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36386U -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36386U
CN204036386U CN201420488985.2U CN201420488985U CN204036386U CN 204036386 U CN204036386 U CN 204036386U CN 201420488985 U CN201420488985 U CN 201420488985U CN 204036386 U CN204036386 U CN 204036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circle
piston
base portion
main part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889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引峰
李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889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36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36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36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用于组装O型圈与活塞,包括:底座部,具有O型圈储存腔;导向部,沿底座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主体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部中;拾取部,拾取部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上,以使拾取部底部吸附的活塞沿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O型圈储存腔位于预定的移动路径上,且O型圈储存腔的深度小于O型圈的直径。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十分简单,拾取部牢固地吸附活塞并在预定的路径中边移动边套设上O型圈,不容易蹭伤活塞,操作也非常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配件制造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活塞O型圈的夹具工作的过程如下,操作人员将LPA活塞及O型圈手工放置在夹具中,LPA活塞无法吸附在夹具上,需用力按压夹具的活塞固定部,使活塞固定部套住LPA活塞并将活塞托动至夹具另外一端,整个行进的路程呈阶梯状,完成整个组装过程共需多个步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缺点:操作人员手工放置活塞的位置不固定,夹具的活塞固定部套住活塞时容易蹭伤活塞;必须将组装好的活塞取出才能将夹具退回到初始位置;组装过程中动作复杂,操作不便,操作员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用于组装O型圈与活塞,包括:底座部,具有O型圈储存腔;导向部,沿底座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主体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部中;拾取部,拾取部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上,以使拾取部底部吸附的活塞沿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O型圈储存腔位于预定的移动路径上,且O型圈储存腔的深度小于O型圈的直径。
进一步地,底座部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底座部上邻近第二端的位置开设有承载盒盛放槽,底座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承载盒插入口,承载盒插入口与承载盒盛放槽相连通,主体部具有位于底座部的第一端且呈初始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位于底座部的第二端且对应于承载盒盛放槽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底座部为中空体,包括在底座部内部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和连接于两个内侧面之间的内底面,导向部具有:两个滑动槽,其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滑动槽分别开设于底座部内部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面上,主体部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滑动槽中。
进一步地,两个滑动槽平行设置,每个滑动槽具有依次连接的半围合分布的顶壁、侧壁和底壁,其中,顶壁和底壁相对设置,顶壁的一端和底壁的一端均与侧壁相连接,底壁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底座部的内部突伸,两个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的直径。
进一步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导向板,连接于主体部的一侧,导向板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滑动槽中,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孔;其中,拾取部具有位于导向孔上方的初始位置和伸入并位于导向孔下方的终止位置,且在位于终止位置时,拾取部位于底壁下方的底座部内。
进一步地,导向板上开设有O型圈插入口,当主体部位于第一位置时,O型圈插入口与O型圈储存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导向孔与拾取部同轴设置,拾取部包括:连接杆;吸杆,吸杆的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连接杆中,吸杆与连接杆、导向孔同轴设置;其中,连接杆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上,吸杆相对于底座部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地,连接杆和设置于连接杆内的吸杆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
