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5163U - 内转子型马达 - Google Patents

内转子型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5163U
CN204145163U CN201420642990.4U CN201420642990U CN204145163U CN 204145163 U CN204145163 U CN 204145163U CN 201420642990 U CN201420642990 U CN 201420642990U CN 204145163 U CN204145163 U CN 204145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etal
accommodation section
rotor
upp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4299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柚木康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echno Moto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5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51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5/00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 F16C35/04Rigid support of bearing units; Housings, e.g. caps, covers in the case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5/06Mounting or dismounting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Fixing them onto shaft or in housing
    • F16C35/07Fixing them on the shaft or housing with interposition of an element
    • F16C35/077Fixing them on the shaft or housing with interposition of an element between housing and outer race 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80/00Electrical apparatus
    • F16C2380/26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r combinations therewith, e.g. electro-motors and genera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转子型马达,该内转子型马达具有轴、转子、定子、上轴承和下轴承、容纳定子和转子的马达外壳、容纳上轴承的上轴承容纳部、容纳下轴承的下轴承容纳部以及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和下轴承容纳部中的任意一方并对上轴承或下轴承施加预压的预压部件。马达外壳的底板部配置在转子的轴向下方,上轴承容纳部和下轴承容纳部均呈设置于底板部的凹状。上轴承容纳部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下轴承容纳部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上轴承容纳部和下轴承容纳部通过容纳轴的一部分的贯通孔相互连接。

Description

内转子型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转子型马达,更详细地说,关于一种将配置在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定子容纳于马达外壳的内转子型马达的改良。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为了缩短转子配置在定子的径向内侧的内转子型马达的轴向长度,而相对于转子只在一侧配置支承轴的轴承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2-95476号公报中记载的无刷马达1中,容纳两个球轴承的轴承部39设置在机壳33的端面,轴承部39配置在轭部11与轴部12之间的空间部内。在所述无刷马达1中,采用由轴承部39实现对转子的单支承的结构,通过将轴承部39的一部分配置在轭部11与轴部12之间,能够缩短马达的轴向长度。
然而,由于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12-95476号公报中记载的无刷马达1是将两个球轴承相对于轴承部39从轴向的同一方向插入,即从转子侧插入的结构,因此在使用预压部件对各球轴承施加轴向预压时,预压部件的位置被限制在机壳33的转子侧。因此,具有如下问题:由于预压的方向被限制在一个方向,因此根据马达的用途而预压的方向不同时,必须改变轴承部39的形状并改变球轴承的插入方向,从而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例如,在上述的无刷马达1中,通过在轴承部39的底壁与球轴承之间配置预压部件,能够对球轴承施加从轴承部39朝向转子的方向的预压。然而,不能够对球轴承施加从轴承部39朝向与转子相反一侧的方向的预压。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所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增加制造成本地根据马达的用途改变预压方向的内转子型马达。
本申请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轴,其以上下方向作为中心轴线;转子,其固定于所述轴;定子,其配置在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马达外壳,其呈圆筒状,并容纳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上轴承以及下轴承,所述上轴承以及下轴承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上轴承容纳部,其容纳所述上轴承;下轴承容纳部,其容纳所述下轴承;以及预压部件,其配置在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和所述下轴承容纳部中的任意一方,并对所述上轴承或所述下轴承施加轴向预压,所述马达外壳的底板部配置在所述转子的轴向下方,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和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均呈设置于所述底板部的凹状,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和所述下轴承容纳部通过容纳所述轴的一部分的贯通孔相互连接。
优选马达外壳由外壳本体和外壳盖构成,所述外壳本体为树脂制成,并呈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的有底圆筒状,并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转子插入口,所述外壳盖是覆盖所述转子插入口的顶盖。
优选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上轴承托架,其为金属制成,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内,并保持所述上轴承;以及下轴承托架,其为金属制成,配置在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内,并保持所述下轴承。
优选上轴承容纳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以及从该内周面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底壁面,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以及从该内周面的上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顶壁面,所述上轴承托架呈有底圆筒状,所述下轴承托架呈有盖圆筒状。
