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25163U -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25163U
CN204325163U CN201420816211.8U CN201420816211U CN204325163U CN 204325163 U CN204325163 U CN 204325163U CN 201420816211 U CN201420816211 U CN 201420816211U CN 204325163 U CN204325163 U CN 204325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line
raw material
fermentation
upper cover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162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童
邓仕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yuan Niuni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yuan Niuni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yuan Niuni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yuan Niuni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162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25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25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251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包括发酵设备,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料储存池,密闭输送装置,发酵装置,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产线,实用了无臭原料储存池,发酵和二次发酵装置能够完全保证原料发酵,密闭输送装置能够保证原料输送过程中的无臭,另外还包括了废气处理系统,将臭味和有害气体通过处理排出生产线,使得整条生产线无臭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背景技术
有机肥的制备一般都需要大量的粪便、腐殖质、植物的茎叶等原料进行混合发酵制备,目前大部分农家肥料都是将这些原料进行堆放进行自然发酵,由于发酵菌在有氧条件下会分解加快,尤其是夏季温度较高,物体腐败较快,会分解出大量异味物质,甚至有可能使肥效降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已经开始普及,目前主要是使用发酵设备将发酵菌与有机肥原料进行混合,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发酵,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时间,能够控制肥料的肥效和大批量的生产。但是大批量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对于原料的储存,现在依然是通过露天堆放,造成大量的异味,而且物体腐败后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而且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及发酵的不充分,均会导致环境中弥漫着异味,更会影响有机肥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臭环保的有机肥生产线。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有机肥生产线,包括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包括发酵设备,包装设备,还包括:
原料储存池,密闭输送装置,发酵装置,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原料储存池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储存池的底部上;所述出料口连接有物料输送设备;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方,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侧壁上方开合实现所述储存池的启闭;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第一电机、外壳和第一螺旋叶片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旋转的第一螺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夹层,两端封闭,形成轴向环状通道;外壳内设有第一物料仓,所述第一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料仓内;所述夹层内层具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夹层外壁设置有风机,空气通过夹层在所述环状通道中流动,并通过所述通风孔进入第一螺旋叶片所在的第一物料仓;
所述有机肥发酵装置,包括支架、发酵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壳之间形成夹套;所述夹套内设置有电热丝和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连通所述内壳;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内壳;两个搅拌装置,平行于所述内壳的一条边并排安装于所述内壳内,且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包括由侧壁和地面以及上盖形成的箱体;在所述侧壁上设有一进料和出料门,所述地面上设有增氧设备,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排风口以及排风管道;其中,所述增氧设备包括柱状增氧管,设置在所述增氧管上的若干通风口,所述增氧设备通过外置的增氧风机为所述箱体中送风。
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包括:
