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30243U - 电缆防脱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缆防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30243U CN204130243U CN201420687654.1U CN201420687654U CN204130243U CN 204130243 U CN204130243 U CN 204130243U CN 201420687654 U CN201420687654 U CN 201420687654U CN 204130243 U CN204130243 U CN 2041302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crust
- nested
- anchoring members
- endless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651 Cyanoac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MWCLLHOVUTZFKS-UHFFFAOYSA-N Methyl cyanoacrylate Chemical group COC(=O)C(=C)C#N MWCLLHOVUTZFK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06010039509 Scab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038 endothel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2 resin composi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使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的电缆防脱结构。在电缆(2)的外周侧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在外皮(25)的比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靠端部(250)的一侧,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有锚定部件(8)。因此,能够维持电缆(2)的配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粗的状态。在电缆(2)嵌套有环状部件(7),外皮(25)通过环状部件(7)的紧固而变细。由于外皮(25)在所述细径部分(28)与外皮(25)的端部(250)之间扩径,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外皮包覆线材的外周而成的电缆的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
背景技术
在马达等设备中,通过由外皮包覆线材的外周而成的电缆供电。在此,电缆借助嵌套在电缆的外周侧的筒状固定件而固定于设备主体,并通过筒状固定件防止脱落(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86688号公报
但是,在通过由橡胶制成的筒状固定件防止电缆脱落时,相对于电缆的固定强度低。并且,若直接以筒状固定件或电缆的外皮随时间变化而变形的状态进行固化,则利用筒状固定件固定电缆的固定力就会下降。因此,存在当对电缆施加力时电缆容易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的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缆防脱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脱结构包括:筒状固定件,所述筒状固定件嵌套在由外皮包覆线材的外周而成的电缆的外周侧;以及锚定部件,所述锚定部件在所述外皮的比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靠端部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外皮的内侧,所述电缆的配置有所述锚定部件的部分的外径比所述电缆的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的外径粗。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防脱方法防止由外皮包覆线材的外周而成的电缆脱落,所述电缆防脱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筒状固定件嵌套在所述电缆的外周侧,并且在所述外皮的比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靠端部的一侧,在所述外皮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使所述电缆的配置有所述锚定部件的部分的外径比所述电缆的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的外径粗。
在本实用新型中,筒状固定件嵌套在电缆的外周侧,锚定部件在外皮的比嵌套有筒状固定件的部分靠端部的一侧设置于外皮的内侧。因此,能够维持电缆的配置有锚定部件的部分的外径比电缆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的部分的外径粗的状态。因此,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锚定部件设置于所述端部。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容易地在外皮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锚定部件例如是将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填充于所述外皮的内侧之后使其固化而成的树脂固化物。
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树脂固化物是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由于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与空气中等的水分瞬间反应而固化,因此适合设置锚定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外皮的内侧设置有多根所述线材,所述树脂固化物至少存在于所述外皮的内侧的多根所述线材之间。通过所述结构,由于能够使设置有锚定部件的部位更加牢固,因此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电缆的配置有所述锚定部件的部分与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之间嵌套有环状部件,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径比所述电缆的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的外径大。通过所述结构,由于环状部件卡在筒状固定件,因此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外皮具有挠性,所述外皮的嵌套有所述环状部件的部分通过所述环状部件的紧固而变细。