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60181U - 可变号锁芯 - Google Patents

可变号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60181U
CN204060181U CN201420495694.6U CN201420495694U CN204060181U CN 204060181 U CN204060181 U CN 204060181U CN 201420495694 U CN201420495694 U CN 201420495694U CN 204060181 U CN204060181 U CN 204060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ion
inner sleeve
those
lock core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56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x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60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60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号锁芯包括开启装置、号码锁模块、以及变号装置。号码锁模块包括号码锁轴杆、多个变号内套、多个字轮、以及弹性件。号码锁轴杆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多个变号内套分别套设于号码锁轴杆。多个字轮以可分离的方式分别套设于变号内套。变号装置包括筒状转动件以及变号驱动件。筒状件具有筒状件外围表面以及形成于筒状件外围表面的第三凹部。变号驱动件套设于号码锁轴杆,具有第一凸部抵接于筒状件外围表面。当筒状转动件转动到变号位置,第二端及第一凸部进入第三凹部,字轮与变号内套分离。

Description

可变号锁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锁芯。更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变号的号码锁锁芯。 
背景技术
在卖场、校园、车站、健身房等公共场所,为了展示或暂时存放物品,橱窗柜、置物柜等会加装锁具以防止蓄意偷窃或无意误取。 
用于上述公共场所的锁具,常见有钥匙锁及号码锁。钥匙锁管理上较为不便,且容易遗失。相较之下,号码锁在使用时可由使用者自行设定密码,无需配备钥匙,因此无上述钥匙锁的困扰。 
在使用号码锁的过程中,使用者会因各自的喜好而设定密码。然而,已知技术的号码锁若要重设密码,除了必须先转到先前设定的密码以解锁外,还需要利用插针等外部装置插入重设孔或推抵重设装置,由此进行密码重设。此外,如果先前设定的密码遗失或被遗忘,已知技术的号码锁也需要借助插针等外部装置插入寻号孔或推抵寻号装置,由此进行寻号步骤。综上所述,已知号码锁在使用上的便利性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号锁芯,其具备变号功能,以解决已知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号锁芯包括开启装置、号码锁模块、以及变号装置。开启装置可以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号码锁模块包括号码锁轴杆、多个变号内套、多个字轮、以及弹性件。号码锁轴杆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多个变号内套分别套设于号码锁轴杆。 多个字轮以可分离的方式分别套设于变号内套。弹性件设置于第一端,沿第二方向推动号码锁轴杆及变号内套往开启装置移动。 
变号装置,包括筒状转动件以及变号驱动件。筒状转动件轴向连接于开启装置,随开启装置以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筒状件具有筒状件外围表面以及分别形成于筒状件外围表面的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及第三凹部,其中第二端抵接于筒状件外围表面。变号驱动件套设于号码锁轴杆,且位于筒状转动件及最接近筒状转动件的变号内套之间,变号驱动件具有第一凸部抵接于筒状件外围表面。 
其中,当筒状转动件转动到闭锁位置,第二端进入第一凹部。当筒状转动件转动到开锁位置,第二端进入第二凹部。当筒状转动件转动到变号位置,第二端及第一凸部进入第三凹部,字轮与变号内套分离。 
每一变号内套进一步具有内套外围表面,每一内套外围表面具有卡点,每一字轮的内围表面具有凹穴,当字轮套设于变号内套,每一变号内套的卡点分别嵌入对应的字轮的凹穴,由此限制字轮相对于变号内套转动。第三凹部可为凹槽。第三凹部可进一步包括上凹部以及下凹部,上凹部及下凹部不相连通,当筒状转动件转动到变号位置,第二端及第一凸部分别进入上凹部及下凹部。 
每一变号内套进一步具有内套外围表面以及形成于内套外围表面的表面凹部。可变号锁芯进一步包括寻号装置,其中寻号装置包括凸轮、寻号驱动件、以及寻号杠杆装置。凸轮轴向连接于筒状转动件相对于开启装置的另端,随开启装置以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凸轮的凸轮表面具有长轴端部。寻号驱动件包括第一片材以及第一斜面。第一片材以可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字轮的轮面的外侧,具有抵接于凸轮表面的第二凸部。第一斜面设置于第一片材背对于字轮的一面。 
