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3614U -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 Google Patents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3614U
CN204223614U CN201420649857.1U CN201420649857U CN204223614U CN 204223614 U CN204223614 U CN 204223614U CN 201420649857 U CN201420649857 U CN 201420649857U CN 204223614 U CN204223614 U CN 204223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bin
connecting rod
buffer memory
wheel
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498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林
冯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498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3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3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3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多对竖立的支撑臂,以及横向连接每对支撑臂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杆;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连接于下连接杆;第二从动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轮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杆;升降带,所述的升降带连接于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并且升降带的外侧设有多个承托凸起部;用于张紧所述升降带的张紧装置,所述的张紧装置固定于支撑臂中部;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同轴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于所述从动轮。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通用性强,且运行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料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背景技术
在现代自动化生产线上,对于一些需要多次重复加工的产品,通常需要将一次加工的产品暂时存放在固定的地方,等待下一次的再加工。现有暂存产品的料仓主要有固定式货架和堆叠式料仓两种方式,但两者均有缺点:
一种是固定式货架:固定式货架占用空间较大,效率低。若要实现自动取放料,在存料数量较多的场合,货架需要占用较大空间,而另外加装的自动取放料装置的工作范围也随之增加,从而造成取放料的效率降低,在空间狭小、速度要求较高时,这种存料方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这种设备的控制系统比较复杂,程序需要有记忆功能,需要随时记住不同物料所存放的位置,在出现系统故障或是断电等特殊情况时,容易丢失数据,机器将无法继续工作。
另一种是堆叠式料仓:其结构较为紧凑,占用空间较小,但也有缺点。对产品外观有特殊要求,产品需要有供直插装置使用的插槽,在产品外观没有类似特征或需要避免产品碰刮伤的场合无法直接使用,需增加载具才能使用,因此会增加生产成本,使用范围有限;直插托举装置动作较多,使效率降低;在出现断电、断气或零部件损坏等特殊情况时,容易出现撞机等情况,会损坏产品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解决了目前暂存货品的料仓暂用空间大,通用性差,性能不稳定的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多对竖立的支撑臂,以及横向连接每对支撑臂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杆;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安装于下连接杆;第二从动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轮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杆;升降带,所述的升降带连接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并且升降带的外侧设有多个承托凸起部;用于张紧所述升降带的张紧装置,所述的张紧装置固定于支撑臂中部;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于主动轮。
优选的,还包括一机台,所述支架安装于机台上;一料盘架,所述料盘架安装于支架的一侧;一水平传送装置;其中,所述的水平传送装置固定于支架和料盘架的底部。
其中,所述的支撑臂设有两对,两对支撑臂正面相对固定形成一矩形框体。
其中,所述的每对支撑臂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二从动轮和主动轮。
其中,所述张紧装置包括一连接件和一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上设有滑动件,所述张紧轮横向张紧升降带。
其中,所述的升降带外侧的多个承托凸起部均匀设置。
其中,所述的水平传送装置固定于支架下方的机台上。
其中,所述的水平传送装置包括一传送带以及电机。
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多对竖立的支撑臂,以及横向连接每对支撑臂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杆;第二从动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轮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杆;升降带,所述的升降带连接于上从动轮和下从动轮,并且升降带的外侧设有多个承托凸起部;用于张紧所述升降带的张紧装置,所述的张紧装置固定于支撑臂中部;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同轴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于所述从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存料、转运、顶升三组机构互相嵌入,缩小了结构空间;通用性好,安全性高。同步带存料机构对产品外观结构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是能够被托举的产品都可使用这种存料方式。同步带为塑胶材料,同时附件与产品间没有相对运动,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碰刮伤;动作简单,可靠性高。由上所述,产品在不同机构间转运时没有多余动作,只是利用了上一个动作的运动趋势,简单、可靠。升降式同步带存料机构由带刹车的电机带动,即便是出现断电等特殊状况时也不会有撞机等情况发生;扩展范围广。同步带的存料方式灵活性好,不同的场合存料数量和产品结构不同时,只需改变同步带的长度和两组同步带机构的间距即可。如果是作为普通料仓,不需要产品与生产线匹配时,只需改变取放料机构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包括:机台1,该机台1上方固定安装有一升降式料仓机构;一支架2,该支架2有四根竖立的支撑臂以及连接所述支撑臂的连接杆组成一支架结构,所述的支撑臂两根成为一对,每对上设有上下固定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一安装于所述支架2的支撑臂上的主动轮31;与所述主动轮31皮带联动的一电机41;与所述主动轮31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一从动轮51;与所述第一从动轮51联动的第二从动轮52;联动所述第一从动轮51和第二从动轮52的升降带6;一张紧所述升降带6的张紧装置7;一料盘架8;一水平传送装置9。
在本实施例中,该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用于缓存工业料盘3。请参阅附图1,在图中有有多个层叠的料盘3放置于该升降式自动缓存料盘上。
更详细的,所述的机台1有四根支撑脚和一机台面组成,用于集成和安装设备。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机台1也可是工控柜,或其他结构,其主要用于集成放置设备。
