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3958U - 收获机 - Google Patents

收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3958U
CN204123958U CN201420191345.5U CN201420191345U CN204123958U CN 204123958 U CN204123958 U CN 204123958U CN 201420191345 U CN201420191345 U CN 201420191345U CN 204123958 U CN204123958 U CN 204123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box
machine body
inner space
croppers
propulsive eff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913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孝广
新家卫
福冈义刚
木村竜一
冈田干夫
上北千春
吉田有作
熊取刚
永田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3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39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获机,其具有将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从变速箱向左右的行驶装置传递的传动机构。从变速箱(M)沿左右形成行驶驱动轴(61),并且具有对该行驶驱动轴(61)的驱动力进行减速而向左右的前车轮减速地传递的传动箱(T),从而构成传动机构。在该传动机构中,在变速箱(M)与传动箱(T)之间具有收纳行驶驱动轴(61)的驱动轴箱(62)。

Description

收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将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从变速箱向左右的行驶装置传递的传动机构的收获机。
背景技术
作为如上所述地构成的作业机,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利用从变速箱(在文献中是变速器)的下部向左右突出的驱动轴来驱动履带式的行驶装置的传动机构的联合收获机。具体来说,具有在左右的驱动轴的外端设有链轮且在该链轮上卷绕履带的传动结构。
在该专利文献1的收获机中,使制动力作用于左右的驱动轴的左右的制动器被设置在变速箱的内部。设定工作方式以使得在操作左右的制动器时,与爪式离合器(爪クラッチ)的断开操作连动地进行制动器的制动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3149号公报
在考虑半喂入型的联合收获机作为收获机时,由于这种联合收获机具有谷粒箱,所以在作业时重量重。从这样的理由来说,在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地将驱动轴的驱动力直接传递到行驶装置的传动结构中,为了获得行驶所需的扭矩,在变速箱中需要大减速比的变速装置,导致变速箱的大型化。
另外,在大扭矩作用于驱动轴的结构中,为了提高驱动轴的强度,还导致驱动轴的大径化。
如果从不同的观点考虑,在作业时,为了使重量重的机体停止行驶,需要获得强力的制动力的制动器。对此,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地在变速箱的内部具有制动器的收获机中,为了强有力地进行制动,需要大型的制动器,导致变速箱的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合理地构成具有将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从变速箱向左右的行驶装置传递的传动机构的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收获机的特征在于,具有将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从变速箱向左右的行驶装置传递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被传递来自所述变速箱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的行驶驱动轴;将来自该左右一对的行驶驱动轴的驱动力向与左右的所述行驶装置中的对应的部分传递的左右一对的传动箱;在收纳所述行驶驱动轴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变速箱和所述传动箱进行两端部连结的筒状的左右一对的驱动轴箱。
根据该结构,来自变速箱的驱动力从行驶驱动轴传递到传动箱,从该传动箱传递到行驶装置。
因此,构成了具有将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从变速箱向左右的行驶装置传递的传动机构的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对左右的所述传动箱分别内置制动机构。
由此,在变速箱的内部具有制动机构,从而不会导致变速箱的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制动机构也可以是多片式的摩擦制动器。
由此,能够通过构成制动机构的多片式的摩擦制动器获得强的制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制动机构也可以配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中的向所述行驶机体的中央侧偏置的位置。
由此,由于制动机构配置在传动箱中的离开行驶装置的位置,所以即使在制动机构大型化的结构中,也能够扩大与行驶装置的距离,避免与行驶装置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传动箱也可以具有以与所述行驶驱动轴平行的姿势将驱动力向所述行驶装置传递的车轴,并且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具有:对来自所述行驶驱动轴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对被该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减速的驱动力进行减速而向车轴传递的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所述制动机构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更靠行驶机体的中央侧。