优选在上轴承托架和下轴承托架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托架圆筒部、以及从所述托架圆筒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的末端被埋入在所述马达外壳中。
优选所述内转子型马达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向定子的绕组提供驱动电流的电路,且所述电路板容纳在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底板部内,所述电路板具有供所述轴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电路板的内周缘部配置在所述上轴承容纳部与所述下轴承容纳部之间。
优选在外壳本体的所述底板部设置有厚度较薄的薄壁部作为使上表面凹陷的凹部,所述薄壁部呈包围所述上轴承容纳部的形状。
优选转子具有外周面与所述定子对置的转子磁铁、以及固定于所述轴并保持所述转子磁铁的轴连接部,所述转子磁铁沿轴向延伸,且其下端配置在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凹部内。
优选预压部件是圆环状的波形垫圈,并以与所述上轴承的外圈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上轴承与所述上轴承托架的所述底板部之间,或者,以与所述下轴承的外圈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下轴承与所述下轴承托架的所述盖板部之间。
优选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固定于轴并阻止所述上轴承向轴向上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上挡圈、以及固定于所述轴并阻止所述下轴承向轴向下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下挡圈。
优选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固定于轴并限制所述下轴承向轴向下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下挡圈,所述转子具有:外周面与所述定子对置的圆筒状的转子磁铁;以及固定于所述轴并保持所述转子磁铁的轴连接部,在所述轴连接部设置有从下表面向轴向下方突出的轴承限制部,该轴承限制部的末端与所述上轴承的内圈接触。
优选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连接上轴承托架以及所述下轴承托架的圆筒状的连接托架,所述上轴承托架、所述下轴承托架以及所述连接托架由对一个金属板进行成形而成的成形体构成。
优选上轴承托架以及所述下轴承托架由对相互不同的金属板进行成形而成的成形体构成。
优选上轴承以及所述下轴承为金属制成,且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轴承导通部件,该轴承导通部件沿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并将所述上轴承托架与所述下轴承托架电连接。
优选轴承导通部件为所述上轴承托架或所述下轴承托架的一部分。
优选转子为在所述转子磁铁与所述轴之间设置有电绝缘的绝缘部的绝缘转子。
优选马达外壳由树脂制的外壳本体以及外壳盖构成,所述外壳本体呈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的有盖圆筒状,并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转子插入口,所述外壳盖为覆盖所述转子插入口的板状的底盖,并构成所述马达外壳的所述底板部。
优选轴的下端部比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向轴向下方延伸,并与负载连接。
在上轴承容纳部与下轴承容纳部中,轴承插入口朝向相互相反方向开口,上轴承和下轴承分别从相互相反方向插入。即,上轴承从轴向上方插入于上轴承容纳部,下轴承从轴向下方插入于下轴承容纳部。因此,通过将预压部件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和下轴承容纳部中的任意一方,能够改变预压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内转子型马达在马达外壳的底板部设置有上轴承容纳部和下轴承容纳部。并且,上轴承容纳部朝向轴向上方开口,下轴承容纳部朝向轴向下方开口。因此,即使不改变轴承容纳部的形状,也能够改变预压的方向,从而能够不增加制造成本地根据马达的用途而改变预压的方向。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的剖视图。
图2是内转子马达100的展开立体图。
图3是表示内转子马达100的详细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内转子马达100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内转子马达100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1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2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3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4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六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5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起见,将马达的中心轴线J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马达在使用时的姿势。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的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和周向简称为“径向”和“周向”。
图1~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的一结构例的图。图1是内转子马达100的剖视图,示出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0切断时的截面。图2是内转子马达100的展开立体图,示出将构成内转子马达100的各部件沿轴向展开的样子。图3是表示内转子马达100的详细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放大表示底板部23的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
内转子马达100是具有圆筒状的马达外壳2的内转子型马达,作为家电产品、办公设备、医疗设备以及汽车等驱动装置的驱动源使用。从马达外壳2的底部突出的轴10是沿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旋转轴。
马达外壳2是在内部空间配置有构成内转子马达100的部件的机壳,由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外壳本体20和覆盖外壳本体20的开口的外壳盖21构成。外壳本体20为树脂制成,在外壳本体20的外周面下端部设置有配线部件8。
内转子马达100由固定于驱动装置的静止部和被该静止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部1构成。旋转部1包括轴10和转子11。另一方面,静止部包括外壳本体20、外壳盖21、定子26、电路板27、轴承托架7以及配线部件8。轴承托架7由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构成。以下,对上述各部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轴10是沿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金属制部件,被上轴承3和下轴承4支承,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旋转。并且,用于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挡圈12和挡圈13设置于轴10。轴10的下端部是从外壳本体20的底部朝向轴向下方延伸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作为输出轴与驱动装置的驱动部连接,即与负载连接。
转子11是固定于轴10并与轴10一同旋转的旋转部件,由转子磁铁110和轴连接部111构成。
转子磁铁110是沿轴向延伸的永磁铁,并固定在轴连接部111的外周面。转子磁铁110的外周面与定子26对置。并且,在转子磁铁110的径向外侧形成在径向上与定子26对置的磁极面,该磁极面被磁化成N极的磁极区域与S极的磁极区域沿周向交替排列。
