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66083U -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66083U
CN204266083U CN201420745241.4U CN201420745241U CN204266083U CN 204266083 U CN204266083 U CN 204266083U CN 201420745241 U CN201420745241 U CN 201420745241U CN 204266083 U CN204266083 U CN 204266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rake teeth
hot
blast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452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士敏
李旋
刘彦峰
马登成
薛金钢
王晓君
邱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207452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66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66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660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包括底盘车,底盘车的车架上安装有路面预热系统、热风加热输送系统以及耙松加热系统:耙松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且与地面距离可调的加热耙齿,加热耙齿内部中空,加热耙齿可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运动;热风加热输送系统包括热风炉,热风炉提供的加压热风输送给加热耙齿并从加热耙齿内部作用于地面;路面预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加热墙,加热墙位于加热耙齿和驾驶室之间,其与地面间的距离可调节。本实用新型对沥青路面进行二次加热并从深层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好效率高,耙松时耙齿阻力小,对沥青骨料级配破坏小,有利于旧沥青混合料的回收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养护机械技术领域内的沥青路面加热耙松设备,具体是一种可对沥青路面深层直接进行加热,加热并耙松沥青路面的耙松加热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发展迅速,沥青路面投入使用以后,在车载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出现各种损坏现象,为了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保证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需要及时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维修。在沥青路面的翻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废旧沥青料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为了尽可能不破坏旧沥青混合料保证旧沥青料的性能,需要先对旧沥青路面进行预热软化再耙松。
现有的旧沥青路面热再生设备都是先对沥青路表面进行预热,然后对路面进行翻松;但由于沥青混合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加热设备产生的热量很难从沥青路表面传递到路面深层,通过提高加热设备的温度可以适当提高沥青路面深层的温度但沥青路表面又会因温度过高而出现起火焦化现象,而通过延长加热时间也可提高沥青路面深层的温度但这样又会消耗更多的燃料并且会降低施工效率。
如果沥青路面温度过低,在对沥青路面耙松过程中不但会大大增加耙松设备的阻力加快设备损坏,而且容易破坏沥青混合料的原有级配,降低混合料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既能保证加热效率又能提高沥青路面深层的加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包括底盘车,底盘车的车架上安装有路面预热系统、热风加热输送系统以及耙松加热系统:耙松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且与地面距离可调的加热耙齿,加热耙齿内部中空,加热耙齿可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运动;热风加热输送系统包括热风炉,热风炉提供的加压热风输送给加热耙齿并从加热耙齿内部作用于地面;路面预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加热墙,加热墙位于加热耙齿和驾驶室之间,其与地面间的距离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的耙松加热系统还包括通过第二液压缸安装在车架底部的第二运动支架,第二运动支架上设置有与地面平行设置的耙齿安装板,耙齿安装板上安装所述的加热耙齿;第二运动支架上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