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4249U -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4249U
CN203994249U CN201420474102.2U CN201420474102U CN203994249U CN 203994249 U CN203994249 U CN 203994249U CN 201420474102 U CN201420474102 U CN 201420474102U CN 203994249 U CN203994249 U CN 203994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ing dust
dust
side wall
wall portion
dus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41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41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4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4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4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用以有效地防止物料仓的粉尘外泄,提高其环保性能。该物料仓包括:仓体,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部与第二侧壁部,第一侧壁部具有进料口;设置于仓体顶部的除尘器,除尘器的气流方向由仓体的底部流向顶部;落尘架组件,设置于仓体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的上方,包括沿第一侧壁部至第二侧壁部的方向间隔排布且板面斜向上延伸的多个积尘板,多个积尘板中靠近第二侧壁部的第一积尘板与第二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积尘板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政策的要求,大多数混凝土搅拌站对其粉尘排放都采取了一定的除尘措施,例如通过除尘机对混凝土搅拌站内的骨料中间仓、搅拌主机等进行除尘。
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对混凝土搅拌站的除尘能力,现有技术往往在骨料中间仓1’的顶部增加一个对骨料中间仓1’除尘的脉冲除尘器2’。然而,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脉冲除尘器自身不带灰斗,当脉冲除尘器开始工作时,骨料中间仓内的含尘气体经脉冲除尘器的滤袋过滤后,一部分粉尘粘附在脉冲除尘器的滤袋表面,还有一部分粉尘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至骨料中间仓;并且当脉冲除尘器的滤袋上粘附的粉尘过多时,脉冲除尘器通过脉冲反吹气体喷射到滤袋内,滤袋瞬间急剧膨胀产生振动,使积附在滤袋表面的粉尘脱落至骨料中间仓,此时靠近皮带传动中心5一侧的部分粉尘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极有可能从骨料中间仓的进料口111处泄露而导致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仓的粉尘外泄,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物料仓,包括:仓体,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部与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具有进料口;
除尘器,设置于所述仓体的顶部,所述除尘器的气流方向由仓体的底部流向顶部;
落尘架组件,设置于所述仓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包括沿第一侧壁部至第二侧壁部的方向间隔排布且板面斜向上延伸的多个积尘板,所述多个积尘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壁部的第一积尘板与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积尘板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除尘器的气流方向由仓体的底部流向顶部,相邻的积尘板之间的间隙形成了喷吹孔,当物料仓需要除尘时,除尘器开始工作,物料仓内的物料粉尘通过落尘架组件的喷吹孔进入除尘器内,一部分物料粉尘粘附在除尘器的滤袋上,一部分物料粉尘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回落的物料粉尘下落至落尘架组件的积尘板上;并且,喷吹孔处的气流方向朝向仓体的第二侧壁部,在除尘器除尘过程中,回落至积尘板上的物料粉尘在气流作用下沿第一侧壁部至第二侧壁部的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一积尘板与第二侧壁部之间的间隙集中下落至物料仓,有效地防止靠近第一侧壁部的进料口处的物料粉尘在自由下落时从进料口处泄漏至外部环境,从而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优选的,所述落尘架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所述积尘板为直板型积尘板,所述积尘板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之间的夹角满足以下关系式:
0.25<tanα<0.5
其中,α为所述积尘板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之间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落尘架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所述积尘板为折弯型积尘板,包括积尘板本体,以及与所述积尘板本体的底端连接的积尘折弯部,所述积尘板本体的底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积尘板本体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积尘板本体之间的夹角满足以下关系式:
0.25<tanβ<0.5
其中,β为所述积尘板本体的底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积尘板本体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积尘板本体之间的夹角。
在本技术方案中,积尘板本体的底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积尘板本体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积尘板本体)之间的夹角β满足上述关系式,能够在除尘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之间形成较强的喷吹压力,并且能够减少气流通过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时所受到的阻力,增加单位时间的过风量,从而提高除尘效率,并且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优选的,所述落尘架组件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所述积尘板为折弯型积尘板,包括积尘板本体,以及与所述积尘板本体的底端连接的积尘折弯部,所述积尘折弯部的宽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 < L 4 < L &CenterDot; sin | B + D | &CenterDot; cos | A + D | cos ( B + D ) &CenterDot; sin | A + B |
