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7149U -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7149U
CN204027149U CN201420381336.2U CN201420381336U CN204027149U CN 204027149 U CN204027149 U CN 204027149U CN 201420381336 U CN201420381336 U CN 201420381336U CN 204027149 U CN204027149 U CN 204027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
fin
defrost
freezer
arr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13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813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7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7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71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包括排管和翅片,翅片一端固定在排管外表面,在翅片的自由端设置开口,在开口部设置用于将翅片两侧外表面生成的霜层或者冰层相互隔离的绝热体。其中的排管可以是由单独的第一排管组成的单管式结构,也可以是由第一排管和第二排管组成的双管式结构;其中的翅片包括上翅片和下翅片。当化霜除冰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与翅片两侧外表面分别粘接的霜层或者冰层首先受热融化而自动脱离粘接状态,脱离后的冰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很容易脱离翅片,完全不需要采用传统的扫霜、热氨(氟)冲霜或者电加热融霜方式来化霜除冰,极大地减少了化霜水的产生,具有节能降耗、实施成本低等突出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库排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库制冷系统一般采用翅片式冷风机方式或者排管方式进行换热制冷,其中的排管方式又分为钢排管方式和翅片式铝排管方式。采用翅片式冷风机方式制冷,存在风机噪声大、食品干耗大、风机耗电功率大等缺陷。如果采用钢排管方式制冷,则需要现场制作蒸发排管,由于排管重量太重,施工难度比较大。所以,现在经常使用翅片式铝排管方式。
无论是钢排管方式制冷,还是翅片式铝排管方式制冷,在制冷状态下,翅片两侧表面上所凝结的霜或者冰很容易成为一个整体覆盖在翅片上,如果不定期清除这些霜层或者冰层,将降低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增加其能源消耗;而且,在化霜除冰时,对融霜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补救处理措施,融霜水也会打湿库存冻品等,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具体而言:对于钢排管方式制冷,由于其化霜除冰是采用扫霜或者热氨(氟)冲霜方式,其中的扫霜方式不容易将排管外面结的冰层清除干净,而热氨(氟)冲霜方式是从排管表面即冰层内部开始熔化,依靠人工敲碎冰层,故施工难度也大,且需要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互换,因此,导致压缩机的工作状况不容易稳定和控制。
对于常见的翅片式铝排管方式制冷,其虽然可以克服钢排管方式所存在的诸如需要现场制作蒸发排管、重量太重等缺陷,但其化霜除冰是采用扫霜、热氨(氟)冲霜和电加热融霜方式。对于扫霜、热氨(氟)冲霜方式,存在着与钢排管方式制冷同样的问题;对于电加热融霜方式,因为需要融化所有的冰块,因此,存在耗电大、电加热线的故障率增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降低对排管制冷系统进行化霜除冰的施工难度,而且实施成本低廉,化霜除冰时所产生的化霜水更少。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包括排管和翅片,所述翅片一端固定在排管外表面,所述翅片的自由端设置开口,在开口部设置用于将所述翅片两侧外表面生成的霜层或者冰层相互隔离的绝热体。
优选地,所述的排管为单独的第一排管,在所述第一排管的外表面上设置与第一排管连接的上翅片和下翅片,所述的上翅片和下翅片的自由端均设置开口,并且在所述上翅片、下翅片的开口部分别设置上绝热体、下绝热体。
优选地,所述的排管分为第一排管和第二排管,所述第一排管与第二排管通过连接筋相互连接,在所述第一排管外表面设置与第一排管连接的下翅片,在所述第二排管外表面设置与第二排管连接的上翅片,所述的上翅片和下翅片的自由端均设置开口,并且在所述上翅片、下翅片的开口部分别设置上绝热体、下绝热体。
优选地,所述的上翅片和下翅片分别设置一个,且上翅片与下翅片呈“I”字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上翅片设置一个,所述的下翅片设置两个,且上翅片与下翅片呈“人”字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下翅片是以上翅片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上翅片两侧。