由此,传动箱具有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和第二减速机构,从而能够减少变速箱中用于减速的齿轮的数量而实现变速箱的小型化。另外,由于使制动力作用于比由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和第二齿轮减速机构构成的减速系统更接近变速箱侧的传动系统,所以能够减小作用于制动机构的扭矩,能够抑制制动机构的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传动箱也可以分离自如地与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内侧的内侧箱、和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外侧的外侧箱连结,所述内侧箱支承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架上。
由此,通过分离内侧箱和外侧箱,开放内部空间而使传动箱的内部的维护变得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具有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内侧空间、用于配置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外侧空间,在所述行驶机体左右倾斜时,对所述内侧空间和所述外侧空间之间的油的流动进行限制的隔壁设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
由此,在行驶机体向左右方向大幅度倾斜而抬起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状况下,也能够通过隔壁抑制配置有该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空间的油流出的不良情况,能够确保润滑所需的油。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以使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方式具有与左右的所述传动箱连结的筒状的支承架。
由此,左右的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处于经由驱动轴箱与变速箱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状态,而且,将支承架的内部空间用作油的存储空间,从而能够扩大油的存储空间。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形成有将存储在所述支承架中的油向液压设备供给的供给油路,并且使来自所述液压设备的油返回的返回油路与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上部连接。
由此,能够将支承架的油供给到液压设备,并且在制动机构发热的情况下,使从液压设备返回的油从制动机构的上部向下部流动,从而利用油夺取制动机构的热量,实现良好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具有同时操作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关联操作机构。
由此,能够通过关联操作机构同时操作左右的制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变速箱也可以具有对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
由此,能够通过无级变速装置无级地设定行驶速度。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端具有玉米的收获部,将存储被该收获部收获的穗状玉米的存储箱设置在行驶机体上。
由此,以利用收获部收获穗状玉米而存储在存储部的方式构成了能够进行玉米收获的收获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玉米收获机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玉米收获机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机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变速箱和传动箱的侧视图。
图5是从变速箱向前车轮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6是变速箱和支承架的侧视图。
图7是玉米收获期的液压回路图。
图8是从变速箱向前车轮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9是变速箱、传动箱和支承架的剖视图。
图10是变速箱的剖视图。
图11是传动箱和支承架的端部的剖视图。
图12是形成在变速箱的外壁面上的油路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隔壁的图。
图14是表示磨损检查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行驶装置(前车轮)
4 存储箱(收获物箱)
6 机架
10 发动机
12 液压设备(转向液压缸)
14 液压设备(提升液压缸)
19 液压设备(倾斜液压缸)
23 液压设备(升降液压缸)
61 行驶驱动轴
62 驱动轴箱
63 支承架
65 内侧箱
66 外侧箱
69 车轴
70 隔壁
91 供给油路、吸管
95 返回油路
A 收获部
F 行驶机体
M 变速箱
T 传动箱
Tg 第一齿轮减速机构(齿轮减速机构)
Tp 第二齿轮减速机构(行星减速机构)
Tb 制动机构
V 液压设备、无级变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图2表示了轮式行驶型的玉米收获机作为收获机的一个例子。
