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5397U - 可變號鎖心 - Google Patents

可變號鎖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5397U
TWM495397U TW103212097U TW103212097U TWM495397U TW M495397 U TWM495397 U TW M495397U TW 103212097 U TW103212097 U TW 103212097U TW 103212097 U TW103212097 U TW 103212097U TW M495397 U TWM495397 U TW M49539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recess
sheet
lock
inner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2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a-Hu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Sin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x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2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5397U/zh
Priority to CN201420495694.6U priority patent/CN204060181U/zh
Publication of TWM495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5397U/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可變號鎖心
本新型是關於一種鎖心。更具體而言,本新型是關於一種可變號的號碼鎖鎖心。
在賣場、校園、車站、健身房等公共場所,為了展示或暫時存放物品,櫥窗櫃、置物櫃等會加裝鎖具以防止蓄意偷竊或無意誤取。
用於上述公共場鎖的鎖具,常見有鑰匙鎖及號碼鎖。鑰匙鎖管理上較為不便,且容易遺失。相較之下,號碼鎖在使用時可由使用者自行設定密碼,無需配備鑰匙,因此無上述鑰匙鎖的困擾。
在使用號碼鎖的過程中,使用者會因各自的喜好而設定密碼。然而,習知技術的號碼鎖若要重設密碼,除了必須先轉到先前設定的密碼以解鎖外,還需要利用插針等外部裝置插入重設孔或推抵重設裝置,藉以進行密碼重設。此外,如果先前設定的密碼遺失或被遺忘,習知技術的號碼鎖也需要藉助插針等外部裝置插入尋號孔或推抵尋號裝置,藉以進行尋號步驟。綜上所述,習知號碼鎖在使用上的便利性有待改善。
本新型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變號鎖心,其具備變號功能,以解決先前技術所遭遇到之上述問題。
本新型之可變號鎖心包括開啟裝置、號碼鎖模組、以及變號裝置。開啟裝置可以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號碼鎖模組包括號碼鎖軸桿、多個變號內套、多個字輪、以及彈性件。號碼鎖軸桿沿垂直於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延伸設置,具有相反之第一端及第二端。多個變號內套分別套設於號碼鎖軸桿。多個字輪以可分離之方式分別套設於變號內套。彈性件設置於第一端,沿第二方向推動號碼鎖軸桿及變號內套往開啟裝置移動。
變號裝置,包括筒狀轉動件以及變號驅動件。筒狀轉動件軸向連接於開啟裝置,隨開啟裝置以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筒狀件具有筒狀件外圍表面以及分別形成於筒狀件外圍表面之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及第三凹部,其中第二端抵接於筒狀件外圍表面。變號驅動件套設於號碼鎖軸桿,且位於筒狀轉動件及最接近筒狀轉動件之變號內套之間,變號驅動件具有第一凸部抵接於筒狀件外圍表面。
其中,當筒狀轉動件轉動到閉鎖位置,第二端進入第一凹部。當筒狀轉動件轉動到開鎖位置,第二端進入第二凹部。當筒狀轉動件轉動到變號位置,第二端及第一凸部進入第三凹部,字輪與變號內套分離。
每一變號內套進一步具有內套外圍表面,每一內套外圍表面具有卡點,每一字輪之內圍表面具有凹穴,當字輪套設於變號內套,每一變號內套之卡點分別嵌入對應之字輪之凹穴,藉以限制字輪相對於變號內套轉動。第三凹部可為凹槽。第三凹部可進一步包括上凹部以及下凹部,上凹部及下凹部不相連通,當筒狀轉動件轉動到變號位置,第二端及第一凸部分別進入上凹部及下凹部。
每一變號內套進一步具有內套外圍表面以及形成於內套外圍表面之表面凹部。可變號鎖心進一步包括尋號裝置,其中尋號裝置包括凸輪、尋號驅動件、以及尋號槓桿裝置。凸輪軸向連接於筒狀轉動件相對於開啟裝置之另端,隨開啟裝置以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凸輪之凸輪表面具有長軸端部。尋號驅動件包括第一片材以及第一斜面。第一片材以可沿第二方向移動之方式設置於字輪之輪面之外側,具有抵接於凸輪表面之第二凸部。第一斜面設置於第一片材背對於字輪之一面。
