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8111U -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8111U
CN203998111U CN201420409533.0U CN201420409533U CN203998111U CN 203998111 U CN203998111 U CN 203998111U CN 201420409533 U CN201420409533 U CN 201420409533U CN 203998111 U CN203998111 U CN 203998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leeve
ejector
material conveyer
shell
pneumat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95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学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095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8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8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811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射流器,所述射流器为管状,在所述射流器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有若干个方向一致的穿过管壁的射流孔;在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密闭空间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使使射流器的负压区在射流器管腔内部形成,又能使得入料空间均匀流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器,特别是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射流器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喷嘴、吸入室、扩压管。喷嘴置于吸入室内,且位于吸入室的吸入口的正上方,射流管的气体以较高的速度从喷嘴喷出,使得喷嘴周围的空间形成负压,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含尘空气不断从吸入室的吸尘口进入,最后经扩压管排出。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296401Y公开的一种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口负压捕尘装置,包括喷嘴,吸尘罩接口,接受管,渐缩管,喉管以及吸尘罩。通过喷嘴射流水质点的横向紊动扩散作用,将接受管内的空气带走并形成负压区,使得含尘空气从吸尘罩流入接受管,再随喷嘴的水流进行能量交换最后排出,就是利用此原理。
由于上述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口负压捕尘装置接受管内固定有喷嘴,并且喷嘴置于吸尘罩接口的正上方,当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口负压捕尘装置工作时,在接受管内的喷嘴的周围形成负压区,含尘空气从接受管侧边的吸尘罩接口进入,这样就容易受喷嘴的阻隔而使大部分含尘空气聚集在喷嘴下端的空间,从而容易形成堵塞,导致吸尘效率不高。含尘空气由吸尘罩经吸尘接口时,吸尘通道突然变窄,含尘空气容易因为不流畅而堵塞在吸尘接口。另外,喉管与圆台渐缩管以及圆台渐扩管相连接,装置的空间为忽大忽小的变化空间,在进行吸尘工作时,大颗粒便可能出现堵塞通道的现象,影响吸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使射流器的负压区在射流器管腔内部形成,从而使得入料空间均匀流畅的气动物料输送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射流器,所述射流器为管状,在所述射流器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凹槽设有若干个方向一致的穿过管壁的射流孔;在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密闭空间相通。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射流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互插接,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一凸环,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之间是所述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射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或/和第二部分的另一端的外周表面上。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开关,所述外壳的进气孔连接进气管,所述开关串接在所述进气通道中。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与进气孔相通的进气管。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包括轴芯和轴套,所述轴套活动设置在手柄上,所述轴芯套接在所述轴套内,轴芯的内端向内延伸出所述轴套的内端,所述轴芯的外端向外延伸出所述手柄外;所述轴芯的内端设有直径大于轴套内径的突出,在所述突出的内侧设有用于密封轴套端面孔的第一密封圈,紧连着突出的一截轴芯的外径小于所述轴套的内径,在轴套内的直径等于轴套内径的轴芯上设有第二密封圈;在所述轴套的相对于所述轴芯直径小于轴套内径的一节轴芯的位置设有与轴套内孔相通的通孔;导通流道时,按压轴芯的外端,使第一密封圈与轴套端面孔离开,流体从轴套端面孔进入,然后,经过所述进气孔,到达所述密闭空间内,通过射流孔形成射流;反之,则关闭流道。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开关定位件,所述开关定位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的处于轴套外的轴芯上设有按压头,按压所述按压头将所述轴芯向内位移时,向上拨动所述按压头可将开关定位。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轴芯上,所述按压头的后端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出气管上设有物料袋。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吊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射流器为管状,射流器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在环绕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方向一致的射流孔的结构,当气体从进气孔进入由第一环形凹槽与外壳内壁所形成的的密闭空间时,气体经第一凸起的导向作用便流入各射流孔,由于射流孔是由凹槽穿过管壁的通孔,因此气体便从射流器管腔内部流出,这样便在与射流方向相反的射流器的管腔内形成负压区,在内外压差作用下,物料便从与射流方向相反的射流器的管腔内进入。