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0726U -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0726U
CN203980726U CN201420352392.3U CN201420352392U CN203980726U CN 203980726 U CN203980726 U CN 203980726U CN 201420352392 U CN201420352392 U CN 201420352392U CN 203980726 U CN203980726 U CN 203980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condensing unit
utility
model
brace sum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523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伟
吴霄军
杨昆
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ld Princes And Dukes Department
Thermo K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ld Princes And Dukes Depart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ld Princes And Dukes Department filed Critical Cold Princes And Dukes Department
Priority to CN2014203523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0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0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0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冷凝装置和车载空调装置。冷凝装置包括:顶部结构、支撑结构和一个以上的风扇,其中,所述顶部结构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包括一个以上的开口,每一个所述开口用于接纳一个所述风扇;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形成闭合结构;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车载空调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凝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使用的密封材料。

Description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具体而言,涉及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风冷技术的空调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冷却空间内的温度。利用风冷技术的车载空调装置可以包括冷凝装置和蒸发装置。其中,冷凝装置中可以包括冷凝器和风扇,蒸发装置中可以包括蒸发器和压缩机。
目前的车载空调装置中,冷凝装置分为底部结构和顶部结构。其中,底部结构包括底部的支撑结构以及置于其上的风扇。顶部结构为玻璃钢板,该玻璃钢板覆盖在底部结构上。
可见,目前的冷凝装置中,玻璃钢板作为顶部结构。这样,为了防止窜风,玻璃钢板的所有边缘即顶部结构的所有边缘都需要与底部结构相连并密封,从而增加了对密封材料的使用量。另外,玻璃钢板的质量相对较重,也增加了冷凝装置乃至整个车载空调装置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能够减少对密封材料的使用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冷凝装置,包括:顶部结构、支撑结构和一个以上的风扇,其中,
所述顶部结构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包括一个以上的开口,每一个所述开口用于接纳一个所述风扇;
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形成闭合结构;
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包括进风口。
可选地,在所述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盖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个宽度边连接的第三部分,以形成所述第二盖板对所述第一盖板的三面包围。
可选地,所述第三部分包括进风口。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承载部以及两个以上的支撑梁;其中,
所述承载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形成闭合结构;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与所述承载部相连。
较佳地,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承载部上;
和/或,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长度可调节;
和/或,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旋转部件与所述承载部相连,以使得该支撑梁与所述承载部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较佳地,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密封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盖板为铝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为玻璃钢板。
较佳地,所述支撑结构为铝型材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任意一种冷凝装置。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冷凝装置的顶部结构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两部分,而第一盖板与底部的支撑结构形成了闭合结构,因此,无需将顶部结构的所有边缘都与底部的支撑结构相连并密封也能减少窜风现象,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密封顶部结构的边缘即整个玻璃钢板的边缘的做法,则大大减少了对密封材料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冷凝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冷凝装置的进出风口结构安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底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车载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标记分别指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凝装置,包括:顶部结构、支撑结构和一个以上的风扇,其中,
所述顶部结构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包括一个以上的开口,每一个所述开口用于接纳一个所述风扇;
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形成闭合结构;
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冷凝装置的顶部结构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两部分,而第一盖板与底部的支撑结构形成了闭合结构,因此,无需将顶部结构的所有边缘都与底部的支撑结构相连并密封,也能减少窜风现象,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密封顶部结构的边缘即整个玻璃钢板的边缘的做法,则大大减少了对密封材料的使用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盖板与底部的支撑结构已经形成了闭合结构,因此,即使将顶部的第二盖板去除,也不会对冷凝装置的性能产生实质影响,增加了业务实现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凝装置可以形成两侧进风且中间出风的风路结构,此时,在第二盖板上,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包括进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盖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个宽度边连接的第三部分,以形成所述第二盖板对所述第一盖板的三面包围。此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固冷凝装置的顶部结构的强度。基于此种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上,所述第三部分也可以进一步包括进风口,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进风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承载部以及两个以上的支撑梁;其中,
所述承载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形成闭合结构;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与所述承载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承载部上。此种结构更加有利于冷凝装置的组装和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长度可调节。此种支撑梁长度可调节的结构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安装表面比如车顶上不同类型的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旋转部件与所述承载部相连,以使得该支撑梁与所述承载部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此种支撑梁与承载部之间角度可调节的结构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具有不同弧度的安装表面,比如车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密封连接,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冷凝装置的窜风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可以为铝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板可以为玻璃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盖板为铝板,第二盖板为玻璃钢板时,相对于现有技术整个顶部结构都是玻璃钢板的做法,则减小了冷凝装置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为铝型材的支撑结构。相比于现有的由方钢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则进一步减少了冷凝装置的重量。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冷凝装置可以是适用在车载空调装置中的冷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冷凝装置。
下面则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以下的各个实施例中,以第一盖板为铝板且第二盖板为玻璃钢板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冷凝装置中可以包括热交换器等必要的元件,但是为了简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个附图中,并没有在冷凝装置中示出热交换器等必要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的业务实现中,冷凝装置可以包括各个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如热交换器等的必要元件。