该玉米收获机具有作为行驶装置的左右一对的前车轮1和左右一对的后车轮2,并且在行驶机体F的前部位置具有驾驶舱3。在行驶机体F的前端升降自如地具有收获部A,在行驶机体F的中央位置具有将由收获部A收获的玉米向后上方输送的供给装置B。在行驶机体F的后端位置具有存储由供给装置B输送的玉米的作为存储箱的收获物箱4,在行驶机体F的下侧,在前车轮1与后车轮2的中间具有残秆处理装置C。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行驶装置的具体例表示了前车轮1,但行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驱动前车轮1和后车轮2的四轮驱动型。另外,作为行驶装置,也可以是具有六轮或八轮以上的多个车轮、并构成在驱动全部车轮的全轮驱动侧的结构,作为行驶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履带的履带行驶装置。
作为植物的玉米在植立的茎秆上,在收获时期成长了内包大量果实的多个穗状部。在该穗状部的包叶的内部包含大量的种子(作为谷物的玉米),该种子以整齐排列在棒状的芯的外表面的形态形成。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称为玉米的情况下,是指在棒状的芯的外周具有大量种子的情况(收获物的具体例)。
〔行驶机体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行驶机体F是连结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机架6、该前部位置的驾驶舱框架7、行驶机体F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动力部框架8、机架6的后部位置的箱框架9而构成的。在机架6的前部位置支承有向左右的前车轮1传递驱动力的变速箱M。在机架6的后部位置支承有用于支承左右的后车轮2的后车轮框架11,以与该后车轮框架11平行的姿势设置转向液压缸12(液压设备的一个例子)。此外,变速箱M作为润滑油(油)的存储部而起作用。
驾驶舱框架7以支承驾驶舱3的方式配置。动力部框架8沿左右一对的机架6的横向宽度方向形成,在此支承有发动机10,在其上方设置有散热器13。
在行驶机体F的左侧,能够以朝向前后方向的姿势的切换轴芯Q为中心摆动自如将收获物箱4支承在箱框架9上,在从前后夹着该收获物箱4的位置配置有倾斜液压缸19(液压设备的一个例子)。倾斜液压缸19的底部侧支承在机架6上,活塞杆的前端侧支承在收获物箱4上。
通过该结构,在倾斜液压缸19收缩的状态下,该收获物箱4的上部开口4A被保持成向上方开放的收纳姿势,通过使倾斜液压缸19伸长,上部开口4A向侧方开放而被设定成能够进行玉米的排出的排出姿势。
如图1所示,收获部A相对于机架6的前端位置以横向姿势的摆动轴芯R为中心摆动自如地被支承,使该收获部A的前端侧升降的左右一对的提升液压缸14(液压设备的一个例子)设置在行驶机体F的前部位置。该提升液压缸14的基端部支承在支承架63上,活塞杆的前端侧连结在收获部A。根据该结构,利用提升液压缸14的伸缩,通过以摆动轴芯R为中心的摆动,能够实现收获部A的前端侧的升降。此外,支承架63作为润滑油(油)的存储部而起作用。
该收获部A形成有沿横向并列的多列导入路径,在各个导入路径中,以将从谷秆分离的玉米向后方夹持地输送的方式,将输送机构15配置在夹着导入路径的位置,并且以将由输送机构15输送的玉米向横向中央位置移送的方式设置有以横向姿势的轴芯为中心旋转的绞龙16。
供给装置B在筒状壳体17的内部设置输送装置,该筒状壳体17以将向绞龙16的中央位置移送的玉米向后上方输送的方式而成为倾斜姿势。在该供给装置B的输送终端位置具有排尘风机18,该排尘风机18通过风压吹飞与玉米一起排出的叶的一部分或秆身的一部分等非收获物。
残秆处理装置C具有如下结构,在横向姿势的旋转轴21具有多个切碎刀具21A,将它们设置在向下方开放的处理箱22的内部。通过从发动机10传递来的驱动力使旋转轴21旋转,切碎刀具21A进行切碎农田里面的残秆并使其向土壤扩散的处理。
另外,在行驶机体F的中央位置设置有纵向姿势的升降液压缸23(液压设备的一个例子)。升降液压缸23的底部侧支承在机架6上,在活塞杆的前端旋转自如地具有链轮。一端连结在机架6上且另一端连结在残秆处理装置C上的链24的中间卷绕在链轮上。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升降液压缸23收缩,使链24松弛而使残秆处理装置C与地面接触,通过使升降液压缸23伸长,能够使残秆处理装置C从地面向上方分离。
驾驶舱3的前表面具有透明玻璃制的前玻璃25,在侧部开闭自如地具有透明玻璃制的门26。在驾驶舱3的内部具有供作业者乘坐的驾驶座椅27、方向盘28和制动踏板29。在驾驶舱框架7的左侧部以纵向姿势的支轴为中心姿势变更自如地具有乘降用的梯子30。
另外,在该玉米收获机中,具有通过带式的主传动单元将发动机10的驱动力传递到变速箱M的行驶传动系统。与其同样地具有将发动机10的驱动力传递到副轴、并从该副轴向收获部A、供给装置B和残秆处理装置C传递的带式的传动单元。
根据这样的结构,玉米收获机通过左右的前车轮1的驱动使行驶机体F行驶,通过驾驶舱3的内部的方向盘28的操作来控制转向液压缸12而能够进行转向控制。另外,在收获作业时,通过驱动收获部A和供给装置B,利用收获部A收获玉米,被收获的玉米通过供给装置B被输送,以从收获物箱4的上部开口4A向内部落下地供给的方式被存储。像这样存储在收获物箱4中的玉米通过倾斜液压缸19的工作而能够从收获物箱4排出。
另外,通过供给装置B伴随玉米被输送的叶的一部分或秆身的一部分通过来自排尘风机18的风压被吹飞。而且,通过收获作业而残留在农田面上的谷秆以被残秆处理装置C切碎并向土壤扩散的方式被处理。
〔行驶传动系统〕
如图5、图6、图8~图11所示,在该玉米收获机中,具有将被变速箱M变速的驱动力传递到左右的前车轮1(行驶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具有变速箱M、左右一对的行驶驱动轴61、左右一对的传动箱T和左右一对的驱动轴箱62。在该传动机构中,将被变速箱M变速的驱动力从左右一对的行驶驱动轴61传递到左右的传动箱T,再从该传动箱T传递到左右的前车轮1。左右的行驶驱动轴61收纳在左右的驱动轴箱62,被该驱动轴箱62保护。
另外,驱动轴箱62的内部空间在内端位置与变速箱M的内部空间连通,驱动轴箱62的内部空间在外端位置与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连通。由此,能够实现变速箱M的内部空间、驱动轴箱62的内部空间和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之间的润滑油(油)的流通。变速箱M如上所述地作为润滑油(油)的存储部而起作用,以连通状态与其连结的驱动轴箱62和传动箱T作为润滑油(油)的存储部而起作用。在该玉米收获机中,具有用于存储润滑油(油)的专用的箱(例如,储备箱(リザーブタンク)),也可以将该箱与变速箱M、支承架63或驱动轴箱62连通。
