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34564U -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34564U
CN204234564U CN201420631545.8U CN201420631545U CN204234564U CN 204234564 U CN204234564 U CN 204234564U CN 201420631545 U CN201420631545 U CN 201420631545U CN 204234564 U CN204234564 U CN 204234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drift
main body
actuating component
retention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315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启
吴端
方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erson Professional Tool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Professional Too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Professional Tool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Professional Too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315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34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34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3456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头以及冲压模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包括:主体(102),其能够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致动构件(104),其轴向可滑动地套设在主体(102)内,致动构件(104)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母模(124)和公模(126)中的一者,并响应于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而动作;固位件(112),其横穿致动构件(104)并固定连接至主体(102);以及作业辅助部件,作业辅助部件经由固位件(112)固定至主体(102),并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母模(124)和公模(126)中的另一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结构简化,加工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冲头,具体地,涉及一种冲裁用的冲头,以及包括此冲头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模具是机械制造行业中普遍应用的加工设备,利用模具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根据结构特点,模具又可分为平面的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冲裁类型的模具通常包括冲头,通过冲头带动公模和母模完成冲切操作(比如,冲孔、拉伸、折弯等)。冲头一般通过液压或气压驱动装置驱动以完成冲压操作。
图1和图2示出了已有的冲孔头的结构,其中图1为未致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致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的冲孔头10主要包括壳体11、固定构件12、活塞13、螺旋弹簧14、弹簧衬套15、推力圈16以及液压枪接头17。推力圈16能够在液压枪接头17内滑动,活塞13能够在固定构件12内滑动,弹簧衬套15抵接活塞13,推力圈16与活塞1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传递动力的推力杆(图中未示出)。在将液压枪连接至液压枪接头17后,启动液压枪驱动弹簧衬套15向前运动,弹簧衬套15推动推力圈16,推力圈16进而经由推力杆推动活塞13,活塞13最终推动冲孔模(图中未示出)动作,从而完成冲孔操作。在此过程中,螺旋弹簧14压缩,当液压枪泄压后,螺旋弹簧14回复伸长,使得活塞13复位。
申请人已经发现,图1和图2中示出的这种冲孔头10结构较复杂,零件很多,并且各个零件自身的结构也较复杂,从而使得整个冲孔头10的加工和安装难度加大。并且,在已有的这种冲孔头10中,推力圈16的行程以及活塞13的行程完全由液压枪的行程决定,而实际操作中的液压枪的行程会超过推力圈16实际所需的行程,从而超过冲孔模(母模)的深度。因此,完成冲孔作业后,推力圈16不能及时停止而是会继续推动活塞13以及冲孔模前行,这就会导致冲孔公模的尖顶直接抵压到冲孔母模的底部,从而导致冲孔公模尖顶损坏,甚至造成冲孔母模的损坏。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式的冲孔头,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头,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加工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头,其能够防止由于超出预定作业行程而导致冲孔模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头,其能够与现有的液压/气压驱动装置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压模具,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
针对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了一种冲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能够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致动构件,所述致动构件轴向可滑动地套设在主体内,致动构件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母模和公模中的一者,并响应于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而动作;固位件,固位件横穿致动构件并固定连接至主体;以及作业辅助部件,所述作业辅助部件经由固位件固定至主体,并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母模和公模中的另一者。