例如,转子磁铁110由通过向树脂材料添加磁铁材料的树脂磁铁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磁铁构成。或者,转子磁铁110由将多个圆弧状的分离状磁铁贴于转子铁芯的形状构成。
轴连接部111是固定于轴10并保持转子磁铁110的保持部件,且轴连接部111的轴向的厚度比转子磁铁110的轴向厚度薄。轴连接部111既可以是由与转子磁铁110相同部件进行一体成形的结构,也可以是由与转子磁铁110不同部件形成的结构。并且,轴连接部111的材质既可以是树脂部件,也可以是金属部件。例如,轴连接部111由在轴向上层叠硅钢板等磁性钢板而形成的层叠钢板构成。轴连接部111配置在轴10的上端部,并保持转子磁铁110的上端部。
在轴连接部111设置有用于容纳轴10的贯通孔。例如,轴连接部111通过将轴10压入轴连接部111的贯通孔中而固定于轴10。并且,轴连接部111由树脂部件构成时,轴连接部111也可以是通过一体成形而固定于轴10的结构。
上轴承3是将支承轴1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球轴承,并具有两个以上的滚动体32、和成对的内圈31以及外圈33。内圈31和外圈33均为圆环状的金属部件,在内圈31的径向外侧配置外圈33。滚动体32是球状的部件,并配置在内圈31的外周面与外圈33的内周面之间。
下轴承4是将轴1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球轴承,并具有两个以上的滚动体42、和成对的内圈41以及外圈43。内圈41和外圈43均为圆环状的金属部件,并在内圈41的径向外侧配置外圈43。滚动体42是球状的部件,并配置在内圈41的外周面与外圈43的内周面之间。
上轴承3和下轴承4是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的轴承,且均配置在轴连接部111的下方。另外,上轴承3和下轴承4也可以使用球轴承以外的滚动轴承,例如,使用圆锥滚子轴承。
挡圈12和挡圈13是限制上轴承3和下轴承4在轴向上移动的轴承限制部。关于挡圈12和挡圈13的形状,可以由C字型、E字型等形状的部件构成。挡圈12是用于阻止插到轴10上的上轴承3的内圈31向轴向上方移动的上挡圈,其固定于形成在轴10的外周面上的周向的槽部12a中。挡圈13是用于阻止插到轴10上的下轴承4的内圈41向轴向下方移动的下挡圈,其固定于形成在轴10的外周面上的周向的槽部13a中。
外壳本体20是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转子插入口20a的大致有底圆筒状的树脂成形品,并由外壳圆筒部22、底板部23、上轴承容纳部24以及下轴承容纳部25构成。外壳圆筒部22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并覆盖定子26的外周。底板部23从外壳圆筒部22的下端朝径向内侧延伸,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的板状体,且配置在转子11的轴向下方。在底板部23设置有容纳轴10的贯通孔23a和厚度较薄的薄壁部23b。
外壳本体20通过将定子26和电路板27插入到模具内后向模具内注入树脂,将这些部件埋入树脂中而使这些部件与树脂一体化的成形方法形成,即通过所谓的嵌件成形而形成。外壳本体20的树脂采用绝缘性树脂。轴10、上轴承托架71、上轴承3、挡圈12以及转子11经由转子插入口20a被插入于外壳本体20。轴承托架71和73通过分别嵌入到外壳本体20的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中而固定于外壳本体20。在此,作为一例,列举将电路板27埋入到树脂中地形成外壳本体20,但也可以是代替电路板27将未搭载电子元件等并配有接至定子26的连接线的配线板埋入到树脂中地形成外壳本体20的结构。
上轴承容纳部24是容纳上轴承3的轴承容纳部,并由设置于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的凹状形成,且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例如,上轴承容纳部24被设置为有底圆筒状的轮毂部,并由轴承容纳圆筒部241和底壁部242构成。上述轮毂部通过形成厚度较薄的薄壁部23b作为使底板部23的上表面凹陷的凹部,且使薄壁部23b包围贯通孔23a,而形成为从薄壁部23b的上表面朝向轴向上方突出的形状的结构体。
轴承容纳圆筒部24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底壁部242具有从轴承容纳圆筒部241的内周面的下端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底壁面。将上轴承3从轴向上方经由轴承插入口插入到上轴承容纳部24中,上轴承3配置在轴承容纳圆筒部241的径向内侧。
下轴承容纳部25是容纳下轴承4的轴承容纳部,并由设置于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的凹状构成,且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例如,下轴承容纳部25由等径部251和顶壁部252构成。
等径部251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顶壁部252具有从等径部251的内周面的上端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顶壁面。将下轴承4从轴向下方经由轴承插入口插入到下轴承容纳部25中,下轴承4配置在等径部251的径向内侧。
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通过设置于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的贯通孔23a相互连接。在贯通孔23a内容纳有轴10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底板部23,形成有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作为内周面的直径较大的大径部。并且,在底板部23形成有供轴10贯通的贯通孔23a作为内周面的直径比大径部小的小径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作为树脂部件的成形体一体成形于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
薄壁部23b形成为使底板部23的上表面凹陷的凹部,并呈包围上轴承容纳部24的形状。薄壁部23b从上轴承容纳部24的轴承容纳圆筒部241的下端向径向外侧延伸,并到达外壳本体20的外壳圆筒部22。转子磁铁110的下端配置在外壳本体20的构成薄壁部23b的凹部内。也就是说,上轴承容纳部24的轴承容纳圆筒部241配置在转子磁铁110与轴10之间,且其上端位于比转子磁铁110的下端靠轴向上方的位置。
轴承托架7是用于保持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金属制托架,由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构成。
上轴承托架71是保持上轴承3的上轴承保持部件,并配置在外壳本体20的上轴承容纳部24内。上轴承托架71呈有底圆筒状,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托架圆筒部711和从托架圆筒部711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底板部712,且在托架圆筒部711的上端还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713。上轴承托架71以如下状态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内:托架圆筒部711的内周面露出,底板部712的下表面与上轴承容纳部24的底壁部242的底壁面接触,且凸缘部713的末端被埋入上轴承容纳部24的轴承容纳圆筒部241的内周面。
下轴承托架73是保持下轴承4的下轴承保持部件,并配置在外壳本体20的下轴承容纳部25内。下轴承托架73呈有盖圆筒状,其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托架圆筒部731和从托架圆筒部731的上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盖板部732,且在托架圆筒部731的下端还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733。下轴承托架73以如下状态配置在下轴承容纳部25内:托架圆筒部731的内周面露出,盖板部732的上表面与下轴承容纳部25的顶壁部252的顶壁面接触,且凸缘部733的末端被埋入下轴承容纳部25的等径部251的内周面。