而且,在左右的传动箱T的相对的面(面向行驶机体F的中央的面),连结有筒状的支承架63的两端部。该支承架63是圆筒状,在将左侧的端部插入左侧的传动箱T的下部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连结,在将右侧的端部插入右侧的传动箱T的下部位置的状态下进行连结。由此,左右的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与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连通,能够实现它们之间的润滑油(油)的流通。此外,支承架63能够使用成为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的筒状材料。
如上所述地将左右一对的提升液压缸14的基端部分支承在支承架63上。该支承架63的一个端部所具备的托架64通过与一个传动箱T连结,而固定支承架63的位置。
〔行驶传动系统:变速箱〕
如图8~图10所示,变速箱M由箱体34形成外壁,并且在上部位置具有与输入带轮35一体旋转的输入轴36,并在其下侧具有上部中间轴37和下部中间轴38。在该变速箱M的上部位置的外壁面具有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V(液压设备的一个例子)。在变速箱M的内部,在上部中间轴37上具有行星变速部Mp(齿轮式减速机构的一个例子),在上部中间轴37与下部中间轴38之间具有副变速部Ms,在该变速箱M的下部具有差动齿轮Md。此外,作为无级变速装置V,也可以使用带式CVT或环形CVT。
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V在变速空间收纳有轴向柱塞式的可变容量泵Vp和轴向柱塞式的定量马达Vm,所述变速空间由与变速箱M的外壁连结的端口块(ポートブロック)41和与其外表面连结的无级变速箱42形成。
可变容量泵Vp具有:与被动轴43一体旋转的液压缸体;对嵌入该液压缸体的多个柱塞的动作量进行确定的斜板45。与其同样地,定量马达Vm构成为具有:与变速输出轴44一体旋转的液压缸体;将嵌入该液压缸体的多个柱塞的工作转换成旋转力的固定斜板。另外,在端口块41形成有与可变容量泵Vp的液压缸和定量马达Vm的液压缸连通的油路。
将可变容量泵Vp的被动轴43与变速箱M的输入轴36同轴芯地连结,将定量马达Vm的变速输出轴44与上部中间轴37同轴芯地能够相对旋转地配置。
该无级变速装置V具有如下的一般的结构,即,通过调节可变容量泵Vp的斜板45的角度,调节从可变容量泵Vp向端口块46输送的油量,通过调节从该端口块41向定量马达Vm供给的油量来实现定量马达Vm的旋转速度的增减速。
自如变更斜板45的角度地进行支承的耳轴45A相对于变速箱M的箱体34转动自如地被支承,如图6所示,操作耳轴45A的变速操作臂46与驾驶舱3内部的主变速杆或变速踏板关联。
由此,伴随主变速杆等的变速操作,使斜板45的角度变化,从而实现在使变速输出轴44向一个方向旋转的正转驱动状态、使变速输出轴44的旋转停止的停止状态、使变速输出轴44向反方向旋转的反转驱动状态之间的无级变速。
行星变速部Mp具有:安装在变速输出轴44的轴端的太阳齿轮51;与上部中间轴37一体旋转的齿轮架52;相对于该齿轮架52旋转自如地支承的行星齿轮53;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上部中间轴37的内齿型的齿圈54。
太阳齿轮51与多个行星齿轮53咬合,该多个行星齿轮53与齿圈54咬合。在齿圈54的外周形成有齿轮部54A,与输入轴36一体旋转的输入侧齿轮39咬合于该齿轮部54A。
在该行星变速部Mp中,在利用来自输入轴36的驱动力使被动轴43旋转的情况下,通过输入侧齿轮39的驱动力使齿圈54旋转。该齿圈54的旋转方向是使行驶机体F前进的方向。从该结构可知,在无级变速装置V的变速输出轴44停止的状况下,利用行星变速部Mp的齿圈54的旋转,向前进方向将驱动力传递到前车轮1。
因此,在使行驶机体F的行驶停止的情况下,设定斜板45的角度,以使齿圈54向前进方向驱动的驱动力被变速输出轴44的向后退方向的旋转抵消。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扩大了使行驶机体F前进时的变速操作时的斜板45的角度的能够设定区域,并且由于齿圈54始终旋转,所以与相对于该齿圈54未利用输入侧齿轮39驱动的结构相比,实现了前进速度的增大。
在上部中间轴37和下部中间轴38之间,以将旋转速度切换为高低两级的方式设置齿轮式的副变速部Ms。而且,具有将下部中间轴38的驱动力向差动齿轮Md传递的中间传动齿轮40。此外,副变速部Ms与驾驶舱3的内部的副变速杆关联。
差动齿轮Md具有:与中间传动齿轮40咬合的差速器齿圈57;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与该差速器齿圈57一体旋转的差速器壳的一对小齿轮58;与一对小齿轮58咬合的左右一对的半轴齿轮(サイドギヤ)59。
〔传动机构〕
如上所述,传动机构具有变速箱M、左右一对的行驶驱动轴61、左右一对的传动箱T和左右一对的驱动轴箱62。另外,左右的行驶驱动轴61的内端以与差动齿轮Md的左右的半轴齿轮59中的对应部分一体旋转的方式花键嵌合。该行驶驱动轴61的外端被插入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
如图11所示,左右的传动箱T具有通过螺栓分离自如地将配置在行驶机体F的内侧的内侧箱65和配置在行驶机体F的外侧的外侧箱66连结的结构。在成为内侧箱65和外侧箱66的边界位置的内部空间具有多片摩擦式的制动机构Tb,在外侧箱66的内部空间具有齿轮减速机构Tg(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一例)和行星减速机构Tp(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在传动箱T中,在偏向行驶机体F的中央侧的位置配置有制动机构Tb,在其外侧配置有齿轮减速机构Tg和行星减速机构Tp。像这样利用传动箱T进行减速,从而能够降低作用于行驶驱动轴61的扭矩,还能够降低作用于制动机构Tb的扭矩。
如图4、图5所示,左右的传动箱T的内侧箱65通过螺栓固定在分别对应的左右的机架6的下表面侧。根据该结构,在进行传动箱T的维护等作业的情况下,在将内侧箱65留在行驶机体侧的状态下,使外侧箱66与内侧箱65分离,大幅开放内部空间,从而容易进行作业。
在外侧箱66的内部空间中,以与行驶驱动轴61平行的姿势,在比该行驶驱动轴61更靠前侧的位置配置中间支轴67。齿轮减速机构Tg具有对行驶驱动轴61的旋转进行减速并向中间支轴67传递的一对减速齿轮68。
与中间支轴67同轴芯的车轴69相对于外侧箱66旋转自如地被支承。车轴69是与行驶驱动轴61平行的姿势,在该车轴69的外端一体地形成有轮毂69A,将前车轮1安装在该轮毂69A上。
