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6793U - 管体定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体定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6793U
CN204076793U CN201420448553.9U CN201420448553U CN204076793U CN 204076793 U CN204076793 U CN 204076793U CN 201420448553 U CN201420448553 U CN 201420448553U CN 204076793 U CN204076793 U CN 204076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ibration sleeve
water
outer tube
setting equipment
stora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485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海潮
王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EWELL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485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6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6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6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体定径装置,包括定径套,定径套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定径套的外壁与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蓄水腔,螺旋槽的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第二蓄水腔与螺旋槽相贯通的进水孔、另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螺旋槽内的水排出的排水孔,外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二蓄水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定径套的未开设螺旋槽的部分的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长通孔,排水孔与长通孔位于真空箱内。采用流动水对管体进行冷却,不仅保证管体各部分冷却效果均匀,还提高了管体整体的冷却效果,且只需将原有的定径装置上的螺旋槽延长即可实现,成本低廉、效果显著,适于在管体定径中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管体定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体定径装置。
背景技术
   管体冷却定径工艺是管材生产的一步重要工艺,传统技术中有一种采用双重冷却的方式,其是先在管体进入定径装置的初段就通过周向向内喷向管体的外周壁的环形水流进行初步冷却,再通过设置在管体的前段的四周的螺旋槽内的水再次进行冷却,以及后续的定径,以往的结构中,螺旋槽对应只有进水孔,也就是螺旋槽内的水是“死”水,相当于不流动的,所以随着管体的前进,螺旋槽的水温会逐步上升,就会导致后面的管体的冷却效果很差,从而影响后续的定径的效果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体定径装置,其在螺旋槽的两端分别进水孔和排水孔,随着管体的前移,螺旋槽内也相应补进低温的水,全程保证管体的冷却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体定径装置,包括定径套,所述的定径套的靠近一端的部分外部密封套设有外套管,所述的外套管的端部连接设置有水封体,所述的外套管的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水封槽,该水封槽与所述的水封体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蓄水腔,所述的外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一蓄水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水封体的端面与所述的外套管的端面或所述的定径套的端面之间形成供所述的第一蓄水腔内的水周向向内喷出的环形出水通道,所述的外套管的远离所述的水封体的端面与一个真空箱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径套部分伸入所述的真空箱中,所述的定径套靠近所述的水封体的一端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的定径套的外壁与所述的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蓄水腔,所述的螺旋槽的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所述的第二蓄水腔与所述的螺旋槽相贯通的进水孔、另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所述的螺旋槽内的水排出的排水孔,所述的外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二蓄水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的定径套的未开设螺旋槽的部分的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长通孔,所述的排水孔与所述的长通孔位于所述的真空箱内。
优选地,所述的定径套包括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定径套和第二定径套,所述的螺旋槽开设在所述的第一定径套及与之邻近的部分所述的第二定径套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定径套的一端轴向延伸设置有管状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能够拆卸地套接在对应所述的第一定径套的端部外周。