例如,轴承托架71、73均通过冲压加工镀锌钢板等金属板来形成。由于上轴承托架71呈包括托架圆筒部711和底板部712的有底圆筒状,因此能够通过冲压加工金属板而容易地形成。由于下轴承托架73也与上轴承托架71相同,呈包括托架圆筒部731和盖板部732的有盖圆筒状,因此通过通过冲压加工金属板而容易地形成。
上轴承3从轴向上方插入到上轴承托架71的托架圆筒部711内,外圈33的外周面与托架圆筒部711的内周面接触。下轴承4从轴向下方插入到下轴承托架73的托架圆筒部731内,外圈43的外周面与托架圆筒部731的内周面接触。
预压部件6是对上轴承3或下轴承4施加轴向预压的弹性部件。例如,预压部件6使用圆环状的波形垫圈。波形垫圈是沿周向设置有凹凸的波形垫圈或盘状弹簧。预压部件6根据内转子马达100的用途而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的任意一方。
例如,预压部件6以与下轴承4的外圈43接触的状态配置在下轴承4与下轴承托架73的盖板部732之间时,对外圈43向轴向下方施力。对下轴承4的外圈43施加的轴向下方的作用力经由滚动体42施加至内圈41,并经由与内圈41接触的挡圈13对轴10向轴向下方施力。施加至轴10的轴向下方的作用力经由挡圈12施加至上轴承3的内圈31,并经由滚动体32对外圈33向轴向下方施力。
像这样通过使用预压部件6对上轴承3和下轴承4施加预压,能够提高轴承的刚性。并且,内外圈与滚动体间的接触位置大致相同,从而滚动体滚动时的轨道稳定。由此,轴10在轴向上的振动降低,从而能够抑制噪音和微振磨损的产生。
外壳盖21是覆盖外壳本体20的转子插入口20a的大致带盖圆筒状部件。例如,外壳盖21既可以通过冲压加工镀锌钢板等金属板而形成,也可以由树脂形成。
外壳盖21通过从轴向上方将外壳盖圆筒部21a插入到外壳本体20的外壳圆筒部22内而固定于外壳本体20。通过将外壳盖21安装至外壳本体20而形成马达外壳2。
定子26是内转子马达100的电枢,并配置在转子11的径向外侧,且具有定子铁芯261、线圈262以及绝缘件263。定子26呈形成在转子磁铁110的径向外侧的大致圆筒状,并以使其内周面露出的状态埋入到外壳本体20的外壳圆筒部22内,且该内周面隔着间隙与转子磁铁110的外周面对置。
定子铁芯261由在轴向上层叠硅钢板等磁性钢板而形成的层叠钢板构成。各磁性钢板具有圆环状的铁芯背部和从该铁芯背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磁极齿。也就是说,定子26的内周面由磁极齿的端面构成。
线圈262是隔着绝缘件263卷绕至定子铁芯261的磁极齿的绕组。若对线圈262提供驱动电流,则在作为磁芯的磁极齿中产生径向的磁通。因此,在磁极齿与转子磁铁110之间产生周向的转矩,从而轴10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旋转。绝缘件263是使定子铁芯261与线圈262电绝缘的树脂制部件。
电路板27是搭载有对定子26的线圈262提供驱动电流的电路和检测转子11的旋转位置的磁传感器的基板,并配线至马达外部。电路板27是埋入到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的基板,例如,为圆环状的基板,其上设置有供轴10贯通的贯通孔27a。另外,电路板27的形状不止为圆环状,也可以是半圆状或矩形。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内转子马达100的各部件如上所述。以下,对这些部件的相互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在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设置有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并且,上轴承容纳部24朝向轴向上方开口,下轴承容纳部25朝向轴向下方开口。因此,通过将预压部件6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中的任意一方,能够改变预压的方向。并且,即使不改变轴承容纳部的形状,由于能够改变预压的方向,因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在将轴10竖直地竖起、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位于轴连接部111的竖直方向下方的状态下使用内转子马达100时,经由挡圈12对上轴承3施加轴10和转子11的荷重,而对于下轴承4则不施加该荷重。因此,若将预压部件6配置在下轴承容纳部25内,则由于通过预压部件6对下轴承4也施加有预压,因此能够适当地对两轴承施加预压地进行驱动。
另外,在水平方向上配置了内转子马达100的结构中,也有轴10呈从上轴承容纳部24突出的结构,并在轴10突出的输出侧安装风扇的情况。假设,风扇的推力方向为轴10的突出方向,则预压部件6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内即可。并且,若风扇的推力方向与轴10的突出方向为相反方向,则预压部件6配置在下轴承容纳部25内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作为树脂部件的成形体一体成形于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因此,与通过金属板的冲压成形来形成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的情况相比,轴承容纳部的制造变得容易。并且,与使用螺钉等紧固部件连接上轴承容纳部24与下轴承容纳部25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轴10的下端部是比下轴承容纳部25向轴向下方延伸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连接负载。因此,上轴承3和下轴承4在转子11与负载之间支承轴10,与在比转子11离负载远的位置支承轴10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调心性。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在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设置有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而在外壳盖21设置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时,为了能够充分获得对于转子11的负载和转子11在旋转时的振动的耐性,需要加固外壳盖21与外壳本体20间的安装结构。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由于转子11的负载等并非施加到外壳盖21,因而能够简化外壳盖21与外壳本体20的安装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中分别配置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并经由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分别容纳上轴承3和下轴承4。因此,与将上轴承3和下轴承4直接容纳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内的情况相比,由于热而引起的轴承容纳部的变形量变小,因此能够抑制轴承与轴承容纳部间的配合尺寸的时效变化,从而能够使振动、噪音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在上轴承容纳部24内设置从轴承容纳圆筒部241的内周面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底壁部242,并通过上轴承托架71的底板部712,能够抑制上轴承3向轴向下方的移动。并且,在下轴承容纳部25内设置从等径部251的内周面的上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顶壁部252,并通过下轴承托架73的盖板部732,能够抑制下轴承4向轴向上方的移动。因此,与用于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轴向定位的部件同轴承容纳部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轴承的定位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在上轴承托架71设置从托架圆筒部71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713,凸缘部713的末端被埋入轴承容纳部24的内周面。并且,在下轴承托架73设置从托架圆筒部731的下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733,凸缘部733的末端被埋入下轴承容纳部25的内周面。