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4670U -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 Google Patents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74670U
CN203974670U CN201420403947.2U CN201420403947U CN203974670U CN 203974670 U CN203974670 U CN 203974670U CN 201420403947 U CN201420403947 U CN 201420403947U CN 203974670 U CN203974670 U CN 203974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ouch sensitive
sensitive sheet
indicator lamp
aerot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39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举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039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74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74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7467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包括直流12V正极连接端N1和负极连接端N2,及感应触摸片P1、感应触摸片P2、感应触摸片P3、感应触摸片P4、三端压块7805IC1、指示灯LED1、指示灯LED2、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感应触摸片P1、感应触摸片P2、感应触摸片P3和感应触摸片P4分别安装在汽车车门内开门把手上,指示灯LED1安装于汽车左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指示灯LED2安装于汽车右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安装于汽车内仪表盘位置,使司机能听到声音和看到指示灯LED3灯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对汽车内电路稍作改动,能够提醒车内人员开门注意行人安全,通过亮灯的方式提醒行人和骑车人注意汽车内人员开门动作,确保行人和汽车安全。

Description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背景技术
司机在路边停车开车门时,汽车侧面会有盲区,司机从反光镜无法看到侧面的行人或其它车辆的动作。路上骑车的人和行人也无法知道路边停靠的车辆什么时候会开车门,一不小心司机和客人开车门就会撞到行人或骑车之人,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的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包括用于连接汽车内电源的直流12V正极连接端N1和负极连接端N2,及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第四感应触摸片P4、三端压块7805IC1、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第三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所述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和第四感应触摸片P4分别安装在汽车车门内开门把手上,人开车门拉手把可触摸到的位置,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安装于汽车左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方面行人从车左侧面可以看到此LED1灯亮,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安装于汽车右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方面行人从车右侧面可以看到此LED2灯亮,第三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安装于汽车内仪表盘位置,使司机能听到声音和看到第三指示灯LED3灯亮;
所述12V正极连接端N1的一端接至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1引脚,12V负极连接端N2一端接地,所述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2引脚接地,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3引脚上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NE555集成块IC2、第三电阻R3及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接第二电容C2和NE555集成块IC2的第6和第7引脚上,所述NE555集成块IC2的第2引脚经第三电容C3连接至由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和第四感应触摸片P4并联后的电路上,所述NE555集成块IC2的第3引脚经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相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并联有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1、第二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2、第七电阻R7及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接第一指示灯LED1,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接第二指示灯LED2,所述第一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1的第3脚经第一二极管D1连接至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2的第3脚经第二二极管D3穿过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有第九电阻R9,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至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七电阻R7,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至第八电阻R8和第七电阻R7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并联有蜂鸣器Y1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接第三指示灯LED3。
首先将N1直流电12V正极连接到汽车内电源12V电源正极端,再将N2直流电12V负极连接到汽车内电源12V电源负极端;12电源接通后,12V电压通过三端压块7805IC1稳压输出5V电压,经电容C1滤波,给NE555集成块IC2组成的触摸延时开关电路4脚和5脚供电,NE555集成块IC2接成单稳压电路。平时由于感应触摸片P1、P2、P3、P4端午感应电压,电容C1通过NE555集成块IC2的7脚放电完毕,其第3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基极无电压截至,使三极管Q2不导通,三极管Q2集电极无电压输出,使U1反射型红外开关和U2反射型红外开关无电压而不工作。