寻号杠杆装置包括第二片材、第二斜面、以及多个寻号支臂。第二片材设置于寻号驱动件相对于字轮的另一侧,第二片材具有平行于第二方向的第一侧边,第二片材可以第二方向为轴心翻转。第二斜面以可与第一斜面抵接 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片材面对于第一斜面的一面。多个寻号支臂由第一侧边朝向变号内套延伸至字轮的侧面的外侧。 
其中,当凸轮转动到寻号位置,长轴端部抵接第二凸部使第一片材沿第二方向远离凸轮,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抵接并推动第二片材以第二方向为轴心翻转,寻号支臂与第二片材连接的另端分别抵接于内套外围表面。 
当字轮其中之一转动到解锁位置,对应于字轮所套设的变号内套的寻号支臂之与第二片材连接的另端进入变号内套的表面凹部,并限制字轮进一步转动。寻号支臂的厚度小于字轮间的间隙。 
开启装置包括钥匙锁芯。开启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旋转套环,套设于钥匙锁芯外,其中钥匙锁芯可转动的角度大于旋转套环可转动的角度。开启装置亦可仅包括旋转套环。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变号锁芯具有较佳的使用方便性,从而得以解决现有技术所述及的问题。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变号锁芯的爆炸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可变号锁芯中的变号内套及字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可变号锁芯中的筒状转动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可变号锁芯中的变号驱动件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A及3B为本实用新型变号锁芯中的筒状转动件转动到闭锁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4A及4B为本实用新型变号锁芯中的筒状转动件转动到开锁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5A及5B为本实用新型变号锁芯中的筒状转动件转动到变号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变号锁芯的另一爆炸图; 
图7A、7B、7C为本实用新型变号锁芯中的凸轮处于非寻号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8A、8B、8C为本实用新型变号锁芯中的凸轮处于寻号位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开启装置 
110   钥匙锁芯 
130   旋转套环 
201   第一方向 
202   第二方向 
300   号码锁模块 
310   号码锁轴杆 
311   第一端 
312   第二端 
330   变号内套 
330’ 最接近筒状转动件的变号内套 
331   内套外围表面 
332   卡点 
333   表面凹部 
350   字轮 
352   凹穴 
370   弹性件 
401   闭锁位置 
402   开锁位置 
403   变号位置 
500   变号装置 
510   筒状转动件 
520   筒状件外围表面 
521   第一凹部 
522   第二凹部 
523   第三凹部 
530   变号驱动件 
531   第一凸部 
700   寻号装置 
710   凸轮 
711   凸轮表面 
713   长轴端部 
730   寻号驱动件 
731   第一片材 
733   第一斜面 
735   第二凸部 
750   寻号杠杆装置 
751   第二片材 
753   第二斜面 
755   寻号支臂 
7511  第一侧边 
7551  寻号支臂与第二片材连接的另端 
900   可变号锁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号锁芯900的爆炸图,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号锁芯900包括开启装置100、号码锁模块300、以及变号装置500。开启 装置100可以第一方向201为轴心转动。号码锁模块300包括号码锁轴杆310、多个变号内套330、多个字轮350、以及弹性件370。号码锁轴杆31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201的第二方向202延伸设置,具有相反的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12。多个变号内套330分别套设于号码锁轴杆310,每一变号内套330具有内套外围表面331。多个字轮350以可分离的方式分别套设于变号内套330。弹性件370设置于第一端370,沿第二方向202推动号码锁轴杆310及变号内套330往开启装置100移动。如图2A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内套外围表面331具有卡点332,每一字轮350的内围表面具有凹穴352,当字轮350套设于变号内套330,每一变号内套330的卡点332分别嵌入对应的字轮350的凹穴352,由此限制字轮350相对于变号内套330转动。号码锁模块300的结构除了变号内套330外为公知,因此不多做赘述,有关变号内套330与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将于后方段落另外述明。 