其中,L为积尘板本体311的宽度,L4为积尘折弯部312的宽度,A为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B为落尘架组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D为积尘板本体与水平线的夹角。采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物料仓,能够在除尘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之间形成较强的喷吹压力,并且能够减少气流通过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时所受到的阻力,增加单位时间的过风量,从而提高除尘效率,并且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进一步的,该物料仓中的落尘架组件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仓体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积尘板固定于所述框架上。
进一步的,该物料仓中的落尘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的导尘板,位于所述第一积尘板的下方且板面沿第一侧壁部至第二侧壁部的方向斜向下延伸,所述导尘板与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
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回落至积尘板上的物料粉尘在气流作用下沿第一侧壁部至第二侧壁部的方向移动,导尘板能够将通过第一积尘板与第二侧壁部之间的间隙下落的物料粉尘进一步在仓体内部向第二侧壁部集中,从而使得物料粉尘进一步远离具有进料口的第一侧壁部,进而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从进料口处泄漏至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优选的,所述多个积尘板中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第二积尘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该物料仓中的落尘架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的上挡板,位于所述第二积尘板的上方且遮挡所述第二积尘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的间隙。
本方案中的上挡板能够与第二积尘板之间也形成了喷吹孔,并且第二积尘板与第一侧壁部之间的间隙处的物料粉尘下落时落至上挡板上,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从第二积尘板与所述第一侧壁部之间的间隙下落而从进料口处泄漏至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优选的,所述上挡板靠近所述第二积尘板的侧边和所述第二积尘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积尘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第二积尘板的底端与上挡板靠近第二积尘板的侧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安息角,使得积尘板上积满物料粉尘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从相邻的积尘板之间的间隙下落。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一侧壁部铰接固定,所述物料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仓体的顶部的卷筒,所述卷筒的卷绳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卷筒的卷绳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处和所述框架与所述第一侧壁部铰接固定处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物料仓内的落尘架需要紧急清理落尘(例如积尘板或上挡板上的物料粉尘积满)时,可以快速地将物料粉尘导入物料仓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包括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物料仓,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仓的粉尘外泄,使得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骨料中间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物料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物料仓中落尘架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物料仓第一实施例中积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示出的物料仓中落尘架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物料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物料仓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物料仓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物料仓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示出的物料仓中落尘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仓体 11-第一侧壁部 12-第二侧壁部
111-进料口 2-除尘器 3-落尘架组件
31-积尘板 31a-第一积尘板 31b-第二积尘板
311-积尘板本体 312-积尘折弯部
32-框架 33-导尘板 34-上挡板
4-卷筒 41-卷绳 1’-骨料中间仓
