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3067U - 纺织机械 - Google Patents

纺织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3067U
CN204023067U CN201420306823.2U CN201420306823U CN204023067U CN 204023067 U CN204023067 U CN 204023067U CN 201420306823 U CN201420306823 U CN 201420306823U CN 204023067 U CN204023067 U CN 204023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arts
optic communication
textile machine
mov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068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井政人
冈正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3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30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机械,其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单元(3)、沿多个单元(3)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的移动体(110)、分别设置于各个多个单元(3)上的单元侧光通信部(63)、设置于移动体(110)并与单元侧光通信部(63)进行光无线通信的移动体侧光通信部(113)、以及在形成于单元侧光通信部(63)与移动体侧光通信部(113)之间的光无线通信空间中的通信方向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光通信路而设置的光通信路确保部件(200),光通信路确保部件(200)形成为在通信方向延伸的形状。

Description

纺织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在固定体(例如纺纱单元)与移动体(例如接头台车)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时防止飞花等异物阻碍通信的纺织机械。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生成纱线的纺纱机,公知有如日本特开2013-67898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的具备多个纺纱单元和沿多个纺纱单元的并列设置方向行进的接头台车的纺纱机。接头台车在纺纱单元中纱线产生断开的情况下,一直行进到纱线产生断开的纺纱单元来将断开的纱线进行接头。
多个纺纱单元和接头台车,为了把握接头台车的现在位置、接头的时机等信息而在多个纺纱单元上分别设置受光部,而在接头台车设置投射部来进行光无线通信。
然而,在生成纱线的过程中产生飞花(纤维屑),而该飞花在纺纱单元的受光部的前方堆积,存在阻碍通信的情况。作为其对策而设置吹走飞花的气管或者进行手工维护等,但设置气管导致成本增加,另外,频繁的维护会增加劳力和时间并且导致机械运转效率降低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在多个单元与移动体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时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异物阻碍通信的纺织机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纺织机械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单元、至少一个沿上述多个单元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的移动体、分别设置于各个上述多个单元上单元侧光通信部、设置于上述移动体并与上述单元侧光通信部进行光无线通信的移动体侧光通信部、以及在形成于上述单元侧光通信部与上述移动体侧光通信部之间的光无线通信空间中的通信方向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光通信路而设置的光通信路确保部件,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形成为在上述通信方向延伸的形状(结构1)。这里,上述通信方向是指在上述移动体处于与一个单元对置的规定的位置时形成于移动体侧光通信部与一个单元侧光通信部之间的通信方向。另外,上述移动体与一个单元对置的规定的位置不限定于在正前方对置的位置,只要是能够在移动体侧光通信部与一个单元侧光通信部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的位置即可。
此外,在上述结构1中,优选为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安装于上述多个单元的至少任意一个(结构2)。在上述结构1中,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可以安装于上述移动体(结构9)。
另外,在上述结构2中,优选为上述多个单元分别在上述光无线通信空间的上述通信方向中途部具备载置面,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载置于上述载置面上,且具有与上述载置面一起形成将周围围起的空间的壁面(结构3)。
并且,优选为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上述壁面由上壁以及左右侧壁构成(结构4)。或者优选为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上述壁面形成为,相对于上述通信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山形(结构5)。或者优选为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上述壁面形成为,相对于上述通信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圆弧形(结构6)。