因此,能够防止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相对于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沿周向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在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设置有将厚度做薄的薄壁部23b。因此,与不在底板部23设置薄壁部23b的情况相比,减少了树脂部件的使用量,能够使内转子马达100轻量化。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转子磁铁110的下端配置在构成外壳本体20的薄壁部23b的凹部内。因此,与不在底板部23设置薄壁部23b的情况相比,能够在轴向上使上轴承容纳部24和轴连接部111更加靠近地配置,从而能够使内转子马达100的轴向的高度薄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中,通过固定于轴10的挡圈12,阻止上轴承3向轴向上方的移动,通过挡圈13,阻止下轴承4向轴向下方的移动。因此,在防止上轴承3从上轴承容纳部24脱落的同时,也能够防止下轴承4从下轴承容纳部25脱落。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中,对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中的任意一方容纳轴承和预压部件6、而在另一方只容纳轴承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将内转子马达100的结构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中的任意一方配置轴承和预压部件6、,而在另一方配置轴承和平垫圈的结构。上述平垫圈是圆环状的平垫圈,作为用于形成与预压部件6同等程度的间隙的间隔垫而使用。
预压部件6容纳在下轴承容纳部25内时,平垫圈配置在与预压部件6相反的一侧,即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内。例如,平垫圈配置在上轴承3的外圈33与上轴承托架71的底板部712之间。通过将平垫圈配置在轴承容纳部内,根据预压部件6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或是下轴承容纳部25,能够防止转子11相对于外壳本体20的轴向的位置发生变化。
并且,在实施方式一中,对使用挡圈12来限制上轴承3向轴向上方移动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将轴承限制部的结构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代替挡圈12,在轴连接部111设置从下表面向轴向下方突出的轴承限制部,通过使轴承限制部的末端与上轴承3的内圈31接触来限制上轴承3向轴向上方的移动。
图4是表示内转子马达100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通过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0切断时的截面示出底板部23的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在图4所示的内转子马达100中,代替挡圈12,在轴连接部111设置有从轴连接部111的下表面朝向轴向下方突出的轴承限制部115。
轴承限制部115是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部件,其下端与上轴承3的内圈31接触。通过轴承限制部115的下端与上轴承3的内圈31接触,来阻止上轴承3向轴向上方的移动。通过使用轴连接部111的轴承限制部115限制上轴承3向轴向上方的移动,由于不需要挡圈12,从而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并且,在实施方式一中,对使用波形垫圈作为预压部件6向上轴承3和下轴承4施加预压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将预压部件6的结构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使用一端固定于轴10、另一端与轴承的内圈接触而对该内圈沿轴向施力的螺旋弹簧作为预压部件6。
图5是表示内转子马达100的其他结构例的剖视图,通过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0切断时的截面,示出底板部23的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在图5所示的内转子马达100中,不具有挡圈13,预压部件6由弹簧限制部61和螺旋弹簧62构成。
弹簧限制部61是圆环状的挡圈,固定于形成在轴10的外周面上的周向的槽部中。螺旋弹簧62以如下状态配置在下轴承4和弹簧限制部61之间:在螺旋弹簧62的径向内侧容纳轴10的一部分,且螺旋弹簧62的下端与弹簧限制部61接触,而上端则与下轴承4的内圈41接触。
螺旋弹簧62是沿轴向伸缩的螺旋状弹簧,并对上轴承3和下轴承4施加相应于挡圈12与弹簧限制部61间的距离的作用力。上轴承3的外圈33的下表面与上轴承托架71的底板部712接触,内圈31的上表面与挡圈12接触。另一方面,下轴承4的外圈43的上表面与下轴承托架73的盖板部732接触,内圈41的下表面与螺旋弹簧62接触。即使是这样的预压部件6,也能够对上轴承3和下轴承4施加轴向的预压。
并且,在实施方式一中,对通过将轴承托架71和73分别嵌入外壳本体20的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中,轴承托架71和73固定于外壳本体20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将轴承托架7的安装方向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如下安装方法:通过利用使轴承托架71以及73与树脂一体化的嵌件成形来形成外壳本体20,从而将轴承托架71和73固定于外壳本体20。
在实施方式一中,对在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设置厚度较薄的薄壁部23b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底板部23的上表面从上轴承容纳部24至外壳本体20的外壳圆筒部22是平坦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相同的结构部分的重复说明在此省略。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1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示出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1切断时的截面。在图6所示的内转子马达101中,底板部23的上表面23c从上轴承容纳部24至外壳本体20的外壳圆筒部22是平坦的,不具有薄壁部23b。并且,在内转子马达101中,电路板27的内周缘部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与下轴承容纳部25之间。
轴连接部111保持转子磁铁110的中央部,转子磁铁110的下端位于比上轴承容纳部24靠轴向上方的位置。上轴承容纳部24与下轴承容纳部25同样由等径部243和底壁部242构成。等径部243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底壁部242具有从等径部243的内周面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底壁面。上轴承3从轴向上方经由轴承插入口插入到上轴承容纳部24中,上轴承3配置在等径部243的径向内侧。
电路板27的贯通孔27a的直径比上轴承容纳部24的等径部243的内径小,电路板27的内周缘部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的底壁部242与下轴承容纳部25的顶壁部252之间。也就是说,电路板27延伸到比上轴承容纳部24的等径部243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1中,电路板27的内周缘部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与下轴承容纳部25之间。因此,与贯通孔27a的大小为通过上轴承3的程度相比,能够增加电路板27的装设面积。
