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0158U -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0158U
CN204140158U CN201420215538.XU CN201420215538U CN204140158U CN 204140158 U CN204140158 U CN 204140158U CN 201420215538 U CN201420215538 U CN 201420215538U CN 204140158 U CN204140158 U CN 204140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gine
storage portion
sump
oi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155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锋军
李东海
齐雪飞
陈亚青
刘杰
房亮
褚丹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155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0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0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01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包括连接设置在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分为深度不同的深底部和浅底部,在所述深底部中设置有多块挡板,所述挡板将深底部分割为包含主储油部在内的多个储油部,所述主储油部与浅底部相连通,在相邻储油部间的挡板上均设有使两个储油部间可控导通的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结构的油底壳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本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油底壳内参与润滑的机油量进行选择,有利于机油加热或冷却效率的提高。

Description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安装在发动机底部,用于收集、存储和提供机油,并起到散热作用。现在的油底壳在其内的深底部与浅底部的边界处设置有挡板,以用于限制机油在深底部和浅底部之间的流动,从而可保证在发动机随汽车车身发生倾斜时,在油底壳深底部始终留存有一部分机油用于吸入润滑系统以进行对发动机的润滑。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294506A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油底壳,该油底壳具有深度不同的多个底部,在深度彼此不同且连续的底部间的边界附近设置有分割用的挡板,以抑制油互相在底部空间之间移动,可在汽车行进中前后摇摆或者减速时,由挡板阻挡机油从深底部移动浅底部,防止机油机滤器吸入空气。 
现有的油底壳挡油板构造保证了油底壳对润滑系统所需机油的不间断供应,并且为使得在发动机低温启动时,防止因机油温度低影响其润滑效能,以及在发动机超负荷高温运行时,防止因机油温度高造成其润滑性变差,在目前的发动机油底壳中也增设了具有机油加热或冷却功能的结构,如在中国专利CN201461024U、CN103644011A中就分别公开了一种设置于油底壳处的用于对油底壳内机油进行加热的结构,而在中国专利CN103628950A及CN202451235U中则分别公开了一种带机油冷却的油底壳,上述的油底壳机油加热或冷却结构能够使得机油满足在低温及高温下的使用效果,但是这些加热结构往往是针对于整个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加热,从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使机油达到温度要求,加热效率较低;而冷却结构则因为设置在油底壳内,会因占用油底壳内部空间而造成油底壳的储油量降低,或者为达到一定的储油量而造成油底壳的结构体积较大,从而容易给油底壳的结构设计及发动机在车身上的布置带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其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油底壳内参与润滑的机油量进行选择,以利于机油加热或冷却效率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包括连接设置在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分为深度不同的深底部和浅底部,在所述深底部中设置有多块挡板,所述挡板将深底部分割为包含主储油部在内的多个储油部,所述主储油部与浅底部相连通,在相邻储油部间的挡板上均设有使两个储油部间可控导通的控制阀门。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可在汽车行进中前后摇摆或减速时,使油底壳本体内的深底部中留存有一定量的机油,以保证对发动机润滑系统所需机油的不间断供应;同时通过在相邻储油部间的挡板上设置控制阀门,可经由控制阀门开闭情况的不同,在发动机低温启动时使参与润滑的机油量减少,以便于提高机油的加热效率,而在发动机超负荷高温及正常运行中增加参与润滑的机油量,并增加机油与油底壳本体的接触面,以有利于机油的散热,而且还可通过使机油的进回油口位于不同的储油部中,从而可对回流至油底壳本体内的机油进行初步的沉淀后再继续使用,以保证参与润滑的机油的油质,保护发动机各运动零部件。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多块挡板为在深底部中交叉设置。挡板交叉设置可使得各储油部可形成循环互通的结构,便于机油在深底部中的流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道加强筋。在油底壳本体底部设置加强筋提高了油底壳本体的结构刚度,同时随着油底壳本体结构刚度的增加,其一阶振动频率提高,从而可降低油底壳本体产生的噪声。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油底壳本体与挡板的连接处设置三角形加强筋。