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5921U - 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5921U
CN204095921U CN201420167641.1U CN201420167641U CN204095921U CN 204095921 U CN204095921 U CN 204095921U CN 201420167641 U CN201420167641 U CN 201420167641U CN 204095921 U CN204095921 U CN 204095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equipment
car body
mounting structure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676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田雄介
冈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5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59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安装于汽车的车室内,并且即使由于汽车的侧面碰撞而使车体内壁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变形也可以避免连接于电气设备的连接构件在车体侧支架的边缘部受损。该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中设有:地板(11),其构成汽车的车体;电热水器(2),其设置于地板(11)的上方,通过电热器对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加热;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其贯穿设置于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地板(11)上的贯穿口(111)而与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相连接;以及车体侧支架(4),其设置于地板(11)与电热水器(2)之间,并且具备保护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的法兰(621),使其覆盖与车体侧支架(4)的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相对的边缘部。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的车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车室内、前座的大致正下方位置安装有电气设备的汽车广为人知。电气设备,例如,通过车体侧支架与设备侧支架进行安装,从车室外向电气设备供给发动机冷却水的软管构件、从电气设备向车室外排放发动机冷却水的软管构件、或连接电气设备与车载电器元件的线束通过车体侧支架的侧方区域。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汽车的车室内、前座正下方的位置安装有电气设备(电热水器)的汽车,但是并没有对关于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的具体记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许4637666号公报。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汽车的侧面碰撞,有时车体内壁会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变形。此时,在所述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中,在变形的车体内壁与车体侧支架之间夹持有软管构件或线束,有时会在车体支架的边缘部损伤软管构件或线束。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且改良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安装于汽车的车室内,可以避免软管构件或线束等的连接构件在车体支架的边缘部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具备:地板,其构成汽车的车体;电气设备,其设置在所述地板的上方;连接构件,其穿过设置于所述电气设备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地板的贯穿口而与所述电气设备的侧面相连接;车体侧支架,其设置于所述地板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延伸至与所述连接构件相对的位置;以及保护部,其为保护所述连接构件,而覆盖与所述车体侧支架的所述连接构件相对的边缘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还具备:将所述电气设备安装于所述车体侧支架上的设备侧支架,并且在所述设备侧支架上形成有所述保护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在所述车体侧支架的所述边缘部上设有汽车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凹部,通过所述保护部覆盖所述凹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所述设备侧支架,其中设有向汽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臂,且在所述一对臂的从与车体侧支架重叠的位置向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区域形成有凸棱。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所述保护部形成于比凸棱更靠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所述保护部形成于连接所述一对臂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所述电气设备为通过电热器对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加热的电热水器,所述连接构件为与所述电热水器相连接的软管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在所述一对臂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分别形成有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的受压部。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所述贯穿口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形成为长椭圆形状。 
实用新型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保护部保护连接构件,因此即使由于汽车的侧面碰撞而使车体内壁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变形,也可以避免连接构件在车体侧支架的边缘部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在前座左侧的座椅下方安装有电热水器的汽车的概要的斜视图; 
图2是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器的安装结构的斜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热水器的安装结构的正面图; 
图4是显示图2所示的加热器外侧支架的斜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加热器外侧支架的正面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加热器外侧支架的平面图; 
