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0577U -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0577U
CN204210577U CN201420560376.3U CN201420560376U CN204210577U CN 204210577 U CN204210577 U CN 204210577U CN 201420560376 U CN201420560376 U CN 201420560376U CN 204210577 U CN204210577 U CN 204210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 outer
flange
electronlmobil
lower r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03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镇斌
秦信武
樊树军
王云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5603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0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0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0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骨架上的侧围外板及环绕在其四周的侧包围、后车门、侧后窗、后尾灯,及后保险杠蒙皮,侧围外板为非金属轻质板;侧围外板底部与侧包围配合,侧围外板左侧与后车门配合,侧围外板顶部与侧后窗配合,侧围外板右上侧与后尾灯配合,侧围外板右下侧与后保险杠蒙皮配合;侧围外板与后保险杠蒙皮配合处内侧连有侧围固定支架;侧围外板内侧面上均布若干个支撑座,支撑座上与车身骨架的接触端设有缓冲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围外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充分实现了零部件的轻量化;同时,该通过沿周的翻边结构和侧围固定支架实现了牢靠固定,使得零件尺寸变小,降低了模具投入。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部件,具体地指一种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加剧和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电动车研发已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而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则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汽车车身侧部为保证造型效果一般需要设置体现造型元素的侧围外板,现有的侧围外板存在以下缺陷:1)为保证外观效果,侧围外板一般和A柱及B柱一体金属冲压成型,重量大,模具投资非常高;2)为保证指压刚度等性能,需在侧围外板内设置侧围里板进行加强,侧围外板和侧围里板组成侧围系统,进一步增加了重量与模具投资;3)安装固定结构较多,影响车辆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该结构大幅降低了重量,且满足刚度和外观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骨架上的侧围外板及依次环绕在所述侧围外板四周的侧包围、后车门、侧后窗、后尾灯,及后保险杠蒙皮,所述侧围外板为非金属轻质板;所述侧围外板底部与所述侧包围配合,所述侧围外板左侧与所述后车门配合,所述侧围外板顶部与所述侧后窗配合,所述侧围外板右上侧与所述后尾灯配合,所述侧围外板右下侧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配合;所述侧围外板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配合处内侧的车身骨架上固定连有隐藏式侧围固定支架,所述侧围外板右下侧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侧围外板内侧面上均布若干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与所述车身骨架的接触端设有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围外板采用非金属材质,充分实现了零部件的轻量化,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为车身贡献了轻量化系数;同时,该侧围外板的固定是通过沿周的翻边结构来实现的,特别是和后保险杠蒙皮配合区域,通过设置隐藏式侧围固定支架将侧围外板和后保蒙皮同时固定在车身骨架上,实现了侧围外板在车身骨架上的牢靠固定,从而侧围外板无需再与A柱及B柱一体金属冲压成型,使得零件尺寸变小,降低了模具投资,也减少了安装结构,提升了外观品质;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座和车身骨架相接触,从而保证了侧围外板良好的支撑刚度,省去了侧围里板,进一步降低了重量和模具投入;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优化消除了非金属材料刚度过小带来的性能缺陷,使其在满足刚度和外观要求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侧围外板的重量,而且具有工艺性好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底部设有底部翻边,所述底部翻边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所述底部翻边上设有侧围外板底部固定螺孔和侧包围固定卡扣孔,所述侧围外板底部固定螺孔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所述侧包围固定卡扣孔与所述侧包围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左侧设有左侧翻边,所述左侧翻边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所述左侧翻边内侧设有若干左侧翻边固定卡扣,所述左侧翻边固定卡扣与所述车身骨架卡接,所述左侧翻边内侧底端设有防翘胶带,所述防翘胶带与所述车身骨架