另外,在配置有齿轮减速机构Tg的内侧空间与配置有行星减速机构Tp的外侧空间之间的边界位置具有隔壁70,该隔壁70以分隔齿轮减速机构Tg和行星减速机构Tp各自所配置的空间的方式限制外侧空间和内侧空间之间的油的流动。如图13所示,在隔壁7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形成有润滑油能够流动的多个开口70A。根据该结构,开口70A确保润滑油的流动,并且即使行驶机体F向左右方向任一方大幅度倾斜而抬起行星减速机构Tp的部位的状况下,隔壁70也限制润滑油的流动,从而行星减速机构Tp确保充分的工作油。此外,虽然表示了隔壁70与外侧箱66一体地形成的结构,但该隔壁70也可以通过螺丝等固定在传动箱T的内部,或嵌入传动箱T的内部。
如图8、图9、图11所示,行星减速机构Tp具有:设置在中间支轴67上的减速太阳齿轮71;与其咬合的多个减速行星齿轮72;与该多个减速行星齿轮72咬合的减速齿圈73;将减速行星齿轮72的公转力传递到车轴69的减速齿轮架74。此外,减速齿圈73固定在外侧箱66上。
像这样,传动机构将被变速箱M变速的驱动力从左右的行驶驱动轴61向左右的传动箱T传递。在传动箱T中,行驶驱动轴61的驱动力通过齿轮减速机构Tg的一对减速齿轮68减速并传递到中间支轴67。然后,中间支轴67的驱动力从减速太阳齿轮71被传递到减速行星齿轮72,该减速行星齿轮72进行沿减速齿圈73的内周公转的动作。通过该公转被减速的驱动力从减速齿轮架74被传递到车轴69,实现利用前车轮1的驱动进行的行驶。
如图11、图14所示,制动机构Tb具有由与行驶驱动轴61的外端卡合的多个摩擦片和与箱内表面卡合的摩擦片形成的摩擦片单元81,并且具有沿压接方向对摩擦片作用力的压接环82,从而构成多片摩擦式。该压接环82以行驶驱动轴61的轴芯X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并且在该压接环82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凸轮槽82A,滚珠83分别嵌入这些凸轮槽82A。这些滚珠83被配置在夹在凸轮槽82A与内侧箱65的内表面的位置。
凸轮槽82A是在压接环82以轴芯X为中心旋转时,以滚珠83不能动转的方式以沿圆周方向倾斜的姿势地形成。
如图8所示,以轴芯X为中心对左右的制动机构Tb的压接环82进行旋转操作的一对制动器操作轴85,在驱动轴箱62的上方位置,以与该驱动轴箱62平行的姿势被配置。在这些制动器操作轴85具有制动器操作臂86,在该制动器操作臂86的端部连结有操作杆87。该左右的操作杆87和上述制动踏板29通过缓冲机构88而关联。
缓冲机构88具有如下结构,即,在左右的操作杆87的上端具有压缩盘簧,在制动踏板29被踩踏操作的情况下,以使左右的压缩盘簧压缩的方式将左右的操作杆87向拉起方向操作。此外,作为该缓冲机构88,代替压缩盘簧,能够使用被压缩的橡胶等弹性部件、或使用拉伸盘簧。另外,也可以使用向该缓冲机构88传递制动踏板29的操作力的线缆(ワイヤ)。
通过像这样操作左右的制动机构Tb的结构,构成了关联操作机构。从该关联操作机构的结构可知,在行驶时,在制动踏板29被作业者踩踏操作的情况下,该操作力从左右的制动器操作轴85使左右的制动机构Tb的压接环82旋转。通过该旋转,使滚珠83成为在凸轮槽82A不能动转的形态,使压接环82沿轴芯X移动,使摩擦片单元81的多个摩擦片压接而向车轴69作用制动力。
另外,通过设置缓冲机构88,即使在左右的制动机构Tb的摩擦片单元81的磨损量不相等的状况下,在对制动踏板29进行了踩踏操作时,缓冲机构88对左右的制动器操作轴85进行转动操作直到左右的摩擦片单元81的摩擦片相等程度地压接(直到来自操作杆87的操作反力相等),实现左右没有偏向的制动。
在左右的传动箱T中,为了检查构成制动机构Tb的摩擦片单元81的磨损,具有图14所示的磨损检查器78。该磨损检查器78具有主体78A和与其形成一体的大径部78B,并且相对于传动箱T的内侧箱65,以能够沿与行驶驱动轴61的轴芯X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以贯穿状态被支承。另外,在大径部78B和主体78A的边界部分具有油封79,在主体78A的外周形成有指示部78C,该指示部78C以设定间隔形成了多个检查线。
该磨损检查器78构成为,通过人为操作向内部压入操作自如。在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将主体78A的外端侧向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的方向压入操作,从而使大径部78B的端部与摩擦片单元81接触,达到多个摩擦片彼此接触的状态,达到磨损检查器78的压入极限。
在像这样在达到压入极限的状态下,指示部78C的多个检查线和传动箱T的外壁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摩擦片单元81的磨损量而变化,从而能够从检查线把握磨损量增大的情况。利用这样的原理,仅对磨损检查器进行人为地压入操作,就能够把握摩擦片单元81的磨损量而容易地把握维护时期。此外,在该磨损检查器78中,代替检查线,也可以使用于识别摩擦片单元81的更换时期的标记或数字等形成在主体78A的外表面。
〔支承架〕
如图4~图9所示,左右的传动箱T的一部分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形状,以贯穿向该下方突出的突出部中的朝向行驶机体F的中央侧的面的状态设置支承架63。通过像这样设置支承架63,左右的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与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连通。
该支承架63配置在比存储于变速箱M的内部空间中的润滑油(油)的液面L低的位置。此外,存储在变速箱M的内部的润滑油的液面L被设定在输入轴36和上部中间轴37的中间水平。
如上所述,变速箱M的内部空间、驱动轴箱62的内部空间和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连通,左右的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和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连通。根据这样的结构,变速箱M的内部空间、左右的驱动轴箱62的内部空间、左右的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和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作为润滑油的存储部而起作用。利用这些内部空间实现润滑油的存储量的增大,扩大表面积而使润滑油的散热良好地进行。
形成有供给油路,该供给油路从支承架6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将存储在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中的工作油向液压设备输送。作为该供给油路,在支承架6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以从上方朝向内部贯穿的状态设置有吸管91。而且,以将从该吸管91被输送的润滑油作为工作油向液压设备供给的方式构成供给油路。在后面对该供给油路进行说明。