优选地,所述上翅片和下翅片自由端的开口为U形或者V形切口。
优选地,所述的排管和翅片均采用铝型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排管是多边形管或者圆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翅片自由端开口处的绝热体,可以使得该绝热体所在的翅片的两侧外表面上凝结的霜层或者冰层相互隔离,而不再形成一个整体状态的霜层或者冰层。由于翅片上的霜层或者冰层被绝热体隔离,当进行化霜除冰操作时,从排管通入热的流体介质,因翅片本身温度升高后,与翅片两侧外表面分别粘接的霜层或者冰层首先受热融化而自动脱离粘接状态,脱离粘接状态的冰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很容易脱离翅片,完全不需要采用传统的扫霜、热氨(氟)冲霜或者电加热融霜方式来化霜除冰。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极大地减少化霜除冰操作所产生的化霜水,大幅度降低化霜除冰时的电能消耗,也不需要依靠人工敲碎冰层,极大地降低了对排管制冷系统进行化霜除冰的施工难度,而且实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的构造图(单管式I字形)。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的构造图(单管式人字形)。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的构造图(双管式I字形)。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的构造图(双管式人字形)。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上翅片,2-上绝热体,3-第一排管,4-下翅片,5-下绝热体,6-第二排管,7-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在单独的第一排管3的外表面上设置与第一排管3连接的上翅片1和下翅片4,所述上翅片1和下翅片4分别设置一个,且上翅片1与下翅片4呈“I”字形分布。在上翅片1和下翅片4的自由端均设置一个U形开口,在上翅片1末端的U形开口部设置用于将上翅片1两侧外表面生成的霜层或者冰层相互隔离的上绝热体2,在下翅片4末端的U形开口部设置用于将下翅片4两侧外表面生成的霜层或者冰层相互隔离的下绝热体5。所述的上绝热体2、下绝热体5可以选用塑料管套接在上翅片1、下翅片4的开口部,也可以选用玻璃胶嵌入上翅片1、下翅片4的开口部。根据冷库排管装置的使用场合和安装空间的不同,其中的上翅片1的长度可以缩短至0毫米。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在单独的第一排管3的外表面上设置与第一排管3连接的一个上翅片1和两个下翅片4,其中的上翅片1与下翅片4呈“人”字形分布,在上翅片1末端设置一个U形开口,在两个下翅片4末端分别设置一个V形开口,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特别地,所述的两个下翅片4以上翅片1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上翅片1两侧,这样可以使得两个下翅片4表面的霜层或者冰层受热速度大致相同,更加有利于脱离粘接状态的霜层或者冰层同时与所在的下翅片4分离,进而使第一排管3两侧受力大致相同,提高化霜除冰效率。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中的排管分为第一排管3和第二排管6,所述第一排管3与第二排管6通过连接筋7相互连接,在所述第一排管3外表面设置与第一排管3连接的下翅片4,在所述第二排管6外表面设置与第二排管6连接的上翅片1,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中的排管分为第一排管3和第二排管6,所述第一排管3与第二排管6通过连接筋7相互连接,在所述第一排管3外表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排管3连接的下翅片4,在所述第二排管6外表面设置一个与第二排管6连接的上翅片1,其余结构同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中的第一排管3、上翅片1(包含开口)、下翅片4(包含开口)可以采用铝型材通过模具挤压一体化成型;上述实施例3、实施例4中的第一排管3、第二排管6、连接筋7、上翅片1(包含开口)和下翅片4(包含开口)也可以采用铝型材通过模具挤压一体化成型;根据实际需要,利用不同的模具可以将第一排管3、第二排管6加工成多边形管或者圆形管,所述的多边形管是指第一排管3、第二排管6的横截面形状是多边形,最常用的是圆形管。由于采用铝型材加工,挤压成型容易,制作工艺简单,实施成本也比较低,特别适宜于工厂化生产;同时,铝型材制品的重量较轻,长途运输也方便,在安装使用时,吊装很方便。这样既能提高排管装置的生产效率和安装作业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排管装置整体的力学性能。
