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8640U - 一种不粘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粘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8640U
CN204218640U CN201420701695.1U CN201420701695U CN204218640U CN 204218640 U CN204218640 U CN 204218640U CN 201420701695 U CN201420701695 U CN 201420701695U CN 204218640 U CN204218640 U CN 204218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ellular mechanisms
flange
body diapire
po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016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Kasimayin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Kasimayin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291680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4218640(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Kasimayin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Kasimayin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016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8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8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8640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不粘锅,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包括锅体,锅体底壁内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锅内蜂窝机构,锅内蜂窝机构有复数个且以相互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内表面,在锅内蜂窝机构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内不粘层,特点:锅体的锅体底壁外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锅外蜂窝机构,该锅外蜂窝机构有复数个并且以彼此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外表面,在锅外蜂窝机构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外不粘层。在烹饪时既可使用金属铲子,也可使用木质铲子,不会损及锅内不粘层而得以延长不粘层的使用寿命;改善烹饪效果;具有良好的防粘性而避免结垢,方便清洗;提高导热速度并且延长保温持续时间,体现节能;有助于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不粘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炊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粘锅。
背景技术
不粘锅是对锅内腔的底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形成不粘层,使不粘层表面不易粘附食品、油污并且方便清洁。例如在锅内腔的表面进行铁氟龙的表面处理,利用铁氟龙材质的特性使锅发挥不粘且易清洗的功效。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不粘锅的技术信息,如授权公告号CN202775974U推荐有“一种不粘锅”,其是在锅底内表面分布圆弧Y型凸槽首尾贯穿连接成六边形和若干个凸点小颗粒,在圆弧Y型凸槽及凸点小颗粒间空隙处设有不粘涂层,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3段。又如授权公告号CN203280221U提供有“一种不锈钢不粘锅”,其是在锅体内表面底部形成有蜂窝状,该蜂窝状为排列整齐的六角形凹陷,凹陷之间由突筋接壤,并且凹陷的深度为0.1-0.3㎜,在凹陷上涂覆油性高温漆层,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0段至0029段。再如授权公告号CN203506363U介绍有“一种三层钢锅体的不粘锅”,其是在锅体底部上端面设置有凸起的条纹结构,条纹结构为多个正六边形拼接而成,每个正六边形的相对顶点的对角线上分别设置有一列凸点结构,在锅体底部,条纹结构以及凸点结构的周边设置不粘层,并且不粘层的厚度小于条纹结构以及凸点结构的高度,具体可参见说明书第0021至0026段。
上述专利均具有避免金属锅铲对锅底不粘层产生破坏而藉以延长不粘层的使用寿命,并且改善加热均匀不易藏污纳垢易清洗的效果,但是存在导热速度慢和保温持续时间短的通弊,因为这些专利仅注意了对锅内腔结构设计,从而忽视了对锅外侧的关注。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改善对铲子的适应性而藉以延长不粘层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增进加热的均匀性而藉以改善烹饪效果、有益于体现良好的防粘性而藉以避免结垢并且方便清洗、有便于提高导热速度和延长保温持续时间而藉以体现节能的不粘锅。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不粘锅,包括锅体,在该锅体的锅体底壁内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锅内蜂窝机构,该锅内蜂窝机构有复数个并且以相互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内表面,在锅内蜂窝机构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内不粘层,特点是:在锅体的锅体底壁外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锅外蜂窝机构,该锅外蜂窝机构有复数个并且以彼此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外表面,并且在锅外蜂窝机构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外不粘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锅内蜂窝机构包括六组边际凸缘,该六组边际凸缘以正六角形的状态排列,在该正六角形的相对顶点之间的区域各形成有以间隔状态排列的内凸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锅外蜂窝机构包括六条边际凸起肋,该六条边际凸起肋以正六边形的状态排列,在该正六边形的相对顶点之间的区域各形成有以间隔状态排列的外凸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六组边际凸缘凸起于所述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为0.1-0.4㎜,所述内凸缘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为0.1-0.3㎜。