通过所述结构,能够通过外皮的细径部分而某种程度地规定锚定部件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锚定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皮在与嵌套有所述环状部件的部分相邻的部位通过所述环状部件的紧固而扩径的部分。即,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电缆防脱方法中,使所述外皮具有挠性,且将环状部件嵌套在所述电缆的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与所述端部之间,从而使所述外皮的嵌套有所述环状部件的部分通过所述环状部件的紧固而变细,并且使所述外皮在与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位相反的一侧,在与嵌套有所述环状部件的部分相邻的部位扩径,接着,在所述外皮扩径的部分设置所述锚定部件。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容易地在外皮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外皮的内侧设置有多根所述线材,所述树脂固化物存在于所述外皮与所述线材之间,并且存在于多根所述线材之间。通过所述结构,由于能够使设置有锚定部件的部位更加牢固,因此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环状部件是包括筒部和从所述筒部延伸的带状部的带,将所述带状部卷绕于所述电缆的外周,并且将所述带状部的末端部穿过所述筒部的孔,从而紧固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结构,能够通过外皮的细径部分而某种程度地规定锚定部件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锚定部件是由金属制成或由树脂制成的套筒。通过所述结构,能够容易地在外皮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树脂固化物是常温固化性的树脂固化物。通过所述结构,能够适当地设置锚定部件。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筒状固定件嵌套在电缆的外周侧,在外皮的比嵌套有筒状固定件的部分靠端部的一侧,锚定部件设置于外皮的内侧。因此,能够维持电缆的配置有锚定部件的部分的外径比电缆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的部分的外径粗的状态。因此,电缆不易从筒状固定件脱落。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说明图。
图2(a)、图2(b)是在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中所使用的外罩的说明图。
图3(a)至图3(d)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防脱结构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2 电缆;
4 外罩;
6 筒状固定件;
7 环状部件;
7a 带;
8 锚定部件;
21 线材;
22 芯线;
23 内皮;
25 外皮;
45 缺口;
46 槽;
61 圆筒部;
62 凸缘部;
100 马达;
130 马达壳体;
250 外皮的端部;
441 第一板部;
442 第二板部;
611 圆筒部的一侧端部;
612 圆筒部的另一侧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马达的电缆的例子为中心,对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进行说明。
(马达的结构)
图1(a)、图1(b)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100的说明图,图1(a)、图1(b)是从输出侧观察马达100的立体图以及示出在马达100中所采用的电缆2的防脱结构的剖视图。
图1(a)所示的马达100包括在内部具有定子和转子的马达主体110以及与马达主体110连接的电缆2,输出轴120从马达主体110突出。电缆2的一个端部2a经由马达主体110的马达壳体130的开口部(未图示)借助内部端子140(参考图1(b))与设置于马达主体110的内部的驱动线圈等电连接,电缆2的另一个端部2b与马达驱动电路连接。马达壳体130的开口部被外罩4覆盖,电缆2的一个端部2a位于外罩4的内侧。
(外罩4的结构)
图2(a)、图2(b)是在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马达100中所使用的外罩4的说明图,图2(a)、图2(b)是从底侧观察外罩4的立体图以及外罩4的剖视图。
如图1(a)、图1(b)以及图2(a)、图2(b)所示,外罩4包括:矩形框状的主体部41;以及设置于主体部41的与马达壳体13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端板部42,在主体部41中,马达壳体130一侧成为开放端。在主体部41的位于端板部42一侧的部分中,与输出轴120突出的一侧(输出侧)相反的一侧(输出相反侧)的后板部分成为锥形面411,位于与输出轴120相交的一侧的侧板部分中,位于输出相反侧的部分也成为锥形面412。
并且,在主体部41的位于端板部42一侧的部分中,位于与输出轴120相交的一侧的侧板部分中的位于输出侧的部分成为从端板部42朝向马达壳体130侧凹陷的凹部413,由所述凹部413的底部构成了两处将外罩4固定于马达壳体130的螺丝49的基部414。在两处基部414各自的内表面形成有突部432,所述突部432从用于固定螺丝49的贯通孔431的外周缘的相当于约1/2的部分朝向马达壳体130突出。并且,在外罩4中,在两个基部414各自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向马达壳体130突出的圆柱状的轴部434,所述轴部434嵌入到马达壳体130的定位孔(未图示)内而将外罩4定位于马达壳体130的规定位置。在主体部41的朝向马达壳体130一侧的端面形成有沿着主体部41延伸的凸部418。并且,在端板部42的内表面形成有朝向马达壳体130侧突出的分隔用的板状部435。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部端子140(参考图1(b))朝向外罩4的内侧突出,板状部435以在输出侧与内部端子140相邻的方式形成。
在如此构成的外罩4中,在主体部41的位于输出侧的前板部44形成有从马达壳体130侧的边缘朝向端板部42切除而成的缺口45。缺口45包括:以宽度尺寸从马达壳体130侧的边缘朝向端板部42而变窄的方式倾斜地相对的一对边缘451;以及将一对边缘451的端板部42侧的端部之间呈圆弧状连接的圆弧部450。
在此,前板部44呈通过槽46在厚度方向被分割为第一板部441和第二板部442的结构,所述槽46沿缺口45朝向端板部42侧延伸,在第一板部441以及第二板部442双方形成有缺口45。若将槽46以及缺口45朝向输出轴120所突出的方向进行投影,则槽46比缺口45大,但是以与缺口45大致相似的形状形成。
(电缆2的防脱结构)