图7是图4所示的加热器外侧支架的右侧面图; 
图8是显示图2所示的车体侧支架的斜视图; 
图9是显示在图8所示的车体侧支架上安装有加热器内侧支架与加热器外侧支架的状态的斜视图。 
符号说明: 
1     汽车; 
11    地板; 
111   贯穿口; 
112   橡胶垫圈; 
12    侧梁; 
2        电热水器(电气设备); 
3        座椅; 
4        车体侧支架 ; 
41       汽车宽度方向中央的区域 ; 
411      第一脚; 
42       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 
421      第二脚; 
43       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 
431      第一凹部; 
5        加热器内侧支架; 
51       第一加热器安装部; 
52、53   第一和第二支架安装部; 
6        加热器外侧支架(设备侧支架) ; 
61       第二加热器安装部; 
62       支架安装部; 
621      法兰(保护部) ; 
622      第二凹部 ; 
63       保护器安装部 ; 
64、65   第一和第二臂 ; 
641、651 第一和第二凸棱; 
642、652 第一和第二受压部 ; 
71       入口侧的橡胶软管(第一连接构件、第一软管构件) ; 
72       出口侧的橡胶软管(第二连接构件、第二软管构件)。 
8        软管接头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没有不当地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全部构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手段未必是必需的。 
图1是显示在前座左侧的座椅下方安装有电热水器的汽车概要的斜视图,图2是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器的安装结构的斜视图。此外,图3是显示图2所示的电热水器的安装结构的正面图。此外,在图1中,仅显示车室内前座左侧的座椅,省略前座右侧的座椅以及后部座椅。另外,在图2以及图 3中,用虚拟线(双点划线)显示车体侧支架。 
如图1所示,在采用混合动力汽车(HV)系统或电动汽车(EV)系统的汽车1中,有些在车室内设有电热水器2(电气设备的一例)。电热水器2,通过电热器(未图示)对发动机的冷却水即冷却液进行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其设置于前座左侧的座椅3的大致正下方位置。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电热水器2,在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具有前后一对软管接头(未图示)。此外,一侧软管接头(本实施方式中车体后侧的软管接头)成为供给冷却液的供给口,另一侧软管接头(本实施方式中车体前侧的软管接头)成为排放冷却液的排放口。 
如图3所示,电热水器2使用车体侧支架4、加热器内侧支架5、加热器外侧支架6而被安装于地板11的上方。地板11构成界定车室的地板面(车体),在本实施方式的地板11中,在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位置设有贯穿口111。贯穿口111是使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是第一连接构件的一例,也是第一软管构件的一例)与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是第二连接构件的一例,也是第二软管构件的一例)通过的开口,本实施方式的贯穿口111,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形成为长椭圆形状(椭圆形状)。此外,在贯穿口111中,为了保护进口侧的橡胶软管71与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而安装有橡胶垫圈112。 
此外,进口侧的橡胶软管71穿过橡胶垫圈112(贯穿口111),从车室外配置在车室内,安装在电热水器2的供给口的软管接头(未图示)上。此外,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穿过橡胶垫圈112,从车室外配置在车室内,安装在电热水器2的排放口的软管接头(未图示)上。据此,冷却液从车室外通过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供给至电热水器2,从电热水器2通过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而向车室外排放。 
图4~图7是显示加热器外侧支架的图。此外,图8是显示图2所示的车体侧支架的斜视图,图9是显示在图8所示的车体侧支架上安装有加热器内侧支架与加热器外侧支架的状态的斜视图。此外,在图4~图7中,用虚拟线(双点划线)表示车体侧支架。此外,在图9中用虚拟线(双点划线)表示电热水器。 
如图3所示,车体侧支架4,用来将电热水器2安装在地板11上方的隔离位置,其通过折弯金属板状体而形成。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形成为汽车宽度方向中央的区域41比内侧边缘部42与外侧边缘部43还低的托盘状。此外,在汽车宽度方向中央的区域41与内侧边缘部42设有第一和第二脚411、421。第一和第二脚411、421用于将车体侧支架4接合于地板11上,分别通过使其向下方膨出而设置(参照图3)。据此,车体侧支架4被第一和第二脚411、421支撑,而与地板11隔离。 
此外,如图8所示,在汽车宽度方向中央的区域41中设置的脚411,形成为平面视图中的椭圆形,在该区域41中靠近汽车宽度方向外侧而位于靠近车体前后方向后侧的位置。在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42中设置的第二脚421,呈平面视图中的大致矩形,并在该边缘部42中汽车宽度方向上占据较大的区域,在车体前后方向中央占据较大的区域。 
另外,如图8所示,在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42,第二脚421的车体前后方向前侧的区域与后侧的区域构成第一和第二安装部422、423,在各个区域(安装部422、423),设 有用于安装加热器内侧支架5的第一和第二螺纹孔422a、423a。 
另一方面,在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43,设有汽车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第一凹部431。第一凹部431,在由于侧面碰撞而使车体内壁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变形时用于接收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与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其设置于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与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的侧方区域的区域,即在地板11上所设置的贯穿口111的侧方区域的区域。第一凹部431,与橡胶垫圈112的外形大致相同、或者形成为比它大,在车体前后方向中央的区域形成为平面视图的半椭圆形。据此,第一凹部431在车体侧支架4的外侧边缘部43中在汽车宽度方向上占据较大的区域,在车体前后方向占据较大的区域。此外,在第一凹部431中所接收的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与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以及第一凹部431之间,可以插入后述的法兰(flange)621。 
此外,在车体侧支架4的外侧边缘部43,第一凹部431的车体前后方向前侧区域与后侧区域构成第三和第四安装部432、433,在各个区域(安装部432、433),设有用于安装加热器外侧支架6的第三和第四螺纹孔432a、433a。 