如图1所示,变号装置500包括筒状转动件510以及变号驱动件530。筒状转动件510轴向连接于开启装置100,随开启装置100以第一方向201为轴心转动。在较佳实施例中,开启装置100包括钥匙锁芯110及套设于钥匙锁芯110外的旋转套环130,钥匙锁芯110及旋转套环130均可以第一方向201为轴心转动,并带动筒状转动件510以第一方向201为轴心转动。换言之,使用者可自由选择转动钥匙锁芯110或旋转套环130来带动筒状转动件510旋转,由此,可提升使用的方便性。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可以因为制造、设计或成本的考量,择一采用钥匙锁芯110或旋转套环130。 
如图2B所示,筒状件510具有筒状件外围表面520以及分别形成于筒状件外围表面520的第一凹部521、第二凹部522及第三凹部523。如图1所示,变号驱动件530套设于号码锁轴杆310,且位于筒状转动件510及最接近筒状转动件510的变号内套330’之间。另如图2C所示,变号驱动件530具有第一凸部531。 
其中,如图3A所示,第二端312抵接于筒状件外围表面520,第一凸部531抵接于筒状件外围表面520。更具体而言,由于弹性件370沿第二方 向202推动号码锁轴杆310及变号内套330往作为开启装置的钥匙锁芯110移动,故号码锁轴杆310的第二端312可抵接于筒状件外围表面520,并且可进入筒状件外围表面520的各个凹部;变号内套330进一步推动变号驱动件530往钥匙锁芯110移动,使第一凸部531可抵接于筒状件外围表面520,并且可进入筒状件外围表面520的各个凹部。 
如图3A及3B所示,当筒状转动件510转动到闭锁位置401,第二端312进入第一凹部521。如图4A及4B所示,当筒状转动件510转动到开锁位置402,第二端312进入第二凹部522。如图5A及5B所示,当筒状转动件510转动到变号位置403,第二端312及第一凸部531进入第三凹部523。此时,由于字轮350与变号内套330分离,字轮350相对于变号内套330转动的限制解除,故使用者可自由相对于变号内套330转动字轮350以进行变号。进一步而言,对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号锁芯900的号码锁,使用者欲变换设定的解锁号码时,仅需利用可变号锁芯900本身具有的部件,无须如现有技术利用外部的插针等装置。如此,可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如图5A所示,第三凹部523较佳为凹槽。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可以因为考量到设计或制造等因素而有不同设置。例如第三凹部523可进一步包括上凹部以及下凹部,上凹部及下凹部不相连通,当筒状转动件510(见图5A)转动到变号位置(见图5A),第二端312(见图5B)及第一凸部531(见图5B)分别进入上凹部及下凹部。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号锁芯900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每一变号内套330进一步具有形成于内套外围表面331的表面凹部333。可变号锁芯900进一步包括寻号装置700,其中寻号装置700包括凸轮710、寻号驱动件730、以及寻号杠杆装置750。凸轮710轴向连接于筒状转动件510相对于开启装置100的另端,随开启装置100以第一方向201为轴心转动,凸轮710的凸轮表面711具有长轴端部713。寻号驱动件730包括第一片材731以及第一斜面733。第一片材731以可沿第二方向201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字轮350的轮面的外侧,具有抵接于凸轮表面711的第二凸部735。第一斜面 733设置于第一片材731背对于字轮350的一面。 
寻号杠杆装置750包括第二片材751、第二斜面753(见图1)、以及多个寻号支臂755。第二片材751设置于寻号驱动件730相对于字轮350的另一侧。第二片材751具有平行于第二方向201的第一侧边7511,第二片材751可以第二方向201为轴心翻转。第二斜面753(见图1)以可与第一斜面733抵接的方式设置于第二片材751面对于第一斜面733的一面。多个寻号支臂755由第一侧边7511朝向变号内套330延伸至字轮350之侧面的外侧。寻号支臂755的厚度较佳小于字轮350间的间隙。 
如图7A到7B所示,当凸轮710处于一般非寻号的位置时,长轴端部713不会抵接第二凸部735。第一斜面733(见图6)不会与第二斜面753(见图1)抵接,第二片材7不会以第二方向202为轴心翻转。此时,如图7C所示,寻号支臂755与第二片材751连接的另端7551不会抵接于内套外围表面331。 
