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00575U -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00575U
CN204300575U CN201420781453.8U CN201420781453U CN204300575U CN 204300575 U CN204300575 U CN 204300575U CN 201420781453 U CN201420781453 U CN 201420781453U CN 204300575 U CN204300575 U CN 204300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insulation building
pipeline
flexibly connecting
bell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14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烜
曾德民
蒋航军
杜志超
高晓明
王伟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 Ltd Of China Inst Of Architectural Standard Design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 Of China Inst Of Architectural Standard Desig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 Of China Inst Of Architectural Standard Design filed Critical Co Ltd Of China Inst Of Architectural Standard Design
Priority to CN2014207814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00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00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005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包括波纹管和连接在波纹管端部的接头,波纹管的外侧套接网套,网套与接头的连接处设置网套压紧环,波纹管的内侧设置圆形热塑性橡胶衬垫。该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变形能力大,拉伸强度高且易于清理其内部积存的残留物。所述施工方法解决了隔震层管道震时不能发生变形,以及如何进行管道的柔性连接问题,易于实施,提高了隔震建筑的震后整体安全性,避免震时隔震层管道破坏引起次生灾害,达到隔震建筑的预期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隔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隔震建筑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背景技术
地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留给社会最惨烈的一幕莫过于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隔震建筑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建筑物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房屋结构与基础隔离开,利用隔震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建筑物的震动周期大大延长,震动频率明显降低,以减少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损坏或倒塌。隔震技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建筑隔震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建筑隔震支座技术的应用也较完备。柔性管段的连接工艺是隔震技术的配套技术,在普通铸铁管道中间段安装柔性管段。柔性管段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变形范围为300mm~800mm,柔性管段的安装长度范围为400mm~1200mm,可以显著提高普通铸铁管道的抗震能力。然而,现有普通金属波纹管在建筑中用于管道的补偿性连接,位移变形较小,不适于应用在隔震建筑中,且普通金属波纹管中易有残留物积存,不易清理。因此,为满足建筑隔震的功能要求,需要对现有的金属波纹管进行改进。
在目前的隔震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不考虑铸铁管道的柔性连接问题,或者不清楚如何进行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的施工,而直接以铸铁管、PVC管等穿过隔震层。在地震时,隔震层管道破损,进而引起多种次生灾害,严重影响隔震建筑的隔震效果,也影响了建筑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用于解决现有金属波纹管位移变形小,不适于应用在隔震建筑中,且普通金属波纹管中易有残留物积存,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包括波纹管和连接在波纹管端部的接头,波纹管的外侧套接有网套,网套与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网套压紧环,所述波纹管的内侧设置圆形热塑性橡胶衬垫。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橡胶衬垫通过开姆洛克与波纹管粘结为一体,橡胶衬垫的厚度为3mm,波纹管的环形波纹单波厚度小于2mm,波纹间的波距不大于3.5mm。
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网套为钢丝网套,接头为活套法兰,活套法兰的法兰盘上开设若干个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在现有技术金属波纹管的基础上,在波纹管的内侧设置圆形热塑性橡胶衬垫,从而设计出一种适用于隔震建筑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本实用新型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拉伸强度高,变形能力大,并且易于清除波纹管中积存的残留物,在隔震建筑中的使用,可有效提高隔震建筑震后隔震层管道的安全性。此外,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易于工厂加工成型,造价便宜。
本实用新型所述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在隔震层中的普通铸铁管道中间段安装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的施工方法,解决了隔震建筑的铸铁管道、PVC管道等在震时不能发生变形的问题。该施工方法易于实施,可以提高隔震建筑的震后整体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促进隔震技术的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施工方法的通用性强,可以灵活选择隔震层顶板施工或底板施工,或是在隔震层顶板和底板同时施工,缩短施工周期。此外,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通过法兰和螺栓与其两端的隔震层管道固定连接,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加装快速、便捷。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施工方法在隔震层管道中加装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以保证地震时,隔震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避免震时隔震层管道破坏引起次生灾害,达到隔震建筑的预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在隔震建筑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在隔震建筑中的竖向安装立面图;
