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10288U -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10288U
CN204210288U CN201420628406.XU CN201420628406U CN204210288U CN 204210288 U CN204210288 U CN 204210288U CN 201420628406 U CN201420628406 U CN 201420628406U CN 204210288 U CN204210288 U CN 204210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noumenon
inner plate
antifouling
antifoul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84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瑞
孙凤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284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10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10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102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防污条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由于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因而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与车门内板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被排出车外、不会堆积滞留在第一本体的顶端,从而避免了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保证了车内环境质量、有效避免车身漆面脱落、有效避免钣金被腐蚀、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背景技术
防污条主要用于填充车门与侧围之间的缝隙,以效防止外部飞溅沙石、泥水、污物等直接飞入车门与侧围之间的缝隙造成车身漆面脱落,从而引起钣金腐蚀等问题。同时,防污条也能起到初步降噪、隔离噪音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轮罩位置处设置的防污条的顶端仅进行简单的硫化处理,从而将断面堵死。在使用过程中,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与车门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防污条的顶端堆积,从而造成车内环境质量难以保证、污物难以清理、车身漆面易脱落、钣金易被腐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污条顶端易堆积污物而导致车内环境质量难以保证、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
进一步地,导向部为第一本体的顶端的折弯段,折弯段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的靠近车门内板内侧的一端高于导向斜面的靠近车门内板边缘侧的一端。
进一步地,防污条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第一本体的顶端且朝向车门内板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卡扣,卡扣与车门内板卡接。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具有相间隔设置的:第一中空气囊,第一中空气囊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中空气囊,第二中空气囊沿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中空气囊靠近侧围一侧设置,且第一中空气囊的朝向侧围的一侧具有可压缩变形的抵接外壁。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还具有密封凸沿,密封凸沿位于第二中空气囊的靠近车门内板的边缘的一侧,且密封凸沿与车门内板的边缘之间形成打胶空间。
进一步地,防污条还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沿后侧车门的下裙板边缘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二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本体的末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本体具有:第三中空气囊,第三中空气囊沿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卡接凸沿,第一卡接凸沿位于第三中空气囊的第一侧,且第一卡接凸沿沿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卡接凸沿,第二卡接凸沿的横截面为T形,第二卡接凸沿位于第三中空气囊的第二侧,且第二卡接凸沿沿第二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侧车门,包括车门内板和防污条,防污条设置在车门内板上,防污条是上述的防污条。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本体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上,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由于第一本体的顶端具有导向部,因而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与车门内板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被排出车外、不会堆积滞留在第一本体的顶端,从而避免了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保证了车内环境质量、有效避免车身漆面脱落、有效避免钣金被腐蚀、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车门与轮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A-A向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B-B向视图;以及
