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50362U -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50362U
CN204250362U CN201420588226.3U CN201420588226U CN204250362U CN 204250362 U CN204250362 U CN 204250362U CN 201420588226 U CN201420588226 U CN 201420588226U CN 204250362 U CN204250362 U CN 204250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hell
stop piece
vibration excitor
nos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82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明龙
任方方
于安元
方威
朱勐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filed Critical Xian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VIC
Priority to CN2014205882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50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50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50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前起落架振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起落架的抱死装置[1]和用于连接激振器和抱死装置[1]的激振杆[2]。

Description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前起落架振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激振器与被激物体连接都是采用标配的激振杆,激振杆一端通过橡皮碗连接被激物体,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激振器。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不需要额外的装置,只需要将橡皮碗吸附在被激物体的表面上。但是其缺点是:橡皮碗吸附的物体表面需要有大于橡皮碗面积的平面,而且物体表面的光洁度也有一定要求。这对于起落架这类外表面几乎是曲面的结构要求较高;橡皮碗的吸附力是有限的,当激振力较大时橡皮碗容易脱落;由于标配激振杆长度不能调节,激振器与被激物体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在激振器安装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激振器无法使用。
前起落架是一种结构表面大都是曲面的结构,没有足够的空间使得橡皮碗能够吸附在前起上,而且当施加的激振力较大时橡皮碗容易与前起落架脱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包括用于连接起落架的抱死装置[1]和用于连接激振器和抱死装置[1]的激振杆[2]。
抱死装置[1]包括前轴瓦[101]、后轴瓦[102]、上挡片[103]、下挡片[104]和U型件[105],前轴瓦[101]与后轴瓦[102]在上下两端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翻边部[A],翻边部又与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相连接,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配合将牵引轴抱住,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搭在牵引轴耳片上,以防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随牵引轴转动,U型件[104]固定在前轴瓦[101]的前端面,U型件[104]的端部开有用于安装激振杆[2]的螺纹通孔[B]。抱死装置[1]连接前起落架牵引轴的形式借用了起落架自身结构而不损伤起落架,U型件[104]的设计主要用于连接激振杆[2]和调解激振杆[2]的长度。
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均开有U型孔[C],翻边部[A]开有螺栓孔[D],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U型孔将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连接成为一起。
激振杆[2]的粗细和长度根据加载空间和所施加的激振力情况进行设计,激振杆[2]长度方向全部攻螺纹[E],激振杆[2]两端分别连接U型件[104]和激振器。激振杆[2]连接U型件的一端可以穿透U型件[104]的螺纹通孔[B],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激振杆[2]的长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解决了标配激振杆的橡皮碗连接起落架需要较大吸附平面的要求和吸附表面光洁度的要求;解决了激振力较大时橡皮碗容易脱落的问题;解决了标配激振杆长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扩大了激振器的使用空间。此连接装置加工简易,成本低,解决了激振器和前起落架的连接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抱死装置[1]示意图;
图2是前轴瓦[101]示意图;
图3是后轴瓦[102]示意图;
图4是上挡片[103]示意图;
图5是下挡片[104]示意图;
图6是U型件[105]示意图;
图7是激振杆[2]示意图。
其中,[A]-翻边部,[C]-U型孔,[D]-翻边部的螺栓孔,[B]-U型件的螺纹通孔,[E]-激振杆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7。
如图1所示,为抱死装置1示意图,由前轴瓦101、后轴瓦102、上挡片103、下挡片104和U型件105组成。
如图2所示,为前轴瓦101示意图,其特征包括翻边部A,翻边部的螺栓孔D等。
如图3所示,为后轴瓦102示意图,其特征包括翻边部A,翻边部的螺栓孔D等。
如图4所示,为上挡片103示意图,其特征包括U型孔C等。
如图5所示,为下挡片104示意图,其特征包括U型孔C等。
如图6所示,为U型件105示意图,其特征包括U型件的螺纹通孔B等。
如图7所示,为激振杆2示意图,其特征包括激振杆螺纹E等。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包括用于连接起落架的抱死装置1和用于连接激振器和抱死装置1的激振杆2。
抱死装置1包括前轴瓦101、后轴瓦102、上挡片103、下挡片104和U型件105,前轴瓦101与后轴瓦102在上下两端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翻边部A,翻边部又与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相连接,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配合将牵引轴抱住,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搭在牵引轴耳片上,以防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随牵引轴转动,U型件104固定在前轴瓦101的前端面,U型件104的端部开有用于安装激振杆2的螺纹通孔B,用于调整激振杆2的长度。
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均开有U型孔C,翻边部A开有螺栓孔D,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U型孔将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连接成为一起。
激振杆2的粗细和长度根据加载空间和所施加的激振力情况进行设计,激振杆2长度方向全部攻螺纹E,激振杆2两端分别连接U型件104和激振器。
实例:
下面以某一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包括用于连接起落架的抱死装置和用于连接激振器和抱死装置的激振杆。
测量前起落架牵引轴和前起落架牵引轴耳片的尺寸,制造加工前轴瓦、后轴瓦、上挡片、下挡片,将前、后轴瓦抱住前起落架牵引轴,将上、下挡片搭在牵引轴耳片上,用螺栓依次连接前轴瓦、后轴瓦、上挡片、下挡片,将U型件焊接在前轴瓦端面上,组装完成抱死装置。激振杆先连接U型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激振杆的长度,最后连接激振器并固定激振器的位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解决了标配激振杆的橡皮碗需要很大吸附表面的要求和吸附表面光洁度的要求;解决了激振力较大时橡皮碗容易脱落的问题;解决了标配激振杆长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扩大了激振器的使用空间。此连接装置加工简易,成本低,解决了激振器和前起落架的连接难题。