废气引出装置,所述废气引出装置包括:排风通道,连接有机肥原料储存池、有机肥发酵装置和二次增氧发酵装置;
余热回收装置,设置于废气引出装置和集气装置之间;
集气装置,连接所述废气引出装置,另一端设置于碱洗池内;
水洗池,碱洗池收集的气体通过排风装置进入水洗池;水洗池收集的气体进入排放塔;
排放塔,塔顶设置有排放口,塔下部的腔体内设有处理液喷淋装置;
处理液配置池,通过循环泵将所述处理液泵送至排放塔下部腔体。
优选的,所述原料储存池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桨、搅拌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储存池内原料液位以下。
优选的,所述原料储存池的上盖由活动部和固定部组成,所述电机和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
优选的,所述原料储存池的传动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
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牵引绳,由滚轮支撑,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
优选的,所述发酵装置进料口具体包括固体进料口、固液混合物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发酵装置还包括若干液体喷头,设置于所述内壳内,位于顶部;所述液体喷淋器连接有所述液体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发酵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二次增氧发酵装置的上盖为倒锥形上盖。
优选的,所述碱洗池和水洗池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包括发酵设备,包装设备,还包括:原料储存池,密闭输送装置,发酵装置,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臭有机肥料储存池包括侧壁上盖和底部,形成密闭空间,既能够储存大量原料,又降低了原料在自然条件下堆放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护了生产环境。并且由于所述上盖上包括了电机,能够控制上盖开合,在原料运输到厂区后,控制上盖打开,然后将原料注入所述储存池内,再控制电机合上所述上盖,又由于上盖上有搅拌装置,所以在更方便原料通过所述底部的出料口出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由于提供了夹层,和风机,风机通过夹层,进入物料仓,在气流的吹动下,能够使固液混合的物料输送更加顺畅,并且在停止生产或出现故障时不用拆开设备进行检修,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在设备底部设置有向上增氧送风的增氧设备,通过增氧,加大未发酵原料的快速发酵,所述上盖上连接的排风口和排风管道用于排出二次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增氧设备既能够快速对未发酵和腐熟的原料进行再发酵,又能够使只能被有氧菌发酵的原料进行发酵,使原料充分腐熟,另外,不需要自然摊凉发酵,解决了异味问题,提高了肥效。优选的,所述水洗池和排放塔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在设备底部设置有向上增氧送风的增氧设备,通过增氧,加大未发酵原料的快速发酵,所述上盖上连接的排风口和排风管道用于排出二次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增氧设备既能够快速对未发酵和腐熟的原料进行再发酵,又能够使只能被有氧菌发酵的原料进行发酵,使原料充分腐熟,另外,不需要自然摊凉发酵,解决了异味问题,提高了肥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处理系统在进行废气处理时,打开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由一个总风机将有机肥原料储存池1、有机肥发酵装置2和二次增氧发酵装置3中的废气通过废气引出装置引出,而发酵装置和二次增氧发酵装置中输出的废气有大量余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4的热交换实现热量的回收,可以用于发酵装置的发酵,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热能的地方。集气装置将所有废气收集后,首先通过碱洗池清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然后再进入水洗池,除去氨气,但是由于碱洗池中的碱液会随着水蒸气增加,以及长时间的处理后,碱液浓度降低,而水洗池中的氨水浓度会逐渐饱和,所以在排放塔中还设置有硫酸亚铁除去硫化氢和氨气,最终实现废气的零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臭有机肥原料储存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臭有机肥原料储存池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臭有机肥原料储存池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臭有机肥原料储存池活动部开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肥原料输送装置的夹层及通风孔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肥原料输送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有机肥原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肥发酵设备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肥发酵设备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肥发酵设备搅拌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有机肥发酵设备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的增氧管布局示意图;
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的增氧管截面图;
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的增氧管立体示意图;
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并联示意图;