尋號槓桿裝置包括第二片材、第二斜面、以及多個尋號支臂。第二片材設置於尋號驅動件相對於字輪之另一側,第二片材具有平行於第二方向之第一側邊,第二片材可以第二方向為軸心翻轉。第二斜面以可與第一斜面抵接之方式設置於第二片材面對於第一斜面之一面。多個尋號支臂由第一側邊朝向變號內套延伸至字輪之側面之外側。
其中,當凸輪轉動到尋號位置,長軸端部抵接第二凸部使第一片材沿第二方向遠離凸輪,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抵接並推動第二片材以 第二方向為軸心翻轉,尋號支臂與第二片材連接之另端分別抵接於內套外圍表面。
當字輪其中之一轉動到解鎖位置,對應於字輪所套設之變號內套之尋號支臂之與第二片材連接之另端進入變號內套之表面凹部,並限制字輪進一步轉動。尋號支臂的厚度小於字輪間的間隙。
開啟裝置包括鑰匙鎖心。開啟裝置可進一步包括旋轉套環,套設於鑰匙鎖心外,其中鑰匙鎖心可轉動之角度大於旋轉套環可轉動之角度。開啟裝置亦可僅包括旋轉套環。
基於上述,在本新型中的可變號鎖心具有較佳的使用方便性,從而得以解決先前技術所述及的問題。
應瞭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僅為例示性及闡釋性的,其並不能限制本創作所欲主張的範圍。
100‧‧‧開啟裝置
110‧‧‧鑰匙鎖心
130‧‧‧旋轉套環
201‧‧‧第一方向
202‧‧‧第二方向
300‧‧‧號碼鎖模組
310‧‧‧號碼鎖軸桿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30‧‧‧變號內套
330’‧‧‧最接近筒狀轉動件之變號 內套
331‧‧‧內套外圍表面
332‧‧‧卡點
333‧‧‧表面凹部
350‧‧‧字輪
352‧‧‧凹穴
370‧‧‧彈性件
401‧‧‧閉鎖位置
402‧‧‧開鎖位置
403‧‧‧變號位置
500‧‧‧變號裝置
510‧‧‧筒狀轉動件
520‧‧‧筒狀件外圍表面
521‧‧‧第一凹部
522‧‧‧第二凹部
523‧‧‧第三凹部
5231‧‧‧上凹部
5232‧‧‧下凹部
530‧‧‧變號驅動件
531‧‧‧第一凸部
700‧‧‧尋號裝置
710‧‧‧凸輪
711‧‧‧凸輪表面
713‧‧‧長軸端部
730‧‧‧尋號驅動件
731‧‧‧第一片材
733‧‧‧第一斜面
735‧‧‧第二凸部
750‧‧‧尋號槓桿裝置
751‧‧‧第二片材
753‧‧‧第二斜面
755‧‧‧尋號支臂
7511‧‧‧第一側邊
7551‧‧‧尋號支臂與第二片材連接之另端
790‧‧‧尋號槓桿裝置
900‧‧‧可變號鎖心
圖1為本新型可變號鎖心之爆炸圖;圖2A為本新型可變號鎖心中的變號內套及字輪之實施例示意圖;圖2B為本新型可變號鎖心中的筒狀轉動件之實施例示意圖;圖2C為本新型可變號鎖心中的變號驅動件之實施例示意圖;圖3A及3B為本新型變號鎖心中的筒狀轉動件轉動到閉鎖位置之實施例示意圖;圖4A及4B為本新型變號鎖心中的筒狀轉動件轉動到開鎖位置之實施例示意圖;圖5A及5B為本新型變號鎖心中的筒狀轉動件轉動到變號位置之實施例示意圖;圖6為本新型可變號鎖心之另一爆炸圖;圖7A到7C為本新型變號鎖心中的凸輪處於非尋號之位置之實施例示意圖;以及 圖8A到8C為本新型變號鎖心中的凸輪處於尋號位置之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新型之可變號鎖心900之爆炸圖,本新型之可變號鎖心900包括開啟裝置100、號碼鎖模組300、以及變號裝置500。開啟裝置100可以第一方向201為軸心轉動。號碼鎖模組300包括號碼鎖軸桿310、多個變號內套330、多個字輪350、以及彈性件370。號碼鎖軸桿310沿垂直於第一方向201之第二方向202延伸設置,具有相反之第一端311及第二端312。多個變號內套330分別套設於號碼鎖軸桿310,每一變號內套330具有內套外圍表面331。多個字輪350以可分離之方式分別套設於變號內套330。彈性件370設置於第一端370,沿第二方向202推動號碼鎖軸桿310及變號內套330往開啟裝置100移動。如圖2A所示,在較佳實施例中,每一內套外圍表面331具有卡點332,每一字輪350之內圍表面具有凹穴352,當字輪350套設於變號內套330,每一變號內套330之卡點332分別嵌入對應之字輪350之凹穴352,藉以限制字輪350相對於變號內套330轉動。號碼鎖模組300之結構除了變號內套330外為習知,因此不多做贅述,有關變號內套330與習知技術的區別特徵,將於後方段落另外述明。
如圖1所示,變號裝置500包括筒狀轉動件510以及變號驅動件530。筒狀轉動件510軸向連接於開啟裝置100,隨開啟裝置100以第一方向201為軸心轉動。在較佳實施例中,開啟裝置100包括鑰匙鎖心110及套設於鑰匙鎖心110外之旋轉套環130,鑰匙鎖心110及旋轉套環130均可以第一方向201為軸心轉動,並帶動筒狀轉動件510以第一方向201為軸心轉動。換言之,使用者可自由選擇轉動鑰匙鎖心110或旋轉套環130來帶動筒狀轉動件510旋轉,藉此,可提升使用的方便性。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可以因為製造、設計或成本的考量,擇一採用鑰匙鎖心110或旋轉套環130。
