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2422U -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2422U
CN204112422U CN201420516668.7U CN201420516668U CN204112422U CN 204112422 U CN204112422 U CN 204112422U CN 201420516668 U CN201420516668 U CN 201420516668U CN 204112422 U CN204112422 U CN 204112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
connecting member
main body
water bolt
tap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166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俊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8991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6932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833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31518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O KOGYOSHO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2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24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1/042Arrangements on taps for wash-basins or baths for connecting to the wa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1/0403Connecting the supply lines to the tap bod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4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 E03C2001/0417Water-basin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sh-basins or baths having space-saving features, e.g. retractable, demountab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换容易的水栓龙头及其壁安装结构。水栓龙头(1)由与配置于壁(W)内的一次侧配管(4)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3)、与所述连结部件(3)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2)构成。龙头主体(2)具备设置于喷出管(5)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7),所述连结部件(3)具备:板状部(12),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10)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13);钩状的卡合部(15),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12)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7)的、相对于贯穿孔(8)而位于所述喷出管(5)的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16),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8)对应的位置。

Description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的水栓龙头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将水栓连结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的情况下,一般进行如下操作,即,在形成于水栓的上游部的外螺纹部卷绕密封带后,将该外螺纹部拧入设置于一次侧配管的管套前端的内螺纹部。
然而,在实施上述拧入时,当为了调节水栓的方向而即使略微实施水栓的回拧(与拧入相反的操作),也存在密封带变形而破坏水密状态从而引起漏水的可能性。因此,必需在不进行回拧的情况下对方向进行微调并谨慎地拧入水栓。
如此,该施工尤其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员而言较难,经常会不得不重新进行包括重新卷绕密封带在内的施工。另外,就水栓而言一般绝大多数是龙头发生故障,在发生故障的情况等实施水栓的更换时,有时会由于上述理由而需要整体更换,因此无法自己简单地施工,而需要安排工作人员。