采用上述方案,省略了已有冲孔头中的推力圈和推力杆以及相关的连接件,使得冲头的整体结构简化,且各个构件的结构也相应简化,从而使冲头的加工安装更加方便,且生产成本降低。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致动构件的侧壁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开孔,固位件容置在此开孔内。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所述开孔限定致动构件的前进行程的第一限位位置以及可选地限定致动构件的回退行程的第二限位位置。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固位件的侧向尺寸与开孔的侧向尺寸构造为使得固位件与开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作业辅助部件包括:长形的作业构件,作业构件经由固位件可拆卸地固定至主体。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作业辅助部件包括:导向构件和能够连接至导向构件的长形的作业构件,导向构件套设在致动构件内并固定至固位件,致动构件能够相对于导向构件滑动,并且导向构件包括通过固位件固定在主体内的第一端以及用于与作业构件连接的第二端。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导向构件包括通过固位件固定在主体内的第一端以及用于与作业构件连接的第二端。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固位件为一体式构件,导向构件的第一端具有供一体式的固位件穿过的横向通孔。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固位件包括多个子固位件,导向构件的第一端具有多个横向螺纹孔,多个子固位件能够旋拧至多个横向螺纹孔螺纹。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导向构件的第二端形成有轴向螺纹孔,作业构件螺纹连接至导向构件的第二端。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致动构件的周面设置有导向部,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对应的导向部。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致动构件的导向部以及主体的导向部均形成为导向面。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致动构件的导向部以及主体的导向部分别形成为导向槽和导向突脊。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还包括:保护衬套,所述保护衬套设置在主体与致动构件之间,保护衬套固定至主体,致动构件能够相对于保护衬套滑动。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保护衬套的内部尺寸构造为使得保护衬套与致动构件形成间隙配合。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冲头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一侧与致动构件连接,另一侧接收来自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并将此驱动力传递至致动构件。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传动组件包括轴向套筒和套设在轴向套筒外侧的复位弹簧,其中,轴向套筒的第一端与复位弹簧的第一端相连,轴向套筒的第二端与致动构件相连。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冲头还包括转接构件,转接构件与主体沿轴向邻接,其外周设置有用于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的螺纹部。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冲头还包括间隙调整构件,间隙调整构件能够套设在作业构件上。
优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中,作业构件为细长螺杆,作业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有外螺纹部,并且作业构件的外周形成有夹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冲头、与冲头配合使用的母模和公模以及用于驱动冲头的外部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几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存的一种冲孔头未被致动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现存的一种冲孔头被致动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另一立体组装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致动构件延伸出的状态;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另一剖视图,其示出了致动构件延伸出的状态;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安装了作业构件的示意图;
图9是图10的冲头在设置了间隔调整构件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1的冲头在设置了母模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冲头在设置了待冲压工件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冲头在设置了公模的状态下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图12的冲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在各个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件,因此相同部件的构造将不再重复描述。
下面参照图3至图1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冲头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
首先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具有所述基本机构的冲头就能够解决前述已有冲孔头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总体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主要包括如下部件:冲头主体,主体作为容纳冲头的其他构成部件的基础部件,并且能够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设置在主体内的致动构件,且能够相对于主体运动,致动构件在外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动作,进而带动与之相连的冲压模完成冲压操作;用于将冲头的各个部件安装在一起的固位件和/或紧固件;以及进行实际冲压操作的作业辅助部件,作业辅助部件也通过固位件固定至主体而作为固定构件,并且能够连接对应的另一个冲压模。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冲孔头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冲头的结构显著简化,不需要额外的推力圈和推力杆,由此不仅部件数量减少,而且各个部件的构造方式和安装方式也更加简单,能够明显减低加工成本和安装耗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还具有限位功能,能够防止驱动力过载而导致的冲压模损坏,这可以通过在致动构件上设置相应的限位部来实现,通过此限位部限制致动构件以及冲压作业构件的实际行程,并且提供驱动力满载的信号,从而实现行程限位,保护冲压模。