如图3所示,加热器内侧支架5与加热器外侧支架6一同用于将电热水器2安装于车体侧支架4,其安装在电热水器2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与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42之间。在加热器内侧支架5中,设有第一加热器安装部51与第一和第二支架安装部52、53。 
第一加热器安装部51是安装于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的部分,其通过螺丝紧固于在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上所设置的平坦面(未图示)上。 
如图9所示,第一和第二支架安装部52、53是安装于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42的部分,其设置于第一加热器安装部51前侧的位置与后侧的位置。第一和第二支架安装部52、53分别设置成与第一加热器安装部51成直角,在各支架安装部52、53中设有使第一和第二螺丝521、531穿过的孔(未图示)。据此,穿过设置于第一和第二支架安装部52、53的孔的第一和第二螺丝521、531通过螺丝紧固于在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内侧的边缘部42中所设置的第一和第二螺纹孔422a、423a,而在车体侧支架4上安装有加热器内侧支架5。 
如图3所示,加热器外侧支架6与加热器内侧支架5一同用于将电热水器2安装在车体侧支架4上,其安装在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与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43之间。如图4~图7所示,在加热器外侧支架6上设有第二加热器安装部61、支架安装部62以及保护器安装部63。 
第二加热器安装部61是安装于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的部分,其通过螺丝紧固于在电热水器2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所设置的平坦面(未图示)上。 
如图9所示,支架安装部62是安装于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43的部分,其被设置成与第二加热器安装部61成直角。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第二加热器安装部61的车体前后方向中央设有法兰621。法兰621,用于覆盖沿着车体侧支架4的与橡胶软管71、72相对的边缘部(端缘)所形成的边缘(角),其通过使边缘部超过车体侧支架4的板厚而向下方折弯而形成。因此,如上所述,与车体侧支架4的橡胶软管71、72相对的边缘部为设置于车体侧支架4的第一凹部431时, 沿着第一凹部431而形成。据此,在加热器外侧支架6的支架安装部62上也设有第二凹部622。在加热器外侧支架6的支架安装部62上所设置的第二凹部622,呈比设置于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43的第一凹部431还小一圈的相似形状,但在第二凹部622中,可以接收入口侧的橡胶软管71与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2。 
此外,如图4以及图6所示,在设置于支架安装部62的第二凹部622的车体前后方向前侧的位置与后侧位置上,设有使螺丝通过的第一和第二孔623、624。据此,如图9所示,通过设置于支架安装部62的第一和第二孔623、624(图4以及图6参照)的第三和第四螺丝6231、6241通过螺丝紧固于在车体侧支架4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边缘部43所设置的第三和第四螺纹孔432a、433a中,而在车体侧支架4上安装有加热器外侧支架6。 
此外,如图2、图4~图6以及图9所示,在支架安装部62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设有一对臂64、65。第一臂64、第二臂65,在侧梁12中附加有负载时,用于控制电热水器2的动作,其向汽车宽度方向外侧水平延伸,如图4~图6所示,在比与车体侧支架4重叠的位置位于更前端侧的区域中形成有第一凸棱641、第二凸棱651。第一和第二凸棱641、651用于提高刚性,其形成为使车体前后方向截面的中央向上凸出。此外,在第一臂64、第二臂65的尖端形成有第一受压部642、第二受压部652。第一和第二受压部642、652在从侧梁12接受负载的部分设置成与第一臂64、第二臂65成直角,与侧梁12相对的面成为受压面,从变形的侧梁12接受负载压力。据此,第一臂64、第二臂65,在从侧梁12传递而来的负载达不到预先设定的负载时,确保与侧梁12之间的间隔,另一方面在从侧梁12传递而来的负载超过预先设定的负载时,在与车体侧支架4重叠的位置以及形成于比其更尖端侧的第一和第二凸棱641、651之间折弯。 
如图4~图7所示,保护器安装部63,用于安装软管接头保护器8,其设置在第二加热器安装部61的上缘。如图4所示,保护器安装部63,在汽车宽度方向外侧设置于车体前后方向中央的区域,如图5所示,保护器安装部63,朝向汽车宽度方向外侧逐渐降低地倾斜。此外,如图4~图6所示,在保护器安装部63中,设置有车体前后方向一对螺纹孔631、632,该第五和第六螺纹孔631、632是用于安装软管接头保护器8的螺纹孔。 
上述本实施方式的电热水器2的安装结构,为使其沿着车体侧支架4的与橡胶软管71、72相对的边缘部43而覆盖边缘部43,设有保护橡胶软管71、72的法兰621,因此法兰621保护橡胶软管71、72。据此,即使由于汽车1的侧面碰撞而使车体内壁(侧梁12)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变形,也可以避免橡胶软管71、72的损伤。 
此外,上述电热水器2的安装结构,在加热器外侧支架6上设有法兰621,因此由与加热器外侧支架6不同的部件构成法兰621。 
此外,上述电热水器2的安装结构,在车体侧支架4的边缘部43设有汽车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第一凹部431,并且在加热器外侧支架6上设有保护第一凹部431的法兰621。据此,即使由于汽车1 的侧面碰撞而使车体内壁(侧梁12)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变形,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1、72也被第一凹部431所接受,橡胶软管71、72不会完全破坏。 
此外,上述电热水器2的安装结构,在加热器外侧支架6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设有一对臂64、65,并且在第一臂64、第二臂65的比与车体侧支架4重叠的位置更位于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区域形成有提高刚性的第一和第二凸棱641、651。据此,在超出预先设定的负载时,第一和第二臂64、65在与车体侧支架4重叠的位置与在比其更前端侧上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凸棱641、651之间弯折。因此,不会将电热水器6推入汽车宽度方向内侧。 
此外,上述电热水器2的安装结构,将法兰621设置于比第一和第二凸棱641、651更靠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因此即使第一和第二臂64、65折弯,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橡胶软管71、72也不会完全破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电热水器的安装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所安装的电气设备并不仅限于电热水器,其也可以是电热水器以外的电气设备。此外,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连接构件,并不仅限于橡胶软管,也可以是电性连接电气设备与车载电器元件的线束。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即使汽车因侧面碰撞而使车体内壁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变形,也可以避免连接构件在车体侧支架的边缘部受损,因此适用于在汽车的车室内安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Claims (9)