耙齿安装板在第二运动支架上沿底盘车行进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联轴器,联轴器将电机输出的扭矩传递给一个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的第二运动支架上沿底盘车行进方向设置有一对传动丝杠,传动丝杠的端部安装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两个传动丝杠上对称安装有丝杠螺母,所述的耙齿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盘车的车架上设置有燃油箱,燃油箱通过输油管将燃油输送给安装在热风炉上的燃烧器,燃烧器上设置有向燃烧器中输送空气的助燃风机,燃油和空气在燃烧器中混合后,通过燃油喷嘴喷入热风炉中燃烧;热风炉上通过第二空气输送管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向热风炉中鼓入空气,空气与燃油燃烧产生的烟气混合并在热风炉的炉膛内进行换热形成高压热风,高压热风经热风输送管提供给加热耙齿。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风输送管垂直穿过车架设置,热风输送管由不同的管道无缝对接而成,可自由伸缩但热风不会从管道连接处逸出;热风输送管的下端安装有热风罩,热风罩为上小下大的伞状结构,热风罩上部与热风输送管贯连,下端安装所述的耙齿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耙齿安装板上分布有多排多列安装孔,所述的加热耙齿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耙齿安装板上,热风炉中的高压热风经过热风输送管、热风罩、耙齿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从加热耙齿的内部作用在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墙安装在车架底部的第一运动支架上,加热墙平行于地面设置,而第一运动支架通过第一液压缸连接在车架底部;在底盘车的车架上设置有燃气存储罐,燃气存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通过燃气输送管输送至气化器,气化器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气化为气态的燃气输送至加热墙,而在加热墙上安装有通过第一空气输送管连接加热墙的送风机;加热墙中分布有金属纤维烧结毡,燃气和空气混合后在金属纤维烧结毡表面燃烧,产生的红外线作用于地面。
进一步地,在连接气化器和加热墙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和燃气压力开关,在加热墙中安装有用于控制加热墙燃气通断的燃气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盘车的驾驶室中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上设置有利用控制手柄调整的第一液压换向阀,用于控制第一液压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液压缸由驾驶室中设置的第二液压换向阀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预热和加热耙齿配合的方式,首先采用红外辐射的方式对路面进行预热,继而利用带有加热功能的耙齿作用于沥青颅面,采用一个装置完成传统操作中两步才能完成的工作,有效地节约了能源,提高了作业效率;
2)采用了空心耙齿结构,能将高压热风通过耙齿作用于经过加热墙预热后的路面,路面进行耙松的过程中,能同时对耙齿接触部位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加热,从而使沥青软化松动,便于耙松过程,使加热效果更好;
3)采用双重加热的方式,较现有技术中提高加热温度或加热时间的做法相比,有效地避免了沥青路面出现火焦化而影响耙松效率的情况,同时节约了能源,能对路面较深层次的沥青充分加热软化,使耙松效果好;
4)由于对路面进行了充分的预热和耙松过程的加热过程,使路面充分软化,这样在耙松过程中,不易打碎旧沥青混合料的骨料,对混合料的级配破坏小,便于废料的后续利用,同时保护了路面结构;
5)路面充分软化后,使耙齿在工作时面临的阻力更小,有效地提高了耙齿以及其附属结构的使用寿命,使装置的使用效能更高;
6)整个装置集成在底盘车上,便于操控其在各种路况下工作,转场方便;利用液压方式控制调整预热装置和耙松装置与地面的距离,使整体结构的可靠性高,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路面预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加热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耙松加热系统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驾驶室,2—燃气存储罐,3—燃气输送管,4—燃油箱,5—热风输送管,6—热风炉,7—炉膛,8—助燃风机,9—燃烧器,10—第二空气输送管,11—鼓风机,12—输油管,13—第一带轮,14—第二带轮,15—减速箱,16—第二液压缸,17—电机,18—热风罩,19—加热耙齿,20—第一液压缸,21—第一空气输送管,22—加热墙,23—送风机,24—第一运动支架,25—车架,26—控制台,27—第一液压换向阀,28—轴承,29—丝杠螺母,30—紧固螺钉,31—传动丝杠,32—皮带,33—联轴器,34—耙齿安装板,35—第二运动支架,36—第二液压换向阀,37—压力调节阀,38—燃气压力开关,39—燃气电磁阀,40—空气压力开关,41—气化器,42—燃油喷嘴,43—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的沥青路面耙松过程中,需要对路面进行预热,再进行耙松,需要两个过程。