设置三角形加强筋可增加油底壳本体与挡板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位于深底部处的外壁上设置有机油深度测量孔和放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包括连接于油底壳内的机油集滤器,与机油集滤器出口依次相连的机油泵、限压阀和机油过滤器,机油过滤器的出口与发动机润滑油道相通,所述的油底壳具有如上述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所述机油集滤器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的主储油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储油部内的机油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油底壳本体外部的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相连通、以在发动机超负荷高温运行时对油底壳本体内的机油进行循环冷却的机油冷却机构。利用油底壳本体内深底部中的挡板将深底部分为几个相隔离的储油部,从而可在发动机低温启动时,只使主储油部的机油参与润滑作业,由于参与机油总量减少从而大大提高机油的加热效率;而在油底壳本体外设置机油冷却机构,可在实现发动机超负荷高温运行时对机油进行冷却的基础上,因油底壳内无需增设冷却结构件及外置的机油冷却机构可存储机油,而可减小油底壳本体的体积,从而可使发动机的整体高度减小,进而可使得整车的重心降低,可提高汽车行驶中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机油冷却机构包括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的第二机油过滤器,与第二机油过滤器出口依次连接的单向阀、流量调节阀、第二机油泵、第二限压阀和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口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所述第二机油泵经由与其电连接的高温离合器控制。当发动机处于超负荷高温运行时,高温离合器闭合即可使第二机油泵运行,从而便可对油底壳本体内的机油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机油回流至油底壳本体内参与润滑作业,可保证发动机的机油润滑效果。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第二机油过滤器连接于主储油部内,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口连接于位于主储油部一侧的储油部内。这样一方面可减少设置于主储油部处的结构件数量,另一方面也可使冷却后的机油经过初步的沉淀后再进入主储油部内,从而可保证主储油部的机油保持较好的油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发动机润滑油道的回油口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与设有机油冷却器出口的储油部相对应的位于主储油部另一侧的储油部内。将润滑油道回油口设于主储油部一侧的储油部内,可使得参与润滑后的机油在此储油部内进行一定的沉淀,从而可使得回流进入主储油部内的机油保持较好的油质。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机油过滤器包括串联相接于限压阀和发动机润滑油道之间的机油粗滤器,以及并联相接于所述机油粗滤器两端的机油细滤器。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对油底壳内参与润滑的机油量进行选择,以利于机油加热或冷却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油底壳的结构强度,减小了其的振动噪音,并在增加润滑系统储油量的基础上可缩小油底壳的体积,便于发动机整体高度的降低,具有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底壳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油底壳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的构成示意图;
图中:1、油底壳本体;2、浅底部;3、挡板;4、主储油部;5、第二储油部;6、第三储油部;7、第四储油部;8、加强筋;9、三角形加强筋;10、油底壳连接孔;11、集滤器安装座;12、油底壳最深线;13、放油孔;14、机油深度测量孔;15、机油出油孔;16、阀门通孔;17、阀门安装孔;18、连接口;19、变速器连接孔;20、机油集滤器;21、机油泵;22、限压阀;23、机油过滤器;24、第二机油过滤器;25、单向阀;26、流量调节阀;27、第二机油泵;28、第二限压阀;29、机油冷却器;30、高温离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如图1至图3中所示,其包括连接在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本体1,油底壳本体1通过设置在其上端面上的多个油底壳连接孔10经由螺栓连接在发动机的底部,在油底壳本体1的一端也设置有变速器连接孔19,以用于和变速器的连接。油底壳本体1内分为深度不同的深底部和浅底部2,深底部和浅底部2分别位于油底壳本体1的一端,且深底部的所占的容积要大于浅底部2所占的容积,深底部和浅底部2之间为平滑的连接。
在深底部中设置有多块挡板3,以将深底部分割为包含主储油部4在内的多个储油部,本实施例中挡板3为交叉设置的两块,分割出的各储油部分别为主储油部4,位于主储油部4两侧的第二储油部5和第三储油部6,以及位于第二储油部5和第三储油部6之间,并与主储油部4呈对角状的第四储油部7。本实施例中主储油部4为与浅底部2相连通,在相邻储油部间的挡板3上均设置有使两个储油部间可控导通的图中未示出的控制阀门。 
本实施例中挡板3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油底壳本体1内的深底部中,为使得挡板3在油底壳本体1中固定的更牢靠,并增加油底壳本体1与挡板3连接处的连接强度,还在油底壳本体1与挡板3的连接处,也即固定挡板3的螺栓安装座处设置三角形加强筋9,当然挡板3除了可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其也可采用如焊接、铆接等其他方式。本实施例中还在油底壳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道加强筋8,加强筋8可如图1中所示在深底部和浅底部2的底部分散设置,当然其也可与图1中所示的不同而选择其它的设置位置及走向。而且在其中一些加强筋8上也设置有螺栓固定座,以及在主储油部4中设置有集滤器安装座11,在油底壳本体1位于浅底部2处的侧壁上设置机油出油孔15,以用于设置在油底壳本体1内的其他各种发动机零部件的安装,机油出油孔15外连于发动机的润滑油道,在油底壳本体1内其设置有带有螺栓安装孔的连接口18。 