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可以除了主体之外还可以包括额外的保护构件,这将在下文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下面,参照图3至图5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和图4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冲头组装示意图,图3为致动构件未被驱动的状态,图4为致动构件被驱动前进的状态。图5为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冲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3至图5中示出了冲头100,其主要包括:主体102,如上所述的,主体102为基础构件;致动构件104,此致动构件104沿轴向可滑动地套设在主体102内,并且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母模124和公模126中的任一者,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固位件112,此固位件112横穿致动构件104并固定连接至主体102,使得致动构件104安装至主体102;以及用于辅助冲头进行冲压操作的作业辅助部件,此作业辅助部件也通过固位件112固定至主体102,并且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母模124和公模126中的另一者。需要说明的是,作业辅助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组成构件,具体实例将在下文说明。并且,公模和母模可以为冲孔、拉伸、翻边等工艺所用的公模和母模,这根据冲头的实际使用场合来确定。
具体地,致动构件104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开孔104a,固位件112可以容置在开孔104a内,由此致动构件104能够相对于固位件112运动。
更具体地,开孔104a构造为具有限位功能的限位孔,当致动构件104被外部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时,通过固位件112和开孔104a的配合,使得致动构件104的行程限制的在预定范围内,避免行程过量而导致冲压模损坏。特别地,开孔104a限定致动构件104的前进行程的第一限位位置,以及可选地,也可以限定致动构件104的回退行程的第二限位位置。在致动构件104受驱动前进的期间,当固位件112抵靠开孔104a的后端部(相对于致动构件104的运动方向)时,致动构件104到达其第一限位位置;在致动构件104回退的期间,当固位件112抵靠开孔104a的前端部时,致动构件104到达其第二限位位置。
通过在致动构件104上设置具有限位功能的开孔104a,并通过固位件112与开孔104a的配合,以简单有效地方式实现了致动构件104的行程限位,避免了冲压模的损坏。当致动构件104运动到达第一限位位置后,不会继续过量运动而导致冲压公模尖端顶压冲压母模,使得冲压模损坏。并且,由于致动构件104运动受阻,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压力会逐渐升高到极限压力,此时驱动装置会泄压,从而使致动构件104回退。这在驱动装置没有主动泄压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保护冲压模。当致动构件104运动到达第二限位位置后,也随之停止运动回退到刚好完全处于主体内的状态。
从图5可见,开孔104a特别地构造为腰型孔。当然,采用其他形状的开孔104a也是可以的,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示例。
特别地,开孔104a除了提供限位功能之外,还可以额外地提供导向功能。这要求对开孔104a的尺寸进行设计。根据本实用新型,将开孔104a的侧向尺寸构造为与固位件112的侧向尺寸匹配,以使得二者之间形成间隙配合。由此,在致动构件104运动期间,开孔104a还可以限制致动构件104以便其不会侧向运动,由此可以提高冲压精度。
具体地,在图3和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主体102内部还设置有保护衬套108,保护衬套108设置在主体102与致动构件104之间,以便对冲头100的构成部件提供保护,并且获得更稳定的安装。当然,在保护衬套108是可选的构件,设置目的在于获得更良好的安装性能。
具体地,保护衬套108的内部尺寸构造为使得其与致动构件104之间形成间隙配合,由此致动构件104不仅能够相对于保护衬套108滑动,而且保护衬套108还可以对致动构件104的侧向运动进行限制,并且对轴向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也可以不设置保护衬套108,而仅仅设置主体102,如图5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致动构件104直接安装至主体102,从而获得更加简化的结构。图6和图7还示出了这种仅仅设置主体102的冲头100的剖视图。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致动构件104为大体筒状的活塞,与保护衬套108的结构类似。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致动构件104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与主体102的滑动配合即可,比如,可以具有方形结构等。并且,如果设置了保护衬套108,保护衬套108的形式也可以相应地变化。
下面,继续参照8至图13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冲头的其他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如图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的作业辅助部件可以包括长形的作业构件120,在进行冲压操作时,此作业构件120用于装配冲压母模124和冲压公模126(将在下文描述),从而帮助完成冲压操作。具体地,作业构件120经由固位件112可拆卸地固定至主体102,从而在安装后,作业构件120也作为冲头100的固定构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业构件120可以直接固定至固位件112而固定至主体102,也可以固定至主体102内的其他部件,进而固定至主体1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作业构件120可以(例如)通过在第一端(图中未示出,靠近外部驱动装置的那一端)设置卡扣槽以卡接方式直接固定至固位件112,这种情况下固位件112的配合部位可以加工出便于卡接的平面。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主体102内的其他部件实现作业构件120的固定。这种情况可以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来说明。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的作业辅助部件还包括导向构件106,此导向构件106套设在致动构件104内,并且通过固位件112固定至保护衬套108。导向构件106与致动构件104二者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使得致动构件104能够相对于导向构件106滑动。此导向构件106的一个作用在于为致动构件104的轴向运动提供导向,导向构件106在致动构件104内部提供导向,主体102在致动构件104外部提供导向,双重导向使得致动构件104的运动更加平稳,降低失准,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特别地,导向构件106的第一端106a通过固位件112固定而固定在主体102内,第二端106b则能够与作业构件120(具体地,第一端)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作业构件120借助导向构件106固定至保护衬套108。作业构件120和导向构件106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连接,比如,卡接、过盈配合、螺纹连接等。