进一步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内;支撑杆的该另一端与主体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以使支撑杆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上。
进一步地,主体部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支撑杆上突出地设置有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槽中以带动支撑杆沿主体部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滑动槽具有:导入口,敞开开设于底座部上的邻近第一端处;导出口,敞开开设于底座部上的邻近第二端处并且与承载盒插入口的位置相对应;其中,第一止挡部伸出第一导向槽,第一止挡部通过导入口进入滑动槽以止挡支撑杆继续向下移动以使拾取部位于终止位置,第一止挡部可沿滑动槽移动至导出口,第一止挡部通过导出口移出滑动槽以带动拾取部返回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连接杆上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导向槽,吸杆上突出地设置有第二止档部,第二止档部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槽中以带动吸杆沿连接杆的轴向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真空吸管,真空吸管设置于连接杆上并与吸杆相连通。
进一步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第三止挡部,邻近底座部的第二端设置并朝向底座部的内部的方向延伸以将主体部止挡在第二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用于组装O型圈与活塞。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包括底座部、导向部、主体部和拾取部。底座部具有O型圈储存腔,导向部沿底座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主体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部中,拾取部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上。其中,拾取部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上,以使拾取部底部吸附的活塞沿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O型圈储存腔位于预定的移动路径上,且O型圈储存腔的深度小于O型圈的直径。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十分简单,拾取部牢固地吸附活塞并在预定的路径中边移动边套设上O型圈,不容易蹭伤活塞,操作也非常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底座部;14、O型圈储存腔;20、导向部;30、主体部;40、拾取部;90、活塞;90a、承载盒;90b、O型圈;11、承载盒插入口;21、滑动槽;22、顶壁;23、侧壁;24、底壁;34、O型圈插入口;42、连接杆;43、吸杆;60、支撑杆;70、第二弹性部件;33、第一导向槽;61、第一止挡部;12、导入口;13、导出口;45、第二导向槽;44、第二止档部;46、真空吸管;50、第三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包括底座部10、导向部20、主体部30和拾取部40。
具体地,底座部10为中空体,其包括在底座部10内部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和连接于两内侧面之间的内底面。底座部10还具有O型圈储存腔14,O型圈放置于该O型圈储存腔14中,O型圈储存腔14的深度小于O型圈90b的直径,O型圈90b露出O型圈储存腔14。
导向部20沿底座部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主体部30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部20中,主体部30可以沿底座部10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
拾取部40的底端牢固地吸附活塞90,拾取部40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30上以使活塞90沿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由于O型圈储存腔14的深度小于O型圈90b的直径,使得O型圈储存腔14中储存的O型圈90b部分地突伸到移动路径中,这样,在活塞90移动过程中O型圈90b自然地套设到活塞90上。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十分简单,拾取部40牢固地吸附活塞90并在预定的路径中边移动边套设上O型圈90b,不容易蹭伤活塞90,操作也非常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部1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主体部3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初始的第一位置,主体部30位于底座部10的第一端,底座部10的远离主体部30的一端即邻近底座部10的第二端处,具有向下凹陷的承载盒盛放槽。与承载盒盛放槽对应的底座部10的侧壁上具有承载盒插入口11,承载盒插入口11与承载盒盛放槽相连通。在第二位置,主体部30从底座部10的第一端滑向第二端,将拾取部40推动至承载盒盛放槽的上方。
具体地,承载盒90a从承载盒插入口11进入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的底座部10内。由于拾取部40可以在主体部30上移动,因此拾取部40相对于底座部10的距离可调。O型圈储存腔14沿移动路径位于拾取部40和承载盒插入口11之间,这样,主体部30沿移动路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以完成装配任务。在主体部3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拾取部40上吸附的活塞90套上从O型圈储存腔14露出的O型圈90b,然后拾取部40吸附着套有O型圈90b的活塞90,并沿底座部10的由两个内侧面和该两个内侧面之间的内底面共同的限定的中间空间移动,本实施例中,底座部10可以为中空体。其中,承载盒盛放槽开设于底座部10第二端附近的内底面,该拾取部40移至承载盒盛放槽的上方,将套上O型圈90b的活塞90送至承载盒插入口11,由该承载盒插入口11插入承载盒盛放槽的承载盒90a内。