在冷库制冷系统中,通常将本实用新型的铝型材排管采用“S”形方式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制冷时,从第一排管3通入制冷剂,低压制冷剂蒸发形成制冷降温,因第一排管3本身温度降低而在上翅片1、下翅片4的两侧外表面生成霜层或者冻结冰块层,但由于上绝热体2、下绝热体5的隔离作用,使得上翅片1、下翅片4两侧外表面上形成的冰层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套在上翅片1、下翅片4的整个外表面。在需要化霜除冰时,需要停止向第一排管3中通入制冷剂。对于实施例1、实施例2,由于其中只有单独的第一排管3,因此,可以直接向第一排管3中通入温度高于10℃的防冻液,防冻液的热量使得第一排管3自身温度升高,并传递给与之连接的上翅片1、下翅片4,使得原来粘接在上翅片1、第一排管3、下翅片4表面的冰层受热融化,由于上绝热体2、下绝热体5的隔离作用,上翅片1、下翅片4的两侧外表面上粘接的冰层分别与上翅片1、下翅片4的两侧外表面相互剥离,剥离后的冰块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由于从单个的上翅片1、下翅片4的两侧外表面剥离下来的冰块仅仅带有少量的化霜水,这样就不会打湿库存的冻品。
但是,对于实施例3、实施例4,由于其中包含第一排管3、第二排管6,在需要化霜除冰时,可以在第二排管6中通入温度高于10℃的防冻液,防冻液的热量使得第二排管6自身温度升高,并由第二排管6传递给与之连接的上翅片1,同时沿着连接筋7传递给第一排管3,再由第一排管3传递给与之连接的下翅片4。因此,原来粘接在上翅片1、下翅片4的两侧外表面上的冰层分别与上翅片1、下翅片4的两侧外表面相互剥离,剥离后的冰块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向地面。由于从单个的上翅片1、下翅片4的两侧外表面剥离下来的冰块仅仅带有少量的化霜水,这样就不会打湿库存的冻品。同时,采用第一排管3、第二排管6可以将制冷系统与化霜除冰系统相互独立起来,由于采用压缩机热泵工作方式或者电加热除霜方式进行化霜除冰,一般需要20千瓦-40千瓦,而防冻液的供液泵一般只有1千瓦,而且还可以利用制冷系统工作时压缩机的排气高温来加热防冻液,因此这种双排管结构可以大幅度地节约电能。
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由于上翅片1、下翅片4呈“I”字形分布,且上翅片1、下翅片4末端设置U形开口,因此,与上翅片1、下翅片4表面分离的冰块在重力作用下很容易脱离上翅片1、下翅片4。当然,设置在上翅片1、下翅片4末端的开口也可以采用V形开口,与U形开口相比,V形开口对冰块的阻碍影响更小,因此,V形开口更加有利于冰块的滑落。而在实施例2、实施例4中,由向外延伸的上翅片1、下翅片4共同组成“人”字形结构,上翅片1末端是U形开口,也可以采用V形切口,这样更有利于冰块的滑落。由于两个下翅片4不是竖直向下,而是形成了一个夹角,为了便于下翅片4外表面上的冰块不受下翅片4末端开口部的阻碍而顺利地脱离下翅片4,下翅片4末端可以设置U形开口,但最好是设置V形开口。
通过本实用新型制作的蒸发器仍然属于排管方式换热制冷,由于没有风机,因此比传统的冷风方式制冷更加节能降耗。因为传统的冷风机的风扇功率一般是压缩机制冷量的12%-15%左右,风机产生的热量全靠制冷量来冲消,而由本实用新型构成的蒸发器没有风机,因此,使得蒸发器的制冷量相当于提高了12%-15%,大幅度节约了制冷时的电能消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冷凝器,加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再加上低噪声压缩机和低噪声水泵,或者对压缩机、水泵采取隔离方式,还能实现整个制冷系统的静音工作;另外,由于不需要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与冷凝器互换,因此,可以避免将制冷压缩机作为热泵工作时的不稳定和不易控制状态,从而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化霜除冰过程中,由于是通过防冻液提供的热量进行化霜除冰,只需要使排管、翅片表面的冰块脱离即可,而不需要融化全部冰块,且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均不影响冰块的滑落。因此,既不需要采用传统的扫霜、热氨(氟)冲霜或者电加热融霜方式进行除冰,实施成本低,也不需要依靠人工敲碎冰层,可以极大地减少化霜除冰操作所产生的化霜水,而且化霜除冰操作方便、容易,极大地降低了对排管制冷系统进行化霜除冰的施工难度,大大提高了化霜除冰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包括排管和翅片,所述翅片一端固定在排管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自由端设置开口,在开口部设置用于将所述翅片两侧外表面生成的霜层或者冰层相互隔离的绝热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管为单独的第一排管(3),在所述第一排管(3)的外表面上设置与第一排管(3)连接的上翅片(1)和下翅片(4),所述的上翅片(1)和下翅片(4)的自由端均设置开口,并且在所述上翅片(1)、下翅片(4)的开口部分别设置上绝热体(2)、下绝热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管分为第一排管(3)和第二排管(6),所述第一排管(3)与第二排管(6)通过连接筋(7)相互连接,在所述第一排管(3)外表面设置与第一排管(3)连接的下翅片(4),在所述第二排管(6)外表面设置与第二排管(6)连接的上翅片(1),所述的上翅片(1)和下翅片(4)的自由端均设置开口,并且在所述上翅片(1)、下翅片(4)的开口部分别设置上绝热体(2)、下绝热体(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翅片(1)和下翅片(4)分别设置一个,且上翅片(1)与下翅片(4)呈“I”字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翅片(1)设置一个,所述的下翅片(4)设置两个,且上翅片(1)与下翅片(4)呈“人”字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下翅片(4)是以上翅片(1)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上翅片(1)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翅片(1)和下翅片(4)自由端的开口为U形或者V形切口。