图6和图7中示出了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将作业构件120安装至导向构件106的实例。如图所示,导向构件106的第二端106b形成有轴向螺纹孔,作业构件120的第一端则形成有对应的外螺纹(图中未示出),由此通过将作业构件120旋拧至导向构件106实现二者的连接。当然,图示实例意外的其他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都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下面,对导向构件106通过固位件112固定的具体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位件112可以构造为一体式构件,比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单根螺栓,此情况下,导向构件106的第一端106a形成有供螺栓穿过的横向通孔106c,由此实现导向构件106的固定。在固位件112采用单根螺栓的情况下,还需要紧固螺母110(如图6、图7所示)实现螺栓的紧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出),固位件112可以构造为分体式的,即包括多个子固位件,比如不是图中所示的从沿横向贯穿整个冲头的单根螺栓,而是沿主体102的周向分布的多个螺钉,这多个螺钉不会贯穿整个冲头,而是仅穿过主体102、致动构件104,并在末端固定导向构件106。在此情况下,导向构件106的第一端106a可以形成有多个横向螺纹孔,固位件112的多个子固位件能够在穿过主体102、致动构件104后旋拧到这多个横向螺纹孔螺纹中,从而实现导向构件106的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5,为了获得更加良好的导向效果,进一步提高致动构件104的轴向运动精度,还可以在致动构件104的周面设置导向部104b,相应地,在主体102的内侧设置有对应的导向部。
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致动构件104的导向部104b以及主体102的导向部可以都构造为导向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致动构件104的导向部104b以及主体102的导向部可以分别形成为导向槽和导向突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导向部的具体构造方式。
接着,继续参照图6和图7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还可以包括专门的传动组件,尽管可以将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直接施加至致动构件104,设置专门的传动组件会使得冲头的整个操作过程更加顺畅。根据本实用新型,使传动组件的一侧与致动构件104连接,另一侧则接收来自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并将此驱动力传递至致动构件104。传动组件一方面可以在推进行程中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回退行程中起到使致动构件104复位的作用。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的一种实例。如图所示,传动组件包括轴向套筒118和套设在轴向套筒118外侧的复位弹簧116,轴向套筒118的第一端118a与复位弹簧116的第一端116a相连,轴向套筒118的第二端118b与致动构件104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施方式中,轴向套筒118的第一端118a与复位弹簧116的第一端116a为自由端,没有与其他部件相连。通过这种构造,在启动外部驱动装置后,经由套筒118将来自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至致动构件104,套筒118运动进而推动致动构件104也向前运动。在套筒118向前运动过程中,套设在套筒118外部的复位弹簧116会被压缩。在外部驱动装置泄压而停止驱动后,借助复位弹簧116的回复力,拉动套筒118进而拉动致动构件104回退,从而实现致动构件104的复位。复位弹簧116可以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形式,比如,螺旋弹簧、片簧等。
具体地,在图6、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轴向套筒118的第一端118a与复位弹簧116的第一端116a通过卡圈119固联。当然,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也是可行的,比如简单的焊接连接。
此外,进一步参照图6和图7以及图8至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还包括转接构件114,此转接构件114用于将外部连接装置与冲头100接合。具体地,转接构件114与主体102沿轴向邻接,并且其外周设置有用于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的螺纹部,从而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冲头100与外部驱动装置的接合。
更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转接构件114套设在传动组件外部,轴向套筒118的第二端118b延伸到转接构件114之外,螺旋弹簧116的第二端116b抵接转接构件114的前端抵接部114a。需要说明的是,转接构件114的前端抵接部114a不是唯一的构造方式的,也可以在主体102(或保护衬套108)内侧设置类似的抵接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还可以包括间隙调整构件122,间隙调整构件122用于调整冲压母模124起始位置,以便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冲压母模124。间隙调整构件122能够直接套设在作业构件120上,进而再安装冲压母模124。需要说明的是,间隙调整构件122不局限于任何特征的形状,只要能够套设在作业调整构件120上起到调整间隔的作用即可。图8至图13中示出了简单的圆柱状的间隙调整构件122。
从图8至图13的实例可以看到,作业构件120为细长螺杆,除了第一端(未示出)外,其第二端120a也设置有外螺纹部。作业构件120的第一端实现作业构件120与导向构件106的连接(如上文所述),第二端120a可以与冲压公模126接合,如图12所示,冲压公模126形成有相应的内螺纹连接部126a。
此外,螺杆形式的作业构件120的外周形成有夹持面120b,用工具夹持此夹持面120b可以方便地安装作业夹持构件120以及防止不期望的转动。当然,作业构件120并不限于图示的结构,只要能够在两端分别连接导向构件106/固位件112以及冲压公模126,并且适于在外部套设间隙调整构件122和冲压母模124即可。
此外,对于主体102,其可以包括多个(两个以上)轴向延伸的分支102a,优选地,多个分支102a可以沿周向等间距设置。图中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具有两个周向分支102a的大致U型的主体10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的轴向分支102a,更多的分支可以实现更稳固的安装。
基于上文的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的构造方式已经清楚。下面,结合图8至图13对冲头100的使用方式进行简要说明。
首先将作业构件120安装至导向构件106(图8),将若干只(根据需要)空隙调整构件122套设在作业构件120上使其与主体102接触(图9),接着将冲压母模124套设在作业构件120上并与间隙调整构件122接触(图10),将待冲压的工件200(比如,钢板)套设在作业构件120上(工件200提前打孔)(图11),然后将冲孔公模126安装至作业构件120的端部120a(图12)。上述安装完成后,冲压公模126固定,冲压母模124可动。
