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1095U - 线体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线体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1095U
CN204251095U CN201420587119.9U CN201420587119U CN204251095U CN 204251095 U CN204251095 U CN 204251095U CN 201420587119 U CN201420587119 U CN 201420587119U CN 204251095 U CN204251095 U CN 204251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body
elasticity runner
block
runner
elast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71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871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1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1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10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体收纳盒,用于对一线体进行收纳,该线体包括至少一插入端,该线体收纳盒包括一上壳、与上壳固定的下壳、夹设在该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弹性转轮、枢接在下壳上的止动件、及连接该弹性转轮的自锁组件;该弹性转轮与上壳及下壳枢接,该弹性转轮的底部周缘设有一止动结构,该止动结构在弹性转轮的底部形成干涉区域及自由区域;所述下壳朝向弹性转轮的一侧设有自锁块,所述自锁组件枢接安装在弹性转轮上并与该自锁块对应卡扣。本实用新型的线体收纳盒可自动卷入线体,单独取出线体使用,对线体的使用不造成任何影响,极其实用;并通过自锁组件及止动结构实现双重锁固功能,方便可靠。

Description

线体收纳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体收纳盒,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自动收卷的线体收纳盒。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耳机、数据线等线体,由于这些线体体积小巧、使用方便而广泛使用;然而,这些线体往往存在一个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线体往往会缠绕在一起,尤其是多个线体或与其他带有电线的装置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本身独立的线体会以极不规律的方式相互缠绕,要分开时费时费力,并且容易损坏。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卷线器,该卷线器与线体的一端或者中部固定,使用时从卷线器的两端分别将线体拉出壳体外,而卷收时通过卷线器内的板簧弹力自动回收。然而,线体与该卷线器事先固定,无法从卷线器上取下来,导致了线体使用时必须带上卷线器一起使用,显得笨重和不方便,失去了该线体原有的小巧灵活的特性。例如,耳机使用时如果耳机上带有卷线器,容易将耳机向下拉扯,极其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收纳线体并可以单独取出线体使用的线体收纳盒。
一种线体收纳盒,用于对一线体进行收纳,该线体包括至少一插入端,该线体收纳盒包括一上壳、与上壳固定的下壳、夹设在该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弹性转轮、枢接在下壳上的止动件、及连接该弹性转轮的自锁组件;该弹性转轮与上壳及下壳枢接,该弹性转轮的底部周缘设有一止动结构,该止动结构在弹性转轮的底部形成干涉区域及自由区域;所述下壳朝向弹性转轮的一侧设有自锁块,所述自锁组件枢接在弹性转轮上以与该自锁块对应卡扣;工作时,所述线体插入弹性转轮后向外拉动,所述插入端推动所述自锁组件转动以使弹性转轮脱离自锁块的卡掣,然后并带动弹性转轮相对止动件转动以使止动件脱离所述止动结构的干涉区域而进入自由区域;接着所述线体被松开,该弹性转轮脱离自锁组件及止动件的卡掣后,反向转动从而将线体卷入该线体收纳盒内;取出线体时,将线体向外拉出,驱使弹性转轮转动放出线体,直至拉到线体尽头以后松开线体,弹性转轮反转使得止动件卡入所述干涉区,最后插入端被取出,并且自锁组件与自锁块卡掣。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转轮上设有一插槽以容置所述线体的插入端,所述自锁组件部分伸入该弹性转轮的插槽内以与该插入端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包括一锁扣件及弹性元件,该锁扣件包括一联动轴、连接联动轴的上侧面的挤压块、及连接该联动轴的底部的卡勾。