作为能够使油流通地使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和变速箱M的内部空间连通的连通部件而具有连通配管90。也就是说,以使形成在支承架63上的插头、和形成在变速箱M的下部的插头相连的状态具有连通配管90。在该玉米收获机中,变速箱M的内部空间经由驱动轴箱62的内部空间和传动箱T的内部空间与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这些驱动轴箱62和传动箱T作为连通部件而起作用。如上所述,作为连通部件表示了单一的连通配管90,但作为该连通部件,也可以具有例如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多个连通配管90。另外,作为连通部件,可以使用能够柔软地变形的(挠性的)树脂制、橡胶制的软管或金属管。
另外,由于在左右的传动箱T相连的位置具有支承架63,所以能够维持左右的传动箱T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使左右的前车轮1的位置稳定。而且,由于支承架63被配置在比驱动轴箱62更靠前方位置,所以在行驶时,例如,在农田的突出物与变速箱M、驱动轴箱62接触的状况下,该突出物也先与支承架63接触。由此,能够阻止突出物与变速箱M、驱动轴箱62直接接触而损坏的不良情况。
〔液压回路〕
在该玉米收获机中,作为液压设备,具有无级变速装置V、转向液压缸12、提升液压缸14、倾斜液压缸19和升降液压缸23。另外,作为被液压设备操作的作业部,具有被转向液压缸12操作的后车轮2、被提升液压缸14操作的收获部A、被倾斜液压缸19操作的收获物箱4、被升降液压缸23操作的残秆处理装置C。
另外,液压设备不限于此,例如,在具有设定供给装置B的排出方向的管道的结构中,将设定管道的排出姿势的液压缸、液压马达设为液压设备。另外,在使行驶机体F的姿势左右横摇的结构中,将进行横摇动作的横摇液压缸设为液压设备。另外,在具有横摇液压缸的情况下,利用该横摇液压缸上下动作的车轮、履带行驶装置作为作业部的具体结构。而且,在供给装置B中设定管道的排出姿势的结构中,该管道作为作业部的具体结构。
如图7所示,具有被发动机10驱动的第一液压泵P1和第二液压泵P2。形成有相对于与提升液压缸14、倾斜液压缸19和升降液压缸23对应的提升控制阀V14、倾斜控制阀V19和升降控制阀V23供给来自第一液压泵P1的工作油的油路。另外,形成有相对于控制转向液压缸12的转向阀V12和计量泵M12供给来自第二液压泵P2的工作油的油路。
在无级变速装置V中具有由被动轴43驱动的供给泵PC,来自该供给泵PC的工作油经由滤油器47供给到可变容量泵Vp和定量马达Vm之间的油路。
如图12所示,在构成变速箱M的箱体34的外壁面的一部分形成有凹状部34A,在覆盖该凹状部34A的位置安装板93而形成供给油路。另外,在箱体34的外表面安装有对从该供给油路输送的工作油进行净化的主滤油器94。
存储在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中的工作油从吸管91输送到供给管92,从该供给管92供给到由以槽状形成在变速箱M的外壁上的凹状部34A形成的外部油路。从该外部油路通过了主滤油器94的工作油之后向形成在主滤油器94的上侧的凹状部34A流动,从与覆盖该凹状部34A的板93连接的供给用油路97供给到供给泵PC,从与该板93连接的主供给油路98供给到第一液压泵P1和第二液压泵P2。
另外,在该液压回路中,来自液压设备的工作油向返回油路95流动,如图9所示,返回到变速箱M的主返回端口34P和左右的传动箱T的副返回端口65P中的任一方。
主返回端口34P配置在变速箱M的内部的行星变速部Mp附近的上方,能够使从液压设备返回的工作油作为润滑油向行星变速部Mp的各齿轮供给。也就是说,由于存储在变速箱M的内部的润滑油的液面L位于输入轴36的下方,所以行星变速部Mp的一部分位于液面L的上方,使工作油返回该部位,从而解决润滑油的供给不足,还进行行星变速部Mp的冷却。
副返回端口65P配置在接近传动箱T的内部的制动机构Tb的上部的位置,使从液压设备返回的工作油供给到制动机构Tb的上部而进行制动机构Tb的冷却。如上所述地确定润滑油的液面L,从而处于制动机构Tb的摩擦片单元81的上部向液面L的上方露出的状态。从这样的理由来看,这是因为通过使工作油返回摩擦片单元81的露出部位,能够切实地进行制动机构Tb的冷却。
在该液压回路中,不限于使来自返回油路95的工作油仅返回上述主返回端口34P和副返回端口65P的结构。也就是说,除了这些返回位置以外,例如,也可以以使工作油返回变速箱M的副变速部Ms的上方的方式形成端口等、相对于变速箱M形成除主返回端口34P以外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多个端口,使来自返回油路95的工作油返回至这些端口。此外,从无级变速装置V排出的油的一部分在油冷却器96中散热后,返回油存储部。
特别是,将支承架63配置在比变速箱M的润滑油的液面L低的位置,而且,从该支承架63的内部空间中的接近底部的部位通过吸管91吸入润滑油,从而吸入未混入空气的工作油而作为工作油供给到液压设备。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半喂入型联合收获机、全喂入联合收获机、甘蔗收获机等收获机。

Claims (28)

1.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行驶机体的发动机的驱动力从变速箱向左右的行驶装置传递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被传递来自所述变速箱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的行驶驱动轴;将来自该左右一对的行驶驱动轴的驱动力向与左右的所述行驶装置中的对应的部分传递的左右一对的传动箱;在收纳所述行驶驱动轴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变速箱和所述传动箱进行两端部连结的筒状的左右一对的驱动轴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对左右的所述传动箱分别内置制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是多片式的摩擦制动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配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中的向所述行驶机体的中央侧偏置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配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中的向所述行驶机体的中央侧偏置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箱具有以与所述行驶驱动轴平行的姿势将驱动力向所述行驶装置传递的车轴,并且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具有:对来自所述行驶驱动轴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对被该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减速的驱动力进行减速而向车轴传递的第二齿轮减速机构, 