如图8A到8B所示,当凸轮710转动到寻号位置404,长轴端部713抵接第二凸部735使第一片材731沿第二方向202远离凸轮710。如图8B所示,此时第一斜面733与第二斜面753抵接并推动第二片材751以第二方向202为轴心翻转。如图8C所示,基于连动关系,寻号支臂755与第二片材751连接的另端7551分别往变号内套330前进并抵接于内套外围表面333。此时,若字轮350其中之一转动到解锁位置,对应于字轮350所套设的变号内套330的寻号支臂755的与第二片材751连接的另端7551会进入变号内套330的表面凹部333,并限制字轮350进一步转动,由此达成寻号的目的。 
进一步而言,通过上述寻号装置700的设置,使用者欲寻找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号锁芯900的号码锁的解锁号码时,仅需利用可变号锁芯900本身具有的部件,无须如现有技术利用外部的插针等装置。如此,可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在较佳实施例中,钥匙锁芯130的可转动的角度可以大于旋转套环110的可转动的角度,由此区分两者可达成的效能。例如,仅有在使用 钥匙锁芯130开锁时,可以使凸轮710转动到寻号位置404,由此仅容许持有可开启钥匙锁芯130的使用者进行寻号动作。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附图已公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不会脱离如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可体会,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于此所公开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Claims (10)

1.一种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开启装置,可以一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 
一号码锁模块,包括: 
一号码锁轴杆,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多个变号内套,分别套设于该号码锁轴杆,每一变号内套进一步具有一内套外围表面; 
多个字轮,以可分离的方式分别套设于该些变号内套; 
一弹性件,设置于该第一端,沿该第二方向推动该号码锁轴杆及该些变号内套往该开启装置移动; 
一变号装置,包括: 
一筒状转动件,轴向连接于该开启装置,随该开启装置以该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该筒状件具有一筒状件外围表面以及分别形成于该筒状件外围表面的一第一凹部、一第二凹部及一第三凹部,其中该第二端抵接于该筒状件外围表面; 
一变号驱动件,套设于该号码锁轴杆,且位于该筒状转动件及最接近该筒状转动件的该变号内套之间,该变号驱动件具有一第一凸部抵接于该筒状件外围表面; 
其中,当该筒状转动件转动到一闭锁位置,该第二端进入该第一凹部;当该筒状转动件转动到一开锁位置,该第二端进入该第二凹部;当该筒状转动件转动到一变号位置,该第二端及该第一凸部进入该第三凹部,该些字轮与该些变号内套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每一变号内套进一步具有一形成于该内套外围表面的表面凹部,该可变号锁芯进一步包括: 
一寻号装置,包括: 
一凸轮,轴向连接于该筒状转动件相对于该开启装置的另端,随该开启装置以该第一方向为轴心转动,该凸轮的凸轮表面具有一长轴端部; 
一寻号驱动件,包括: 
一第一片材,以可沿该第二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些字轮的轮面的外侧,具有一抵接于该凸轮表面的第二凸部; 
一第一斜面,设置于该第一片材背对于该些字轮的一面; 
一寻号杠杆装置,包括: 
一第二片材,设置于该寻号驱动件相对于该些字轮的另一侧,该第二片材具有一平行于该第二方向的第一侧边,该第二片材可以该第二方向为轴心翻转; 
一第二斜面,以可与该第一斜面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第二片材面对于该第一斜面的一面; 
多个寻号支臂,由该第一侧边朝向该些变号内套延伸至该些字轮的侧面的外侧; 
其中,当该凸轮转动到一寻号位置,该长轴端部抵接该第二凸部使该第一片材沿该第二方向远离该凸轮,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抵接并推动该第二片材以该第二方向为轴心翻转,该些寻号支臂与该第二片材连接的另端分别抵接于该些内套外围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每一变号内套的该内套外围表面具有一卡点,每一字轮的内围表面具有一凹穴,当该些字轮套设于该些变号内套,每一变号内套的该卡点分别嵌入对应的该字轮的该凹穴,由此限制该些字轮相对于该些变号内套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凹部为一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凹部进一 