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9549U - 电动拖把 - Google Patents

电动拖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9549U
CN204049549U CN201420456562.2U CN201420456562U CN204049549U CN 204049549 U CN204049549 U CN 204049549U CN 201420456562 U CN201420456562 U CN 201420456562U CN 204049549 U CN204049549 U CN 204049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floor
hole
track body
axis
coulis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65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565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49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9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9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涉及拖把技术领域的电动拖把,包括:拖把杆,拖把杆与拖把头架体连接,拖把头架体内部设置有导轨;电机组件;固定于拖把头架体内部;偏心传动组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传动轴、上转动轮和下转动轮,传动轴与电机组件连接;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相对设置,均与拖把头架体的导轨活动连接;第一滑槽板,与第一活动底板固定连接;第二滑槽板,设置于第一滑槽板的下方,且与第二活动底板固定连接;第一滑槽板上设有第一传动通孔,第二滑槽板上设有第二传动通孔;上转动轮处于第一传动通孔中,下转动轮处于第二传动通孔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安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电动拖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工具,目前人们通常使用电动拖把来降低清洁地板等表面的工作强度。常用的电动拖把的拖把头通常是旋转型的或者往复运动型的。旋转型的拖把头在地面上工作时,拖把头的边缘通常比拖把头的中心更脏、更不宜清洁,旋转型的拖把头无法很均匀地施力在不利于清洁的地面上。而现有的往复运动型的拖把头,设置拖布的两个活动底板一般通过连杆机构与电机组件连接,这类连杆机构结构复杂,安装困难,且成本较高。
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安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的电动拖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安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的电动拖把。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拖把,包括:拖把杆;拖把头架体;所述拖把杆与所述拖把头架体连接,所述拖把头架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导轨;电机组件;固定于所述拖把头架体内部;偏心传动组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传动轴、上转动轮和下转动轮,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中轴线、所述上转动轮的中轴线和所述下转动轮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中,所述传动轴的中轴线处于所述上转动轮的中轴线和所述下转动轮的中轴线之间,且所述传动轴的中轴线与所述上转动轮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传动轴的中轴线与所述下转动轮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相对设置所述拖把头架体的下方,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均与所述拖把头架体的所述导轨活动连接,且均可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滑槽板,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固定连接;第二滑槽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活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板上设有第一传动通孔,所述第二滑槽板上设有第二传动通孔;所述偏心传动组件依次穿入于所述第一传动通孔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中,所述上转动轮处于所述第一传动通孔中,所述下转动轮处于所述第二传动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通孔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均为腰形孔;所述第一传动通孔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的宽度方向均与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传动通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转动轮和所述下转动轮构成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长度为所述上转动轮的中轴线与所述下转动轮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上转动轮的半径、以及所述下转动轮的半径相加的和;所述第一传动通孔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的宽度小于所述偏心轮的长度,所述第一传动通孔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偏心轮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底板和所述第二活动底板的中部均设有至少两个板体固定槽;所述第一滑槽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板体固定槽相应的第一板体连接块,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轴向通孔;所述第二滑槽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板体固定槽相应的第二板体连接块,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轴向通孔;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块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块的高度;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块插入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上的相应的所述板体固定槽中,紧固件穿过相应的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将所述第一滑槽板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块插入于所述第二活动底板上的相应的所述板体固定槽中,紧固件穿过相应的所述第二轴向通孔,将所述第二滑槽板与所述第二活动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动拖把还包括四个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应的座体通孔,四个所述滑动座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和所述第二活动底板上;所述第一活动底板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相对设置且处于所述第一滑槽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活动底板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相对设置且处于所述第二滑槽板的两侧;四个所述滑动座的座体通孔分别套在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包括第一轨道体、第二轨道体、第三轨道体和第四轨道体,所述第一轨道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轨道体