然而,路面预热时,为充分使沥青路面得到软化以利于耙松,常采用对同一地点进行长时间加热或者提高加热温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缺陷是,耗费更多的能源,同时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在长时间或着高温的作用下,沥青路面易出现焦化现象,反而影响到耙松过程;另外,预热过后进行耙松,需要较为紧密的配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做到有效配合,使得路面软化后复又变硬,给实际操作过程带来许多麻烦。
针对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耙松装置,采用一体化结构,预热和耙松过程无缝对接,使路面充分软化而利于耙松过程,同时有效保护了路面结构,使路面作业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如图1所示,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包括底盘车,底盘车的车架25上安装有路面预热系统、热风加热输送系统以及耙松加热系统:耙松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25底部且与地面距离可调的加热耙齿19,加热耙齿19内部中空,加热耙齿19可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运动;热风加热输送系统包括热风炉6,热风炉6提供的加压热风输送给加热耙齿19并从加热耙齿19内部作用于地面;路面预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25底部的加热墙22,加热墙22位于加热耙齿19和驾驶室1之间,其与地面间的距离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沥青路面预热系统产生的红外线对沥青路面进行快速预热,然后将加热耙齿19伸入被预热软化的沥青路面的深层,热风加热输送系统供送的热风通过加热耙齿19的端部排出对沥青路面深层进行二次加热,同时通过加热耙齿19的左右移动对软化的沥青路面进行耙松。
路面预热系统和耙松加热系统集成在底盘车的车架25上,一前一后设置,随着底盘车的向前运动,只要调整好预热速率和车速,在底盘车稳速行驶的情况下,能使预热和耙松过程紧密配合,随着车辆的行进,即能完成路面的耙松,较传统的方式相比,仅通过一个设备既能完成整体工作。
用于对路面进行预热的为加热墙22,加热墙22通过红外辐射的方式作用于路面,红外线能对沥青混凝土达到2~3英寸的穿透能力,满足实际使用时的要求;而加热墙22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在路况结构较好的情况下,可将加热墙22调整至与路面比较接近的程度,使红外辐射能有效作用于地面,提高预热效率;加热墙22的位置较加热耙齿19更靠近驾驶室1,这样车辆在向前运动时更加便于配合。
耙松加热系统中,作用在路面的为加热耙齿19,这是一种在耙齿中设置中空通道的结构,耙齿在翻耙路面时,通过其中空结构将加压的高温热风作用在其翻开的路面结构中,使路面结构得到二次加热软化;由于加压热风直接作用于路面内部,使热风与路面结构能有更充分、更广的接触面积,在保证热风温度的情况下,二次加热能使路面达到良好的软化程度,从而使耙松过程效率更高。
用于为加热耙齿19提供高压热风的为热风加热输送系统,该系统利用设置在车架25上的热风炉6,热风炉6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提供给加热耙齿19,通过加热耙齿19内部作用在路面。高温高压气体可通过燃油燃烧和空气混合产生,燃油燃烧后体积增大产生高温,与输送的空气混合后以高压混合烟气的形式输出,使路面得到充分的加热。
将上述系统集成在底盘车上,不仅便于系统之间的配合过程,还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机动性,便于转移至作业路段,同时能利用自动驾驶的方式,使整个耙松过程自动完成,节约大量人力。
为了使本装置能更好工作,实用新型人进一步提供以下结构特征:
耙松加热系统还包括通过第二液压缸16安装在车架25底部的第二运动支架35,第二运动支架35上设置有与地面平行设置的耙齿安装板34,耙齿安装板34上安装所述的加热耙齿19;第二运动支架35上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耙齿安装板34在第二运动支架35上沿底盘车行进方向运动。
加热耙齿19是以靠近九十度的角度作用在地面的,以使耙齿能充分伸入并翻开路面;为了调整加热耙齿19入路程度,同时便于底盘车的转移过程,设置了第二液压缸16结构;第二液压缸16伸长或收缩时,能调整第二运动支架35与路面之间的距离,也就调整了加热耙齿19伸入路面的程度。当然加热耙齿19也可以为弯刀状,利于切割过程。为了便于翻开路面,耙齿需要一定的往复运动,本方案中,利用电机17和传动机构,将电机17的扭矩转化为耙齿安装板34的水平往复运动,继而带动加热耙齿19运动。往复运动时,可以以第二运动支架35为固定装置,采用槽配合或齿配合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另外,为便于自动化过程,还可以在其中一部分加热耙齿19上设置传感器,以监控加热耙齿19伸入路面的阻力程度,从而自动或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调整路面预热系统的加热程度和加热墙22、耙齿安装板34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以能通过最优的配合完成实际工作。