加强筋8的设置增加了油底壳本体1的结构刚度,而油底壳本体1结构刚度的增加也使得其一阶振动频率的提高,从而可起到降低其产生噪声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油底壳本体1内机油量的检测,在油底壳本体1的深底部处的外侧面上设置了一个机油深度测量孔14,机油深度测量孔14为与深底部中的第三储油部6内相连通。而且为了便于在发动机检修中对机油的收集,还在油底壳本体1的深底部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放油孔13,放油孔13为连通于深底部的最低处,如在本实施例中为连通于具有最深深度的第二储油部5内,并且为便于辨识还在第二储油部5内设置了一条标示其深度的油底壳最深线12。 
本实施例中在相邻两个储油部之间的挡板3上均设置有一个阀门通孔16,在阀门通孔16的两侧则分别设置有两个阀门安装孔17,控制阀门即经由安装在阀门安装孔17内的螺栓而设置在阀门通孔16中,本实施例中控制阀门可采用小型的电磁阀门,如电控蝶阀、电控闸阀等。而且挡板3上的每个阀门通孔16也可均为设置于距离油底壳本体1底部一定距离的高度上,由此可使得每个储油部中的机油可进行初步的沉淀,以保证经由阀门通孔16处流通的机油保持有较好的油质。同时,为进一步减少油底壳本体1内深底部处的机油在发动机倾斜及晃动时向浅底部2处的流动,还可以在油底壳本体1内深底部中挡板3的上方增设一个与油底壳本体1内侧壁相连接的挡油板,以对随油底壳本体1的运动而发生流动的机油进行阻挡。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如图4中所示,其包括连接于油底壳内的机油集滤器20,与机油集滤器20的出口依次相连的机油泵21、限压阀22和机油过滤器23,机油过滤器23的出口则与发动机润滑油道相通,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具有如实施例一中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机油集滤器20为连接于油底壳本体1内的主储油部4中。
机油集滤器20安装在集滤器安装座11上,以稳固的固定在主储油部4中距离其底部一定的高度位置上,机油过滤器23则连接在位于浅底部2中的连接口18处,以经由机油出油孔15与发动机润滑油道相连通。而且为保证进入发动机润滑油道内的机油的油质,并对发动机润滑系统内的机油进行很好的过滤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机油过滤器23也可设置为包括图中未示出的串联相接在限压阀22和连接口18之间的机油粗滤器,以及并联相接在机油粗滤器两端的机油细滤器。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主储油部4中的图中未示出的机油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油底壳本体1外部的与油底壳本体1内相连通、以在发动机超负荷高温运行时对油底壳本体1内的机油进行循环冷却的机油冷却机构。机油加热器可经由位于加强筋8上的螺栓固定座设置在主储油部4内距离其底部一定的高度位置上,且不对机油集滤器20的进油口造成阻挡。机油冷却机构则包括连接于油底壳本体1内主储油部4中的第二机油过滤器24,与第二机油过滤器24出口依次连接的单向阀25、流量调节阀26、第二机油泵27、第二限压阀28和机油冷却器29,机油冷却器29的出口连接于油底壳本体1内,而第二机油泵27则电连接有对其进行启停控制的高温离合器30。 
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润滑油道的回油口为设置在深底部内的第三储油部6中,而机油冷却器29的出口则为设置在第二储油部5中,由此便可对从润滑油道及机油冷却机构回流的机油进行一定的沉淀处理,以保证进入主储油部4中并最终进入发动机润滑油道内的机油的油质。本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在使用时,当发动机低温启动时,可通过对各控制阀门的控制,使第二储油部5和主储油部4之间以及第三储油部6和第四储油部7之间的控制阀门为关闭状态,从而使得第二储油部5和第四储油部7中的机油不参与工作循环,因此随着参与循环的机油量的减少,位于主储油部4内的机油加热器便可将用于工作循环的机油尽快加热到适宜的温度,以提高发动机低温启动性能。 
当发动机超负荷高温运行时,机油温度大于限值,高温离合器30则闭合,各控制阀门均可为打开状态,此时第二机油泵27开始运转,从而可使得主储油部4中的机油经由机油冷却器29冷却,然后通过第二储油部5的初步沉淀后返回主储油部4中,由此在经由油底壳本体1自然散热的基础上,可对机油进行额外的循环冷却,以保证机油的润滑效果。而当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行状况时,各控制阀门也可均为打开的状态,各储油部相互通,可经由油底壳本体1的自然散热保证机油的温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包括连接设置在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内分为深度不同的深底部和浅底部,在所述深底部中设置有多块挡板,所述挡板将深底部分割为包含主储油部在内的多个储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储油部与浅底部相连通,在相邻储油部间的挡板上均设有使两个储油部间可控导通的控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块挡板为在深底部中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道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本体与挡板的连接处设置三角形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位于深底部处的外壁上设置有机油深度测量孔和放油孔。