进一步地,所述卡勾的自由端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以与所述自锁块卡掣,与该U形槽相反的一侧设有引导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以弹性部、分别连接该弹性部的固定端及工作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弹性转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块伸入弹性转轮的插槽,挤压块朝向插槽的一侧设有倾斜的挤压面以配合抵靠所述插入端,挤压块背向挤压面的另一侧设有反推面以抵顶所述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上设有一圆槽,所述止动件呈圆环形设置,与对应嵌入所述下壳的圆槽;该止动件向上延伸一凸点以与所述止动结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转轮的底部包括同轴心的外环及内环,所述止动结构设置在该内环与外环之间,所述止动结构包括一挡止部、凸块、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该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分别于内环与外环间隔设置,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间隔形成所述干涉区域,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其他区域为所述自由区域;挡止部连接所述外环的内侧,凸块连接所述内环的外侧,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位于挡止部与凸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转轮包括一上盘、下盘、夹设在上盘与下盘之间的中心轮、及容置于该中心轮的发条;所述自锁组件安装在该上盘及下盘之间并部分穿过下盘的底面以与所述自锁块卡扣。
一种线体收纳盒,用于对一线体进行收纳,该线体包括至少一插入端,该线体收纳盒包括一上壳、与该上壳固定的下壳、夹设并枢接于该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弹性转轮、枢接于下壳上的止动件、及连接该弹性转轮的自锁组件;所述下壳朝向所述弹性转轮的一侧设有自锁块;所述自锁组件包括一锁扣件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转轮包括一上盘、下盘、夹设在上盘与下盘之间的中心轮、及容置于该中心轮的发条;所述锁扣件枢接于该上盘及下盘之间并部分穿过下盘的底面以与所述自锁块卡扣;所述上盘上设有一插槽以容置所述线体的插入端,所述锁扣件部分伸入该弹性转轮的插槽内以与该插入端抵靠;该弹性转轮的下盘的底部周缘设有一止动结构,该止动结构在弹性转轮的底部形成干涉区域及自由区域,所述止动件包括一凸点以对应滑设于所述干涉区域或自由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线体收纳盒自动卷入线体,单独取出线体使用,对线体的使用不造成任何影响,极其实用;并通过自锁组件及止动结构实现双重锁固功能,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的组装图。
图2为图1的线体收纳盒收纳线体后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线体收纳盒的分解示意图,其中保护盖未显示。
图4为图3的线体收纳盒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的线体收纳盒的锁扣件的放大图。
图6为图3的线体收纳盒的弹性元件的放大图。
图7为图4的线体收纳盒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8为图1的线体收纳盒沿水平面剖开中部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线体收纳盒装入线体的插入端后剖开中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线体收纳盒剖开中部后装入线体的插入端的俯视图。
图11A至图11G为图1的线体收纳盒装载线体的过程示意图,其中以弹性转轮的仰视为观察角度。
图12为图2的线体收纳盒收纳线体后剖开中部的俯视图。