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使射流器形成的负压区在射流器管腔内,同时入料空间均匀流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完全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所揭示的为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动物料输送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射流器2,所述射流器2为管状(参见图1、图2、图3),在所述射流器2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11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3,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设有若干个方向一致的穿过管壁的射流孔211,在相邻两个所述射流孔211之间设置有引导密闭空间3内的气体的流向的均流的第一凸起212;在所述射流器2的两端各向外延伸设有外径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外径相等的第一环222和第二环232,为了使密闭空间3的密封性更加好,在所述第一环222和第二环232上各套接有第三密封圈15和第四密封圈16。在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进气孔12,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密闭空间3相通,气体从进气孔12进入后,便进入密闭空间3,经射流器2上的射流孔211再经外壳1上的喇叭状出口17流出,同时在与射流方向相反的射流器的管腔内形成负压。
为了更加方便地控制气动物料输送器的运行与停止,所述气动物料输送器还包括开关4,所述外壳1的进气孔12连接进气管5,所述开关4串接在所述进气通道中,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时经过开关4,开关4接通,则进气通道与进气孔12相通,气体经开关4流入进气孔12再进入射流器2,否则,进气通道与进气孔12不能相通,气体被阻挡在进气通道内。
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时拿动气动物料输送器,所述气动物料输送器还包括手柄6,所述手柄6与所述外壳1成固定连接,所述手柄6上设有与进气孔12相通的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与外界接管51相接的管口内层设有第一内螺纹53,与外界接管51上的第一外螺纹52相配合,通过拧合螺纹,固定连接进气管5与外界接管51可以起到防止漏气的作用。另外,所述手柄6的上下两个表面还设有花纹61(如图1、图2所示),在使用者使用的过程中,手柄6上的花纹61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所述气动物料输送器,还包括开关4,开关的构造为(如图1、图3所示),所述开关4包括轴芯41和轴套42,所述轴套42活动设置在所述手柄6上,可以随时拆卸更换,所述轴芯41套接在所述轴套42内,所述轴心41相对于所述轴套42运动,轴芯41的内端411向内延伸出所述轴套42的内端421,所述轴芯的外端412向外延伸出所述手柄6外;所述轴芯41的内端411设有直径大于轴套42内径的突出4111,在所述突出4111的内侧设有用于密封轴套端面孔422的第一密封圈4112,紧连着突出4111的一截轴芯413的外径小于所述轴套42的内径,在轴套42内的直径等于轴套42内径的轴芯414上设有第二密封圈4141;
为了使第一密封圈4112定位,在所述突出4111上还可设置环绕所述突出4111的第二环形凹槽4113,所述第一密封圈4112便固定卡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4113内。
在所述轴套42的相对于所述轴芯41直径小于轴套42内径的一节轴芯413的位置设有与轴套42内孔相通的通孔;导通流道时,按压轴芯的外端412,轴心41相对轴套42运动,直到使第一密封圈4112与轴套端面孔422离开,流体从轴套端面孔422进入,然后,经过所述进气孔12到达所述密闭空间3内,通过射流孔211形成射流;反之,则关闭流道。
为了方便在使用中将开关4定位,在所述外壳上1设有开关定位件7,所述开关定位件上还设有第一凹槽71,所述的处于轴套外的轴芯412上设有按压头4121,所述按压压头4121上还设置有拨片4123,按压所述按压头4121将所述轴芯41向内位移时,向上拨动所述拨片4123可将所述拨片4123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71,可将开关4定位。
在所述轴芯41上,所述按压头4121的后端设有复位弹簧4122。当将所述拨片4123拨离所述第一凹槽71时,松开手,所述复位弹簧4122便将所述按压压头4121弹回初始位置,此时所述轴心41也随之运动到初始位置,在轴心41的带动下第一密封圈4112与轴套端面孔422相靠近,流道关闭。
所述外壳1的出气管13上设有物料袋,物料袋用于收集射流器2吸收到的物料;所述出气管13与外壳1相连接的一端的外圈设有第二外螺纹132,在所述外壳1的一端端口设有与之配合的第二内螺纹18,所述出气管13与所述外壳1通过螺纹的拧合形成一体。在紧接着所述第二外螺纹132上设有环绕出气管13的第二凸起131,在所述第二凸起131的外周表面设有若干与出气管13内气体流动方向相同的第二凹槽133在将出气管13与外壳1相互拧合的过程中,第二凹槽133加了手与出气管1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拧合更加容易进行。
为了方便使用后的气动物料输送器的悬挂,所述外壳1上设有吊孔14,所述吊孔14为内部挖空了一部分的几何图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为第二种实施方式(见图1、图3),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方便制造加工,所述射流器2还可以做成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组合体,分别为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所述第一部分22与所述第二部分23相互插接形成一体,在所述第一部分22的一端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一凸环221,在所述第二部分23的一端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二凸环231,所述第一凸环221和第二凸环231之间是所述环形凹槽21,所述射流孔211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22另一端的外周表面上。(同样地,所述射流孔211也可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另一端的外周表面上以及所述射流孔211还可以同时在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的外周表面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进气孔12,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密闭空间3相通,气体从进气孔12进入后,便进入密闭空间3,经射流器2上的射流孔211再经外壳1上的的出气管13流出,同时在喇叭状出口17内形成负压。而此时物料带则应接在喇叭状出口1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为第三种实施方式(未画图),第三种实施方式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射流器2的安装方向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反(参见图1、图3),即所述射流器2的第二部分23置于与所述出气管13靠近的一端,而所述第一部分22置于远离出气管13的一端。在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进气孔12,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密闭空间3相通,气体从进气孔12进入后,便进入密闭空间3,经射流器2上的射流孔211再经外壳1上的喇叭状出口17流出,同时在与射流方向相反的射流器的管腔内形成负压。