对于这种问题,在日本特开平10-159138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57180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水栓,其分开构成将水栓安装于一次侧配管的连结部和设置有龙头的主体部,并构成为能够对连结部和主体部进行拆装。在该水栓中,由于具备使用密封带并通过螺纹连接而安装于一次侧配管的连结部、插入并固定于连结部的主体部,因此具有在龙头发生故障等情况能够仅变更主体部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591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5718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水栓均为混合水栓,在一次侧配管与龙头之间需要连结管,因此以壁与龙头之间分离的状态安装。另外,存在为了拆装龙头需要专用的工具等、更换龙头所需的劳力和工时仍然较大的问题。
另外,在将龙头从连结部拆下的情况下,需要事先进行止水的劳力和工时,关于专利文献2,为了防止从连结管喷出,需要关闭独立于龙头而设置的水道栓。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止水栓设置于各个连接管,因此通过在将龙头拆下之前关闭连接管的止水栓能够防止水的喷出,然而会产生龙头的结构变大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更换、小型且能够止水的水栓龙头及其壁安装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结构的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设置于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钩状的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的、相对于贯穿孔隔着所述喷出管而位于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第一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与所述凸缘部的上端侧卡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第一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流动路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在周面设置有贯穿孔的喷出管和设置于所述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固定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对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进行固定;插入管,其以能够插入所述龙头主体的喷出管的方式突出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止水阀,其设置于所述插入管内部,并能够通过所述龙头主体的贯穿孔对该止水阀进行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第四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具有与所述凸缘部的边缘卡合的钩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提供一种第四方式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由在所述连结部件上绕所述插入管的中心轴以圆弧状排列的多个螺纹孔、在所述凸缘部上沿着所述螺纹孔的排列而设置的圆弧状的长孔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其为将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面的安装结构,所述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水栓龙头由与所述一次侧配管连接的连结部件、能够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
使所述一次侧配管与位于所述连结部件的背面侧的外螺纹连接而将所述连结部件配置于壁面,
将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外边缘卡合于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表面侧的钩状的卡合部,以覆盖从所述外螺纹贯穿至所述连结部件的表面侧的流动路径,
将相对于所述龙头主体的喷出管而与所述凸缘部的卡合位置对置一侧的位置螺纹固定,从而将所述连结部件与龙头主体卡止。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与一次侧配管连接的连结部件与龙头主体分割,因此龙头主体的拆装较为容易。另外,两者的拆装仅仅是与卡合部卡止并进行螺纹固定因此其施工也较为容易。并且,由于能够以板状将连结部件构成得较薄,因此能够以接近壁的状态安装龙头。
另外,由于采用在插入管内部具有能够通过设置于喷出管的贯穿孔而进行操作的止水阀的结构,因此能够使龙头的结构小型化,而且能够减轻水栓更换时的劳力和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4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6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图6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安装于图9的连结部件的水栓龙头的凸缘部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安装于图11的连结部件的水栓龙头的凸缘部的结构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21、41、41a、41b  水栓龙头