如图2所示,导向部20设置于底座部10的内部,结构稳定也便于更好地控制主体部30的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导向部20具有两个滑动槽21,两个滑动槽21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滑动槽21分别开设于底座部10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两个滑动槽21相向设置,主体部30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滑动槽21中。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个滑动槽21平行设置。主体部30在两个平行设置的滑动槽21中滑动,使得主体部30更稳定,不容易移动和倾覆。
如图1所示,每个滑动槽21具有依次连接的顶壁22、侧壁23和底壁24。其中,顶壁22和底壁24相对设置,顶壁22和底壁24的一端均与侧壁23相连接,从而顶壁22、侧壁23和底壁24呈半围合分布以形成开放的滑动槽21。底壁2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底座部10的内部突伸。两个底壁22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90的直径,在主体部3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拾取部40底端的真空吸头41位于两个底壁22的下方,吸附在拾取部40上的活塞90也在两个底壁22的下方。当拾取部40处于承载盒90a上方时,拾取部40要将活塞90放下,这个过程需要将拾取部40由下向上升起,而两个底壁22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塞90的直径而大于拾取部40的直径,因此拾取部40顺利升起,两个底壁22阻挡了活塞90的上升,活塞90就被迫脱离拾取部40,活塞90掉落在承载盒90a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导向板32。导向板32连接于主体部30的一侧,导向板32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滑动槽21中,导向板32上开设有导向孔31。导向孔31在主体部30处于第二位置时正对承载盒90a的上方,因此导向孔31具有导向和定位活塞90的作用。拾取部40在主体部30上往下移动时,可以带动活塞90进入导向孔31。其中,拾取部40具有位于导向孔31上方的初始位置和伸入并位于导向孔31下方的终止位置,且在该终止位置时,拾取部40位于底壁24下方的底座部10内。终止位置位于底壁24的下方的目的在于,两个底壁22可以阻挡活塞90的上升,活塞90就被迫脱离拾取部40,活塞90掉落在承载盒90a上。
如图4所示,导向板32上开设有O型圈插入口34,当主体部30位于初始的第一位置时,O型圈插入口34位于O型圈储存腔14的上方,O型圈插入口34与O型圈储存腔14相连通。O型圈90b通过O型圈插入口34准确地进入底座部10的内部的O型圈储存腔14中。在主体部3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拾取部40上吸附的活塞90套上从O型圈储存腔露出的O型圈90b,然后再移至第二位置,将套上O型圈90b的活塞90送至位于承载盒插入口11的承载盒90a内。
优选地,导向孔31与拾取部40同轴设置,便于吸附着活塞90的拾取部能够顺利且精准的进入导向孔31。
如图1和图2所示,拾取部40包括连接杆42和吸杆43。吸杆43的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连接杆42,吸杆43与连接杆42、导向孔31同轴设置。其中,连接杆42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30上以使吸杆43相对于底座部10的距离可调。
如图4所示,连接杆42和吸杆43位于连接杆42内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80以使吸杆43的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连接杆42中。第一弹性部件80可以为弹簧,当连接杆42往上升起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吸杆43也会恢复原始位置。也就是说,当连接杆42往上升起时第一弹性部件80不再被压缩,随第一弹性部件80被压缩时吸杆43伸进连接杆42的部分被弹出,吸杆43恢复最初的状态。当往下压拾取部40时,活塞90被吸杆43吸附后又抵紧的贴合在底座部10上,弹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刚性接触。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杆42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二导向槽45,吸杆43上突出地设置有第二止档部44,第二止档部44可沿连接杆42轴向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导向槽45中,以带动吸杆43相对于连接杆42沿轴向运动。第二导向槽45和第二止档部44以及第一弹性部件80的配合,便于控制吸杆43的移动量以及达到缓冲的目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支撑杆60,支撑杆60的一端与连接杆42的另一端相连接,支撑杆60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30中以带动连接杆42移动。
如图4所示,支撑杆60与主体部3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70以使支撑杆60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于主体部30上。
如图1所示,主体部30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3,支撑杆60上突出地设置有第一止挡部61,第一止挡部6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导向槽33中,以带动支撑杆60相对于主体部30沿轴向运动。这样,支撑杆60在第一导向槽33中的移动可以更为稳定,不容易产生晃动。
