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7397U -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7397U
CN204307397U CN201420784012.3U CN201420784012U CN204307397U CN 204307397 U CN204307397 U CN 204307397U CN 201420784012 U CN201420784012 U CN 201420784012U CN 204307397 U CN204307397 U CN 204307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tray
housing
downflow weir
downspout
steam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40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SS SYSTEMS Co.,Ltd.
Suzhou Gs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S SYSTEMS Co Ltd
Czech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SS SYSTEMS Co Ltd, Czech Machiner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SS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40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7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7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7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包括:壳体、塔盘、降液部、引流板、含溶剂油入口、蒸汽入口、气体出口和油出口。壳体为一个圆柱状结构,塔盘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上,引流板设于塔盘下端,含溶剂油入口对称设于壳体顶端的侧面,蒸汽入口设于壳体底端的侧面,气体出口设于壳体的顶部,油出口设于壳体底部。其中,降液部包括:侧溢流堰、中部溢流堰、侧降液管和中部降液管,侧溢流堰设于第一塔盘的外延两侧,中部溢流堰设于第二塔盘的中心两侧,侧溢流堰与壳体内壁组成侧降液管,对称的中部溢流堰之间组成中部降液管。本实用新型与单溢流型汽提塔的相比,拥有更大的过滤量,满足不同生产需求,增加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汽提塔,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溶剂的汽提塔。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溢流型的汽提塔塔盘的结构均是大半圆型的结构。上下塔盘交替,这种塔盘在适用于汽提塔直径小于2米,产量小于90m3/h的情况下。在汽提塔直径大于2米后,混合油从上层到下层所经历的路径太长,塔盘上的液位梯度超出设计要求,增大了降液管的负荷,从而影响效率。因此需对汽提塔的内部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包括:壳体、塔盘、降液部、引流板、含溶剂油入口、蒸汽入口、气体出口和油出口,所述壳体为一个圆柱状结构,所述塔盘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引流板设于塔盘下端,所述含溶剂油入口对称设于壳体顶端的侧面,所述蒸汽入口设于壳体底端的侧面,所述气体出口设于壳体的顶部,所述油出口设于壳体底部;
其中,所述降液部包括:侧溢流堰、中部溢流堰、侧降液管和中部降液管,所述侧溢流堰设于第一塔盘的外延两侧,所述中部溢流堰设于第二塔盘的中心两侧,所述侧溢流堰与壳体内壁组成侧降液管,所述中部溢流堰之间组成中部降液管。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复数个,所述观察窗设于壳体表面。
进一步,所述塔盘上包括传质部和缓冲部,所述传质部上设有复数通 气孔,所述塔盘分为:第一塔盘和第二塔盘。
进一步,所述第一塔盘由两块对称的弓形半圆盘结构组成,所述第一塔盘的缓冲部设于第一塔盘的外侧,所述第一塔盘的中间与中部溢流堰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塔盘的形状为圆盘型结构的两边去掉一个相同形状的弓形半圆盘结构组成,所述第二塔盘的缓冲部设于第二塔盘的中间,所述第二塔盘的两侧与侧溢流堰连接。
进一步,所述蒸汽入口包括:蒸汽进口、蒸汽管道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进口设于壳体底端的侧面,所述蒸汽管道为管状结构,所述蒸汽管道与蒸汽进口连接,所述蒸汽出口的一端与蒸汽管道连接,所述蒸汽出口另一端朝上,所述蒸汽出口设于塔盘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降低降液管的负荷。
2.改善塔盘上的液位梯度。
3.针对大量待处理液体时候,采用双管道溢流方式,能够在有效的空间内提高汽提塔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第一塔盘结构图。
图3为第二塔盘结构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观察窗110、塔盘200、第一塔盘210、第二塔盘220、传质部230、缓冲部240和通气孔250。
降液部300、侧溢流堰310、中部溢流堰320、侧降液管330和中部降液管340。
引流板400、含溶剂油入口500、蒸汽入口600、蒸汽进口610、蒸汽 管道620、蒸汽出口630、气体出口700和油出口8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第一塔盘结构图。图3为第二塔盘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包括:壳体100、塔盘200、降液部300、引流板400、含溶剂油入口500、蒸汽入口600、气体出口700和油出口800,壳体100为一个圆柱状结构,塔盘200固定于壳体100的内壁上,引流板400设于塔盘200下端,含溶剂油入口500对称设于壳体100顶端的侧面,蒸汽入口600设于壳体底端的侧面,气体出口700设于壳体100的顶部,油出口800设于壳体100底部;