图13A至图13J为图12的线体收纳盒取出线体的过程示意图,其中以弹性转轮的仰视为观察角度。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收纳线体后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3J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用于收纳具有导电或传递数据的功能的线体,该线体包括至少一插入端91。在本实施例中,该线体为一耳机,具有所述插入端91、话筒92及耳塞;其中插入端90与话筒91通过较长的电线93连接。所述线体收纳盒包括一上壳10、与上壳10固定的下壳20、夹设在该上壳10与下壳20之间的弹性转轮30、枢接在下壳20上的止动件40、及连接该弹性转轮30的自锁组件50;该弹性转轮30与上壳10及下壳20枢接,该弹性转轮30的底部周缘设有一止动结构60,该止动结构60在弹性转轮30的底部形成干涉区域68及自由区域69;所述下壳20朝向弹性转轮30的一侧设有自锁块29,所述自锁组件50枢接安装在弹性转轮30上并与该自锁块29对应配合。该线体收纳盒还包括一保护盖80,该保护盖80盖设在所述上壳10上以保护已经收纳好的线体。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80与所述上壳10枢接。
工作时,所述线体插入弹性转轮30后向外拉动,所述插入端91推动所述自锁组件50以使弹性转轮30脱离自锁块29的卡掣,然后并带动弹性转轮30相对止动件40转动以使止动件40脱离所述止动结构60的干涉区域68而进入自由区域69;接着所述线体被松开,该弹性转轮30脱离了自锁组件50及止动件40的卡掣后,反向转动从而将线体卷入该线体收纳盒内,最后将线体的另一端的话筒92及耳塞卡入所述上壳10;取出线体时,取出话筒92及耳塞,将线体向外拉出,驱使弹性转轮30转动放出线体,直至拉到线体尽头以后松开线体,弹性转轮30反转使得止动件40卡入止动结构60的干涉区68,弹性转轮30停止转动,最后取出插入端91,此时自锁组件50与自锁块29卡掣,使得弹性转轮30恢复初始的弹性状态。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进行具体的描述:
所述上壳10包括一板体部11、自板体部11一侧向下延伸的固定轴12、自板体部11边缘向下延伸的边框13、自板体部11的顶面凹陷的二耳塞槽14、及板体部11的底面延伸的若干定位销15及弧形架16。所述弧形架16以所述固定轴12为圆心。所述固定轴12的自由端横向贯设一沟槽。该上壳10还包括一连接固定轴12的顶端的塞子18,以供连接耳塞的电线93缠绕。所述板体部11的相对两侧设有缺口17,以方便电线93挂靠。
所述下壳20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21、自主体部21中部向上延伸的中心环22、自主体部21边缘向上延伸的边框23、设置在边框23内侧的若干定位套25、及自主体部21向上延伸的若干弧形片26。该中心环22对应上壳10的固定轴12;该边框23与上壳10的边框13配合安装;该定位套25对应上壳10的定位销15;弧形片26以中心环22为圆心,并对应卡设在上壳10的弧形架16的外侧;所述自锁块29设置在主体部21的顶面远离边框23的部分,该主体部21的顶面靠近弧形片26处设有一圆槽24;在本实施例中,该圆槽24与自锁块29设置在中心环22的相对两侧,具体地,该自锁块29设置在中心环22的前侧、该圆槽24设置在中心环22的后侧。该自锁块29朝向线体的插入端91插入前所处于的一端侧面设有倾斜的平滑面290,另外一端为垂直面,从而使得自锁块29的靠近中心环22的一侧向远离中心环22的一侧的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止动件40呈圆环形设置,与所述下壳20的圆槽24对应;该止动件40的顶面一侧向上延伸一凸点41。
所述弹性转轮30包括一上盘31、下盘32、夹设在上盘31与下盘32之间的中心轮33、及容置于该中心轮33的发条34。
所述上盘31呈圆盘状设置,其中部设有中心孔310。该上盘31包括向下延伸的环形侧壁314,该上盘31的周缘向外伸出超过该环形侧壁314形成挡环315。上盘31的顶部设有一横向纵长的插槽316,以容置所述线体的插入端91。该插槽316对应设置在环形侧壁314内。该插槽316的一端横向贯穿该上盘31以形成一插线口317。该插槽316的内侧端设有一穿孔318以保护插入端91的插头。该插槽316朝向中心孔310的一侧设有一开口319,以供自锁组件50嵌入与线体的插入端91配合。上盘31的底部位于环形侧壁314内延伸若干安装柱(图未标),所述安装柱设有插孔,环形侧壁314的内壁上设有滑槽312。挡环315的周缘向下延伸若干凸起3150。
所述下盘32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容置孔320以供固定轴12穿设。在本实施例中,该容置孔320对应收容所述中心轮33。下盘32还设有上下贯穿的卡掣孔325,该卡掣孔325位于容置孔320的一侧并连通该容置孔320,以供自锁组件50穿设。该下盘32的周缘设有若干凸起326及若干安装柱(图未标),该凸起326与上盘31的凸起3150配合护住线体向中间靠拢,该安装柱与上盘31的安装柱的插孔对应卡合以将下盘32与上盘31固定。该下盘32的底面向下延伸一外环328及内环329,该外环328位于下盘32的边缘,该内环329与外环328同轴间隔设置。所述止动结构60设置在该内环329与外环328之间,所述干涉区域68及自由区域69位于内环329与外环328之间。