如圖2B所示,筒狀件510具有筒狀件外圍表面520以及分別形成於筒狀件外圍表面520之第一凹部521、第二凹部522及第三凹部523。如圖1所示,變號驅動件530套設於號碼鎖軸桿310,且位於筒狀轉 動件510及最接近筒狀轉動件510之變號內套330’之間。另如圖2C所示,變號驅動件530具有第一凸部531。
其中,如圖3A所示,第二端312抵接於筒狀件外圍表面520,第一凸部531抵接於筒狀件外圍表面520。更具體而言,由於彈性件370沿第二方向202推動號碼鎖軸桿310及變號內套330往作為開啟裝置的鑰匙鎖心110移動,故號碼鎖軸桿310之第二端312可抵接於筒狀件外圍表面520,並且可進入筒狀件外圍表面520之各個凹部;變號內套330進一步推動變號驅動件530往鑰匙鎖心110移動,使第一凸部531可抵接於筒狀件外圍表面520,並且可進入筒狀件外圍表面520之各個凹部。
如圖3A及3B所示,當筒狀轉動件510轉動到閉鎖位置401,第二端312進入第一凹部521。如圖4A及4B所示,當筒狀轉動件510轉動到開鎖位置402,第二端312進入第二凹部522。如圖5A及5B所示,當筒狀轉動件510轉動到變號位置403,第二端312及第一凸部531進入第三凹部523。此時,由於字輪350與變號內套330分離,字輪350相對於變號內套330轉動之限制解除,故使用者可自由相對於變號內套330轉動字輪350以進行變號。進一步而言,對於使用本新型之可變號鎖心900之號碼鎖,使用者欲變換設定的解鎖號碼時,僅需利用可變號鎖心900本身具有的部件,無須如習知技術利用外部的插針等裝置。如此,可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如圖5A所示,第三凹部523較佳為凹槽。然而在不同實施例中,可以因為考量到設計或製造等因素而有不同設置。例如在圖5C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三凹部523可進一步包括上凹部5231以及下凹部5232,上凹部5231及下凹部5232不相連通,當筒狀轉動件510(見圖5A)轉動到變號位置(見圖5A),第二端312(見圖5B)及第一凸部531(見圖5B)分別進入上凹部5231及下凹部5232。
如圖6所示本新型之可變號鎖心900之另一角度之爆炸圖,每一變號內套330進一步具有形成於內套外圍表面331之表面凹部333。可變號鎖心900進一步包括尋號裝置700,其中尋號裝置700包括凸輪710、尋號驅動件730、以及尋號槓桿裝置790。凸輪710軸向連接於筒狀轉動件 510相對於開啟裝置100之另端,隨開啟裝置100以第一方向201為軸心轉動,凸輪710之凸輪表面711具有長軸端部713。尋號驅動件730包括第一片材731以及第一斜面733。第一片材731以可沿第二方向201移動之方式設置於字輪350之輪面之外側,具有抵接於凸輪表面711之第二凸部735。第一斜面733設置於第一片材731背對於字輪350之一面。
尋號槓桿裝置750包括第二片材751、第二斜面753(見圖1)、以及多個尋號支臂755。第二片材751設置於尋號驅動件730相對於字輪350之另一側。第二片材751具有平行於第二方向201之第一側邊7511,第二片材751可以第二方向201為軸心翻轉。第二斜面753(見圖1)以可與第一斜面733抵接之方式設置於第二片材751面對於第一斜面733之一面。多個尋號支臂755由第一側邊7511朝向變號內套330延伸至字輪350之側面之外側。尋號支臂755的厚度較佳小於字輪350間的間隙。
如圖7A到7B所示,當凸輪710處於一般非尋號之位置時,長軸端部713不會抵接第二凸部735。第一斜面733(見圖6)不會與第二斜面753(見圖1)抵接,第二片材7不會以第二方向202為軸心翻轉。此時,如圖7C所示,尋號支臂755與第二片材751連接之另端7551不會抵接於內套外圍表面331。
如圖8A到8B所示,當凸輪710轉動到尋號位置404,長軸端部713抵接第二凸部735使第一片材731沿第二方向202遠離凸輪710。如圖8B所示,此時第一斜面733與第二斜面753抵接並推動第二片材751以第二方向202為軸心翻轉。如圖8C所示,基於連動關係,尋號支臂755與第二片材751連接之另端7551分別往變號內套330前進並抵接於內套外圍表面333。此時,若字輪350其中之一轉動到解鎖位置,對應於字輪350所套設之變號內套330之尋號支臂755之與第二片材751連接之另端7551會進入變號內套330之表面凹部333,並限制字輪350進一步轉動,藉以達成尋號之目的。
進一步而言,藉由上述尋號裝置700之設置,使用者欲尋找使用本新型之可變號鎖心900的號碼鎖的解鎖號碼時,僅需利用可變號鎖心900本身具有的部件,無須如習知技術利用外部的插針等裝置。如此, 可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在較佳實施例中,鑰匙鎖心130之可轉動之角度可以大於旋轉套環110之可轉動之角度,藉以區分兩者可達成的效能。例如,僅有在使用鑰匙鎖心130開鎖時,可以使凸輪710轉動到尋號位置404,藉以僅容許持有可開啟鑰匙鎖心130之使用者進行尋號動作。