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无臭的有机肥生产线。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肥料自古就是人类耕作的必备品,从农家肥到现代的化肥,一直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品,虽然现代社会城市人已经很少能够接触到肥料,但是对于依然是农业为主的地区,肥料成为了提高产量,加快作物生产速度的必备品。现代社会提倡有机食物的推广,由于化肥的高残留,不易清洗,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危害,有机肥料又一次成为了肥料的主要发展方向。肥料的主要指标是肥效、土壤板结度、流失率等等。对于传统有机肥,环境友好度好,但是流失率较高,虽然不易造成土壤板结,但是对于改善土壤的质量的能力也不是很明显。而新型有机肥通过不同原料的复配,以及多种发酵菌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有机肥的肥效和改善土壤的能力。但是新型的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多种原料的混杂堆放会生成大量有害气体和异味,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如图20所示,包括包装设备6,还包括:包括原料储存池1,密闭输送装置2,发酵装置3,二次增氧发酵装置4及废气处理装置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原料储存池,如图1~图4所示,包括:包括侧壁11和底部12组成的池体以及上盖13,还包括:出料口121,设置于所述储存池的底部12上;所述出料口121连接有物料输送设备14;搅拌装置131,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所述上盖13在所述侧壁11上方开合实现所述储存池的启闭。按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机132,设置于所述上盖13上方,通过传动机构15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传动机构选自皮带轮组、滑轮组、齿轮或齿条等本领域人员熟知的传动机构,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电机的运转,带动所述上盖进行运动。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151、滑轮152和牵引绳153。所述滑轮152,设置于所述支架151上;牵引绳153,由滚轮152支撑,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部13a,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132。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上还设置有所述牵引绳153的收卷装置,通过电机的功输出端转动方向不同,实现牵引绳的收放,从而实现活动部13a的开启和关闭。但所述收卷装置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收卷装置,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盖3优选由活动部13a和固定部13b,所述搅拌装置131和所述电机132以及传动机构15均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更优选的,如图1~图4所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311、搅拌桨1313、搅拌轴1312;所述搅拌电机1311设置于所述上盖13的上表面,所述搅拌轴1312贯穿所述上盖13,连接所述搅拌电机和所述搅拌桨1313;所述搅拌桨1313位于储存池内原料液位以下。
另外,为了使原料在输送中更加的方便,如图3所示所述储存池底部12的内表面由若干倾斜于水平面的斜面组成,所述出料口121位于所述若干倾斜水平面的交汇处。优选的,所述底部表面为方锥形或漏斗形,所述出料口连接有物料输送设备。所述出料口连接有物料输送设备14,所述物料输送设备14选自螺旋输送机、传送皮带等本领域人员熟知的物料输送设备,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当需要储存有机肥原料时,通过电机132的驱动所述牵引绳拉动所述活动部13a,所述活动部13a与所述固定部13b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连接方式,并未在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储存池的启闭即可,优选为所述活动部13a与所述固定部通过合页或铰链连接。
另外,为了能够更好的防止异味和有害气体的溢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存池部分或全部设置于地面以下,这样既降低了施工难度,又能够有效的防止气味的溢出。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和搅拌装置均可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启动和关闭,所述电机和搅拌装置通过电路与所述计算机进行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工作人员只要在控制室就可以实现储存池的启闭,降低了工作人员受到有害气体危害的几率。
传统的堆肥方法异味重,皮带传送会使异味更加严重,所以本发明使用密闭的螺旋输送机作为原料的输送设备,但是,为了避免传统的螺旋输送机针对固液混合原料的输送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有机肥原料输送装置,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电机、外壳和螺旋叶片以及驱动所述螺旋叶片旋转的螺旋轴,所述外壳设有夹层,两端封闭,形成轴向环状通道;外壳内设有第一物料仓,所述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物料仓内;所述夹层内层具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夹层外壁设置有风机,空气通过夹层在所述环状通道中流动,并通过所述通风孔进入螺旋叶片所在的物料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装置由于提供了夹层,和风机,风机通过夹层,进入物料仓,在气流的吹动下,能够使固液混合的物料输送更加顺畅,并且在停止生产或出现故障时不用拆开设备进行检修,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有机肥原料输送装置包括:外壳21,螺旋叶片22、螺旋轴23、环状通道212、通风口213、进料口24、出料口27、电机25和风机26;所述螺旋轴23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进行旋转,搜书外壳21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两端封闭,形成沿轴向的环状通道212,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物料仓211,所述螺旋叶片22和所述螺旋轴23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料仓内211,另外所述夹层内层具有若干通风孔213;所述夹层外壁设置有风机26,空气通过夹层在所述环状通道212中流动,并通过所述通风孔213进入螺旋叶片22所在的第一物料仓211。