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4595B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4595B
CN106254595B CN201610847948.XA CN201610847948A CN106254595B CN 106254595 B CN106254595 B CN 106254595B CN 201610847948 A CN201610847948 A CN 201610847948A CN 106254595 B CN106254595 B CN 106254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hell
guide post
card taking
kato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79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4595A (zh
Inventor
张新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4794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4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4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4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4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4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8Carrying enclosures containing additional elements, e.g. case for a laptop and a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前壳、后壳、卡托、卡座以及导柱;前壳上设有连接卡扣,连接卡扣通过与后壳上的扣位卡接将前壳和后壳固定连接;后壳上设有通孔,卡托穿设在通孔中、并固定在卡座上,卡托的外壁卡合于通孔内;后壳或卡托的外壁上设有取卡孔;导柱可旋转固定在后壳内,导柱的第一端设有凸起,导柱旋转至第一限位时,凸起与卡座的顶杆相对;导柱旋转至第二限位时,凸起与所述扣位相对。实现了,取卡和打开后壳共用一个取卡孔,节省了后壳的空间。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像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不断普及,用户对智能终端的外形要求也越来越高,商家为了迎合用户的喜好,也将终端设备做的越来越轻薄。为了终端设备的轻薄美观,现在很多终端设备的外壳都不是直接分离式,封装较紧密,需要专业工具进行拆卸。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终端设备的外壳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专业的拆卸孔,通过螺钉等固定装置将外壳固定。
采用现有技术生产的终端设备,外壳上除了拆卸孔,还会有其他的按键和通孔设计,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孔、耳机插孔、取卡孔等,都会占用外壳空间,导致外壳空间占用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终端设备外壳空间占用较多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前壳、后壳、卡座、卡托以及导柱;
所述前壳上设有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通过与所述后壳上的扣位卡接将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所述卡座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
所述后壳上设有通孔,所述卡托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固定在所述卡座上,所述卡托的外壁卡合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后壳或所述卡托的外壁上设有取卡孔,所述取卡孔与所述导柱相对;
所述导柱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后壳内,所述导柱的第一端设有凸起,当所述导柱旋转至第一限位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卡座上的顶杆相对;当所述导柱旋转至第二限位时,所述凸起与所述扣位相对。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后壳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支撑件;
所述导柱的第二端设有安装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且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可选地,所述导柱上与所述凸起相背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柱;
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后壳上时,所述后壳的侧壁内侧设有安装槽;或者,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卡托的外壁上时,所述卡托的外壁内侧上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柱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可旋转固定,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取卡孔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取卡孔与所述安装柱相对,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取卡孔相对的端部上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径小于所述取卡孔的内径。
可选地,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后壳上时,所述后壳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二支撑件;或者,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卡托的外壁上时,所述卡托的外壁内侧设有第二支撑件;
所述安装柱抵靠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可选地,所述旋转槽为八角沉槽。
可选地,所述连接卡扣为L型连接卡扣;
所述扣位为L型扣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前壳、后壳、卡座、卡托以及导柱;前壳的连接卡扣与后壳的扣位相互扣接,后壳上设有通孔,卡托穿设在通孔中、并固定在卡座上,卡托的外壁卡合于通孔内;后壳或卡托的外壁上设有取卡孔;导柱可旋转固定在后壳内,导柱的第一端设有凸起,导柱旋转至第一限位时,凸起与卡座的顶杆相对;导柱旋转至第二限位时,凸起与所述扣位相对,实现了取卡和打开后壳共用一个取卡孔,节省了后壳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中导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中导柱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前壳(未示出)、后壳02、卡托03、卡座06以及导柱04。
