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2130U -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2130U
CN203962130U CN201420365600.3U CN201420365600U CN203962130U CN 203962130 U CN203962130 U CN 203962130U CN 201420365600 U CN201420365600 U CN 201420365600U CN 203962130 U CN203962130 U CN 203962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tic muffler
outlet pipe
vent systems
guide plate
suction 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656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叶明
熊成林
史小红
胡晶
付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656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2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2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21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包括催化消声器、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外侧的隔热系统和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下方的散热系统。催化消声器位于发动机的一侧,且固定安装在客车底架上。隔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隔热板、隔热层和隔热网。隔热板上设有排气管进气管,排气管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发动机出气口相连,排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催化消声器的进气口相连。散热系统包括导流板和开设在导流板上的导流孔,导流板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的下方。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客车排气系统的热能不会对发动机舱温度造成影响,保证整车发动机的热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发动机排放标准要求的提高,对客车的整车整车散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发动机热平衡研究中发现,客车发动机机舱温度对于发动机热平衡影响很大,而机舱温度的主要来源是发动机排气系统。目前,由于现有的客车排气系统隔热效果很差,并且客车发动机舱空间小或发动机舱内部件较多,以致发动机舱内的空气容易形成涡流,无法将排气系统的热能排出车外。从而导致客车发动机舱内的温度过高,影响整车发动机的热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该隔热散热装置使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具有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不仅能够将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能排出车外,还能与车外气体进行热交换降低排气系统的整体温度,从而使客车排气系统的热能不会对发动机舱温度造成影响,保证整车发动机的热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包括催化消声器、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外侧的隔热系统和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下方的散热系统。所述的催化消声器位于发动机的一侧,且固定安装在客车底架上。
具体地说,所述的隔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隔热板、隔热层和隔热网。所述的隔热板上设有排气管进气管,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的进气口与发动机出气口相连,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与催化消声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散热系统包括导流板和开设在导流板上的导流孔,所述的导流板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的下方。具体地说,所述的导流孔为倾斜孔,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为空心圆台状,且排气管进气管的进气口的直径大于排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的直径;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的母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85°~88°。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板下方固定设置有钢丝网。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板和导流板均为钢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具有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不仅能够将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能排出车外,还能与车外气体进行热交换降低排气系统的整体温度,从而使客车排气系统的热能不会对发动机舱温度造成影响,保证整车发动机的热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气管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隔热板,2、隔热层,3、隔热网,4、催化消声器,5、导流板,6、导流孔,7、钢丝网,8、排气管进气口,9、客车底架,10、导流孔集中部,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方向指客车前进方向,左右方向指从客车自身的左侧和右侧: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包括催化消声器4、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4外侧的隔热系统和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下方的散热系统。所述的催化消声器4位于发动机的一侧,且固定安装在客车底架9上。所述的催化消声器4的出气口从客车的后端伸出到车外。所述的隔热系统用于将发动机舱和发动机的排气系统隔离开来,防止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产生的热量对发动机舱温度的影响。所述的散热系统用于将催化消声器进行化学反应之后产生的尾气从客车尾部排出到外界环境中,以及通过与车外冷空气进行热交换来降低排气系统的温度。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隔热系统包括依次通过铆钉铆接相连的隔热板1、隔热层2和隔热网3。所述的隔热板1上设有排气管进气管8,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的进气口与发动机出气口相连,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的出气口与催化消声器4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隔热板1为钢板,既能够对隔热层2及客车上的零部件起到良好的固定与支撑作用,又能够对发动机舱和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进行有效的隔离。所述的隔热层2为导热系数极低的隔热材料,能够有效阻滞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量向发动机舱传递,避免排气系统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发动机舱使发动机舱温度升高而影响整车发动机热平衡。所述的隔热网3既能够对隔热层起到良好的固定支撑作用,又不会影响隔热层隔热效果的发挥。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所述的隔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隔热系统、中间隔热系统和右隔热系统。所述的左隔热系统位于催化消声器4的左侧,右隔热系统位于催化消声器4的右侧,中间隔热系统位于催化消声器4的上方。所述的左隔热系统、中间隔热系统和右隔热系统均由隔热板1、隔热层2和隔热网3组成。三部分隔热系统与催化消声器下方的散热系统将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围成了一个排气空腔,且使该空腔与发动机舱相隔离。优选的,所述的右隔热系统的隔热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钝角,也就是说右隔热系统为倾斜设置的。而左隔热系统是与水平面相垂直的,中间隔热系统是与水平面相平行的。通过将右隔热系统设计为倾斜的,既能够防止隔热系统在发动机及排气系统工作时产生抖动,又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还能够节省材料。所述的隔热系统通过隔热板1固定安装在客车底架9上。