另外,在上述结构2中,优选为上述多个单元分别在上述光无线通信空间的上述通信方向中途部具备载置面,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是载置于上述载置面上且具有透光性的实心部件(结构7)。
另外,优选为上述多个单元分别具备:供上述单元侧光通信部安装的控制基板、和设置于上述光无线通信空间的上述通信方向中途部且形成有上述光无线通信用的通信孔的隔壁,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一端部插入上述通信孔(结构8)。
另外,优选为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设置于上述光无线通信空间中的异物堆积的区域(结构10)。
另外,优选为上述多个单元分别是生成纱线的纺纱单元,上述移动体是进行接头作业的接头台车(结构11)。并且,优选为上述纺纱单元具备牵伸纤维束的牵伸部,上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设置于比上述牵伸部更靠下方(结构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纺织机械,在单元侧光通信部与移动体侧光通信部之间,为了确保光通信路而设置有形成为在通信方向延伸的形状的光通信路确保部件,所以在多个单元与移动体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异物阻碍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整体的示意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主要部位的示意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隧道部件以及其设置方式和光无线通信的样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隧道部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隧道部件以及其设置方式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隧道部件的图,是图5的X-X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隧道部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隧道部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实心部件以及其设置方式和光无线通信的样子的示意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实心部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实心部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实心部件和光无线通信的样子的示意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实心部件的示意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的实心部件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纺织机械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应该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确定,不能由这些实施方式的记载进行限定性解释。
[第一实施方式]<整体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纺织机械即纺纱机1具备机座2、多个纺纱单元(单元)3、接头台车(移动体)110、落纱台车(移动体)120、驱动箱(第一端部框架)130、以及风机箱(第二端部框架)140。
纺纱单元3拉伸粗纱条(纤维束)并对拉伸的纤维束进行搓捻而生成纺纱纱线(简称“纱线”)Y,将生成的纺纱纱线Y卷绕于线轴B而制作卷装P。纺纱单元3之后详述。
接头台车110构成为能够沿着在纺纱单元3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配置的第一导轨R1而在相比纺纱单元3的纱线道(纱线的行进路径)的后方行进。接头台车110在一个纺纱单元3中纱线Y产生断开的情况下,一直行进到纱线Y产生断开的纺纱单元3,对断开的纱线Y进行接头。接头台车110之后详述。
落纱台车120构成为能够沿着在纺纱单元3的并列设置方向延伸配置的第二导轨R2而在相比纺纱单元3的纱线道的前方行进。落纱台车120在利用一个纺纱单元3使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一直行进到卷装P成为满卷的纺纱单元3,并将卷装P落纱。然后,在空的线轴B形成包头纱卷绕,将该线轴B放置于摇架41(参照图2)之后开始卷绕。落纱的卷装P自动向机座2前面的卷装输送机排出。
驱动箱130设置于机座2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部。在驱动箱130内设置有对于各纺纱单元3共用的驱动源(例如用于往复驱动后述的横动装置42的驱动源)等。另外,在驱动箱130内设置有集中管理各纺纱单元3、接头台车110以及落纱台车120的集中控制装置(省略图示)。集中控制装置例如在一个纺纱单元3产生纱线Y的断开的情况下,控制该纺纱单元3使卷装P的制作中断。而且,集中控制装置在控制接头台车110进行接头作业后,控制纺纱单元3再次开始卷装P的制作。
风机箱140设置于机座2的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部。在风机箱140内收纳有产生向各纺纱单元3、接头台车110等供给的空气的空气供给部等。
以下,对纺纱单元3的各构成要素详细进行说明。
<纺纱单元>
如图2所示,纺纱单元3从纱线道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主要具备牵伸部10、纺纱部20、纱线存积部30、以及卷绕部40。
牵伸部10设置于机座2的上端附近并且从纱线道上游侧按顺序具备后罗拉对11、第三罗拉对12、中间罗拉对13以及前罗拉对14。牵伸部10利用该4组罗拉对11~14对从省略图示的粗纱条供给部供给的粗纱条进行拉伸而形成纤维束。