优选地,所述的延伸部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螺纹孔,每个所述的螺纹孔内装配有一根螺栓,所述的第一定径套的外壁上与这些所述的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有凹部,所述的螺栓的内端部抵紧在所述的凹部内。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定径套及部分所述的第一定径套位于所述的真空箱内。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定径套的内径为10~63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进水通道为沿轴向从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向所述的水封槽的槽底开设的轴向孔。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进水通道为沿径向从所述的第二进水口向轴心开设的径向孔。
优选地,这些所述的长通孔轴向及周向均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螺旋槽的两端分别开设进水孔和排水孔,且螺旋槽的长度延伸,使排水孔位于真空箱内,在对管体进行冷却时,螺旋槽内的水是流动的,即实时地从进水孔流进、从排水孔流出,这样,使得连续前移的管体实时地被低温的水进行冷却,再在真空箱内的第二定径套的作用下进行定径,采用流动水对管体进行冷却,不仅保证管体各部分冷却效果均匀,还提高了管体整体的冷却效果,且只需将原有的定径装置上的螺旋槽延长即可实现,成本低廉、效果显著,适于在管体定径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定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定径套;2、第二定径套;3、外套管;4、水封体;5、水封槽;6、第一蓄水腔;7、第一进水口;8、第一进水通道;9、螺旋槽;10、第二蓄水腔;11、进水孔;12、排水孔;13、第二进水口;14、第二进水通道;15、长通孔;16、延伸部;17、螺栓;18、侧壁;19、螺钉;20、凸缘;21、密封圈;22、承载板;23、第一进水接头;24、第二进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管体定径装置,包括定径套,定径套的靠近一端的部分外部密封套设有外套管3,外套管3的端部连接设置有水封体4,外套管3的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水封槽5,该水封槽5与水封体4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蓄水腔6,外套管3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7,第一进水口7与第一蓄水腔6之间通过第一进水通道8相连通,水封体4的端面与外套管3的端面或定径套的端面之间形成供第一蓄水腔6内的水周向向内喷出的环形出水通道,外套管3的远离水封体4的端面与一个真空箱的侧壁18相固定连接,定径套部分伸入真空箱中,定径套靠近水封体4的一端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9,定径套的外壁与外套管3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蓄水腔10,螺旋槽9的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第二蓄水腔10与螺旋槽9相贯通的进水孔11、另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螺旋槽9内的水排出的排水孔12(附图3所示),外套管3的内壁与第一定径套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圈21,用来防止第二蓄水腔10中的水从二者之间流失,外套管3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口13,第二进水口13与第二蓄水腔10之间通过第二进水通道14相连通,定径套的未开设螺旋槽9的部分的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长通孔15,排水孔12与长通孔15位于真空箱内,上述的第一进水口7和第二进水口13分别通过第一进水接头23和第二进水接头24连接至水源。
更具体地,定径套包括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定径套1和第二定径套2,螺旋槽9开设在第一定径套1及与之邻近的部分第二定径套2的内壁,第二定径套2的一端轴向延伸设置有管状的延伸部16,该延伸部16能够拆卸地套接在对应第一定径套1的端部外周,延伸部16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装配有一根螺栓17,第一定径套1的外壁上与这些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有凹部,螺栓17的内端部抵紧在凹部内,第二定径套2及部分第一定径套1位于真空箱内,第二定径套2的内径为10~63mm,即可以用于管径范围在10~63mm内的管体的定径处理。如附图2所示,上述的第一进水通道8为沿轴向从第一进水口7向水封槽5的槽底开设的轴向孔,第二进水通道14为沿径向从第二进水口13向轴心开设的径向孔,上述这些长通孔15轴向及周向均错开设置。
另外,外套管3的朝向第二定径套2的端面通过多个螺钉19固定在真空箱的侧壁18上,而为了提高稳定性及便于安装,先将该定径装置通过外套管3的朝向第二定径套2的端面通过螺钉固定在一个承载板22上,再通过承载板22带动该定径装置通过螺钉19安装在真空箱的侧壁18上,即附图1中所示的具体结构。
为了轴向定位第一定径套1,在第一定径套1的外壁设置一外径扩大的凸缘20,使凸缘20轴向夹紧在外套管3与真空箱的侧壁18之间,第一定径套1的周向则定位在外套管3的台阶面上。
本设计在螺旋槽9的两端分别开设进水孔11和排水孔12,且螺旋槽9的长度延伸,使排水孔12位于真空箱内,在对管体进行冷却时,螺旋槽9内的水是流动的,即实时地从进水孔11流进、从排水孔12流出,这样,使得连续前移的管体实时地被低温的水进行冷却,再在真空箱内的第二定径套2的作用下进行定径,采用流动水对管体进行冷却,不仅保证管体各部分冷却效果均匀,还提高了管体整体的冷却效果,且只需将原有的定径装置上的螺旋槽9延长即可实现,成本低廉、效果显著,适于在管体定径中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径套,所述的定径套的靠近一端的部分外部密封套设有外套管,所述的外套管的端部连接设置有水封体,所述的外套管的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水封槽,该水封槽与所述的水封体的端面之间形成第一蓄水腔,所述的外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一蓄水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水封体的端面与所述的外套管的端面或所述的定径套的端面之间形成供所述的第一蓄水腔内的水周向向内喷出的环形出水通道,所述的外套管的远离所述的水封体的端面与一个真空箱