2’-脉冲除尘器 5-皮带传动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有效地防止物料仓的粉尘外泄,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在该技术方案中,物料仓包括设置于仓体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的上方的落尘架组件,落尘架组件包括沿第一侧壁部至第二侧壁部的方向间隔排布且板面斜向上延伸的多个积尘板,多个积尘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壁部的第一积尘板与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积尘板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因此,在物料仓除尘过程中物料仓内的下落的物料粉尘通过第一积尘板与第二侧壁部之间的间隙集中下落,有效地防止靠近第一侧壁部的进料口处的物料粉尘在自由下落时从进料口处泄漏至外部环境,从而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包括:
仓体1,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部11与第二侧壁部12,第一侧壁部11具有进料口111;
除尘器2,设置于仓体1的顶部,除尘器2的气流方向由仓体1的底部流向顶部;
落尘架组件3,设置于仓体1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111的上方,包括沿第一侧壁部11至第二侧壁部12的方向间隔排布且板面斜向上延伸的多个积尘板31,多个积尘板31中靠近第二侧壁部12的第一积尘板31a与第二侧壁部12之间具有间隙;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
本实施例中,定义多个积尘板31中靠近第二侧壁部12的积尘板为第一积尘板31a,靠近第一侧壁部11的积尘板为第二积尘板31b;除尘器2的气流方向由仓体1的底部流向顶部,相邻的积尘板31之间的间隙形成了喷吹孔(气流方向如图2中带箭头直线所示);安息角是指物料粉尘在堆放时能够保持自然稳定状态的最大角度(单边对水平面的角度),因此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使得积尘板上积满物料粉尘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从相邻的积尘板31之间的间隙下落;除尘器2的种类不限,能够提供由仓体的底部流向顶部的气流即可,例如,除尘器包括有主动风机,可以为脉冲除尘器2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物料仓存储的物料不限。
下面具体说明本实施提供的物料仓的工作过程。
当物料仓需要除尘时,除尘器2开始工作,物料仓内的物料粉尘通过落尘架组件3的喷吹孔进入除尘器2内,一部分物料粉尘粘附在除尘器2的滤袋上,一部分物料粉尘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回落的物料粉尘下落至落尘架组件3的积尘板31上;并且,喷吹孔处的气流方向朝向仓体1的第二侧壁部12,在除尘器2除尘过程中,回落至积尘板31上的物料粉尘在气流作用下沿第一侧壁部11至第二侧壁部12的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一积尘板31a与第二侧壁部12之间的间隙下落至物料仓。
由于落尘架组件3设置于仓体1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111的上方,并且通过上述物料仓内除尘的过程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物料仓内的下落的物料粉尘通过第一积尘板31a与第二侧壁部12之间的间隙集中下落,有效地防止靠近第一侧壁部11的进料口111处的物料粉尘在自由下落时从进料口111处泄漏至外部环境,从而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并且当除尘器2采用脉冲除尘器2时,在脉冲反吹清理滤袋时,从滤袋表面脱落的物料粉尘下落至积尘板31上堆积,同样能够防止靠近第一侧壁部11的进料口111处的物料粉尘在自由下落时从进料口111处泄漏至外部环境。
在上述实施例中,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的具体值不限,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满足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的同时,落尘架组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B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B的具体值在此不做限定,以满足落尘架组件3设置于仓体1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111的上方的安装要求为准。积尘板31为直板型积尘板,此时,如图3所示,
L 1 L 3 = tan | A - D | = tan &alpha; ,
其中,L1为相邻的两个积尘板31之间的距离,L3为相邻的两个积尘板31之间的重叠区域的宽度,D为积尘板与水平线的夹角,α=A-D为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之间的夹角。
为了能够在除尘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之间形成较强的喷吹压力,并且减少气流通过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时所受到的阻力,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之间的夹角α满足以下关系式:
0.25<tanα<0.5
此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通过调整A、B和D的值,能够在除尘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积尘板的间隙较大,并且能够在间隙处形成较强的喷吹压力,并且能够减少气流通过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时所受到的阻力,增加单位时间的过风量,从而提高除尘效率,并且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满足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的同时,落尘架组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B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B的具体值在此不做限定,以满足落尘架组件3设置于仓体1的内部且位于进料口111的上方的安装要求为准。积尘板31为折弯型积尘板,包括积尘板本体311,以及与积尘板本体311的底端连接的积尘折弯部312,如图4和图5所示,
L 1 L 3 = tan &beta; ,
其中,L1为相邻的两个积尘板31之间的距离,L3为相邻的两个积尘板31的积尘板本体311之间的重叠区域的宽度,D为积尘板本体与水平线的夹角,β为积尘板本体311的底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积尘板本体31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积尘板本体311之间的夹角。
为了能够在除尘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之间形成较强的喷吹压力,并且减少气流通过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时所受到的阻力,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之间的夹角满足以下关系式:
0.25<tanβ<0.5