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顶部设有顶部翻边,所述顶部翻边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所述顶部翻边上开有侧围外板顶部固定螺孔,所述侧围外板顶部固定螺孔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右上侧设有右上侧翻边,所述右上侧翻边向内弯折且垂直于所述侧围外板,所述右上侧翻边上开有侧围外板右上侧固定螺孔,所述侧围外板右上侧固定螺孔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右下侧设有右下侧翻边,所述右下侧翻边向内弯折且垂直于所述侧围外板,所述右下侧翻边上开有右下侧翻边固定孔,所述右下侧翻边底沿开有限位缺口;所述侧围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限位筋和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内左侧设有右下侧翻边固定卡扣,所述限位筋限位于所述限位缺口中,所述右下侧翻边固定卡扣与所述右下侧翻边固定孔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右侧设有后保险杠蒙皮固定卡扣,所述后保险杠蒙皮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固定卡扣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中部设有沉台,所述沉台底部开有若干充电附件安装过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为泡棉垫片,所述泡棉垫片粘接于所述支撑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在车身上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侧围外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侧翻边在侧围外板上的布置状态示意图。
图4为左侧翻边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侧围外板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侧围外板右下侧与侧围固定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爆炸图。
图8为支撑座8在侧围外板上的布置状态示意图。
图9为充电口盖板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骨架上的侧围外板1及依次环绕在所述侧围外板1四周的侧包围2、后车门3、侧后窗4、后尾灯5,及后保险杠蒙皮6,所述侧围外板1为非金属轻质板,采用塑料材质,所述侧围外板1底部与所述侧包围2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左侧与所述后车门3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顶部与所述侧后窗4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右上侧与所述后尾灯5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右下侧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配合。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侧围外板1底部和车身的侧包围2配合区域设有底部翻边10和端部翻边17,所述底部翻边10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底部翻边10上设有一个侧围外板底部固定螺孔10-1和两个侧包围固定卡扣孔10-2,所述侧围外板底部固定螺孔10-1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侧包围2上设有卡扣,两个侧包围固定卡扣孔10-2分别与侧包围2上的卡扣卡接固定,此处配合结构有效防止了侧围外板底部翘曲变形;端部翻边17位于侧围外板1与侧包围2配合处的前端,端部翻边17上开有固定孔17-1,端部翻边17通过螺栓17-20固定在车身骨架上。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3,所述侧围外板1左侧与后车门3配合处设有左侧翻边11,左侧翻边11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1,因左侧翻边11在车门开启后可见,因此其固定点设置为隐藏式固定点,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左侧翻边11内侧设有若干左侧翻边固定卡扣11-1,左侧翻边固定卡扣11-1包括设置在左侧翻边11外沿的一个塑料卡扣18和内沿的三个金属卡扣19,塑料卡扣18优选具有密封作用的塑料卡扣18,左侧翻边11通过塑料卡扣18和金属卡扣19卡接固定在车身骨架上;所述左侧翻边11内侧底端设有防翘胶带11-2,所述防翘胶带11-2与所述车身骨架粘接,避免了侧围外板1边沿起翘;另外,为了实现侧围外板1在车身骨架上的良好定位,侧围外板周沿的翻边上设有定位销20,定位销20上分别粘接密封垫21,定位销20分别和车身骨架上的定位孔进行配合定位。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5所示,所述侧围外板1顶部设有顶部翻边12,所述顶部翻边12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顶部翻边12上开有侧围外板顶部固定螺孔12-1,所述侧围外板顶部固定螺孔12-1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从而将顶部翻边12固定在车身骨架上;另外,所述侧围外板1右上侧和后尾灯5配合处设有右上侧翻边13,所述右上侧翻边13向内弯折且垂直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右上侧翻边13上开有侧围外板右上侧固定螺孔13-1,所述侧围外板右上侧固定螺孔13-1通过螺栓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顶部翻边12和右上侧翻边13分别处于侧后窗玻璃和后尾灯5的遮蔽之下,外观效果优良。