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01147U -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01147U
CN204001147U CN201420372264.5U CN201420372264U CN204001147U CN 204001147 U CN204001147 U CN 204001147U CN 201420372264 U CN201420372264 U CN 201420372264U CN 204001147 U CN204001147 U CN 204001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race
gutter
fixed bar
angle steel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722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银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u Chuang (Wu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SHI YONGCH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SHI YONGCH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SHI YONGCH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722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01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01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01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井,所述排水沟、排水井设置在地坪上,地坪为混凝土浇筑而成,地坪中埋设有若干钢筋,排水沟与排水井连通,排水沟的边沿铺设有角钢,角钢的一边垂直于地坪为垂直面,另一边平行于地坪为水平面;还包括固定杆一,固定杆一的一端与角钢紧固相连,另一端与一根钢筋紧固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地坪的排水系统,由于排水沟边沿设置了角钢,车辆行驶时不会辗坏排水沟,且用固定杆一将角钢固定在混凝土中的钢筋上,车辆行驶时角钢不会松动脱落,且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排水网与地坪形成整体,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车辆行驶噪声小。

Description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车库地坪的排水大多采用暗沟,暗沟上盖有带孔的盖板,盖板与排水沟分开施工,为了美观,盖板与沟槽需要配合完美,其施工难度大;车辆会在盖板上行走,盖板需要承受车辆的重量,所以盖板的强度要求较高,故而盖板的造价较高;盖板与排水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连接,车辆在盖板上行驶也容易使盖板松动,当盖板松动后,车辆行走时会形成较大噪声;另外,现行的暗沟尺寸较大,容易造成积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1、排水井2,所述排水沟、排水井设置在地坪8上,所述地坪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地坪中埋设有若干钢筋3,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排水井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的边沿铺设有角钢7,所述角钢的一边垂直于地坪为垂直面,另一边平行于地坪为水平面;还包括固定杆一4,所述固定杆一的一端与所述角钢紧固相连,另一端与混凝土中的一根钢筋紧固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地坪的排水系统,由于排水沟边沿设置了角钢,车辆行驶时不会辗坏排水沟,且用固定杆一将角钢固定在混凝土中的钢筋上,车辆行驶时角钢不会松动脱落,且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排水网与地坪形成整体,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车辆行驶噪声小。
进一步地,包括多条设置成网状结构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之间的距离为2米至3米;所述排水沟的横截面的长、宽均为40毫米至10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一与所述角钢的水平面紧固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杆二6,所述固定杆二一端与所述角钢紧固相连,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紧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二与所述角钢的垂直面紧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一4上还设置有加强杆5,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一紧固相连,另一端与除固定杆一相连的钢筋外的其他钢筋紧固相连。
另外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铺放混凝土钢筋3;
b、在钢筋上焊接固定杆一;
c、在固定杆一上焊接角钢;
d、浇筑混凝土。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的地坪的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铺放混凝土钢筋3;
b、在钢筋上焊接固定杆一;
c、在固定杆一上焊接角钢,将固定杆一焊接到角钢的水平面上;
d、浇筑混凝土。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的地坪的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铺放混凝土钢筋3;
b、在钢筋上焊接固定杆一;
c、在固定杆一上焊接角钢,将固定杆一焊接到角钢的水平面上,将固定杆二焊接到角钢的垂直面上;
d、浇筑混凝土。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的地坪的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铺放混凝土钢筋3;
b、在钢筋上焊接固定杆一;在固定杆一4上设置加强杆5,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一紧固相连,另一端与除固定杆一相连的钢筋外的其他钢筋紧固相连;
c、在固定杆一上焊接角钢;
d、浇筑混凝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一实施例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其中,1、排水沟;2、排水井;3、钢筋;4、固定杆一;5、加强杆;6、固定杆二;7、角钢;8、地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地坪的排水系统示意图,包括排水沟1、排水井2,排水沟、排水井设置在地坪8上,排水沟1呈网格状,纵横交错,最终都与排水井2相通。所述地坪为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地坪中埋设有若干钢筋。排水沟可以是多条,这些排水沟组成平行的排水网或者纵横交错的排水网,排水网中排水沟相互之间的距离L为2~3米,排水沟的横截面b×h为可以是40毫米至100毫米中的任意一数值,如排水沟的横截面b×h为40毫米×40毫米、50×40毫米、50×50毫米、100×100毫米,在本实施例中为50×50毫米。
如图2所示,在排水沟的两边各铺设有一根角钢7,所述角钢的一边垂直于地坪为垂直面,另一边平行于地坪为水平面;还包括固定杆一4,所述固定杆一的一端与所述角钢的水平面紧固焊接相连,另一端与埋设在地坪混凝土中的一根钢筋3紧固焊接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为4直径8毫米的钢筋。在本实施例中角钢的尺寸为50×50毫米,角钢5的上表面与地坪面平齐,固定杆一为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且在平面上每间距1~2米设置一根固定杆一的钢筋。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固定杆二,固定杆二的一端与所述角钢紧固焊接相连,另一端与埋设在地坪中的另一根钢筋紧固焊接相连。固定杆二为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固定杆二的一端是与所述角钢的垂直面紧固焊接相连的,另一端与埋设在地坪中的另一根钢筋紧固焊接相连。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固定杆一上还焊接有一根加强杆5,加强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一紧固相连,另一端与混凝土中的除固定杆一相连的钢筋外的其他钢筋焊接紧固相连;加强杆为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