2、22、42  龙头主体
3、23、43、43a、43b  连结部件
4、24a、24b  一次侧配管
4a、28  管套
5、25、45  喷水管
6  手柄
7、27、47、47a、47b  凸缘
8  贯穿孔
9  螺钉
10  外螺纹部
11  内螺纹部
12、32、52、52a、52b  主体部
13、33a、33b  流动路径
14、34a、34b  密封件
15、35、55b  卡合部
16、36a、36b  固定用螺纹孔
22b  温度调节手柄
22c  流量调节手柄
57  插入管
58  止水阀
59  操作部
60  操作孔
61  固定用螺纹孔
62  长孔
63  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1具有龙头主体2及连结部件3,且与配置于壁W内的一次侧配管4连结。龙头主体2和连结部件3组合使用,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构成。连结部件3与一次侧配管4连结,并沿着壁面设置。龙头主体2固定于连结部件3而被使用,将从一次侧配管4输送的水喷出。
构成水栓龙头1的龙头主体2通过对设置于向下方弯曲设置的喷水管5的手柄6进行操作来调节水的喷出量。在喷水管5的上游端设置有凸缘7。凸缘7构成为厚度几毫米左右且外边缘是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7的厚度尺寸构成为8毫米。
如图1及图3所示,在凸缘7的下方区域设置有两个贯穿孔8。如后文所述,贯穿孔8作为用于供在与连结部件3的固定中所使用的螺钉9通过的螺纹孔而发挥功能。
如图1所示,一次侧配管4具备在前端设置有内螺纹部11的管套4a,通过与设置于连结部件3的上游侧的外螺纹部10螺合而将一次侧配管4与连结部件3连结。在壁W设置有连结部件3的外螺纹部10的外径尺寸程度的插入孔H(参照图3),将外螺纹部10插入该插入孔H隔着壁W而对一次侧配管4和连结部件3进行固定。
连结部件3是由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的部件,如图2所示,具有厚度10毫米左右的圆板状的主体部12。在主体部12的中心部分形成有从外螺纹部10贯穿至表面的流动路径13。流动路径与龙头主体2的喷水管5连通,将从一次侧配管4输送的水向龙头主体2供给。
在流动路径13的周围设置有防止漏水用的密封件14。密封件14由O型环等构成,嵌入并固定于凹陷设置于流动路径13的周围的安装槽(未图示)等。
在连结部件3的主体部12表面侧设置有卡合部15。卡合部15沿着主体部12的外边缘以圆弧状设置,且如图1及图3所示构成为剖面呈钩型。优选为,设置有卡合部15的角度范围α相对于主体部12的中心构成为30度至180度左右。
在形成于卡合部15与主体部12之间的间隙15a插入有龙头主体2的凸缘7的外边缘部分。卡合部15的间隙15a的尺寸构成为与凸缘7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以在连结部件3与龙头主体2的连结时不产生晃动。
另外,在连结部件3的主体部12,在相对于流动路径13的卡合部15的对置位置设置有两个固定用螺纹孔16。固定用螺纹孔16与设置于凸缘7的两个贯穿孔8对应,且用于连结部件3与龙头主体2的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用螺纹孔16是不贯穿主体部12的有底的螺纹孔,但也可以构成为贯穿主体部12,并构成为在固定龙头主体2时将连结部件3固定于壁W。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将外螺纹部10插入壁W的插入孔H的状态下,使连结部件3的外螺纹部10与一次侧配管4的管套4a螺合连结。此时,在外螺纹部10卷绕密封带,并拧入设置于管套4a的前端的内螺纹部。
接下来,将龙头主体2的凸缘7嵌入卡合部15的间隙15a。需要说明的是,就龙头主体2与连结部件3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言,在以龙头主体2的手柄6位于上侧的方式使龙头主体2向上侧略微倾斜的状态下,在将凸缘7的上边缘插入卡合部15后,使龙头主体处于水平状态。
接下来,使设置于凸缘7的贯穿孔8与连结部件的螺纹孔16的位置对齐,通过螺钉9对两者进行固定。此时,凸缘7与连结部件3的主体部12的接触面紧密地紧贴,通过密封件14而防止了接触面间的漏水。
如上所述,各个工序都很简单,本实施方式的水栓龙头1的安装不需要熟练经验,即使是没有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容易而适当地安装。另外,由于连结部3与龙头主体2的拆装使用螺钉9,因此龙头主体2的更换较为容易,即使在发生了故障等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己进行更换。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图4的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21是冷热水混合栓,具有龙头主体22及连结部件23,并与配置于壁W内的两个一次侧配管24a、24b连结。此处,两个一次侧配管24a、24b中的一方是热水供给管,另一方是冷水供给管。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水栓龙头21,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构成水栓龙头21的龙头主体22具有喷水管25,另外在喷水管25的中央部设置有管口22a。能够通过设置于左右的温度调节手柄22b及流量调节手柄22c来调节从管口22a导出的冷热水的温度及流量。
在喷水管25的上游端设置有凸缘27。凸缘27是厚度几毫米左右且沿喷水管25的上下方向伸出的薄板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27的厚度尺寸构成为8毫米。需要说明的是,在下侧的凸缘27设置有用于供在与连结部件23的固定中所使用的螺钉通过的两个贯穿孔(未图示)。