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六条边际凸起肋凸起于所述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为0.1-0.4㎜,所述外凸缘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为0.1-0.3㎜。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六组边际凸缘的数量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各组边际凸缘中的两相邻的边际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6-0.7㎜,各边际凸缘的直径为0.35-0.45㎜;所述的内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0.82㎜,而内凸缘的直径为0.2-0.3㎜,其中:在六组边际凸缘中,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边际凸起肋的宽度为0.25-0.35㎜,并且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起肋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所述外凸缘的直径为0.2-0.3㎜,相邻外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0.82㎜。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锅体的锅体内侧壁上并且位于锅体内侧壁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围绕锅体内侧壁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内侧壁腐蚀临界边,所述的锅内蜂窝机构延及至该内侧壁腐蚀临界边;在所述锅体的锅体外侧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内侧壁腐蚀临界边的位置构成有一外侧壁腐蚀临界边,所述的锅外蜂窝机构延及至该外侧壁腐蚀临界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外侧壁腐蚀临界边的结构是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外侧壁腐蚀临界边的结构由间隔分布的人字形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锅体底壁内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锅内蜂窝机构,又由于锅内不粘层位于锅内蜂窝机构的凹陷部位的表面,因而在烹饪时既可使用金属铲子,也可使用木质铲子,不会损及锅内不粘层而得以延长不粘层的使用寿命;由于锅内蜂窝机构可增进加热的均匀性,因而可改善烹饪效果;由于锅内不粘层结合于锅内蜂窝机构的凹陷部位的表面,因而具有良好的防粘性而避免结垢,并且方便清洗;由于在锅体底壁外表面上构成有锅外蜂窝机构,因而火源接触凹进部位后再向外扩散,可显著提高导热速度并且延长保温持续时间,体现节能;由于在锅外蜂窝机构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外不粘层,因而十分有助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构成于锅体1的锅体底壁内表面的锅内蜂窝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构成于图1所示的锅体的锅体底壁外表面的锅外蜂窝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至图3,在图1至图3中示出了锅体1,在该锅体1的锅体底壁内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锅内蜂窝机构11,该锅内蜂窝机构11有复数个并且以相互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内表面,在锅内蜂窝机构11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内不粘层15。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锅体1的锅体底壁外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锅外蜂窝机构12(图3示),该锅外蜂窝机构12有复数个并且以彼此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外表面,并且在锅外蜂窝机构3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外不粘层16。
锅内蜂窝机构11以及锅外蜂窝机构12通过蚀刻工艺(也称腐蚀工艺)获得,在腐蚀出锅内、外蜂窝机构11、12后再在锅内、外蜂窝机构11、12的凹陷部位的表面涂覆锅内、外不粘层15、16。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1和图2,前述锅内蜂窝机构11包括六组边际凸缘111,该六组边际凸缘111以正六角形的状态排列,在该正六角形的相对顶点之间的区域各形成有以间隔状态排列的内凸缘112。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3,前述锅外蜂窝机构12包括六条边际凸起肋121,该六条边际凸起肋121以正六边形的状态排列,在该正六边形的相对顶点之间的区域各形成有以间隔状态排列的外凸缘122。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六组边际凸缘111凸起于前述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为0.2㎜,前述内凸缘112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为0.1㎜。前述六条边际凸起肋凸起于所述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为0.2㎜,前述外凸缘122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为0.1㎜。
前述六组边际凸缘111的数量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各组边际凸缘111中的两相邻的边际凸缘1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67㎜,各边际凸缘的直径为0.4㎜;所述的内凸缘1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1㎜,而内凸缘112的直径为0.25㎜,其中:在六组边际凸缘111中,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7㎜。
前述边际凸起肋121的宽度为0.3㎜,并且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起肋1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7㎜;前述外凸缘122的直径为0.25㎜,相邻外凸缘12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1㎜。