图3(a)至图3(d)是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电缆2的防脱结构的说明图,图3(a)、图3(b)、图3(c)、图3(d)是从输出侧观察电缆2的一个端部2a的说明图、从输出相反侧观察电缆2的一个端部2a的说明图、从输出相反侧观察筒状固定件6的说明图以及示出展开环状部件7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0中,在电缆2上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筒状固定件6保持在外罩4与马达壳体130之间。如图1(b)以及图3(a)、图3(b)所示,电缆2呈线材21被外皮25包覆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线材21被外皮25包覆。多根线材21均呈由金属制成的芯线22被内皮23包覆的结构。在此,外皮25以及内皮23由挠性的树脂构成,因此电缆2具有挠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缆2中设置有四根线材21。四根线材21中的一根是借助压紧端子39与马达壳体130连接的接地用线材,剩余三根线材21用于供给各相(U相、V相、W相)的驱动电流。在所述三根线材21中,芯线22与内部端子140通过焊锡等而连接。
如图1(b)以及图3(a)、图3(b)、图3(c)所示,筒状固定件6包括:嵌套在电缆2的圆筒部61;以及从圆筒部61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62,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62形成于圆筒部61的轴线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因此,从凸缘部62朝向一侧(输出相反侧)突出有圆筒部61的一侧端部611,从凸缘部62朝向另一侧(输出侧)突出有圆筒部61的另一侧端部612。与形成于外罩4的前板部44的缺口45相同,凸缘部62的外周部分包括:以宽度尺寸朝向离开马达壳体130侧的方向变窄的方式倾斜地相对的一对边缘621;以及将一对边缘621的与马达壳体13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之间呈圆弧状连接的圆弧部620,凸缘部62的外周部分与槽46的内周部分的形状以及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凸缘部62的厚度与槽46的开口宽度大致相同。并且,圆筒部61(一侧端部611以及另一侧端部612)的半径与缺口45的圆弧部450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
因此,若在将筒状固定件6嵌套在电缆2的状态下,将筒状固定件6配置在外罩4的缺口45的内侧,则凸缘部62嵌入到槽46内。并且,圆筒部61的一侧端部611嵌入到第一板部441的缺口45的圆弧部450内,圆筒部61的另一侧端部612嵌入到第二板部442的缺口45的圆弧部450内。并且,筒状固定件6由橡胶制成,筒状固定件6通过自身的弹力保持于外罩4。其结果是,电缆2呈借助筒状固定件6保持于外罩4的状态。在如此构成的状态下,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参考图1(b))与电缆2的从外罩4向外侧引出的部分的外径De(参考图3(a)、图3(b))大致相等。
(环状部件7的结构)
如图1(b)以及图3(a)、图3(b)所示,在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与外皮25的端部250之间嵌套有环状部件7。电缆2的嵌套有环状部件7的部分通过环状部件7的紧固而变细,所述细径部分28的外径Dc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细。但是,环状部件7的外径Dd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粗。
作为所述环状部件7,能够使用图3(d)所示的带7a。带7a包括筒部71和从筒部71延伸的带状部72,在将带状部72卷绕于电缆2的外周时,只要将带状部72的末端部720穿过筒部71的孔710并拉紧末端部720,便呈紧固电缆2的状态。在带状部72的长边方向的多个部位形成有由突起构成的锯齿721,锯齿721被卡在孔710的内部。因此,在将带7a卷绕于电缆2的外周之后,即使松手,也不会松弛。并且,只要切除带状部72中的从筒部71突出的剩余部分,就成为环状部件7。
(锚定部件8)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将环状部件7嵌套在电缆2,则在外皮25中,比环状部件7靠端部250的一侧(相对于环状部件7与筒状固定件6侧相反的一侧)的外皮25扩径至外径Db,在线材21与外皮25之间产生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间隙从外皮25的端部250朝向外皮25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8。因此,能够在外皮25的比环状部件7靠端部250的一侧(相对于环状部件7与筒状固定件6相反的一侧)维持外径Db,所述外径Db(电缆2的设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粗。虽然既可以是电缆2的设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环状部件7的外径Dd粗的结构,也可以是电缆2的设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环状部件7的外径Dd细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缆2的设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环状部件7的外径Dd粗。
作为锚定部件8,能够使用由金属或树脂制成的套筒。并且,作为锚定部件8,能够使用将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从外皮25的端部250朝向外皮25的内侧填充之后使其固化而成的树脂固化物。在本实施方式中,锚定部件8是常温固化性的树脂固化物,例如是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因此,只要利用在将环状部件7嵌套并紧固于电缆2时在线材21与外皮25之间产生间隙这一点,从外皮25的端部250注入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之后,使树脂组合物固化,便能够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8。此时,由于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除了进入外皮25与线材21之间,还进入多根线材21之间,因此能够在外皮25与线材21之间以及多根线材21之间设置锚定部件8。并且,由于环状部件7在外皮25的端部250与筒状固定件6之间对电缆2进行紧固,因此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不易流入比设置有环状部件7的细径部分28靠设置有筒状固定件6的一侧。因此,不易发生固化前的锚定部件8流入设置有筒状固定件6的一侧并固化,从而损害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和电缆2的从外罩4向外侧引出的部分的挠性的状况。尤其在将环氧系粘接剂用作锚定部件8时,由于需要长时间固化,因此固化前的锚定部件8容易流入设置有筒状固定件6的一侧,但只要利用环状部件7紧固电缆2,就不易发生损害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挠性的状况。
(电缆2的防脱方法)
为了设成以上说明的结构,将筒状固定件6嵌套在电缆2的外周侧,并且在外皮25的比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靠端部250的一侧,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8,使电缆2的配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粗。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与外皮25的端部250之间嵌套环状部件7,使外皮25的嵌套有环状部件7的部分通过环状部件7的紧固而变细,并且使外皮25在与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位相反的一侧,在与嵌套有环状部件7的部分相邻的部位扩径。接着,将锚定部件8从外皮25的端部250设置于外皮25扩径的部分。