纺纱部20由利用旋转气流对纤维束进行搓捻来生成纱线Y的空气纺纱装置21构成。空气纺纱装置21的详细说明和图示省略,其具备纤维引导部、旋转流产生喷嘴以及中空导轴体,将生成的纱线Y向空气纺纱装置21的外部引导。
在纺纱部20的下游侧设置有纱线监视装置50。在纺纱部20纺纱得到的纱线Y在被纱线存积部30卷绕前通过纱线监视装置50。纱线监视装置50构成为对行进的纱线Y的粗细等进行监视。此外,纱线监视装置50也可以构成为将纱线Y所含的异物检测为纱线缺陷。
在纱线监视装置50的附近可以设置有用于在检测纱线缺陷时立即切断纱线的刀具(省略图示)。也可以不设置刀具,停止向纺纱部20供给空气来中断纱线Y的生成(纺纱),由此切断纱线Y。
纱线存积部30主要具备能够在其外周面卷绕一定量纱线Y并存积而构成的纱线存积罗拉31、驱动纱线存积罗拉31旋转的电动马达(省略图示)、在纱线存积罗拉31的稍稍上游侧设置的上游侧引导件32、以及在纱线存积罗拉31的稍稍下游侧设置的下游侧引导33件。纱线存积部30发挥如下功能:对纱线Y施加规定张力而从空气纺纱装置21拉出的功能、在接头台车110进行接头时等使从空气纺纱装置21送出的纱线Y滞留而防止纱线Y松动的功能、以及调整张力以使卷绕部40侧的张力变动不传递到纺纱部20侧的功能。
在纱线存积部30的正面侧设置有前面板60。前面板60沿纱线道倾斜地设置。即,如图3所示,前面板60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如图2所示,面板60是将与纱线存积罗拉31对置的部分切去,从而能够从纺纱单元3的正面侧观察到纱线存积罗拉31而形成的。此外,图1中省略了前面板60的图示。另外,在前面板60的比上述切去部分更靠上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以贯通该开口部的方式设置上述的纱线监视装置50。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前面板60的表面设置有按照单元来显示纺纱单元2的运转状况的显示器61。另外,如图3所示,在前面板60的背面安装有用于控制显示器61的显示器用控制基板(前面板从属基板)62。而且,在该控制基板62上安装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单元侧光通信部的受光元件63。受光元件63接受从后述的投射元件113投射的光。受光元件63由光电IC构成。但是,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在前面板60的背面侧,以遮挡受光元件63的前方(与投射元件113相对的一侧,这里为机座2背面侧)的方式设置有隔壁64,并且在受光元件63的前方且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各种部件的载置面65。在隔壁64形成有光无线通信用的通信孔64a。这里,可以说隔壁64和载置面65设置于在受光元件63与投射元件113之间形成的光无线通信空间的通信方向中途部。前面板60的背面侧的结构之后详述。
如图2所示,在纱线存积部30的下游侧设置有上蜡装置70。上蜡装置70对从纱线存积部30向卷绕部40行进的纱线Y进行涂蜡。
卷绕部40主要具备摇架41、卷绕鼓(省略图示)、横动装置42。摇架41将用于卷绕纱线Y的线轴B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能够装卸。卷绕鼓以能够与线轴B的外周面或者卷绕纱线Y而形成的卷装P的外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横动装置42具备能够与纱线Y卡合的横动引导件。
卷绕部40利用省略图示的驱动机构使横动引导件往复移动并且利用省略图示的电动马达驱动卷绕鼓,从而使与卷绕鼓接触的卷装P从动旋转,使纱线Y横动并且将纱线Y卷绕于卷装P。此外,横动引导件通过在多个纺纱单元3中共享的轴43,在多个纺纱单元3中被共同驱动。
<接头台车>
接头台车110主要具备拼接器(接头装置)111、吸管(省略图示)、吸入口(省略图示)、接头台车控制部(省略图示)。接头台车110当在某个纺纱单元3中产生断纱、剪纱等纱线Y的断开状态,则沿第一导轨R1一直行进到该纺纱单元3并停止。第一导轨R1铺设于比纱线Y的纱线道更靠机座2背面侧。
拼接器111是当纱线Y在纺纱部20侧和卷绕部40侧成为断开状态时,利用旋转空气流对纺纱部20侧的纱线端和卷绕部40侧的纱线端进行接头的装置。此外,也可以代替拼接器111而具备机械式的打结器等作为接头装置。
吸管一边以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转动一边吸入并捕捉从纺纱部20送出的纱线端,从而向拼接器111引导。吸入口一边以轴为中心上下方向转动一边从被卷绕部40支承的卷装P吸引并捕捉纱线端从而向拼接器111引导。拼接器111对被这样引导的纱线端彼此进行接头。
在接头台车110安装有投射元件(移动体侧光通信部)113,该投射元件113向被安装于前面板60背面的控制基板62的受光元件63投射光。利用该受光元件63和投射元件113进行光无线通信,从而在纺纱单元3与接头台车110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投射元件113由红外发光二极管(LED)构成。但是,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在接头台车110上与受光元件63对置的适当位置设置有凹陷115,投射元件113设置于该凹陷115内。如图3所示,凹陷115被罩116、117覆盖。罩116、117中的与连结受光元件63与投射元件113的直线交叉的部分形成为具有透光性(优选为透明)。
接头台车控制部若掌握了受光元件63以及投射元件113的光无线通信的结果以及接头台车110位于目标纺纱单元3之前的情况,则控制拼接器111、吸入口以及吸管等各部来实施接头作业。
<光无线通信>
设置于各纺纱单元3的控制基板63的受光元件63接受从设置于接头台车110的投射元件113投射的光,从而在接头台车110与各纺纱单元3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通过该光无线通信,取得接头台车110的现在位置、接头的时机之类的信息。
在形成于投射元件113与受光元件63之间的光无线通信空间中的通信方向的一部分设置有为了确保光通信路而形成为沿通信方向延伸的形状的隧道部件(光通信路确保部件)200。此外,这里的通信方向是指在接头台车110位于与一个纺纱单元3对置的规定的位置时,形成于接头台车110的投射元件113与一个纺纱单元3的受光元件63之间的通信方向。另外,上述的接头台车110与一个纺纱单元3对置的规定的位置不限于接头台车110与一个纺纱单元3在正前方对置的位置(换言之,不限于接头台车110在一个纺纱单元3的机台前后方向位于正后方的位置的情况),只要是能够在接头台车100的透光元件113与一个纺纱单元3的受光元件63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的位置即可。