当汽车在路边停车后,有人下车开内车门时,手触摸到感应触摸片P1、P2、P3、P4任一个时,人体感应的杂波信号电压由电容C3加到NE555集成块IC2的第2脚出发端,使NE555集成块IC2的3脚输出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经电阻R2到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导通使三极管Q2导通,Q2导通,Q2的发射极连接到三端压块7805IC1的输出端3脚,因此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5V电压给U1、U2电路供电,同时5V电压经电阻R5使LED1灯点亮,另一组5V电压经电阻R6使LED2灯点亮,当LED1灯和LED2灯亮后,证明汽车内有人开车门要下车,在反光镜内侧面的LED1、LED2灯亮,这样行人和骑车人都能看到LED1和LED2亮灯后会注意前方路边停靠车辆有人要开车门下车,要注意安全。因此时U1反射型红外线开关和U2反射型红外线开关已通电工作,当汽车人和行人要从汽车侧面经过时,U1或U2感应到被人和物体挡住反射回来的红外光被U1和U2内部接收电路接收,U1或U2的3脚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D1或二极管D2输出高电平向电容C4充电,同时高电平经电容R9使三极管Q3导通,促使Q4导通,Q4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使Y1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同时经电阻10使LED3灯点亮,提醒开车门人注意汽车外面有骑车人和行人经过,注意开车门安全,小心开车门撞到行人,当行人过后再开车门,保障了行人和汽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对汽车内电路稍作改动,能够提醒车内人员开门注意行人安全,通过亮灯的方式提醒行人和骑车人注意汽车内人员开门动作,确保行人和汽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包括用于连接汽车内电源的直流12V正极连接端N1和负极连接端N2,及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第四感应触摸片P4、三端压块7805IC1、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第三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所述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和第四感应触摸片P4分别安装在汽车车门内开门把手上,人开车门拉手把可触摸到的位置,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安装于汽车左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方面行人从车左侧面可以看到此LED1灯亮,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安装于汽车右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方面行人从车右侧面可以看到此LED2灯亮,第三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安装于汽车内仪表盘位置,使司机能听到声音和看到第三指示灯LED3灯亮;
所述12V正极连接端N1的一端接至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1引脚,12V负极连接端N2一端接地,所述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2引脚接地,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3引脚上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NE555集成块IC2、第三电阻R3及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接第二电容C2和NE555集成块IC2的第6和第7引脚上,所述NE555集成块IC2的第2引脚经第三电容C3连接至由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和第四感应触摸片P4并联后的电路上,所述NE555集成块IC2的第3引脚经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相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并联有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1、第二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2、第七电阻R7及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接第一指示灯LED1,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接第二指示灯LED2,所述第一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1的第3脚经第一二极管D1连接至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2的第3脚经第二二极管D3穿过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有第九电阻R9,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至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七电阻R7,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至第八电阻R8和第七电阻R7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并联有蜂鸣器Y1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接第三指示灯LED3。
首先将N1直流电12V正极连接到汽车内电源12V电源正极端,再将N2直流电12V负极连接到汽车内电源12V电源负极端;12电源接通后,12V电压通过三端压块7805IC1稳压输出5V电压,经电容C1滤波,给NE555集成块IC2组成的触摸延时开关电路4脚和5脚供电,NE555集成块IC2接成单稳压电路。平时由于感应触摸片P1、P2、P3、P4端午感应电压,电容C1通过NE555集成块IC2的7脚放电完毕,其第3脚输出低电平,三极管Q1基极无电压截至,使三极管Q2不导通,三极管Q2集电极无电压输出,使U1反射型红外开关和U2反射型红外开关无电压而不工作。
当汽车在路边停车后,有人下车开内车门时,手触摸到感应触摸片P1、P2、P3、P4任一个时,人体感应的杂波信号电压由电容C3加到NE555集成块IC2的第2脚出发端,使NE555集成块IC2的3脚输出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经电阻R2到三极管Q1的基极,使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导通使三极管Q2导通,Q2导通,Q2的发射极连接到三端压块7805IC1的输出端3脚,因此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5V电压给U1、U2电路供电,同时5V电压经电阻R5使LED1灯点亮,另一组5V电压经电阻R6使LED2灯点亮,当LED1灯和LED2灯亮后,证明汽车内有人开车门要下车,在反光镜内侧面的LED1、LED2灯亮,这样行人和骑车人都能看到LED1和LED2亮灯后会注意前方路边停靠车辆有人要开车门下车,要注意安全。