在此,关于在电缆2设置筒状固定件6的工序、在电缆2设置环状部件7的工序以及在电缆2设置锚定部件8的工序的顺序,必须在进行将环状部件7设置于电缆2的工序之后,进行在电缆2设置锚定部件8的工序,但是将筒状固定件6设置于电缆2的工序也可以在将环状部件7设置于电缆2的工序或将锚定部件8设置于电缆2的工序之前以及之后的任一时刻进行。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缆2的外周侧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在外皮25的比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靠端部250的一侧,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有锚定部件8。因此,能够维持电缆2的配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的外径Db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粗的状态。因此,电缆2不易从筒状固定件6脱落。
并且,由于锚定部件8设置于外皮25的端部250,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8。
并且,锚定部件8是使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固化而成的树脂固化物,所述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与空气中等的水分瞬间反应而固化。因此,适合设置锚定部件8。并且,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有多根线材21,锚定部件8(树脂固化物)设置在外皮25与线材21之间,且设置在线材21之间。因此,虽然内皮23具有挠性,但由于能够使设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位更加牢固,因此电缆2不易从筒状固定件6脱落。
并且,在电缆2的配置有锚定部件8的部分与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之间嵌套有环状部件7,所述环状部件7的外径Dd比电缆2的嵌套有筒状固定件6的部分的外径Da大。因此,由于环状部件7卡在筒状固定件6,因此电缆2不易从筒状固定件6脱落。并且,由于外皮25的嵌套有环状部件7的部分通过环状部件7的紧固而变细,因此能够通过外皮25的细径部分28而某种程度地规定锚定部件8的位置。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注入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并使其固化来构成了锚定部件8,因此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不易流入比设置有环状部件7的部分靠设置有筒状固定件6的一侧。因此,能够在环状部件7与外皮25的端部250之间,在外皮25的内侧可靠且高效地填充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并且,由于在嵌套环状部件7时产生外皮25扩径的部分,因此能够容易地在外皮25的内侧设置锚定部件8。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在嵌套环状部件7时产生外皮25扩径的部分这一点,将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注入外皮25的内侧并使其固化来构成了锚定部件8,但也可以利用在嵌套环状部件7时产生外皮25扩径的部分这一点,将套筒状的锚定部件8配置在外皮25的内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带7a构成了环状部件7,但也可以在将由金属制成的C形圈等嵌套在电缆2之后,使C形圈变形为O形来做成环状部件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性配线用的电缆例示为电缆2,但也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光导电缆等电缆的防脱。
Claims (12)
1.一种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防脱结构包括:
筒状固定件,所述筒状固定件嵌套在由外皮包覆线材的外周而成的电缆的外周侧;以及
锚定部件,所述锚定部件在所述外皮的比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靠端部的一侧设置在所述外皮的内侧,
所述电缆的配置有所述锚定部件的部分的外径比所述电缆的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的外径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定部件设置于所述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定部件是将未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填充于所述外皮的内侧之后使其固化而成的树脂固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固化物是氰基丙烯酸酯系粘接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皮的内侧设置有多根所述线材,
所述树脂固化物至少存在于所述外皮的内侧的多根所述线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缆的配置有所述锚定部件的部分与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之间嵌套有环状部件,所述环状部件的外径比所述电缆的嵌套有所述筒状固定件的部分的外径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皮具有挠性,
所述外皮的嵌套有所述环状部件的部分通过所述环状部件的紧固而变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定部件设置于所述外皮在与嵌套有所述环状部件的部分相邻的部位通过所述环状部件的紧固而扩径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皮的内侧设置有多根所述线材,
所述树脂固化物存在于所述外皮与所述线材之间,并且存在于多根所述线材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部件是包括筒部和从所述筒部延伸的带状部的带,
所述带状部卷绕于所述电缆的外周,并且所述带状部的末端部穿过所述筒部的孔,从而紧固所述电缆。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定部件是由金属制成或由树脂制成的套筒。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固化物是常温固化性的树脂固化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42017 | 2013-11-22 | ||