所述的机台1的机台面上固定有支架2,所述的支架由四个支撑臂,以及横向连接支撑臂的连接杆组成。所述四个支撑臂之间形成的支架形状可根据具体应用的料盘的结构而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料盘位矩形状,因此,四个支撑臂之间形成一矩形框体。其中,连接四个支撑臂的上端和下端的连接杆均为圆柱杆状。所述圆柱杆状的连接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从动轮51和第二从动轮52。与所述第一从动轮51同轴连接的设有主动轮31,所述主动轮31与第一从动轮51同步转动。其中,所述的主动轮31受控于电机41,当电机41转动时,带动第一从动轮51转动。其中第一从动轮51和第二从动轮52之间通过升降带6连接。并且,所述的升降带6外侧设有均匀的承托凸起部61,该承托凸起部61用于在升降的过程中,拖住料盘3,从而使料盘3上下升降移动。
更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料盘3在随升降带6升降过程的稳定性,在支撑臂中部设有一皮带的张紧装置7,该皮带张紧装置7可沿支撑臂水平移动,当需要更换升降带6时,张紧装置7水平向外移动,从而使皮带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取下,更换升降带。当升降带6更换完成之后,向内移动张紧装置,从而使升降带6处于张紧状态,增加了升降带运载料盘升降的稳定性。更详细的,该张紧装置7包括一连接件和一张紧轮,该连接件与支撑臂可调节连接。该张紧轮上设有可任意转动的滑动件,从而减小升降带6与张紧装置7之间的摩擦力损耗。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升降带6,张紧装置7,联动的第一从动轮51和第二从动轮52,以及带动主动轮转动的电机41共同组成一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设有两组相对的设置有支架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升降装置可设有多组,例如料盘3是圆形时,可以设置四组,分别纵向和横向对称分布。
为了实现该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与其他设备联动,机台1上还设有一料盘架8,该料盘架8底部与支架2底部之间设有一水平传送装置9,该水平传送装置包括一电机和以及安装于电机转轴的传送带。
在缓存料盘时,多个载有产品的料盘叠放于升降带6上,升降带6上的承托凸起部61托住料盘6。按照生产的效率,料盘6从上向下移动,从而通过水平传送装置9逐一将料盘传送给料盘架8,进入下一生产工序。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多对竖立的支撑臂,以及横向连接每对支撑臂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杆;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安装于下连接杆;第二从动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轮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杆;升降带,所述的升降带连接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并且升降带的外侧设有多个承托凸起部;用于张紧所述升降带的张紧装置,所述的张紧装置固定于支撑臂中部;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于主动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台,所述支架安装于机台上;一料盘架,所述料盘架安装于支架的一侧;一水平传送装置;其中,所述的水平传送装置固定于支架和料盘架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臂设有两对,两对支撑臂正面相对固定形成一矩形框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对支撑臂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一连接件和一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上设有滑动件,所述张紧轮横向张紧升降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带外侧的多个承托凸起部均匀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传送装置固定于支架下方的机台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传送装置包括一传送带以及电机。
CN201420649857.1U 2014-11-03 2014-11-03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Active CN204223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9857.1U CN204223614U (zh) 2014-11-03 2014-11-03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49857.1U CN204223614U (zh) 2014-11-03 2014-11-03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3614U true CN204223614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1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49857.1U Active CN204223614U (zh) 2014-11-03 2014-11-03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361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289A (zh) * 2016-08-25 2016-12-07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极板上料的驱动装置
CN107265056A (zh) * 2017-06-09 2017-10-20 苏州英派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料盘储料供料装置
CN114393493A (zh) * 2021-11-29 2022-04-26 芜湖仅一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外壳加工用抛光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5289A (zh) * 2016-08-25 2016-12-07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极板上料的驱动装置
CN106185289B (zh) * 2016-08-25 2018-07-20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极板上料的驱动装置
CN107265056A (zh) * 2017-06-09 2017-10-20 苏州英派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料盘储料供料装置
CN107265056B (zh) * 2017-06-09 2022-10-28 苏州英派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料盘储料供料装置
CN114393493A (zh) * 2021-11-29 2022-04-26 芜湖仅一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外壳加工用抛光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3614U (zh) 升降式自动缓存料仓
CN102730405B (zh) 输送轨道九十度拐角处的转运机构
CN105438714A (zh) 一种稳定型自定位输送线
CN204096252U (zh) 一种可夹紧货物的物流托盘
CN207129678U (zh) 料盘回收机构及其承托装置
CN107601028B (zh) 一种产品移载下线装置
CN108045821B (zh) 一种铜排自动化平面仓库
CN103785766A (zh) 一种搬运及码垛机械手
CN104044889B (zh) 中隔板仓
CN106477337B (zh) 一种具有暂存功能的自动化上下料系统
CN204096613U (zh) 包装箱木板切割机的辅助上料装置
CN103552807B (zh) 垂直输送机
US20150117993A1 (en) Automated workpiece loading/unloading device
CN208036914U (zh) 一种瓦楞纸板托盘
CN206358720U (zh) 一种机器人智能仓库
CN203558500U (zh) 适用于螺杆的货架
CN103332459B (zh) 运载装置及运载方法
CN102700984B (zh) 圆形碟片供料装置
CN107498281A (zh) 一种节能型门芯板组件组装装置
CN205187103U (zh) 一种叠板机支撑输送装置
CN203237754U (zh) 物料横向平移设备
CN203975875U (zh) 中隔板仓
CN104310248A (zh) 一种全回转多工位吊运装置
CN204416593U (zh) 新型码垛机后臂驱动结构
CN204384002U (zh) 圆柱形物品料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