在实施方式一中,对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分别由单独的金属成形品构成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轴承导通部件将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电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相同的结构部分的重复说明在此省略。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2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示出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2切断时的截面。图7所示的内转子马达102与图1的内转子马达100相比,不同点在于具有将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电连接的轴承导通部件9。并且,在内转子马达102中,采用了使转子磁铁110与轴10电绝缘的绝缘转子作为转子11。
在转子11的轴连接部111中包括固定于轴10的内侧铁芯部112、配置在内侧铁芯部112的径向外侧的外侧铁芯部114以及将内侧铁芯部112与外侧铁芯部114连接的连接部件113。
内侧铁芯部112和外侧铁芯部114均是圆筒状的金属部件,例如,由在轴向上层叠硅钢板等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层叠钢板构成。连接部件113是使转子磁铁110与轴10电绝缘的绝缘部,由绝缘性材料例如具有规定的电容率的绝缘树脂构成。通过采用绝缘转子作为转子11,能够抑制由电蚀引起的轴承的劣化。
上轴承3和下轴承4为金属制的球轴承,滚动体32由球状的金属部件形成。
轴承导通部件9是用于使上轴承3的外圈33与下轴承4的外圈43短路的导通部件,其沿底板部23的贯通孔23a的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轴承导通部件9通过使上轴承托架71与下轴承托架73相互导通,而使上轴承3和下轴承4相互导通。例如,轴承导通部件9使用在铜等金属箔上涂抹了粘结剂的带状导电性带。导电性带的上端与上轴承托架71的底板部712接触,下端与下轴承托架73的盖板部732接触。
通过使用轴承导通部件9,使上轴承3的外圈33与下轴承4的外圈43相互导通,由此能够抑制由电蚀引起的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劣化。另外,作为轴承导通部件9,也能够使用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涂料涂在贯通孔23a的内周面所形成的导电膜。
例如,内转子马达102通过将进行了脉冲宽度调制的驱动信号提供至电路板27上的逆变电路而被驱动。内转子马达102的驱动电压为了满足高效化的要求而被高电压化。并且,内转子马达102的驱动信号为了在实现低振动和低噪音时获得理想的正弦波,其载波频率被高频化。
然而,在为内转子马达102的情况下,由于上轴承托架71或下轴承托架73与定子26的线圈262以隔着树脂的方式配置,因此轴承托架71或73与线圈262作为具有规定静电容的电容元件起作用。因此,若线圈262的中性点的电压提高,则在上述电容元件中积存电荷。此时,若向上轴承3或下轴承4的外圈与内圈之间施加的电压,即轴电压若超过轴承内部的油膜的绝缘破坏电压,则从轴10经由转子11、定子26、树脂、轴承托架71或73、上轴承3或下轴承4至轴10的循环路径中会有微小电流流动。若在轴承中有电流流动,则会在内圈或外圈与滚动体之间的间隙产生火花,因此导致轴承的表面损伤也就是说产生电蚀,从而轴承的寿命变短。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2中,由于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通过轴承导通部件9短路,因此上轴承3的外圈33与下轴承4的外圈43变为相同电位。因此,能够减小施加至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轴电压,从而能够抑制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电蚀。
并且,在内转子马达102中,由于内侧铁芯部112与外侧铁芯部114通过连接部件113电绝缘,因此与不具有连接部件113的情况相比,能够阻断电流在转子磁铁110与轴10之间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电蚀。
另外,在实施方式三中,对使用与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独立的轴承导通部件9将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电连接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导通部件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上轴承托架71或下轴承托架73的一部分作为轴承导通部件使用。即,也可以为在上轴承托架71设置朝向轴向下方延伸的突出部,使该突出部与下轴承托架73接触,或者,在下轴承托架73设置朝向轴向上方延伸的突出部,使该突出部与上轴承托架71接触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一中,对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分别由单独的金属成形品构成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轴承托架7具有将上轴承托架71与下轴承托架73连接的连接托架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相同的结构部分的重复说明在此省略。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3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示出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3切断时的截面。图8所示的内转子马达103与图1的内转子马达100相比,不同点在于转子11是绝缘转子,轴承托架7具有连接托架72。连接托架72为将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连接的金属制的连接部件,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
上轴承托架71、连接托架72以及下轴承托架73由对一个金属板进行成形而成的成形体构成,作为金属成形品形成为一体。例如,轴承托架7通过冲压加工镀锌钢板等金属板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3中,轴承托架7由上轴承托架71、连接托架72以及下轴承托架73构成,作为对一个金属板进行成形而成的金属成形品一体形成。因此,与轴承托架7分别单独形成上轴承托架71、连接托架72以及下轴承托架73的情况相比,由于不需要用于结合各零件的部件,从而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并且,由于连接托架72与上轴承托架71和下轴承托架73电连接,因此能够抑制由电蚀引起的上轴承3和下轴承4的劣化。
在实施方式一中,对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设置在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外壳盖21设置上轴承容纳部24和下轴承容纳部25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相同的结构部分的重复说明在此省略。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4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示出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4切断时的截面。图9所示的内转子马达104与图1的内转子马达100相比,其不同点在于外壳本体20呈有盖圆筒状,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设置于树脂制的外壳盖21。
外壳本体20是呈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转子插入口20a的大致有盖圆筒形的树脂成形品,由外壳圆筒部22和顶板部28构成。顶板部28是从外壳圆筒部22的上端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板状的板状体,配置在转子11的轴向上方。在顶板部28埋入有电路板27。
外壳盖21是覆盖外壳本体20的转子插入口20a的板状底盖,并构成马达外壳2的底板部。例如,外壳盖21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的树脂成形品,并设置有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外壳盖21的树脂采用绝缘性树脂。在外壳盖21设置有容纳轴10的贯通孔21c。
外壳盖21使用螺钉等紧固部件21b而固定于外壳本体20。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将外壳盖21压入外壳本体20而将外壳盖21固定于外壳本体20的安装方法,以代替使用紧固部件21b的安装方法。