JP2013242017A JP6258019B2 (ja) | 2013-11-22 | 2013-11-22 | ケーブルの抜け止め構造およびケーブルの抜け止め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30243U true CN204130243U (zh) | 2015-01-28 |
Family
ID=523865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52479.7A Active CN104658666B (zh) | 2013-11-22 | 2014-11-17 | 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 |
CN201420687654.1U Active CN204130243U (zh) | 2013-11-22 | 2014-11-17 | 电缆防脱结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52479.7A Active CN104658666B (zh) | 2013-11-22 | 2014-11-17 | 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58019B2 (zh) |
CN (2) | CN10465866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8666A (zh) * | 2013-11-22 | 2015-05-27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WO2019065340A1 (ja) * | 2017-09-29 | 2020-10-22 | 日本電産サーボ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75169U (zh) * | 1984-10-22 | 1986-05-21 | ||
US4963104A (en) * | 1989-05-01 | 1990-10-16 | Spark Innovations, Inc. |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
JP2002329981A (ja) * | 2001-05-07 | 2002-11-15 | Sony Corp | ケーブル引き込み用防水構造 |
JP4579579B2 (ja) * | 2003-06-20 | 2010-11-10 |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用箱体 |
US7331820B2 (en) * | 2005-09-19 | 2008-02-19 | Corning Gilbert Inc. | Chemically attached coaxial connector |
CN201430223Y (zh) * | 2009-06-24 | 2010-03-24 | 扬州中广电子有限公司 | 轴向挤压式同轴电缆连接器 |
CN202737195U (zh) * | 2012-08-07 | 2013-02-13 | 中山杰士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 |
JP6258019B2 (ja) * | 2013-11-22 | 2018-01-10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の抜け止め構造およびケーブルの抜け止め方法 |
-
2013
- 2013-11-22 JP JP2013242017A patent/JP6258019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1-17 CN CN201410652479.7A patent/CN104658666B/zh active Active
- 2014-11-17 CN CN201420687654.1U patent/CN20413024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8666A (zh) * | 2013-11-22 | 2015-05-27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 |
CN104658666B (zh) * | 2013-11-22 | 2018-07-17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缆防脱结构以及电缆防脱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58666B (zh) | 2018-07-17 |
JP2015104190A (ja) | 2015-06-04 |
CN104658666A (zh) | 2015-05-27 |
JP6258019B2 (ja) | 2018-0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22393B2 (en) | Wiring member | |
CN204130243U (zh) | 电缆防脱结构 | |
EP2750150A1 (en) | Wire harness | |
CN103283100B (zh) | 铁道车辆的高压设备系统及铁道车辆 | |
DE112008001200T5 (de) | Teilstator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selbigen | |
CN109074953A (zh) | 电抗器及电抗器的制造方法 | |
CN109217050A (zh) | 一种高性能发动机电缆组件 | |
WO2011155059A1 (ja) | 固定子およ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 |
CN1276555C (zh) | 现场可装设式电气连接器和应变消除组件自拧紧方法 | |
JP3371918B2 (ja)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 |
EP2605382A2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ators sowie Stator | |
US20110000472A1 (en) | Ignition coil | |
JP7106058B2 (ja) | リアクトル | |
CN208369114U (zh) | 电缆固定件、固定架及风力发电机组 | |
JPS58161312A (ja) | モ−ルド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
CN214477987U (zh) | 一种装配式电力电缆转接装置 | |
DE102013007331A1 (de) |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 |
CN213278534U (zh) | 一种防潮电气接线端子 | |
CN203180661U (zh) | 一种电机的定子结构及与其配合装配的电机外壳 | |
CN212411664U (zh) | 一种带有内部骨架的多媒体数字通讯线缆 | |
US971795A (en) | Magnetic brake. | |
CN201430072Y (zh) | 一种带护套的开合式电流互感器 | |
CN207994767U (zh) | 一种接线端子结构 | |
CA2261030A1 (en) | Method for altering cable semiconductive layer | |
CN106571251A (zh) | 绝缘操作杆及具有该绝缘操作杆的隔离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