所述止动结构60包括一挡止部61、凸块62、第一挡块63及第二挡块64,该第一挡块63及第二挡块64分别于内环329与外环328间隔设置,第一挡块63与第二挡块64间隔形成所述干涉区域68,内环329与外环328之间的其他区域为所述自由区域69。挡止部61连接所述外环328的内侧(即朝向内环329的一侧)并靠近所述第一挡块63;凸块62连接所述内环329的外侧(即朝向外环328的一侧)并靠近所述第二挡块64。第一挡块63与第二挡块64位于挡止部61与凸块62之间。该挡止部61及凸块62分别呈圆滑凸起状设置。所述第一挡块63呈V状设置或者呈鱼头状设置,其中V形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挡块64,该第一挡块63靠近第二挡块64及外环328的尖端为一阶级部630;所述第二挡块64呈纵长的三角形设置,其中一尖端640朝向所述第一挡块63的开口,该第二挡块64的内侧边与所述内环329间隔平行。
所述发条34是一由中心弯设一固定端341为端头,绕卷成多数圈的环圈弹板,并在弹板外圈末端形成一定位端345。
所述中心轮33呈底部开口的圆柱形壳体设置,包括圆形的顶壁及自顶板周缘向下延伸的侧壁。中心轮33的顶壁设有中心孔339以供所述固定轴12穿设。中心轮33的侧壁上设有间隔的竖槽333,该竖槽333连通底部以供所述发条34的定位端345套设固定。中心轮33的侧壁延伸若干安装柱(图未标)及一插销336,该安装柱与上盘31的安装柱对应连接。该插销336对应嵌入所述上盘31的滑槽312,以使中心轮33相对上盘31固定。
自锁组件50包括一锁扣件51及弹性元件55。锁扣件51包括一联动轴52、连接联动轴52的上侧面的挤压块53、及连接该联动轴52的底部的卡勾54。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加强挤压块53与卡勾54的联动性,锁扣件51还包括一连杆59,该连杆59与联动轴52并排间隔设置,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挤压块53与卡勾54。其中,为了制造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轴52与挤压块53一体制造,所述卡勾54与连杆59一体制造,联动轴52与挤压块53通过拔插的方式与卡勾54及连杆59结合。可以理解地,整个锁扣件51可以是一体制造而成。挤压块53的部分对应伸入上盘31的插槽316,即通过开口319伸入插槽316内。挤压块53朝向插槽316的一侧设有倾斜的挤压面530。挤压块53背向挤压面530的另一侧设有反推面531,用以抵顶所述弹性元件55。所述卡勾54呈弧形钩状设置,该卡勾54的自由端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57,与该U形槽相反的一侧设有引导面58,以与所述自锁块29的平滑面290配合。
弹性元件55安装在弹性转轮30上,通过弹性端推动锁扣件51的挤压块53穿过上盘31的开口319进入插槽31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5为扭簧,包括一弹性部550、分别连接该弹性部550的固定端555及工作端559。该弹性部550为环状设计,对应架设在上盘31的中心孔310处。固定端555呈环状设计,对应套设所述上盘31的安装柱而固定。所述工作端559呈L形设置,先横向延伸后向下弯折,以增大与挤压块53的反推面531的接触。
组装时,所述弹性转轮30的上盘31、自锁组件50的弹性元件55、弹性转轮30的中心轮33、发条34、下盘32及自锁组件50的锁扣件51依次组装,然后上壳10的固定轴12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弹性转轮30的上盘31的中心孔310、中心轮33的中心孔339、卡入发条34的固定端341、及下盘32的容置孔320,与下壳20的中心环22固定。其中,弹性转轮30的上盘31及下盘32的外缘与中心轮33的外壁围成一环形的收容槽,以收容所述线体。其中,止动件40枢接在下壳20的圆槽24内,并通过其凸点41与所述止动结构60配合;锁扣件51的挤压块53与自锁组件50的弹性元件55抵靠连接,锁扣件51的卡勾54对应配合下壳20的自锁块29。最后,将保护盖80枢接在上壳10上。
工作时,请再次参阅图8至图13J。该线体收纳盒在安装好并调试好的状态如图8所示,此时发条34处于压缩状态,产生的弹力要驱动弹性转轮30相对上壳10及下壳20逆时针方向转动(图11A至图11G中所示的逆时针);其中,止动件40的凸点41卡入干涉区域68而位于第一挡块6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下方,达到阻挡弹性转轮30逆时针转动的效果;同时下壳20的自锁块29卡入锁扣件51的U形槽57中,其中自锁块29位于锁扣件51的沿顺时钟方向转动的下方,而锁扣件51与弹性转轮30连接,因此自锁块29阻挡了弹性转轮30顺时针转动,从而将线体收纳盒锁死,避免处于空盒状态的线体收纳盒出现误解锁的情况。
当该线体收纳盒装载所述线体时,如图8至图10所示,先将线体的插入端91从上往下斜插入上盘31的插槽316,然后将插入端91沿插槽316从插线口317向外拉;由于锁扣件51的挤压块53部分伸入了上盘31的插槽316内,插入端91向外拉时抵靠在挤压块53的挤压面530上,推动锁扣件51朝向弹性元件55(即朝向固定轴12)转动,从而带动锁扣件51的卡勾54相对弹性转轮30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卡勾54脱离自锁块29的卡掣,此时由于弹性元件55的反弹力,通过挤压块53反向抵顶插入端91从而将插入端91弹性固定在插槽316内;