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17连接的联轴器33,联轴器33将电机17输出的扭矩传递给一个减速箱15,减速箱1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带轮13;所述的第二运动支架35上沿底盘车行进方向设置有一对传动丝杠31,传动丝杠31的端部安装有第二带轮14,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之间通过皮带32连接;两个传动丝杠31上对称安装有丝杠螺母29,所述的耙齿安装板34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29上。
如图4所示,一种较为优选的传动机构,是利用联轴器33、带轮等传递扭矩:第二运动支架35上设置有传动丝杠31,传动丝杠31通过轴承28安装在第二运动支架35上;作为耙齿安装板34运动轨道,耙齿安装板34通过紧固螺钉30固定在丝杠螺母29上,从而安装在传动丝杠31上;电机17运作时,依次通过联轴器33、减速箱15将转速进行合理调节,然后利用第一带轮13、皮带32、第二带轮14的配合,转换为传动丝杠31的转动过程;而传动丝杠31转动时,使传动丝杠31上的丝杠螺母29移动,而带动耙齿安装板34运动,使加热耙齿19以运动的方式作用在路面;通过改变电机17的转动方向,可改变加热耙齿19的运动方向。
底盘车的车架25上设置有燃油箱4,燃油箱4通过输油管12将燃油输送给安装在热风炉6上的燃烧器9,燃烧器9上设置有向燃烧器9中输送空气的助燃风机8,燃油和空气在燃烧器9中混合后,通过燃油喷嘴42喷入热风炉6中燃烧;热风炉6上通过第二空气输送管10连接有鼓风机11,鼓风机11向热风炉6中鼓入空气,空气与燃油燃烧产生的烟气混合并在热风炉6的炉膛7内进行换热形成高压热风,高压热风经热风输送管5提供给加热耙齿19。
如图3所示,利用车架25上充分的空间,安装燃油箱4和热风炉6结构,燃油通过燃油输送管缓缓输送到燃烧器9中,燃烧器9的作用是,将适量的燃油以及助燃风机8提供的空气进行混合,再通过燃油喷嘴42喷入热风炉6中。燃油喷嘴42喷出燃油时,使燃油被雾化状,分散为小颗粒,继而进行点燃,同汽车发动机中燃烧过程类似,燃油雾化提供了更充分的燃烧条件,与助燃风机8提供的部分空气剧烈燃烧,在炉膛7内进行换热过程,体积骤然增大,产生高温高压烟气;此时再利用鼓风机11通过第二空气输送管10中向热风炉6中输送充足空气,与烟气混合后经过热风输送管5提供给加热耙齿19,而完成热风的产生、输送过程。通过调整两次进风量可控制燃烧过程和热风的风压、温度等。
热风输送管5垂直穿过车架25设置,热风输送管5由不同的管道无缝对接而成,可自由伸缩但热风不会从管道连接处逸出;热风输送管5的下端安装有热风罩18,热风罩18为上小下大的伞状结构,热风罩18上部与热风输送管5贯连,下端安装所述的耙齿安装板34。
热风输送管5在承载输送热风的过程中,还要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加热耙齿19作用于底面的过程中,路面结构不同会导致加热耙齿19上下运动,如热风输送管5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容易造成其折断。采用这种无缝对接的结构,能使热风输送管5伸缩,则加热耙齿19运动时,也不会使热风输送管5受到影响。无缝对接的一种结构是,采用不同管径的管道,较小管径的管道的外径和较大管道的内径相仿并伸入到较大的管道中,使较小管径的管道外壁紧密接触较大管道的内壁并能滑动,由此形成热风输送管5,并可添加密封结构保证在滑动的过程中的密封性。热风输送管5的最下端安装热风罩18,以便于和加热耙齿19配合。热风罩18相对密闭,在其的大端紧密安装耙齿安装板34,耙齿安装板34外壁与热风罩18大端固结,使热风进入热风罩18后,只能经过耙齿安装板34以进入到加热耙齿19中。
耙齿安装板34上分布有多排多列安装孔,所述的加热耙齿19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耙齿安装板34上,热风炉6中的高压热风经过热风输送管5、热风罩18、耙齿安装板34上的安装孔,从加热耙齿19的内部作用在地面。
耙齿安装板34上的一个安装孔,对应一个耙齿,安装孔和加热耙齿19中空的通道对接,热风进入到热风罩18后,得到部分缓释,均匀地从安装孔中进入到每一个加热耙齿19中,继而作用在地面。
加热墙22安装在车架25底部的第一运动支架24上,加热墙22平行于地面设置,而第一运动支架24通过第一液压缸20连接在车架25底部;在底盘车的车架25上设置有燃气存储罐2,燃气存储罐2内的液化石油气通过燃气输送管3输送至气化器41,气化器41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气化为气态的燃气输送至加热墙22,而在加热墙22上安装有通过第一空气输送管21连接加热墙22的送风机23;加热墙22中分布有金属纤维烧结毡,燃气和空气混合后在金属纤维烧结毡表面燃烧,产生的红外线作用于地面。
加热墙22安装在第一运动支架24上,采用红外加热墙22。其最好平行地面设置,使其覆盖的部分加热均匀。利用第一液压缸20,能调整第一运动支架与地面的距离,也就调整了加热墙22与地面的距离。加热墙22的能源来自车架25上的燃气存储罐2,其中存储有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经气化后在加热墙22中剧烈燃烧,而送风机23通过第一空气输送管21提供了充分的空气以助于燃烧过程。液化石油气混合空气在加热墙22中的金属纤维表面剧烈燃烧,金属纤维毡作为介质和发热元件,使用寿命长、燃烧充分,辐射效率高,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穿透力强,易于被沥青混凝土吸收,从而使路面软化。加热墙22的大小以及其红外辐射强度能通过调整输送液化石油气的量和燃烧时的送风量来调整,对于不同的路面结构,应进行合适的调整。