进一步的,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散热系统包括导流板5和开设在导流板5上的导流孔6,所述的导流板5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4的下方。具体地说,所述的导流孔6为倾斜孔,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的导流板5为钢板,两端分别与催化消声器4下方的客车底架9固定相连。通过在催化消声器的下方设置带有导流孔的导流板,能够在客车前进的时候使发动机排气系统外周的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温度降低。通过将导流板5上的导流孔6设计为与水平面夹角为45°的倾斜孔,不仅能够在客车前进的时候,使外界的冷空气进入到发动机排气系统腔内,还能够使气体无法从导流孔6流出、只能从客车尾部排出。优选的,所述的导流孔6为多个,在导流板5上分成3-6个导流孔集中部10。相邻的导流孔集中部10之间具有一定80~100mm的间距。每个导流孔集中部10包括若干均匀排列的导流孔6。通过将多个导流孔6分成具有一定间距的导流孔集中部10,能够增加导流板5的强度,防止抖动。所述的导流孔集中部10上设有加强筋11。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为空心圆台状,且排气管进气管8的进气口的直径大于排气管进气管8的出气口的直径。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的母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85°~88°,优选的,夹角为87°。将排气管进气管设计为进口大、出口小的圆台状,并使其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5°~88°;并将排气管进气管的出气口紧密套接在催化消声器进气口的外侧。这样能够防止发动机排气系统中的热量及热气回流到发动机舱中。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导流板5下方固定设置有钢丝网7。通过在导流板5下方设置钢丝网,既能够过滤杂质,又能够在检修车底的时候防止导流板上的倾斜孔划伤人体、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隔热系统将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与发动机舱隔离,防止热量传递。其次,在车辆运行时,散热系统先通过导流孔使车外的冷风吹入到隔热腔内;然后,车外的冷风与隔热腔内的热风相遇后进行热交换;热交换过后的气体从客车尾部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将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能排出车外,还能与车外气体进行热交换降低排气系统的整体温度,从而使客车排气系统的热能不会对发动机舱温度造成影响,保证整车发动机的热平衡。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消声器(4)、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4)外侧的隔热系统和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下方的散热系统;所述的催化消声器(4)位于发动机的一侧,且固定安装在客车底架(9)上;
所述的隔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隔热板(1)、隔热层(2)和隔热网(3);所述的隔热板(1)上设有排气管进气管(8),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的进气口与发动机出气口相连,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的出气口与催化消声器(4)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的散热系统包括导流板(5)和开设在导流板(5)上的导流孔(6),所述的导流板(5)固定设置在催化消声器(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为空心圆台状,且排气管进气管(8)的进气口的直径大于排气管进气管(8)的出气口的直径;所述的排气管进气管(8)的母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85°~8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5)下方固定设置有钢丝网(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孔(6)为倾斜孔,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板(1)和导流板(5)均为钢板。
CN201420365600.3U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2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5600.3U CN203962130U (zh)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65600.3U CN203962130U (zh)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2130U true CN203962130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2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6560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2130U (zh) 2014-07-04 2014-07-04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21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499A (zh) * 2015-10-21 2016-01-13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排气系统安装机构
CN109339928A (zh) * 2018-12-04 2019-02-15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国六发动机的隔热保护装置
CN109372614A (zh) * 2018-11-15 2019-02-2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尾气排放后处理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499A (zh) * 2015-10-21 2016-01-13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排气系统安装机构
CN105235499B (zh) * 2015-10-21 2018-03-09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排气系统安装机构
CN109372614A (zh) * 2018-11-15 2019-02-2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尾气排放后处理装置
CN109372614B (zh) * 2018-11-15 2023-09-26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尾气排放后处理装置
CN109339928A (zh) * 2018-12-04 2019-02-15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国六发动机的隔热保护装置
CN109339928B (zh) * 2018-12-04 2023-09-1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国六发动机的隔热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62130U (zh) 一种客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隔热散热装置
CN102610872B (zh)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包
CN203937738U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
CN204055326U (zh) 一种客车冷却模块总成
CN203727162U (zh) 一种新型客车进气、排气及尾气处理系统
JP2014058178A (ja) エンジンアンダーカバー
CN101672218B (zh) 一种高温沙漠型低噪音拖车电站
CN201635803U (zh) 排风降噪系统
CN201513236U (zh) 一种方舱电站
CN203485741U (zh) 一种降低发动机仓温度的排风装置
CN203425910U (zh) 一种屋顶式静电除尘排风装置
CN205980460U (zh) 一种客车空调用平行流冷凝器
CN101392679A (zh) 车载发电机组舱通风散热装置
CN204851472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流道内薄壁件连接结构
CN203546075U (zh) 一种用于连杆冷却的吹风装置
CN204625685U (zh) 一种铝棒均匀化退火过程冷却设备
CN104802633A (zh) 一种新型客车进气、排气及尾气处理系统
CN204055784U (zh) 内燃机车用冷却室活动顶棚
CN204987387U (zh) 船用水冷空调衡风系统
CN207728421U (zh) 一种降温效果显著的电控尿素喷嘴
CN103555916A (zh) 一种用于连杆冷却的吹风装置
CN203925724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上的风扇降温系统
CN201405701Y (zh) 雏禽运输车专用风道
CN203581108U (zh) 车架横梁和车辆
CN20904103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顶部换热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4