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物料仓211与所述螺旋叶片22同轴。所述通风口213设置于所述螺旋叶片22连接螺旋轴23处与所述夹层内壁上的轴向相对应的位置如图6或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通风口的直径为5~15mm。通风口过大原料会进入环形通道中,过小的直径通风量无法满足推动原料以及清洁物料仓的要求。
一般原料发酵都在发酵箱或发酵罐中,而一般发酵箱或发酵罐的入口都在上部,均比原料堆或原料池要高,所以物料输送装置都是倾斜于水平面设置,而为了更好的输送物料,优选在所述进料口再加一个螺旋输送机,如图8所示,加一个第二物料仓28,而所述第二物料仓28内也包括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物料仓28轴向方向相同的第二螺旋轴29和安装在所述第二螺旋轴29上的第二螺旋叶片210,以及驱动所述第二螺旋轴210的第二电机211。所述进料口24设置于所述第二物料仓28表面。更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肥原料输送装置与原料储存池的出料口直接连接,原料能够迅速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进入到第一料仓内进行输送,并且使第一物料仓更方便固定和安装,不会因为与原料储存池出料口的位置问题而无法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肥发酵装置,如图9所示包括支架3a、发酵箱体3b,所述箱体包括外壳31,安装于所述支架3a上;内壳32,设置在所述外壳31内部,且与外壳之间形成夹套33;所述夹套33内设置有电热丝38和冷却装置39,位于所述内壳32的外表面;还包括进料口35,设置于所述箱体3b的顶部且连通所述内壳32;出料口36,设置于所述箱体3b的底部,连通所述内壳32;两个搅拌装置341和342,平行于所述内壳的一条边并排安装于所述内壳32内,且两搅拌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
为了保证不同原料和生物菌能够使用同一发酵设备,如图10所示,所述进料口具体包括固体进料口353、固液混合物进料口352和液体进料口351。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液混合物进料口352有关连接有螺旋输送机,输送禽畜的粪便,腐殖质,植物茎叶等混合的原料。而固体进料口是加入固态发酵菌或固态原料。所述液体进料口可以加入水和液态的发酵菌溶液,而液体进料口351通过圆柱状液体喷淋头3511可向180度的范围内喷洒液体,并且在搅拌装置搅拌时均匀的与原料接触。
按照本实用新型,发酵过程是放热过程,而持续的发酵又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如何能够让温度够均匀,才能发酵更均匀,通过温度的平衡调整发酵的稳定和均匀,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发酵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310,设置于所述内壳内部。又由于发酵过程是放热过程,所以如果温度过高,就需要通过冷却装置对内壳进行冷却,从而降低内壳内部发酵反应的温度。如果能够达到快速的响应和调整,本实用新型除了所有的设备都通过电路与计算机连接,使用计算机控制各个设备的运转之外,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表面有保温层,在加热时能够保证温度不会降,所述内壳外表面有导热层,在加热时能快速升温,温度过高时,冷却装置开始冷却,内壳能够迅速使物料温度降低到合适的范围。。
按照本实用新型,如图11所示所述两个搅拌装置包括螺旋芯轴3m,安装在所述螺旋芯轴3m上的螺旋叶片3n,以及驱动所述螺旋芯轴旋转的电机3k。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为一般电机或减速机,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电机位置可以定在夹套中。
在发酵制备有机肥过程中,发酵菌在分解发酵原料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原料分解本身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所以,还包括废气排管道37,位于箱体3b顶部。
进一步的,为了使发酵好的有机肥半成品更快速的输出,如图12所示,所述内壳底部为漏斗状。还包括干燥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下部,连接所述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由侧壁和地面以及上盖形成的箱体41;在所述侧壁上设有一进料和出料门42,所述地面上设有增氧设备,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排风口44以及排风管道45;
其中,如图15、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增氧设备包括柱状增氧管43,设置在所述增氧管上的若干通风口431,所述增氧设备通过外置的增氧风机为所述箱体中送风。
按照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增氧更加均匀,所述柱状增氧管为多条管路进行交叉设置,具体选择为十字形,井字形,丰字形或平行排列。图15所示为多个丰字形管件。
