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3429U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03429U CN204003429U CN201420475488.9U CN201420475488U CN204003429U CN 204003429 U CN204003429 U CN 204003429U CN 201420475488 U CN201420475488 U CN 201420475488U CN 204003429 U CN204003429 U CN 2040034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oupling shaft
- pipe
- hole
- outer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其包括连接轴、连接支架、齿轮油泵、吸油管、排油管、过滤器、冷却器、冷却油管和溢流管;连接轴装在曲轴一端;连接支架套在位于曲轴一端外侧的箱体轴承盖和连接轴外侧;齿轮油泵壳体装在连接支架外端,主动轴与连接轴外端相连接;吸油管两端连接在曲轴箱侧面和齿轮油泵进油口;排油管两端连接在齿轮油泵出油口和冷却器进口;过滤器装在排油管上;冷却油管两端连接在冷却器出口和连接轴进油孔外端;溢流管两端连接在连接轴溢流孔外端和曲轴箱端面。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设高速轴的柱塞泵动力端润滑,由于其上连接轴与曲轴采用分体式结构,因此便于安装和拆卸,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成本低及易于维护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柱塞泵又称往复泵,为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其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入介质、压缩介质,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械、油田和船舶中。目前常用的柱塞泵主要由动力端、液力端和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组成,动力端用于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力端,主要包括曲轴箱和安装在曲轴箱内部的高速轴、曲轴、多个齿圈、多根连杆及多根十字头;液力端用于将动力端提供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则用于将动力端、液力端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循环冷却,以防止其内部的各部件因温度过高而出现故障。图1为一种目前常用的带有高速轴的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这种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吸油管1、齿轮油泵2、排油管3、冷却器4、冷却油管5、过滤器6和注油阀块7;其中齿轮油泵2的壳体安装在曲轴箱8外端面上,其上的主动轴与高速轴一端相连接;吸油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曲轴箱8外端面下部和齿轮油泵2的进油口上;排油管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齿轮油泵2的出油口和冷却器4的进口上;注油阀块7安装在位于曲轴一端的箱体外端面上,其上形成有注油口和进油口,并且注油口与曲轴的中心孔相连通;冷却油管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器4的出口和注油阀块7的进油口上;过滤器6则安装在冷却油管5上。
在柱塞泵运行过程中,随着高速轴的旋转,安装在高速轴上的齿轮油泵2不断将曲轴箱8内部的高温润滑油通过吸油管1吸入其内部,然后经过排油管3及冷却器4的进口注入冷却器4内部,之后该润滑油由冷却器4进行冷却,然后经冷却油管5和过滤器6滤除杂质后通过注油口进入注油阀块7的内部,最后由注油口注入曲轴的中心孔中。
但是,这种已有技术的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存在下列问题:对于不设置高速轴,而是用电机直接驱动曲轴旋转的动力端来说,这种结构的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则无法满足曲轴箱内各部件的冷却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连接轴、连接支架、齿轮油泵、吸油管、排油管、过滤器、冷却器、冷却油管和溢流管;所述的连接轴安装在曲轴的一端,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且呈T字形设置的进油孔、溢流孔和注油孔,其中注油孔的后端与曲轴的中心孔相连通,进油孔和溢流孔分别位于连接轴的两侧,并且进油孔和溢流孔的内端同时与注油孔的外端相连通;连接支架套在位于曲轴一端外侧的箱体轴承盖和连接轴外侧,后端固定在曲轴箱外端面上,并且其上形成有分别与连接轴上进油孔和溢流孔外端相对应的开孔;齿轮油泵的壳体安装在连接支架外端,其上的主动轴与连接轴外端相连接;吸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曲轴箱侧面底部和齿轮油泵的进油口上;排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齿轮油泵的出油口和冷却器的进口上;过滤器安装在排油管上;冷却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器的出口和连接轴的进油孔外端;溢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轴的溢流孔外端和曲轴箱端面底部。
所述的连接轴与连接支架之间的接触部位设有压力旋转密封装置。
所述的连接支架与箱体轴承盖之间的接触部位设有骨架油封与压力旋转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适用于不设置高速轴的柱塞泵动力端润滑,由于其上连接轴与曲轴采用分体式结构,因此便于安装和拆卸,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成本低及易于维护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目前常用的带有高速轴的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中部分结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连接轴10、连接支架11、齿轮油泵12、吸油管13、排油管14、过滤器15、冷却器16、冷却油管17和溢流管18;所述的连接轴10安装在曲轴22的一端,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且呈T字形设置的进油孔19、溢流孔20和注油孔21,其中注油孔21的后端与曲轴22的中心孔23相连通,进油孔19和溢流孔20分别位于连接轴10的两侧,并且进油孔19和溢流孔20的内端同时与注油孔21的外端相连通;连接支架11套在位于曲轴22一端外侧的箱体轴承盖24和连接轴10外侧,后端固定在曲轴箱8外端面上,并且其上形成有分别与连接轴10上进油孔19和溢流孔20外端相对应的开孔;齿轮油泵12的壳体安装在连接支架11外端,其上的主动轴与连接轴10外端相连接;吸油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曲轴箱8侧面底部和齿轮油泵12的进油口上;排油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齿轮油泵12的出油口和冷却器16的进口上;过滤器15安装在排油管14上;冷却油管1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器16的出口和连接轴10的进油孔19外端;溢流管1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轴10的溢流孔20外端和曲轴箱8端面底部。
所述的连接轴10与连接支架11之间的接触部位设有压力旋转密封装置25。
所述的连接支架11与箱体轴承盖24之间的接触部位设有骨架油封与压力旋转密封装置26。