如图4所示,隧道部件200具备主体部210,该主体部210具有上壁211和左右的侧壁212、213。另外,在隧道部件200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插入通信孔64a的插入部220。插入部220与主体部210一样地具有上壁和左右的侧壁。插入部220的各壁是将主体部210的各壁延长而形成的。但是,为了适合通信孔64a的大小以及形状,插入部220的左右的侧壁形成为剖面积比主体部210的小。
隧道部件200在将插入部220插入到通信孔64a的状态下,与载置面65一起形成将周围围起的空间S而载置于载置面65上。
此外,纺纱机1如图3所示,前面板60、载置面6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受光元件63和投射元件113也不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而是形成为在铅垂方向错开而设置的结构。因此,与这样的纺纱机1的结构对应,将隧道部件200适当地形成并列设置置为使连结受光元件63与投射元件113的直线位于隧道部件200的形成空间S内的形状。即,图4示出并说明的隧道部件200的形状只是一个例子,能够根据通信时的受光元件63与投射元件133的位置关系、受光元件63与投射元件133之间的光无线通信空间的状态(在光通信路上配置的机器、隔壁、载置面等状态)进行各种变形。
隧道部件200的颜色、材质在不阻碍光无线通信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定。即,隧道部件200不需要像设置于投射元件113附近的罩116、117那样形成为具有透光性,虽然可以形成为透明,但也可以不使光透过而例如用黑色或蓝色等着色而形成。另外,例如可以由丙烯酸或玻璃形成,例如可以由着色为黑色或蓝色等的塑料形成。
<作用·效果>
根据具备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隧道部件200的纺纱机1,载置面65位于牵伸部10的下方故处于飞花容易堆积的状况,但隧道部件200为了不使飞花侵入而形成将周围围起的空间S,所以总能够确保在投射元件113与受光元件63之间的光通信路,防止飞花等异物阻碍光无线通信。
另外,通过在载置面65上载置隧道部件200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防止飞花阻碍光无线通信。
此外,如图5所示,在前面板60的背面,在隔壁64与载置面65之间有形成间隙G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飞花经由间隙G从下方被吹起,可能阻碍光无线通信。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如图5以及图6所示,为了堵塞间隙G可以使用新设置了底壁330的隧道部件300来确保光通信路。隧道部件300除了设置底壁330以外,其它结构与隧道部件200相同。
底壁330可以限定为与间隙G对应的位置而设置,也可以遍及整个底面而设置。
另外,隧道部件200、300形成为相对于它们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切断的剖面形状(换言之,相对于通信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剖面形状)形成为槽形(渠道),但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那样使该剖面形状形成为山形的隧道部件400。另外,也可以是如图8所示那样使该剖面形状形成为圆弧形的隧道部件500。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隧道部件200改换为图9以及图10所示的实心部件600,确保受光元件63与投射元件113之间的光通信路。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实心部件600如图10所示,具有形成为沿通信方向延伸的棱柱状的主体部610。另外,在实心部件600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用于插入通信孔64a的插入部620。插入部620是将主体部610的形状保持原样延长而形成的。主体部610和插入部620为了使从实心部件600的另一端部(投射侧)进入的光的全部从一端部(受光侧)出来,优选形成为简单的形状。因此,在实心部件600的底面设置与主体部610、插入部620不同的安装部630,利用该安装部630,插入部620在被插入到通信孔64a的状态下稳定载置于载置面65上。安装部630形成为不影响光的透过。此外,图9所示的安装部630的形状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没有安装部630也能将实心部件600稳定载置于载置面65上的情况下,安装部630是可省略的部分。即,能够根据实心部件600的设置状况,对安装部630的形状进行各种设定,而且可以不设置安装部630本身。
实心部件600由具有透光性的物质形成,更优选为透明的,以使光很好地通过。即,实心部件600优选为例如由丙烯酸或玻璃形成。另外,实心部件600的表面(除了通信方向两端的面)优选进行表面涂层来破坏透光性。涂敷剂可以使用例如氧化钛、铝。若这样进行表面涂层,则利用具有透光性的内部使光很好地通过,而利用没有透光性的表面遮挡外光的影响并且使在内部通过的光在内侧反射(全反射),从而能够提高通信性能。
根据具备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实心部件600的纺纱机1,使从投射元件113投射的光在实心部件600中通过,所以能够防止因飞花堆积于载置面65上而阻碍光无线通信。并且,因为光在实心部件600中通过,所以具有受光元件63的受光灵敏度上升的优点。
此外,在实际的纺纱机1的结构中,前面板60、载置面65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且受光元件63和投射元件113也设置为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与这样的结构对应,如图11所示,实心部件600′优选为以主体部610′和插入部620′的边界面为界弯曲而形成。