接着,如图11A至图11D,保持插入端91与锁扣件51的抵顶,拖动电线93及插入端91沿着弹性转轮30的切线方向顺时针转动一较小的角度,使得止动件40的凸点41相对弹性转轮30逆时针转动,从第一挡块63的V形开口处滑向第二挡块64,并经第二挡块64的引导滑至第二挡块64与外环328之间;其中,由于止动件40会在下壳20的圆槽24内转动,凸点41可根据轨迹在外环328与内环329之间往返摆动;
最后,如图11E至图11G,松开电线13,由于发条34的弹力作用下,弹性转轮30带动插入端91逆时针转动,从而将电线93卷入到上盘31及下盘32之间的收容槽中;此时弹性转轮30逆时针转动,凸点41经过第一挡块63及第二挡块64与外环328之间,因此始终落在自由区域69而不会掉入干涉区域68中,保证了弹性转轮30的转动畅顺。而锁扣件51由于始终与插入端91抵靠而避开了与自锁块29的接触,同样保证了弹性转轮30的转动畅顺。
当电线93大部分收入弹性转轮30中后,话筒92横向放置在上壳10的上方,然后将话筒92与耳塞之间的电线93缠绕上壳10上的塞子18,最后将耳塞放入耳塞槽14中,合上保护盖80,则整个线体完整收容到该线体收纳盒内(请参阅图12及图2)。
当需要将线体从线体收纳盒取出时,打开保护盖80,取出耳塞及话筒92后,向外拉动电线93,此时如图13A至图13H所示,由于电线93带动弹性转轮30顺时针方向转动,弹性转轮30转动,凸点41通过挡止部61、第一挡块63的引导来到第二挡块64与凸块62之间,从而最终沿自由区域69靠近内环329的附近转动;直至电线93被全部拉出后松开电线93,弹性转轮30反转使得止动件40的凸点41卡入所述干涉区68,弹性转轮30停止转动,最后向上拉去取出插入端91,并且自锁组件50与自锁块29卡掣。
其中,如图13I及图13J所示,由于在取出过程中发条34处于不断压缩的状态,当电线93被全部拉出后松开电线93而不再对弹性转轮30驱动时,发条34的弹力促使弹性转轮3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凸点41相对弹性转轮30顺时钟方向转动,由于此时止动件40的凸点41可能位于自由区域69靠近内环329的任意一点,凸点41沿顺时针转动均会进入第二挡块64与凸块62之间,从而最终落入干涉区域68中。同时,插入端91对锁扣件51的抵靠消失后,锁扣件51收到弹性元件55的反推使得卡勾54远离固定轴12转动,卡勾54再次扣合在自锁块29实现自锁。
可以理解地,当将线体从线体收纳盒取出时(图13A至图13J的取线过程中),使用者往往会一段一段地向外拉取电线93,当拉取一段后出现停顿,此时,弹性转轮30将会如图13I及图13J所示反向即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小于一圈内的转动内凸点41落入干涉区域68而卡住使得弹性转轮30无法持续倒转;再次拉动电线93时则使凸点41如图11A至图11D的方式脱离干涉区域68,然后沿图13A至图13J的运动方式继续运行,直至线体全部取出。由于停顿倒退的过程中插入端91并未取出,锁扣件51始终不会产生自锁,也就不会影响线体的拉动。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本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用于收卷的线体为具有USB插口的数据线。该线体包括插头91a及USB插头92a。与第一实施的线体收纳盒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的上壳10a具有对应USB插头92a的容置槽,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线体收纳盒基本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线体收纳盒自动卷入线体,具有双重锁固功能,方便可靠,并且能单独取出线体使用,对线体的使用不造成任何影响,极其实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体收纳盒,用于对一线体进行收纳,该线体包括至少一插入端,其特征在于:该线体收纳盒包括一上壳、与上壳固定的下壳、夹设在该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弹性转轮、枢接在下壳上的止动件、及连接该弹性转轮的自锁组件;该弹性转轮与上壳及下壳枢接,该弹性转轮的底部周缘设有一止动结构,该止动结构在弹性转轮的底部形成干涉区域及自由区域;所述下壳朝向弹性转轮的一侧设有自锁块,所述自锁组件枢接在弹性转轮上以与该自锁块对应卡扣;工作时,所述线体插入弹性转轮后向外拉动,所述插入端推动所述自锁组件转动以使弹性转轮脱离自锁块的卡掣,然后并带动弹性转轮相对止动件转动以使止动件脱离所述止动结构的干涉区域而进入自由区域;接着所述线体被松开,该弹性转轮脱离自锁组件及止动件的卡掣后,反向转动从而将线体卷入该线体收纳盒内;取出线体时,将线体向外拉出,驱使弹性转轮转动放出线体,直至拉到线体尽头以后松开线体,弹性转轮反转使得止动件卡入所述干涉区,最后插入端被取出,并且自锁组件与自锁块卡