雖然前述的描述及圖式已揭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必須瞭解到各種增添、許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於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而不會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新型原理之精神及範圍。熟悉本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藝者將可體會,本新型可使用於許多形式、結構、佈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於此所揭示的實施例應被視為用以說明本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新型。本新型的範圍應由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並涵蓋其合法均等物,並不限於先前的描述。
100‧‧‧開啟裝置
110‧‧‧鑰匙鎖心
130‧‧‧旋轉套環
201‧‧‧第一方向
202‧‧‧第二方向
300‧‧‧號碼鎖模組
310‧‧‧號碼鎖軸桿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30‧‧‧變號內套
330’‧‧‧最接近筒狀轉動件之變號 內套
331‧‧‧內套外圍表面
332‧‧‧卡點
350‧‧‧字輪
370‧‧‧彈性件
500‧‧‧變號裝置
510‧‧‧筒狀轉動件
520‧‧‧筒狀件外圍表面
521‧‧‧第一凹部
522‧‧‧第二凹部
523‧‧‧第三凹部
530‧‧‧變號驅動件
750‧‧‧尋號槓桿裝置
751‧‧‧第二片材
753‧‧‧第二斜面
755‧‧‧尋號支臂
900‧‧‧可變號鎖心

Claims (10)

  1. 一種可變號鎖心,包括:一開啟裝置,可以一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一號碼鎖模組,包括:一號碼鎖軸桿,沿一垂直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延伸設置,具有相反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多個變號內套,分別套設於該號碼鎖軸桿,每一變號內套進一步具有一內套外圍表面;多個字輪,以可分離之方式分別套設於該些變號內套;一彈性件,設置於該第一端,沿該第二方向推動該號碼鎖軸桿及該些變號內套往該開啟裝置移動;一變號裝置,包括:一筒狀轉動件,軸向連接於該開啟裝置,隨該開啟裝置以該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該筒狀件具有一筒狀件外圍表面以及分別形成於該筒狀件外圍表面之一第一凹部、一第二凹部及一第三凹部,其中該第二端抵接於該筒狀件外圍表面;一變號驅動件,套設於該號碼鎖軸桿,且位於該筒狀轉動件及最接近該筒狀轉動件之該變號內套之間,該變號驅動件具有一第一凸部抵接於該筒狀件外圍表面;其中,當該筒狀轉動件轉動到一閉鎖位置,該第二端進入該第一凹部;當該筒狀轉動件轉動到一開鎖位置,該第二端進入該第二凹部;當該筒狀轉動件轉動到一變號位置,該第二端及該第一凸部進入該第三凹部,該些字輪與該些變號內套分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號鎖心,其中每一變號內套進一步具有一形成於該內套外圍表面之表面凹部,該可變號鎖心進一步包括:一尋號裝置,包括:一凸輪,軸向連接於該筒狀轉動件相對於該開啟裝置之另端,隨該開啟裝置以該第一方向為軸心轉動,該凸輪之凸輪表面具有一長軸端部;一尋號驅動件,包括: 一第一片材,以可沿該第二方向移動之方式設置於該些字輪之輪面之外側,具有一抵接於該凸輪表面之第二凸部;一第一斜面,設置於該第一片材背對於該些字輪之一面;一尋號槓桿裝置,包括:一第二片材,設置於該尋號驅動件相對於該些字輪之另一側,該第二片材具有一平行於該第二方向之第一側邊,該第二片材可以該第二方向為軸心翻轉;一第二斜面,以可與該第一斜面抵接之方式設置於該第二片材面對於該第一斜面之一面;多個尋號支臂,由該第一側邊朝向該些變號內套延伸至該些字輪之側面之外側;其中,當該凸輪轉動到一尋號位置,該長軸端部抵接該第二凸部使該第一片材沿該第二方向遠離該凸輪,該第一斜面與該第二斜面抵接並推動該第二片材以該第二方向為軸心翻轉,該些尋號支臂與該第二片材連接之另端分別抵接於該些內套外圍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號鎖心,每一變號內套之該內套外圍表面具有一卡點,每一字輪之內圍表面具有一凹穴,當該些字輪套設於該些變號內套,每一變號內套之該卡點分別嵌入對應之該字輪之該凹穴,藉以限制該些字輪相對於該些變號內套轉動。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號鎖心,其中該第三凹部為一凹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變號鎖心,其中該第三凹部進一步包括一上凹部以及一下凹部,該上凹部及該下凹部不相連通,當該筒狀轉動件轉動到該變號位置,該第二端及該第一凸部分別進入該上凹部及該下凹部。