的侧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的定径套部分伸入所述的真空箱中,所述的定径套靠近所述的水封体的一端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的定径套的外壁与所述的外套管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蓄水腔,所述的螺旋槽的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所述的第二蓄水腔与所述的螺旋槽相贯通的进水孔、另一端的槽底开设有使所述的螺旋槽内的水排出的排水孔,所述的外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的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二蓄水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的定径套的未开设螺旋槽的部分的周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长通孔,所述的排水孔与所述的长通孔位于所述的真空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径套包括同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定径套和第二定径套,所述的螺旋槽开设在所述的第一定径套及与之邻近的部分所述的第二定径套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径套的一端轴向延伸设置有管状的延伸部,该延伸部能够拆卸地套接在对应所述的第一定径套的端部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部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螺纹孔,每个所述的螺纹孔内装配有一根螺栓,所述的第一定径套的外壁上与这些所述的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有凹部,所述的螺栓的内端部抵紧在所述的凹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径套及部分所述的第一定径套位于所述的真空箱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径套的内径为10~6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水通道为沿轴向从所述的第一进水口向所述的水封槽的槽底开设的轴向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水通道为沿径向从所述的第二进水口向轴心开设的径向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定径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所述的长通孔轴向及周向均错开设置。
CN201420448553.9U 2014-08-11 2014-08-11 管体定径装置 Active CN204076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8553.9U CN204076793U (zh) 2014-08-11 2014-08-11 管体定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8553.9U CN204076793U (zh) 2014-08-11 2014-08-11 管体定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6793U true CN204076793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48553.9U Active CN204076793U (zh) 2014-08-11 2014-08-11 管体定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6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3647A (zh) * 2016-12-20 2017-02-15 福路明精密管材(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用导管生产的定径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3647A (zh) * 2016-12-20 2017-02-15 福路明精密管材(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医用导管生产的定径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5892U (zh) 无渗漏的液压控制阀阀体
CN203879892U (zh) 一种车轮螺母
CN204076793U (zh) 管体定径装置
CN204074795U (zh) 分段式管体定径装置
CN204076788U (zh) 水封体可调节式定径装置
CN206572096U (zh) 夹套管用高压对焊法兰
CN204076792U (zh) 大径实壁管干式定径装置
CN104149313A (zh) 水封体可调节式定径装置
CN204220383U (zh) 一种具有缓冲连接结构的辊涂机的涂布辊装置
CN203739212U (zh) 两段式冷却水套
CN2035089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缸体模具铸造的缸套型芯
CN104138928A (zh) 分段式管体定径装置
CN203816804U (zh) 一种喷嘴螺母
CN105415400B (zh) 机器人底座
CN205781566U (zh) 一种旋转接头
CN206093327U (zh) 一种新型快速冷却四通法兰装置
CN203739215U (zh) 具有抽真空功能的冷却水套
CN207279086U (zh) 一种高压精密油管接头
RU2015139900A (ru) Насос, содержащий экран для защиты насосного колеса от потока охлаждающей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вдоль ступицы колеса
CN213419041U (zh) 一种新型油田用法兰型油管短节
CN206207270U (zh) 汽车大灯齿轮调节镙丝
CN104129059B (zh) 大径实壁管干式定径装置
CN107035923A (zh) 一种油管接头
CN202509140U (zh) 一种电解槽连接管
CN206159444U (zh) 一种减速器的输入轴油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