6.一种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包括连接于油底壳内的机油集滤器,与机油集滤器出口依次相连的机油泵、限压阀和机油过滤器,机油过滤器的出口与发动机润滑油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底壳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油底壳结构,所述机油集滤器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的主储油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储油部内的机油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油底壳本体外部的与所述油底壳本体内相连通、以在发动机超负荷高温运行时对油底壳本体内的机油进行循环冷却的机油冷却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冷却机构包括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的第二机油过滤器,与第二机油过滤器出口依次连接的单向阀、流量调节阀、第二机油泵、第二限压阀和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口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所述第二机油泵经由与其电连接的高温离合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油过滤器连接于主储油部内,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出口连接于位于主储油部一侧的储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润滑油道的回油口连接于油底壳本体内与设有机油冷却器出口的储油部相对应的位于主储油部另一侧的储油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油过滤器包括串联相接于限压阀和发动机润滑油道之间的机油粗滤器,以及并联相接于所述机油粗滤器两端的机油细滤器。
CN201420215538.XU 2014-04-30 2014-04-30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40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5538.XU CN204140158U (zh) 2014-04-30 2014-04-30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15538.XU CN204140158U (zh) 2014-04-30 2014-04-30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0158U true CN204140158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6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1553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40158U (zh) 2014-04-30 2014-04-30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01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3251A (zh) * 2022-03-11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发动机机油冷却方法以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3251A (zh) * 2022-03-11 2022-05-1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发动机机油冷却方法以及汽车
CN114483251B (zh) * 2022-03-11 2022-12-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底壳组件、发动机、发动机机油冷却方法以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300395A1 (en) Oil pan structure and separator for partitioning oil pan
CN105370868B (zh) 一种变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107314100A (zh) 一种具有新型润滑结构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04140158U (zh)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及发动机机油控制系统
CN208057908U (zh) 电驱动总成润滑系统
CN100494646C (zh) 摩托艇发动机的干式油底壳
JP2004270697A (ja) 内燃機関、特に水平対向エンジンに用いられるオイル捕集装置
CN201671797U (zh) 汽车水冷空气压缩机
JP2011247218A (ja) シリンダブロック
JP3197295U (ja) 自動車エンジン潤滑油確保装置
CN203394622U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冷却滤清系统
CN205876427U (zh) 用于防止机油泵空转的装置
CN203239413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CN203214846U (zh) 一种变速箱油底壳
CN202756048U (zh) 缩口分体式油底壳
JP3197369U (ja) 自動車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の給油装置
CN202483677U (zh)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CN208702486U (zh) 柴油发动机侧盖
US10247086B2 (en) Coolant header tank
CN205908331U (zh) 柴油发电机组用油底壳扩容结构
CN201190588Y (zh) 一种摩托艇发动机的干式油底壳
CN218787309U (zh) 一种发动机主轴组件和副轴组件的润滑结构
CN205578059U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集油结构
CN20902274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静音副水箱
CN206903712U (zh) 一种增程器发动机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