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C-C向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0、第一本体;11、折弯段;11a、导向斜面;12、第一中空气囊;12a、抵接外壁;13、第二中空气囊;14、密封凸沿;14a、打胶空间;15、护板;20、车门内板;30、侧围;40、连接部;50、第二本体;51、第三中空气囊;52、第一卡接凸沿;53、第二卡接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如图1至图5所示,防污条包括第一本体10,第一本体10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导向部被排出车外。由于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因而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30与车门内板20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被排出车外、不会堆积滞留在第一本体10的顶端,从而避免了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保证了车内环境质量、有效避免车身漆面脱落、有效避免钣金被腐蚀、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为第一本体10的顶端的折弯段11,折弯段11具有导向斜面11a,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内侧的一端高于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边缘侧的一端。由于导向部为第一本体10的顶端的折弯段11,因而折弯段11更易与车门内板20靠近车窗位置处的结构相适应,从而有效增加了第一本体10的顶端处的承接面积。由于折弯段11具有导向斜面11a,且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内侧的一端高于导向斜面11a的靠近车门内板20边缘侧的一端,因而当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落到导向斜面11a上时,污物会在导向斜面11a的作用下向侧围30一侧滑动,从而使污物更易被排出车外。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还包括连接部40,连接部40设置在第一本体10的顶端且朝向车门内板20一侧设置。由于设置有连接部40,因而保证了防污条与车门内板2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0为卡扣,卡扣与车门内板20卡接。由于防污条通过卡扣与车门内板20卡接,因而保证了防污条与车门内板20之间的拆装可靠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污条进行检修和更换。当然,防污条还可以与车门内板20粘接。
优选地,卡扣为多个,多个卡扣沿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0为滑轨,车门内板20具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
如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10还包括护板15,护板15设置在折弯段11处,且护板15与折弯段1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连接部40设置在护板15上,且朝向安装空间内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本体10具有相间隔设置的第一中空气囊12和第二中空气囊13,第一中空气囊12沿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中空气囊13沿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由于第一本体10具有相间隔设置的第一中空气囊12和第二中空气囊13,因而使防污条具有更大的变形空间,从而保证了防污条的密封可靠性。
如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中空气囊12靠近侧围30一侧设置,且第一中空气囊12的朝向侧围30的一侧具有可压缩变形的抵接外壁12a。由于第一中空气囊12的朝向侧围30的一侧具有可压缩变形的抵接外壁12a,因而第一中空气囊12主要用于密封车门内板20与侧围30之间的缝隙,且具有一定的变形量,从而保证了防污条的密封可靠性。
优选地,连接部40位于第二中空气囊13所在位置处。由于连接部40靠近车门内板20一侧的第二中空气囊13所在位置处,因而有效避免第一中空气囊12反复变形压缩而导致第一本体10与车门内板20易脱离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防污条与车门内板20之间的安装可靠性。
如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10还具有密封凸沿14,密封凸沿14位于第二中空气囊13的靠近车门内板20的边缘的一侧,且密封凸沿14与车门内板20的边缘之间形成打胶空间14a。由于第一本体10具有的密封凸沿14与车门内板20的下边缘之间形成打胶空间14a,因而不仅避免污物飞溅进入车内和车门内板20的缝隙处,还能在该打胶空间14a处进行打胶处理,从而保证第一本体10与车门内板20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还包括第二本体50,第二本体50沿后侧车门的下裙板下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第二本体50的第一端与第一本体10的末端连接。由于第二本体50沿后侧车门的下裙板下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因而能够有效对车门内板20的下部进行密封,保证后侧车门关闭后车门内板20与侧围30之间没有缝隙,有效避免污物通过二者的缝隙处进入车内,从而提高了防污条的防污可靠性。与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50分体设置的防污条结构相比,由于第二本体50的第一端与第一本体10的末端连接,因而二者的连接处具有连接可靠性好、密封效果好的特点,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的异物通过二者可能存在的连接缝隙侵入车内,从而提高了防污条的防污效果和防污可靠性。
如图4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本体50具有第三中空气囊51、第一卡接凸沿52和第二卡接凸沿53,第三中空气囊51沿第二本体5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卡接凸沿52位于第三中空气囊51的第一侧,且第一卡接凸沿52沿第二本体5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卡接凸沿53的横截面为T形,第二卡接凸沿53位于第三中空气囊51的第二侧,且第二卡接凸沿53沿第二本体50的长度方向延伸。由于第二本体50通过卡接方式与车门内板连接,因而第二本体50的拆装可靠性,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二本体进行检修和更换。由于第二卡接凸沿53的横截面为T形,因而在保证第二本体50与车门内板20的连接可靠的同时,还使第二卡接凸沿53对车门内板20的下部边缘端面进行封堵、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第二本体50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50为泡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侧车门。后侧车门包括车门内板20和防污条,防污条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防污条是上述的防污条。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的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因而当车门上部沿门缝线向下进入的雨水、砂石、泥水等污物进入侧围30与车门内板20的间隙内时,污物会在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被排出车外、不会堆积滞留在第一本体10的顶端,从而避免了污物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保证了车内环境质量、有效避免车身漆面脱落、有效避免钣金被腐蚀、降低了车辆的维修成本、并提高了车门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安装在后侧车门上,有效解决了侧围30不突出车门钣金或加装护板结构形式的防污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防污条还具有安装方便、生产难度低、通用性好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10),所述第一本体(10)沿后侧车门的后轮缘边沿设置在车门内板(20)上,所述第一本体(10)的顶端具有导向部以使污物沿所述导向部被排出车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所述第一本体(10)的顶端的折弯段(11),所述折弯段(11)具有导向斜面(11a),所述导向斜面(11a)的靠近所述车门内板(20)内侧的一端高于所述导向斜面(11a)的靠近所述车门内板(20)边缘侧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条还包括连接部(40),所述连接部(40)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0)的顶端且朝向所述车门内板(20)一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0)为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车门内板(20)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0)具有相间隔设置的:
第一中空气囊(12),所述第一中空气囊(12)沿所述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中空气囊(13),所述第二中空气囊(13)沿所述第一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气囊(12)靠近侧围(30)一侧设置,且所述第一中空气囊(12)的朝向所述侧围(30)的一侧具有可压缩变形的抵接外壁(12a)。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0)还具有密封凸沿(14),所述密封凸沿(14)位于所述第二中空气囊(13)的靠近所述车门内板(20)的边缘的一侧,且所述密封凸沿(14)与所述车门内板(20)的边缘之间形成打胶空间(14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条还包括第二本体(50),所述第二本体(50)沿所述后侧车门的下裙板下边沿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20)上,所述第二本体(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本体(10)的末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50)具有:
第三中空气囊(51),所述第三中空气囊(51)沿所述第二本体(50)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卡接凸沿(52),所述第一卡接凸沿(52)位于所述第三中空气囊(51)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一卡接凸沿(52)沿所述第二本体(50)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卡接凸沿(53),所述第二卡接凸沿(53)的横截面为T形,所述第二卡接凸沿(53)位于所述第三中空气囊(51)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二卡接凸沿(53)沿所述第二本体(50)的长度方向延伸。
10.一种后侧车门,包括车门内板(20)和防污条,所述防污条设置在所述车门内板(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条是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污条。
CN201420628406.XU 2014-10-27 2014-10-27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0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8406.XU CN204210288U (zh) 2014-10-27 2014-10-27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8406.XU CN204210288U (zh) 2014-10-27 2014-10-27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10288U true CN204210288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8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840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10288U (zh) 2014-10-27 2014-10-27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102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574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门防污条、车门防污条安装结构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5742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门防污条、车门防污条安装结构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0657B2 (en) Resin roof mounting structure
CN104149585B (zh) 门下部密封结构
EP2468551A3 (en) Drainage structure of weather strip
CN207670611U (zh) 船舶用钢质窗斗安装结构
CN204210288U (zh) 用于后侧车门的防污条和后侧车门
CN201922894U (zh) 驾驶室用玻璃门窗
CN103204185B (zh) 一种货车车厢
CN204526762U (zh) 一种汽车玻璃固定密封条结构
CN203050377U (zh) 汽车内置推拉窗的装配结构
CN204492506U (zh) 地铁站台门立柱半包覆式表面绝缘结构
CN107554257A (zh) 车门密封条结构与汽车车门
CN203623348U (zh) 车门滴水孔密封装置
CN106697067A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后围结构
CN108216379A (zh) 顶盖蒙皮、顶盖蒙皮成型方法及具有该顶盖蒙皮的客车
CN207790689U (zh) 地铁站台屏蔽门复合门槛
CN203078274U (zh) 一种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及汽车
CN201843451U (zh) 铝合金平开门窗的改良结构
CN203499448U (zh) 车窗下边框
CN205836705U (zh) 一种后侧围装饰盖安装结构
CN205772709U (zh) 一种电梯前壁门缝密封结构
CN204567501U (zh) 一种带密封作用的顶盖装饰条及汽车
CN210239526U (zh) 一种外排水式门窗框架结构
CN203920630U (zh) 一种汽车前罩密封条
CN203996452U (zh) 一种侧围外板及前围总成
CN204978476U (zh) 冷藏车导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qi Futi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law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 Shaya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ti fouling strip for rear door and rear do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5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ti fouling strip for rear side door and rear side do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