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三轨道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轨道体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轨道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三轨道体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二轨道体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轨道体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轨道体和所述第二轨道体分别与第一活动底板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相应,所述第三轨道体和所述第四轨道体分别与第二活动底板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相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体、所述第二轨道体、所述第三轨道体和所述第四轨道体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减震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拖把头架体内设有四组轨道安装槽,所述第一轨道体、所述第二轨道体、所述第三轨道体和所述第四轨道体分别放置于相应的所述轨道安装槽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拖把头架体包括壳体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下方的架体底板;所述电机组件、所述偏心传动组件、四个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轨道体、所述第二轨道体、所述第三轨道体、所述第四轨道体、所述第一滑槽板和所述第二滑槽板均处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拖把杆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架体底板上设有四个与所述四个滑动座相应的连接通孔,所述四个滑动座的底部分别处于相应的所述连接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电机组件驱动偏心传动组件,带动上转动轮和下转动轮转动,上转动轮和下转动轮分别推动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往复运动,则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分别带动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往复运动,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结构简单,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与偏心传动组件结合的结构安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设置了四个滑动座,四个滑动座分别与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固定连接,四个滑动座分别套在相应的轨道体上,使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沿着相应的轨道体的方向,使往复运动的过程更稳定、可靠。
(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安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拖把头架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拖把头架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电机组件、偏心传动组件和第一滑槽板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电机组件、偏心传动组件、第一滑槽板、第二滑槽板、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向外侧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处于中间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向内侧靠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滑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二滑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偏心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电路控制板和驱动电机连接的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拖把杆
200   拖把头架体
210   壳体
211   轨道安装槽
220   架体底板
221   连接通孔
300   导轨
310   第一轨道体
320   第二轨道体
330   第三轨道体
340   第四轨道体
350   减震套
400   电机组件
410   驱动电机
420   减速机构
421   主动齿轮
422   从动齿轮
500   偏心传动组件
510   传动轴
520   偏心轮
521   上转动轮
522   下转动轮
610   第一活动底板
620   第二活动底板
630   板体固定槽
710   第一滑槽板
711   第一传动通孔
712   第一板体连接块
713   第一轴向通孔
720   第二滑槽板
721   第二传动通孔
722   第二板体连接块
723   第二轴向通孔
800   滑动座
810   座体通孔
900   活动旋转支架
910   电路控制架
911   电路控制板
L1    偏心轮的长度
L10   上转动轮的中轴线与下转动轮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
R1    上转动轮的半径
R2    下转动轮的半径
W1    第一传动通孔的宽度
W2    第二传动通孔的宽度
L11   第一传动通孔的长度
L21   第二传动通孔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5所示,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拖把头架体的侧面剖视图。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拖把头架体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电机组件、偏心传动组件和第一滑槽板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电机组件、偏心传动组件、第一滑槽板、第二滑槽板、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分解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动拖把包括:拖把杆100;拖把头架体200;拖把杆100与拖把头架体200连接,拖把头架体200内部固定设置有导轨300;电机组件400;固定于拖把头架体200内部;偏心传动组件500,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传动轴510、上转动轮521和下转动轮522,传动轴510与电机组件400的输出端连接,传动轴510的中轴线、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和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中,传动轴510的中轴线处于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和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之间,且传动轴510的中轴线与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传动轴510的中轴线与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相对设置,均位于拖把头架体200的下方,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均与拖把头架体200的导轨300活动连接,且均可沿导轨30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滑槽板710,与第一活动底板610固定连接;第二滑槽板720,设置于第一滑槽板710的下方,且与第二活动底板620固定连接;第一滑槽板710上设有第一传动通孔711,第二滑槽板720上设有第二传动通孔721;偏心传动组件500依次穿入于第一传动通孔711和第二传动通孔721中,上转动轮521处于第一传动通孔711中,下转动轮522处于第二传动通孔721中。