其中,降液部300包括:侧溢流堰310、中部溢流堰320、侧降液管330和中部降液管340,侧溢流堰310设于第一塔盘210的外延两侧,中部溢流堰340设于第二塔盘220的中心两侧,侧溢流堰310与壳体100内壁组成侧降液管330,中部溢流堰320之间组成中部降液管310。
壳体100包括:观察窗110,观察窗110为复数个,观察窗110设于壳体100表面。
塔盘200上包括:传质部230和缓冲部240,传质部230上设有复数通气孔250,塔盘200分为:第一塔盘210和第二塔盘220。
如图2所示,第一塔盘210由两块对称的弓形半圆盘结构组成,第一塔盘210的缓冲部240设于第一塔盘210的外侧,第一塔盘210的中间与中部溢流堰320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塔盘220的形状为圆盘型结构的两边去掉一个相同形状的弓形半圆盘结构组成,第二塔盘220的缓冲部240设于第二塔盘220的中间,第二塔盘220的两侧与侧溢流堰310连接。
蒸汽入口600包括:蒸汽进口610、蒸汽管道620和蒸汽出口630,蒸 汽进口610设于壳体100底端的侧面,蒸汽管道620为管状结构,蒸汽管道620与蒸汽进口610连接,蒸汽出口630的一端与蒸汽管道620连接,蒸汽出口630另一端朝上,蒸汽出口630设于塔盘200下方。
与传统的但溢流型汽提塔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没有什么变化。利用水蒸汽蒸馏的原理,在蒸馏的最后阶段,脱除混合油中残留的油液,使油液的含量降低到50ppm以下。使用范围: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加工过程中,蒸馏系统最后阶段油液/油的分离过程。其工作原理是:含溶剂油液通过含溶剂油入口500进入壳体100内,油液流至塔盘200上,受到引流板400引导,均匀分布于塔盘200上。
油液一方面会被侧溢流堰310和中部溢流堰320挡住,侧溢流堰310、中部溢流堰320与塔盘板200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被遮挡在塔盘板200上的油液不断累积,当累积的油液超过侧溢流堰310和中部溢流堰320的高度,油液就会流向下方的塔盘板200,直至油液从油出口800流出。
而蒸馏过程则是,蒸汽通过蒸汽进口610进入壳体100,然后通过蒸汽管道620将蒸汽传输至蒸汽出口630,蒸汽出口630再将蒸汽向上传输。蒸汽向上蔓延后,通过通气孔250使位于塔盘200上的油液的温度升高,由于油液易挥发,因此溶剂从油液中分离,并与水蒸气融合。
本实用新型意在改变单溢流型汽提塔处理量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从塔盘200和降液部300的结构上做出了以下改进。
采用双塔盘设计。本实用新型的塔盘200包括:第一塔盘210和第二塔盘220,其主要的设计思路是配合降液部300实现双路溢流。如图1所示,我们会发现,第一塔盘210和第二塔盘220是从上至下依次排序。实现了液体从中间向两边,再向中间的流动轨迹。其中,第一塔盘210中间空,与连接的中部溢流堰320形成了中部降液管340,这样液体就会从中部降液管340流向下方的第二塔盘220。第二塔盘220两侧空,与连接的侧溢流堰310形成了侧降液管330。液体通过中部降液管340从第一塔盘210聚集后流向第二塔盘220,然后再通过侧降液管330向两端溢出,大大增加了流量,减少了降低降液管的负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塔盘(200)、降液部(300)、引流板(400)、含溶剂油入口(500)、蒸汽入口(600)、气体出口(700)和油出口(800),所述壳体(100)为一个圆柱状结构,所述塔盘(200)固定于壳体(100)的内壁上,所述引流板(400)设于塔盘(200)下端,所述含溶剂油入口(500)对称设于壳体(100)顶端的侧面,所述蒸汽入口(600)设于壳体底端的侧面,所述气体出口(700)设于壳体(100)的顶部,所述油出口(800)设于壳体(100)底部;
其中,所述降液部(300)包括:侧溢流堰(310)、中部溢流堰(320)、侧降液管(330)和中部降液管(340),所述侧溢流堰(310)设于第一塔盘(210)的外延两侧,所述中部溢流堰(340)设于第二塔盘(220)的中心两侧,所述侧溢流堰(310)与壳体(100)内壁组成侧降液管(330),所述中部溢流堰(320)之间组成中部降液管(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观察窗(110),所述观察窗(110)为复数个,所述观察窗(110)设于壳体(100)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盘(200)上包括:传质部(230)和缓冲部(240),所述传质部(230)上设有复数通气孔(250),所述塔盘(200)分为:第一塔盘(210)和第二塔盘(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盘(210)由两块对称的弓形半圆盘结构组成,所述第一塔盘(210)的缓冲部(240)设于第一塔盘(210)的外侧,所述第一塔盘(210)的中间与中部溢流堰(3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盘(220)的形状为圆盘型结构的两边去掉一个相同形状的弓形半圆盘结构组成,所述第二塔盘(220)的缓冲部(240)设于第二塔盘(220)的中间,所述第二塔盘(220)的两侧与侧溢流堰(3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入口(600)包括:蒸汽进口(610)、蒸汽管道(620)和蒸汽出口(630),所述蒸汽进口(610)设于壳体(100)底端的侧面,所述蒸汽管道(620)为管状结构,所述蒸汽管道(620)与蒸汽进口(610)连接,所述蒸汽出口(630)的一端与蒸汽管道(620)连接,所述蒸汽出口(630)另一端朝上,所述蒸汽出口(630)设于塔盘(200)下方。
CN201420784012.3U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Active CN204307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4012.3U CN204307397U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4012.3U CN204307397U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7397U true CN204307397U (zh) 2015-05-06