上轴承容纳部214是容纳上轴承3的轴承容纳部,呈设置在外壳盖21的上表面的凹状,并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例如,上轴承容纳部214被设置为从外壳盖21的上表面朝向轴向上方突出的有底圆筒状的轮毂部。上轴承容纳部214配置在转子磁铁110与轴10之间,其上端位于比转子磁铁110的下端靠轴向上方的位置。
下轴承容纳部215是容纳下轴承4的轴承容纳部,呈设置在外壳盖21的下表面的凹状,并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通过设置于外壳盖21的贯通孔21c相互连接。在贯通孔21c容纳有轴10的一部分。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作为树脂部件的成形体一体成形于外壳盖21。
在将轴10竖直地竖起、在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位于轴连接部111的竖直方向下方的状态使用内转子马达104时,预压部件6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14内。例如,预压部件6以与上轴承3的外圈33接触的状态配置在上轴承3与上轴承托架71的底板部712之间,对外圈33向轴向上方施力。
在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4中,在外壳盖21设置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上轴承容纳部214朝向轴向上方开口,下轴承容纳部215朝向轴向下方开口。因此,通过将预压部件6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中的任意一方,能够改变预压的方向。
并且,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作为树脂部件的成形体而一体成形于外壳盖21。因此,与通过金属板的冲压成形来形成上轴承容纳部214和下轴承容纳部215的情况相比,轴承容纳部的制造较容易。
在实施方式二中,对底板部23的上表面23c从上轴承容纳部24至外壳本体20的外壳圆筒部22为平坦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外壳本体20的底板部23设置薄壁部23b,将电路板27的内周缘部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与下轴承容纳部25之间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0相同的结构部分的重复说明在此省略。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六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5的一结构例的剖视图,示出以包括中心轴线J的平面将内转子马达105切断时的截面。在图10所示的内转子马达105中,底板部23的上表面位于上轴承容纳部24的轴承容纳圆筒部241与下轴承容纳部25的顶壁部252之间,电路板27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的底壁部242与下轴承容纳部25的顶壁部252之间。
下轴承容纳部25被设置为有盖圆筒状的轮毂部,由轴承容纳圆筒部253和顶壁部252构成。轴承容纳圆筒部253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顶壁部252具有从轴承容纳圆筒部253的内周面的上端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顶壁面。下轴承4从轴向下方经由轴承插入口插入到下轴承容纳部25中,且下轴承4配置在轴承容纳圆筒部253的径向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转子马达105中,能够将电路板27的内周缘部配置在上轴承容纳部24与下轴承容纳部25之间,能够增大电路板27的装设面积。

Claims (20)

1.一种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
轴,其以上下方向作为中心轴线;
转子,其固定于所述轴;
定子,其配置在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
马达外壳,其呈圆筒状,并容纳所述定子以及所述转子;
上轴承以及下轴承,所述上轴承以及下轴承将所述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上轴承容纳部,其容纳所述上轴承;
下轴承容纳部,其容纳所述下轴承;以及
预压部件,其配置在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和所述下轴承容纳部中的任意一方,并对所述上轴承或所述下轴承施加轴向的预压,
所述马达外壳的底板部配置在所述转子的轴向下方,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和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均呈设置于所述底板部的凹状,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轴承插入口,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和所述下轴承容纳部通过容纳所述轴的一部分的贯通孔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外壳由外壳本体以及外壳盖构成,
所述外壳本体为树脂制成,呈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的有底圆筒状,并具有朝向轴向上方开口的转子插入口,
所述外壳盖是覆盖所述转子插入口的顶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上轴承托架,其为金属制成,配置在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内,并保持所述上轴承;以及
下轴承托架,其为金属制成,配置在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内,并保持所述下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轴承容纳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以及从该内周面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底壁面,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内周面、以及从该内周面的上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顶壁面,所述上轴承托架呈有底圆筒状,所述下轴承托架呈有盖圆筒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轴承托架和所述下轴承托架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托架圆筒部、以及从所述托架圆筒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的末端被埋入在所述马达外壳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向所述定子的绕组提供驱动电流的电路,且所述电路板容纳在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底板部内,所述电路板具有供所述轴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电路板的内周缘部配置在所述上轴承容纳部与所述下轴承容纳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底板部设置有厚度较薄的薄壁部作为使上表面凹陷的凹部,所述薄壁部呈包围所述上轴承容纳部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外周面与所述定子对置的转子磁铁、以及固定于所述轴并保持所述转子磁铁的轴连接部,所述转子磁铁沿轴向延伸,且其下端配置在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压部件是圆环状的波形垫圈,并以与所述上轴承的外圈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上轴承与所述上轴承托架的所述底板部之间,或者,以与所述下轴承的外圈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所述下轴承与所述下轴承托架的所述盖板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固定于所述轴并阻止所述上轴承向轴向上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上挡圈、以及固定于所述轴并阻止所述下轴承向轴向下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下挡圈。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固定于所述轴并阻止所述上轴承向轴向上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上挡圈、以及固定于所述轴并阻止所述下轴承向轴向下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下挡圈。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固定于所述轴并限制所述下轴承向轴向下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下挡圈,