此时, 0 < L 4 < L &CenterDot; sin | B + D | &CenterDot; cos | A + D | cos ( B + D ) &CenterDot; sin | A + B | ,
其中,L为积尘板本体311的宽度,L4为积尘板31的积尘折弯部312的宽度。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A、B和D的值,能够在除尘过程中,相邻的两个积尘板的间隙较大,并且能够在间隙处形成较强的喷吹压力,并且能够减少气流通过相邻的两个积尘板间隙时所受到的阻力,增加单位时间的过风量,从而提高除尘效率,并且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实施例的物料仓,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落尘架组件还包括:框架32,框架32与仓体1固定连接,多个积尘板31固定于框架32上。
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由于多个积尘板31固定于框架32上,因此,在物料仓组装过程中,多个积尘板31可以首先固定于框架32上,再将框架32固定于仓体1上,而不需要将多个积尘板31逐一与仓体1固定,由此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能够使得物料仓的组装过程较为简单。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落尘架组件还包括:与框架32固定连接的导尘板33,位于第一积尘板31a的下方且板面沿第一侧壁部11至第二侧壁部12的方向斜向下延伸,导尘板33与第二侧壁部12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导尘板33位于第一积尘板31a的下方且板面沿第一侧壁部11至第二侧壁部12的方向斜向下延伸,除尘器2在除尘过程中,回落至积尘板31上的物料粉尘在气流作用下沿第一侧壁部11至第二侧壁部12的方向移动,导尘板33能够将通过第一积尘板31a与第二侧壁部12之间的间隙下落的物料粉尘进一步在仓体1内部向第二侧壁部12集中,从而使得物料粉尘进一步远离具有进料口111的第一侧壁部11,进而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从进料口处泄漏至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进一步的参照图8所示,由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中,第二积尘板31b有可能与第一侧壁部11之间存在间隙,物料粉尘从该间隙下落时有可能出现从进料口111处泄漏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落尘架组件还包括:与框架32固定连接的上挡板34,位于第二积尘板31b的上方且遮挡第二积尘板31b与第一侧壁部11之间的间隙。
本实施例中,第二积尘板31b与第一侧壁部11间隙处的物料粉尘下落时落至上挡板34上,并且上挡板34与第二积尘板31b之间也形成了喷吹孔,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从第二积尘板31b与第一侧壁部11之间的间隙下落而从进料口111处泄漏至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上挡板34靠近第二积尘板31b的侧边和第二积尘板31b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积尘板31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第二积尘板31b的底端与上挡板靠近第二积尘板31b的侧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安息角,使得积尘板上积满物料粉尘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粉尘从相邻的积尘板31之间的间隙下落。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该物料仓还包括:设置于仓体1的顶部的卷筒4,框架32与仓体1的固定方式具体为:框架32与第一侧壁部11铰接固定,卷筒4的卷绳41与框架32固定连接,卷筒4的卷绳41与框架32固定连接处和框架32与第一侧壁部11铰接固定处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卷筒4的卷绳41下放时,落尘架能够绕框架32与第一侧壁部11铰接固定处旋转,累积在落尘架上的物料粉尘能够快速导入物料仓内,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物料仓内的落尘架需要紧急清理落尘(例如积尘板或上挡板上的物料粉尘积满)时,可以快速地将物料粉尘导入物料仓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物料仓,由于该物料仓能够有效地防止靠近进料口处的物料粉尘在自由下落时从进料口处泄漏至外部环境,从而提高物料仓的环保性能,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搅拌站的环保性能较高,当物料仓为骨料中间仓时,上述有益效果尤为明显。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仓,包括:
仓体(1),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侧壁部(11)与第二侧壁部(12),所述第一侧壁部(11)具有进料口(111);
除尘器(2),设置于所述仓体(1)的顶部,所述除尘器(2)的气流方向由仓体的底部流向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落尘架组件(3),设置于所述仓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料口(111)的上方,包括沿第一侧壁部(11)至第二侧壁部(12)的方向间隔排布且板面斜向上延伸的多个积尘板(31),所述多个积尘板(31)中靠近所述第二侧壁部(12)的第一积尘板(31a)与所述第二侧壁部(1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物料粉尘的安息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架组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所述积尘板(31)为直板型积尘板,所述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之间的夹角满足以下关系式:
0.25<tanα<0.5
其中,α为所述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之间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架组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所述积尘板(31)为折弯型积尘板,包括积尘板本体(311),以及与所述积尘板本体(311)的底端连接的积尘折弯部(312),所述积尘板本体(311)的底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的积尘板本体(31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的积尘板本体(311)之间的夹角满足以下关系式:
0.25<tanβ<0.5