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转轮上设有一插槽以容置所述线体的插入端,所述自锁组件部分伸入该弹性转轮的插槽内以与该插入端抵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一锁扣件及弹性元件,该锁扣件包括一联动轴、连接联动轴的上侧面的挤压块、及连接该联动轴的底部的卡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自由端的一侧设有一U形槽以与所述自锁块卡掣,与该U形槽相反的一侧设有引导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以弹性部、分别连接该弹性部的固定端及工作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弹性转轮固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伸入弹性转轮的插槽,挤压块朝向插槽的一侧设有倾斜的挤压面以配合抵靠所述插入端,挤压块背向挤压面的另一侧设有反推面以抵顶所述弹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设有一圆槽,所述止动件呈圆环形设置,与对应嵌入所述下壳的圆槽;该止动件向上延伸一凸点以与所述止动结构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转轮的底部包括同轴心的外环及内环,所述止动结构设置在该内环与外环之间,所述止动结构包括一挡止部、凸块、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该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分别于内环与外环间隔设置,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间隔形成所述干涉区域,内环与外环之间的其他区域为所述自由区域;挡止部连接所述外环的内侧,凸块连接所述内环的外侧,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位于挡止部与凸块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体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转轮包括一上盘、下盘、夹设在上盘与下盘之间的中心轮、及容置于该中心轮的发条;所述自锁组件安装在该上盘及下盘之间并部分穿过下盘的底面以与所述自锁块卡扣。
10.一种线体收纳盒,用于对一线体进行收纳,该线体包括至少一插入端,其特征在于:该线体收纳盒包括一上壳、与该上壳固定的下壳、夹设并枢接于该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弹性转轮、枢接于下壳上的止动件、及连接该弹性转轮的自锁组件;所述下壳朝向所述弹性转轮的一侧设有自锁块;所述自锁组件包括一锁扣件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转轮包括一上盘、下盘、夹设在上盘与下盘之间的中心轮、及容置于该中心轮的发条;所述锁扣件枢接于该上盘及下盘之间并部分穿过下盘的底面以与所述自锁块卡扣;所述上盘上设有一插槽以容置所述线体的插入端,所述锁扣件部分伸入该弹性转轮的插槽内以与该插入端抵靠;该弹性转轮的下盘的底部周缘设有一止动结构,该止动结构在弹性转轮的底部形成干涉区域及自由区域,所述止动件包括一凸点以对应滑设于所述干涉区域或自由区域。
CN201420587119.9U 2014-10-11 2014-10-11 线体收纳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1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7119.9U CN204251095U (zh) 2014-10-11 2014-10-11 线体收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7119.9U CN204251095U (zh) 2014-10-11 2014-10-11 线体收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1095U true CN204251095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71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51095U (zh) 2014-10-11 2014-10-11 线体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109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808A (zh) * 2017-02-08 2017-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振动冲击实船测试的轴盘式收放线装置