在连接气化器41和加热墙22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37和燃气压力开关38,在加热墙22中安装有用于控制加热墙22燃气通断的燃气电磁阀39。
压力调节阀37用来调节并稳定出口燃气压力,燃气压力开关38用来检测燃气的输出压力,当输出压力过低时要为控制系统提供开关信号,控制系统在燃气压力过低时停止供气,燃气电磁阀39用来控制加热墙22燃气的通断。在送风机23上安装有空气压力开关40,空气压力开关40用来检测送风机23的供气压力,当输出压力过低时要为控制系统提供开关信号,控制系统在送风机23压力过低时停止供气,两个压力开关的作用都是保证足够的燃耗功率以达到较好的辐射状态,防止加热墙22辐射板的不良工况出现。
底盘车的驾驶室1中设置有控制台26,控制台26上设置有利用控制手柄43调整的第一液压换向阀27,用于控制第一液压缸20工作;第二液压缸16由驾驶室1中设置的第二液压换向阀36控制。
整个装置的控制系统集成在驾驶室1的控制台26中,通过驾驶员操作即可使整个装置工作;其中用于调整加热墙22高度的为第一液压换向阀27,如图5所示,用于调整加热耙齿19高度的为第二液压换向阀36;除此之外,其余部分的开关也可以集成在控制台26上,便于驾驶员的操作。
本方案中各开关、阀门等,可通过手动控制,也可以利用自动控制来实现:控制台26中集成控制器和显示屏,通过各个系统中工作参数的采集和控制策略的设置,来使整个耙松装置自动工作;同时在显示屏上驾驶员可观察到装置的工作情况,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干预,从而提高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Claims (10)

1.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包括底盘车,其特征在于,底盘车的车架(25)上安装有路面预热系统、热风加热输送系统以及耙松加热系统:耙松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25)底部且与地面距离可调的加热耙齿(19),加热耙齿(19)内部中空,加热耙齿(19)可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运动;热风加热输送系统包括热风炉(6),热风炉(6)提供的加压热风输送给加热耙齿(19)并从加热耙齿(19)内部作用于地面;路面预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25)底部的加热墙(22),加热墙(22)位于加热耙齿(19)和驾驶室(1)之间,其与地面间的距离可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松加热系统还包括通过第二液压缸(16)安装在车架(25)底部的第二运动支架(35),第二运动支架(35)上设置有与地面平行设置的耙齿安装板(34),耙齿安装板(34)上安装所述的加热耙齿(19);第二运动支架(35)上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耙齿安装板(34)在第二运动支架(35)上沿底盘车行进方向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17)连接的联轴器(33),联轴器(33)将电机(17)输出的扭矩传递给一个减速箱(15),减速箱(1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带轮(13);所述的第二运动支架(35)上沿底盘车行进方向设置有一对传动丝杠(31),传动丝杠(31)的端部安装有第二带轮(14),第一带轮(13)和第二带轮(14)之间通过皮带(32)连接;两个传动丝杠(31)上对称安装有丝杠螺母(29),所述的耙齿安装板(34)固定安装在丝杠螺母(29)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车的车架(25)上设置有燃油箱(4),燃油箱(4)通过输油管(12)将燃油输送给安装在热风炉(6)上的燃烧器(9),燃烧器(9)上设置有向燃烧器(9)中输送空气的助燃风机(8),燃油和空气在燃烧器(9)中混合后,通过燃油喷嘴(42)喷入热风炉(6)中燃烧;热风炉(6)上通过第二空气输送管(10)连接有鼓风机(11),鼓风机(11)向热风炉(6)中鼓入空气,空气与燃油混合燃烧产生的烟气混合并在热风炉(6)的炉膛(7)内进行换热形成高压热风,高压热风经热风输送管(5)提供给加热耙齿(1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输送管(5)垂直穿过车架(25)设置,热风输送管(5)由不同的管道无缝对接而成,可自由伸缩但热风不会从管道连接处逸出;热风输送管(5)的下端安装有热风罩(18),热风罩(18)为上小下大的伞状结构,热风罩(18)上部与热风输送管(5)贯连,下端安装所述的耙齿安装板(3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齿安装板(34)上分布有多排多列安装孔,所述的加热耙齿(19)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耙齿安装板(34)上,热风炉(6)中的高压热风经过热风输送管(5)、热风罩(18)、耙齿安装板(34)上的安装孔,从加热耙齿(19)的内部作用在地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墙(22)安装在车架(25)底部的第一运动支架(24)上,加热墙(22)平行于地面设置,而第一运动支架(24)通过第