因此时U1反射型红外线开关和U2反射型红外线开关已通电工作,当汽车人和行人要从汽车侧面经过时,U1或U2感应到被人和物体挡住反射回来的红外光被U1和U2内部接收电路接收,U1或U2的3脚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经二极管D1或二极管D2输出高电平向电容C4充电,同时高电平经电容R9使三极管Q3导通,促使Q4导通,Q4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使Y1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同时经电阻10使LED3灯点亮,提醒开车门人注意汽车外面有骑车人和行人经过,注意开车门安全,小心开车门撞到行人,当行人过后再开车门,保障了行人和汽车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汽车内电源的直流12V正极连接端(N1)和负极连接端(N2),及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第四感应触摸片(P4)、三端压块7805(IC1)、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第三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所述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和第四感应触摸片(P4)分别安装在汽车车门内开门把手上,人开车门拉手把可触摸到的位置,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安装于汽车左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安装于汽车右面反光镜内侧上方位置,第三指示灯(LED3)及蜂鸣器(Y1)安装于汽车内仪表盘位置,使司机能听到声音和看到第三指示灯(LED)3灯亮;所述12V正极连接端(N1)的一端接至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1引脚,12V负极连接端(N2)一端接地,所述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2引脚接地,三端压块7805(IC1)的第3引脚上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NE555集成块(IC2)、第三电阻(R3)及第二三极管(Q2),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分别接第二电容(C2)和NE555集成块(IC2)的第6和第7引脚上,所述NE555集成块(IC2)的第2引脚经第三电容C3连接至由第一感应触摸片(P1)、第二感应触摸片(P2)、第三感应触摸片(P3)和第四感应触摸片(P4)并联后的电路上,所述NE555集成块(IC2)的第3引脚经第二电阻(R2)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三电阻(R3)相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至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上并联有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1)、第二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2)、第七电阻(R7)及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接第一指示灯(LED1),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接第二指示灯(LED2),所述第一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1)的第3脚经第一二极管(D1)连接至第四电容(C4),所述第二反射型红外线开关(U2)的第3脚经第二二极管(D3)穿过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有第九电阻(R9),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至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七电阻(R7),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至第八电阻(R8)和第七电阻(R7)之间的电路上,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并联蜂鸣器(Y1)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接第三指示灯(LED3)。
CN201420403947.2U 2014-07-21 2014-07-21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74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3947.2U CN203974670U (zh) 2014-07-21 2014-07-21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3947.2U CN203974670U (zh) 2014-07-21 2014-07-21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74670U true CN203974670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7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3947.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74670U (zh) 2014-07-21 2014-07-21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746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686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刘举柱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CN105438061A (zh) * 2016-01-14 2016-03-30 黄月华 轿车停车开门轻触式声音尾灯警示器
WO2018165925A1 (zh) * 2017-03-15 2018-09-20 荣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汽车内门把手警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686A (zh) * 2014-07-21 2014-11-19 刘举柱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CN104149686B (zh) * 2014-07-21 2016-04-13 六安市同心畅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CN105438061A (zh) * 2016-01-14 2016-03-30 黄月华 轿车停车开门轻触式声音尾灯警示器
WO2018165925A1 (zh) * 2017-03-15 2018-09-20 荣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汽车内门把手警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9686B (zh)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CN203974670U (zh) 小型汽车路边停车下客开车门声光提醒器
CN204875583U (zh) 一种汽车故障报警三角架
CN102700460B (zh) 一种汽车车门打开安全装置
CN103241165B (zh) 雾灯控制系统
CN202624061U (zh) 汽车车门打开安全装置
CN102310807A (zh) 一种公交车关门提醒装置
CN202929714U (zh) 公交乘客计数显示预警装置
CN201858585U (zh) Led频闪警示装置
CN204037441U (zh) 一种汽车转向语音报警控制系统
CN203078411U (zh) 一种汽车车灯感应装置
CN202838569U (zh) 简易报警器
CN206517649U (zh) 一种汽车灯源取电电路以及一种汽车车灯电路
CN201933429U (zh) 照明式夜用加急停车标志
CN206202514U (zh) 一种夜间安全电动车
CN206406821U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的警示牌
CN102975657A (zh) 汽车开门警报装置
CN203267894U (zh) 一种非制动状态下的汽车降速提示器
CN205544338U (zh) 一种物联网电动车充电装置
CN204871326U (zh) 自行车夜间相向行驶提醒装置
CN204190459U (zh) 带有led彩色数码屏的电动车快速充电站
CN110154892A (zh) 一种夜晚停车场汽车防撞报警装置
CN203744093U (zh) Led汽车多用灯
CN204227294U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太阳能自行车踏板
CN204354913U (zh) Led信号灯故障自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1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