CN107521152A (zh) * 2017-08-16 2017-12-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盒自动组装设备
CN108244832A (zh) * 2018-01-25 2018-07-06 杭州鼎绘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绘图桌
CN108989932A (zh) * 2018-07-23 2018-12-11 马勇 一种占用空间小且存取时具备清洁功能的耳机线收纳装置
CN111377309A (zh) * 2018-12-31 2020-07-07 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收纳结构、方法及医疗设备
CN114634068A (zh) * 2020-12-16 2022-06-17 重庆牛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自锁自动卷线装置及外骨骼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8808A (zh) * 2017-02-08 2017-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振动冲击实船测试的轴盘式收放线装置
CN107521152A (zh) * 2017-08-16 2017-12-2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盒自动组装设备
CN108244832A (zh) * 2018-01-25 2018-07-06 杭州鼎绘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绘图桌
CN108244832B (zh) * 2018-01-25 2021-08-03 杭州鼎绘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绘图桌
CN108989932A (zh) * 2018-07-23 2018-12-11 马勇 一种占用空间小且存取时具备清洁功能的耳机线收纳装置
CN111377309A (zh) * 2018-12-31 2020-07-07 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收纳结构、方法及医疗设备
CN114634068A (zh) * 2020-12-16 2022-06-17 重庆牛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自锁自动卷线装置及外骨骼
CN114634068B (zh) * 2020-12-16 2024-02-27 重庆牛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自锁自动卷线装置及外骨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1095U (zh) 线体收纳盒
EP3733435B1 (en) Locking mechanism, lock assembly, quick-swap support frame assembly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3159090B (zh) 容置装置
CN207536844U (zh) 一种化纤布料生产用卷布装置
CN103183260B (zh) 容置装置
US20130108098A1 (en) Protector for earphone cord and earphone using the protector
CN106254595B (zh) 终端设备
CN201504079U (zh) 线材保护型卷线盒
CN202872940U (zh) 可隐藏式摄像头
CN206353420U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装置
CN110685494A (zh) 一种建筑用防护装置
CN210271783U (zh) 一种动漫人物设计用素材便携式储存装置
CN214399399U (zh) 一种伸缩扣
CN210091147U (zh) 一种p+g结构电容式车载触摸屏
CN210884649U (zh) 一种光缆通信工程用线缆缠绕装置
CN211684404U (zh) 自适应进笔机构
CN209833408U (zh) 一种充电桩
CN209104477U (zh) 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及连接器
CN209389305U (zh) 一种屏蔽型带尾夹水晶头的保护套
CN202552609U (zh) 带耳机的手机套
CN105084079A (zh) 胶带切割器
CN20845874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线坠
CN203135622U (zh) 一种用于小型玩具的直流电动机
CN213126337U (zh) 一种蓝牙音响的喇叭网罩固定结构
CN218570437U (zh) 一种挂脖式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