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6,图7所示所示,所述侧围外板1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配合处内侧的车身骨架上固定连有隐藏式侧围固定支架7,隐藏式侧围固定支架7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骨架上,所述侧围外板1右下侧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7连接。其中,所述侧围外板1右下侧设有右下侧翻边14,所述右下侧翻边14向内弯折且垂直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右下侧翻边14上开有两个长方形的右下侧翻边固定孔14-1,所述右下侧翻边14底沿开有限位缺口14-2;所述侧围固定支架7上设有多个用于对对侧围外板1和后保险杠蒙皮6进行限位的限位筋7-1及一排安装卡槽7-2,所述安装卡槽7-2内左侧设有右下侧翻边固定卡扣7-3,所述安装槽7-2内右侧设有后保险杠蒙皮固定卡扣7-4;所述限位筋7-1卡于所述限位缺口14-2中,对侧围外板1进行上下限位,所述右下侧翻边固定卡扣7-3与所述右下侧翻边固定孔14-1卡接固定,对侧围外板1进行侧向固定,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上也设有与右下侧翻边14类似的翻边,其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固定卡扣7-4卡接固定,即:侧围外板1的翻边和后保蒙皮的翻边一起卡入侧围固定支架7的安装卡槽7-2中;侧围固定支架7的下部还设置有对侧围外板1进行固定的支架翻边21,支架翻边21上装配弹片螺母22,侧围外板1右下侧底沿同样设置有固定翻边23,在固定翻边23上设置有固定孔24,侧围外板1安装到侧围固定支架7上时,用螺钉将固定孔24与弹片螺母22连接起来,最终将侧围外板1和侧围固定支架7固定在一起。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8所示,所述侧围外板1内侧面上均布多个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上与所述车身骨架的接触端设有缓冲结构9,所述缓冲结构9优选粘接于支撑座8上的泡棉垫片,侧围外板1固定在车身骨架上后,支撑座8通过泡棉垫片和车身骨架软接触,保证侧围外板1良好的指压刚性,也避免了车辆行驶过程中侧围外板1和侧围固定支架7出现异响。
上述方案中,结合图9所示,侧围外板1提供了充电口盖板系统25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侧围外板1中部设有沉台15,充电口盖板系统25位于沉台内部,所述沉台15底部设有固定卡扣27和开有充电附件安装过孔16,充电附件安装过孔16包括一个充电插座线束通过孔16-1,四个充电插座固定孔16-2,两个充电口盖缓冲结构固定孔16-3及两个充电口盖固定螺孔16-4,充电口盖和充电口盖插座经充电附件安装过孔16固定在车身骨架上。另外,还在沉台15内侧和车身骨架之间设置密封垫26,以保证良好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非金属侧围外板,通过在与环境件配合处设置安装结构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定位销和车身骨架之间进行定位,并在侧围外板上设置支撑座保证其指压刚性,保证良好外观的前提下实现了可靠的固定性能;同时侧围外板上设置有充电口盖等附件的安装结构;这种非金属侧围外板通过注塑方式一次成型,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骨架上的侧围外板(1)及依次环绕在所述侧围外板(1)四周的侧包围(2)、后车门(3)、侧后窗(4)、后尾灯(5),及后保险杠蒙皮(6),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为非金属轻质板;所述侧围外板(1)底部与所述侧包围(2)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左侧与所述后车门(3)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顶部与所述侧后窗(4)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右上侧与所述后尾灯(5)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右下侧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配合;所述侧围外板(1)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配合处内侧的车身骨架上固定连有隐藏式侧围固定支架(7),所述侧围外板(1)右下侧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7)连接;所述侧围外板(1)内侧面上均布若干个支撑座(8),所述支撑座(8)上与所述车身骨架的接触端设有缓冲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为塑料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底部设有底部翻边(10),所述底部翻边(10)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底部翻边(10)上设有侧围外板底部固定螺孔(10-1)和侧包围固定卡扣孔(10-2),所述侧围外板底部固定螺孔(10-1)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所述侧包围固定卡扣孔(10-2)与所述侧包围(2)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左侧设有左侧翻边(11),所述左侧翻边(11)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左侧翻边(11)内侧设有若干左侧翻边固定卡扣(11-1),所述左侧翻边固定卡扣(11-1)与所述车身骨架卡接,所述左侧翻边(11)内侧底端设有防翘胶带(11-2),所述防翘胶带(11-2)与所述车身骨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顶部设有顶部翻边(12),所述顶部翻边(12)往内凹进且平行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顶部翻边(12)上开有侧围外板顶部固定螺孔(12-1),所述侧围外板顶部固定螺孔(12-1)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右上侧设有右上侧翻边(13),所述右上侧翻边(13)向内弯折且垂直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右上侧翻边(13)上开有侧围外板右上侧固定螺孔(13-1),所述侧围外