如图1和图3所示,滑动槽21具有导入口12和导出口13。导入口12靠近底座部10的第一端设置并开口朝上,初始状态下,主体部30位于第一位置,导入口12对应第一止挡部61的下方,第一止挡部61随支撑杆60下移时通过导入口12进入滑动槽21中。导出口13靠近承载盒插入口11设置并开口朝上,即导入口13靠近底座部10的第二端设置,主体部30位于第二位置时,支撑杆60上移时第一止挡部61随之上移,并可从导出口13移出滑动槽21。具体地,第一止挡部61伸出第一导向槽33,第一止挡部61通过导入口12进入滑动槽21以止挡支撑杆60继续向下移动,主体部30移动带动支撑杆60移动进而带动拾取部40位于终止位置,同时第一止挡部61可沿滑动槽21移动至导出口13。拾取部40在终止位置将活塞90放下后,第一止挡部61通过导出口13移出滑动槽21以带动拾取部40位于初始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真空吸管46,设置于连接杆42上并与吸杆43相连通。真空吸管46与吸杆43相连通,便于吸杆43顺利且牢固地吸附活塞90。
如图1所示,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第三止挡部50。第三止挡部50设置于底座部10的上表面并朝向底座部10的内部的方向延伸。第三止挡部50用于在主体部30沿滑动槽21滑动的过程中止档主体部30,以使活塞90位于插入承载盒插入口11中的承载盒90a的上方,同时也避免主体部30滑出滑动槽21。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部30相对于底座部10竖直设置,第二导向槽45和第一导向槽33也都相对于底座部10竖直设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同时操作简便。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十分简单,拾取部40牢固地吸附活塞90并沿预定的路径边移动边套设上O型圈90b,不容易蹭伤活塞90,操作也非常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用于组装O型圈(90b)与活塞(90),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部(10),具有O型圈储存腔(14); 
导向部(20),沿所述底座部(10)的长度方向设置; 
主体部(3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部(20)中; 
拾取部(40),所述拾取部(4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上,以使所述拾取部(40)底部吸附的所述活塞(90)沿预定的移动路径移动,所述O型圈储存腔(14)位于所述预定的移动路径上,且所述O型圈储存腔(14)的深度小于所述O型圈(90b)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10)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底座部(10)上邻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开设有承载盒盛放槽,所述底座部(10)的侧壁上开设有承载盒插入口(11),所述承载盒插入口(11)与所述承载盒盛放槽相连通,所述主体部(30)具有位于所述底座部(10)的第一端且呈初始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位于所述底座部(10)的第二端且对应于所述承载盒盛放槽的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10)为中空体,包括在所述底座部(10)内部相对的两个内侧面和连接于所述两个内侧面之间的内底面,所述导向部(20)具有: 
两个滑动槽(21),其开口相对设置,所述两个滑动槽(21)分别开设于所述底座部(10)内部相对设置的所述两个内侧面上,所述主体部(3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滑动槽(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动槽(21)平行设置,每个所述滑动槽(21)具有依次连接的半围合分布的顶壁(22)、侧壁(23)和底壁(24), 
其中,所述顶壁(22)和所述底壁(24)相对设置,所述顶壁(22)的一端和所述底壁(24)的一端均与所述侧壁(23)相连接,所述底壁(2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所述底座部(10)的内部突伸,所述两个底壁(2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活塞(90)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 
导向板(32),连接于所述主体部(30)的一侧,所述导向板(3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两个滑动槽(21)中,所述导向板(32)上开设有导向孔(31); 
其中,所述拾取部(40)具有位于所述导向孔(31)上方的初始位置和伸入并位于所述导向孔(31)下方的终止位置,且在位于所述终止位置时,所述拾取部(40)位于所述底壁(24)下方的所述底座部(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32)上开设有O型圈插入口(34),当所述主体部(3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O型圈插入口(34)与所述O型圈储存腔(1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31)与所述拾取部(40)同轴设置,所述拾取部(40)包括: 
连接杆(42); 
吸杆(43),所述吸杆(43)的一端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2)中,所述吸杆(43)与所述连接杆(42)、所述导向孔(31)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连接杆(4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上,所述吸杆(43)相对于所述底座部(10)的距离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2)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2)内的所述吸杆(43)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80)。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 
支撑杆(60),所述支撑杆(6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2)相连接,所述支撑杆(60)的另一端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内;所述支撑杆(60)的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3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70)以使所述支撑杆(6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0)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3),所述支撑杆(60)上突出地设置有第一止挡部(61),所述第一止挡部(6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3)中以带动所述支撑杆(60)沿所述主体部(30)的轴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21)具有: 