其中,β为所述积尘板本体(311)的底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的积尘板本体(31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所述积尘板(31)的积尘板本体(311)之间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架组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大于所述物料粉尘的安息角;所述积尘板(31)为折弯型积尘板,包括积尘板本体(311),以及与所述积尘板本体(311)的底端连接的积尘折弯部(312),所述积尘折弯部(312)的宽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0 < L 4 < L &CenterDot; sin | B + D | &CenterDot; cos | A + D | cos ( B + D ) &CenterDot; sin | A + B |
其中,L为积尘板本体311的宽度,L4为积尘折弯部312的宽度,A为积尘板31的末端和排布位置在前的相邻的积尘板31的顶端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B为落尘架组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D为积尘板本体与水平线的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架组件(3)还包括:框架(32),所述框架(32)与所述仓体(1)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积尘板(31)固定于所述框架(3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尘架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框架(32)固定连接的导尘板(33),位于所述第一积尘板(31a)的下方且板面沿所述第一侧壁部(11)至第二侧壁部(12)的方向斜向下延伸,所述导尘板(33)与所述第二侧壁部(12)之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积尘板(31)中靠近所述第一侧壁部(11)的第二积尘板(31b)与所述第一侧壁部(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落尘架组件(3)还包括:与所述框架(32)固定连接的上挡板(34),位于所述第二积尘板(31b)的上方且遮挡所述第二积尘板(31b)与所述第一侧壁部(11)之间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34)靠近所述第二积尘板(31b)的侧边和所述第二积尘板(31b)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积尘板(31)之间的距离相等。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物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2)与所述第一侧壁部(11)铰接固定,所述物料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仓体(1)的顶部的卷筒(4),所述卷筒(4)的卷绳(41)与所述框架(32)固定连接,所述卷筒(4)的卷绳(41)与所述框架(32)固定连接处和所述框架(32)与所述第一侧壁部(11)铰接固定处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10.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物料仓。
CN201420474102.2U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Active CN203994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4102.2U CN203994249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4102.2U CN203994249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4249U true CN203994249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4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4102.2U Active CN203994249U (zh) 2014-08-21 2014-08-21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42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931A (zh) * 2019-01-16 2019-05-0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接料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3931A (zh) * 2019-01-16 2019-05-03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接料斗
CN109703931B (zh) * 2019-01-16 2024-03-08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接料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83837U (zh) 细微颗粒物专用布袋除尘器
CN203994249U (zh) 一种物料仓及混凝土搅拌站
CN205312699U (zh) 斗轮机灰尘收集装置
CN203303755U (zh) 一种无动力自动降尘减排导料装置
CN205652856U (zh) 一种粉煤灰储存装置
CN203002126U (zh) 低压喷吹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6298151U (zh) 一种水泥对装收尘器
CN203108910U (zh) 一种用于煤场的降尘网板
CN203254511U (zh) 一种发泡水泥板生产线除尘装置
CN203877552U (zh) 一种环保除尘料斗
CN202762233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07434627U (zh) 散装物料收尘系统
CN206762460U (zh) 一种立体过滤网
CN203359578U (zh) 粉料储料罐除尘装置
CN204644261U (zh) 一种干熄焦环境除尘输灰装置
CN203517842U (zh) 锅炉出渣设备的除尘系统
CN204384350U (zh) 一种胶带运输机清扫装置
CN204159148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CN202778156U (zh) 脉冲除尘器用刮板机装置
CN202717320U (zh) 一种用于坑道或库底皮带输送机上的除尘装置
CN203392537U (zh) 一种防止二次扬尘的灰仓
CN204767995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的排灰辊
CN204058708U (zh) 梳棉机的除尘回用装置
CN205360925U (zh) 粉料撒布车除尘装置
CN203565797U (zh) 通过式砂芯清理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