图4是实施例三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在隔震建筑中的水平安装平面图;
图5是图4中所示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水平安装平面图的A-A剖面图;
图6是图4中所示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水平安装平面图的B-B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部结构;2、隔震层;3、下部结构及基础;4、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5、隔震层管道;6、隔震支座及其上下支柱(墩);7、固定台架;8、法兰;9、固定台架预埋件;10、螺栓孔;11、波纹管;12、网套;13、橡胶衬垫;14、网套压紧环;15、接头;16、地面式移动车动平台;17、配管移动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包括波纹管11和设置在波纹管11端部的接头15,在波纹管11的外侧套接网套12,在网套12与接头15的连接处固定有网套压紧环14,以便将网套12固定在波纹管11的外侧。特别地,在波纹管11的内侧设置圆形热塑性橡胶衬垫13,提高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拉伸强度和变形能力,并且便于清除波纹管11中积存的残留物。
为防止在无压状态下橡胶衬垫13塌落,橡胶衬垫13与波纹管11采用开姆洛克进行粘结。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橡胶衬垫13的厚度为3mm,波纹管11的环形波纹单波厚度小于2mm,波纹间的波距不大于3.5mm。
作为一种优选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所述网套12为钢丝网套,该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即为金属波纹管,接头15选用活套法兰,并在活套法兰的法兰盘上开设若干个螺栓孔10,活套法兰与待连接的隔震层管道5端部的法兰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适用于隔震建筑,按装在穿越隔震层22的隔震层管道5中,用于隔震层管道5的补偿性连接,避免震时隔震层管道5破坏引起次生灾害。
隔震建筑的上部结构1通过隔震支座及其上下支柱(墩)6与其下方的下部结构及基础3相分离,隔震支座及其上下支柱(墩)6所在的空间形成隔震层2,隔震层管道贯穿隔震层2并连接隔震建筑的上部结构1。隔震层2将上部结构1和下部结构及基础3隔离开来,通过隔震装置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隔震建筑的上部结构1传输,可以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1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目前的隔震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不考虑铸铁管道的柔性连接问题,或者不清楚如何进行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施工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隔震建筑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如图2所示,其具体工艺流程为:
步骤一:确定隔震层2的净高度,根据隔震层2的使用用途(地下车库、地下室等),确定隔震层2的净高度,进一步确定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安装位置和长度,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长度应满足不小于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位移要求;
步骤二:安装隔震层管道5,安装不同用途的隔震层管道5至隔震层2,按照步骤一确定的隔震层2高度及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安装位置和长度进行安装;
步骤三:安装固定台架7,依据步骤一确定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长度和位置,进行支撑隔震层管道5的固定台架7的安装。为了提高固定台架7安装的牢固性,可以在隔震层2的适当位置设置固定台架预埋件9;
步骤四:安装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依据步骤一的要求,将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和隔震层管道5在法兰8处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所述施工方法的优选,本实施例所述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可以选用金属波纹管,所述隔震层管道5为铸铁管道或PVC管道,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通过法兰8和螺栓与其两端的铸铁管道或PVC管道固定连接。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橡胶衬垫13的厚度为3mm,波纹管11的环形波纹单波厚度1.8mm,波纹间的波距为3.5mm。
在需要竖向安装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时,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隔震建筑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安装的具体工艺流程为:
步骤一:确定隔震层2的净高度,根据隔震层2的使用用途(地下车库、地下室等),确定隔震层2的净高度,进一步确定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安装位置和长度,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长度应满足不小于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位移要求;
步骤二:在隔震层2顶板施工时,在隔震层2顶板上预埋固定台架预埋件9。为了便于施工,在隔震层2顶板和底板均预埋固定台架预埋件9;
步骤三:安装隔震层铸铁管道或PVC管道,安装不同用途的铸铁管道或PVC管道至隔震层2,按照步骤一确定的隔震层2的高度及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安装位置和长度进行安装;
步骤四:安装固定台架7,依据步骤一确定的柔性连接管4的长度和位置,安装支撑铸铁管道或PVC管道的固定台架7。如图2所示,固定台架7与固定台架预埋件9固定连接;