Claims (4)

1.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起落架的抱死装置[1]和用于连接激振器和抱死装置[1]的激振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抱死装置[1]包括前轴瓦[101]、后轴瓦[102]、上挡片[103]、下挡片[104]和U型件[105],前轴瓦[101]与后轴瓦[102]在上下两端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翻边部[A],翻边部[A]又与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相连接,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配合将牵引轴抱住,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搭在牵引轴耳片上,以防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随牵引轴转动,U型件[104]固定在前轴瓦[101]的前端面,U型件[104]的端部开有用于安装激振杆[2]的螺纹通孔[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均开有U型孔[C],翻边部[A]开有螺栓孔[D],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U型孔将前轴瓦[101]和后轴瓦[102]、上挡片[103]和下挡片[104]连接成为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激振杆[2]长度方向全部攻螺纹[E],激振杆[2]两端分别连接U型件[104]和激振器。
CN201420588226.3U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Active CN204250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8226.3U CN204250362U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8226.3U CN204250362U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50362U true CN204250362U (zh) 2015-04-08

Family

ID=52954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8226.3U Active CN204250362U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50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10366A1 (en) Multi-tapered suspension component
MX2016001458A (es) Ensamble de cojinete de cruceta util para suspension de vehiculo.
CN204263855U (zh) 一种拖钩及具有该拖钩的汽车
CN204250362U (zh) 一种激振器与前起落架连接装置
CN203974792U (zh) 一种带限位套的制动总泵用固定装置
CN202056168U (zh) 前门铰链固定螺栓
CN204368259U (zh) 商务车独立悬架用转向节
CN204372008U (zh) 一种汽车单片钢板弹簧
CN203585031U (zh) 电动童车固定用螺栓
CN204137040U (zh) 行李车以及车轮快速安装结构
CN203627614U (zh) 一种轻型客车机械驻车机构制动钳总成
CN202319768U (zh) 双向缓冲牵引装置
CN202301615U (zh) 制动轮缸的活塞行程调整装置
CN203557928U (zh) 一种汽车前悬架系统下控制臂
CN203046778U (zh) 一种便于把持的拖车球头
CN103644185B (zh) 承弯螺栓连接结构
CN103836103B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衬套
CN202464063U (zh) 一种碟刹全方位调整机构
CN203198627U (zh) 自动调节式小车车轮
CN201922867U (zh) 轻型车前拖钩
CN204172620U (zh) Z字形越野挂车牵引机构
CN205768698U (zh)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仪表安装结构
CN204124181U (zh) 一种方向盘线束卡槽结构
CN203496884U (zh) 挂车应急制动装置
CN104129458B (zh) 一种新型电动童车转向杆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