在设置于一次侧配管24a、24b的前端的管套28设置有内螺纹部,设置于连结部件3的上游侧的外螺纹部30拧入一次侧配管24a、24b从而螺合连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次侧配管24a、24b构成为管套28能够相对于给水管29进行旋转,使管套28旋转从而实施向外螺纹部30的连结。
连结部件23是由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的部件,如图4所示,具有构成为厚度10毫米左右的长圆板状的主体部32。在主体部32形成有从设置于背面侧的各个外螺纹部30贯穿至表面的两个流动路径33a、33b。流动路径33a、33b与龙头主体22的喷水管25连通,并将从一次侧配管24a、24b输送的水向龙头主体22供给。在流动路径33a、33b的周围设置有防止漏水用的密封件34a、34b。
在连结部件23的主体部32的表面侧设置有卡合部35。卡合部35在主体部32的流动路径33a、33b的上方以与上侧的凸缘27的形状配合的方式构成。
在连结部件23的主体部32,在流动路径33a、33b的下方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固定用螺纹孔36a、36b。固定用螺纹孔36a、36b与设置于下侧的凸缘27的贯穿孔对应,并用于连结部件23与龙头主体22的连结。
就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的安装而言,使外螺纹部30从壁的表侧向背侧通过,操作一次侧配管24a、24b的管套28而与外螺纹部30螺合连结。接下来,将上侧的凸缘27嵌入卡合部35,之后使设置于下侧的凸缘27的贯穿孔与连结部件的螺纹孔36a、36b的位置对齐,通过螺钉对两者进行固定。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水栓龙头41具有龙头主体42及连结部件43,并与配置于壁W内的一次侧配管4连结。龙头主体42及连结部件43以能够连结的方式构成,连结部件43沿着壁面设置,从固定于连结部件的龙头主体42喷出从一次侧配管4输送的水。
构成水栓龙头41的龙头主体42具有喷水管45,通过操作手柄46来调节水的喷出量。在喷水管45的上游端设置有凸缘47。凸缘47构成为厚度几毫米左右且外边缘为圆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47的厚度尺寸构成为8毫米。
如图6及图8所示,在凸缘47的下方区域设置有两个贯穿孔8。贯穿孔8作为用于供在与后述的连结部件43的固定中所使用的螺钉9通过的螺纹孔而发挥功能。
如图6所示,一次侧配管4具备在前端设置有内螺纹部11的管套4a,通过与设置于连结部件43的上游侧的外螺纹部50螺合从而将一次侧配管4与连结部件43连结。如图7所示,在连结部件43的表面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将外螺纹部50拧入一次侧配管4的紧固用六角部50a,通过将扳手等卡合于该六角部50a而使连结部件43旋转,从而将连结部件43与管套4a螺合。
连结部件43是由不锈钢等构成的金属制的部件,如图7、图8所示,具有构成为厚度10毫米左右的板状的主体部52。另外,在主体部52的表面侧中心部分设置有插入管57。形成有从主体部52的外螺纹部50贯穿至插入管57的流动路径53。流动路径53与龙头主体42的喷水管45连通,将从一次侧配管4输送的水向龙头主体42供给。
插入管57构成为插入龙头主体42的喷水管45并水密性地连结,且在内部设置有止水阀58。止水阀58通过利用驱动器等夹具等对设置于插入管57的上表面的操作部59进行操作,能够在水的喷出及停止之间进行切换。
在龙头主体42的喷水管45,在与止水阀58的操作部59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操作孔60,能够将夹具等插入该操作孔60,从而对操作部59进行操作。
在插入管57设置有两处防止漏水用的密封件54。密封件54由O型环等构成,且嵌入并固定于凹陷设置于插入管57的周围的安装槽(未图示)等。
在连结部件43的主体部52的表面侧设置有卡合部55。卡合部55沿着主体部52的外边缘以圆弧状设置,如图6及图8所示构成为剖面呈钩型。
在设置于卡合部55与主体部52之间的间隙55a插入有龙头主体42的凸缘47的外边缘部分。卡合部55的间隙55a的尺寸构成为与凸缘47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以在连结部件43与龙头主体42的连结时不产生晃动。
另外,在连结部件43的主体部52,相对于卡合部55在流动路径53的对置位置设置有两个固定用螺纹孔56。固定用螺纹孔56与设置于凸缘47的两个贯穿孔8对应,用于连结部件43与龙头主体42的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用螺纹孔56是不贯穿主体部52的有底的螺纹孔,但也可以构成为贯穿主体部52,并构成为在固定龙头主体42时将连结部件43固定于壁W。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将外螺纹部50插入插入孔H中的状态下,使连结部件43的外螺纹部50与一次侧配管4的管套4a螺合连结。此时,在外螺纹部50卷绕密封带,并拧入设置于管套4a的前端的内螺纹部11。
接下来,在将插入管57插入龙头主体42的喷水管45中的状态下,将龙头主体42的凸缘47嵌入卡合部55的间隙55a。需要说明的是,就龙头主体42与连结部件43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言,在以龙头主体42的手柄46位于上侧的方式使龙头主体42向上侧略微倾斜的状态下,在将凸缘47的上边缘插入卡合部55后,使龙头主体处于水平状态。
接下来,调节龙头主体42的安装角度,以使止水阀58的操作部59与操作孔60的位置一致,使设置于凸缘47的贯穿孔48与连结部件的螺纹孔56的位置对齐,并通过螺钉9对两者进行固定。此时,凸缘47与连结部件43的主体部52的接触面紧密地紧贴,通过密封件54从而防止了接触面间的漏水。
