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2100U -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2100U
CN204222100U CN201420519622.0U CN201420519622U CN204222100U CN 204222100 U CN204222100 U CN 204222100U CN 201420519622 U CN201420519622 U CN 201420519622U CN 204222100 U CN204222100 U CN 204222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gate
retainner plate
ejector retainner
plate assembly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96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新才
何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L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L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L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L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196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2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2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2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包括动模板、型腔、形成在动模板上并接通型腔一侧的浇口、制品顶针、制品顶针板组件,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的后侧设置有浇口顶针板组件,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相隔一段距离并且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上连接有浇口顶针,所述浇口顶针穿过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和动模板并抵至所述浇口位置,所述浇口顶针能朝开模方向活动并关闭所述浇口。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能在模具内自动剪切制品的侧浇口,有利于节省人工和简化生产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是越来越昂贵,塑件生产厂家对人力成本的控制是越来越严格,这要求塑料件生产时要有很高的自动化程度。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大大的降低人力成本的支出,比如不能有成型后的产品修改处理比如剪水口。这促进了热流道技术、潜浇口的大量应用,但是在一些塑件产品上不能采用热浇口和潜浇口,只能采用侧水口,这就对模具设计提出了模具内剪除水口的苛刻的要求。
这种模具内剪切水口的模具结构,可以在模具成型产品的过程中对侧水口进行剪切,可以提高塑料制件的成型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员的投入。
附图1是一款相框的前框,材料是透明的PMMA,外观要求很高,不能有水口印,所以不能采用热流道直接进胶和在产品上的潜进胶,只能采用侧水口,但是客户的人工成本很高,希望可以做成模具内剪切水口节省人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其能在模具内自动剪切制品的侧浇口,有利于节省人工和简化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包括动模板、型腔、形成在动模板上并接通型腔一侧的浇口、制品顶针、制品顶针板组件,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的后侧设置有浇口顶针板组件,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相隔一段距离并且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上连接有浇口顶针,所述浇口顶针穿过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和动模板并抵至所述浇口位置,所述浇口顶针能朝开模方向活动并关闭所述浇口。
当模具开模时,由于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位于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的后侧,因此注塑机的顶棍会首先推动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运动,由于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相隔一段距离,因此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会首先带动所述浇口顶针朝模具开模方向运动,所述浇口顶针能在动模板内朝开模方向活动并最终关闭所述浇口,也就是说,浇口顶针在关闭所述浇口的同时,制品的浇口就会被剪切,也就能在模具内完成侧浇口的剪切步骤。随着注塑机的顶棍的继续推动,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继续移动并推动制品顶针板组件运动,后续就可以带动制品顶针并推动制件出模。当制件完成出模,注塑机的顶棍逐渐远离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后,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恢复到原来合模状态下的位置,由于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使得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之间能够始终保持一段距离,为下一次剪切浇口作准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能在模具内自动剪切制品的侧浇口,有利于节省人工和简化生产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浇口在开模方向上的高度尺寸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之间的距离尺寸。因此可以确保当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移动至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时,所述浇口顶针能完全关闭所述浇口。
进一步地,所述浇口顶针上设有制品配合面,当浇口顶针移动并完全关闭所述浇口后,所述制品配合面配合在制品上。因此可以确保当所述浇口顶针能完全关闭所述浇口后,所述浇口顶针能够在不影响制品外观的前提下,与所述制品顶针一并推动所述制品出模。
可选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弹簧轴和套接在弹簧轴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
可选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隔一段距离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和浇口顶针板组件与上,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相互对应并且相互对应的一侧极性相反。采用磁体的方式能够让复位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且便于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与动模板之间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与动模板。因此可以便于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自动复位至合模时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包括相互叠合的制品顶针板和制品顶针底板,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包括相互叠合的浇口顶针板和浇口顶针底板,所述复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制品顶针底板和浇口顶针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位于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的后侧,因此当模具开模时,注塑机的顶棍会首先推动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运动,由于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与制品顶针板组件相隔一段距离,因此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会首先带动所述浇口顶针朝模具开模方向运动,所述浇口顶针能在动模板内朝开模方向活动并最终关闭所述浇口,也就是说,浇口顶针在关闭所述浇口的同时,制品的浇口就会被剪切,也就能在模具内完成侧浇口的剪切步骤,节省了通过人工剪切制品浇口的工序,有降低生产成本和简化生产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需要设置侧浇口的产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包括定模板(图中未画出)、动模板100,所述动模板100上形成有型腔101和浇口102,型腔101内可以通过注塑生成塑料制品,浇口102形成在型腔101的外侧并连通型腔101,动模板100的下侧设置有制品顶针板组件200,制品顶针组件200包括上下相互叠合的制品顶针板201和制品顶针底板202,制品顶针板201上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制品顶针300,制品顶针300向上穿过动模板100并抵至型腔101位置,当型腔101上形成塑料制品时,可以通过推动制品顶针底板202驱使制品顶针300朝出模方向活动并顶出型腔101内的塑料制品。