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凝装置100适用于车载空调装置中,包括:顶部结构11、支撑结构201以及多个风扇202;
顶部结构11包括铝板111以及玻璃钢板112,
铝板111包括一个以上的开口1110,每一个开口1110用于接纳一个风扇202;
支撑结构201与铝板111连接,形成闭合结构;
玻璃钢板112,在冷凝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如图1中宽度L的方向)上,包括位于铝板111两侧并分别与铝板111连接的第一部分S1和第二部分S2。
可见,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冷凝器装置100的顶部结构11包括玻璃钢板112和铝板111两部分,而铝板111与底部的支撑结构201形成了闭合结构,因此,无需将顶部结构的所有边缘都与底部的支撑结构201密封连接,也能减少窜风现象,相对于现有技术需要密封顶部结构的边缘即整个玻璃钢板的边缘的做法,则大大减少了对密封材料的使用量。
另外,由于铝板111与底部的支撑结构201已经形成了闭合结构,因此,即使将顶部的玻璃钢板112去除,也不会对冷凝装置100的性能产生实质影响,增加了业务实现的灵活性。
另外,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顶部结构11是由铝板111和玻璃钢板112共同组成,相对于顶部结构只由玻璃钢板组成的做法,则减小了冷凝装置100的重量。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凝器100可以形成两侧进风且中间出风的风路结构,此时,玻璃钢板112在位于铝板111的两侧的第一部分S1和第二部分S2分别包括进风口,如图3中在宽度方向L上的左侧的多个进风口301以及右侧的多个进风口302。这样,外部的风从两侧的进风口301和302进入冷凝装置,并从铝板111上开口1110所接纳的风扇202出风。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L上,玻璃钢板112进一步包括与铝板111的一个宽度边V相连的第三部分S3,这样,包括S1、S2和S3三部分的玻璃钢板112形成了对铝板111的三面包围。此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固冷凝装置100的顶部结构11的强度。
参见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玻璃钢板112形成对铝板111的上述三面包围结构时,玻璃钢板112在与铝板111的宽度边V相连的第三部分S3可以进一步包括进风口(图3中未示出。
参见图3,当玻璃钢板112形成对铝板111的上述三面包围结构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就可以形成玻璃钢板112的两侧进风口301和302,以及中间部分S3的进风口共三种位置的进风口,该三种位置的进风口分别进风,从而可以提高进风效率。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1包括:承载部203以及两个以上的支撑梁;其中,
承载部203用于连接铝板111,形成闭合结构;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与承载部203相连。
其中,支撑梁包括两个以上的立梁204,以及两个以上的横梁205,立梁204和横梁205在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L上,位于承载部203的两侧。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连接在承载部203上。比如,每个立梁204可拆卸地连接在承载部203上,每个横梁205可拆卸地连接在一个立梁204上。此种结构更加有利于例如冷凝装置100的组装和维修。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长度可调节。比如,每个横梁205的长度可调节。此种长度可调节的结构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安装表面比如车顶上不同位置的安装孔。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通过旋转部件与承载部203相连,以使得该支撑梁与承载部203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比如,一个或多个立梁204与承载部203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此种支撑梁与承载部203之间角度可调节的结构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具有不同弧度的安装表面比如车顶。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1为铝型材的支撑结构。相比于现有的由方钢材料制成的支撑结构,则进一步减少了冷凝装置100的重量。
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载空调装置500,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中提出的冷凝装置100。
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车载空调装置500还可以包括与冷凝装置100相连的蒸发器装置50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是以第一盖板为铝板,第二盖板为玻璃钢板为例进行的说明。在其他的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盖板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盖板,第二盖板也可以为其他材质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 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结构、支撑结构和一个以上的风扇,其中,
所述顶部结构包括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包括一个以上的开口,每一个所述开口用于接纳一个所述风扇;
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形成闭合结构;
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盖板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包括进风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装置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盖板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个宽度边连接的第三部分,以形成所述第二盖板对所述第一盖板的三面包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包括进风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承载部以及两个以上的支撑梁;其中,
所述承载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形成闭合结构;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与所述承载部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承载部上;
和/或,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长度可调节;
和/或,
所述两个以上的支撑梁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旋转部件与所述承载部相连,以使得该支撑梁与所述承载部之间的角度可调节。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密封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为铝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为玻璃钢板。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铝型材的支撑结构。
10. 车载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冷凝装置。
CN201420352392.3U 2014-06-27 2014-06-27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Active CN203980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2392.3U CN203980726U (zh) 2014-06-27 2014-06-27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52392.3U CN203980726U (zh) 2014-06-27 2014-06-27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0726U true CN203980726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7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52392.3U Active CN203980726U (zh) 2014-06-27 2014-06-27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0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7759B2 (en) Transition module for an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 unit
CN103163990A (zh) 机柜式服务器系统
CN108036572A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仓散热结构
CN102748846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203980726U (zh) 冷凝装置以及车载空调装置
CN204688823U (zh) 一种新型分离式的集装箱
CN204329416U (zh) 平行流换热器
CN208059145U (zh) 一体化空调室外机
CN204084665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7635583U (zh) 商用空调用接水盘
CN203984871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04177009U (zh) 冰箱
CN207797494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仓散热结构
CN204006611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4244638U (zh) 空调电控箱的散热防水结构
CN203629144U (zh) 制冷剂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104533256B (zh) 一种固定式钢制防雨百叶窗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73919U (zh) 电磁风扇护风罩及电磁风扇装置
CN20380072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伺服电机的安装支架
CN203718975U (zh) 空调电控盒组件和具有其的变频空调器
CN104501391B (zh) 换热器安装支架组件及热回收装置、空调机组
CN202581746U (zh) 接水盘及空调室内机
CN104748445A (zh) 制冷剂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105091412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组件及空调
CN205579895U (zh) 风道框体、出风框、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