另外,上述实施例的施工方法是,第一步,铺放混凝土钢筋3;第二步、按照排水沟的设计,在钢筋上焊接固定杆一和/或固定杆二,使这些固定杆一和/或固定杆二与排水沟两侧边沿的角钢相接;第三步、在固定杆一上焊接角钢;第四步、在成型好的钢筋、固定杆框架中浇筑混凝土。额外地,在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步中,在固定杆一和/或固定杆二上还焊接加强杆对固定杆一和/或固定杆二进行强度加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1)、排水井(2),所述排水沟、排水井设置在地坪(8)上,所述地坪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地坪中埋设有若干钢筋(3),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排水井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的边沿铺设有角钢(7),所述角钢的一边垂直于地坪为垂直面,另一边平行于地坪为水平面;还包括固定杆一(4),所述固定杆一的一端与所述角钢紧固相连,另一端与混凝土中的钢筋紧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坪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设置成网状结构的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之间的距离为2米至3米;所述排水沟的横截面的长、宽均为40毫米至10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坪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一与所述角钢的水平面紧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坪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二(6),所述固定杆二的一端与所述角钢紧固相连,另一端与另一根钢筋紧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坪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二与所述角钢的垂直面紧固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坪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一(4)上还设置有加强杆(5),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杆一紧固相连,另一端与除固定杆一相连的钢筋外的其他钢筋紧固相连。
CN201420372264.5U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Active CN204001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2264.5U CN204001147U (zh)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72264.5U CN204001147U (zh)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01147U true CN204001147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41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72264.5U Active CN204001147U (zh)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011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353A (zh) * 2014-07-04 2014-10-08 武汉盛世永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353A (zh) * 2014-07-04 2014-10-08 武汉盛世永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2873B (zh) 装配整体式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2073005U (zh) 一种定型道路模块
CN102535738A (zh) 一种预制房屋墙板及应用该墙板的全预制房屋及安装方法
CN201809723U (zh) 钢板与轻质混凝土砌块组合而成的桥面板
CN103850352A (zh) 一种预制板的连接方法
CN203307961U (zh) 型钢暗柱预制混凝土双板剪力墙结构
CN102383513A (zh) 混凝土增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2672351U (zh) 槽键式预制构件连接节点
CN103306463A (zh) 一种金属衬里混凝土风道施工方法
CN104234305A (zh) 一种竖向和横向均预留孔洞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CN204001147U (zh)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
CN102587660A (zh) 厂房相邻墙后墙体模板加固方法
CN202248448U (zh) 混凝土增强压型钢板
CN204174785U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上下连接结构
CN203096730U (zh) 混凝土预制方桩接头
CN202745364U (zh) 一种模板支撑结构
CN204919829U (zh) 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与基础的连接结构及基础预埋件结构
CN203499082U (zh) 一种用于侧边钢板肋混凝土叠合楼板的连接暗梁
CN103806537B (zh) 暗柱式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方法
CN102900191A (zh) 搭接筋式预应力双向叠合板及施工方法
CN104088353A (zh) 一种地坪的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2181728U (zh) 基础剪力墙及附墙柱钢筋无接头施工结构
CN203782728U (zh) 基础桩与承重平台之间的连接件
KR101167980B1 (ko) 조립식 빗물저장시설의 상판 구조
KR20090003572A (ko) 집수정을 형성하기 위한 복합바닥부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74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East Road business street to the north, Wuhan Optics Valle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building B 16 floor No. 1624

Patentee after: Wuhan Shengshi Yongch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430074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Wuhan city Hongshan District Optics Valley Road No. 111 Guanshan times square B-1624

Patentee before: SHENGSHI YONGCH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06

Address after: 430070 room 319-41, 3 building, Wuh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cubator, 147 Hongshan Luo District, Wuhan, Hubei.

Patentee after: Yau Chuang (Wuh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No. 1624, Building B, Wuhan Guanggu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Patentee before: Wuhan Shengshi Yongch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