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6498U - 一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86498U CN204086498U CN201420634744.4U CN201420634744U CN204086498U CN 204086498 U CN204086498 U CN 204086498U CN 201420634744 U CN201420634744 U CN 201420634744U CN 204086498 U CN204086498 U CN 2040864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rical battery
- battery housing
- horizontal strip
- strip block
- support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竖直设置且一端周边向内折叠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传输轨道(2),相邻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之间紧挨排列;所述的传输轨道(2)的一侧设有支撑座(3),所述的支撑座(3)上设有用于检测圆筒状电池壳体(1)是否出现反壳的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避免反壳现象所形成的危害,从而保证了电池的生产效率,从而对加装电池内芯设备的保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将电池内芯装入到圆筒状电池壳体的操作流程中,首先一般采用铁皮等材质卷成用于装电池内芯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然后将圆筒状电池壳体的一端周边向内折叠(即附图1所展示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的B端),使得圆筒状电池壳体的另一端(即附图1所展示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的A端)的内径大于该端的内径,然后将上述的圆筒状电池壳体(A端朝上,B端朝下)依次紧挨经过传输带运输,位于圆筒状电池壳体A端上方的加装电池内芯设备(附图1中没有展示出来)将电池内芯穿过附图1中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的A端,与圆筒状电池壳体的B端相抵,完成了一次正确地将电池内芯装入到圆筒状电池壳体中的加工工序。
但是由于在进行将圆筒状壳体的一端周边向内折叠,或者经过传输带对圆筒状壳体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附图2所展示情况,大多数的圆筒状壳体(A端朝上,B端朝下)依次紧挨经过传输带运输,其中部分或者个别的圆筒状壳体出现了A端朝下,B端朝上的情况,那么位于圆筒状壳体A端上方的加装电池内芯设备,进行正确的电池内芯加装工序中,由于部分圆筒状壳体出现了A端朝下,B端朝上的情况,由于B端的内径小于A端,加装电池内芯设备会强行地将电池内芯从B端装入,做出来的成品电池外壳正负极颠倒,出现电池大批量报废,加装电池内芯设备也会出现卡机,长时间下来加装电池内芯设备磨损程度也会大大增加,导致加装电池内芯设备的运行速度减慢,这样一来会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本行业领域的人员将圆筒状壳体原本应该出现圆筒状壳体A端(内径较大那端)朝上设置,却出现了圆筒状壳体B端(内径较大那端)朝上设置的情况,称为反壳现象,但是现有的将电池内芯装入到圆筒状壳体的操作流程中,并没有相关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圆筒状壳体是否出现了反壳现象,因此容易发生上述的反壳现象所导致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出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反壳现象,从而能够避免因反壳现象造成的危害的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竖直设置且一端周边向内折叠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的传输轨道,相邻的圆筒状电池壳体之间紧挨排列;所述的传输轨道的一侧设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竖直块和水平长条块;所述的竖直块竖直地设在支撑座上;所述的水平长条块一端与竖直块铰接,且该端的正下方设有触发传输轨道停止输送圆筒状电池壳体的感应开关;另一端的一侧铰接有圆形基板,所述的支撑座与水平长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拉住水平长条块的弹性连接件;所述的圆形基板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球体;所述的球体的直径大于圆筒状电池壳周边向内折叠那一端的内径,小于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另一端的内径;所述的球体均位于圆筒状电池壳体的正上方,球体的球心到圆筒状电池壳体的底面最小的竖直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的高度;相邻的两球体的球心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周边未向内折叠的那一端的内径和2倍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的壳壁厚度之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假如没有出现反壳现象,即传输轨道传输过来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的上端的内径大于圆筒状电池壳体下端的内径(即下端是周边向内折叠的),当该类圆筒状电池壳体,通过球体正下方的时候,由于球体的球心到圆筒状电池壳体的底面最小的竖直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的高度,相邻的两球体的球心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周边未向内折叠的那一端的内径和2倍的圆筒状电池壳体的壳壁厚度之和;借助传输轨道对筒状电池壳体施加的作用力,筒状电池壳体带动球体围绕圆形基板与水平长条块的铰接点转动;筒状电池壳体逐个依次带动逐个球体转动,即意味着筒状电池壳体通过了球体对筒状电池壳体的检测,