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變號鎖心,當該些字輪其中之一轉動到一解鎖位置,對應於該字輪所套設之該變號內套之該尋號支臂之與該第二片材連接之另端進入該變號內套之該表面凹部,並限制該字輪進一步轉動。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變號鎖心,其中該些尋號支臂的厚度小於該些字輪間的間隙。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可變號鎖心,開啟裝置包括一鑰匙鎖心。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變號鎖心,開啟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旋轉套環,套設 於該鑰匙鎖心外,其中該鑰匙鎖心可轉動之角度大於該旋轉套環可轉動之角度。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可變號鎖心,開啟裝置包括一旋轉套環。
TW103212097U 2014-07-08 2014-07-08 可變號鎖心 TWM495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097U TWM495397U (zh) 2014-07-08 2014-07-08 可變號鎖心
CN201420495694.6U CN204060181U (zh) 2014-07-08 2014-08-29 可变号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097U TWM495397U (zh) 2014-07-08 2014-07-08 可變號鎖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5397U true TWM495397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20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097U TWM495397U (zh) 2014-07-08 2014-07-08 可變號鎖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60181U (zh)
TW (1) TWM49539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618413U (zh) * 2021-03-09 2021-10-21 競泰股份有限公司 雙號碼可變號鎖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60181U (zh)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45800A1 (en) Auto-unlock assembly for a tubular lock
TWM418958U (en) Pushbutton mechanism of lock
US9435140B2 (en) Locking device
US7681285B2 (en) Detachable handle mounting structure
US6085561A (en) Lock assembly allowing the handles thereof rotated by a large angle
US9200474B1 (en) Locking device
TW201144554A (en) Disc tumbler cylinder lock and key combination
TWM495397U (zh) 可變號鎖心
US7383708B2 (en) Multistage lock cylinder assembly
JP5009385B2 (ja) ダイヤル錠機構内蔵型南京錠とチェンジキーとの組み合せ
TWI657183B (zh) 鎖心構造及鎖匙
TWM553752U (zh) 號碼鎖以及可變號鎖心
TW202227708A (zh) 具有可移除鎖梢件之保全設備
JP3170520U (ja) 二重ロック構造改良
TWI491788B (zh) 具有防盜片之碟片鎖心結構及其鑰匙
TWM547585U (zh) 號碼鎖
JP6497708B2 (ja) ファスナー用のダイヤル式符号錠
JP4476008B2 (ja) ピンタンブラー錠
TWI522520B (zh) Piece beads lock heart and open the sub-bead heart of the ball heart
TWM467715U (zh) 具有尋號機制之鎖具及其鎖心
TWI555902B (zh) Lock and key
CN210422217U (zh) 转钮锁
US20130118218A1 (en) Lock assembly having outer and inner lock units
US798783A (en) Umbrella.
JP2007056601A (ja) 合鍵の鍵軸断面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