由于发酵本身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会产生大量的热,发酵料中的有害、异味气体以及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在发酵菌的作用下大量溢出,通过排风口和排风管道进入处理设备后排放至大气中,而将所述上盖设计为具有倒锥形46的上盖如图14所示,气体的排放过程更加容易,不会使内部气压快速升高而产生安全隐患。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单一的箱体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所以优选的所述二次增氧发酵由多个所述箱体41并联组成。如图18所示,所述4a为并联后的总排气管道,4b为并联后的总增氧管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包括由侧壁和地面以及上盖形成的箱体;在所述侧壁上设有一进料和出料门,所述地面上设有增氧设备,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排风口以及排风管道;其中,所述增氧设备包括柱状增氧管,设置在所述增氧管上的若干通风口,所述增氧设备通过外置的增氧风机为所述箱体中送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在设备底部设置有向上增氧送风的增氧设备,通过增氧,加大未发酵原料的快速发酵,所述上盖上连接的排风口和排风管道用于排出二次发酵过程中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增氧设备既能够快速对未发酵和腐熟的原料进行再发酵,又能够使只能被有氧菌发酵的原料进行发酵,使原料充分腐熟,另外,不需要自然摊凉发酵,解决了异味问题,提高了肥效。
虽然在将原料发酵后得到的有机肥已经没有异味,但是在原料储存池、发酵设备和二次增氧发酵设备中依然存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氨气和硫化氢。为了处理上述废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废气处理系统如图19所示,包括:
废气引出装置,所述废气引出装置包括:排风通道55,连接有机肥原料储存池51、有机肥发酵装置52和二次增氧发酵装置53;余热回收装置54,设置于废气引出装置和集气装置56之间;
集气装置56,连接所述废气引出装置,另一端设置于碱洗池57内;水洗池59,碱洗池57收集的气体进入水洗池59;水洗池59收集的气体进入排放塔512;
排放塔512,塔顶设置有排放口514,塔下部的腔体内设有处理液喷淋装置513;
处理液配置池510,通过循环泵511将所述处理液泵送至排放塔下部腔体。所述碱洗池和水洗池之间设置有引风机58。所述水洗池和排放塔之间设置有引风机581。所述碱洗池内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所述处理液配置池内的处理液为硫酸亚铁溶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气处理系统在进行废气处理时,打开集气装置,所述集气装置由一个总风机将有机肥原料储存池51、有机肥发酵装置52和二次增氧发酵装置53中的废气通过废气引出装置引出,而发酵装置和二次增氧发酵装置中输出的废气有大量余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54的热交换实现热量的回收,可以用于发酵装置的发酵,也可以用于其他需要热能的地方。集气装置将所有废气收集后,首先通过碱洗池清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然后再进入水洗池,除去氨气,但是由于碱洗池中的碱液会随着水蒸气增加,以及长时间的处理后,碱液浓度降低,而水洗池中的氨水浓度会逐渐饱和,所以在排放塔中还设置有硫酸亚铁除去硫化氢和氨气,最终实现废气的零排放。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包括发酵设备,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原料储存池,密闭输送装置,发酵装置,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及废气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原料储存池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储存池的底部上;所述出料口连接有物料输送设备;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盖上方,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侧壁上方开合实现所述储存池的启闭;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第一电机、外壳和第一螺旋叶片以及驱动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旋转的第一螺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有夹层,两端封闭,形成轴向环状通道;外壳内设有第一物料仓,所述第一螺旋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物料仓内;所述夹层内层具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夹层外壁设置有风机,空气通过夹层在所述环状通道中流动,并通过所述通风孔进入第一螺旋叶片所在的第一物料仓;
所述有机肥发酵装置,包括支架、发酵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且与外壳之间形成夹套;所述夹套内设置有电热丝和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内壳的外表面;进料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且连通所述内壳;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内壳;两个搅拌装置,平行于所述内壳的一条边并排安装于所述内壳内,且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二次增氧发酵装置包括由侧壁和地面以及上盖形成的箱体;在所述侧壁上设有一进料和出料门,所述地面上设有增氧设备,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排风口以及排风管道;其中,所述增氧设备包括柱状增氧管,设置在所述增氧管上的若干通风口,所述增氧设备通过外置的增氧风机为所述箱体中送风。
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包括:
废气引出装置,所述废气引出装置包括:排风通道,连接有机肥原料储存池、有机肥发酵装置和二次增氧发酵装置;
余热回收装置,设置于废气引出装置和集气装置之间;
集气装置,连接所述废气引出装置,另一端设置于碱洗池内;
水洗池,碱洗池收集的气体通过排风装置进入水洗池;水洗池收集的气体进入排放塔;
排放塔,塔顶设置有排放口,塔下部的腔体内设有处理液喷淋装置;