Claims (9)

1.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射流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2)为管状,在所述射流器(2)的外周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11)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3),环绕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设有若干个方向一致的穿过管壁的射流孔(211);在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12),所述进气孔(12)与所述密闭空间(3)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2)包括第一部分(22)和第二部分(23),所述第一部分(22)与所述第二部分(23)相互插接,所述第一部分(22)的一端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一凸环(221),所述第二部分(23)的一端的外周表面设有第二凸环(231),所述第一凸环(221)和第二凸环(231)之间是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所述射流孔(211)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22)或/和第二部分(23)的另一端的外周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4),所述开关(4)串接在进气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6),所述手柄(6)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手柄(6)上设有与进气孔(12)相通的进气管(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4),所述开关(4)包括轴芯(41)和轴套(42),所述轴套(42)活动设置在所述手柄(6)上,所述轴芯(41)套接在所述轴套(42)内,轴芯(41)的内端(411)向内延伸出所述轴套(42)的内端(421),所述轴芯的外端(412)向外延伸出所述手柄(6)外;所述轴芯(41)的内端(411)设有直径大于轴套(42)内径的突出(4111),在所述突出(4111)的内侧设有用于密封轴套端面孔(422)的第一密封圈(4112),紧连着突出(4111)的一截轴芯(413)的外径小于所述轴套(42)的内径,在轴套(42)内的直径等于轴套(42)内径的轴芯(414)上设有第二密封圈(4141);在所述轴套(42)的相对于所述轴芯(41)直径小于轴套(42)内径的一节轴芯(413)的位置设有与轴套(42)内孔相通的通孔;导通流道时,按压轴芯(41)的外端(412),使第一密封圈(4112)与轴套端面孔(422)离开,流体从轴套端面孔(422)进入,然后,经过所述进气孔( 12)到达所述密闭空间(3)内,通过射流孔(211)形成射流;反之,则关闭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1)设有开关定位件(7),所述开关定位件设有第一凹槽(71),所述的处于轴套外的轴芯(412)上设有按压头(4121),按压所述按压头(4121)将所述轴芯(41)向内位移时,向上拨动所述按压头(4121)可将开关(4)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芯(41)上,所述按压头(4121)的后端设有复位弹簧(4122)。
8.根据权利要求1和2、5至7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出气管(13)上设有物料袋。
9.根据权利要求1和2、5至7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动物料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吊孔(14)。
CN201420409533.0U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98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9533.0U CN20399811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9533.0U CN20399811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8111U true CN203998111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8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953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9811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811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730A (zh) * 2014-07-24 2014-10-29 唐学功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CN105712088A (zh) * 2016-04-09 2016-06-29 烟台南山学院 一种气压送料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8730A (zh) * 2014-07-24 2014-10-29 唐学功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CN104118730B (zh) * 2014-07-24 2016-08-24 唐学功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CN105712088A (zh) * 2016-04-09 2016-06-29 烟台南山学院 一种气压送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1526U (zh) 一种气动吸料装置
CN201771874U (zh) 空气引射放大器
CN102798548B (zh) 正负压联合栓流定点取样装置
CN107139470A (zh) 一种3d打印机用防喷嘴堵塞结构
CN203998111U (zh)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CN102029270B (zh) 虹吸装置及虹吸式清洗枪
CN103466330A (zh) 一种气动吸料装置及其制作工艺
CN104118730A (zh) 一种气动物料输送器
CN209557359U (zh) 紧凑型真空发生器
CN202735120U (zh) 正负压联合栓流定点取样装置
CN104257327A (zh) 防爆工业吸尘器
CN103206846A (zh) 风刀
CN203461527U (zh) 一种气动吸料机
CN206402616U (zh) 电机控制器的风冷散热装置
CN203091300U (zh) 一种ccd色选机的吹嘴
CN202866864U (zh) 喷浆机除尘系统
CN101301556A (zh) 等离子切割除尘装置
CN204767945U (zh) 一种新型模块组合式布袋脉冲除尘器
CN203483989U (zh) 一种短流程喷吹清灰装置
CN102996531A (zh) 带双角度喷管的无叶风扇
CN207085542U (zh) 一种自动更换活性炭的层流罩
CN201825565U (zh) 一种管道输送用喷嘴
CN103867498A (zh) 带独立喷孔的无叶风扇
CN109026856A (zh) 紧凑型真空发生器
CN208466245U (zh) 一种粘稠液体喷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2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