步包括一上凹部以及一下凹部,该上凹部及该下凹部不相连通,当该筒状转动件转动到该变号位置,该第二端及该第一凸部分别进入该上凹部及该下凹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当该些字轮其中之一转动到一解锁位置,对应于该字轮所套设的该变号内套的该寻号支臂的与该第二片材连接的另端进入该变号内套的该表面凹部,并限制该字轮进一步转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该些寻号支臂的厚度小于该些字轮间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开启装置包括一钥匙锁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开启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旋转套环,套设于该钥匙锁芯外,其中该钥匙锁芯可转动的角度大于该旋转套环可转动的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号锁芯,其特征在于,开启装置包括一旋转套环。 
CN201420495694.6U 2014-07-08 2014-08-29 可变号锁芯 Active CN2040601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097 2014-07-08
TW103212097U TWM495397U (zh) 2014-07-08 2014-07-08 可變號鎖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0181U true CN204060181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20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5694.6U Active CN204060181U (zh) 2014-07-08 2014-08-29 可变号锁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0181U (zh)
TW (1) TWM4953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566A (zh) * 2021-03-09 2022-09-13 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双号码可变号锁芯及双号码可变号号码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5566A (zh) * 2021-03-09 2022-09-13 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双号码可变号锁芯及双号码可变号号码锁
CN115045566B (zh) * 2021-03-09 2023-12-12 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 双号码可变号锁芯及双号码可变号号码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5397U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2369B2 (en) Code-changeable assembly and dial wheel device
JP3217666U (ja) アタッチメント部材及びアタッチメント部材を有する錠前
CN205894899U (zh) 转钮锁
US10041275B2 (en) Combination lock structure for simple password retrieval
US7454934B2 (en) Resettable tumbler lock
CN204511083U (zh) 一种箱包拉链密码锁
JP5014914B2 (ja) シリンダ錠装置
CN202431058U (zh) 密码钥匙
CN204060181U (zh) 可变号锁芯
TW201542921A (zh) 具有鎖珠的螺旋式鎖芯構造及螺旋式鎖匙
US8272242B1 (en) Mechanical-combination door lock
CN207644292U (zh) 汽车储物结构
WO2012006860A1 (zh) 一种带密码的锁用密码插销
TWM508581U (zh) 鎖具
CN109267830B (zh) 锁芯寻号及开锁的锁具
US20130319057A1 (en) Novel anti-theft lockset
CN206801244U (zh) 号码锁
JP2007224708A (ja) シリンダー錠
CN105386649A (zh) 圆筒锁
CN203947885U (zh) 自动归零号码锁
JP4409347B2 (ja) キー変換式ピンタンブラー錠
TWI522520B (zh) Piece beads lock heart and open the sub-bead heart of the ball heart
TWI375748B (zh)
CN204060218U (zh) 一种锁具结构以及使用此锁具结构的锁具
JP2005307609A (ja) ピンタンブラー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