此时将外部驱动装置(比如,液压枪)连接至转接构件114,启动外部驱动装置,驱动力经由轴向套筒118传递至致动构件104并推动其前进(图13中箭头P所示的方向),致动构件104随之推动间隙调整构件122、冲压母模124、工件200朝向冲压公模126运动,从而使得冲压公模126压入工件200并将相应位置的材料压穿(或者压出期望形状),由此获得所需工件。
冲压完成后,外部驱动装置可主动泄压,使致动构件104退回原位。另外,外部驱动装置也可以不主动泄压,此时由于开孔104a的限位作用,致动构件104不会继续向前运动,而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会逐渐累积达到极限压力,到达极限压力后外部驱动装置就随之泄压,致动构件104也会退回原位。由此,冲压公模126的尖端不会顶到冲压母模124上,而造成损坏。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还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100、与冲头100配合使用的冲压母模124、冲压公模126以及用于驱动冲头100的外部驱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可以为任何类似的能够采用上述冲头100的模具,例如,冲孔模具、弯边模具、或拉伸模具等。
总体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和冲压模具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致动构件的行程受控,可以避免行程过量,从而避免损坏冲压模,并且在驱动装置未主动泄压的情况下实现驱动装置满载泄压;
2.致动构件简化为单个活塞式构件,以简易的套装方式安装;
3.冲头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化,主要通过螺纹连接实现;
4.仅通过螺杆(或螺钉式)的固位件实现了主体与致动构件、导向构件之间的安装;
5.传动组件的构造和连接方式简化,从而使得关联的致动构件和转接构件的结构都相应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头其他的优点从上文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容易地得知。因此,相较于已有的冲孔头,根据本实用新型冲头能够实现行程限位,避免损坏冲压模,且整体结构简化,便于加工和组装,降低了生产成本。
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里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变体。所有这些变型和变体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构件都可以由其他技术性上等同的构件来代替。

Claims (20)

1.一种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100)包括:
主体(102),所述主体(102)能够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
致动构件(104),所述致动构件(104)轴向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主体(102)内,所述致动构件(104)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母模(124)和公模(126)中的一者,并响应于所述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而动作;
固位件(112),所述固位件(112)横穿所述致动构件(104)并固定连接至所述主体(102);以及
作业辅助部件,所述作业辅助部件经由所述固位件(112)固定至所述主体(102),并能够操作性地接合所述母模(124)和所述公模(126)中的另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4)的侧壁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开孔(104a),所述固位件(112)容置在所述开孔(104a)内,使得所述致动构件(104)能够相对于所述固位件(112)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04a)限定所述致动构件(104)的前进行程的第一限位位置以及可选地限定所述致动构件(104)的回退行程的第二限位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件(112)的侧向尺寸与所述开孔(104a)的侧向尺寸构造为使得所述固位件(112)与所述开孔(104a)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辅助部件包括:
长形的作业构件(120),所述作业构件(120)经由所述固位件(112)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主体(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辅助部件包括:导向构件(106)和能够连接至所述导向构件(106)的长形的作业构件(120),
其中,所述导向构件(106)套设在所述致动构件(104)内并固定至所述固位件(112),所述致动构件(104)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构件(106)滑动,所述导向构件(106)包括通过所述固位件(112)固定在所述主体(102)内的第一端(106a)以及用于与所述作业构件(120)连接的第二端(106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件(112)为一体式构件,所述导向构件(106)的所述第一端(106a)具有供一体式的所述固位件(112)穿过的横向通孔(106c)。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件(112)包括多个子固位件,所述导向构件(106)的所述第一端(106a)具有多个横向螺纹孔,所述多个子固位件能够旋拧至所述多个横向螺纹孔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构件(106)的第二端(106b)形成有轴向螺纹孔,所述作业构件(120)螺纹连接至所述导向构件(106)的所述第二端(106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4)的周面设置有导向部(104b),所述主体(102)的内侧设置有对应的导向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4)的导向部(104b)以及所述主体(102)的导向部均形成为导向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构件(104)的导向部(104b)以及所述主体(102)的导向部分别形成为导向槽和导向突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衬套(108),所述保护衬套(108)设置在所述主体(102)与所述致动构件(104)之间,所述保护衬套(108)固定至所述主体(102),所述致动构件(104)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护衬套(108)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衬套(108)的内部尺寸构造为使得所述保护衬套(108)与所述致动构件(104)形成间隙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100)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一侧与所述致动构件(104)连接,另一侧接收来所述自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并将此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致动构件(10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轴向套筒(118)和套设在所述轴向套筒(118)外侧的复位弹簧(116),其中,所述轴向套筒(118)的第一端(118a)与所述复位弹簧(116)的第一端(116a)相连,所述轴向套筒(118)的第二端(118b)与所述致动构件(104)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100)还包括转接构件(114),所述转接构件(114)与所述主体(102)沿轴向邻接,并且外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外部驱动装置连接的螺纹部。