1.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地板,其构成汽车的车体;电气设备,其设置在所述地板的上方;连接构件,其穿过设置于所述电气设备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所述地板的贯穿口而与所述电气设备的侧面相连接;车体侧支架,其设置于所述地板与所述电气设备之间,延伸至与所述连接构件相对的位置;以及保护部,其为保护所述连接构件,而覆盖与所述车体侧支架的所述连接构件相对的边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将所述电气设备安装于所述车体侧支架上的设备侧支架,并且在所述设备侧支架上形成有所述保护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侧支架的所述边缘部上设有汽车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凹部,通过所述保护部覆盖所述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侧支架,其中设有向汽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臂,且在所述一对臂的从与车体侧支架重叠的位置向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区域形成有凸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形成于比凸棱更靠近汽车宽度方向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形成于连接所述一对臂的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设备为通过电热器对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加热的电热水器,所述连接构件为与所述电热水器相连接的软管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臂的汽车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分别形成有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延伸的受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口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形成为长椭圆形状。 
CN201420167641.1U 2013-05-20 2014-04-09 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959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06277 2013-05-20
JP2013106277A JP6206704B2 (ja) 2013-05-20 2013-05-20 電気機器の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5921U true CN204095921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127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67641.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95921U (zh) 2013-05-20 2014-04-09 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06704B2 (zh)
CN (1) CN20409592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8711B2 (ja) * 2016-05-23 2018-11-28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電装品支持構造及び建設機械
JP6680131B2 (ja) * 2016-07-28 2020-04-1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1754B2 (ja) * 2005-03-09 2011-06-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搭載構造
JP2008037135A (ja) * 2006-08-01 2008-02-21 Mazda Motor Corp 車体後部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US8022304B2 (en) * 2009-06-05 2011-09-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Grommet
JP2011025863A (ja) * 2009-07-28 2011-02-10 Toyota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6704B2 (ja) 2017-10-04
JP2014226971A (ja) 2014-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7157B2 (en) Vehicle seat
CN101689784B (zh) 驱动装置
EP1955903A2 (en) Bumper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CN204095921U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
EP3557149B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03770726B (zh) 用于导出机动车水箱中的液体的排泄装置
CN208698894U (zh) 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及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
CN102180077B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连接结构
JP2020023258A (ja) 車両床下構造
CN205491508U (zh) 充电器壳体组件、充电器
CN203995999U (zh) 一种汽车tcu的安装结构
JP2013086696A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装置の接続構造
CN106004332A (zh) 一种空调加热器插接件固定装置
CN216716596U (zh) 一种具有多路进水通道的燃气热水器
CN216331338U (zh) 一种空调过滤器
CN210680337U (zh) 一种挡水结构、空气室板及汽车
CN219282662U (zh) 一种用于汽车暖风水管的接口密封装置
CN204783237U (zh) 散热器水室
CN218661489U (zh) 肘枕结构和车辆
CN213228326U (zh) 采用并联支路调节水道压力的电动汽车驱动器及电动汽车
CN205752441U (zh)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冷却管路固定结构及电池包总成
CN214305631U (zh) 新型暖芯水管压板与前围板组合密封结构
CN216436990U (zh) 引风机电机过热自动保护装置
CN218021123U (zh) 热管理系统的集成板和热管理系统
JPH054769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Japan Tokyo port, 33 No. 8 Chicago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