板右上侧固定螺孔(13-1)与所述车身骨架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右下侧设有右下侧翻边(14),所述右下侧翻边(14)向内弯折且垂直于所述侧围外板(1),所述右下侧翻边(14)上开有右下侧翻边固定孔(14-1),所述右下侧翻边(14)底沿开有限位缺口(14-2);所述侧围固定支架(7)上设有若干限位筋(7-1)和安装卡槽(7-2),所述安装卡槽(7-2)内左侧设有右下侧翻边固定卡扣(7-3),所述限位筋(7-1)限位于所述限位缺口(14-2)中,所述右下侧翻边固定卡扣(7-3)与所述右下侧翻边固定孔(14-1)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槽(7-2)内右侧设有后保险杠蒙皮固定卡扣(7-4),所述后保险杠蒙皮(6)与所述后保险杠蒙皮固定卡扣(7-4)卡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1)中部设有沉台(15),所述沉台(15)底部开有若干充电附件安装过孔(1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9)为泡棉垫片,所述泡棉垫片粘接于所述支撑座(8) 上。
CN201420560376.3U 2014-09-26 2014-09-26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Active CN204210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0376.3U CN204210577U (zh) 2014-09-26 2014-09-26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0376.3U CN204210577U (zh) 2014-09-26 2014-09-26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0577U true CN204210577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9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0376.3U Active CN204210577U (zh) 2014-09-26 2014-09-26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057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7772A (zh) * 2015-09-21 2017-03-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车身轻量化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85725A (zh) * 2016-12-15 2017-04-26 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及其外侧板
CN107985417A (zh) * 2018-01-02 2018-05-04 苏州盱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电动车侧围板
WO2018161697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7772A (zh) * 2015-09-21 2017-03-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得车身轻量化系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85725A (zh) * 2016-12-15 2017-04-26 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及其外侧板
CN106585725B (zh) * 2016-12-15 2019-09-10 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及其外侧板
WO2018161697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7985417A (zh) * 2018-01-02 2018-05-04 苏州盱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电动车侧围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0577U (zh) 电动汽车侧围连接结构
CN203902215U (zh) 汽车后三角窗以及汽车
CN101462554B (zh) 一种支撑杆卡扣
CN204659416U (zh) 外水切端头的定位装置及外水切总成
CN106218539A (zh) 一种汽车上安装板侧装饰盖的安装结构
CN203580586U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夹条与车门外板的安装结构
CN202669508U (zh) 一种新型仪表板
CN206856582U (zh) 一种汽车大灯与前格栅安装结构
CN205122873U (zh) 铝合金直流充电插座支架
CN203472478U (zh) 天窗安装加强板及汽车
CN210502582U (zh) 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CN203111088U (zh) 一种后保险杠导流板与后保险杠本体的固定结构
CN203576456U (zh) 洗碗机外门结构
CN203142578U (zh) 一种前保险杠的安装结构
CN206049574U (zh) 一种前保险杠翼子板安装支架结构
CN203832571U (zh) 一种整体注塑中柱板
CN214215715U (zh) 一种缓冲抗震的前保险杠侧支撑支架
CN203666544U (zh) 一种带侧撞卡扣的车门内饰护板
CN203032586U (zh) 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
CN202782722U (zh) 一种用于组装汽车组合仪表的安装结构
CN102649453A (zh) 车头罩安装支架
CN205632777U (zh) 一种电动车转向灯安装结构
CN204055671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CN201597542U (zh) 装有保险杠的汽车
CN203832384U (zh) 一种汽车上安装装饰板侧装饰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