优选地,在前述锅体1的锅体内侧壁上并且位于锅体内侧壁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围绕锅体内侧壁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内侧壁腐蚀临界边13,前述的锅内蜂窝机构11延及该内侧壁腐蚀临界边13;在前述锅体1的锅体外侧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内侧壁腐蚀临界边13的位置构成有一外侧壁腐蚀临界边14,前述的锅外蜂窝机构12延及至该外侧壁腐蚀临界边14。在本实施例中,内、外侧壁腐蚀临界边13、14的结构是相同的,并且均由间隔分布的人字形组成。
实施例2:
仅将六组边际凸缘111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改为0.4㎜,将内凸缘112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改为0.3㎜;将六条边际凸起肋121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改为0.4㎜,将外凸缘122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改为0.3㎜;将两相邻的边际凸缘111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0.6㎜,将边际凸缘的直径改为0.45㎜,将内凸缘112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0.82㎜,将内凸缘112的直径改为0.3㎜,将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7.5㎜,将边际凸起肋121的宽度改为0.35㎜,将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起肋121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7.5㎜,将外凸缘122的直径改为0.3㎜,将相邻外凸缘122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0.82㎜。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3:
仅将六组边际凸缘111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改为0.3㎜,将内凸缘112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改为0.2㎜;将六条边际凸起肋121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改为0.3㎜,将外凸缘122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改为0.2㎜;将两相邻的边际凸缘111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0.7㎜,将边际凸缘的直径改为0.35㎜,将内凸缘112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0.8㎜,将内凸缘112的直径改为0.2㎜,将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6.5㎜,将边际凸起肋121的宽度改为0.25㎜,将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起肋121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6.5㎜,将外凸缘122的直径改为0.2㎜,将相邻外凸缘122之间的间隔距离改为0.8㎜。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请参见图6,当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不粘锅置于燃气灶2或类似的灶具上使用时,锅体1的锅底壁的锅外蜂窝机构12的边际凸起肋121的凹进部分先与火苗21接触,再向锅的两侧散发,十分有利于提高锅的整体导热速度。然而已有技术中的平底锅,由于热量直接从锅底的两侧散发,因而导热效果无法与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媲美,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还具有保温持久的长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不粘锅,包括锅体(1),在该锅体(1)的锅体底壁内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锅内蜂窝机构(11),该锅内蜂窝机构(11)有复数个并且以相互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内表面,在锅内蜂窝机构(11)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内不粘层(15),其特征在于:在锅体(1)的锅体底壁外表面上构成有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锅外蜂窝机构(12),该锅外蜂窝机构(12)有复数个并且以彼此邻接的状态绵延至整个锅体底壁外表面,并且在锅外蜂窝机构(3)的凹陷部位的表面结合有锅外不粘层(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内蜂窝机构(11)包括六组边际凸缘(111),该六组边际凸缘(111)以正六角形的状态排列,在该正六角形的相对顶点之间的区域各形成有以间隔状态排列的内凸缘(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外蜂窝机构(12)包括六条边际凸起肋(121),该六条边际凸起肋(121)以正六边形的状态排列,在该正六边形的相对顶点之间的区域各形成有以间隔状态排列的外凸缘(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组边际凸缘(111)凸起于所述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为0.1-0.4㎜,所述内凸缘(112)凸起于锅体底壁内表面的程度为0.1-0.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条边际凸起肋(121)凸起于所述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为0.1-0.4㎜,所述外凸缘(122)凸起于锅体底壁外表面的程度为0.1-0.3㎜。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六组边际凸缘(111)的数量是彼此相等的,并且各组边际凸缘(111)中的两相邻的边际凸缘(1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6-0.7㎜,各边际凸缘的直径为0.35-0.45㎜;所述的内凸缘(1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0.82㎜,而内凸缘(112)的直径为0.2-0.3㎜,其中:在六组边际凸缘(111)中,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际凸起肋(121)的宽度为0.25-0.35㎜,并且各面对面的并且相互并行的边际凸起肋(12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6.5-7.5㎜;所述外凸缘(122)的直径为0.2-0.3㎜,相邻外凸缘(12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8-0.8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体(1)的锅体内侧壁上并且位于锅体内侧壁的高度方向的中部围绕锅体内侧壁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内侧壁腐蚀临界边(13),所述的锅内蜂窝机构(11)延及至该内侧壁腐蚀临界边(13);在所述锅体(1)的锅体外侧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内侧壁腐蚀临界边(13)的位置构成有一外侧壁腐蚀临界边(14),所述的锅外蜂窝机构(12)延及至该外侧壁腐蚀临界边(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侧壁腐蚀临界边(13、14)的结构是相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侧壁腐蚀临界边(13、14)的结构由间隔分布的人字形组成
