撑块7、支撑弹簧71、下支撑块72,所述支撑弹簧71的上端与上支撑块7相连接,所述支撑弹簧71的下端与下支撑块72相连接,所述下支撑块72与外壳5相固定。所述杠杆53的中部能转动地能使杠杆53两端上下摆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55上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杠杆53的中部设置有腰形孔57,在腰形孔57中活动地设置有铰轴,所述铰轴的两端与第二支撑架55的两块竖杆的顶部相固定。所述杠杆53的另一端能活动与顶杆24的下端活动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顶杆24的下端连接横向轴,在杠杆53的端部设置有腰形腔59,所述横向轴活动穿插于腰形腔59中。第一支撑杆54对应位置设置有当凸轮52远离杠杆53一侧向上转动时阻止杠杆53向左上侧继续转动的限位凸块73。
后板4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凸耳46,所述两个凸耳46与横向固定于枕架2底部的后转动轴25活动地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弹簧44的一端与棘爪插孔47插接在一起,而所述限位弹簧44的另一端插置于侧板43对应位置的弹簧孔中。所述枕架2的底部通过焊接与枕杆1固定在一起,。
工作原理:使用时,驾驶员坐上座椅后,按照自己的实际位置可向后移动地调整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的位置,使自己的坐姿处于一个最舒适的状态,当需要将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回复到初始位置时只需按下按压块即可,使用该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在长时间开车中能起到减缓疲劳,保护驾驶员头颈的作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包括有能脱卸式固定于座椅顶部的枕杆(1)、能使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前后移动的移位装置,所述移位装置设置于枕杆(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装置包括有枕架(2)、前板(3)、后板(4)、与枕壳相连接的连接块(6)、棘爪(41)、扭簧(21),所述枕架(2)固定于枕杆(1)的顶部,所述前板(3)与后板(4)为前后设置,且所述前板(3)与后板(4)的下端分别通过前后的转动轴(24、25)能转动地设置于枕架(2)上,在前转动轴(24)上设置有能使前板(3)以下端为圆心保持向前转动的状态的扭簧(21),所述连接块(6)位于前板(3)的左右两边,且左连接块的边板(61)能前后移动地伸入后板(4)左侧的后板凹槽(42)中,右连接块位于后板(4)的右侧,所述左右连接块(6)分别通过前后转轴(31、45)与前板(3)与后板(4)的上部活动地联动在一起,所述棘爪(41)与后板(4)相对应的侧板(43)活动相连接,在所述棘爪(41)位于后板(4)相对应的侧板(43)处设置有棘爪(41)的下端能与位于棘齿板(23)顶部的棘齿(22)保持啮合的限位弹簧(44),所述棘齿板(23)通过与底部向下延伸的且能上下移动的顶杆(24)相连接,所述顶杆(24)与固定于枕杆(1)顶部的控制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5),所述外壳(5)内设置有能控制棘齿(22)上下移动的杠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结构包括凸轮(52)和杠杆(53),所述杠杆(53)的中部能转动地能使杠杆(53)两端上下摆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55)上,所述凸轮(52)能转动与杠杆(5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凸轮(52)的中部通过活动轴与第一支撑架(54)活动相连接,所述凸轮(52)远离杠杆(53)一端能活动地与压杆(51)相连接,所述压杆(51)顶部延伸出外壳(5)的顶部,在压杆(51)上设置有能使凸轮(52)上下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杠杆(53)的另一端能活动与顶杆(24)的下端活动相连接,在位于顶杆(24)下方的顶杆端部设置有能使顶杆(24)保持向上移动的顶簧(5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52)远离杠杆(53)一端能活动地与压杆(51)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在凸轮(52)相应位置上设置腰形通孔(56),所述压杆(51)通过横向的横向轴活动地穿插于腰形通孔(56)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从顶杆(24)中部横向延伸出的上支撑块(7)、支撑弹簧(71)、下支撑块(72),所述支撑弹簧(71)的上端与上支撑块(7)相连接,所述支撑弹簧(71)的下端与下支撑块(72)相连接,所述下支撑块(72)与外壳(5)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53)的中部能转动地能使杠杆(53)两端上下摆动地设置于第二支撑架(55)上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杠杆(53)的中部设置有腰形孔(57),在腰形孔(57)中活动地设置有铰轴,所述铰轴的两端与第二支撑架(55)的两块竖杆的顶部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53)的另一端能活动与顶杆(24)的下端活动相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顶杆(24)的下端连接横向轴,在杠杆(53)的端部设置有腰形腔(59),所述横向轴活动穿插于腰形腔(59)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4)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凸耳(46),所述两个凸耳(46)与横向固定于枕架(2)底部的后转动轴(25)活动地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弹簧(44)的一端与棘爪插孔(47)插接在一起,而所述限位弹簧(44)的另一端插置于侧板(43)对应位置的弹簧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架(2)的底部通过焊接与枕杆(1)固定在一起。
CN201420823721.8U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Active CN204340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3721.8U CN20434078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3721.8U CN20434078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40783U true CN204340783U (zh) 2015-05-20

Family

ID=53224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3721.8U Active CN20434078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407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558A (zh) * 2015-10-26 2016-01-13 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可实现保护乘员颈部安全的主动头枕
CN111231795A (zh) * 2018-01-08 2020-06-05 台州锐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舒适型的汽车座椅配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558A (zh) * 2015-10-26 2016-01-13 成都云科新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可实现保护乘员颈部安全的主动头枕
CN111231795A (zh) * 2018-01-08 2020-06-05 台州锐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舒适型的汽车座椅配件
CN111231795B (zh) * 2018-01-08 2021-05-14 海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舒适型的汽车座椅配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9928B (zh) 自动头枕
CN203611809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203255001U (zh) 汽车座椅头枕
WO2006000203A3 (de) Kopfstütze für einen fahrgastsitz
CN20434078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
CN206406783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106379205B (zh)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CN206968479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汽车驾驶员座椅
CN204210340U (zh) 汽车座椅及汽车
TWM479891U (zh) 自行車之座管總成
KR20170073866A (ko) 2중 회동 등받이가 구비된 의자
CN204340780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1727666U (zh) 可折叠翼式轮椅
CN203864493U (zh) 一种带有六向调节功能头枕的汽车座椅
US20130200242A1 (en) Adjustable seat support
CN204383256U (zh) 用于车辆的后排座椅的可调节肩部支撑器
CN207028948U (zh) 一种能防止汽车头枕前后晃动的头枕结构
CN206277990U (zh) 汽车座椅上的头枕骨架结构
CN205866459U (zh) 用于学生宿舍的多功能变型折叠椅
CN206306899U (zh) 一种便于收纳和实用的汽车杯套架
CN207028952U (zh) 能防止汽车头枕前后晃动的头枕结构
CN204712910U (zh) 儿童汽车座
CN206589746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加固装置
CN209159497U (zh) 一种便于休息的副驾背骨架总成
CN204659902U (zh) 一种新型摇摆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