所述制动机构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更靠行驶机体的中央侧。 
7.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分离自如地与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内侧的内侧箱、和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外侧的外侧箱连结,所述内侧箱支承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分离自如地与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内侧的内侧箱、和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外侧的外侧箱连结,所述内侧箱支承在所述行驶机体的机架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具有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内侧空间、用于配置所述第二齿轮减 速机构的外侧空间,在所述行驶机体左右倾斜时,对所述内侧空间和所述外侧空间之间的油的流动进行限制的隔壁设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具有以与所述行驶驱动轴平行的姿势将驱动力向所述行驶装置传递的车轴,并且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具有:对来自所述行驶驱动轴的驱动力进行减速的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对被该第一齿轮减速机构减速的驱动力进行减速而向车轴传递的第二齿轮减速机构, 
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具有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内侧空间、用于配置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外侧空间,在所述行驶机体左右倾斜时,对所述内侧空间和所述外侧空间之间的油的流动进行限制的隔壁设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具有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齿轮减速机构的内侧空间、用于配置所述第二齿轮减速机构的外侧空间,在所述行驶机体左右倾斜时,对所述内侧空间和所述外侧空间之间的油的流动进行限制的隔壁设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内部。 
12.如权利要求2~5、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以使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方式具有与左右的所述传动箱连结的筒状的支承架。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以使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方式具有与左右的所述传动箱连结的筒状的支承架。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以使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内部空间彼此连通的方式具有与左右的所述传动箱连结的筒状的支承架。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将存储在所述支承架中的油向液压设备供给的供给油路,并且使来自所述液压设备的油返回的返回油路与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上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将存储在所述支承架中的油向液压设备供给的供给油路,并且使来自所述液压设备的油返回的返回油路与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上部连接。 
17.如权利要求2~5、8~11、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时操作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关联操作机构。 
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时操作左右的所 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关联操作机构。 
1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时操作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关联操作机构。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时操作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关联操作机构。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时操作左右的所述传动箱的所述制动机构的关联操作机构。 