当出现反壳现象的时候,即传输轨道中出现了圆筒状电池壳体的上端内径(上端为周边向内折叠)小于下端的内径的圆筒状电池壳体,该类圆筒状电池壳体通过球体正下方的时候,由于圆筒状电池壳体的上端的内径小于球体的直径,使得该圆筒状电池壳体的上端顶住了球体,即球体的球心到圆筒状电池壳体的底面最小的竖直距离大于了圆筒状电池壳体的高度,使得圆形基板在垂直方向的相对高度有所提高,使得水平长条块远离圆形基板那一端的向下运动,从而去触发感应开关,迫使传输轨道停止对该圆筒状电池壳体的输送,在一旁的操作人员,看到这个现象后,可以将该圆筒状电池壳体从传输轨道上取出,从而能够免该圆筒状电池壳体所形成的反壳现象,从而避免反壳现象所形成的危害,从而保证了电池的生产效率,从而对加装电池内芯设备的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长条块的另一端的一侧铰接有圆形基板是指水平长条块的另一端的侧面与圆形基板的表面通过销或者轴铰接。采用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圆形基板通过销或者轴与水平长条块完成铰接,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方便及时对圆形基板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与水平长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拉住水平长条块的弹性连接件是指弹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竖直块与圆形基板之间的水平长条块上,弹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座上。采用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弹性连接件的位置的限定能够更好的实现去拉住水平长条块的目的,同时利用弹性连接件的形变能力,保证了水平长条块的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球体为钢珠球。采用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因为球体经常要与筒状电池壳体的内壁接触,摩擦损耗较大,采用了钢珠球后能够抗摩擦,延长了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未出现反壳现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出现反壳现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1、圆筒状电池壳体,2、传输轨道, 3、支撑座,4、竖直块,5、水平长条块,6、圆形基板,601、球体,7、弹性连接件,8、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装置,它包括用于传输竖直设置且一端周边向内折叠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传输轨道2,相邻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之间紧挨排列;所述的传输轨道2的一侧设有支撑座3,所述的支撑座3上设有竖直块4和水平长条块5;所述的竖直块4竖直地设在支撑座3上;所述的水平长条块5一端与竖直块4铰接,且该端的正下方设有触发传输轨道2停止输送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感应开关8;另一端的一侧铰接有圆形基板6,所述水平长条块5的另一端的一侧铰接有圆形基板6是指水平长条块5的另一端的侧面与圆形基板6的表面通过销或者轴铰接;所述的支撑座3与水平长条块5之间还设有用于拉住水平长条块5的弹性连接件7,所述的支撑座3与水平长条块5之间还设有用于拉住水平长条块5的弹性连接件7是指弹性连接件7的一端连接在竖直块4与圆形基板6之间的水平长条块5上,弹性连接件7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座3上;所述的弹性连接件7采用的是拉簧,所述的圆形基板6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球体601;所述的球体601的直径大于圆筒状电池壳周边向内折叠那一端的内径,小于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另一端的内径;该端就是周边未经过向内折叠的;所述的球体601为钢珠球;所述的球体601均位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正上方,球体601的球心到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底面最小的竖直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高度;相邻的两球体601的球心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周边未向内折叠的那一端的内径和2倍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壳壁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流程介绍如下:假如没有出现反壳现象,即传输轨道2传输过来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上端的内径大于圆筒状电池壳体下端的内径(即下端是周边向内折叠的),当该类圆筒状电池壳体1,通过球体601正下方的时候,由于球体601的球心到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底面最小的竖直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高度,相邻的两球体601的球心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周边未向内折叠的那一端的内径和2倍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壳壁厚度之和;借助传输轨道2对筒状电池壳体1施加的作用力,筒状电池壳体1带动球体601围绕圆形基板6与水平长条块5的铰接点转动;筒状电池壳体1逐个依次带动逐个球体转动,即意味着筒状电池壳体1通过了球体601对筒状电池壳体1的检测。
当出现反壳现象的时候,即传输轨道2中出现了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上端内径(上端为周边向内折叠)小于下端的内径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该类圆筒状电池壳体1通过球体601正下方的时候,由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上端的内径小于球体的直径,使得该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上端顶住了球体,即球体601的球心到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底面最小的竖直距离大于了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高度,使得圆形基板6在垂直方向的相对高度有所提高,使得水平长条块5远离圆形基板6那一端的向下运动,从而去触发感应开关8,迫使传输轨道2停止对该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输送,在一旁的操作人员,看到这个现象后,可以将该圆筒状电池壳体1从传输轨道2上取出,从而能够免该圆筒状电池壳体1所形成的反壳现象,从而避免反壳现象所形成的危害,从而保证了电池的生产效率,从而对加装电池内芯设备的保护。
