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1069U -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1069U
CN204201069U CN201420537802.1U CN201420537802U CN204201069U CN 204201069 U CN204201069 U CN 204201069U CN 201420537802 U CN201420537802 U CN 201420537802U CN 204201069 U CN204201069 U CN 204201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clamping block
seal body
rod hold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78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支一杰
支绍财
颜晓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ZHENG PNENMA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ZHENG PNENMA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ZHENG PNENMA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ZHENG PNENMA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78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1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1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10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件本体,该密封件本体由橡胶材料制成,该密封件本体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活塞杆容置腔,密封件本体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该密封件本体的下部向外延伸有定位部,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上部向上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一卡接块,该第一卡接块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一缓冲腔,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二卡接块,该第二卡接块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二缓冲腔,第二缓冲腔的缓冲量大于第一缓冲腔的缓冲量;本实用新型在于:在密封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及定位部,可有效的与气缸的前盖实现弹性密封,保证长时间与前盖实现密封不会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背景技术
气缸是一种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现有的气缸包括前盖、缸体及后盖,前盖与后盖分别连接于缸体的两端,在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杆,该活塞杆的一端穿出前盖设置,且为了增加活塞杆与前盖之间的密封性能,而现有结构中的气缸,往往通过简单的增加常规的密封圈实现防尘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密封,该常规的密封圈在使用时间过长时,存在松动的现象,易于降低气缸的防尘效果,要经常维修,结构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松动、能保证气缸的防尘效果且不用经常维修的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件本体,该密封件本体由橡胶材料制成,该密封件本体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活塞杆容置腔,所述的密封件本体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该密封件本体的下部向外延伸有定位部,所述的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上部向上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一卡接块,该第一卡接块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一缓冲腔,所述的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二卡接块,该第二卡接块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二缓冲腔,所述的第二缓冲腔的缓冲量大于第一缓冲腔的缓冲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及定位部,可有效的与气缸的前盖实现弹性密封,保证长时间与前盖实现密封不会失效,且在密封圈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有效的对活塞杆的内壁实现弹性密封,通过双层对活塞杆实现密封,保证了防尘效果,且长时间使用后,不会轻易失效,不用经常维修,结构布局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卡接块的上端面位于活塞杆容置腔内,第二卡接块的下端面位于活塞杆容置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不超出密封件本体的保护范围,有效保证了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与活塞杆的密封性能,防尘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部相对于密封件本体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环状凸起相对于密封件本体外侧壁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密封件本体与前盖的双层密封,由于定位部的高度较高,当定位部与前盖连接时,回弹力更大,使定位部与前盖的密封性能高于环状凸起与前盖的密封性能,有效保证了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密封件本体1,该密封件本体由橡胶材料制成,该密封件本体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活塞杆容置腔13,所述的密封件本体1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11,该密封件本体1的下部向外延伸有定位部12,所述的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上部向上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一卡接块14,该第一卡接块14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一缓冲腔15,所述的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二卡接块16,该第二卡接块16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二缓冲腔17,所述的第二缓冲腔17的缓冲量大于第一缓冲腔15的缓冲量,在密封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及定位部,可有效的与气缸的前盖实现弹性密封,保证长时间与前盖实现密封不会失效,且在密封圈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有效的对活塞杆的内壁实现弹性密封,通过双层对活塞杆实现密封,保证了防尘效果,且长时间使用后,不会轻易失效,不用经常维修,结构布局合理;由于第二缓冲腔的缓冲量大于第一缓冲腔的缓冲量,当第二卡接块与活塞杆密封连接时,回弹力更大,使第二卡接块与活塞杆的密封性能高于第一卡接块与活塞杆的密封性能,有效保证了防尘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卡接块的上端面141位于活塞杆容置腔13内,第二卡接块的下端面161位于活塞杆容置腔13内,保证了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不超出密封件本体的保护范围,有效保证了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与活塞杆的密封性能,防尘效果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部12相对于密封件本体外侧壁的高度H大于环状凸起11相对于密封件本体外侧壁的高度h,实现了密封件本体与前盖的双层密封,由于定位部的高度较高,当定位部与前盖连接时,回弹力更大,使定位部与前盖的密封性能高于环状凸起与前盖的密封性能,有效保证了防尘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件本体,该密封件本体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活塞杆容置腔,所述的密封件本体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该密封件本体的下部向外延伸有定位部,所述的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上部向上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一卡接块,该第一卡接块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一缓冲腔,所述的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二卡接块,该第二卡接块与活塞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二缓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接块的上端面位于活塞杆容置腔内,第二卡接块的下端面位于活塞杆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部相对于密封件本体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环状凸起相对于密封件本体外侧壁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缓冲腔的缓冲量大于第一缓冲腔的缓冲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缓冲腔的缓冲量大于第一缓冲腔的缓冲量。
CN201420537802.1U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1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7802.1U CN204201069U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7802.1U CN204201069U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1069U true CN204201069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9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780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1069U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1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1069U (zh) 一种用于气缸的防尘密封件
CN204200745U (zh) 一种气缸
CN204755712U (zh) 一种油压缓冲器
CN204200744U (zh) 一种气缸
CN204200747U (zh) 一种气缸
CN205707872U (zh) 一种防挤压包装盒
CN204200738U (zh)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气缸
CN203948549U (zh) 流体密封无泄漏阻尼器
CN204200740U (zh) 一种气缸
CN204201050U (zh) 一种用于气缸的活塞
CN204985489U (zh) 气弹簧
CN105221512A (zh) 一种液压缸新型密封装置
CN203868310U (zh) 耐磨型活塞环
CN203979410U (zh) 一种泵用机械密封件
CN205277967U (zh) 一种液压缸新型密封装置
CN204200742U (zh) 一种气缸
CN204175705U (zh) 一种防泄漏液压缸
CN204267420U (zh) 一种起重液压油缸
CN204201046U (zh) 一种气缸
CN203703456U (zh) 一种日式自锁快速接头
CN203363135U (zh) 一种轴向油封
CN204239752U (zh) 密封装置
CN201973351U (zh) 具有整体填料函式调节阀
CN203285782U (zh) 大行程水平柱塞缸
CN204419748U (zh) 一种气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