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管和翅片均采用铝型材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管是多边形管或者圆形管。
CN201420381336.2U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7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1336.2U CN204027149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1336.2U CN204027149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7149U true CN204027149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133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7149U (zh) 2014-07-11 2014-07-11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71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1129A (zh) * 2015-11-20 2016-01-13 苏州汉克山姆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除冰霜的冷却排管
CN108386714A (zh) * 2018-01-23 2018-08-10 北京东方通捷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液态天然气输出管道的除冰装置
CN114427777A (zh) * 2022-01-14 2022-05-03 凌忠平 可适应不同管距的冷库排管除霜除冰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1129A (zh) * 2015-11-20 2016-01-13 苏州汉克山姆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除冰霜的冷却排管
CN108386714A (zh) * 2018-01-23 2018-08-10 北京东方通捷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液态天然气输出管道的除冰装置
CN114427777A (zh) * 2022-01-14 2022-05-03 凌忠平 可适应不同管距的冷库排管除霜除冰机
CN114427777B (zh) * 2022-01-14 2023-09-01 延长县沃康果业有限责任公司 可适应不同管距的冷库排管除霜除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1564U (zh) 一种翅片蒸发器
CN204027149U (zh) 一种冷库排管化霜除冰结构
CN105571220A (zh) 一种风冷热泵除霜防冻液再生方法
CN205919602U (zh) 一种用于冰箱翅片蒸发器的除霜装置及冰箱
CN108548442A (zh) 仿生金属-相变材料复合储冷块
CN205079528U (zh) 一种冰箱除冰除霜刮铲
CN208653047U (zh) 一种低温型热泵排水装置
CN203533967U (zh) 应用双向过冷段的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4359251A (zh) 蒸发器及冷风机
CN204285918U (zh) 一种蒸发器增效防结霜装置
CN100572988C (zh) 电热化霜蒸发器
CN207991354U (zh) 一种冷库排管及冷库蒸发器
CN204227981U (zh) 一种换热器翅片及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N102840723A (zh) 冷却排管防结冰装置
CN204187896U (zh) 蒸发器及冷风机
CN207335245U (zh) 一种风冷热泵除霜防冻液再生装置
CN104501332A (zh) 一种地下热交换器
CN208251066U (zh) 热管式冷库地坪防冻膨装置
CN208653043U (zh) 一种冷库用高效冷风机
CN202403455U (zh) 热气融霜节能冷风机
CN208653048U (zh) 一种冷库冷风机专用保温加热接水盘
CN208012999U (zh) 冷热冲击试验箱的排水口防结冰装置
CN206890930U (zh) 安全可靠自除冰空气源热泵用蒸发器
CN206439959U (zh) 一种设置外翅片盘管的蓄冰装置
CN204115346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