电机组件400驱动偏心传动组件500,上转动轮521和下转动轮522转动,由于上转动轮521处于第一传动通孔711中,下转动轮522处于第二传动通孔721中,上转动轮521和下转动轮522能够分别推动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沿导轨300的直线方向往复运动,而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沿导轨300的直线方向往复运动,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结构简单,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与偏心传动组件500结合的结构安装方便。传动轴510的中轴线与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传动轴510的中轴线与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该结构使传动轴510能够稳定地带动上转动轮521和下转动轮522转动。
如图4、图5、图9、图10和图11所示,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滑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二滑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偏心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传动通孔711和第二传动通孔721且均为腰形孔;第一传动通孔711的尺寸与上转动轮521的尺寸相配合,第二传动通孔721的尺寸与下转动轮522的尺寸相配合,第一传动通孔711的宽度方向和第二传动通孔721的宽度方向均与导轨300的长度平行,第一传动通孔71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传动通孔721的长度方向均与导轨300的长度方向垂直;上转动轮521和下转动轮522构成偏心轮520,偏心轮520的长度L1为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与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10、上转动轮521的半径R1、以及下转动轮522的半径R2相加的和;第一传动通孔711的宽度W1小于偏心轮520的长度L1,第二传动通孔721的宽度W2小于偏心轮520的长度L1,第一传动通孔711的长度L11大于偏心轮520的长度L1,第二传动通孔721的长度L21大于偏心轮520的长度L1。该结构能够使偏心轮520在转动过程中,可推动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沿导轨300的直线方向往复运动;偏心轮520在转动过程中,只有当偏心轮520的长度L1方向与第一传动通孔711和第二传动通孔721的长度方向同向时,偏心轮520不推动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处于中间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当偏心轮520的长度L1方向与第一传动通孔711的长度方向和第二传动通孔721的长度方向同向时,偏心轮520处于中间位置,偏心轮520不推动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也处于中间位置。
如图4至图6所示,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向外侧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活动底板610的外侧就是第一活动底板610远离第二活动底板620的侧部,第二活动底板620的外侧就是第二活动底板620远离第一活动底板610的侧部。
当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从中间位置向第一活动底板610的外侧移动时,上转动轮521推动第一滑槽板710向第一活动底板610的外侧移动,同时,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从中间位置向第二活动底板620的外侧移动时,下转动轮522推动第二滑槽板720向第二活动底板620的外侧移动,使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向外侧分开时。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第一活动底板和第二活动底板向内侧靠拢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活动底板610的内侧就是第一活动底板610靠近第二活动底板620的侧部,第二活动底板620的内侧就是第二活动底板620靠近第一活动底板610的侧部。
当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从中间位置向第一活动底板610的内侧移动时,上转动轮521推动第一滑槽板710向第一活动底板610的内侧移动,同时,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从中间位置向第二活动底板620的内侧移动时,下转动轮522推动第二滑槽板720向第二活动底板620的内侧移动,使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向内侧靠拢。
如图4、图5、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的中部均设有至少两个板体固定槽630;第一滑槽板71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板体固定槽630相应的第一板体连接块712,第一板体连接块712上设有第一轴向通孔713;第二滑槽板72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板体固定槽630相应的第二板体连接块722,第二板体连接块722上设有第二轴向通孔723;第一板体连接块712的高度大于第二板体连接块722的高度;第一板体连接块712插入于第一活动底板610上的相应的板体固定槽630中,紧固件(图中未示)穿过相应的第一轴向通孔713,将第一滑槽板710与第一活动底板610固定连接;第二板体连接块722插入于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的相应的板体固定槽630中,紧固件穿过相应的第二轴向通孔723,将第二滑槽板720与第二活动底板62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底板610的板体固定槽630、第二活动底板620的板体固定槽630、第一板体连接块712和第二板体连接块722的数量均为三个;紧固件为螺钉和螺母,螺钉从第一轴向通孔713中穿出,螺钉的另一头通过螺母固定,螺钉从第二轴向通孔723中穿出,螺钉的另一头通过螺母固定。采用将第一板体连接块712插入于第一活动底板610上的相应的板体固定槽630中,将第二板体连接块722插入于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的相应的板体固定槽630中,是一种简单的插接结构,第一滑槽板710与第一活动底板610通过螺钉和固定连接,第二滑槽板720与第二活动底板6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是一种安装方便的连接结构。
电动拖把还包括四个滑动座800,滑动座800上设有与导轨300相应的座体通孔810,四个滑动座800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第一活动底板610上的两个滑动座800相对设置且处于第一滑槽板710的两侧;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的两个滑动座800相对设置且处于第二滑槽板720的两侧;四个滑动座800的座体通孔810分别套在导轨300上。在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分别安装两个滑动座800,导轨300穿入四个滑动座800的座体通孔810中,使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往复运动的运动轨迹能够限定在轨道的长度方向,使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的运动更稳定。
导轨300包括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第一轨道体310的中轴线与第二轨道体320的中轴线平行,第三轨道体330的中轴线与第四轨道体340的中轴线平行;第一轨道体310的中轴线与第三轨道体330的中轴线共线,第二轨道体320的中轴线与第四轨道体340的中轴线共线;第一轨道体310和第二轨道体320分别与第一活动底板610上的两个滑动座800相应,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分别与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的两个滑动座800相应。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的中轴线的方向就是导轨300的长度方向。