一液压缸(20)连接在车架(25)底部;在底盘车的车架(25)上设置有燃气存储罐(2),燃气存储罐(2)内的液化石油气通过燃气输送管(3)输送至气化器(41),气化器(41)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气化为气态的燃气输送至加热墙(22),而在加热墙(22)上安装有通过第一空气输送管(21)连接加热墙(22)的送风机(23);加热墙(22)中分布有金属纤维烧结毡,燃气和空气混合后在金属纤维烧结毡表面燃烧,产生的红外线作用于地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气化器(41)和加热墙(22)的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调节阀(37)和燃气压力开关(38),在加热墙(22)中安装有用于控制加热墙(22)燃气通断的燃气电磁阀(39)。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车的驾驶室(1)中设置有控制台(26),控制台(26)上设置有利用控制手柄(43)调整的第一液压换向阀(27),用于控制第一液压缸(20)工作。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液压缸(16)由驾驶室(1)中设置的第二液压换向阀(36)控制。
CN201420745241.4U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6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241.4U CN204266083U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45241.4U CN204266083U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66083U true CN204266083U (zh) 2015-04-15

Family

ID=52800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4524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66083U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66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533A (zh) * 2014-12-01 2015-03-25 长安大学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533A (zh) * 2014-12-01 2015-03-25 长安大学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CN104452533B (zh) * 2014-12-01 2016-08-24 长安大学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2533A (zh)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CN101565926B (zh) 热风式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
CN101775773B (zh) 热风循环式再生修补车
CN104947574B (zh) 一种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
CN107524070B (zh) 一种多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
CN105505416B (zh) 一种分区控温回转式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装置
CN108867288A (zh) 一种适用于沥青路面修补的多功能养护车
CN201176557Y (zh) 热风式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
CN206233064U (zh) 一种保温料箱和热风加热型沥青路面养护车
CN201381466Y (zh) 摊铺机熨平板内置式加热装置
CN103993549A (zh) 一种红外辐射和热风复合加热型沥青路面养护车
CN204266083U (zh) 一种可以同时加热旧沥青混凝土的耙松装置
CN201301428Y (zh) 一种沥青卷材自动铺设车
CN2900613Y (zh) 蓝焰路面加热修补机
CN202247652U (zh) 一种热再生铣刨机
CN201762647U (zh) 一种沥青路面维修加热装置
CN204780550U (zh) 多功能沥青路面养护车
CN202416139U (zh) 路面热再生耙松机
CN201593157U (zh) 热风循环式再生修补车
CN203923866U (zh) 红外辐射和热风复合加热型沥青路面养护车
CN207331411U (zh) 一种多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设备
CN203947397U (zh) 一种双翼型沥青路面红外加热装置
CN201006977Y (zh) 滚筒式加热墙路面养护车
CN2534223Y (zh) 一种流动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
CN208604463U (zh) 一种新型热风微波复合就地热再生成套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