处理液配置池,通过循环泵将所述处理液泵送至排放塔下部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存池的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桨、搅拌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储存池内原料液位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存池的上盖由活动部和固定部组成,所述电机和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存池的传动机构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
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牵引绳,由滚轮支撑,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进料口具体包括固体进料口、固液混合物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还包括若干液体喷头,设置于所述内壳内,位于顶部;所述液体喷淋器连接有所述液体进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壳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增氧发酵装置的上盖为倒锥形上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池和水洗池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池和排放塔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CN201420816211.8U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5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6211.8U CN20432516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16211.8U CN20432516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25163U true CN204325163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1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162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25163U (zh) 2014-12-19 2014-12-19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2516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1444A (zh) * 2015-10-31 2016-01-06 重庆渝牛食品有限公司 用于糖浆输送的泵
CN110452028A (zh) * 2019-08-23 2019-11-15 谢国天 一种有机肥生产线及有机肥制备方法
CN110938525A (zh) * 2019-11-25 2020-03-3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物发酵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1444A (zh) * 2015-10-31 2016-01-06 重庆渝牛食品有限公司 用于糖浆输送的泵
CN110452028A (zh) * 2019-08-23 2019-11-15 谢国天 一种有机肥生产线及有机肥制备方法
CN110938525A (zh) * 2019-11-25 2020-03-3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物发酵装置
CN110938525B (zh) * 2019-11-25 2024-01-3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有机物发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16027U (zh) 自动堆肥机
CN204702749U (zh) 卧式厌氧发酵反应器
CN203320008U (zh) 基于农村废弃物厌氧发酵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CN204325163U (zh) 一种环保无臭有机肥生产线
CN103204719A (zh) 利用太阳能处置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装置
JPS58199792A (ja) 有機材料を好気性醗酵処理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620414A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CN103964903A (zh)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厌氧与好氧发酵耦合装置
CN106116734A (zh)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好氧堆肥装置和好氧堆肥方法
CN210419798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有机肥发酵装置
CN212425907U (zh) 一种有机肥塔式发酵设备
CN111454087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提温的气包式堆肥装置及其堆肥方法
CN201062264Y (zh) 立式机械搅拌沼气装置
CN205774176U (zh)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好氧堆肥装置
CN215440259U (zh) 一种厨余垃圾三段式发酵处理系统
CN204325164U (zh) 一种有机肥发酵装置
CN210765153U (zh) 一种炭-肥联产系统
TWI668200B (zh) 有機廢棄物倉式腐熟發酵方法
CN211226952U (zh) 一种肥料化有机废弃物的装置
CN208362205U (zh) 一种环保型立式塔筒式鸡粪发酵罐
CN201301318Y (zh) 高保温绿色环保沼气池
CN208087517U (zh) 一种基于循环水箱自动加热的再生有机肥生产设备
CN207347414U (zh) 一种畜禽粪便脱水系统
CN206308240U (zh) 一种圈养猪原粪专用沼气发酵装置
CN219058887U (zh) 一种带有生物质炭的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