其中,前壳上设有连接卡扣11,该连接卡扣11通过与后壳02上的扣位21卡接将前壳和后壳02固定连接。
参见图1和图2,卡座06位于前壳和后壳之间。
如图2所示,后壳02上设有通孔22,卡托03穿设在通孔22中、并固定在卡座06上。
该卡托的外壁卡合于通孔22内,卡托的外壁一般与后壳的外壁平齐。卡座06的大小可以和卡托匹配,卡托从通孔穿入后,刚好进入卡座的限位范围。
可选地,通孔22一般在后壳02的侧边框上。
后壳02,或者,卡托03的外壁上设有取卡孔31。
如图2所示,当取卡孔31设置在卡托03的外壁上时,卡托03的外壁范围如22a所示;当取卡孔31设置在后壳02上时卡托03的外壁范围如22b所示。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取卡孔31与导柱04相对即可。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中导柱结构示意图。
导柱04可旋转固定在后壳02内。
参见图2和图3,导柱04的第一端设有凸起41,当该导柱04旋转至第一限位时,凸起41与卡座06的顶杆23相对。此时,如果取卡针插入上述取卡孔推动导柱,凸起41受力推动顶杆23向前运动,以将卡托03从卡座06内弹出。
参见图2,可选地,顶杆23通过联动机构与顶出机构231连接,凸起41受力推动顶杆23向前运动时,顶出机构231向卡托03施加向外弹出的力,当顶杆23从初始位置运动到脱开位置时,将卡托03推出,用户可以将卡托中的通信卡取出,或者往卡托中安装通信卡。
当导柱04旋转至第二限位时,凸起41与扣位21相对。
维修时,如果需要开启后壳,则将导柱04旋转至第二限位,取卡针插入上述取卡孔31推动导柱,当导柱04受到推力时,向前推动扣位21,扣位21的移动距离大于扣合量时,扣位21与连接卡扣11脱开,此时前壳和后壳02分离,进而可以借助吸盘等其他工具将前壳和后壳进一步分开,就可以进行检修。
本实施例中,前壳的连接卡扣与后壳的扣位相互扣接,后壳上设有通孔,卡托穿设在通孔中、并固定在卡座上,卡托的外壁卡合于通孔内;后壳或卡托的外壁上设有取卡孔;导柱可旋转固定在后壳内,导柱的第一端设有凸起,导柱旋转至第一限位时,凸起与卡座的顶杆相对;导柱旋转至第二限位时,凸起与所述扣位相对,实现了取卡和打开后壳共用一个取卡孔,节省了后壳的空间。
可选地,参见图1,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主板01,该主板01位于前壳和后壳之间,卡座06固定设置于主板01上。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和图4,终端设备还包括:弹性部件05。
后壳02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支撑件24。
参见图3,导柱04的第二端设有安装件42,弹性部件05的一端与安装件42连接、且弹性部件05的另一端抵靠在第一支撑件24上。
终端设备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弹性部件05通过弹性作用避免卡托03弹出,起到一定固定作用。
可选地,弹性部件05可以是弹簧,弹簧可以套设在安装件42上,但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参见图2-图4,导柱04上与凸起41相背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柱43。
相应地,取卡孔31设置于后壳02上时,后壳02的侧壁内侧设有安装槽25。或者,取卡孔31设置于卡托03的外壁上时,卡托03的外壁内侧上设有安装槽25。
安装柱43插设在该安装槽25内可旋转固定,该安装槽25的内径大于取卡孔31的内径。
参见图2、图4,可选地,该取卡孔31与安装柱43相对,且安装柱43与取卡孔31相对的端部上设有旋转槽44。
旋转槽44的内径小于取卡孔31的内径。
取卡针插入取卡孔31后会顶在旋转槽44内,进而推动安装柱以推动整个导柱。
可选地,安装槽25可以是在取卡孔31外围的环形安装槽,安装柱43上旋转槽44的边缘插设在安装槽25内。具体地,旋转槽44的边缘可以承台阶状,台阶凸起的部分插设在安装槽25内。
需要旋转导柱时,可以采用专业工具插入旋转槽44对整个导柱04进行旋转。
可选地,导柱04旋转至第一限位时,通过将取卡针插入取卡孔31,进一步地顶住旋转槽44并推动安装柱43,以带动导柱04向前运动,将顶杆23从初始位置推至脱开位置,卡托03从通孔22弹出。
导柱04旋转至第二限位时,通过将取卡针插入取卡孔31,进一步地顶住旋转槽44并推动安装柱43,以带动导柱04向前运动,进而推动扣位21运动,当扣位21的移动距离大于扣合量时,扣位21与连接卡扣11脱开。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25需要有一定深度,以保证推动导柱04运动时,安装柱43不会完全脱离安装槽25。具体深度在此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可选地,导柱04可以以安装柱43为圆心在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之间可以180度旋转。导柱04一般在后壳02的范围内旋转,但不以此为限,可以根据具体终端设备的空间设置灵活调整。
进一步地,取卡孔31设置于后壳02上时,后壳02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二支撑件26;或者,取卡孔31设置于卡托03的外壁上时,卡托03的外壁内侧设有第二支撑件26。
导柱04的安装柱43抵靠在第二支撑件26上,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
可选地,第二支撑件26可以为环形支撑件,作为安装槽25的延伸,这样可以保证安装柱43不会脱离安装槽25的范围。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中导柱侧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上述旋转槽44为八角沉槽。
这种结构便于旋转导柱,只要采用形状匹配的工具插入旋转槽44进行旋转,就可以使得导柱在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之间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卡扣11为L型连接卡扣,扣位21也为L型扣位,其相对的端部进行卡接,以使后壳卡合在前壳上。其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也便于实现后续的后壳开启。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结构简单,后壳便于拆卸,且只需要设置插拔卡托的一个取卡孔即可,无需再预留其他的拆卸孔,终端设备的外壳更加简洁,不会占用太多外壳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卡座、卡托以及导柱;
所述前壳上设有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通过与所述后壳上的扣位卡接将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连接;
所述卡座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
所述后壳上设有通孔,所述卡托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并固定在所述卡座上,所述卡托的外壁卡合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后壳或所述卡托的外壁上设有取卡孔,所述取卡孔与所述导柱相对;
所述导柱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后壳内,所述导柱的第一端设有凸起,当所述导柱旋转至第一限位时,所述凸起与所述卡座上的顶杆相对,所述导柱用于通过取卡针使所述卡托从所述卡座内弹出;当所述导柱旋转至第二限位时,所述凸起与所述扣位相对,所述导柱用于通过取卡针使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分离;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后壳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一支撑件;