另外,利用纺纱机1的结构,还能够存在以无法从投射元件113直接观察到受光元件63的方式设置投射元件113、受光元件63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结构,如图12所示,优选为实心部件700在中途弯曲形成并且在弯曲部分形成有反射面740,该反射面740反射从透光元件113侧的端部700a进入的光并向受光元件63侧的端部700b引导。
并且,可以是图13所示的形成为圆柱状的实心部件800,也可以是如图14所示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且其中途弯曲而形成的实心部件800′。
即,实心部件600、600′、700、800、800′的结构能够根据通信时的投射元件133与受光元件63的位置关系、投射元件133与受光元件63之间的光无线通信空间的状态(配置于光通信路上的机器、隔壁、载置面等状态)进行各种设定,例如图11所示的实心部件600′中的插入部620′在上下方向弯曲,但也可以在左右方向弯曲,还可以是在上下且左右方向弯曲的结构。
[其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纺纱机1而言设置有一个接头台车110,但可以根据纺纱单元3的数量设置多个接头台车110。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隧道部件200、300、实心部件600、600′的受光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插入通信孔64a的插入部220、620、620′,但也可以不形成这样的插入部220、620、620′。在该情况下,隧道部件、实心部件的受光侧的端面可以与通信孔64a对置地设置。但是,无论是隧道部件还是实心部件,其受光侧的端部与受光元件63之间的距离越小则在通信方面越有利,所以优选在通信孔64a的某一隔壁64相对于受光元件63空开距离而设置的情况下设置插入部,尽可能使隧道部件、实心部件的受光侧的端部与受光元件63的距离接近。
若隧道部件、实心部件的受光侧的端部与受光元件63接近,则飞花等异物在两者间堆积的空间变小,所以即使飞花堆积于它们之间也不会达到阻碍光通过的飞花的量,能够确保稳定的光无线通信。另外,实心部件的受光侧的端部与受光元件63越接近,通过实心部件的内部的光从该受光侧的端部出来时散射的量越少,在这一点上也能确保稳定的光无线通信。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前面板60的背面的显示器61用的控制基板62上安装有受光元件63,但受光元件63的设置方式不限定于此。另外,隧道部件200、300、400、500以及实心部件600、600′可以不相对于全部的纺纱单元3设置,只要对处于飞花等异物容易堆积的状况下的纺纱单元3设置即可。而且隧道部件以及实心部件可以仅设置于接头台车110侧,也可以设置于纺纱单元3和接头台车110双方。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接头台车110中投射元件113配置于凹陷115内,以覆盖凹陷115的方式设置有罩116、117,但投射元件113的设置方式不限定于此。另外,罩116、117的结构也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设置。在将隧道部件或者实心部件设置于接头台车110的情况下,隧道部件以及实心部件发挥罩的功能。
另外,在接头台车110设置有投射元件113,在纺纱单元3设置有接受从投射元件113投射的光的受光元件63,但投射元件与受光元件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即,可以在接头台车110设置受光元件,在纺纱单元3设置投射元件。另外,也可以在接头台车110设置一套受光元件以及投射元件而形成移动体侧光通信部并且在纺纱单元3设置一套与该移动体侧光通信部进行光无线通信的受光元件以及投射元件而单元侧光通信部形成。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在多个纺纱单元3与接头台车110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的结构,但在与接头台车110以外的移动体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的结构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例如,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作为移动体的落纱装置120与纺纱单元3之间的光无线通信。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纺纱机1作为纺织机械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在多个单元与移动体之间进行光无线通信的纺织机械,就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12)

1.一种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并列设置的多个单元、至少一个沿所述多个单元的并列设置方向移动的移动体、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多个单元上的单元侧光通信部、设置于所述移动体并与所述单元侧光通信部进行光无线通信的移动体侧光通信部、以及在形成于所述单元侧光通信部与所述移动体侧光通信部之间的光无线通信空间中的通信方向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光通信路而设置的光通信路确保部件,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形成为在所述通信方向延伸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安装于所述多个单元的至少任意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单元分别在所述光无线通信空间的所述通信方向中途部具备载置面,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载置于所述载置面上,且具有与所述载置面一起形成将周围围起的空间的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所述壁面由上壁以及左右侧壁