导入口(12),敞开开设于所述底座部(10)上的邻近所述第一端处; 
导出口(13),敞开开设于底座部(10)上的邻近所述第二端处并且与所述承载盒插入口(11)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61)伸出所述第一导向槽(33),所述第一止挡部(61)通过所述导入口(12)进入所述滑动槽(21)以止挡所述支撑杆(60)继续向下移动以使所述拾取部(40)位于所述终止位置,所述第一止挡部(61)可沿所述滑动槽(21)移动至所述导出口(13),所述第一止挡部(61)通过所述导出口(13)移出所述滑动槽(21)以带动所述拾取部(40)返回所述初始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2)上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导向槽(45),所述吸杆(43)上突出地设置有第二止档部(44),所述第二止档部(44)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45)中以带动所述吸杆(43)沿所述连接杆(42)的轴向 方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7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真空吸管(46),所述真空吸管(46)设置于所述连接杆(42)上并与所述吸杆(43)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2的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还包括: 
第三止挡部(50),邻近所述底座部(10)的第二端设置并朝向所述底座部(10)的内部的方向延伸以将所述主体部(30)止挡在所述第二位置。 
CN201420488985.2U 2014-08-27 2014-08-27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Active CN204036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8985.2U CN204036386U (zh) 2014-08-27 2014-08-27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8985.2U CN204036386U (zh) 2014-08-27 2014-08-27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36386U true CN204036386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7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8985.2U Active CN204036386U (zh) 2014-08-27 2014-08-27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363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75623A (zh) * 2017-04-19 2017-09-19 常州市盛士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在工件内孔壁面上的环形槽中装配o型圈的装置
CN107520802A (zh) * 2016-06-20 2017-12-29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一种真空管o型圈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0802A (zh) * 2016-06-20 2017-12-29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一种真空管o型圈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CN107520802B (zh) * 2016-06-20 2019-04-26 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一种真空管o型圈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
CN107175623A (zh) * 2017-04-19 2017-09-19 常州市盛士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在工件内孔壁面上的环形槽中装配o型圈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2861B (zh) 全自动套袋机
CN103286558B (zh) 一种夹子组装机
CN204036386U (zh) 活塞o型圈组装装置
CN106629155A (zh) 一种带顶出结构的吸盘装置
CN104215025B (zh) 一种冰箱门体用活动储物盒
CN107082275A (zh) 一种贴泡棉设备
CN110141046A (zh) 一种图书馆用具有夹紧功能的书架
KR102201339B1 (ko) 종이상자 제조 시스템
CN203526921U (zh) 一种装配长尾夹的气动自动装置
CN203610952U (zh) 一种贴合组装机构
CN206750201U (zh) 一种订书钉包装机
CN208601465U (zh) 一种用于新型机械制造的组装台
CN204021271U (zh) 一种插片机
CN206822218U (zh) 一种粉笔盒
CN206445463U (zh) 吸头可调装置
CN206232170U (zh) 一种带顶出结构的吸盘装置
CN207292811U (zh) 一种内区分方式茶叶包装盒
CN206325578U (zh) 一种组合式填料杯
CN206230442U (zh) 打火机点火器安装设备
CN211400491U (zh) 伸缩挡板及冰箱
CN202374673U (zh) 一种小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CN204632851U (zh) 一种电池锌筒或碳芯装入装置
CN211353620U (zh) 一种蚯蚓封装系统
CN107510359A (zh) 微压锅及其锅盖压接机构
CN204368514U (zh) 一种瓷砖包装纸板逆向吸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