在制品顶针组件200与动模板100之间设有导柱301,导柱301下端固定连接在制品顶针底板202上,上端活动设置在动模板100上。
制品顶针板组件200与动模板100相隔一段距离,其两者之间还设置有导杆400,导杆400上套接有弹簧401,弹簧401上下两端分别抵接动模板100与制品顶针板201。
在制品顶针板组件200的下侧设置有浇口顶针板组件500,顶针板组件500
浇口顶针板组件500包括相互叠合的浇口顶针板501和浇口顶针底板502,制品顶针底板202与浇口顶针板501相隔一段距离,并且制品顶针底板202与浇口顶针板501之间安装有复位装置600,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600包括弹簧轴601和套接在弹簧轴601上的复位弹簧602,复位弹簧602上下两端分别抵接制品顶针底板202和浇口顶针板501。
      浇口顶针板501上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浇口顶针700,浇口顶针700穿过制品顶针板组件200和动模板100并抵至浇口102位置的下端,当推动浇口顶针底板502向上活动时,浇口顶针700能朝开模方向活动并最终关闭浇口102。另外,浇口102的纵向高度尺寸Y浇口顶针板501与制品顶针底板202之间的距离尺寸X。
      浇口顶针700的上端形成有制品配合面701,当浇口顶针700向上移动并完全关闭浇口102后,浇口顶针700上的制品配合面701能配合在制品上,与制品顶针300一起把塑料制品顶出。
当模具开模时,注塑机的顶棍(图中未画出)会首先推动浇口顶针板组件500运动,由于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制品顶针板组件200相隔一段距离,因此浇口顶针板组500件会首先带动浇口顶针700朝模具开模方向运动,浇口顶针700因此能在动模板100内朝开模方向活动并最终关闭浇口102,也就是说,浇口顶针700在关闭浇口102的同时,塑料制品的浇口102就会被剪切,也就能在模具内完成侧浇口的剪切步骤。随着注塑机的顶棍的继续推动,浇口顶针板组件500继续移动并推动制品顶针板组件500运动,后续就可以带动制品顶针300并推动制件出模。当制件完成出模,注塑机的顶棍向下移动并逐渐远离浇口顶针板组件500后,由于弹簧401的复位,制品顶针板组件200能向下移动并恢复到原来合模状态下的位置,由于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制品顶针板组件200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600,在复位装置600的作用下,使得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制品顶针板组件200之间重新保持一段距离,为下一次剪切浇口作准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能在模具内自动剪切制品的侧浇口,有利于节省人工和简化生产工艺。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复位装置600包括第一磁体610和第二磁体620,第一磁体610和第二磁体620相隔一段距离,第一磁体610固定安装在制品顶针底板202上,第二磁体620固定安装在浇口顶针板501上,第一磁体610和第二磁体620相互对应并且相互对应的一侧极性相反。采用磁体的方式能够让复位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且便于维修。本实施例未提及的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包括动模板(100)、型腔(101)、形成在动模板(100)上并接通型腔(101)一侧的浇口(102)、制品顶针(300)、制品顶针板组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200)的后侧设置有浇口顶针板组件(500),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制品顶针板组件(200)相隔一段距离并且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制品顶针板组件(200)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600),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上连接有浇口顶针(700),所述浇口顶针(700)穿过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200)和动模板(100)并抵至所述浇口(102)位置,所述浇口顶针(700)能朝开模方向活动并关闭所述浇口(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102)在开模方向上的高度尺寸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制品顶针板组件(200)之间的距离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顶针(700)上设有制品配合面(701),当浇口顶针(700)移动并完全关闭所述浇口(102)后,所述制品配合面(701)配合在制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600)包括弹簧轴(601)和套接在弹簧轴(601)上的复位弹簧(602),所述复位弹簧(602)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制品顶针板组件(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600)包括第一磁体(610)和第二磁体(620),所述第一磁体(610)和第二磁体(620)相隔一段距离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200)和浇口顶针板组件(500)与上,所述第一磁体(610)和第二磁体(620)相互对应并且相互对应的一侧极性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200)与动模板(100)之间设有导杆(400),所述导杆(400)上套接有弹簧(401),所述弹簧(401)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200)与动模板(1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品顶针板组件(200)包括相互叠合的制品顶针板(201)和制品顶针底板(202),所述浇口顶针板组件(500)包括相互叠合的浇口顶针板(501)和浇口顶针底板(502),所述复位装置(600)设置在所述制品顶针底板(202)和浇口顶针板(501)之间。
CN201420519622.0U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Active CN204222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9622.0U CN204222100U (zh)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19622.0U CN204222100U (zh)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2100U true CN204222100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0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9622.0U Active CN204222100U (zh) 2014-09-10 2014-09-10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21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3921A (zh) * 2016-05-05 2016-07-20 宁波宇升模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材质高光模滑块顶面进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3921A (zh) * 2016-05-05 2016-07-20 宁波宇升模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双材质高光模滑块顶面进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55945U (zh) 一种浇注模具
CN104985761A (zh) 一种弹料顶出及螺纹行位机构注塑模具
CN203957277U (zh) 动模、定模双向推出的模具
CN205148775U (zh) 一种双色产品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04222100U (zh) 一种用于剪切侧浇口的模具
CN202607982U (zh) 注塑模具潜伏式浇口自动剪切机构
CN203994536U (zh) 细长管状制品的抽芯模具结构
CN204820213U (zh) 一种模具内剪切侧浇口的模具结构
CN201520023U (zh) 一种无顶针式轴套塑料模具
CN204263464U (zh) 具有框体的车窗玻璃板用注塑模具
CN204844743U (zh) 汽车塑件模具二次强行顶出脱模机构
CN207256729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切流道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02846827U (zh) 一种零度脱模塑胶成型模具
CN206953506U (zh) 一种塑料编织藤条的成型设备
CN104669521B (zh) 过滤网成型模具
CN205767311U (zh) 新型的塑模上模顶出机构
CN203818497U (zh) 一种汽车注射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03496176U (zh) 一种新型平斜顶座
CN204487957U (zh) 一种缩孔脱模的侧浇注塑料模具
CN204036780U (zh) 新型双向顺序推出机构模具
CN203580021U (zh) 新型水室模具
CN203542996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6999544U (zh) 一种倒装抽芯模具
CN203254574U (zh) 自清洁式压塑模具
CN203185631U (zh) 一种注射吹塑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