所述转子具有:
转子磁铁,其呈圆筒状且其外周面与所述定子对置;以及
轴连接部,其固定于所述轴,并保持所述转子磁铁,
在所述轴连接部设置有从下表面向轴向下方突出的轴承限制部,该轴承限制部的末端与所述上轴承的内圈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固定于所述轴并限制所述下轴承向轴向下方移动的圆环状的下挡圈,
所述转子具有:
转子磁铁,其呈圆筒状且其外周面与所述定子对置;以及
轴连接部,其固定于所述轴,并保持所述转子磁铁,
在所述轴连接部设置有从下表面向轴向下方突出的轴承限制部,该轴承限制部的末端与所述上轴承的内圈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连接所述上轴承托架与所述下轴承托架的圆筒状的连接托架,
所述上轴承托架、所述下轴承托架以及所述连接托架由对一个金属板进行成形而成的成形体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轴承托架以及所述下轴承托架由对相互不同的金属板进行成形而成的成形体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轴承以及所述下轴承为金属制成,
所述内转子型马达还具有轴承导通部件,该轴承导通部件沿所述外壳本体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在轴向上延伸,并将所述上轴承托架与所述下轴承托架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导通部件为所述上轴承托架或所述下轴承托架的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是在所述转子磁铁与所述轴之间设置有电绝缘的绝缘部的绝缘转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外壳由树脂制的外壳本体和外壳盖构成,所述外壳本体呈覆盖所述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的有盖圆筒状,并具有朝向轴向下方开口的转子插入口,所述外壳盖为覆盖所述转子插入口的板状的底盖,并构成所述马达外壳的所述底板部。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转子型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的下端部比所述下轴承容纳部向轴向下方延伸,并与负载连接。
CN201420642990.4U 2014-02-10 2014-10-31 内转子型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516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3291A JP2015154496A (ja) 2014-02-10 2014-02-10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JP2014-023291 2014-0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5163U true CN204145163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2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4299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5163U (zh) 2014-02-10 2014-10-31 内转子型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54496A (zh)
CN (1) CN2041451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602A (zh) * 2018-12-19 2020-06-26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刷马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133290A1 (de) * 2018-12-21 2020-06-25 Bühler Motor GmbH Elektromotor
WO2020183574A1 (ja) * 2019-03-11 2020-09-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手乾燥装置
WO2020195772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JP2021023078A (ja) * 2019-07-30 2021-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21023079A (ja) * 2019-07-30 2021-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WO2023139739A1 (ja) * 2022-01-21 2023-07-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送風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2602A (zh) * 2018-12-19 2020-06-26 东京零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刷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4496A (ja) 2015-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5163U (zh) 内转子型马达
CN204145162U (zh) 马达
US20190190344A1 (en) Motor
CN204205793U (zh) 内转子型马达
CN104283336B (zh) 马达
US9172283B2 (en) Electric motor
CN102130526B (zh) 电机和电机的制造方法
US20170271932A1 (en) Rotor core, motor and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4179803U (zh) 内转子型马达
US8952584B2 (en) Motor
CN203589878U (zh) 一种用于将多个线架保持在定子上的夹箍
CN205081622U (zh) 振动马达
CN203166659U (zh) 马达
EP3176912B1 (en) Stator and rotating machine
CN103166411B (zh) 有刷电机及使用该有刷电机的风扇
CN106471718A (zh)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
CN203933325U (zh) 马达以及直流无刷马达
JP6041670B2 (ja) 回転機
CN102545485A (zh) 有刷电机
US20200195105A1 (en) Rotor and r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220376579A1 (en) Motor
CN104716783A (zh) 带电路装置电机
KR20230083621A (ko) 모터
KR20170055733A (ko) 로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KR20150130827A (ko) 모터의 회전자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