如上所述,各个工序都很简单,本实施方式的水栓龙头41的安装不需要熟练的经验,即使是没有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容易而适当地安装。另外,由于连结部件43与龙头主体42的拆装使用螺钉9,因此龙头主体42的更换较为容易,即使在龙头主体42损坏的情况下等也能够自己进行更换。
图9是表示在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安装于图9的连结部件的水栓龙头的凸缘部的结构的图。在该例子中,能够调节连结部件43与龙头主体42的安装角度。
即,在连结部件43a的主体部52a,以圆弧状排列设置有多个固定用螺纹孔61,在龙头主体42的凸缘部47a以沿着该固定用螺纹孔61的排列方向的圆弧形状设置有长孔62。
固定用螺纹孔61与长孔62设置于在将插入管57插入喷水管55的状态下使凸缘部47a与连结部件43a紧贴时连通的位置,使未图示的螺栓通过该固定用螺纹孔61和长孔62从而将龙头主体42与连结部件43a连结。此时,通过变更长孔62的螺栓安装位置,能够调节龙头主体42的安装角度,以使止水阀58的操作部59与操作孔60的位置一致,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该角度调节。
图11是表示另一变形例所涉及的水栓龙头中所使用的连结部件的结构的图。图12是表示安装于图11的连结部件的水栓龙头的凸缘部的结构的图。在该例子中,连结部件43b具备在主体部52b的对置的两个位置沿着主体部52b的外边缘设置成以流动路径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卡合部55b、设置于卡合部55b之间的位置的两个固定用螺纹孔16。
另外,在龙头主体42的凸缘部47b,以与连结部件43b的卡合部55b对应的形状设置有切口,且在与固定用螺纹孔16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孔8。
在将水栓龙头安装于上述结构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连结部件43b的作业中,首先,以切口63的位置与卡合部55b配合的方式将插入管57插入喷水管45。之后,使龙头主体42绕喷水管45旋转,使位于凸缘部47的切口63之间的凸缘部47的插入边缘64嵌入卡合部55b的间隙,之后,通过对固定用螺纹孔16和贯穿孔8进行螺纹固定从而对连结部件43b和水栓龙头42b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构成为止水阀58的操作部59与龙头主体42b的操作孔60的位置一致。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由于将与一次侧配管连接的连结部件和龙头主体分割,因此龙头主体的拆装较为容易。另外,两者的拆装仅仅是与卡合部卡止并进行螺纹固定因此其施工也较为容易。并且,由于能够以板状将连结部构成得较薄,因此能够以接近壁的状态安装龙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而实施。例如,上述实施方式均是直接将水栓龙头安装于垂直的壁的结构,然而,如图13及图14所示,也可以作为安装于构成盥洗台、浴室单元等的水平面或者斜面的水栓龙头而使用。
另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水栓龙头,在插入管内部具有止水阀,能够通过设置于喷出管的贯穿孔对该止水阀进行操作,因此能够使龙头的结构小型化。
另外,在进行安装新龙头的施工时,实施到安装部件3为止的施工,能够进行漏水检查、水压试验,从而能够自由选择龙头主体42的设计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并关联优选实施方式充分地进行了记载,然而熟习该技术的人员了解各种变形、修正。应当理解为,在不脱离添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这种变形、修正也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中。

Claims (7)

1.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设置于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且在一侧具有贯穿孔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钩状的卡合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与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的、相对于贯穿孔隔着所述喷出管而位于对置侧的外边缘卡合;固定用螺纹孔,其配置在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与所述凸缘部的上端侧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流动路径。
4.一种水栓龙头,其由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且安装于壁面的连结部件、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所述水栓龙头的特征在于,
所述龙头主体具备在周面设置有贯穿孔的喷出管和设置于所述喷出管的上游侧端部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件具备:板状部,其具有从位于背面侧的外螺纹贯穿至表面侧的流动路径;固定部,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并对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进行固定;插入管,其以能够插入所述龙头主体的喷出管的方式突出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表面侧;止水阀,其设置于所述插入管内部,并能够通过所述龙头主体的贯穿孔对该止水阀进行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构成为沿着所述凸缘部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具有与所述凸缘部的边缘卡合的钩状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栓龙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由在所述连结部件上绕所述插入管的中心轴以圆弧状排列的多个螺纹孔、在所述凸缘部上沿着所述螺纹孔的排列而设置的圆弧状的长孔构成。