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工作原理阐述如下:在柱塞泵运行过程中,随着曲轴22的旋转,与曲轴22相连的连接轴10及齿轮油泵12上的主动轴也一同旋转,由此将曲轴箱8内部的高温润滑油通过吸油管13吸入齿轮油泵12的内部,然后经过排油管14及过滤器15滤除杂质后通过冷却器16的进口注入冷却器16内部,之后该润滑油由冷却器16进行冷却,然后经冷却油管17通过连接支架11上的开孔进入连接支架11的内部,最后从连接轴10上的进油孔19经注油孔21流入曲轴22的中心孔23内;多余的润滑油则通过溢流孔20经溢流管18流入曲轴箱8底部。
Claims (3)
1.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轴(10)、连接支架(11)、齿轮油泵(12)、吸油管(13)、排油管(14)、过滤器(15)、冷却器(16)、冷却油管(17)和溢流管(18);所述的连接轴(10)安装在曲轴(22)的一端,内部形成有相互连通且呈T字形设置的进油孔(19)、溢流孔(20)和注油孔(21),其中注油孔(21)的后端与曲轴(22)的中心孔(23)相连通,进油孔(19)和溢流孔(20)分别位于连接轴(10)的两侧,并且进油孔(19)和溢流孔(20)的内端同时与注油孔(21)的外端相连通;连接支架(11)套在位于曲轴(22)一端外侧的箱体轴承盖(24)和连接轴(10)外侧,后端固定在曲轴箱(8)外端面上,并且其上形成有分别与连接轴(10)上进油孔(19)和溢流孔(20)外端相对应的开孔;齿轮油泵(12)的壳体安装在连接支架(11)外端,其上的主动轴与连接轴(10)外端相连接;吸油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曲轴箱(8)侧面底部和齿轮油泵(12)的进油口上;排油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齿轮油泵(12)的出油口和冷却器(16)的进口上;过滤器(15)安装在排油管(14)上;冷却油管(1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冷却器(16)的出口和连接轴(10)的进油孔(19)外端;溢流管(1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轴(10)的溢流孔(20)外端和曲轴箱(8)端面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10)与连接支架(11)之间的接触部位设有压力旋转密封装置(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支架(11)与箱体轴承盖(24)之间的接触部位设有骨架油封与压力旋转密封装置(2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75488.9U CN204003429U (zh) | 2014-08-21 | 2014-08-21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75488.9U CN204003429U (zh) | 2014-08-21 | 2014-08-21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03429U true CN204003429U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4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7548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03429U (zh) | 2014-08-21 | 2014-08-21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0342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53987A (zh) * | 2014-08-21 | 2014-11-19 | 天津市通洁高压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CN107725734A (zh) * | 2017-10-24 | 2018-02-23 |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柱塞泵 |
-
2014
- 2014-08-21 CN CN201420475488.9U patent/CN20400342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53987A (zh) * | 2014-08-21 | 2014-11-19 | 天津市通洁高压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CN104153987B (zh) * | 2014-08-21 | 2016-04-27 | 天津市通洁高压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CN107725734A (zh) * | 2017-10-24 | 2018-02-23 |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柱塞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53987B (zh)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
CN105276153A (zh) | 带喷油润滑和循环冷却结构的一体式减速驱动系统 | |
CN202274072U (zh) | 减速机油冷却循环系统 | |
CN104196715A (zh) | 一种带有溢流功能的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
CN204003429U (zh) | 一种自给式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
CN203835653U (zh) | 一种高压气泵 | |
CN201420659Y (zh) | 一种立式往复活塞式氧气压缩机 | |
CN204003438U (zh) | 一种带有溢流功能的动力端润滑油循环冷却系统 | |
CN203035538U (zh) | 一种五柱塞乳化液泵的自动冷却润滑系统 | |
CN203570659U (zh) | 拖拉机用内燃机冷却水泵 | |
CN104675652A (zh) | 一种高效节能往复泵 | |
CN205559304U (zh) | 高温浓硫酸液下泵 | |
CN204140373U (zh) | 一种柱塞泵的密封结构 | |
CN201582179U (zh) | 鼓风机润滑强制供油装置 | |
CN211146045U (zh) | 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 | |
CN204152741U (zh) | 矿用水泵 | |
CN104500363B (zh) | 具有润滑系统的柱塞泵 | |
CN206158998U (zh) | 一种卧式水箱布局的压裂车动力端润滑系统 | |
CN204532736U (zh) | 一种高压水射流泵的动力驱动系统 | |
CN204511797U (zh) | 一种高效节能往复泵 | |
CN203404047U (zh) | 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压力的增压供油润滑机构 | |
CN204025630U (zh) | 取力器轴内置式强制润滑装置 | |
CN203175781U (zh) | 一种新型抽水机 | |
CN203477277U (zh) | 取力器轴外置式强制润滑装置 | |
CN204402783U (zh) | 具有润滑系统的柱塞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Qi Yongjian Inventor before: Zhu Jinniu Inventor before: Luo Yuchua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U JINNIU LUO YUCHUAN TO: QI YONGJIAN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7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