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所述壁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通信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山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所述壁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通信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单元分别在所述光无线通信空间的所述通信方向中途部具备载置面,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是载置于所述载置面上且具有透光性的实心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单元分别具备:供所述单元侧光通信部安装的控制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光无线通信空间的所述通信方向中途部且形成有所述光无线通信用的通信孔的隔壁,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的一端部插入所述通信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安装于所述移动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设置于所述光无线通信空间中的异物堆积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单元分别是生成纱线的纺纱单元,所述移动体是进行接头作业的接头台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织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单元具备牵伸纤维束的牵伸部,所述光通信路确保部件设置于比所述牵伸部更靠下方。
CN201420306823.2U 2013-07-16 2014-06-10 纺织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30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8016A JP2015021189A (ja) 2013-07-16 2013-07-16 繊維機械
JP2013-148016 2013-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3067U true CN204023067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2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0682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3067U (zh) 2013-07-16 2014-06-10 纺织机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21189A (zh)
CN (1) CN20402306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1189A (ja) 201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1002B2 (ja) リング精紡機の紡績ユニットの正常な動作を監視する方法
CN101759062B (zh) 纱线卷绕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CN103014942B (zh) 纺纱机
CN103628200A (zh) 纤维机械
CN202330295U (zh) 纤维条体测定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CN102330163A (zh) 纺丝卷绕装置
JP2013063839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ユニット
CN103010816A (zh) 纱线卷取机
EP3269851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03373635A (zh) 纱线监视装置以及具备该纱线监视装置的纱线卷绕机
JP2019026980A (ja) 空気紡績機
CN105645178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4828649A (zh) 纱线捕捉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EP3040458B1 (en) Core yarn supplying device, spinn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core yarn
CN106241495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纺纱机械
EP2671832B1 (en) Yarn winding device
CN202080772U (zh) 纱线卷取机
CN103014937A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CN204023067U (zh) 纺织机械
CN105253710A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ITMI942228A1 (it) Dispositivo per paraffinare
CN104229560A (zh) 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
EP3026152B1 (en) Fiber collecting device, draft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03485010A (zh) 纺纱机
CN111056374B (zh) 卷绕装置的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