Family

ID=53129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4012.3U Active CN204307397U (zh) 2014-12-11 2014-12-11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739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6935A1 (zh) * 2017-07-06 2019-01-10 南通锐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液盘液相强化分布结构
CN111282304A (zh) * 2020-03-28 2020-06-16 河南恒天久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气体上升独立通道的闪蒸塔塔盘
CN114702089A (zh) * 2022-04-12 2022-07-05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污水汽提塔的降液管溢流堰扰动装置及污水汽提塔
CN115253354A (zh) * 2022-07-25 2022-11-01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筛板塔板单元组件、汽提塔式装置及粮油深加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6935A1 (zh) * 2017-07-06 2019-01-10 南通锐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受液盘液相强化分布结构
CN111282304A (zh) * 2020-03-28 2020-06-16 河南恒天久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气体上升独立通道的闪蒸塔塔盘
CN114702089A (zh) * 2022-04-12 2022-07-05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污水汽提塔的降液管溢流堰扰动装置及污水汽提塔
CN115253354A (zh) * 2022-07-25 2022-11-01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筛板塔板单元组件、汽提塔式装置及粮油深加工方法
CN115253354B (zh) * 2022-07-25 2023-08-18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筛板塔板单元组件、汽提塔式装置及粮油深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07397U (zh) 一种双溢流型汽提塔
CN205532562U (zh) 一种油田采出液就地分水及水处理装置
CN202590429U (zh) 一种带有再分布器和/或垂直挡板的填料萃取塔
CN202289562U (zh) 油水分离器
CN102626558A (zh) 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回收装置
CN203610009U (zh) 化工行业用机械式气液分离器
CN208097446U (zh) 用于填料塔侧线抽出的液体收集器
CN206315801U (zh) 一种用于筛板塔的塔盘
CN209196824U (zh) 具有分离器的高压汽包及具有该高压汽包的高压锅炉
CN203648122U (zh) 一种浮阀塔的塔板气液传质改进结构
CN103060085B (zh) 全浸泡连续微分逆流浸出器
CN101343994B (zh) 油、气、水、甲醇四相分离器
CN202237391U (zh) 甲苯油水分离器
CN205392080U (zh) 一种用于吸收塔的分离装置
CN205669018U (zh) 一种用于生物柴油预处理脱酸装置
CN203400519U (zh) 一种分离溶剂的汽提塔
CN202942692U (zh) 旋流除砂器
CN204219958U (zh) 烟气净化器
CN104548658A (zh) 一种带隔板的高效提取罐
CN205073724U (zh) 新型热岛式油水分离器
CN202983445U (zh) 一种生产间二氟苯的精馏塔用气液分离器
CN102583248B (zh) 一种紧凑式三合一氯化氢合成炉
CN209612581U (zh) 一种制氧制氮中压缩空气用的除水装置
CN206262127U (zh) 一种闪蒸罐
CN108893136A (zh) 一种延迟焦化大吹汽产生的污油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4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in Taicang City Sheng Jing Road, No. 168

Patentee after: SUZHOU GSS MACHINERY CO.,LTD.

Patentee after: GSS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400 Chengxiang City, Suzhou province Taicang City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GSS SYSTEMS (SUZHOU) CO.,LTD.

Patentee before: GSS SYSTEM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27

Address after: 2154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in Taicang City Sheng Jing Road, No. 168

Patentee after: SUZHOU GSS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4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in Taicang City Sheng Jing Road, No. 168

Patentee before: SUZHOU GSS MACHINER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SS SYSTEM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