22.如权利要求1~5、8~11、13~15、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具有对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 
2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具有对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 
2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具有对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 
2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具有对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具有对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具有对所述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的无级变速装置。 
28.如权利要求1~5、8~11、13~15、18~21、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前端具有玉米的收获部,将存储被该收获部收获的穗状玉米的存储箱设置在行驶机体上。 
CN201420191345.5U 2013-04-19 2014-04-18 收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39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8468A JP6141085B2 (ja) 2013-04-19 2013-04-19 収穫機
JP2013-088468 2013-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3958U true CN204123958U (zh) 2015-01-28

Family

ID=5193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9134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3958U (zh) 2013-04-19 2014-04-18 收获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41085B2 (zh)
CN (1) CN20412395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75010B2 (ja) * 2015-05-20 2019-09-1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
WO2016185799A1 (ja) * 2015-05-20 2016-11-2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JP2016217453A (ja) * 2015-05-20 2016-12-2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潤滑油供給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7590A (ja) * 1996-02-08 1997-08-12 Kubota Corp 農作業車の後車軸ケース構造
JP4023649B2 (ja) * 1999-05-19 2007-12-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乗用型田植機の車体構造
JP4551637B2 (ja) * 2003-07-11 2010-09-29 Tcm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09083796A (ja) * 2007-10-03 2009-04-2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トランスファー装置の構造
JP5466925B2 (ja) * 2009-11-12 2014-04-0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最終減速装置のケース構造
JP5204818B2 (ja) * 2010-08-30 2013-06-0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141085B2 (ja) 2017-06-07
JP2014210526A (ja) 2014-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4907A (en) Asymmetrical drive system
CN110520651A (zh) 拖拉机的变速传动装置及拖拉机
CN203739650U (zh) 收获机的行驶传动装置
CN105283339B (zh) 收割机用的传动装置
CN204123958U (zh) 收获机
CN104080634B (zh) 用于重型工业交通工具的驱动轴组件及包括该驱动轴组件的重型工业交通工具
WO2011114769A1 (ja) 作業車両及びその例としてのコンバイン
CN101678857B (zh) 行驶车辆
CN203327557U (zh) 收割机用的变速器及使用该变速器的收割机
CN205232843U (zh) 作业车辆
CN105208850B (zh) 收获机及作业机
JP6934813B2 (ja) 油圧式変速装置
CN110023177A (zh) 作业车
CN110430747A (zh) 联合收割机
JP6138028B2 (ja) 水田作業機
JP6112950B2 (ja) 作業機
JP6355509B2 (ja) 無段変速装置
CN108349382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以及联合收割机
EP2402630B1 (en) Working vehicle
JP2017075624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及びコンバイン
KR100462655B1 (ko) 작업기
CN205030132U (zh) 作业车辆
JP2013112117A (ja) プッシュシリンダのブロック構造
CN110402077A (zh) 联合收割机
JP4551864B2 (ja) 作業車両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