步骤五:安装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依据步骤一的要求,将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和铸铁管道(或PVC管道)在法兰8处进行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为竖向管柔性连接,隔震层2的净高度为3.4m,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采用金属波纹管,金属波纹管的垂直长度为1.2m,金属波纹管的实际长度为1.4m,穿越隔震层2的管道为铸铁管,固定台架高度为500mm。
实施例3
在隔震层2中安装实施例1所述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为水平方向时,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给出隔震建筑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安装的具体工艺流程为:
步骤一:确定隔震层2的净高度,根据隔震层2的使用用途(地下车库、地下室等),确定隔震层2的净高度,进一步确定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安装位置和长度,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长度应满足不小于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位移要求;
步骤二:在隔震层2的顶板和底板适当位置预埋固定台架预埋件9,并在待加装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隔震层2底板上,铺设地面式移动车动平台16。作为本步骤的优选,地面式移动车动平台16可以选用热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铺设;
步骤三:安装隔震层铸铁管道或PVC管道,安装不同用途的铸铁管道或PVC管道至隔震层2,按照步骤一确定的隔震层2的高度及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安装位置和长度进行安装;
步骤四:安装固定台架7,依据步骤一确定的柔性连接管4的长度和位置,安装支撑铸铁管道或PVC管道的固定台架7。固定台架7与固定台架预埋件9固定连接;
步骤五:安装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依据步骤一的要求,将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和铸铁管道或PVC管道在法兰8处进行螺栓固定连接,可以借助配管移动车17牵引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配管移动车17在地面式移动车动平台16上移动施工。
本实施例中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为水平方向管道柔性连接,可以实现多条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的同步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隔震层2中的铸铁管道或PVC管道上可以安装一条以上的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4。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3)

1.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包括波纹管和连接在波纹管端部的接头,波纹管的外侧套接有网套,网套与接头的连接处设置有网套压紧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的内侧设置圆形热塑性橡胶衬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衬垫通过开姆洛克与波纹管粘结为一体,橡胶衬垫的厚度为3mm,波纹管的环形波纹单波厚度小于2mm,波纹间的波距不大于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套为钢丝网套,接头为活套法兰,活套法兰的法兰盘上开设若干个螺栓孔。
CN201420781453.8U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0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1453.8U CN204300575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1453.8U CN204300575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00575U true CN204300575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14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00575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005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343A (zh) * 2014-12-12 2015-04-0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连接管道及其用于隔震建筑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2343A (zh) * 2014-12-12 2015-04-0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连接管道及其用于隔震建筑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2343B (zh) 一种隔震建筑柔性连接管道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5465481A (zh) 顶管工作井顶进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929148B (zh) 风力发电塔基础环基础的倒装加固系统及其加固方法
CN209194766U (zh) 一种建筑物隔震结构
CN101949173B (zh) 矩管柱与h形钢梁竖向外联刚接节点
CN204828955U (zh) 地锚套管承插架空支架
CN204300575U (zh) 一种隔震建筑用柔性连接管道
CN209686856U (zh) 深基坑地下室外墙钢管扣件斜撑单侧支模体系
CN204510926U (zh) 采油注氮机用组合式移动隔音降噪房
CN103015432A (zh) 一种坡道基坑钢管撑换撑施工方法
CN108086523B (zh) 轻钢混凝土砌块组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7017300U (zh) 一种波纹钢板挡土墙
CN108505545B (zh) 一种地埋管组穿建筑基础筏板的防水做法
CN102912858B (zh) 一种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及其实现方法
CN110282557A (zh) 辅助安装平台和用桥式起重机安装车间内高空管道的方法
CN103924788A (zh) 既有建筑之间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4574450U (zh) 一种大差异沉降下的地下室管道连接结构
CN205188982U (zh) 一种矩形工作井的可拆式支护体系
CN205013862U (zh) 屋面管道安装支架
CN104251236A (zh) 一种耦合式安装结构
CN208501735U (zh) 预制管廊
CN203904838U (zh) 一种用于高铁软土地基现场箱梁施工的新型支架结构
CN208310404U (zh) 单元式悬挂毛竹生态围墙
CN206669120U (zh) 一种柔性铸铁排水管道吊架
CN204828926U (zh) 钢波纹管式共同管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