Claims (4)
1.一种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传输竖直设置且一端周边向内折叠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传输轨道(2),相邻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之间紧挨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轨道(2)的一侧设有支撑座(3),所述的支撑座(3)上设有竖直块(4)和水平长条块(5);所述的竖直块(4)竖直地设在支撑座(3)上;所述的水平长条块(5)一端与竖直块(4)铰接,且该端的正下方设有触发传输轨道(2)停止输送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感应开关(8);另一端的一侧铰接有圆形基板(6),所述的支撑座(3)与水平长条块(5)之间还设有用于拉住水平长条块(5)的弹性连接件(7);所述的圆形基板(6)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球体(601);所述的球体(601)的直径大于圆筒状电池壳周边向内折叠那一端的内径,小于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另一端的内径;所述的球体(601)均位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正上方,球体(601)的球心到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底面最小的竖直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高度;相邻的两球体(601)的球心之间的水平距离等于圆筒状电池壳体(1)周边未向内折叠的那一端的内径和2倍的圆筒状电池壳体(1)的壳壁厚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长条块(5)的另一端的一侧铰接有圆形基板(6)是指水平长条块(5)的另一端的侧面与圆形基板(6)的表面通过销或者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3)与水平长条块(5)之间还设有用于拉住水平长条块(5)的弹性连接件(7)是指弹性连接件(7)的一端连接在竖直块(4)与圆形基板(6)之间的水平长条块(5)上,弹性连接件(7)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座(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体(601)为钢珠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34744.4U CN204086498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一种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34744.4U CN204086498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一种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86498U true CN204086498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79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34744.4U Active CN204086498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一种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86498U (zh) |
-
2014
- 2014-10-29 CN CN201420634744.4U patent/CN2040864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5069A (zh) | 一种巡检机器人的充电对接装置 | |
CN202529169U (zh) | 一种瓶体自动装箱机 | |
CN207268774U (zh) | 一种锂电池电压内阻检测装置 | |
CN202290882U (zh) | 一种模具板料的到位检测装置 | |
CN202305440U (zh) | 一种具有定位顶升机构的电池x射线在线检测设备 | |
CN203241044U (zh) | 一种非接触式印刷线路板放平检测装置 | |
CN203437343U (zh) | 集成电路自动分选机 | |
CN204086498U (zh) | 一种检测装置 | |
CN104266623B (zh) | 一种货物尺寸检测装置 | |
CN102208494A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翻转装置 | |
CN104251682B (zh) | 一种货物尺寸检测装置 | |
CN201742927U (zh) | 一种卷烟/滤棒物的自动落料装置 | |
CN204045679U (zh) | 电池卷绕装置的冷压机构与短路检测机构 | |
CN204925038U (zh) | 汽车缸套涡流检测设备 | |
CN203565382U (zh) | 一种钢球检测装置 | |
CN203006288U (zh) | 一种瓶盖输送装置 | |
CN205317178U (zh) | 定子测高剔除装置 | |
CN204065219U (zh) | 盘状电池检测设备 | |
CN203902928U (zh) | 编带机影像检测处结构 | |
CN204400159U (zh) | 一种自动输送翻板验板线 | |
CN203316409U (zh) | 未包标电池的自动检测排出装置 | |
CN203765270U (zh) | 弹簧无损伤组装装置 | |
CN209506213U (zh) | 一种烟嘴自动装盒包装系统 | |
CN203758461U (zh) | 一种嵌件视觉检测装置 | |
CN201694644U (zh) | 一种试样导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