四个滑动座800分别套在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上,且四个滑动座800分别相对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滑动。第一轨道体310和第二轨道体320用于限定第一活动底板610的运动轨迹,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用于限定第二活动底板620的运动轨迹。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为独立结构,便于安装,且使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的运动互相不会干扰,使运动过程更平稳。
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减震套350。减震套350用于减小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施加给四个滑动座800和拖把头架体200的震动力,能够有效避免滑动座800和拖把头架体200之间碰擦所造成的损坏。
如图3和图4所示,拖把头架体200内设有四组轨道安装槽211,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分别放置于相应的轨道安装槽211中。四组轨道安装槽211用于限定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的位置。
拖把头架体200包括壳体210和固定设置于壳体210下方的架体底板220;电机组件400、偏心传动组件500、四个滑动座800、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第四轨道体340、第一滑槽板710和第二滑槽板720均处于壳体210内,拖把杆100与壳体210连接;
架体底板220上设有四个与四个滑动座800相应的连接通孔221,四个滑动座800的底部分别处于相应的连接通孔221中,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均处于架体底板220的下方。架体底板220上设置连接通孔221,便于四个滑动座800与相应的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固定连接。四组轨道安装槽211设置于壳体210底部,由于架体底板220固定设置于壳体210的下方,使四组安装槽与架体底板220形成四组空腔,四组空腔分别将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固定于其中。
如图2所示,电机组件400包括驱动电机410和减速机构420,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与减速机构420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构420的输出端与传动轴510连接;该减速机构420包括主动齿轮421和以及与主动齿轮421啮合的从动齿轮422,主动齿轮421的半径小于从动齿轮422的半径,主动齿轮421和从动齿轮422水平设置,驱动电机410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421连接,传动轴510与从动齿轮422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电动拖把还包括活动旋转支架900,活动旋转支架900固定设置于壳体210顶部,活动旋转支架900的顶端与拖把杆100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12所示,图1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电路控制板和驱动电机连接的框图。电动拖把还包括电路控制架910,电路控制架910与活动旋转支架900固定连接,电路控制架910内固定设置有电路控制板911,电路控制板911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410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5所示,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的底面上设有拖布,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带动拖布清洁地面,从而代替了繁重的人力劳动,大大提高了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安装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把杆(100);
拖把头架体(200);所述拖把杆(100)与所述拖把头架体(200)连接,所述拖把头架体(200)内部固定设置有导轨(300);
电机组件(400);固定于所述拖把头架体(200)内部;
偏心传动组件(500),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传动轴(510)、上转动轮(521)和下转动轮(522),所述传动轴(510)与所述电机组件(4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510)的中轴线、所述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和所述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中,所述传动轴(510)的中轴线处于所述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和所述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之间,且所述传动轴(510)的中轴线与所述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传动轴(510)的中轴线与所述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
第一活动底板(610)和第二活动底板(620),相对设置于所述拖把头架体(200)的下方,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均与所述拖把头架体(200)的所述导轨(300)活动连接,且均可沿所述导轨(300)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滑槽板(710),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610)固定连接;
第二滑槽板(720),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板(710)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活动底板(6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槽板(710)上设有第一传动通孔(711),所述第二滑槽板(720)上设有第二传动通孔(721);
所述偏心传动组件(500)依次穿入于所述第一传动通孔(711)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721)中,所述上转动轮(521)处于所述第一传动通孔(711)中,所述下转动轮(522)处于所述第二传动通孔(7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通孔(711)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721)均为腰形孔;
所述第一传动通孔(711)的宽度方向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721)的宽度方向均与所述导轨(30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传动通孔(711)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7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轨(300)的长度方向垂直;
所述上转动轮(521)和所述下转动轮(522)构成偏心轮(520),所述偏心轮(520)的长度为所述上转动轮(521)的中轴线与所述下转动轮(522)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上转动轮(521)的半径、以及所述下转动轮(522)的半径相加的和;
所述第一传动通孔(711)的宽度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721)的宽度小于所述偏心轮(520)的长度,所述第一传动通孔(711)的长度和所述第二传动通孔(721)的长度大于所述偏心轮(520)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底板(610)和所述第二活动底板(620)的中部均设有至少两个板体固定槽(630);所述第一滑槽板(71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板体固定槽(630)相应的第一板体连接块(712),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块(712)上设有第一轴向通孔(713);
所述第二滑槽板(72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板体固定槽(630)相应的第二板体连接块(722),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块(722)上设有第二轴向通孔(723);
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块(71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块(722)的高度;