CN201420701695.1U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不粘锅 Ceased CN204218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1695.1U CN204218640U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不粘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01695.1U CN204218640U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不粘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8640U true CN204218640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16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01695.1U Ceased CN204218640U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不粘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86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2481A (zh) * 2014-11-21 2015-03-04 常熟卡斯玛因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不粘锅
WO2017147450A1 (en) * 2016-02-25 2017-08-31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td. Article with reinforced nonstick food preparation surface
CN111728474A (zh) * 2020-08-12 2020-10-02 周光耀 一种不粘锅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2481A (zh) * 2014-11-21 2015-03-04 常熟卡斯玛因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不粘锅
WO2017147450A1 (en) * 2016-02-25 2017-08-31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td. Article with reinforced nonstick food preparation surface
KR20190015185A (ko) * 2016-02-25 2019-02-13 마이어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즈 리미티드 강화된 비점착성 조리 표면을 갖는 용품
JP2019506256A (ja) * 2016-02-25 2019-03-07 マイヤー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ーズ リミテッド 強化された焦げ付かない食品調理表面を有する物品
AU2017222636B2 (en) * 2016-02-25 2019-07-11 Stanley Kin Sui Cheng Article with reinforced nonstick food preparation surface
EP3419481A4 (en) * 2016-02-25 2019-09-18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imited ARTICLE HAVING ENHANCED ANTI-ADHESIVE SURFACE FOR FOOD PREPARATION
RU2706815C1 (ru) * 2016-02-25 2019-11-21 Мейер Интеллекчуал Пропертис Лтд. Изделие с усиленной антипригарной рабочей поверхностью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пищи
KR102128763B1 (ko) * 2016-02-25 2020-07-02 마이어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즈 리미티드 강화된 비점착성 조리 표면을 갖는 용품
US11896155B2 (en) 2016-02-25 2024-02-13 Meyer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Ltd. Article with reinforced nonstick food preparation surface
CN111728474A (zh) * 2020-08-12 2020-10-02 周光耀 一种不粘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2481A (zh) 一种不粘锅
CN103052346B (zh) 具有不粘涂层的烹饪容器
CN204218640U (zh) 一种不粘锅
JP2015521878A (ja) 調理器具表面および調理器具表面を形成する方法
KR20190015185A (ko) 강화된 비점착성 조리 표면을 갖는 용품
KR102140599B1 (ko) 테이블
DE202015104359U1 (de) Antihaft-Pfanne mit doppelseitigen Strukturen
WO2011069351A1 (zh) 一种不粘锅
CN202060585U (zh) 一种组合式锅子
CN202775794U (zh) 一种不粘锅
CN209574342U (zh) 一种双用的不锈钢炒锅
CN201939092U (zh) 一种易清洁的不粘锅具
CN201365812Y (zh) 一种不粘锅的锅体
CN204862615U (zh) 新型导磁复底锅
CN201479851U (zh) 面点食品蒸盘
CN204133246U (zh) 防粘、易刷、便用的箅子
LU100661B1 (en) Durable non-stick pan
CN204520366U (zh) 一种蒸盘
CN210043752U (zh) 一种三层钢锅体的节能不粘锅
CN204743803U (zh) 三层复合不粘锅
WO2012136069A1 (zh) 一种电烤炉用的烤盘
CN216454630U (zh) 一种炒炸锅用铸铁锅体结构
CN201958598U (zh) 陶瓷蒸锅
CN205018788U (zh) 砂锅
CN203633972U (zh) 一种新型陶瓷砂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35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60506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891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