18.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100)还包括间隙调整构件(122),所述间隙调整构件(122)能够套设在所述作业构件(120)上。
19.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构件(120)为细长螺杆,所述作业构件(1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120a)均设置有外螺纹部,并且作业构件(120)的外周形成有夹持面(120b)。
20.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头(100)、与所述冲头(100)配合使用的母模(124)和公模(126)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冲头(100)的外部驱动装置。
CN201420631545.8U 2014-10-28 2014-10-28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34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1545.8U CN204234564U (zh) 2014-10-28 2014-10-28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31545.8U CN204234564U (zh) 2014-10-28 2014-10-28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34564U true CN204234564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764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31545.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234564U (zh) 2014-10-28 2014-10-28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3456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836A (zh) * 2014-10-28 2015-02-11 艾默生管道工具(上海)有限公司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CN107812829A (zh) * 2017-12-14 2018-03-20 重庆同星聚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型材的新型冲孔模具
CN110421047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安徽众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模冲头套装装置及实施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836A (zh) * 2014-10-28 2015-02-11 艾默生管道工具(上海)有限公司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CN107812829A (zh) * 2017-12-14 2018-03-20 重庆同星聚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型材的新型冲孔模具
CN107812829B (zh) * 2017-12-14 2019-03-05 重庆同星聚创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种型材的冲孔模具
CN110421047A (zh) * 2019-08-05 2019-11-08 安徽众星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模冲头套装装置及实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4564U (zh)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EP298549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knuckle bracket
CN104138943A (zh) 一种弯管机
US20170259326A1 (en) Setting unit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 connecting unit on a workpiece
CN104338836B (zh) 冲头以及冲压模具
TW201714725A (zh) 致動裝置
JP2016022517A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
CN203330238U (zh) 汽车顶棚快速冲孔装置
CN204914568U (zh) 扣压机机头
EP2586670A1 (en) Negative-pressure booster device, brake system provided with said negative-pressure boos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late plunger for a negative-pressure booster device
KR101425633B1 (ko) 앵커 볼트 헤드부 성형 장치
CN210283115U (zh) 联动型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CN101326022B (zh) 用于液压冲孔的组合冲头
CN209539872U (zh) 用于制动器的汽缸装置
CN210308890U (zh) 注塑模具
CN211839971U (zh) 一种干簧管切断弯折装置
CN204194584U (zh) 冲压模具及冲压系统
CN113302074A (zh) 用于顶盖系统的可运动的顶盖部件的驱动设备和用于这种驱动设备的螺纹螺旋电缆
JP4996879B2 (ja) フランジ付カップ状部品及びその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KR101716824B1 (ko) 마스터 실린더용 피스톤의 홀 타발장치
CN110076969A (zh) 联动型脱模装置及模具设备
CN209580377U (zh) 一种滑块反顶的模具结构
CN220407787U (zh) 一种外壳下盖用钢珠压入装置
CN103537522A (zh) 冲压机
CN117259639A (zh)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用挤压锻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