所述导柱的第二端设有安装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且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所述导柱上与所述凸起相背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柱;
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后壳上时,所述后壳的侧壁内侧设有安装槽;或者,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卡托的外壁上时,所述卡托的外壁内侧上设有安装槽;
所述安装柱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可旋转固定,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取卡孔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卡孔与所述安装柱相对,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取卡孔相对的端部上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径小于所述取卡孔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后壳上时,所述后壳的内壁上还设有第二支撑件;或者,所述取卡孔设置于所述卡托的外壁上时,所述卡托的外壁内侧设有第二支撑件;
所述安装柱抵靠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为八角沉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扣为L型连接卡扣;
所述扣位为L型扣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板;
所述主板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之间,所述卡座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板上。
CN201610847948.XA 2016-09-23 2016-09-23 终端设备 Active CN106254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7948.XA CN106254595B (zh) 2016-09-23 2016-09-23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47948.XA CN106254595B (zh) 2016-09-23 2016-09-23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4595A CN106254595A (zh) 2016-12-21
CN106254595B true CN106254595B (zh) 2019-04-09

Family

ID=5761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7948.XA Active CN106254595B (zh) 2016-09-23 2016-09-23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4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0465B (zh) * 2018-10-08 2023-04-18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卡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CN109870194B (zh) * 2019-01-23 2023-12-29 江苏通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监测系统
CN110086909B (zh) * 2019-04-26 2021-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3745025B (zh) * 2021-09-17 2024-03-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4238Y (zh) * 2007-09-24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腔结构
CN102869222A (zh) * 2012-08-29 2013-01-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及电子终端
JP2013222653A (ja) * 2012-04-18 2013-10-28 Smk Corp カー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14238Y (zh) * 2007-09-24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电池腔结构
JP2013222653A (ja) * 2012-04-18 2013-10-28 Smk Corp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2869222A (zh) * 2012-08-29 2013-01-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防水结构及电子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4595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4595B (zh) 终端设备
CN201774769U (zh) 手写笔固定结构
US804310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CN107069255B (zh) 端子装卸装置
CN102088829B (zh) 电子设备及其连接装置
CN106032005B (zh) 具有导向功能的螺丝释放装置
US9508965B1 (en) Housing structure with battery cover
CN102118932B (zh) 具有手写输入功能的电子设备及其手写笔固定结构
CN104617445A (zh) 具有锁扣与解锁机构的小型可插拔连接器
CN101931063A (zh) 电池盖结构
CN103517593B (zh) 具有进出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3867293U (zh) 一种防盗锁芯
CN106413322B (zh) 一种金属壳体
CN201829728U (zh) 一种自动弹出数据卡的装置
CN202513347U (zh) 一种手机的usb接口结构
CN202025938U (zh) 一种通讯插座装置
CN111385395A (zh) 卡托针孔防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785173A (zh) 研磨机
CN202712556U (zh) 连接槽保护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12659103U (zh) 一种带有u盘盖的u盘
CN202759698U (zh) 一种u盘结构
CN211089643U (zh) 一种蓝牙接收发射器
CN215466959U (zh) 一种能够固定的亚克力防尘罩
CN104124112A (zh) 一种带分闸保护的断路器用电动操作机构
CN204014333U (zh) 旋转u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