7.一种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其为将与配置于壁内的一次侧配管连接的水栓龙头安装于壁面的安装结构,所述水栓龙头的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水栓龙头由与所述一次侧配管连接的连结部件、能够与所述连结部件水密性地连结的龙头主体构成,
使所述一次侧配管与位于所述连结部件的背面侧的外螺纹连接而将所述连结部件配置于壁面,
将所述龙头主体的凸缘部外边缘卡合于设置于所述连结部件的表面侧的钩状的卡合部,以覆盖从所述外螺纹贯穿至所述连结部件的表面侧的流动路径,
将相对于所述龙头主体的喷出管而与所述凸缘部的卡合位置对置一侧的位置螺纹固定,从而将所述连结部件与龙头主体卡止。
CN201420516668.7U 2013-09-13 2014-09-10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24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9919 2013-09-13
JP2013189919A JP5456932B1 (ja) 2013-09-13 2013-09-13 水栓蛇口及び水栓の壁取付構造
JP2014083397A JP5631518B1 (ja) 2014-04-15 2014-04-15 水栓蛇口
JP2014-083397 2014-04-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2422U true CN204112422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1666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2422U (zh) 2013-09-13 2014-09-10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50031195A (zh)
CN (1) CN2041124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6331A (zh) * 2017-01-16 2019-12-06 高仪股份公司 用于卫浴设施的、具有至少一个可改变定位的按钮的暗线安装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94965B1 (ko) * 2017-10-17 2019-07-01 경동에너텍 주식회사 걸림부를 구비한 연도 파이프 및 그 설치방법
KR102167037B1 (ko) * 2019-06-13 2020-10-16 주식회사 신한세라믹 수전용 카트리지의 결합 구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6331A (zh) * 2017-01-16 2019-12-06 高仪股份公司 用于卫浴设施的、具有至少一个可改变定位的按钮的暗线安装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31195A (ko) 2015-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12422U (zh) 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JP3178849U (ja) 出水装置の迅速設置構造
KR100721502B1 (ko) 설치 대상물의 방향 조절 기능을 갖는 연결구
KR101534212B1 (ko) 밸브용 나사연결구
JP2017519926A (ja) 取り付け簡単な蛇口構造
CN204849929U (zh) 一种单功能嵌墙式水龙头主体
WO2013085159A1 (ko) 수도전 푸시밸브
JP5631518B1 (ja) 水栓蛇口
JP5456932B1 (ja) 水栓蛇口及び水栓の壁取付構造
KR20120101845A (ko) 삼방 볼 밸브
EP2186952A2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tap and a method of connecting parts of a tap together
JP2015197182A (ja) 分岐継手
KR101285706B1 (ko) 나사식 새들 분수전
KR20150016662A (ko) 관붙이용 앵글밸브
CN205341140U (zh) 一种恒温淋浴水龙头
JP2015161376A (ja) 止水栓の接続部に用いられる脱落防止機能付きパッキン
JP4898554B2 (ja) 立形水栓への分岐給水用アダプターの取付構造
KR200255219Y1 (ko) 회전가능한 정수기연결부가 구비된 급수밸브
KR20200000222U (ko) 정수기 설치용 원홀 씽크 수전
KR20110134046A (ko) 멀티 밸브
KR101397464B1 (ko) 배관 연결기구
JP4105889B2 (ja) 分岐ソケットおよびこの分岐ソケットと共に用いるアダプタならびに湯水混合水栓の水栓本体と偏心管の接続方法
JP2003254489A (ja) 分水栓交換工法と変換分水栓
CN202100788U (zh) 止水阀
KR200164077Y1 (ko) 수도꼭지연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