所述第一板体连接块(712)插入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610)上的相应的所述板体固定槽(630)中,紧固件穿过相应的所述第一轴向通孔(713),将所述第一滑槽板(710)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6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块(722)插入于所述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的相应的所述板体固定槽(630)中,紧固件穿过相应的所述第二轴向通孔(723),将所述第二滑槽板(720)与所述第二活动底板(6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拖把还包括四个滑动座(800),所述滑动座(800)上设有与所述导轨(300)相应的座体通孔(810),四个所述滑动座(800)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底板(610)和所述第二活动底板(620)上;
所述第一活动底板(610)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800)相对设置且处于所述第一滑槽板(710)的两侧;
所述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800)相对设置且处于所述第二滑槽板(720)的两侧;
四个所述滑动座(800)的座体通孔(810)分别套在所述导轨(30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300)包括第一轨道体(310)、第二轨道体(320)、第三轨道体(330)和第四轨道体(340),所述第一轨道体(31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轨道体(32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三轨道体(33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轨道体(340)的中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轨道体(31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三轨道体(330)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二轨道体(32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四轨道体(340)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轨道体(310)和所述第二轨道体(320)分别与第一活动底板(610)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800)相应,所述第三轨道体(330)和所述第四轨道体(340)分别与第二活动底板(620)上的两个所述滑动座(800)相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体(310)、所述第二轨道体(320)、所述第三轨道体(330)和所述第四轨道体(340)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减震套(3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头架体(200)内设有四组轨道安装槽(211),所述第一轨道体(310)、所述第二轨道体(320)、所述第三轨道体(330)和所述第四轨道体(340)分别放置于相应的所述轨道安装槽(211)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
所述拖把头架体(200)包括壳体(210)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210)下方的架体底板(220);所述电机组件(400)、所述偏心传动组件(500)、四个所述滑动座(800)、所述第一轨道体(310)、所述第二轨道体(320)、所述第三轨道体(330)、所述第四轨道体(340)、所述第一滑槽板(710)和所述第二滑槽板(720)均处于所述壳体(210)内,所述拖把杆(100)与所述壳体(210)连接;
所述架体底板(220)上设有四个与所述四个滑动座(800)相应的连接通孔(221),所述四个滑动座(800)的底部分别处于相应的所述连接通孔(221)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400)包括驱动电机(410)和减速机构(420),所述驱动电机(410)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机构(4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机构(420)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510)连接。
CN201420456562.2U 2014-08-13 2014-08-13 电动拖把 Active CN204049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6562.2U CN204049549U (zh) 2014-08-13 2014-08-13 电动拖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6562.2U CN204049549U (zh) 2014-08-13 2014-08-13 电动拖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9549U true CN204049549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6562.2U Active CN204049549U (zh) 2014-08-13 2014-08-13 电动拖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4954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0194A (zh) * 2016-12-30 2017-04-26 浙江伟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扫地机
CN109363589A (zh) * 2018-12-27 2019-02-22 周建华 一种电动拖地机
CN111067437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家用模块化清扫机器人
CN112806923A (zh) * 2021-02-02 2021-05-18 罗洋 一种纺织加工车间用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80194A (zh) * 2016-12-30 2017-04-26 浙江伟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扫地机
CN111067437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家用模块化清扫机器人
CN109363589A (zh) * 2018-12-27 2019-02-22 周建华 一种电动拖地机
CN112806923A (zh) * 2021-02-02 2021-05-18 罗洋 一种纺织加工车间用清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49549U (zh) 电动拖把
CN205419439U (zh) 一种电梯轿厢地板清洁系统
CN103317927B (zh) 立体雕刻机
CN105167708A (zh) 智能双面擦玻璃机器人
CN203844236U (zh) 一种3D打印机z轴平台升降系统
CN205018967U (zh) 智能双面擦玻璃机器人
CN207087536U (zh) 一种机械打磨机
CN107435686B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机械滑轨
CN104343916A (zh) 一种二自由度并联机构
CN203545301U (zh) 手套生产用半自动布料机
CN103991822A (zh) 可精确定位的伸缩式轻型货叉
CN211586703U (zh) 一种生物医学检测操作台
CN110977944B (zh) 一种机器人的行走及转弯底座
CN210419145U (zh) 一种加工用的三维升降平台
CN202241285U (zh) 二自由度x型并联机构
CN203979792U (zh) 工字形二维移动平台
CN202828154U (zh) 跌落式装箱机的翻板机构
CN203820373U (zh) 举升机
CN213731777U (zh) 一种双线宽的曲面绘写机械手
CN205104135U (zh)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用的移动沙盘
CN203511112U (zh) 独立对刀型数控雕刻机龙门架总成
CN203992558U (zh) 一种龙门刨床
CN212972180U (zh) 一种用于工业设计的绘图工作台
CN204569326U (zh) 叉车旋转架
CN203081138U (zh) 数控机床联动双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